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12/07 22:19:48
學習次第 : 進階

     菩提道次第觀修集要  修習解脫道  增上三學

依戒  息外散亂,遮止惡行,止息苦受,離苦苦,超越惡趣之方便,不墮三塗。

依定   息內散亂,伏煩惱,未得定者得定,遮止欲界行,止息樂受,離壞苦,超越欲界的方便,得投生上二界。

依慧 ―― 根斷散亂,斷煩惱,未解脫者令解脫,遮止三界行,止息舍受,離行苦,超越三界的方便,得解脫。

十三、修習解脫道  增上三學

前行:

觀想在自前虛空,真實明現著極為莊嚴、寬廣之蓮座,其上端坐著體性是具恩上師,外相現為釋迦世尊,世尊相好莊嚴、身色金澄,身著比丘三衣,右手結觸地印,左手結等持印,左手持缽,缽中甘露滿盈,在無漏智慧光蘊中結跏趺坐,普放佛光遍照有情,憶念著世尊真實圓滿具足佛身、佛語、佛意及利他事業功德。

觀想世尊正以慈眼垂顧著我與眾生,並以圓滿的身口意功德,在十方刹土度化無量眾生;世尊的周遭則環繞著無量無數的菩薩海眾,及一切清淨傳承的具相祖師,為大乘僧寶;在諸佛菩薩及祖師心中,皆具足滅道二諦之大乘法寶。前方真實明現著大乘三皈依境,內心由衷憶念著佛是皈依導師,法是正皈依處、僧是皈依助伴而生起皈依心。

接著請觀想在自己的後方,則有今生、累世的具恩父母、冤親債主、六親眷屬以及無量無數的輪回有情,有情心中具有無量的苦集二諦,憶念其情況心生不忍,內心由衷生起欲求救拔的慈悲心。現在以上信三寶、下悲有情的意樂,在尊貴的三寶前,至誠發願:得暇身必須利他,為能圓滿利他必須成佛,因此刻意造作修學為利有情願成佛的菩提心為動機,帶領眾生一起來淨除罪障、集聚資糧,學習與修習增上三學,祈能如理思維,真實修行,得到相應,並成就三士道的功德。

首先帶領眾生,至誠向前方三寶皈依發心:

諸佛正法眾中尊,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修行諸善根,為利有情願成佛。

自系不淨牢獄中,應知有情亦如是,

緣諸眾生起悲憫,勤修無上菩提道。

勝菩提心珍貴寶,未發起者令發起,

已發起者不衰退,祈願輾轉得增上。

正行:

增上三學即是解脫道,主要是以戒學為基礎,以定學為增上,以慧學為圓滿。不論是欲求自利解脫的二乘行者或是一心欲求成佛利他的大乘行者,解脫道的安立顯然格外重要。因為若為自利則須了知自身的苦及苦因,若為利他更須了知有情的苦及苦因;不僅知苦及苦因,且應力求修學截斷苦及苦因的方便,這就是修習增上三學的解脫道。

經由了知四聖諦、通達十二因緣及死歿結生之理,應先策發生起厭背三有苦、希求解脫樂的出離心(不喜輪回、欲求解脫為主的心),繼而,並非只具出離心即能解脫成佛,必須進而致力於修學證得解脫的方便,亦即必由出離心攝持修習解脫道乃至證得解脫果(自利為主);或者依此發大悲心,輾轉趣入大乘道,依行滿願,如實修學,圓滿大乘解脫(利他為主)。因此,關於簡略修習增上三學之理 ―― 特以戒學之理,於下述說。

一、 思維依何身修解脫道滅除生死:

瑪爾巴尊者曾說:

[ 出家住山,不修行也輪回;在家住城,有修行也解脫。]

是說解脫與否不以在家或出家判斷,不以居住何處判斷,而

是以經由修道斷除心垢與障礙為主;儘管如此,就所依身而言,以具暇滿十八要件的出家身修行,證果卻是較為殊勝的。《本生論》說:

[ 居家如牢獄,永不思安穩,或貧或富貴,居家如大病。]

又說:、

[ 若行正法失家業,若住俗舍何成法,正法事業極寂靜,家業悉以喧雜成,既與正法有相違,欲利益者誰貪著。]

古德也說:

[ 孔雀雖有嚴色身,不如鴻雁長遠飛;白衣中有富貴力,不如出家功德深。]

又說:

[ 出家智者所常贊,于我有利亦利他。]

顯然,在家眾或為守護家眷或為對抗怨敵而耗盡心力,疲於奔命;就算是追逐世間欲望,未得想得,已得不舍,其間過程也唯一是苦,無安樂可言,身口意亦隨之而轉造業;即使是有少許善根想修行,力道也顯薄弱(業餘學佛)。總之,居家確有諸多修道的障緣。

與此相反,出家的所依身既是三寶住世之清淨幢相,又具十八要件的暇滿妙善之身,不論如何愚鈍,也較能專注地投入修習:佛也曾示現舍家出家的法行,這也是為後世隨行者揭示了依於出家身而修道較為殊勝的意趣。既然出家所依身較為殊勝,即應思維居家過患,發願為今生及來世增上,正行出家修習解脫道。

二、 思維修習何道而為滅除:

那麼,應修習何道?即應修習解脫道 ―― 什麼是解脫道呢?

