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6/01 07:15:14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0/06/01 07:14:35   編輯部 報導

菩提道次第略論(17

講述:甘丹赤巴法王 日宗仁波切    

中譯:如性法師

(十七)201057台北

首先我們在場的每一個人,都必須要先調整我們自己的動機,為了利益一切的有情眾生,我希望能夠早日獲得圓滿的佛果,以這樣的菩提心作為聽法的動機,來聽聞今天的這一堂課。今天在這個地方所要為各位介紹的,是宗大師所造的《菩提道次第略論》,請翻到第164頁。在之前我們介紹到的是思惟八苦,而八苦當中的生老病死,前四苦已經簡單的為各位介紹過了。今天我們在這個地方,先看到八苦當中的第五苦。

丑五、思惟怨憎會苦(164頁)

思惟怨憎會苦,分五:譬如僅遇怨敵,即生憂苦、畏其治罰、畏懼惡名、畏苦惱死、違正法故,畏懼死後恐墮惡趣。應思此等。比方說,如果我們遇到了我們不想要遇到的怨敵,我們的仇人。在遇到的當下,我們的內心就會感到憂苦、不愉快。甚至我們會害怕,受到怨敵的處罰,甚至我們也討厭聽到從他口中說出不好聽的話語。如果我被怨敵所影響的話,這時候我們的所作所為,是違反正法的,因而提到了「違正法故」。由於違反了正法的緣故,在臨終時,我們的心裡面會因此而感到苦惱,「畏苦惱死」畏懼死後恐墮惡趣。由於被怨敵所影響的緣故,我們會害怕在死後,有可能會因此而墮入惡趣當中受苦,以這樣的一種方式來思惟怨憎會苦。

丑六、思惟愛別離苦

分五:倘若遠離最愛之親友等,如果在臨終的時候,我們必須不得不遠離我們所相愛的親友,或者是上師等等,由此一心生悲痛、二語發怨嘆、三傷害自身、四念彼境之功德,由貪戀故,令意憂惱、五缺乏彼之資財。應思此等。這時候我們的內心,會因此而感到悲痛,「語發怨嘆」甚至由於我們的內心感到憂苦,我們會進一步的傷害我們自己的身體。「念彼境之功德,由貪戀故,令意憂惱」,這時候我們想到,我們所貪愛的對象,由於我們內心當中貪愛對方,在內心裡現起種種悅意相,或者是貪愛它的功德時,內心會因此而感到憂惱。「缺乏彼之資財」而當我們最要好的朋友,離開我們的時候,這時候對方所擁有的資財也會離我們而去。「應思此等」。

丑七、思惟所欲求不得苦

分五,如愛別離。這個部分的思惟方式,就如同前面的愛別離苦的思惟方式是相同的。如果我們想要求得一個東西,沒有辦法求得的當下,也會生起心生悲痛等種種的痛苦。所欲求不得者,務農秋實不成、經商未獲利等,於其所欲雖勤追求,然未得故,灰心憂苦

丑八、總之,思惟宣說五種取蘊為苦之義(165頁)

  在八苦當中,我們最主要要思惟的苦,就是第八個,也就是透由業以及煩惱的束縛下,我們不得不投生在取蘊的這個狀態當中,獲得了取蘊之後,我們必須要承受各式各樣的痛苦。這個部分是我們在思惟苦的當中,最主要要思惟的內涵。而這個部分當中的內容分二:第一個簡略說明,第二個部分詳細說明。首先我們看到第一個部分,分五一、將成眾苦之器二、成已,眾苦所依之器三、苦苦之器四、壞苦之器五、成行苦之自性。應數思惟此等諸苦。這個部分是簡略的說明,接下來第二個部分,詳細的說明。

此中初者:第一個部分我們提到的是,將成眾苦之器。受此取蘊,依此能引來生眾苦。當我們在不得已的情況下,獲得了我們現今所獲得的取蘊,這時候在此同時,由於我們沒有辦法斷除煩惱的緣故,獲得取蘊之後,我們在內心中,還是會生起各式各樣的煩惱。透由煩惱的力量造作輪迴的業,也就是在業以及煩惱的束縛之下,在來生我們還是必須要承受各式各樣的痛苦。所以第一個部分,所提到的是將成眾苦之器。也就是透由現我們現今所獲得的蘊,它會造作各式各樣的業,讓我們在將來獲得各式各樣的痛苦,這是第一個部分。

第二個部分,成已眾苦所依之器。蘊體成已,為老、病等之所依處。而當我們的蘊體形成之後,在這一生我們也必須承受生老病死種種的痛苦,因此它是老病等苦的所依之處。這是第二個部分。

第三、第四:提到是苦苦之器以及壞苦之器。與彼二苦之粗重相隨故,能生彼二。當我們獲得了由業以及煩惱所形成的取蘊之後,伴隨而來的是二苦的粗重。這時候我們在獲得了取蘊之後,我們必須要承受苦苦以及壞苦的逼迫。苦苦以及壞苦是什麼樣的一種狀態呢?所謂的苦苦,就是我們一般人都能夠感受的苦受。所謂的壞苦,是我們一般人所認知的樂受。而苦苦、壞苦,最主要的根源是來自於行苦。由行苦作為基礎,在此之上會生起各式各樣的苦苦以及壞苦。

