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11/17 07:20:54
學習次第 : 進階

空·大自在的微笑·附錄  竹清嘉措仁波切

佛子行三十七頌

南無觀世音菩薩!

雖見諸法無來去,唯一勤行利眾生,
上師觀自在尊前,恒以三業恭敬禮。

正等覺佛利樂源,從修正法而出生,
修法複依明行要,故當宣說佛子行。

1、此生幸得暇滿船,自他須渡生死海,
故於晝夜不空過,聞思修是佛子行。

2、貪愛親方如水動,嗔憎怨方似火燃,
癡昧取捨猶黑暗,離家鄉是佛子行。

3、遠惡境故惑漸滅,離散亂故善自增,
心澄於法起定見,依靜處是佛子行。

4、常伴親友還離別,勤聚財物終棄捐,
識客且遺身舍去,舍現世心佛子行。

5、伴彼若使三毒盡,並壞聞思修作業,
能轉慈悲令喪失,遠惡友是佛子行。

6、依彼若令惡漸盡,功德猶如初月增,
則較自身尤愛重,依善知識佛子行。

7、自身仍陷生死獄,世間禪等能救誰?
故於依止不虛者,皈依三寶佛子行。

8、諸極難忍惡趣苦,能仁說為趣業果,
故雖遭遇命難緣,終不造罪佛子行。

9、三有樂如草頭露,是須臾頃壞滅法,
故於無轉解脫道,起希求是佛子行。

10、無始時來憫我者,母等若苦我何樂?
為度無邊有情故,發菩提心佛子行。

11、諸苦由貪自樂起,佛從利他心所生,
故於自樂他諸苦,修正換是佛子行。

12、彼縱因貪親盜取,或令他奪一切財,
猶將身財三時善,回向於彼佛子行。

13、吾身雖無少過咎,他人竟來斷吾頭,
於彼還生難忍悲,代受罪是佛子行。

14、縱人百般中傷我,醜聞謠傳遍三千,
吾猶深懷悲憫心,贊他德是佛子行。

15、縱人於眾集會中,攻吾隱私出惡言,
于彼還生益友想,倍恭敬是佛子行。

16、我以如子愛護人,彼若視我如寇仇,
猶如母對重病兒,倍悲憫是佛子行。

17、同等或諸寒微士,雖懷傲慢屢欺淩,
吾亦敬彼如上師,恒頂戴是佛子行。

18、雖乏資財為人賤,複遭重病及魔侵,
眾生罪苦仍取受,無怯弱是佛子行。

19、雖富盛名眾人敬,財富量齊多聞天,
猶觀榮華無實義,離驕慢是佛子行。

20、倘若未伏內嗔敵,外敵雖伏旋增盛,
故應速興慈悲軍,降伏自心佛子行。

21、五欲品質如監滷,任幾受用渴轉增,
於諸能生貪著物,頓時舍是佛子行。

22、諸所顯現唯自心,心體本離戲論邊,
知已當於二取相,不著意是佛子行。

23、設若會遇悅意境,應觀猶如夏時虹,
雖現美麗然無實,離貪著是佛子行。

24、諸苦猶如夢子死,妄執實有起憂惱,
故於違緣會遇時,觀為虛妄佛子行。

25、求覺尚需舍自身,何況一切身外物,
故於身財盡舍卻,不望報是佛子行。

26、無戒自利尚不成,欲成他利豈可能?
故於三有不希求,勤護戒是佛子行。

27、欲享福善諸佛子,應觀怨家如寶藏,
於諸眾生會怨心,修安忍是佛子行。

28、唯求自利二乘人,猶見勤如救頭燃,
為利眾生啟德源,發精進是佛子行。

29、甚深禪定生慧觀,能盡除滅諸煩惱,
知已應離四無色,修靜慮是佛子行。


30、無慧善導前五度,正等覺佛不能成,
故具方便離三輪,修智慧是佛子行。

31、若不細察已過失,道貌岸然行非法,
故當相續恒觀察,斷已過是佛子行。

32、因惑說他佛子過,徒然滅損自功德,
故于大乘諸行者,不道彼過佛子行。

33、貪圖利敬互爭執,聞思修業將退修,
故于親友施主家,離貪著是佛子行。

34、粗言惡語惱人心,複傷佛子諸行儀,
故於他人所不悅,絕惡言是佛子行。

35、煩惱串習則難治,勇士明持念正器,
