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12/08 00:12:37
學習次第 : 進階

菩提道次第觀修集要  修習苦諦

地獄有情受獄火,

餓鬼感受饑渴苦,

傍生感受互食苦,

人間感受短命苦,

非天感受鬥爭苦,

天道感受放逸苦,

輪回猶如針之尖,

何時亦無有安樂。

 

八、 修習苦諦

前行:

觀想在自前虛空,真實明現著極為莊嚴、寬廣之蓮座,其上端坐著體性是具恩上師,外相現為釋迦世尊,世尊相好莊嚴,身色金澄,身著比丘三衣,右手結觸地印,左手結等持印,左手持缽,缽中甘露滿盈,在無漏的智慧光蘊中結跏趺坐,普放佛光遍照有情;憶念著世尊真實圓滿具足佛身、佛語、佛意及利他事業功德。

觀想世尊正以慈眼垂顧著我與眾生,並以圓滿的身口意功德,在十方刹土度化無量眾生;世尊的周遭則環繞著無量無數的菩薩海眾,及一切清淨傳承的具相祖師,為大乘僧寶;在諸佛菩薩及祖師心中,皆具足滅道二諦之大乘法寶。前方真實明現著大乘三皈依境,內心由衷憶念著佛是皈依導師、法是正皈依處、僧是皈依助伴而生起皈依心。

接著請觀想在自己的後方,則有今生、累世的具恩父母、冤親債主、六親眷屬以及無量無數的輪回有情,有情心中具有無量的苦集二諦,憶念其情況心生不忍,內心由衷生起欲求救拔的慈悲心。現在以上信三寶、下悲有情的意樂,在尊貴的三寶前,至誠發願:得暇身必須利他,為能圓滿利他必須成佛,因此刻意造作修學為利有情願成佛的菩薩心為動機,帶領眾生一起來淨除罪障、集聚資糧,學習與修習苦諦,祈能如理思維,真實修行,得到相應,成就三士道的功德。

首先帶領眾生,至誠向前方三寶皈依發心:

諸佛正法眾中尊,直至菩提我皈依,

以我修行諸善根,為利有情願成佛。

自系不淨牢獄中,應知有情亦如是,

緣諸眾生起悲憫,勤修無上菩提道。

勝菩提心珍貴寶,未發起者令發起,

已發起者不衰退,祈願輾轉得增上。

正行:

修習共下士道乃是為了證得無上菩提、饒益有情,其所畏品為三惡道苦,所斷品為十惡道,所修品為希求後世義利的真實皈依及奉行業果,所證品為後世的人天果位;重來世,輕現世。但是,儘管如此,也不能只希求獲得人天增上生而滿足。理由是:

1. 雖然感得人天果報,卻苦多樂少,猶如今生所得的人身一樣,終不究竟。

2. 心中還有許多未感待報墮於惡道的惡業習氣,不能把握繼續投生人道,極有可能墮三惡道受苦,不能以此為足。

3. 煩惱尚未斷盡,有煩惱即會造業,有業則必感果,當人天果報受盡時仍有可能墮三惡道。

4. 修學菩提道次第教授,不單僅求人天增上生,終極目的唯是為了成就佛果,故應更進一步,修習我的共中士道。

基於上述四點理由,應該修學出離輪回之理,如《四百論》

說:

[ 不思輪回苦,何能得解脫?]

宗大師也說:

[ 苦諦過患不深思,如實求脫即不生。]

也就是透過思維我的四聖諦、十二因緣來策發出離心 ―― 一心厭背三有苦、希求解脫樂的欲求,同時,必須修學出離解脫道。雖然我的目標並不是為了個人解脫證果,但是這些教法其實都可做為修學深廣大乘道的支分或前行方便。

就大乘菩薩而言,不具出離心,即不可能發起大悲心;試想:若自身的痛苦尚且無所知、毫不厭離,怎能真實了知眾生苦而予救拔呢?