因而提到了第五個部分,成行苦之自性。當我們的取蘊在形成的當下,它的本質就是行苦的本質,這個部分也是我們最主要要思惟的內涵。所以在第五當中提到了,第五:僅成取蘊,即生為行苦之自性。為什麼在取蘊形成的當下,它的本質就是行苦的本質呢?隨往昔惑、業力而轉之一切行,皆是行苦故。透由往昔所生起的煩惱,以及煩惱所造的業力,而感得的一切行,也就是感得的這一切的果報,都可以稱之為是行苦。由於我們透由業以及煩惱,獲得了蘊體之後,這時候會在輪迴當中,以不自主的狀態,不停的流轉。並且不管你是投生為貧、富、貴、賤,甚至六道的任何一道當中,你都必須要受到行苦的逼迫。行苦的另外一個名稱,又稱之為叫做遍行苦。所謂的「遍」也就是遍於三界,上至有頂下至無間地獄,一切的有情,都必須要遭遇這樣的一種痛苦,所以它稱之為是「遍」。而當中的「行」指的就是,我們不僅要受行苦的逼迫,在以行苦作為基礎的情況下,在此之上,會生起苦苦以及壞苦。也就是透由行苦的力量,它會引發出苦苦以及壞苦,所以在這個地方,我們稱之為是「行」。所謂「行」就是以它作為基礎,引生出苦苦跟壞苦的狀態,我們稱之為是行。所以這樣的一種苦,我們統稱叫做遍行苦。而遍行苦是三種苦當中,我們最主要思惟的部分。

平常所謂的「苦苦」,也就是我們平常都能夠感受到的苦受,其實這樣的苦受,任何的人,其實不管是有沒有宗教信仰,有沒有學佛的人,都不想要遇到這樣的一種痛苦,這一點是我們大家都可以了解的。所以如果我們著重在思惟苦苦上的話,當我們所遭遇的苦苦暫時消除之後,這時候就沒有辦法生起想要學正法的這種心。而想要遠離苦苦的這樣的一顆心,也不能夠稱之為是清淨的出離心。清淨的出離心,它最主要的對境,它所必須要思惟的苦,最主要是以壞苦,尤其是以行苦為主,所以它必須要透由思惟壞苦以及行苦所帶來得過患,透由不斷的思惟之後,對於輪迴生起強烈的出離,才有辦法生起清淨的出離心。所以這當中的行苦,最主要提到的就是只要在業以及煩惱束縛的情況下,我們就不得不在輪迴當中流轉,流轉的同時,你就必須要獲得一種蘊體,而這樣的一種蘊體,會在你心不甘、情不願的情況下,生起各式各樣的痛苦。

而平常我們提到了「苦諦」的這個名相,苦諦的這個名相它的定義為何?就是透由『自因,』在業以及煩惱的束縛之下,所行成的一種輪迴所攝的法,我們就稱之為是苦諦。簡單的來說,也就是它是被業以及煩惱之力所使,而形成為輪迴的一部分,我們就稱之為是苦諦。這當中包括了我們所居住的地點,甚至居住在這當中的有情,都可以稱之為是苦諦的一部分。

接下來我們看到的是第五個部分,教誡要重視此修持心要之理。若於取蘊之自性──輪迴,談到輪迴的時候,它最主的內涵,就是提到了取蘊的自性。所謂的取蘊,或者是近取蘊的這個名詞,我們可從「因」跟「果」兩種不同的角度來作思惟。如果是從「因」的角度來作思惟的話,它之所以會稱之為是近取蘊,就是因為它透由近取的因,所形成的蘊,我們稱之為叫做近取蘊。這時候,它藉由什麼樣的近取因呢?它是藉由業以及煩惱這樣的一種近取因,而感得的蘊體,我們稱之為叫做近取蘊,或簡稱為取蘊,這是從「因」的角度來作解釋。如果從「果」的角度來作介紹的話,為什麼它稱之為叫做近取蘊?因為在獲得了這樣的一種蘊體之後,它會不斷的延伸近取的一種果。也就是透由獲得了蘊,它會生起各式各樣的煩惱,並且在煩惱生起的當下,會造作各種流轉輪迴的業,所以這是從果的角度來作取名的。

就比方說,我們稱一顆樹叫做芒果樹,之所以它叫做芒果樹,是因為這顆樹在結果的時候,它會結出芒果的果實,所以這是從「果」的角度來為因的法作取名的。所以相同的道理,在獲得了蘊之後,由於它會生起業以及煩惱的近取果,所以以這樣的角度,將這樣的蘊體,取名為叫做近取蘊。所以近取蘊的這個名詞,是從因以及果的兩種不同的角度來作解釋的。所以不管是從因的角度,或者是從果的角度來作思惟,我們都知道,如果獲得了近取蘊,它會帶來無窮的過患,以這樣的一種方式來思惟輪迴的過患。

所以這當中有特別的強調,若於近取之自性,也就是輪迴,未能生起真實厭離,這個地方有特別的強調「真實厭離」這四個字。在輪迴當中,不管你有沒有宗教信仰,所有的人他都不想要獲得多餘的痛苦。有一些人,是因為不想要受苦,所以學習宗教;有一些人他是不想要獲得痛苦,所以他不想要學習宗教。因為他覺得學習宗教,會讓他帶來多餘的痛苦,所以他覺得學宗教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所以有一群的人他是因為想要去除內心的痛苦,而來學習宗教;有一類的人則是相反的,他是因為怕學習宗教之後,帶來多餘的痛苦,所以這時候他不想要學習這些宗教信仰。但不管怎麼說,身為人,我相信所有的人,都不想要獲得這些多餘的痛苦。