貪等煩惱初生時,即摧壞是佛子行。

36、隨于何時行何事,應觀自心何相狀,
恒系正念與正知,修利他是佛子行。

37、勤修諸行所生善,為除眾生無邊苦,
鹹以三輪清淨慧,回向菩提佛子行。

我依經續諸論典,及眾聖賢所說義,
為欲修學佛道者,撰佛子行卅七頌。

才淺學疏文不精,碩學閱之難生喜,
然依經教聖者故,佛子行頌應無誤。

然佛子行諸巨浪,愚鈍如我難盡測,
故祈智者慈寬恕,違理無開諸過失。

吾以此善願眾生,皆發真俗菩提心,
不住有寂得自在,咸成怙主觀世音!

除注:尊貴的戊初多美,通曉經典及因明學。他為了利益自己及一切有情,在銀水珍寶窟作此《佛子行三十七頌》。中譯文原譯者為嚴定法師,後經堪布 竹清嘉措仁波切的注疏,略為刪改。

五十一心所法

行蘊心所法的部份,總共有五十一項,它包含一切心的思維活動及模式,還有正、負面情緒。我們的個性,就是不斷變動的行蘊及心念組合,雖然我們並不把行蘊當成[自我],卻有把個性視為自我的傾向,而且我們對自己的個性,通常有很強的認同感,當我們的個性被批評時,我們會情緒地以為[自我]被批評,因此對行蘊的執著是強大而不易察覺的。

然而,假使我們冷靜仔細地,檢視組成個性的一切,會發覺它們比身體更不可捉摸,均非單一、獨立及不變的,所以都不是所謂的[自我]。

我們必須對這五十一個心所法,一一進行分析,否則[無我]這個次第,將不會有很大的成效。

心所法總共分六大類,五十一個細項:

A:五遍行

1、觸
2、作意
3、受
4、想
5、思

B:五別境

1、欲
2、勝解
3、念
4、定
5、慧 

C:十一善

1、信
2、慚
3、愧
4、無貪
5、無嗔
6、無癡
7、精進
8、輕安
9、不放逸
10、行舍
11、不害

D:六根本煩惱

1、貪
2、嗔
3、癡
4、慢
5、疑
6、惡見

E:二十隨煩惱

1、忿
2、恨
3、覆
4、惱
5、嫉
6、慳
7、誑
8、諂
9、憍
10、害
11、無慚
12、無愧
13、昏沉
14、掉舉
15、不信
16、懈怠
17、放逸
18、失念
19、散亂
20、不正知

F:四不定

1、悔
2、眠
3、尋
4、伺

問答集

[問答集]是堪布 竹清嘉措仁波切在臺灣的皈依弟子,修持《空性禪修次第》功課時,向仁波切提出的問題。讀者可由[問題集]中看出,修行者在實修的路上,其實是不斷地產生各種或大或小的疑問,而一位具德的合格上師,此時都能給予弟子最生動、最準確的回答,使疑惑盡除。

問:當有親友生病或遭遇挫折而身心受苦時,除了照顧與陪伴之外,我們可以用什麼方法來幫助他們嗎?
答:我們可以為他們唱頌佛子行,來祝福他們,這樣子就可以利益他們。

問:是不是每一個次第都可以證悟,還是必須要有次第的循序漸進?
答:基本上,如果只修一個次第也是可以的。

問:我們要怎樣來安排五個次第的課程?
答:空性禪修五個次第中,從無我、唯識到中觀自續派,這三個次第要多練習:中觀應成派及中觀他空見,要放到後面一點再說。前面這三個要多花點時間。一般照次第來說,首先修無我一年,唯識一年,自續派一年,應成派一年,以後再修他空見,然後才能修到大手印。一般程式是這樣的。

問:在空性禪修的五個次第中,仁波切只在第二個次第中強調禪坐姿勢,其他並未特別提及;到底禪修時姿勢重不重要?最好運用什麼樣的姿勢?
答:禪修時,姿勢有時候重要,有時候不重要。
問:什麼時候重要?那我們目前這個階段重不重要?
答:一開始的時候,身體的姿勢很重要。譬如說現在,姿勢對你們就很重要:之後呢,有時候照這個姿勢(指盤腿坐),有的時候放鬆,不一定要照這個姿勢。