因此,為了利益眾生必須成佛,為了成佛即須思維輪回所系的自他六道眾生的苦諦,由此感到怖畏與厭離,生起出離心。

一、 思維苦諦的功德:

1. 思維苦諦,即得了知過患而發出離心,後漸得解脫(生厭離,漸得解脫)。

2. 思維苦諦,當受苦時,即易於卑下居,摧伏我慢(能摧慢心)。

3. 思維苦諦,當受苦時,知其苦報源於惡因惡行,遂羞愧於造惡(羞愧惡行)。

4. 思維苦諦,能積極地策發離苦得樂的方便,樂於行善,積造善因(樂善行)。

5. 思維苦諦,不僅能厭離自身的輪回苦,且能將所緣推廣到眾生身上,也厭離了眾生的輪回苦,由是發起大悲心趣入大乘(生大悲心,入大乘)。

如上述,思維苦諦有五種功德;接著,認識苦諦的本質。

二、思維苦諦與輪回的本質:

什麼是苦諦?是指從眾生具有的惑業之因所感招之果而說的。

從正報上看 ―― 是指有漏的輪回眾生,以及從最低無間地獄的五蘊身心乃至最高有頂天的四蘊之心,由往昔心續的煩惱與惡業為因所感得的果報,即稱為正報上的苦諦。

從依報上看 ――是指輪回的眾生所居住的處所等有漏的器世間。如無著菩薩《集論》說:

[ 何謂苦諦?應知:即是眾生本身及所有居處。]

更精確地說,一切凡夫眾生都是在苦諦的果報中輪回,含遍於行苦中而不自覺。什麼是輪回呢?如陳那菩薩說:

[ 由有漏惑業所自在而投取的蘊體重擔,即名輪回。]

是指從下一世結生相續那一分而說,輪回也可區分為:

因位輪回 ―― 是指有情心中的無明,煩惱與業行。

果位輪回 ―― 是指由彼所感得的有漏苦諦。

從與輪回相關的問題上,又可分為:

1. 輪回因 ―― 是指煩惱與業。

2. 輪回 ―― 是指有漏的五蘊或四蘊。

3. 輪回者 ―― 是指三界凡夫眾生。

4. 輪回方式 ―― 是指四有無間輪轉。

5. 輪回地 ―― 是指三界六道,上至有頂天下至無間地獄。

6. 輪回型態 ―― 是指投取四生隨一。

如此看來,苦諦的範圍顯然較輪回為廣,因為有漏的器世間諸無情物是苦諦,而輪回只是自心相續所感之果,是苦諦之一。

三、思維出離心的種類:

總的來說,出離心有三種:

1. 粗分出離心 ―― 出離三塗苦(了知三惡道過患而想出離)。

2. 細分出離心 ―― 出離生死苦(了知輪回的善、惡趣皆不圓滿而想出離)。

3. 大出離心 ―― 出離一切眾生苦(以菩提心攝持而常行六度、四攝)。

當下略述的是指第二種細分出離心,主要是經由思維苦諦、集

諦的過患而生起。

四、思維出離心的定義:

即是厭背三界六道一切有漏的苦樂因果及一心猛利希求解脫的

欲求心。

五、 思維發起出離心的功德:

1. 即已趣入小乘資糧道。

2. 由出離心攝持,所修一切善法、善行悉成解脫之因。

3. 是生起大悲心的主因。

4. 由此輾轉生起三士道功德。

六、 思維發起出離心的方便:

《三主要道》有偈頌說:

[ 無真出離難止息,舍求有海安樂果,貪著有樂能縛身,是

故首當出離心。]

既然必須善為發起出離心,即應趣行發起的方便,發起的方便主要便是修學苦諦。那麼,應該如何修習苦諦呢?

