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1/02 22:36:22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0/01/02 22:37:12   編輯部 報導

以六個章節作為整體內容論述之架構,除去第一章緒論與第六章結論之外,另以四章的篇幅作為本論文主體內容之呈現,這四章分別是第二章的外緣研究,針對此論漢譯背景的分析、漢譯情況的瞭解、漢譯版本的不同、作者生平等資料作為切入此論的首要知識,再者也旁及此論的相關注疏文獻,從而發現古今以來重視過此《法華論》的賢人為數不少,可惜具體資料仍付之闕如,未能保存下來,世親對法華的研究也以此論作為唯一的代表。


接著便以「所化眾生」、「所治之病」、「對治之藥」作為主要脈絡進行闡述,「所化眾生」即是第三章的內容,主要在說明《法華經》中眾生種類的分佈以及《法華論》對眾生在種類上、功德成就上、定義上的種種說明,經與論兩者之間,有很大的不同。再來就是第四章的「所治之病」,所治之病中也以經與論相互比較的過程作為陳述方式,期透過這樣的行文方式彰顯《法華論》本身所蘊含的研究價值,經中對眾生的病徵多以「疑」、「疑惑」、「驚疑」、「不信」、「增上慢」、「驕慢」等詞彙來形容,而《法華論》中則以四大類予以概括,分別是「七種增上慢心」、「三種顛倒信」、「五種驚佈」、「四種執著」等,其中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病徵並沒有限定皆為小乘行者才有,也意指多數大乘行人的煩惱狀態,此論中世親是一併關懷的,此章中特別表明小乘與大乘行者實際上在十種大方向上有所不同,然而小乘行者仍不自知竟取以為同的情況。


最後第五章的「對治之藥」,則是意指佛陀度化眾生的方式,首先表明佛有度化眾生的能力與功德,此外眾生亦有受佛度化的機緣,兩相契合的情況下,救度之事產生結果,本論文中指出的度化方式有七種譬喻、七種施設、三種平等,之中即包含一乘法教的宣說,此也說明了世親的一乘觀,乃是日後三家車之理論著墨的源頭。而在眾生一一得到救渡之後,眾生煩惱遮障已除,佛便給與在場與會眾生授記,其中經典是以上根、中根、下根等弟子逐一授記,後又有惡人授記以及龍女成佛之事,論中則以四種聲聞授記與否一事,以及授記類別的不同等來指出授記的意義及其價值功能。

張清泉(Chang Ching-Chuan)
最高學歷: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博士
職  稱:副教授兼任主任
研究專長:佛學、儒學、詩詞吟唱、書法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張清泉副教授兼主任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97/碩士/研究生:郭秀琦 