問:所以躺著也可以?
答:有的時候躺著也可以,有的時候放鬆,各種姿勢狀態都可以。

問:有些人因為身體的關係,完全沒辦法盤腿,只能坐在椅子上,連散盤都不行。那他該怎麼辦?
答:基本上,腳不太能盤的人,姿勢就不重要了。

問:禪修時,兩手要不要結定印,有什麼差別?
答:結定印是比較好的。
問:所謂定印是怎麼樣?左、右手的拇指要碰在一起嗎?
答:右手在上,左手在下,雙手重疊,自然放鬆置於丹田之前,拇指不一定要碰觸。

問:當我在練習無我禪修時,曾經驗到[無我]的覺受,而且我就此安住。但是我怎麼知道我是不是自己在愚弄自己?我怎麼知道那是不是我的心造作出來的感覺?
答:只有當我們完全沒有概念造作時,才能經驗到[無我]。當我們想著無我的邏輯,並經由理論建立了確信,真的沒有我,那是由我們的理智推斷出來的,並下了無我的結論,這是一個利用我們的理智推論出來的一個過程,然後我們安住,但是這還是經過概念造作的。這是一個我們經由理論、解析、確定後,再進入禪修。但是唯有[直接了悟],不需要任何的推論和解析,我們只是直接體驗它,然後真如的無我覺受產生時,這樣才叫做直接了悟。我們直接安住在禪修體驗上,然後,我們會開始檢驗這個禪修經驗的好壞;但勝義上,根本是超越任何的檢驗,不管這個禪修好或壞,所有的檢驗都該丟在腦後。

問:仁波切提到[無我],但是我們又提到有眾生皆具有[佛性]、[如來藏],這之間是否有衝突?
答:無我的這個觀念是適用於三乘法教。無我的觀念是要讓我們斷除我執,而佛性是在他空見所指出的理論,現在在這裏解釋並不恰當,我們現在應該專注在[無我]的練習。真的是沒有所謂的自我啊!假設我們現在就開始專注有一個勝義諦的我(佛性)那是很危險的,因為我們都還未將世俗諦的我斷除。這些見地都是有次第的。
首先我們在第一次第要先建立無我:然後第二次第唯識禪修裏,沒有能、所,沒有二元對立,我們安住在無二元對立的觀點上,這就是我們的自心本性:接著第三次第中觀自續派理論裏,更深入的指出,其實根本沒有自心本性,所謂的自心本性只是如虛空一般,我們要安住如虛空般:接著是第四次第中觀應成派,打破了自心本性象虛空一般的說法,更深入的指出勝義諦是超越了所有任何理論,並且沒有任何的心的造作;最後第五次第中觀他空見,我們才提到佛性、如來藏。
這五個次第是漸進的,一個比一個更深入細微且困難,我們最好穩定的建立了一個次第時,再進行下一個次第的練習。而當我們瞭解了佛性之後,接下來再修持大手印就很容易了。那就是為什麼我們一直圍繞在建立[無我]的概念。

問:如果[無我]是真的,那麼是誰在體驗和學習這些東西?如果沒有我的話,是誰在練習無我的禪修?
答:在究竟的次第上,是超越[有我]和[無我]的,在《中觀基礎智慧》中,龍樹菩薩也提出[如果沒有我的話,是誰在體驗無我的禪修?]答案是究竟裏,超越了無我或有我。

