更新日期:2010/05/03 08:07:21
學習次第 : 進階

《入行論講記》第四冊 第五品正知正念 第五十六節課

第五十六節課

癸二(觀後當控制)分三:一、中止非事;二、行持應事;三、修未如是行之對治。

子一(中止非事)分三:一、斷除貪執散漫;二、斷除無義之事;三、斷除煩惱引發之事。

醜一、斷除貪執散漫:

無義眾閒談,諸多賞心劇,

臨彼境界時,當斷意貪著。

當介入各種各樣的閒言碎語、無稽之談中,或者欣賞豐富多彩的戲劇、電視、電影等節目時,應觀之如幻如夢,不要對此耽著不舍。

學習大乘佛法的人,首先應學會隨順眾生,從有些菩薩的傳記中可以看出,他們在度化眾生的過程中,通過談一些軍事、科技、政治、經濟等世間話題,可以將不信佛的眾生引入佛門。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作為修行人,不要認為我一定要如如不動地閉關,不能跟別人交往,從而撇開一切外緣,這是不合理的。按照大乘論典所講,我們做任何一件事情,首先要觀察自己的發心對眾生有沒有利益,如果有利,縱然表面上行為不太如法,講些無關的語言,有時候也有一些開許(此問題昨天已解釋過)。但作為一般的凡夫人,在沒有能力的情況下,應儘量斷絕各種閒談以及觀看散亂自心的節目、欣賞娛樂活動等。因為凡夫的心很容易被外境誘惑,一旦生起貪嗔煩惱,自己今生來世的善根會毀壞無餘。所以一般來講,最好不要接觸這些外境,假如實在無法避免,也應以正知正念來約束自己,千萬不要耽著這些。

此處有兩方面內容:一是對毫無意義的閒談,最好不要貪執。關於這方面,我們講《君規教言論》時有一個公案:從前有兩個魔鬼,一個皈依了三寶,另一個未皈依。一天它倆遇見兩位行路的比丘,未皈依者準備奪取他們的性命。皈依者說:別急,我們先去觀察一下,看他們講不講佛法,如果他們講的話,請不要害他們,否則再下手也不遲。它們便一直尾隨其後。那兩位比丘很散亂,一路上都是談論世事,沒談一句佛法,到了分手時才互相祝願:慎勿放逸!未皈依者說:看!他們始終未講一句佛法,可以害他們了吧?皈依者說:不能,他們已經講了甚深的佛法,只是你不懂而已。接著皈依者講述了:何為身不放逸,何為語不放逸,何為意不放逸……未皈依者聽它講得言之有理,生起了極大的信心,併發心皈依三寶。由此公案也可看出,我們平時在交談過程中,如果一直講跟佛教無關的話,邪魔鬼神很容易侵害你,但若經常以正知正念來談論佛法,縱使非人也無法危害。

所以,我們平時不要無義閒談,即使不得已要說一些閒話,最好也不要耽著它,不要把它執為實有。有些人愛講一些色情暴力的話題,對這些毫無意義的事情津津樂道,始終也不厭煩。雖然我們作為凡夫人,說話不可能像阿羅漢、菩薩一樣,內容全部圍繞著自己修行或弘法利生,但一般來講,我們現在已經皈依了佛門,並受了不同層次的戒律,對平時的語言還是值得觀察,看自己說的話有沒有意義,對一些事物是否耽著?有些人一提起自己的怨敵,就怒不可遏,邊哭邊生極大的嗔恨心;一講到自己以前感情的經歷,又開始生起強烈的貪心,仿佛回到了過去時光。這種現象對修行人而言是不合理的,你可以談論,但不要太執著,說話應該注意這一點。

第二個問題,當我們欣賞種種精彩動人的戲劇時,也要以正知正念攝持相續。作為一個凡夫人,最好不要去那些對護心無利的場所,否則你剛開始的動機比較善妙,但這些外境對凡夫的誘惑極大,可能最後你就沒辦法控制了。就像有些小孩,最好不要讓他出去玩,不然他出去以後,自覺回來的非常少。同樣的道理,我們最好不要去那些場合,因為能以正知正念來護持相續的人並不是特別多。