相同的外道的修行者也是如此,外道的修行者,透由修學襌定,能夠暫時的斷除現前的貪欲以及瞋恚種種的煩惱。但他們能不能更進一步的,斷除「遍行苦」所帶來的過患?這是沒有辦法的。所以縱使他們能夠對於苦苦以及壞苦生起厭離,但是這樣的一種厭離,並沒有辦法稱之為是真實的厭離。真實的厭離它的對境,最主要是要對遍行苦生起厭離,唯有透由思惟遍行苦所帶來的過患,才有辦法在心中生起真實的厭離。因此這個地方就強調了,如果對於輪迴未能生起真實厭離,則不能生真實求解脫心;並於流轉輪迴之諸有情,亦無發大悲之方便。如果對於自身的苦,沒有辦法生起真實的厭離,對於他人所受的苦,也沒有辦法生起真實的大悲。是故任趣大、小何乘,此種意樂極為重要。所以出離心,尤其是真實的出離心,不管你是修學大乘法,或者是小乘法的行者,其實這樣的一種心態,這樣的一種意樂,都是相當重要的。如果沒有辦法在內心當中生起一顆真實的出離心,這時候縱使你所修的法「是正法」,但是你所造的業,還是流轉輪迴的業。

子二、思惟六苦

以上介紹的是思惟八苦的部分,接下來看到思惟六苦。這個科判當中的內容分三:第一個部分,簡略說明六苦。《親友書》中說有六種一、無有決定,二、不知饜足,三、數數捨身四、數數結生,五、數數高下六、無伴之過患。這當中先看到「無有決定」,在我們周遭不管是敵人,或者是親人,其實他們的角色都是不固定的。但是如果我們沒有辦法對這一點,更進一步的加以認識的話,我們在內心中就會覺得不管是敵人或者是親人,這些都是固定的狀況。如果是固定的狀態的話,這時候我們就會想辦法,想要去消滅敵人而保護親人,並且在消滅敵人保護親人的情況下,就會生起各種的貪、瞋。但實際上親友、敵人的狀況卻不是如此,它是不固定的,因而第一個部分提到的是,「無有決定」。

第二個部分「不知饜足」,在輪迴當中的一切有情,都不知道在享樂的當下,應該要滿足。如果我們不知道滿足的話,其實這就是一切痛苦的根源。宗大師曾經在論典當中有提到,「受用無饜一切眾苦門」,如果我們在受用樂受的當下,我們的內心沒有辦法因此而感到滿足的話,這樣不滿足的感覺,就是痛苦的根源。就猶如同是一個口渴的人,他如果口渴,但是他所喝的水,如果是海水,或者是鹹水的話,不管他怎麼喝,他會越喝越渴。相同的,當我們在受用種種的樂受時,如果在受用的當下,不知道滿足,這時候我們就會一而再、再而三的,想要去尋求其他的快樂,因此我們會忙於世間的這些事情;在忙於世間事的當下,會造作種種的煩惱;而透由煩惱,會生起種種的痛苦,這是不知饜足所帶來的過患。

第三以及第四提到的是「數數捨身」以及「數數結生」。投生在輪迴之後,我們所獲得的身,它並不是永恒不變的,縱使你是生在一個非常高貴的種姓,或者是你是生在有錢人家,但是到最後都必須要面臨死亡,這時候你是必須要捨棄你當下所擁有的善妙之身,並且在捨棄之後,你必須要再結生相續。

「數數高下」,縱使在輪迴投生的同時,我們是身為轉輪聖王,或者是梵天王,或者是帝釋天王,當他的福報用盡的時候,這時候他還是會墮入三惡趣,甚至墮入地獄當中受苦,因而提到了數數高下。

第六「無伴之過患」。縱使現今在我們的四周圍有許多的同伴,但是在臨終前,我們知道在死後誰都帶不走,內心就會生起一種非常悲痛的感受,而這就是沒有同伴所造成的過患,這是第六個部分「無伴之過患」。

這個科判當中的第二個部分,提到的是將此總攝於三點中而作說明,也就是將前面的六點,總攝在三點當中來作說明。六者總攝為三一、於輪迴中,無有可信之處。在輪迴當中,不管投生在善趣,或者是惡趣,其實它的狀況都是不穩定的,因而「於輪迴中,無有可信之處」。二、於其安樂,任憑如何受用,終無饜足。這個部分我們在之前已經稍微的介紹過。三、從無始而流轉。我們都知道我們的身是沒有開端的,也就是從無始以來,我們就在輪迴當中不停的流轉,我們所流輪的次數是無數的。由於我們所流轉的次數是無數的緣故,輪迴當中的任何一種安樂,我們都曾經享受過;相同的道理,輪迴當中的任何一種苦受,我們都曾經遭遇過。雖然輪迴當中的樂受,我們都已經享受過了,但是在享受之後,我們從未因此而感到滿足;雖然輪迴當中的種種痛苦,我們都曾經遭遇過,但是我們也不曾因此而生起厭離。所以這就是輪迴帶來的過患,不管我們所承受的是樂或者是苦,我們都沒有辦法因此而滿足,或者是對於苦生起厭離,反而一而再、再而三的造作輪迴的業,而在輪迴當中流轉,所以這個部分所提到的是,「從無始而流轉」。