首先,應當思維世尊初轉*輪宣說四諦時先說苦諦的意趣,這是什麼道理呢?原來初轉*輪時是為了讓眾生發起厭離生死的心,故先說苦諦,因為必先了知苦果苦諦而欲求出離,必知苦因集諦而欲求斷除,若不知苦為苦及苦的過患,則不欲求離苦,必然安樂而住;若安樂而住就不會想了知自身的苦因何在,不找苦因,也就不會思維如何斷苦及苦因,更不會策發修道得妙樂的滅諦了。因此,修習苦諦之理極為切要,是樂求決定勝者所不可或缺的。

七、 思維苦諦的種類:

(一)、 思維生死總苦 ―― 是指輪回眾生一致相同蒙受之苦,

因為不論投生哪一道,一旦墮入深邃的生死大井中,皆有以下的苦的過患與特徵。 

(二)、 思維生死別苦 ―― 是指六道眾生隨一個別個別蒙受的不共痛苦。為此,理應現見輪回總別的種種過患,尋求出離。

(一) 、思維生死總苦,分有四項:

1、 八苦:

1) 生苦 ―― 有五種過患:

眾苦所攝 ―― 指凡是投生三界六道,不論是胎、濕、

卵、化、從一出生便有無量的猛利苦受隨逐而生,就如母親分娩時母子都受如此劇苦所逼一般。

粗重所隨 ―― 指三界眾生隨一,甫一出生,隨之而來的

煩惱種子隨逐流轉,不堪能安住於善行,令心不能如法相應。

眾苦所依 ―― 指凡投生三界六道,一旦有生,第二刹那隨之有老,繼而有病,最後死亡。人生開始為生苦,人生最後為死苦,可說一期生命所蒙受的無邊痛苦都是基於生而有;無生無苦,這種說法並不為過。

煩惱所依 ―― 意即,由煩惱與業力感得生的苦諦,又依於生而起煩惱,令身心住於苦惱中,不得寂靜與安樂,這都是源於生的緣故。

不隨所欲離別死苦 ―― 佛經說:

[ 高際必墮,生際必死,合際必分,聚際必散。]

這顯示了有生必有死,一切生命最後邊際鹹不出死,死亡時身心分離,如龜脫殼般苦不堪言,其苦源來自於生已甚明顯。

2) 老苦 ―― 有五種過患:

盛色衰退 ―― 腰曲如弓、頭白如艾、額如砧板、皺紋充滿、不可愛樂。

氣力衰退 ―― 坐時如斷袋索、起如拔樹、坐立艱難、行動緩慢、語言遲鈍。

諸根衰微 ―― 諸根衰退、念衰多忘、眼不能明見色等。

受用境界衰退 ―― 不堪能受用五欲塵,受食時極難消化。

壽量衰退 ―― 壽量有減無增,如少水魚,速趣於死。

《菩提道次第廣論》曾援引祖師語錄;[ 老漸漸至,故可忍;若一時頓至,實無能忍之方便。] 顯然,由於老是漸進式的演化,讓人心裏總以為不足憂慮;若是瞬間變老,實難令人接受。

3) 病苦 ―― 有五種過患:

身性變壞 ―― 病時身軀消瘦、皮膚乾枯、肌肉萎

縮,外觀變化之大,連自己都不敢相信不願接受。

憂苦增長 ―― 病時四大與身心皆不調合,如花曼萎

悴的模樣讓人心生憂惱,悶悶不樂。

可悅愛境不能受用 ―― 病時想吃的食物不能吃,要

去的地方不能去,無法隨心所欲,為病苦所困實在是有苦難言。

不可悅愛境須強受用 ―― 病時不僅只是病苦而已,

還須勉強忍受服藥或接受種種治療之苦,好像完全痊癒是遙遙無期,也為此,常常莫名淚下。

速離命根 ―― 當重病難以醫治,死期逼近時,唯一

就是等待死亡而已,內心畏懼與憂惱交煎,有不知死後該往何處之苦。

4) 死苦 ―― 有五種過患:

一旦身壞命終,轉趣死亡,即須舍離 ―― 親眷、

友、 財寶、 身軀、 受猛憂苦,此時身如刀割,心如浮萍,其怖畏與憂苦不可言喻。

5) 怨憎會苦 ―― 有五種過患:

畏遇怨敵 ―― 不喜歡又害怕再次遇見怨敵,內心似

有一道傷痕無法撫平。

畏其報復 ―― 憂心畏懼再受怨敵恣意報復。

畏受惡名 ―― 擔憂遭受怨敵到處中傷,無端譭謗。

畏苦惱死 ―― 因為生前怨僧會,彼此互造惡業,令

心不得安樂,故臨命終時便顛倒害怕,苦惱而死。

畏墮惡趣 ―― 因為生前怨憎會,所以彼此未結善

緣、未造善業,只是徒增怨憎與造惡,害怕死後墮入惡趣。

6) 愛別離苦(已得而失,由貪著而生)―― 有五種過患:

心生憂戚 ―― 所執愛的親友彼此必須分離,心情起

伏很大,因不舍而悲傷、憂戚,好像一切都成虛影了。

語生怨歎 ―― 因為分離,不知所措,心想不開,所

以常語多抱怨,自艾自怨或言不及義。

身生憂亂 ―― 因為愛別離苦,令心不悅,導致身也

不得自在。

思戀熱惱 ―― 因為所執愛的親友分離了,便不斷地

思念貪著,憂苦度日。

受用缺乏 ―― 一切曾經有過歡喜美好的人事物不再

擁有,大不如前,甚而匱乏。

7) 求不得苦(未得不得,由貪著而生)―― 有五種過患:

此相同於愛別離苦的過患與痛苦,差別在於愛別離是已經擁有

的必定舍離而苦,求不得苦是未得得不到而苦。

8) 五蘊熾盛苦 ―― 有五種過患:

生苦器 ―― 因為有此五蘊,則易起煩惱,造惡業,

引生來世相續投生之因(引後有苦器)。

依生苦器 ―― 因為由煩惱與業力而感得的五蘊,隨

而必有生老病苦(現成苦器)。

苦苦器―― 有漏的身心苦受稱為苦苦,因為有此五

蘊,自然就會苦上加苦,如身心不愉快、逼惱等(正受苦時之苦器)。

壞苦器 ―― 有漏的身心之樂也是苦性的本質,因短

暫的有漏樂受畢竟會變化,樂盡則轉為苦。

行苦性 ―― 輪回眾生一旦由煩惱,業力投生,結生

相續,就是諸行無常、有漏皆苦;從無間地獄到頂天,凡是感得輪回所攝的五蘊或四蘊都不得安定自在,以苦為體性。行苦更是微細,不易察覺,如經上說:

[ 愚童似掌中,罔知行苦毛;聖者似眼中,彼心極出離。]

2、 六苦:

無定過患 ―― 是指生死輪回中一切不決定,譬

如苦樂不決定,時苦時樂:怨親不決定,愛此憎彼;人心不決定,變化迅速;損益不決定,無一確信。如雲:

[ 正佐食父肉,以腳踢打母,仇敵懷中抱,妻吞食夫骨。]

不飽足過患 ―― 三界六道眾生隨一長夜輪回生

死,只是隔陰之迷而不自覺知,其實就像個流浪兒漂流不定,愈是貪欲愈是不足,只不過是於生死中重複的追逐與疲倦,所以愈來愈苦了。這一切都因貪著欲塵,故有不飽足之苦,古德也說:

[ 輪回中樂,譬如病癩奇癢難耐,近火似顯舒緩,但尋複增癢;貪著諸欲,亦複如是。]

數數捨身 ―― 輪回以來一世又一世,千生萬死

了無止期,如果將捨身的屍體骨骸堆積起來其量必已高過須彌山,可知無始受報投生,有多少次的生,就有多少次的死,實是一直捨身,無有限量。

數數受生 ―― 即不但數數捨身,沒有止期,並

且與此同時又輾轉於六道隨一,一世一世經由四有輪轉(中有、生有、本有、死有),相續不斷地一直輾轉感報投生,無有邊際。

數數高下 ―― 即有時為人,有時為天,有時入

地獄,有時墮餓鬼,轉來轉去沒有一定。亦即六道中,上至無色界有頂天下至欲界無間地獄,無一處所不曾有過我的蹤跡,無一角色我不曾當過,也沒有我不曾蒙受過的快樂與痛苦,這也就表示了,三界六道輪回的一切殊勝、下劣、盛事圓滿及所有苦樂得失皆是瞬息變遷,不可保信,如《親友書》說:

[ 縱得帝釋身,難免諸惡趣,極至有頂天,最終亦下墮。]

無友伴苦 ―― 即生前因緣多變,孤獨寂寞,臨

命終時則由業決定,須孑然一身地往赴他世升沉諸趣,獨受果報。如《地藏經》說:

[ 父子至親,歧路各別,縱然相逢,無肯代受。]

這樣說來,真實的友伴大概也只有內心的善法及善法習氣吧?餘皆終究分離。

以上為輪回六苦的真相,理應思維。

3、 五苦―― 法源來自彌勒菩薩《莊嚴經論》,即:

任于何處棲居都是苦為體性 ―― 即總是不滿足於自己所

住處所,再怎麼住都是苦的體性,不是地方不好,而是眾生為業所系,是苦諦的本質,這都源於煩惱而有,有了煩惱就不滿足,棲身何處也不覺得快樂。

任所接觸都是苦為體性 ―― 原來是為健康與方便而接觸

外在種種物質,如張羅飲食、學習開車等,但因不善巧,結果往往反復損害導致痛苦;最初歡喜接觸,後來痛苦收場,世間諸法莫不如此。

任所享用都是苦為體性 ―― 如受用的食物,時而喜歡

吃,時而不喜歡,這正表示好吃與否並不在於食物本身,而是在諸多因緣條件上;有因緣就有變化,有變化就不恒常,所以至終並沒有一個真實快樂可言,再好的享用也只是暫時性的因緣和合而呈現罷了。

任與何人建立關係都是苦為體性 ―― 不論與誰交往,須

順他人之意,行持戒慎;得注重禮儀,甚而爾虞我詐,言談中必謹言慎行,用詞遣字得察言觀色,恭維的話如果不善巧,恐成怨敵,這表示了怨親總無定,是來自於苦的體性故。

任所依賴都是苦為體性 ―― 雖然親眷、師徒、朋友等都

是緣起相待的關係,彼此固然需要互相依賴、關懷,但畢竟是苦的體性,這並沒有多大的差別,也都終將離散與變化。

如上提及的住處、接觸、受用、關係以及依賴都是苦為體性,應善為反觀自照,見過患而策發厭離。

4、 三苦:

苦苦 ―― 如傷口灼熱,又淋上熱水,是苦苦之喻。這是指有漏的身心苦受,其中包括了五根識為本質的苦受及第六意識為本質的苦受,這一點,儘管芸芸眾生因不同業力而有不同嘗報苦果方式,但所有眾生都一心厭離苦苦,並依各自能力造作離苦的方便,實際上是完全一致的。

壞苦 ―― 如傷口灼熱,以冰敷而覺舒服,是壞苦之喻,太過於享樂即轉成苦,故名壞苦。這是指有漏的身心樂受,是具足苦性的樂受,由於樂受是因緣所生法,是以苦為體性的,所以即使快樂也是暫時性、變異性、並不恒久,只是因緣和合的短暫樂受,是苦的暫息滅位,是苦暫不現行而已。譬如有人於煩惱熾盛的富有者理應悲湣,取而代之的卻是嫉妒或羡慕,這就是不知壞苦為苦的徵兆。

行苦 ―― 如傷口沒有碰到冷,也沒有碰到熱,是行苦之喻。由惑業力而輪轉的續流就是行苦,從本質上看,這是最主要也是最嚴重的,例如無處不遍的有漏五取蘊與穢上的器世間是粗分的行苦,令人不覺得它不好,不易察覺與認識,這也是源於煩惱與業力所感得的苦諦;無色界的舍受則屬於細分行苦。雖然行苦微細,不是具相的苦受,但卻是苦性,遍在一切三界眾生身上,也是一般輪回眾生難以厭離的,誠如第四世班禪大師說:

[ 出離苦苦畜生也有,出離壞苦外道也有,出離行苦唯有佛法。]

2、 思維生死別苦:

《念住經》說:

[ 地獄有情受獄火,餓鬼感受饑渴苦,傍生感受互食苦,人間

感受短命苦,非天感受鬥爭苦,天道感受放逸苦,輪回猶如針之尖,何時亦無有安樂。]