當然,若是最後有者 的話,那就另當別論了。《毗奈耶經》有這樣一個公案:佛陀的兩大弟子舍利子和目犍連,生於印度特別富貴的家庭,在沒有出家前,舍利子叫涅甲,目犍連叫邦納傑。因為他們是最後有者,故對色聲香味等世間欲妙沒有多大興趣。(我們有時也可以看出,有些居士或者出家人,平時也是對世人比較羡慕的對境無有興趣,而對佛法方面或是對三寶的功德,起非常大的信心,這就是自己即生中可獲成就的一種相兆。)二人本來不願去一些娛樂場合散亂,但有一次當地舉行了異常隆重的娛樂活動,在父母的強迫下,他們不得不硬著頭皮去參加。當時,二位尊者無論是人格魅力還是智慧等各方面都非常出名,彼此久聞對方大名,非常仰慕,但一直沒有見過面。當天恰巧他們坐到一起,舞臺上人們盡情表演,各種節目豐富多彩,但他們兩位興趣索然,並沒有像別人那樣津津有味。旁邊有些人認為他們非常愚笨,不懂得享受快樂;有些人認為他們可能精神有問題。表演到了中間,邦納傑問旁邊的涅甲(此處跟《廣釋》略有不同):今天的節目你看了沒有?聽了沒有?涅甲回答說:我看了也聽了。”“那你感覺怎麼樣?”“舞臺上的那些人,全部以死人屍體般的姿態在展現,通過他們的表示,召集著許多接近死亡的眾生,除此之外並沒有什麼精彩之處。邦納傑對此非常贊同,便問:您是不是鼎鼎大名的涅甲?對方答言:當地人是這樣稱呼的。然後,涅甲問邦納傑:你覺得今天表演的節目怎麼樣?”“我看了也聽了,但感覺這裏所有的裝飾品全部是一種包袱,所有的舞蹈都是虛假的相,所有的歌聲是瘋狂的呼聲,所有的色法全部是無常的,因此我也沒有什麼興趣。”“啊!您是不是赫赫有名的邦納傑?”“世間人是這樣稱呼的。(他們兩個都比較好玩!)從此之後,他們有了共同的語言,後來出家都證得了聖果。

所以,我們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假如參加這樣的場合,眼前出現各種眼花繚亂的對境,也不能好像入迷了一樣,開始拼命地貪執。現在有些出家人或在家人,看電視連續劇的時候,整個身心非常投入,不吃不喝地一直盯著。旁觀者看到這副模樣——“噢,不要說他是最後有者,就連修行人也不合格。他們的心完全被對境的迷幻顯現所控制,一點自由也沒有,所以我們遇到這些對境時,理應斷除貪執。

這一點對凡夫人來講,當然比較困難,但只要懂得《入行論》的內容,不要只停留在口頭上,而應於不同場合中自覺串習,這樣一來,當你遇到外境時,才會用得上對治法。就像軍人沒有上戰場時,天天訓練制敵之術,一旦遇上了真正的對境,原來那些熟練的本領就能派上用場,完全可以戰勝對方。

所以大家聽完這部法以後,自相續應該稍有改變,倘若一點改變都沒有,還是跟往昔一模一樣,那除了有一點聞法功德外,意義也不是特別大。其實這次宣講《入行論》,我每天也可以講十幾個頌詞,字面上一過也比較簡單,但我還是想憑自己的智慧和經驗對每個問題詳詳細細地闡述,講完了之後,希望這次學習的人,也不要為了完成任務隨便應付一下,應該為自己和眾生的利益好好地思考、好好地修持,這一點非常重要!