初中有四:第一個部分它包含了四點。()於所得身不可信任,即是數數捨身 ()於他人所作損害、利益不可信任,即是父轉為子、母轉為妻、敵轉為親等,無有決定()於所獲圓滿不可信任,即從高處墮於低處。這個部分,其實在之前,人有福報的時候,有所謂的轉輪聖王。但由於現今眾人的福報慢慢的消失了,所以轉輪聖王我們沒有辦法親眼看見。但是縱使我們有機會投生於轉輪聖王,我們能夠掌控四大洲,但實際上當我們的福德慢慢的消失,甚至用盡的那一天,我們也會從轉輪聖王的王位,墮入三惡趣當中受苦。所以這邊有特別的提到,「於所獲圓滿不可信任,即從高處墮於低處。()於共住不可信任,將無伴而走。生下來的時候,我們是一個人生下來,死的時候我們也是一個人離開這個人世間。所以不管是投生在這個世間上,或者是離開這個世間,我們都是一個人,沒有人可以伴隨而來,也沒有一個人可以帶引我們往另外一個方向前進,所以「於共住不可信任,將無伴而走」。

第三者即數數結生,相繼受生不見邊際。雖然我們在輪迴當中不斷的流轉,不斷的結生,但是我們所要受的身,以我們目前的狀況來看的話,是不會有任何的邊際,也就是我們必須一而再、再而三的投生。應當如是數數思惟,我們要以這樣的方式,不斷的來思惟輪迴當中所帶來的眾多痛苦。

接下來我們看到這個科判當中的第三個部分,有漏的感受中沒有自性之樂,這個部分的內容相當的重要,所以我們平時應該要多花一些時間來作思惟。復次,能增貪之現前樂受,多是於苦漸息而起樂覺,無不觀待除苦之自性樂。能夠讓我們生起貪欲的現前樂受,也就是我們之前所介紹的壞苦,「多是於苦漸息而起樂覺」這樣的一種樂受,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我們會覺得快樂呢?就是在於前苦慢慢消失時,我們會覺得這樣的一個階段性,是一種快樂的狀況。「無不觀待除苦之自性樂」在輪迴當中沒有一種樂,是不需要觀待除苦就有辦法獨自安立出來的,這是絕對沒有辦法的;輪迴當中的樂,都是必須要觀待去除前苦的情況下,才有辦法安立。

舉一個例子,譬如走久生苦由坐而起樂覺,比方有一個人,他走了很長的一段路,這時候他走久了,他的腳會酸,所以他想要坐下來休息。「由坐而起樂覺」在坐下來的那一瞬間,他會覺得非常的舒服,他會覺得這是一種樂受。此乃前苦由大漸息滅時,遂覺為樂漸次生起,然此非自性樂。但是我們所認為的快樂,它其實是什麼樣的一種現狀呢?「此乃前苦由大漸息滅時」之前在走路的當下,他會覺得越走腳就越酸,心裡面就會覺得埋怨、不舒服,所以在坐下來的那一瞬間,身心的苦,從最頂端慢慢的減弱時,他會覺得這是一種非常快樂的感受。但實際上在坐的那一瞬間,後面的苦卻是由小漸漸的增多。所以在前苦由大變小,後苦由小變大的這段期間,我們一般的世間人,就會將這段時間當中的感受,認知為是一種快樂的感受。「遂覺為樂漸次生起,然此非自性樂」,但實際上它不是真正的快樂。為什麼它不是真正的快樂,因為你在坐久了之後,你還是會有另外一種的苦受生起。所以若坐過久,仍復如前生眾苦故。所以它並不是一種真正的快樂。如果它是真正的快樂的話,照道理來說,你應該是在不管坐多久之後,都還是感覺非常的快樂,但實際上並不是。相同的道理,在天氣炎熱的時候,我們會想要吹電風扇,或者是想要開冷氣,但是實際上電風扇吹久了,或者是冷氣吹久了之後,你心裡面還是會覺得不舒服、不愉快,你會覺得太冷,而這時候可能又想要到有陽光的地方去走走。

相同的,當你肚子餓,或者是口渴的時候,你想要吃東西,你想要喝水。在吃東西、喝水的當下,會有一種滿足感,你會覺得這種感覺非常的快樂。但實際上當你吃的東西份量越來越多,或者是你所喝的水,越來越多的時候,這時候你就會有另外一種的痛苦生起。所以我們世間人所安立的樂,或者是我們所認為的樂,只不過是前面一種苦,它從大慢慢的變小,而後面的一種苦從小慢慢的變大,在這樣的一個時間點,我們會認為我們所遭遇到的感受是一種樂受,但實際上它並不是真正的樂。所以這地方有提到,並非自性樂。若是自性樂之因者,如果我們所認知的快樂,它的因、它的來源,是造成自性的因的話,它應該會呈現出什麼的現狀呢?應如苦因任憑如何依附,其苦漸增;就如同苦因,如果我們不斷的去接近,不斷的去串習苦因的話,照道理來說,我們所承受的苦應該會越來越劇烈;相同的,如果我們所認為的樂因,它如果是自性樂的因,照道理來說,我們不斷的去串習它,不斷的去接近它的話,樂受也應該不斷的增長,但實際上卻不是如此。所以這個地方就提到了,「若是自性樂之因者,應如苦因,任憑如何依附,其苦漸增」。