問:我們在進行無我禪修時會先把[意識]解析成為許多細小的部分,然後再證明[自我]是不存在的,但是為什麼我會體驗到意識是流動的、持續的?
答:這是一個非常精深的問題,用中觀論來解釋是比較適合的。龍樹菩薩在《中觀基礎智慧》中指出,外界的一切現象看起來雖然是持續和相連的,但也只是一種幻象,是由於因緣和合而成。外相以看起來有持續性的方式顯現,也只是一種顯相而已。如果我們分析,會發現並非真實存在。舉例來說,我們以一條流動的河流或是酥油燈為例子,就可以知道流動、持續只是一個迷惑的概念。
例如我掉了一支鞋子在河流裏,一年後我回到這裏,我說這是我掉了一支鞋子的河,事實上,那一條河早已經不一樣了,那些水早在很久以前就不在了,但是我卻說這是我掉了鞋子的地方,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這條河流看起來一樣。或者我早上點了一盞酥油燈,到了下午,我說這是我點的酥油燈,但是下午的酥油燈的火焰早已經和早上的那盞不一樣了,看起來一樣,實際上卻不同了,我們卻迷惑的以為這是持續的。
而我們是如何迷惑的看待自我呢?就像夢一樣,我們卻誤以為真。
夢裏有很多人有走來走去,但是沒有一或多的實體是真實存在的。五蘊看起來是一體,但是並沒有任何衝突,因為它們的展現只是幻象罷了,就像水中月一樣,水映在一個大湖裏時,看起來只有一個月亮,但是把湖水分割成幾百個小水池時,忽然間就變成了幾百個月亮,你再把幾百個小水池倒回去大湖裏,忽然間又只一個月亮了。所有這些顯相都沒有衝突,因為都只是幻象罷了。如果真的有任何東西存在的話,那就有衝突了,因為一個真實存在的東西不應該一下可以變成一個,或變成多個。事實上,勝義諦上是超越一與多的。因為外相都是因緣和合而成,並無真實義,因此任何現象都可能展現。
龍樹菩薩就曾舉例說,過去生你是一個人,然後此生你投生欲界成為神,如果過去生的五蘊沒有停止或消失的話,那麼和此生投生欲界的五蘊就會是相同的,因為一般人認為五蘊應該是永恆且持續不變的。但如果五蘊持續不變的話,你就不能說你是欲界的神了,因為你擁有的還是過去世的、人的五蘊。用這樣的理論解析的話,就不太合乎邏輯了,所以我們不能用這樣的邏輯來分析過去和來世。那你也許可以辯解,人的五蘊先停止消失了,然後欲界的神的五蘊再從頭開始。如果這樣解釋的話,那麼延續這兩世中間的是什麼?他們沒有任何關聯,只有虛空,這樣也不合乎邏輯。所以不管你解釋人的五蘊有沒有延續,都不合乎邏輯,唯一可以解釋的是只有這一切只是顯相罷了!這些都是因緣和合而生。
在西方國家裏,我們對狗很好,我們把狗帶到家裏,並把他當成家裏的一份子。當我們在家裏修持或唱頌法教時,小狗圍繞在身邊,這樣一來,小狗在下一世就可能投生為人。那麼問題就產生了——小狗和人的五蘊是相同的嗎?或者小狗的五蘊停止,然後中間是一片虛空,接著人的五蘊自虛空中而自生?這兩種解釋都不合理,唯一可以解釋的就是這一切都是顯相,都是由於因緣和合而產生。
有一個Bashibandu的故事,他是一個印度偉大的瑜伽行者,他在山裏禪修時,有一支鴿子經常來聽他唱頌,鴿子死後投生為人,當這個小男孩長大後,一聽到Bashibadu的名字,就立刻生起很大的信心,後來成為他的弟子,並成為一名有修行的瑜伽行者,很多例子都證明瞭動物轉生為人。佛在過去世還是菩薩時,很多世也投生為動物。簡要的解釋,五蘊的展現只是顯相而已,過去世的五蘊只是因緣和合,未來世的五蘊,也同樣的的是因緣和合而形成,就像水中月一樣。

問:無我部分——人無我。可以用來分析其他物品、事物、如花瓶、房子嗎?
答:對於外境的一切事物,我們也可以用無我觀來觀修,它們並不實際存在,是無實義的。當我們知道自心本性也是離戲論的,[人我](我執)就會不存在,[法我](法執)也就會自然而消失。
問:禪修時很容易受到驚嚇,怎麼辦?
答:要避免禪修時受到驚嚇,應該多觀修[無我次第]。

問:日常工作極忙錄,而且很容易生氣動怒,此時應如何觀修?
答:應用[無我次第]來觀修,如果連[我]都沒有了,怎麼會有忿怒呢?