醜二、斷除無義之事:

無義掘挖割,于地繪圖時,

當憶如來教,懼罪舍彼行。

發了大乘菩提心的人,假如在毫無意義的情況下,進行挖地、割草,在地上畫畫、插樁子,這些行為是不如法的,最好不要做這種散亂之事。假如非要做的話,應憶念大乘經典中斷除一切無利於眾生之事的教言,以懼怕違越佛制戒而墮落惡趣的心態立即予以放棄。

當然,在有意義的情況下挖地割草,比如修經堂、造佛塔、建修行茅棚,以及在地面上畫壇城、繪佛像等,佛在有關經典中也是開許的。但沒有意義的寫寫畫畫,在地上東挖一塊、西挖一塊,這在戒律中不允許。

有人可能想:不能挖地割草,這是比丘守持的戒條(別解脫戒中這些屬於墮罪),為什麼在大乘佛教中也要遵守這些小乘戒律?這些雖然在小乘中被嚴格遮止,但作為大乘菩薩,出家菩薩當然要按《別解脫經》所制定的去行持,在家菩薩也不能違背如來教言,倘若明白這些道理後還要明知故犯,故意違背佛制戒,那將招致痛苦的果報。《涅槃經》雲:三世因果,迴圈不失。如果輕視如來教言,來世一定會成熟苦果。

以前迦葉佛教法中有位比丘,一次在途中,一棵翳羅大樹刮了他的法衣,他勃然大怒,無視佛陀的教言(比丘不能砍樹)而砍了那棵樹,後來轉生為一條大龍。釋迦牟尼佛在世時,它以轉輪王的身相來到佛陀面前,遭到佛陀呵斥,要求它現出原形——只見它被頭上長的一棵翳羅大樹重重壓著,樹根的部位昆蟲彌漫,感受著巨大痛苦。由此可見,即便違犯了細微學處,也會導致無窮後患。因此大家千萬不要輕視如來教言,隨隨便便去挖地割草,認為這是出家人的戒律,我是在家人不用守,就算犯了也是一個輕罪,沒有多大關係,這種想法是不合理的。

佛陀為什麼不讓挖地呢?因為這種放逸行為對眾生沒有絲毫利益,甚至會傷害蚯蚓、螞蟻等小蟲的生命。以前梁武帝有一個師父,他修行很好,平時梁武帝對他非常恭敬。有一次梁武帝派人把他請來。請來時,梁武帝正和朋友下棋下得起勁。侍者問他師父請來了怎麼辦,他沒有聽見,正好在下棋時說殺掉(我沒有下過棋,也不是特別懂,但史料裏是這麼講的),侍者就出去把那個師父殺掉了。後來回來稟報時,梁武帝非常後悔,便問:他臨死時有沒有說什麼?”“他說前一劫的時候,他是個小沙彌,在挖地時不慎把一條蚯蚓挖成了兩段。誤殺對誤殺,這一輩子受報是應該的!

表面上看來,挖地殺蚯蚓也不是什麼特別大的事情,但因果確實不虛,自己造什麼業肯定會親身受報的,《百業經》中說:眾生所造的業,不會成熟於外面的地水火風上,也不會成熟于其他相續中,而是成熟於自己的界蘊處。我們每一個人,小時候或還沒有信佛時,故意或無意殺害的眾生肯定很多,現在若沒有勵力懺悔,來世要用生命一一償還,這是沒有任何懷疑的。

我有時候這樣想:學院平時有一些建設,包括我自己為了弘揚《入行論》而做修建,這個過程中可能殺了很多蚯蚓、螞蟻之類的小含生,今後果報會怎麼樣也不好說。你們有時候為了僧眾、為了私人,也可能無意或故意中造過一些罪業,假如來世用寶貴的生命償還,那是相當可怕的。所以不管是外面的聽眾,還是我們在座的人,無始以來到現在,或者今生到現在,可能殺害過很多眾生,為了懺悔這些罪業,現在一起念金剛薩埵心咒:嗡班雜兒薩埵吽……”

好!從今以後,希望大家在短暫的人生中,儘量不要故意殺生。做到這一點也不是特別困難,現在有很多漁夫屠戶,看了一些佛經和因果報應錄後,放下屠刀,下決心再也不殺生。其實在這個世界中,生存的方式多種多樣,不一定非要靠殺生過活。所以,我很希望所有的聽眾,包括電視面前的佛友,你們能不能在心中默默發願:從現在起乃至生生世世,寧舍生命也不故意殺害眾生?如果有了這樣的決心,以前的殺生罪業也會得以清淨,自相續中不會再有這種染汙。我想這對每一個人來講,都是非常重要的!