指導教授:張清泉

世親菩薩Vasubandhu 

無著/ 世親 菩薩-略傳   

世尊滅度七百年後, 龍樹菩薩賡續了佛陀正法。此點, 佛陀早已預知授記,讀者可參閱《入楞伽經》卷第九,總品第十八之一。  

〈最勝善巧阿闍黎世親的歷史〉

CBETA T40 No. 1818 《法華論疏》 

龍樹世親二菩薩的教系  

世親「識轉變」與胡塞爾「建構性」的對比研究----   

《十地經論》「心」之思想與體驗之交涉 

唯識三系之研究

PDF]世親《釋軌論》略探 

法華論 

世親《淨土論》的淨土思想及其禪修實踐之研究  

世親《釋軌論》略探 莊國彬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2
一、定位世親《法華論》的價值 2
二、確立世親《法華論》中「對治」的思想模式 4
三、二乘與佛乘關係的建立 5
第三節 研究方法 6
第四節 前人研究成果 8
一、中文研究成果 8
二、日文研究成果 9
(一)《法華論》外緣研究的成果 9
(二)《法華論》等注疏書研究的成果 10
(三)《法華論》內部思想研究的成果 11
第五節 論文章節安排 13
第二章 《法華論》外緣研究 15
第一節 《法華論》作者 15
一、世親生平事蹟 16
(一)世親的出生與教養 16
(二)小乘教法的學習 17
(三)轉歸大乘教法的學習 17
(四)廣傳流佈佛陀法教 18
(五)晚年與圓寂 19
(六)家世背景的補充 19
(七)學盡小乘論典《阿毘達磨》 20
(八)破斥外道種種論點 20
二、世親主要著作與思想 21
第二節 《法華論》的漢譯情況 24
一、中國南北朝時代的譯經背景 24
二、《法華論》的漢譯版本 27
(一)菩提流支譯本 27
(二)勒那摩提譯本 29
第三節 《法華論》的注疏文獻 32
一、吉藏與《法華論疏》 32
(一)吉藏生平事蹟 32
(二)《法華論疏》簡述 35
二、義寂與《法華經論述記》 37
(一)義寂生平事蹟 37
(二)《法華經論疏記》簡述 38
三、無名氏與《法華問答》 40
四、最澄與《法華論科文》 40
(一)最澄大師生平事蹟 41
(二)《法華論科文》簡述 42
五、智證圓珍大師與《法華論記》 44
(一)圓珍大師生平事蹟 44
(二)《法華論記》簡述 45
第三章 《法華論》的「所化眾生」 47
第一節 所化眾生的出場 49
一、《法華經》中眾生的出場 50
二、《法華論》中眾生的出場 55
第二節 《法華論》中聲聞及菩薩的功德 63
一、《法華論》中所言聲聞功德──以阿羅漢為主 63
二、《法華論》中所言菩薩功德 70
第三節 十種人 81
一、七種煩惱眾生 81
(一)求勢力人 86
(二)求聲聞解脫人 87
(三)大乘人 88
(四)有定人 90
(五)無定人 91
(六)集功德人 92
(七)不集功德人 92
二、三種無煩惱人 95
第四章 《法華論》的「所治之病」 101
第一節 小乘與大乘的修證差別 101
一、發心方面的不同 103
二、教授方面的不同 103
三、方便方面的不同 105
四、住持方面的不同 106
五、時節方面的不同 106
六、菩提心量方面的不同 107
七、智慧量方面的不同 108
八、四相方面的差別 110
(一)解脫等 112
(二)現等覺 112
(三)能說法 112
(四)行正行 112
九、力方面的差別 112
(一)處非處智力 115
(二)業異熟智力 115
(三)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 115
(四)根上下智力 115
(五)種種勝解智力 115
(六)種種界智力 115
(七)遍趣行智力 115
(八)宿住隨念智力 115
(九)死生智力 115
(十)漏盡智力 115
第二節 「增上慢」等煩惱 120
一、眾生起病人想 120
二、《法華經》中的「煩惱染障」 122
(一)「疑」 129
(二)「不信」 130
(三)「增上慢」 130
三、《法華論》中的「增上慢」 133
第三節 五種驚佈及三種顛倒信 138
一、六種羅漢 138
二、五種驚佈 139
(一)損驚佈 139
(二)多事驚佈 140
(三)顛倒驚佈 140
(四)心悔驚佈 142
(五)誑驚佈 143
三、三種顛倒信 145
四、四種著 146
第五章 《法華論》的「對治之藥」 149
第一節 對治因緣 149
一、佛有度化能力──四種功德 149
(一)住成就 150
(二)教化成就 153
(三)功德成就 154
(四)說成就 156
二、舍利弗為當機者 159
第二節 七喻與三平等所形成的對治理趣 165
一、「譬喻」在漢譯佛教經典中的使用 165
二、七喻的內容及其對治性義理 166
(一)《法華經》中的七喻 167
(二)七喻與七種增上慢之間的對治情形 173
三、三平等所形成的對治 186
(一)世間、涅槃平等 186
(二)乘平等 187
(三)身平等 189
第三節 「授記」成為對治的理趣 191
一、《法華經》的授記內容 191
(一)何謂「授記」? 191
(二)《法華經》的授記過程 192
二、授記的條件與重要性 202
(一)授記的條件 202
(二)授記的重要性 204
三、四種聲聞的授記情況 205
第六章 結論 209
第一節 總結 209
一、外緣研究方面 209
二、所化眾生方面 209
三、所治之病方面 210
四、對治之藥方面 210
五、預期目標的完成 211
第二節 反省與未來發展 213
參考文獻 215
附錄 225