如是依附行住坐臥、飲食、日光、陰影等,亦應任憑依附幾久,便有爾許安樂漸起,然見過久唯生痛苦。所以從這當中,我們就可以知道,我們所認知的樂,它並不是自性樂,它的本質,還是痛苦的本質。從什麼地方我們可以知道這一點呢?如果我們所認知的樂,它是自性樂的話,形成它的因,我們在接近它,在串習它的情況下,應該我們所認知的樂,它應該要不斷的增長,但實際的狀況卻不是如此。由此我們就知道,我們所認知的樂因,它並不是自性樂的樂因,我們所認知的樂,它也不是自性樂的本質。此等亦如《入胎經》及《四百論本釋》中所說。這個內涵在佛陀所說的《入胎經》,以及《四百論本釋》都有清楚的介紹到。

癸二、思惟輪迴別苦(分四)

子一、三惡趣苦

子二、人苦

子三、非天苦

子四、天苦

子一、三惡趣苦(167頁)

前已說訖。

子二、人苦

飢渴、寒熱之不悅意觸,追求與疲勞之苦,在人世間也必須要面對飢餓、口渴、寒冷、炎熱等,眾多的不悅意的感受。「追求」人想要獲得的快樂,或者是人想要獲得的安樂,並沒法辦法任運生起,所以必須要透由辛勤的追求,努力的付出之後,才有辦法獲得他想要獲得,想要追求的快樂。所以在追求快樂的過程當中,就必須要承受各式各樣不同的痛苦。所以這個地方,有特別的強調「追求與疲勞之苦」。復有如前所說生、老、病、死等七,應當了知。又如《資糧論》云:「一切惡趣苦,人中亦可見,雖然在人道當中,並沒有辦法清楚的看見,所謂的地獄,或者是餓鬼的象徵。但實際上在人世間本身,它就具備有類似三惡趣的痛苦。苦逼等地獄,有一些人,他被痛苦所迫,心身俱疲的狀態下,他就會猶如同是投生在地獄當中受苦。貧如閻魔城,有一些人他相當的貧窮,就猶如同是身處在餓鬼的閻魔城當中。此中畜生苦,強者於弱者,壓迫及傷害,如同大瀑流。」在人世間勢力強大的人,他會打壓,甚至傷害勢力微弱的人,而以上我們所介紹人世間當中的苦,如同大瀑流,它是延延不斷的產生,沒有任何的間斷。

接下來, 《四百論》中亦云:「上流為意苦,庸者從身生,二苦日日中,能壞此世間。」上流社會的人,或者是生活富裕的人,甚至一些高官大臣們,甚至一些相當有名的上師,他們最主要承受的苦,是心裡面的痛苦。「庸者從身生」而一般普通的人,最主要承受的苦,是身體的苦。上流社會,或者是生活富裕的這些人,他們有得吃,有得穿,但是他們會在彼此之間不斷的去作比較,甚至對於生活比他更富裕的人,他會心生嫉妒,甚至內心會感到不滿。所以他在內心當中,會生起許多負面的情緒,而讓他的心裡面感到不愉快。而一般的人,為了吃、為了穿要忙於工作,而這時候他所必須要承受的,大部分是身體上面的苦。但實際上身苦跟意苦,這兩者相較之下,其實意苦的過患,甚至它的痛苦的程度,是遠超過身體的苦。身體的苦,可以藉由休息而將它減緩;但內心當中的苦,如果沒有辦法藉由正確的思惟方式,它有可能讓他吃不好,也睡不好,甚至會有許多的過患產生。

有一些人會覺得,有錢人的生活,是過得相當的富裕、相當的自在、相當的快樂,但實際上並不是如此。身為有錢人,他也有身為有錢人的痛苦,甚至他們所遭遇的苦,是我們一般的人所沒有辦法感受,也不知道的苦。所以在人世間,不管是上流社會的人,或者是一般的普通人,都必須要承受內心,或者是身體上的種種痛苦。「二苦日日中,能壞此世間」,所以在輪迴當中流轉的人們,就是被心理以及生理上的痛苦所傷害。應如所說而作思惟。(校稿中)

子三、非天苦(168頁)

  諸非天眾,難忍天人富饒而生嫉妒,天人跟非天人相較之下,天人的福報是遠超過非天人的。也就是因為福報比較大的緣故,他所擁有的資具,或者是他的生活,相較之下也比較富饒。也就是因此非天人,當他看到天人富裕的生活時,他的內心會覺得相當的嫉妒,令意苦惱。由此因緣與天人戰,由於他嫉妒天人生活的富裕,因此會跟天人產生彼此的鬥諍,甚至引發戰爭。遭受截身、撕裂等眾苦。此等雖具智慧,雖然非天道的有情,他們是具有異於常人的智慧,然有異熟障故,這當中的異熟障,指的就是我們剛剛所說的,他與生俱來會去嫉妒天人的這種負面的心態。由於他的內心當中,嫉妒心非常的強烈,所以他想要藉由非天身,生起之前所未生的功德是很困難的。然有異熟障故,說於彼身不堪見諦。所以在獲得非天身的時候,想要藉此而證得見地,這是不可能的一件事情。

接下來天苦分二:一、欲天之苦,二、上二界天之苦。所謂的天苦,就是分為欲界天、色界天以及無色界天。而這三者當中,第一個部分所介紹的是欲天所遭遇的苦。第二個科判當中,所提到的是色界以及無色界所必須要面臨的痛苦。首先我們看到第一個部分,欲天之苦。所謂的「欲天」簡單的分,可以分為欲界的六個天。這當中所必須要承受的苦,簡單的來分,可以分為三類。