問:當我們在任何情境下,想利用唯識觀的來進行禪修時,如何進行呢?
答:我們應該針對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識,個別進行四個信念的禪修,才能圓滿唯識禪修。

問:在第五個次第——他空見裏,認出我執、傲慢並直觀這個想法的真正本質,要怎麼做?怎麼直觀?
答:要怎麼去直觀這個念頭的本質?就是要用智慧。

問:他空見裏,要我們認出我執,並直觀這個想法的真正本質;我們不懂這句話,要怎麼去做?
答:這已經到了大手印的部份。看到我執,觀照這個我執的自性時,不要去尋找什麼,也不要去攀緣什麼境界。

問:直觀這個本質?仁波切說要直觀明光、空性,在這當中安住。我們要怎麼去直觀明光、空性?我們體會不到。
答:要觀自心的光明時,必須要經過大手印所有的程式,然後才會到達。有的時候,我們坐下來觀自心本性時,就要用本身的智慧去觀照心的本性。

問:學到大手印的時候,就能幫助我們運用智慧嗎?
答:對。

問:所以我們請求仁波切很快速的為我們指導大手印。
答:這必須要經過一定的學習程式,馬上這樣修,也不會有太大的用處。

問:在我們實修空性禪修時,如果碰到無法體會的地方,要怎麼樣做才能圓滿?
答:我們必須觀照,所看的[境]跟能看的[我]——這些都是不存在的,要安住在這樣的狀態上。基本了當我們觀照自心本性時,要觀這個[心]和這個[我]都非真實存在,然後安住在這個狀態上。

問:請仁波切加持我們,生起[自心即是明光寶性]的信念。
答:我們不應該抱持這樣的希望。如果有這樣子的妄想:希望能儘快怎樣的話,這是一種妄想,如此反而會拖很久。首先,我們要把《佛子行三十七頌》真正的、實際的放在生活裏修行,要先把大悲心生起來。

問:中觀自續派說,一切像虛空,連佛性也不存在,超乎一與多;他空見說,有如來藏。這二者是不是有矛盾?
答:這是沒有衝突的,最主要是每一個次第有不同的說法。一開始講的比較容易,之後慢慢進階到一個更高深的說法,只是說法不同而已。

問:他空見中,提到安住在自心本性的狀態:[安住如嬰兒般天真;安住如無波的大海;安住如燈焰般清明;安住如屍首沒有我執;安住如大山不動。]
安住,是要一個層次接一個層次的安住;還是,這些都只是一些形容詞?它們都是指同一個狀態嗎?
答:並不需要同時全都想到。它們主要的意思,是要我們放下我們的執著,偶爾像嬰兒般天真,偶爾像大山般不動,偶爾想想這個,偶爾想想那個。

問:所以,它只是形容一個狀態,或只是用各種角度來看?
答:主要就是說不執著,所有形容詞都是在講不執著。

問:禪修他空見時,所謂明光、如來藏、佛性是不是只是一個名相?如果不是的話,可不可以請仁波切開示?
答:就心的自性來講,其實是超越語言、文字的;雖然它超越語言、文字,但還是會跑出很多的語言、文字。