就是依出離心攝持,修習戒定慧三學而能正滅除煩惱者。不但解脫道的本質為增上三學,其數目也決定為三,不多不少,這是各個教派所一致認許的。

那麼增上三學稱之為 [ 增上 ] 的意思是什麼呢?特色是什麼呢?

簡言之,增上是特勝、超勝的意思,是說修習內道三學必具欲斷煩惱的出離心攝持,能引導有情成就出世間功德,得稀有難得勝果,並特勝或超勝於外道三學,故名增上。若就調心、息苦次第及感果作用而言,則內道增上三學的差異是:

1. 依戒 ―― 可息滅外在散亂,令心不散則止息苦受,可遮止惡行,可離苦苦,是超趣惡趣的方便(即不墮三塗)。

2. 依定 ――可息滅內有散亂,令未得定者得定,可伏煩惱則止息樂受,可遮止欲界行,可離壞苦,是超越欲界的方便(即得投生上二界)。

3. 依慧 ―― 可根斷散亂心,未解脫者令解脫,可斷煩惱則止息舍受,可遮止三界行,可離行苦,是超趣三界的方便(即得解脫)。

此中,主要以戒為根本,因為證得解脫,雖必依於慧學,但慧學也須以戒定二學為基礎 ―― 那是由於若是具足了清淨律儀與戒法,遮止了身口的惡行,則易能生起禪定,心得自主;由心中具有正念相應的專注禪定力,即有力生起如實證知諸法實相的慧觀或慧學,後依緣空性的止觀雙運道斷障得解脫,這是一貫的前後因果次第。而且,在佛示現諸法行中,舍家出家表徵了必須戒行,六年苦行表徵了必須定行,正轉*輪表徵了必須慧行,這也是有脈絡可尋的。《清淨道論》也引佛經說:

[ 住戒有慧人,修習心與慧,有勤智比丘,彼當解此結。]

這說明了,凡能戰勝煩惱敵者即名涅槃法,此能得之道即在三學;一位正安住於淨戒的具慧者,能進而修習定學及慧學,如是比丘以戒為基礎,持續不斷的修習乃至圓滿,終能斷除系縛結使。一般也將佛道的修習要點歸攝為見、修、行、果、見即慧學、修即定學、行即戒學,圓滿具足三學得證果,而事實上,佛說四倒見;無常執常、苦執為樂、不淨執淨、無我執我 ―― 去除四倒見之道,其根本就在於去除我執,去除我執之道就在於修習三學,三學之中主要就是依著證無我慧破除我執,而慧力的廣增須靠定力,定慧基礎則在於戒。這也就是說,不論是證得小乘解脫或證得大乘佛果,修習三學皆為正行必學之道(二乘以出離心攝持、大乘則以菩提心攝持修習三學),其中並且是以戒學為前行,成就功德也奠基於此。當下即是以先行修習持守淨戒之理為主。

二、 思維戒的種類與定義:

關於修習持守淨戒之理,首當區分律儀與戒的差別,即:

律儀 ―― 是必須正式透過儀軌在一位或多位阿奢黎前三次啟白或羯摩的一種承諾與守護的心、佛教律儀分有三種:1.別解脫律儀。2.菩薩律儀。3.密宗律儀。

―― 泛稱為戒法,較律儀為廣(律儀必為戒),並不一定須在一位或多位阿奢黎前正式三受,只要對佛的教說具足深忍、信解、內心生起一種承諾守護欲斷的心,亦可名戒。戒法的種類也有三種:1.別解脫戒。2.菩薩戒。3.密宗戒。

也因此,持戒的定義就是指斷除損害有情之心思及行為,意思是,首當具足善淨的不損有情的意樂,斷而當能遠離惡作,普作善行。進一步說,由見不持戒的過患與不損有情的功德,以清淨意樂而刻意遮止損害行,遵守遮制,並且行持利他行,依戒生活(由內而外),即名持戒清淨。

若依圓滿持戒的觀點來說,持戒的次第必然是依前前而後後,即具足密宗戒之前,先具足菩薩戒;具足菩薩戒之前,先具足別解脫戒;具足別解脫戒之前,先具足皈依心;沒有皈依心則難受戒,具皈依心則為得戒的根本。

當下,主要是述說修習別解脫戒之理,這是以出離心攝持而別別守護別別解脫的戒法。

四、 思維持戒與不持戒的功過:

通常在正行修習之前,皆應思維功過。既已了知戒的定義與種類,接著便思維持戒不持戒的功過。如前所述,當知證得解脫必須斷障,斷障的主因源於慧學,具慧學前須有定學的能力,基礎則在戒學。因此,戒學 ―― 特別是別解脫戒 ―― 確是一切白法或功德的基礎。誠如龍樹菩薩《親友書》說:

[ 戒是一切德依處,如動不動依於地。]