附表目次
表3-1-1《法華經》中眾生類別 50
表4-1-1略由四相當知如來與慧解脫阿羅漢等同分、異分 110
表4-1-2如來十力 112
表4-2-1《法華經》中所言之煩惱染狀 123
表5-2-1《法華經》七種譬喻之內容 167


壹、經典文獻 (依朝代順序排列)
(曹魏)康僧鎧譯:《無量壽經》,《大正藏》冊12。
(西晉)無羅叉譯:《放光般若經》,《大正藏》冊8。
(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增壹阿含經》,《大正藏》冊2。
(後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長阿含經》,《大正藏》冊1。
(後秦)鳩摩羅什譯:《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大正藏》冊8。
(後秦)鳩摩羅什譯:《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大正藏》冊8。
(後秦)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大正藏》冊9。
(後秦)鳩摩羅什譯:《維摩詰所說經》,《大正藏》冊14。
(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大正藏》冊25。
龍樹造,青目釋,(後秦)鳩摩羅什譯:《中論》,《大正藏》冊30。
(後涼)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大正藏》冊12。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雜阿含經》,《大正藏》冊2。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大正藏》冊12。
馬鳴菩薩造,(南朝梁)真諦三藏譯:《大乘起信論》,《大正藏》冊32。
(南朝梁)法雲撰:《法華義記》,《大正藏》冊33。
(南朝梁)慧皎撰:《高僧傳》,《大正藏》冊50。
世親造,(南朝陳)真諦譯:《攝大乘論釋》,《大正藏》冊31。
(南朝陳)真諦譯:《婆藪槃豆法師傳》,《大正藏》冊50。
世親造,(北魏)菩提留支譯:《妙法蓮華經憂波提舍》,《大正藏》冊26。
世親造,(北魏)勒那摩提譯:《妙法蓮華經論優波提舍》,《大正藏》冊26。
(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大正藏》冊51。
(隋)闍那崛多共笈多譯:《添品妙法蓮華經》,《大正藏》冊9。
(隋)那連提耶舍譯:《大方等大集經》,《大正藏》冊13。
(隋)吉藏撰:《法華統略》,《卍續藏》冊27。
(隋)智顗撰:《法華玄義》,《大正藏》冊33。
(隋)智顗撰:《法華文句》,《大正藏》冊34。
(隋)吉藏撰:《法華玄論》,《大正藏》冊34。
(隋)吉藏撰:《法華義疏》,《大正藏》冊34。
(隋)吉藏撰:《法華論疏》,《大正藏》冊40。
(隋)吉藏撰:《法華統略》,《卍續藏》冊43。
(隋)慧遠撰:《大乘義章》,《大正藏》冊44。
(隋)吉藏撰:《大乘玄論》,《大正藏》冊45。
(隋)吉藏撰:《三論玄義》,《大正藏》冊45。
(隋)費長房撰:《歷代三寶紀》,《大正藏》冊49。
(隋)法經撰:《眾經目錄》,《大正藏》冊55。
(唐)玄奘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大正藏》冊7。
(唐)不空譯:《大方廣如來藏經》,《大正藏》冊16。
(唐)玄奘譯:《解深密經》,《大正藏》冊16。
(唐)義淨奉制譯:《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大正藏》冊24。
五百大阿羅漢等造 (唐)玄奘奉 詔譯:《大毗婆沙論》,《大正藏》冊27。
彌勒菩薩說,(唐)玄奘譯:《瑜伽師地論》,《大正藏》冊30。
(唐)窺基撰:《勝鬘述記》,《卍續藏》冊30。
(唐)波羅頗蜜多羅譯:《大乘莊嚴經論》,《大正藏》冊31。
世親造,(唐)玄奘譯:《辯中邊論》,《大正藏》冊31。
無著造,(唐)玄奘譯:《攝大乘論》,《大正藏》冊31。
世親造,(唐)玄奘譯:《攝大乘論釋》,《大正藏》冊31。
無著菩薩造,(唐)玄奘譯:《顯揚聖教論》,《大正藏》第31冊。
(唐)湛然撰:《法華玄義釋籤》,《大正藏》冊33。
(唐)窺基撰:《法華玄贊》,《大正藏》冊34。
(唐)慧沼述:《金光明最勝王經疏》,《大正藏》冊39。