問:據說有許多技巧見解,可以幫助我們進入所謂[三摩地];但是許多人卻無法抓住這些技巧,進入三摩地。請問有哪些技巧?
答:進入禪定(三摩地)的方法非常多,以現在所講的方法,主要是從見地上著手;也就是說,現在所學的每一個次第的見地,我們都要非常的清楚,非常清楚以後,就照著這樣的方法去做、去修行,自然而然就能進入禪定。所以,這五個次第的修行方法,我們都要不停的學習、不停的思維、不停的閱讀,然後生起很大的信心,及非常強烈的認識之後,這才是幫助我們進入禪定的方法。
第二個修行方法,是不從見地上入手的;也就是說,不思維過去、也不思維未來,就安住於現在的自心光明當中,把心安住在當下,我們就會覺得時間變得特別短暫。
各位將來回臺灣之後,可能會需要工作,會有很多忙碌的事情;但是只要有空的時候,一有任何休息時間,都可以坐下來,然後把心安住在當下,不思維過去,也不思維未來,就安住在當下的這個自心本性當中,然後把心放鬆在那樣的狀態下。
如果這兩種方法都不行,那麼還有一種方法,就是觀想鼻息;也就是說,把心放在氣的出息跟入息上面,把心定在[知道我現在在呼氣或吸氣]上面,然後把心放鬆在這上面,就是把心放在[知道我的氣正往外呼出去、知道我的氣正往內吸進來],然後不做任何的思維,把心放鬆。
之後,我們可能仍必須再面臨到非常多的事情,這個時候我們就要觀想著;喔!這一切就如夢、如幻、如水中月般不真實。就這樣觀修!
至於怎麼觀修呢?我們要這麼想:
1、我們做的工作如同夢幻泡影;
2、做的這件事情是夢幻泡影;
3、連做工作的這個人也是夢幻泡影。
我們也必須要去思維、去觀察;我們現在所處的這一天,就如夢幻泡影一樣;那麼它跟夢境到底如何相像呢?這是我們必須要去觀察的。
譬如說,一天之中白日的情境,其實就像夢境一樣虛幻;而夜晚的夢境,有時卻像白日一般清晰,我們常常以為它是真實的。這樣的思維方法,也就是如夢、如幻、如泡影一樣的禪定,這就是會讓我們生起[如天空般空觀]的禪定。
譬如說在一天的工作當中,我們也可以把五個次第的方法拿來實際應用。有的時候我們做無我觀,有時我們做唯識觀,有時我們做外境不實際存在的觀(自續派),有時我們則做離戲論觀(應成派),還有的時候,我們要做自性光明觀(他空見)。
如此,就算是我們在城市裏工作,也等於是在修行了。譬如說帝洛巴大師,他以前是搗芝麻的,他也是在城市工作的情況下修行。各位上次到[龍樹坡],及一些很漂亮的地方;如果我們執著[龍樹坡]是一個真正的勝地時,那就是一種幻象;可是如果你們知道,我們所去的花園及這些漂亮的地方,都是夢幻泡影,那就是一種禪定。也就是說,我們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能真正認知到它是如夢幻泡影時,這就是一種禪定。

問:仁波切說可從見地上著手,其中形容到安住:但是我們還是不清楚如何安住?真正的的安住情況到底是怎麼樣?
答:譬如在觀修無我的時候,我們要把無我放在先自性裏頭,這就是一種安住的方法。
在修唯識的時候,要自證[能觀]跟[所觀]皆為空性,就安住在那樣的狀態。
在修自續派的時候,就是要觀一切如虛空般的空,然後安住在這如虛空般的空當中。
修應成派時,我們要離戲,就是要遠離戲論的兩邊;離戲或非離戲,都不執著,並安住在不住於這兩邊的定境當中。
到了他空見的時候,我們要把心安住在自心的光明當中:雖然一開始,我們還是會生起很多分別,如:[我正在修行,我正在觀修]這是一開始一定會有的狀況,要經過一段時間才會慢慢消失。
譬如各位在學開車的時候,一開始必須記住什麼時候該踩煞車,什麼時候該左轉或右轉;但是慢慢熟練之後,甚至不必再想自己在開車,就能很容易的開在路上;也就是說,當我們開始修行的時候,通常會馬上想著:我一定要很有境界或一定要修得很好,這也是一種妄念、一種分別。還有,就是我們喜歡做很長時間的修行,常常在想:我到底要坐幾個小時呢?這也是一種妄想跟分別。
在大乘也好,金剛乘也好,有非常多的見地及修行方法,但是這一切都可以歸納在這五個次第的修行方法裏,所以說[空性禪修次第]是一個非常重要且涵蓋非常廣泛的修行方法門。
我們不要想馬上瞭解它,可以慢慢仔細去思維、閱讀,自然就會慢慢瞭解。

問:如何才能在今生成佛?
答:今生成佛並不是那麼重要,我們應該發起廣大的慈悲心,即使對敵人也是一樣,這才是這輩子最重要的事,比成佛還要重要。

問:何謂三摩地?
答:當我們心中沒有任何關於能、所的想法生起,並且可以輕鬆的安住在心的自性當中,這就是三摩地。

問:何謂自安住?
答:就是將心安置在其原本的狀態中,而當安住無所安住時,即是安住。

問:我們應該如何禪修慈悲心?
答:禪修慈悲心就如同水中月一般,
如此慈悲心即明空不二,
若你如此瞭解,無我的慈悲將增長;
若你如此瞭解,無執的慈悲將增長。

問:如何禪修[心]?
答:空性禪修次第就是心的禪修次第,
其中沒有任何的事物被表達,
也沒有任何人在表達任何事物,
就如同水中月一般,
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
這就是在你的自性中,
輕鬆禪修的方法。


備註 :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