子四、天苦(分二)

丑一、欲天之苦(分三)

寅一、死歿及墮落之苦(分二)

卯一、死歿之苦

卯二、墮落下處之苦

寅二、怯弱之苦

寅三、截斷、撕裂、殺害及驅擯之苦   

丑二、上二界天之苦  

卯一、死歿之苦(169頁) 

  第一個部分,相較往昔享用天欲所生之樂,臨命終時見五死相,所起痛苦極為重大。有一些人,他在臨終前會現起所謂的「死相」,也就是臨死前的一種徵兆。但是人道當中的死相,並不是這麼的清楚,也不是每一個都會現起死相。但是在天界當中的天人們,他在臨終的前七天,一定會呈現出非常明顯的死相。由於他平常的生活,非常的富裕,所以當死相現起時,相較之下,他的痛苦比其他的有情更為嚴重。所以這當中有特別的提到,「臨命終時見五死相,所起痛苦極為重大」。五死相者:身色醜陋、不安於座、花鬘枯萎、衣服染垢、身出昔所未出之汗。並且天人他能夠看到過去、現在、未來三時的狀況,所以當他發現在死後,必須要墮入惡趣當中受苦的話,這時候他內心又會有多一層的心裡面的這種痛苦。

 

卯二、墮落下處之苦

如《親友書》云:「從天世間死歿已,倘若全無少餘善,彼無自主住畜生,餓鬼地獄任一處。」天人他們的生活非常的富裕,由於生活富裕,而且過得非常快樂的緣故,這時候他們並不會想要進一步的去行善。所以當他們過去所累積的福德用盡之後,這時候由於福已經用盡了,他們想要再一次的投生在善趣,其實這是不可能的一件事情。所以當福用盡之後,他們投生的地方,就只要三惡道。

寅二、怯弱之苦

具有極大福聚諸天,享有最極殊勝妙欲,福薄天子見已則生怯弱,由此承受極大憂苦

寅三、截斷、撕裂、殺害及驅擯之苦 

天人與非天作戰時,遭受截斷肢體支分、撕裂其身及殺害苦。若斷其頭,彼即死歿;截斷、撕裂其餘肢體支分,續還如故。驅擯,具足大力諸天若起憤恚,則將力弱天子逐出住所

丑二、上二界天之苦

  這當中的內容,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上二界之天人雖無苦苦,然具煩惱及諸障礙,於死、於住無有自主,上二界的天人們,他們雖然不需要承受苦苦,但是由於他們的本質,他們的體性是透由業以及煩惱所形成的緣故,所以並沒有辦法自主決定他們的生死。縱使上二界的天人們,他們都非常的長壽,他們長壽的時間,是以劫來作計算的。但是終究會有一天,他們還是必須要面臨死亡的到來。並且在死之前,他們也沒有辦法自主,決定死後所要投生之處。故為粗重所苦。

第二個部分,有再次墮入惡趣的痛苦。復次,《資糧論》云:「色與無色天,超出於苦苦,以定樂為性,在色界以及無色界的天人們,他們雖然超出了三苦當中的苦苦,並且在上二界天是以修學三摩地的這樣的一種狀態,來過他們的生活。住劫而不動,並且他們安住在三摩地的時間,是非常長久的。然非終解脫,但實際上這樣的一種狀態,也沒有辦法稱之為是真正的解脫。仍將從彼墮,因此在他們的福德用盡之後,他們還是必須要從上二界,墮入惡趣當中。似已得超出,惡趣苦漩渦,他們會以為,看似已經超脫惡趣痛苦的漩渦當中,雖勵然暫住,他們也很努力的,看是否能夠跳脫輪迴,但實際上他們的狀況,只不過是暫時的處在安樂的狀況當中。猶如鳥飛空,如童力射箭,就猶如同是一隻鳥牠飛得再高,牠總是會有沒有辦法飛,或者是飛不動的情況。「如童力射箭」就像一個孩子,他如果想要射箭,這時候他必須要使出全身的力量,將這個弓箭拉出來,並且將箭射出去。這時候,縱使他花了這麼大的心力,把箭射出去,最終必墮落,這個箭它最後還是會掉落到地上。相同的,上二界的天人,也是如此。如燈燭久燃,剎那剎那壞,說為行轉變,諸苦所損害。」所以他們的時候,雖然非常的漫長,但是就猶如同是燃燒當中的燈燭,它是一分、一秒都在改變的。相同的,上二界的天人也是如此,他們一分一秒,都在被遍行苦所逼迫著,所以他們還是沒有辦法跳脫輪迴。

辛二、思惟集諦趣入輪迴之次第(分三)

壬一、生起煩惱之理

壬二、由彼集業之理

壬三、死歿及結生之理  

壬一、生起煩惱之理(171頁)  