醜三(斷除煩惱引發之事)分三:一、略說;二、廣說;三、攝義。

寅一、略說:

若身欲移動,或口欲出言,

應先觀自心,安穩如理行。

這個頌詞也特別重要,我覺得《入行論》的每一個頌詞,對大乘修行人來講都非常珍貴。

此頌的意思是,無論身體要移動做事,還是口中要發言講話,首先必須觀察自心的動機是善、是惡,還是無記?對自他有利益還是沒有利益?有損害還是沒有損害?方方面面觀察完以後,作為發了菩提心的安穩者,絕不能隨煩惱所轉,務必做到穩重如理地奉行善法。

這一點對修行者來講相當重要。比如我想去旅遊朝拜或者出差,身體需要前往那裏,在沒有去之前,應當好好觀察地自己,這次去的動機好不好?去了以後有沒有意義?有意義的話,那是自己的利益,還是眾生的利益?是善法方面的利益,還是世間方面的利益?……現在有些在家人,在學習這部論的過程中,遇到的違緣比較多,經常有單位、家裏、親朋好友的事情,讓自己不得不中間離開。但是離開的話,你首先要觀察:到那裏對自他有沒有利益?如果沒有利益,完全是一種散亂心、湊熱鬧的心,那能不能儘量不要去?

同樣,你要說話的時候,比如到某地去演講,發表一些自己的看法,那要先看這話說好還是不說好?說了的話,是為了眾生還是為了自己?如果是為了自己,後果是善還是惡?依照龍猛菩薩在《寶鬘論》裏的標準——“貪嗔癡所造的業為不善業,反反復複地觀察自心。

世間當中,為什麼有些人叫智者,有些人叫愚者?因為愚者不會這樣觀察,做什麼事情都盲目而行。而智者隨時能以正知正念來觀察自己,如此的結果也非常圓滿。因此,我們身體無論做什麼事,口裏無論說什麼話,一定要先觀察自己的心,然後再進行操作。

以前上師如意寶說過,麥彭仁波切有一位大弟子堪布律登,他一生中修行非常好,每次傳講佛法時,都以應先觀自心,安穩如理行為開卷語,念完這句後,再讓弟子發菩提心。不僅僅是堪布律登,藏傳佛教中也有許多高僧大德用這個偈頌作為開篇偈,講經之初就先念一遍。

以前我大概七八歲時,身邊有位老出家人,他的言行舉止對我佛教方面的修養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當時我自己感覺不到,現在回想起來,在佛法上他確實為我打下了堅實基礎。(當然,這也可能跟我前世的習氣有一定關係,我自己感覺,不管是前世中的哪一世,我肯定跟佛法結過緣。小時候對殺生等非法行為沒有多大興趣,別人做的時候,自己也是特別害怕,拼命地想去救。而在善法方面,每每聽到佛教念誦的聲音、見到一些唐卡,那種歡喜心簡直用語言無法形容。)當時我很小,還沒有讀書,平常到山上玩兒時,他就給我們念應先觀自心,安穩如理行這句話,自己則經常在那裏坐禪觀修。當時,我們很多的小孩不知道它是什麼意思,但這個詞句都會背。現在學習研究佛法之後,我才發現小時候的教育對一個人的成長如此重要。

現在有些在家居士也有自己的小孩,如果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給他灌輸慈悲愛心方面的佛教知識,從小就告訴他有佛菩薩的保佑,考不好就會造罪業,好好祈禱佛菩薩就會得滿分、得小紅花,不管他平時做什麼,常跟諸佛菩薩的加持連在一起,從小就在他腦海中種下這種概念,那長大以後,他再怎麼樣也不會說佛教是迷信。反之,假如從小就覺得佛菩薩是迷信,到了二三十歲要轉過來是非常困難的。我們這裏有些大學生、年輕人,以前一直學習唯物主義無神論,後來到了三四十歲遇到一些違緣而皈依佛門,但由於過去的見解根深蒂固,有些習氣是很難改過來的。如果從小就會拜佛念佛,現在便不會有這種困惑。