是說,就像大地是動與不動諸物的所依一樣,戒是生起今生與來世善果的主因,是善法的階梯與根本;依於持戒,即能遮惡行,漸斷噁心,令不墮惡趣,可出輪回,有力對治障礙,猶如保護出離生死的鎧甲。

要之,如理持戒的功德是:身心得清涼、寧靜無熱惱,令人歡喜、具足美名、眾所讚揚,令師歡喜、得護法守護、得三寶加持、來世不墮三塗、輾轉增上、令生定慧之學、得現前究竟功德,等等。

相反,不如理持戒的過患是:身心不得寂靜、易生熱惱、令人不喜、惡名遠播、眾人譏評、護法遠離、令師不喜、愧對師長、不得三寶加持、臨終不得安穩、來世易墮惡道、難生定慧之學、不得現前究竟功德,等等。如佛經說:

[ 或有戒為樂,或有戒為苦;具戒則安樂,毀戒則成苦。]

如是思維功過對比,即應善為守護以斷十惡業道為基礎的各種別解脫戒法,且自誓願歡喜信受而持守。

五、 如何持戒之理:

1、未得令得的方便 ―― 須先懇切求戒,堪忍持守,最初,應依循未得戒令得戒的儀軌而受持,這分有兩種:

不須極大劬勞的昔時儀軌。

須以極大劬勞而成辦的現今儀軌。

2、 得戒後的守護之理,共有五種:

依他有情而守護者 ―― 是必須依止多聞善巧者的教誡,依著大德良好沿習宗規以為榜樣而守護;特別是在受近圓戒(比丘戒)之後,必須依止具相的共住阿奢黎。

依清淨心思而守護者 ―― 是精勤好樂於取捨學處,對於趨行相違學處者,謹慎,不放逸,觀察抉擇自心,正知正念;以及以不離觀待於自的知慚,不離觀待於他的有愧而守護。

認識相違品而守護者 ――是認識舍戒之因,認識違犯之因,認識衰微之因,認識安住之因,認識令心極不清明的作障之因;當棄舍上述,觀閱戒經,以聞思事行而守護。

完全修習學處而守護者 ―― 是精勤於布薩、結夏、解夏戒法三事沿習的實踐。

依止安住安樂之緣而守護者 ―― 是依著衣服而有的墮罪,也有依著飲食、資具、住處而有的墮罪,凡此必須斷除而守護。

3、 衰微還淨之理,這點當以遮止或對治墮罪四門而說,即:

無知對治 ―― 是對戒法無知,犯而不知,此以聞思戒法為對治。

放逸對治 ―― 是因身口不戒慎,不羞愧於造惡業,放逸而行,此以具足戒念,法念攝持為對治。

不敬對治―― 是對佛所制的戒法不恭敬,輕忽而犯戒,此以思維,恭敬佛的教誡為對治。

煩惱熾盛對治 ―― 是因煩惱熾盛,心不自主而犯戒,此以調伏內心為對治。

應由了知墮罪四門而善加防護 ―― 護戒如護眼,精勤守護;若有違犯,即應行各種當下合宜相順的還淨儀軌,懺悔清淨,如此一來,就能讓已衰微的得恢復,已違犯的得還淨,輾轉增上。

六、 修習增上三學的生起之量:

如噶當派祖師說:

[ 久由業與煩惱力,隨轉輪回常流浪,現若不修解脫道,獲暇身有何義?]

第四世班禪大師也說:

[ 難忍如獄此輪回,斷除視如樂園心,守護三學聖寶庫,持解脫幢祈加持。]

意即,由前依次修習,致使心念唯一為了證得解脫或成佛而修行,知其基礎為出離心,必由出離心攝持修習三學,堅固定解;得以成就方便智慧雙運種種功德,須得止觀雙運定,之前則以戒為基礎 ―― 可說這一切的基礎皆源自于聞思修持清淨戒法。

因此,能令自心自然而然地依戒為師、依戒修行、依戒增上、依戒而住,獲得清涼,進而決定生起定慧的道次,根斷心垢,離苦得樂。

後行:

觀想前方明現著大乘三寶皈依境,後方是一切具恩如母有情,以此修習增上三學的功德,回向自他眾生成佛,尤其自他心續得生修習增上三學的證量,成就三士道功德,並將此學習道次第教法的殊勝功德,以清淨動機廣大回向:

回向具恩上師、南傳、藏傳、漢傳的師長都身心安康、常轉*輪。

回向南傳、藏傳、漢傳的聖教,久住世間。

回向不同道場、團體、寺院法務興隆,以法攝眾。

回向三寶慈光遍入眾生心海中。

回向在不同道場修學不同法門的佛弟子,皆能依止調心。

至誠回向遍虛空、盡法界一切有情離苦得樂。

回向我等能早日發起愛他勝自的菩提心。

回向我等生生世世依止大乘善知識,圓滿大乘佛道,成佛利他沒有障礙。

一切諸佛菩薩的回向,即是我的回向。

至誠感恩上師、三寶、眾生的恩澤。

觀想這一切都是唯名假立,無微塵許的自性。

惟願父母眾生具安樂 惟願一切惡趣恒為空

任彼菩薩于何地安住 惟願彼等諸願皆成就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