(唐)窺基撰:《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大正藏》冊43。
(唐)道宣撰:《續高僧傳》,《大正藏》冊50。
(唐)玄奘撰:《大唐西域記》,《大正藏》冊51。
(唐)僧詳撰:《法華傳記》,《大正藏》冊51。
(唐)慧詳撰:《弘贊法華傳》,《大正藏》冊51。
〈唐〉法琳撰:《辯正論》,《大正藏》冊52。
(唐)道宣撰:《大唐內典錄》,《大正藏》冊55。
(唐)明佺撰:《大周刊定眾經目錄》,《大正藏》冊55。
(唐)圓照撰:《貞元釋教錄》,《大正藏》冊55。
(唐)智昇撰:《開元釋教錄》,《大正藏》冊55。
(唐)義寂:《法華經論述記》,《卍續藏》冊46。
(唐)窺基撰:《金剛般若經論會釋》,《卍續藏》冊46。
(唐)窺基撰:《異部宗輪論疏述記》,《卍續藏》冊53。
(宋)罽賓三藏佛陀什等譯:《彌沙塞五分戒本》,《大正藏》冊22。
(宋)良渚沙門宗鑑集:《釋門正統》,《卍續藏》冊75。
(南宋)志磐撰:《佛祖統紀》,《大正藏》冊49。
《增支部經典》,《漢譯南傳大藏經》冊19,高雄:元亨寺出版社,1990年。
《妙法蓮華經》〈度量天地品第二十九〉,《大正藏》冊85。
《妙法蓮華經》〈馬鳴菩薩品第三十〉,《大正藏》冊85。
貳、專書 (依姓名筆劃排列)
一、中文書籍
(一) 中文部份
太虛大師:《法華經講演錄》,台北: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2005。
牟宗三:《牟宗三先生全集》冊27,台北:聯合報系文教基金會,2003。
牟宗三:《佛性與般若》上、下,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9。
印順:《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台北:正聞出版社,1994。
印順:《印度佛教思想史》,台北:正聞出版社,1993。
印順:《以佛法研究佛法》,台北:正聞出版社,1992。
印順:《如來藏之研究》,台北:正聞出版社,2003。
印順:《大乘起信論講記》,台北:正聞出版社,1987。
任繼愈:《中國佛教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
杜澤遜:《文獻學概要》,北京:中華書局,2004。
杜繼文:《佛教史》,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 。
呂澂:《印度佛學思想概論》,台北:天華出版社,1997。
呂徵:《中國佛學思想概論》,台北:天華出版社,1982。
呂瀓:《印度佛學源流略講》,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
吳汝鈞:《佛學研究方法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3。
沈謙、慧嶽、李世傑:《陶弘景、智顗、吉藏、杜順》,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
沈謙、慧嶽、李世傑著,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王壽南主編:《中國歷代思想家(七)——陶弘景 智顗 吉藏 杜順》,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
周貴華:《唯心與了別——根本唯識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周貴華:《唯心、心性與如來藏》,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
尚會鵬:《種姓與印度教社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陳士強:《中國佛教百科叢書——經典卷》,台北:佛光文化出版社,1999。
陳沛然:《竺道生》,台北:東大圖書出版社,1988。
張曼濤主編:《唯識思想論集(三)》,收錄於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冊43,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80 。
傅偉勳:《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台北:東大圖書出版社,1999。
湯用彤:《隋唐佛教史稿》,高雄:佛光文化出版社,2000。
楊惠南:《吉藏》,台北:東大圖書出版社,1989。