我有時候到城市裏去,看到有些居士的孩子,就教他們拜佛,那些孩子特別小,拜佛的樣子非常可愛。當然,這不僅是一個可愛,可愛的話有些小動物也有,此舉對他們一生的作用也是不可估量的。這一點我倒覺得藏族的小孩特別幸運,他們父母沒有一個不信佛的,從小會叫媽媽時他們就會念觀音心咒了,這樣長大以後,不信因果、譭謗三寶的人幾乎沒有,這確實跟他們的生活環境和教育環境有關。當然,這個話題跟《入行論》的頌詞沒有特別密切的關係,只不過我想到哪里就說了出來,有時候離題千里,一不小心跑到小孩子的世界中去了。

言歸正傳,我們做任何一件事情,時時刻刻都應該觀自己的心,這是《入行論》從開始到現在寂天菩薩一直提倡的。歷史上的很多高僧大德為什麼修行如此成功?原因就是他們經常審察自己,身口意三門非常清淨。《無量壽經》中說:善護意業,清淨無染。假如善於護持自己的心念,所作所為就會清淨無染。當然,我們作為一個凡夫俗子,剛開始一定是有困難的,但若堅持不懈,久而久之就會達到這個目標。

另外,在修行的過程中,還應依止一些具有修行境界的心靈導師。世間人稱老師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實際上真正具有法相的善知識,才是名副其實的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依靠他們真實無偽、無我利他的教育,能引導無量眾生趨入解脫妙道。

現在很多人口口聲聲說利他,但這些所謂的利他,有時候也離不開自利的範疇。因此我們一定要調伏自心,讓自我的範圍越來越小,利他的範圍越來越大。雖然凡夫人開始時所作所為都是以自我為中心,處處維護自己的利益,但只要將菩提心不斷推廣,這種利他的發心和行為會逐漸擴大的。我們作為大乘行人,應該關心整個世界、關心所有的眾生,而不是只關心的親朋好友。這一點,不僅要從文字上了知,內心也要這樣串習,若能如此,這也不是達不到的境界。

寅二、廣說:

下面廣說當我們產生一些噁心時,應該如如不動,如樹安穩住。以下共有27種:

吾意正生貪,或欲嗔恨時,

言行應暫止,如樹安穩住。

什麼時候發現自己生起貪心或嗔心,理應自我警醒:若讓貪心爆發造作惡業,後果必定不堪設想;若放縱嗔心肆意妄行,結局也是無法想像。因此,言語行為應暫時停止,如樹一樣安住不動。

我們相續中經常會生起煩惱,尤其是貪心和嗔心,是所有煩惱中最嚴重、最可怕、人們談論最多的。

1、貪心:凡夫人遇到可愛悅意的對境時,不管是人、財、物哪一種,貪心都會自然生起。假如你隨著貪心而去,便會違背佛陀教言,甚至毀壞自己的戒律,最後墮入可怖的惡趣。

2、嗔心:如果我們遇到不悅意、不可愛的怨敵或病魔等對境,相續中的嗔心就像熊熊烈火般盛燃,若未以大乘緣起空性或慈悲法門的甘露水來熄滅,很容易焚毀我們多生累劫所積累的福德資糧和智慧資糧的森林。

因此,作為一個修行人,我們務必要觀察自相續,一旦生起貪嗔之心,馬上以正知正念來強行壓制。以前上師如意寶也講過:假如你遇到悅意的對境,產生特別可怕的貪心,或者遇到不悅意的對境,生起非常猛厲的嗔恨心,在那個時候,你應憶念諸佛菩薩的教言,只要保持十分鐘不動不言,就不會有什麼不良後果發生。

