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6/02 08:44:50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0/06/02 08:44:16   編輯部 

菩提道次第略論(十三)61-652005年達賴喇嘛傳授)

61  在佛法的科學內涵上,尤其是物理學的部份,現今的科學家,絕對能夠幫助佛法對物理上的認知。如果有人堅持我是佛教徒,我們佛教裡面有《阿毗達磨論》,有《俱舍論》等等,所以不需要學習,這種想法有點愚蠢。因為我們可以配合現在的科學,得到許多物理上的資訊,因為物理的內涵確實是深而且廣。他們用科學的儀器來衡量,所測量的內涵是精準無誤的,我覺得他們絕對能帶來佛教極大的幫助。在這同時,在心類學上,佛教的哲學思想,絕對能夠帶給科學家更多心類上的資訊、還有幫助的。

我想世親論師,就是《俱舍論》的著作者,如果他今天還在這世間,《俱舍論》可能著作的方式又不一樣了。但是唯一不同的就是龍樹菩薩,如果來到這世間,他之前所著作的,今天還是會同樣的著作。

115頁(廣論154頁)「此復云何?謂諸所化,若於生死自先未發無倒希求解脫之心,根本斷絕,彼於解脫云何能導。以諸所化無明暗覆,於諸苦性生死圓滿,執為安樂,顛倒所誑。」

這以下的內容,大致之前都說過了。總言之,必須先了解何謂痛苦?因為我們有離苦得樂的想法,為了能夠解決這種痛苦的緣故,必須去尋求痛苦之因,找出來痛苦是從那裡來的。之後自然能發現到,原來痛苦是由三毒煩惱所帶來的,三毒煩惱的根本是由我執帶來的。於是再去觀察,我執是否有對治力可以對治;如果有對治力,這個對治力是否可以去培訓或增長?是可以的,它是可以透過串習,到達無止盡的境界的。  

了解這個道理之後,自然就要修學奢摩他和毗缽舍那了。透過緣空性的毗缽舍那,來證得現證空性的道諦,因此說了四聖諦的內涵。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內涵,尤其是希求解脫者而言,這是一定要有的基礎。

同樣的,為了能夠生起大悲心,必須認識行苦,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沒有認識行苦,大悲心是很難生起的。一般人都有悲心、有悲愍心,可是這個悲愍心,幾乎是在見到苦苦的時候才會生起的。比如某人遇到的痛苦,一般痛苦感受的時候,我們會覺得真可憐,會有這種想法;可是當他們遇到世間的享受,世間的安樂時,原本要生起悲心的,可是沒有生起悲心,反而會希望我也能如此快樂,會有這種想法,叫做羨慕,更差勁叫嫉妒。

這代表什麼呢?不了解痛苦的過患,不了解行苦的過患;這時候的悲愍心變成有侷限性,沒有辦法遍佈一切,沒有辦法廣大。為什麼呢?因為被煩惱給控制住,因為不了解痛苦的緣故。所以要從自身上,先去體會什麼叫做行苦,之後來認識行苦,這是悲心之前必要的準備。

117頁「正修苦諦,分二:一、思惟生死總苦,二、思惟別苦。初中分二:一、思惟八苦,二、思惟六苦。思惟八苦,分八:一、思惟生苦,二、思惟老苦,三、思惟病苦,四、思惟死苦,五、思惟怨憎會苦,六、思惟愛別離苦,七、思惟所欲求不得,八、思惟宣說五種取蘊總為苦義。」

現在講到思惟八苦的部份,首先講思惟「生苦」。在生的時候,剛開始在母親胎裡,應該不會有強烈的痛苦感受,可是當人一有感受的時候,就慢慢的感到胎裡面的痛苦。如同經上所說的,你們在場很多當過母親的,也知道自己生孩子的時候,孩子會頭腳顛倒的出世。出生的時候若不哭,把他抓起來屁股打一下是嗎?一定要叫他哭就對了;因為哭的時候,會把悶氣放出來,會有釋放的感覺。如果沒有錯的話,人一來到這世間,第一個就是被挨打。

我個人出生的時候,喝了很多味道甜的水,就是把木頭泡在水裡面,我喝了很多這種水,這是我姊姊之後跟我說的。因為我們住在比較偏僻的村落,有這種習俗。看我喝很多水的樣子,可能在胎裡很渴,否則不會喝那麼多水,這代表生苦。姊姊給我喝了很多這種水,由這種因感得什麼果你們知道嗎?這叫泄肚子水拉得很多。