楊惠南:《中國人性論》,台北:東大圖書出版社,1990。
廖明活:《嘉祥吉藏學說》,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5。
廖明活:《中國佛教思想述要》,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6。
霍韜晦:《現代佛學》,香港,法住出版社,1998。
藍吉富:《隋代佛教史述論》,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4。
賴永海:《中國佛性論》,台北:佛光文化出版社,1990。
謝大寧:《頓悟之道——勝鬘經講記》,台北:東大圖書出版社,2002。
釋素聞:《法華經導讀》,台北:全佛出版社,1999。
釋恆清:《佛性思想》,台北:東大圖書出版社,1997 。
釋恆清:《佛性思想》,台北:東大圖書出版社,1997。
釋日慧:《華嚴法海微波》上下冊,台北:慧炬出版社,2000 。
(二) 中文譯著
一行禪師,方怡蓉譯:《經王法華經》,台北︰大雁文化出版社,2007。
山口益著,肖平、楊金萍譯:《般若思想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木村泰賢著、演培法師譯:《大乘佛教思想論》,台北:天華出版社,1989。
平川彰等著,林保堯譯:《法華思想》,台北︰佛光出版社,1998。
平川彰等著,許明銀譯:《佛學研究入門》,台北︰法爾出版社,1990。
平川彰著,莊崑木譯:《印度佛教史》,台北:商周出版社,2001。
世親菩薩原著,大堪布貢噶旺秋仁波切註釋,張惠娟居士譯:《世親密意莊嚴——對法藏論《俱舍論》註釋——》,台北:中華民國正法源學佛會,2006。
世親論師造,索達吉堪布譯:《俱舍論頌》,台北:寧瑪巴喇容三乘法林佛學會,2007。
安藤俊雄著,蘇榮焜譯:《天台學根本思想及其開展》,台北:財團法人慧炬出版社,1998。
坂本幸男著,釋依觀譯:《坂本幸男教授遺集二,大乘佛教之研究》,台北:中華佛教文獻編撰社,2005。
河村孝照:《法華經概說》,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9。
洛德旺波尊者造,索達吉堪布譯:《慧光集29俱舍論釋》,台北:寧瑪巴喇榮三乘法林佛學會,2007。
高崎直道等著,李世傑譯:《如來藏思想》,台北︰華宇出版社,1986。
菅野博史著,孝順法師譯:《法華經——永遠的菩薩道》,台北︰靈鷲山般若文教基金會附設出版社,2005。
雲增‧耶喜絳稱著,郭和卿譯:《菩提道次第師師相承傳》,台北:福智之聲出版社,2004。
新田雅章著,涂玉盞譯:《佛學思想譯叢》,台北︰嚴寬祜文教基金會,2004。
横山紘一著,許洋主譯:《唯識思想入門》,台北:東大圖書出版社,2002。
龔雋釋譯:《佛性論》,台北:佛光文化出版社,1998。
二、日文書籍
小川一乘:《佛性思想》,京都:文榮堂書店,1982。
平川彰、梶山雄一、高崎直道編輯:《講座.大乘佛教4——法華思想》,東京:春秋社,1983。
平川彰:《初期大乘と法華思想》,《平川彰著作集第6卷》,東京:株式會社春秋社,1997。
田村芳朗:《法華經——真理•生命•實踐》,東京:中公新書,1969。
坂本幸男、岩本裕:《法華經》,東京:岩波書局,1962。
坂本幸男:《法華經の中國と展開》,日本:平樂寺書店,昭和47年。
金倉圓照:《法華經の成立と展開》,京都:平樂寺書店,1970。
高崎直道:《如來藏思想の形成》,東京:春秋社,1978。
勝呂信靜編:《法華經の思想と開展》,日本:平樂寺書店,平成13年。
奧野光賢:《仏性思想の展開——吉藏を中心として《法華論》受容史》,東京︰大藏出版株式會社, 2002。
澤本武:《傳教大師全集》,東京:世界聖典刊行協會。
參、博碩士論文
朴成文:《吉藏的中道佛性思想方法之研究》,台北: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
林明莉:《智者大師之一佛乘思想與實踐》,台北: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胡慧琳:《吉藏「一乘」思想的建立——從世親法華經論到吉藏法華論疏的考察》,新竹:玄奘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
柯芬玲:《妙法蓮華經的授記研究》,嘉義: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陳沛然:《竺道生佛性論系統之陳述》,香港:新亞研究所哲學組碩士論文,1985。