比如說,你特別貪執財物,想去偷別人的財產,當生起這種念頭時,暫時把它緩一下——“我暫時不能偷,要偷的話,對我的來世今世都不利,過一會兒,貪心就可能減少很多。同樣,如果你遇到一些朋友,平時關係不錯,但今天有些語言沒有溝通好,兩人互相爭執不息,此時若不壓制自己的嗔心,兩人吵起來、打起來,也許一方就會自殺。其實,世人發生一些大事,有時候原因非常簡單,不管是貪嗔還是其他煩惱所引發,十分鐘之間就可能出現可怕的後果。所以,當我們產生猛烈的煩惱時,一定要想到諸佛菩薩的教言,暫時安住下來。有些人在非常激烈的吵架時,突然什麼話都不說了,一直坐在那裏,再過十幾分鐘,就慢慢恢復原來的狀態了。可見,煩惱就像夏天的狂風暴雨一樣,驟然出現時風雲變色,但過一會兒就萬里無雲了。故而我們產生嚴重的煩惱時,務必要忍得了一時,這樣才不會有大的過失。

《德育古鑒》中有一個不可不可的故事:有位陳醫生醫術高明,且有高尚的醫德。先生家裏一貧如洗,可卻患了非常可怕的富貴病,幸經陳醫生悉心診治,才得以痊癒。陳醫生未收分文診金,還幫助了不少藥資,先生一家感恩不盡。某日,陳醫生到遠地去出診,回家途中天色已晚,便在先生家中借宿。當晚,先生的妻子跑進房來,在陳醫生面前現出不太如法的行為,一直引誘他。深夜見此花容月貌的少婦,陳醫生也不禁心神蕩漾,正要墮落之時,猛然想起古德戒淫文中的教言,告誡人不能失去良知,便大呼不可。哪知張婦不肯甘休,上前擁抱,陳醫生又大呼:不可!不可!使勁把她推開……這樣一直掙扎到天明,他始終保持著清白,沒有被淫行染汙。幾年後,陳醫生的兒子參加考試,考官批閱其文章,覺得並不滿意,準備不予錄取。空中突然出現不可的聲音,考官便把文章再看一下,仍覺得不過關,決定不予錄取。虛空中又喊道:不可!不可!再把文章取出重閱,發現尚有可取之處,於是陳醫生的兒子便榜上有名了。

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公案,陳醫生不邪淫的功德應該說是現世現報,即生中他兒子依靠這種陰德考上了大學,他自己也在千鈞一髮之際,憶起古德的教言而未失去良知,一生中清清白白,沒有染上邪淫的罪業。所以,當我們生起可怕的貪心時,一定要學會克制。

關於嗔恨心方面,以前我在《旅途腳印》中也講過:有個人花五百兩黃金買了一句教言:緩一緩,再生氣。想一想,再行動。他覺得特別不值得,光這麼一句話就花那麼多錢,心裏直喊冤枉,後悔不迭。當天深夜他回到家裏,見妻子跟另一個人睡在一起,於是火冒三丈,立即抽出寶劍準備殺人,忽然,他想起了那一句話,就停下來仔細察看,才發現那人竟然是自己的母親。原來,當天妻子生病了,母親是特意來照料她的。此人方才醒悟過來:這句話的確是真正的智慧,五百兩黃金豈能與妻子和母親的性命相比!

現在世間上有些人,兩個人先是吵架,後來打架,最後無法對治嗔心而殺了對方,從此自己一輩子都後悔,而且二人生生世世都結上仇怨,冤冤相報非常可怕。所以作為修行人,如果生起猛厲的煩惱,應讓這種情緒稍微緩和一下,像樹一樣不動安住。樹紮根於大地,無論狂風暴雨、自然災害,都是靜靜地屹立,不會有劇烈變動。真正的修行人也應如是,任憑煩惱違緣的衝擊,決不屈就而造作惡業,暫時不言不行讓心先安住下來,這是非常好的一個教言。

在座不管是出家人、在家人,平時修行方面的違緣比較多,不如法的煩惱也經常出現,在這種情況下,最好不要一時衝動,令自己做出不智之舉。假如非要做這些,三思以後再做不遲,否則事情一旦無可挽回,再後悔也來不及了,心中將永遠留下無法癒合的傷痕!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