在此說到「隨逐而生,隨逐之性」由煩惱所產生的身蘊,還有隨逐性。什麼叫隨逐之性呢?因為我們的身心,是由業和煩惱所帶來的,所以它本身就成為痛苦的所依,煩惱的順緣,這就是煩惱的隨逐性。為什麼呢?因為它的因是由煩惱而生的。好比我們由業和煩惱所帶來的身心,在成辦的當下就具有一種性質,「修善非常困難,修惡非常簡單」,所以變成修善的逆緣;我們身心隨著業和煩惱所生的緣故,所以身心本身就成了修善的逆緣,修惡的順緣了。好比產生貪瞋等,幾乎跟生理有一種自然的現象,自然的關係;所以生理學家說,貪瞋和我們的身體有很密切的關係,這叫隨逐性。

62  之後又說了,因為由業和煩惱所帶來的身心成辦的緣故,在成辦之後它本身就成為一切疾病的所依,在身體一形成的那個當下起,它就成為一切疾病的根本和根源;西藏的醫學來講就是由氣和膽等,這種作用而產生疾病的根本,這個就是行苦所造成的。另一者,因為業和煩惱帶來身體,所以它成了造惡的順緣和造善的逆緣,如同剛剛所說的。

因此我們人一生下來的那一天起,就有一大堆的不吉祥存在著;其實人一生下來的那一天起,就等於新的痛苦又產生了,一生就這樣痛苦的度過。如果下一世,我們要再去迎接一個新生命,新生命的一開始又是新的痛苦,這到底有完?還是沒有完?這個我們要好好去觀察,它是不是可以止盡呢?

之後說到「老苦」,最主要就是「五種痛苦:一、盛色衰退,二、氣力衰退,三、諸根衰退,四、受用境界衰退,五、壽量衰退。」

之後又說了五種的「病苦」及五種的「死苦」,也說了五種的思惟「怨憎會苦」,以及「愛別離苦」有五種,「所欲求不得」也有五種。

所以仔細去看人生,我們多數沒有注意,如果仔細去注意可以知道,其實一二連三的災難,一直是我們要去面臨、要去面對的,是這樣度過人生的。

在遭遇和面對眾苦的同時,又產生貪瞋癡三毒的順緣,再次的生起貪瞋癡三毒;三毒又會造作後世的痛苦,所以幾乎都是在無止盡的、無間斷的痛苦當中流轉著。

之後「思惟宣說五種取蘊總為苦義」,因為由業和煩惱帶來這個身心的苦蘊,也稱為近取蘊,它是過去已經造作業和煩惱的痛苦所依處。就像老死病等,這是以前的煩惱所帶來的果實,這個果實是依什麼讓我們發生的呢?是依靠業和煩惱所帶來的身心,讓我們感得過去業而感招的果位;也是因為現在的近取蘊,讓我們再次的去造作更多痛苦的因緣,因為有這個近取蘊,就容易生起煩惱。

在八苦裡面,第一個和最後一個的痛苦(生苦、五取蘊苦),要好好的去思惟;如果好好的思惟,自然就會從內心深處,想要從業和煩惱當中脫離。

八苦是講到輪迴的總苦,在人道是可以親身去經驗、去體會的,不需要透過理由來推理,這是由經驗就可以了解,所以給我們的感觸、影響會比較直接。

再加上所謂的人身,以下士道而言,這是必須成辦的增上生,說到這種殊勝的功德。在生死輪迴裡面,這麼殊勝、圓滿功德的人身,都有這種痛苦,那更何況是其他的呢?我們也可以往這方面去想。

121頁(廣論161頁)宗大師說了一句非常重要的話,「若於生死取蘊自性,未能發起真實厭離」,對於業和煩惱所帶來的行苦或近取蘊,如果沒有真正的發起厭離心,「則其真實求解脫心,無發生處。」真的想要獲得解脫的希求心,是沒有基礎的。因此「於諸有情流轉生死,亦無方便能起大悲」就沒有生起大悲的因緣了,「故隨轉趣大小何乘,然此意樂極為切要。」