黄國清:《窺基妙法蓮華經玄贊研究》,桃園︰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2005。
蘇昭銘:《法華玄贊對法華論種姓思想的繼承與發展》,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釋性慧:《,以大寶積經.普明菩薩會為本的菩薩正行》,新竹:玄裝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釋常真:《大般若經.第二會.修志地品的「菩薩十地」呈現的修道歷程》,台北:華梵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肆、單篇論文
一、中文
永本:〈《法華經》注釋書文獻概介〉,2003,網址:http://www.gaya.org.tw/journal/m39/39-main3.pdf。上網日期:2009.05.11。
黃國清:〈從《小品般若》到《法華經》的思想轉變——以「佛命聲聞說大乘」及「佛塔與經卷供養」為中心〉,「第三屆印度學學術研討會」,台北市:政治大學,2007 年5 月。
黃國清:〈當代語言文獻學視域中的佛典義理研究——以《法華經》為例〉,「佛學與人文學方法學術研討會」,嘉義縣:南華大學,2007 年12 月。
黃國清:〈《法華經.方便品》的當代詮釋——兼論佛教內部對話的課題〉,「2008年人間佛教學術研討會佛教與當代人文關懷」,高雄縣:財團法人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8年3月。
梶山雄一:〈《大智度論》中的宇宙觀與佛陀觀 〉,《世界宗教研究》1994年第2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奧野光賢著,郭玲譯,王啟龍校正:〈《法華論》之研究〉上,《普門學報》第20號,台北: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4年3月。
奧野光賢著,郭玲譯,王啟龍校正:〈《法華論》之研究〉下,《普門學報》第21號台北: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4年5月。
廖明活:〈初唐時期佛性論爭中的一乘問題〉,《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9期2006年9月,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廖明活:〈理、行兩種佛性說的形成和演變〉,收錄於《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十期2005年7月,台北:台灣大學文學院佛學研究中心。
釋昭慧:〈三乘究竟與一乘究竟──兼論印順導師由緣起性空論以證成「一乘究竟」的可能性〉,《弘誓》,第72期2004年12月,桃園:弘誓文教基金會。
釋長青:〈吉藏二諦思想的來源〉,《正觀》,第36期2006年5月,南投:正觀出版社。
釋長慈:〈二乘人迴小向大之考察〉,福嚴佛學院,第九屆研究論文,下載網址:http://www.fuyan.org.tw/fuyan_webmap.html 。上網日期:2009.05.11。
龔賢:〈法華經的譬喻藝術〉,北京:衡陽師範學院學報,第27卷第1期,2006。
二、日文
河村孝照:〈吉蔵の法華論疏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90,1997。
河村孝照:〈《法華論》解題〉,《法華文化研究》25,日本:立正大學法華經文化研究所,1999。
清水梁山:〈國譯法華論開題〉,《國譯大藏經》論部第二十卷,東京:國民文庫刊行會,1921。
藤井教公:〈世親《法華論》譯注(1)〉,《北海道大學文學研究科紀要》第105號,日本:北海道大學,2001。
伍、工具書
辛嶋靜志:《正法華經詞典》,東京︰創價大學國際佛教高等研究所,1998。
辛嶋靜志:《妙法蓮華經詞典》,東京︰創價大學國際佛教高等研究所,2000。
陳萬雄出版:《漢語大詞典》繁體2.0版光盤版,香港︰商務印書館有限公司,2001。
藍吉富主編:《中華佛教百科全書》,台南: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1994。
釋慈怡編著:《佛光大辭典》,高雄縣:佛光出版社,1983 。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