接下來我們看到第二個科判,思惟集諦趣入輪迴之次第,分三。在這之前我們最主要探討的是思惟苦諦的這個部分,為什麼要先思惟苦諦?除了導師釋迦世尊一開始在宣說四諦法輪的時候,提到了「此是苦聖諦,此是集聖諦」的這樣的一種次第之外,如果我們沒有辦法對於苦,透由思惟它所帶來的過患,這時候我們對於解脫,就沒有辦法生起強烈的需求。所以在苦諦以及集諦這兩者當中,我們必須先思惟苦諦,以上的部分是介紹苦的內涵。如果我們想要避免苦,這時候就必須要去探求苦的根源為何?所以這個地方所提到的是苦的因,也就是「集諦」。對於這一點宗大師曾經在論著裡面有提到,如果我們沒有辦法精勤的思惟,苦諦所帶來的過患,就沒辦法對於解脫輪迴生起強烈的需求。更進一步的,如果我們沒有辦法思惟集諦流轉輪迴的次第,我們就不知道該如何斷除輪迴的根本。所以這個部分,我們必須要思惟的是「集諦趣入輪迴之次第」。也就是我們是以什麼樣的因,而造了必須在輪迴當中流轉?其實輪迴或者是流轉輪迴最主要的因,提到的是業跟煩惱,而這兩者當中,又以煩惱為主。

所以在介紹的時候,這個部分分為三個科判,一、生起煩惱之理,二、由彼集業之理,三、死歿及結生之理。首先我們看到第一個部分,生起煩惱之理。這個科判當中的內容分為兩個段落,第一個段落,以煩惱為主的理由。形成輪迴之因,雖須惑、業二者,然以煩惱為主。形成輪迴的眾多因當中,最主要的因,提到是煩惱以及業這兩點。而這兩點當中,又以煩惱為主。為什麼業跟煩惱這兩者當中,是以煩惱為主呢?下面有提到它的原因。若無煩惱,雖有無量昔所集業,然如種子無有水分及土壤等,不能發芽;如果沒有煩惱,縱使這位補特伽羅他的心續中,有無量過去生所累積的眾多業,也就是流轉輪迴的業。但是這樣的一種情況,就猶如同是種子,在沒有水份以及土壤等外緣的情況下,它是沒有辦法獨自發芽的。相同的道理,如果只有業,而沒有煩惱來配合的話,這時候也沒有辦法形成輪迴。但是相同的道理,如是諸業無有俱生緣故,不能生出苦芽。如果業在沒有其他的俱生緣,也就是煩惱的配合的話,這時候也沒有辦法生起輪迴的苦芽。若有煩惱,縱無昔所集業,然即新造,而取後蘊故。但是相反的,如果有煩惱,但是完全沒有過去所造的業,這時候透由生起煩惱的當下,他就會造一個新的業,而在煩惱以及業互相配合的情況下,他還是必須要投生輪迴當中,「而取後蘊故」。因此在業跟煩惱這兩者當中,是以煩惱為主。

對於這一點,如是亦如《釋量論》云:「超出三有愛,對於跳脫三有,斷除一切煩惱的羅漢來說,餘業不能引,他們的相續當中,雖然有過去生所留下來的業力,但是俱生盡滅故。」由於俱生緣的煩惱,外緣完全消失,完全斷除的緣故,縱使有過去所留下來的業,也沒有辦法讓他們再次的投生輪迴,流轉於輪迴。又云:「若有愛,仍將生起故。」相反的,如果在內心當中,有愛、取等種種煩惱的話,這時候就會再次的生起能夠引生取蘊之業。這是第一個部分。第二個部分,需要認識煩惱。故修煩惱之對治極為重要。此復有賴了知煩惱,如果我們想要修習煩惱的對治,這時候我們必須要先認識煩惱為何?是故應當善察煩惱

此中分三:

癸一、明辨煩惱

癸二、如何生起之次第

癸三、煩惱之過患

癸一、明辨煩惱(172頁)

談到了「煩惱」,佛在佛經當中有告訴我們,眾生具有八萬四千種煩惱。甚至提到了「見所斷」以及「修所斷」的種種煩惱。而世親菩薩在《俱舍論》的根本頌裡面,有提到「三有根本六煩惱」,所以讓我們在輪迴當中流轉的根本煩惱,簡單的來分可以分為六種的煩惱。而這六種的煩惱,如果將它廣泛的作來介紹的話,可以分為我們這個地方所介紹的十種煩惱。

而根本的六種煩惱分別是:貪、瞋、慢、無明、疑以及見。而「見」當中如果將它廣泛的來作區分,來作分類的話,又可以分為是:壞聚見、邊執見、見取見、戒禁取見以及邪見。前五者,也就是貪、瞋、慢、無明、疑,又稱之為叫做「五非見」;而後面的這五見,就稱之為是「五見」。所以六種的根本煩惱當中,前面五者,它並非是見,所以稱之為是五非見,而後面這五者稱之為是五見。而這個地方就是以這樣的方式來介紹十種的煩惱。

正文當中有提到十種的煩惱。有十煩惱、貪,什麼樣的煩惱,它能夠稱之為貪呢?首先介紹的是貪的對境:緣內或外可愛、悅意之境,這當中的「內」指的就是自身所攝的法,比方我們的身體,或者是我們所擁有的功德,也就是我們自身所攝的法,稱之為是內法。自身所不攝的法,稱之為是外法。緣著內外可愛、悅意的境,隨起貪愛,如布沾油難以洗淨,這時候當我們生起貪的當下,我們的心就猶如同是一塊布,沾上了油,當布沾上了油之後,想要將它完全的洗淨,是很困難的一件事情。相同的,當我們的心在面對一個境,並且對境生起貪愛的話,這時候我們的心,就猶如同是陷入了境界當中,這時候想要再一次的從境界當中,把我們的心抽離出來,這是很困難的。此亦於自所緣增長耽著,並且當貪念生起的時候,對於自己所貪愛的對境會不斷的增長,我們內心當中的執著,與彼所緣難以分離。其實這樣的一種煩惱,在我們的內心每天都會生起,只不過在生起的當下,我們有沒有辦法去認識它罷了。所以既然在這個地方,有介紹煩惱的定義,或者是它的本質,這時候我們就要試著去觀察我們的內心當中,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會生起什麼樣的煩惱?所以第一個部分我們提到的是貪。