之後講到「思惟六苦」,是那六苦呢?「第一、無有決定」沒有親與敵之間的決定,以前後今生的角度來講沒有決定,以今世而言不決定,上半生和下半生的親友也不決定。

「第二、無有飽足」我們所謂的快樂叫做滿足,滿足感叫做快樂,如果內心不懂得滿足,內心就沒有真正的快樂,這才是最大的痛苦,所以要懂得知足,知足才常樂;快樂是一種滿足感,因為不懂得滿足,無能飽足的緣故,所以這是一種痛苦。

「第三、數數捨身。第四、數數結生。第五、數數高下」因為前後世輪轉的緣故,所以有時生在善趣,有時生在惡趣,這是前後世角度來作觀待的;以今生來講有時地位高,有時地位低,就是會改變、會變化。

「第六、無伴過患」從無始以來到現在,都是一個人從前生到今生,從今生到後世,沒有人永遠是一直陪伴我們的,所以無伴過患。說了六種。

63  1223行(廣論167頁)「又能增貪現前樂受,多是於苦漸息滅位妄起樂覺,全無不待除苦所顯自性之樂。譬如久走為苦,略為住息遂生樂覺。」我們平常所認識的快樂,如果是真正的快樂,並非是苦性,那我們在這種快樂的因緣持續的時候,應該越來越快樂才對,但沒有啊!所以世間的快樂,只是在極大痛苦暫時消滅的那個當下,有種緩息的作用,世間人把它執取為快樂而已,實際上它並非是快樂的。

為什麼呢?就像行住坐臥,或者莊嚴我們的飾品,或者名譽,這是世間人所謂的安樂,乍看之下好像會帶來安樂,帶來內在的滿足;如果這些的因緣,是真正快樂的因緣,那在享受這些因緣的時候,應該越來越快樂,可是沒有!比如一個很有名的人,他一直有名下去,最後會對他的名氣感到厭煩,會覺得很多的麻煩和問題存在;還有裝飾品、衣服,一直用同樣的裝飾品和衣服,最後又變煩了。這代表什麼呢?世間安樂的因緣,最後是會變化的、會壞滅的,因此叫壞苦。

之後說到個別六道的痛苦,思惟別苦,說到人苦、天苦、非天苦。天苦又可以分「欲天三苦」和「上二界粗重苦」。這沒什麼好說的,如同《略論》去看就知道了。

《中士道 思惟集諦》

之後125頁(廣論169頁)「思惟集諦流轉次第,分三:一、煩惱發生之理,二、彼集業之理,三、死歿及結生之理。」先講煩惱發生之理。「成辦生死之因,雖俱須惑業,然以煩惱而為上首。」

「煩惱發生之理,分三:一、正明煩惱,二、如何生起之次第,三、煩惱過患。」先講「正明煩惱。有十煩惱」。《俱舍論》裡面說到六種根本煩惱,二十種隨煩惱。在此是說十種煩惱,也就是五種見煩惱及五種非見煩惱,總共有十種。

五種見煩惱,見煩惱就是智慧煩惱分五種心所;及非智慧煩惱的五種心所,就是五種非見煩惱。

一般煩惱的定義是指什麼呢?如果有一種心態產生,會使你的心在那個當下馬上產生起伏不安寧,這就叫做煩惱。可是當我們產生極大悲心的時候,因為悲心的力量非常強大,所以內心可能產生一種起伏,這是不是不安寧呢?不是的!因為悲心生起的時候,是透過多種的理由,最後是自願生起的;可是貪瞋生起的時候,是在不願意的情況下,無自主的生起。雖然貪瞋有貪瞋的理由,但是在生起的時候,悲心是自願的生起,貪瞋卻不是,它是無自主的情況下,好像是被他所轉的一種感覺,而產生不安寧,所以這叫做煩惱。

首先先講「貪者,謂緣內外可意淨境,隨逐躭著」。先講外,外就是指我們居住的地方,或者是享受、受用,或者是自己的親友,或者是名譽等,這是屬於外緣。內緣好比自己的身體,或者是自己的長相、形狀、顏色、膚色等;或者是自己的觸受,接觸的感受;或者是味道等,這是屬於內。

這裡說到可悅意境,悅意境和非悅意境,幾乎都是和思、受有關的情況下,才說悅意境或不悅意境的,否則這個境是否悅意境,很難評量、很難判斷的;這是要跟自己的想法、感受有關的情況下,而來作悅意境和不悅意境的差別。就如同之前所說的,由自我的觀念配合情況之下,去執取這個境的時候,境本身是否悅意這很難說,境本身是好、是壞很難說。「隨逐躭著」可是因為自己把它想為是好的,執取是好的緣故,所以非理去添增好的成份,於是產生一種貪著,所以隨逐躭著。「如油著布難以洗除。此亦躭戀自所緣境與彼所緣難以分離。」好比布料有油沾著,很難被洗除。同樣的道理,貪心貪著境的時候,好像整個心識融入那個境上,沒有辦法分開而成為一體,這就是貪心的作用。

64  一般善惡是有的,為什麼呢?什麼是有益的?什麼是有害的?實際上是存在的。可是這種利害,或者這種善惡,是因為生命體它想要快樂、不想要痛苦的情況下,帶來快樂的這種因緣,我們把它列為善,帶來痛苦的因緣把它列為惡。如果跟我們有感情的有情,與任何感受毫無相關的情況下,而去區辨善惡,這太難了。

就是我們想要快樂,促成快樂因緣稱為善,叫有利,這是所取的;因為不想要痛苦,促成痛苦的因緣,我們稱為惡,是所捨的。所以要把善視為善,要把惡視為惡,這是正確的,理所當然的,這不能排斥。

好比之前所說的,要了解輪迴的過患,於是產生厭離心;要了解解脫的功德視為善法,之後要生起希求心,這是需要的。因此當我們了解輪迴的過患時,自然會產生一種厭離,這種厭離會帶來排斥的感覺;因為了解解脫的功德,這解脫的希求會帶來收攝的感覺,會有一種收攝的作用和排斥的作用,可是這並不是貪、也不是瞋。

它的差別是在那裡呢?貪心要以我執為根本,再加上非理作意去添增、或者捏造扭曲事實,之後產生一種收攝作用,這叫做貪心;貪心產生之後,如果以正直的態度去觀待、去觀察,會覺得貪心有問題。但希求解脫的發心並非如此,它不需要以我執為根本,不需要以非理作意為根本,它只需要透過長久的觀察,自然產生一種希求;以正直的角度去看,它不會有任何紕漏,不會有任何問題的。

所以我們平常說到知足常樂,少欲則樂;少欲的這個欲望,我們可能要分清楚,哪些欲望是需要的?哪些欲望是不需要的?

    第二「瞋者,謂緣諸有情及苦。苦具,謂刀杖荊刺等。發恚惱心,發粗猛心,於彼諸境思作無義。」瞋心如同之前所說的,以非理作意為基礎,沒有把實相看清楚,捏造真實的這種境,把它視為是壞的、不好的、不悅意的,於是產生排斥的心態,這叫瞋心。

    如果完全厭離煩惱,排斥煩惱,這是可以的;但是必須透過理由而來排斥煩惱,而不是一種情緒來排斥煩惱的。

    這裡所謂看到煩惱的不悅意境,於是排斥煩惱的心態,這是要透過多種理由而去排斥,是沒有問題的。就好比之前我們說的,產生悲心的時候,在悲心生起的那個當下,會帶來內心的一種起伏,因為悲心而強烈的產生。可是透過反覆觀察,一次再一次的思惟之後,這種內心的起伏是自願的,是自己想要去樂取的;並不像煩惱所帶來內心的起伏,煩惱所帶來的那種內心起伏,是無自主的情況下而產生的。

反覆的去觀察煩惱的過患,把煩惱視為不歡喜,於是去排斥;在排斥的當中,絕對會產生內心的起伏,可是這並不是一種無自主的情況而產生的內心起伏。

還有一種情況,好比父母親看到孩子,粗猛、惡烈的行為發生的時候,會去教誨,甚至打他、罵他;在那種情況下,他內心一定有不寧靜,內心會產生起伏。這個起伏是由想要利益他,想要幫助他,想要糾正他的悲心為動機,而去做的一種行為;這種內心的不安寧、或者起伏,與煩惱所帶來的內心起伏和不安寧,這一定要分清楚。