第二個部分瞋。二、瞋:緣諸有情、痛苦、兵器及芒刺等生苦諸處,瞋的對象,簡單的來分,可以分為有情以及非有情這兩類。「生苦諸處」當我們在面對有情,或者是非有情的這些境界,而這些境界是會讓我們產生痛苦的對境,這時候我們面對了這些對境,內心當中就會生起瞋恨、粗暴之心。這當中的瞋恨,最主要指的就是,當我們面對這些會讓我們產生痛苦,會傷害我們的對境的這些境界時,我們的內心會想要反抗他,這時候我們的心跟境的距離就是拉遠,所以更進一步的,我們會想要傷害這個對境,所以生起瞋恨、粗暴之心,於彼諸境思作損害

三、慢:依壞聚見,壞聚見在之後會為各位作介紹,緣內外之高下、優劣,心生自滿,現高傲相。比方說,緣著外法的財富,或者是緣著內法的功德,有一些人會覺得自己是有錢人,或者是自己是一位學法者,或者自己是一位上師,因此在緣著內外種種的功德,或者是種種自以為是的優點,在這樣的一種情況,心生自滿,現高傲相。

四、無明:心未明見四諦、業果、三寶之自性,這當中的自性指的就是內涵。當我們的心沒有辦法認識四諦、業果、三寶的內涵,對於這樣的一些境,我們的內心就會生起無明。故為染污無知

五、疑:緣四諦等三法,這當中的三法,指的就是前面無明所介紹的,四諦、業果以及三寶,這三種法類。當我們緣著四諦、業果、三寶這三種法類時,念其有耶無耶、是耶非耶。這時候我們的內心,就會產生懷疑的這種狀態,會覺得真的是這個樣子的嗎?或者會覺得這樣的法,到底是存在的嗎?我們的內心會生起疑慮。

首先我們先介紹壞聚見,這個地方所提到的壞聚見,跟之後在毗婆舍那所提到的壞聚見,又稱之為薩迦耶見的這種見解,它的內涵並不相同。在共中士道所提到的壞聚見,它是中觀應成派以下,這當中包含了:有部、經部、唯識以及中觀自續派,共同所承許的壞聚見。而在毗婆舍那所介紹的壞聚見,或者是薩迦耶見的這種見解,是中觀應成派所不共的一種見。所以這兩種的壞聚見相較之下,中觀應成派所承許的壞聚見,是比較深細的;而自續以下所承許的壞聚見,是比較粗分的。但是如果我們沒有辦法了解粗分的壞聚見,也就沒有辦法更進一步的了解細分的壞聚見。

所以在這個地方,先介紹粗分的壞聚見,而它的定義為何呢? 六、壞聚見:緣近取蘊,見我、我所之染污慧。它的所緣是緣著近取蘊,也就是我們的五蘊。在緣著五蘊之後,生起我或者是我所,也就是「我的」的這樣的一種染污的智慧。就比方說,當我們在緣著五蘊會生起一種強烈的執著,會認為這是「我的」出生地,這是「我的」東西,或者這是「我的」朋友。這時候我們的內心當中,會生起一種強烈的「我執」,或者是「我所執」。如果只是執著著「我」,或者是「我所」的話,這樣的見,它並沒有辦法稱之為是顛倒見,或者是染污見。為什麼呢?因為「我」跟「我所」是存在的法。所以緣著存在的法,所生的見,我們並不會稱之為是顛倒見。但是在介紹壞聚見的時候,「緣近取蘊,見我、我所之染污慧」它所指的是意思,是什麼意思呢?也就是在緣著近取蘊之後,我們的內心當中執著了,有一個獨立自主的實有我。所謂「獨立自主的實有我」,是怎麼樣的一種狀況呢?也就是這樣的一個「我」的形成,是不需要觀待蘊,就有辦法獨立自主形成出來的一個自我。如果我們在緣著近取蘊之後,執著著「我」的這種現狀,它是獨立自主,不需要觀待蘊體的這樣的一種我的話,這樣的「我執」,我們在這個地方稱之為是壞聚見。

提到了「我」或者是「補特伽羅」,不管是我或者是補特伽羅,在安立這些法的當下,這些法都是在觀待依賴「蘊體」的情況下,才有辦法安立出來。就像補特伽羅的定義,什麼樣的法它能夠稱之為是補特伽羅?補特伽羅它是在觀待五蘊當中,任何的一種蘊體之後,所安立出來的一種士夫的法類,我們稱之為是補特伽羅。所以從補特伽羅的定義當中,我們就可以知道,補特伽羅的形成,是必須要觀待五蘊當中,其中的一種蘊體,才有辦法建立,才有辦法安立的一種法。所以當我們在執著補特伽羅,在執著我的當下,如果認為我或者是補特伽羅的存在,並不需要觀待五蘊,就能夠獨立自主的呈現出來的話,這樣的一種執著,我們在這個地方就稱之為叫做「壞聚見」。而這樣的一種見,它是顛倒的見,所以它必須要透由正理的觀察之後,才有辦法破除的。

我們今天的課就上到這個地方。(校稿中)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