瞋心是先由非理作意,看到不歡喜,與實際上產生了顛倒,捏造了實相,之後而產生排斥而瞋恚,這叫瞋心。

65  126頁(廣論170頁)現在看「慢者,謂依止薩迦耶見,緣內外之高下好惡,令心高舉,高相隨轉。」在此說到我慢。當然其他的煩惱,也是依賴著我執而有的,可是在此為什麼說依止薩迦耶見呢?是因為慢心直接的去執取「是我、我所、屬我」,「我」想比較強烈,因此而說了依止薩迦耶見。

在此又說到了緣內外,以藏文的次第是先有外,就是緣外內才對,藏文的次第是這樣子。外就是緣自己很有錢,或者很有權勢,或者很有名譽,或者很有名氣等等,這屬於外緣。內緣就是緣自己很有功德,很有學問,或者我很有勇氣,或者我相好很莊嚴等等。總言之,我慢它有很多的理由,讓自己產生高傲的一種慢心。

這不叫自信,自信是有理由來讓自己有相信,我有能力能夠做到,這叫自信;我慢是沒有理由的情況下,這是我的,有一種高傲的現象,這叫做我慢。所以我慢是要斷的,自信不能斷,自信是要取的。

所以當我們看到一個人,產生極大驕傲慢心的時候,從他身體姿態,多多少少可以知道,他馬上要抬頭挺胸了,而且下巴會高一點點,會有這種現象;所以從他的表現上,可以知道是一種高傲的姿態。我慢本身可分七種:屬於我的、我想的我慢,或者是慢慢,或者是劣慢等,分七種的我慢行相。

在此又說「無明者,謂於四諦、業果、三寶自性,心不明了,染污無知。」無明可分不知道的,還有顛倒知道的,有兩種無明。在此是說不知道的無明,不了解四聖諦等內涵的這種無明。這是《阿毗達磨集論》所謂無明的內涵。

以一個甚深緣起性空的主張者的觀念而言,煩惱可分粗細兩種不同的煩惱。什麼叫粗分的煩惱呢?就是由「補特伽羅獨立之實體有」的這種執著,所帶來的煩惱,這是屬於粗分的煩惱,就是在此《略論》所說的這些煩惱了。細微的煩惱,就是由「自性」執著所帶來的煩惱,所引發的煩惱;細微的由自性執著引發的煩惱,就是與自性執著相應的這些煩惱,叫做自性執著引發的細微煩惱。

所以以這一派的觀念來講,粗分的煩惱是屬於實執的果,實執屬於粗分煩惱的因;但是細微的煩惱,是與實執相應同時產生的。也就是說,因為這種細微的貪心與真實執著相應的緣故,所以他的所執有真實、有自性;可是真實執著執取真實,與此相應的貪心執取自性之法是不一樣的。貪心執取自性之法的時候,是由他力而去執取的;可是真實執著執取自性的時候,是由自力來執取的。因此可以說,自性執取了,但卻非自性的執著,也可以這麼說。

「疑者,謂緣諦等三法,念其有耶無耶,是耶非耶。」在此的疑,並不是一般的疑心而已,而是稱為煩惱疑;我們在講見道所斷三種煩惱的時候,說了煩惱疑,而不是一個疑字而已。一般的疑惑是需要的,為什麼疑惑是需要的呢?尤其在修學大乘教法的時候,疑惑更是需要。

就像《現觀莊嚴論》特別所度化的眾生,上根者必須看《現觀莊嚴論》的所詮內涵是什麼?我學了這個內容之後,對我有什麼樣暫時的利益?去作觀察。不只暫時利益以外,還有什麼究竟的利益?再去作觀察。內容和利益之間,互相有什麼樣的關係?透過這四項來作觀察,覺得這些都很圓滿,才去相信《現觀莊嚴論》裡面的內涵的,這是上根者學習的方式。

下根者只是聽到《現觀莊嚴論》好殊勝,於是就去相信了,這叫做下根者的修法;但是上根者是先有疑惑,作觀察之後而相信的,這是上根者的求學方式。所以我們一般要先有疑惑才會去觀察,為什麼呢?有了疑惑,有了問號之後,我們才會去發問;因為發問,才會去觀察;觀察之後才有辦法看到實相,越來越清楚,才有辦法生起定解。所以定解是由看到實相而產生,看到實相是由觀察而產生,觀察是由問題而產生,問題是由疑心而產生的緣故,所以疑心是需要的。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