如所述,若予簡略集攝而說,即:

1、 三惡道 ―― 地獄道有八熱、八寒、近邊、孤獨等十八

種地獄,長時蒙受純苦;餓鬼道有內障、外障的長劫蒙受饑渴之苦;畜生道以人天雜居或大海中為主,有被人道使役殺害、同類侵逼、互相吞噬、蒙受猛烈饑渴以及愚癡之苦。

2、 人道 ―― 有八苦等。

3、 阿修羅―― 由往昔的習氣,易於嫉妒、競爭,故有惱

心之苦;喜好與天道戰鬥,以兵器割截身體,故有肢體割截傷害之苦;即使具慧也無以現行見諦之苦 ―― 意即縱然阿修羅是佛弟子,具足智慧也難以當生親證空性(四異熟障礙、易於嗔心、嫉妒故)。

4、 天道 ――

欲界天苦:

1) 現五衰相苦 ―― 因善業福報已享盡故,命欲終前七天,

有:

身色容顏不具光澤。 不樂安坐本座。 身上花蔓枯

萎。 衣著染有污垢。 身體出汗變臭(此五相是將死的徵兆)。

2) 預知苦 ―― 因具足業力神通,能預知下世投生何處,

若墮入惡道,心生慌張恐懼逼惱恐難脫離,飽受不能忍受之苦。

3) 割截殺害苦 ―― 即天道眾生和阿修羅彼此互為戰鬥,

有割截身軀而斷肢裂體的殺身之苦。

4) 淩蔑苦 ―― 除了不想修行,深著欲樂之外,福報小者

尚會受到福報大的天眾映奪欺淩,有自生惶愧、怖畏怯弱之苦。

上二界天苦:

1) 行苦 ―― 投生色界(十七天)、無色界(四天),雖無現行惡業,也不新造惡業,但是仍具耽著定樂的壞苦與舍受的行苦;又妄計有漏禪定為解脫,當定力已盡,不見解脫,即生猛利嗔或起邪見,謗無解脫,遂墮惡趣。

2) 不自主苦 ―― 即身心相應煩惱,仍為生死三惑業所系而不自在;雖有高深的止觀修習力,但也不過是有漏的世間道,一旦業力享盡仍趨輪回,必當墮落,終不究竟。

《法華經》說:

[ 三界無安,猶如火宅。]

噶當派祖師也說:

[ 三界牢獄中,痛苦不解脫;漂流業海中,隨緣受眾苦。]

應由上思維我的輪回的總苦 ―― 八苦、六苦、五苦、三苦皆已具足,進而思維我的輪回的別苦,想到這都是我極有可能投生的地方 ―― 何況人道之外的他道眾生,其苦無量無邊,也都是我所發心饒益的,應發淨願令知苦諦,令其離苦。

所以,無論是從自利或從利他的角度,皆應深刻地思維自身及眾生的輪回、苦諦的過患而策發厭離;對於三有輪回的苦諦的苦樂得失、圓滿之事不再心生嫉妒、羡慕、希求,皆唯見為苦的體性,依此生起出離心,進而欲求修習解脫道,真實離苦得樂(由知苦為苦才生厭離,由厭離才能修行,由修行才得安樂)。

八、 修習苦諦的生起之量

生起之量,如第七世DL喇嘛所說:

[ 三界輪回鐵火宅,任至何方為苦燒,心中剌痛然無奈,飄流諸趣心生厭。]

即凡一切時、一切處、能任運自然地生起定解苦諦過患,猛利厭離三界一切圓滿事,一心欲求解脫的意樂。

後行:

觀想前方明現著大乘三寶皈依境,後方是一切具恩如母有情,以此修習苦諦生起出離心的功德,回向自他眾生成佛,尤其自他心續得生起出離心的證量,成就三士道功德。並將此學習道次第教法的殊勝功德,以清淨動機廣大回向:

回向具恩上師、南傳、藏傳、漢傳的師長都身心安康、常轉*輪。

回向南傳、藏傳、漢傳的聖教,久住世間。

回向不同道場、團體、寺院法務興隆,以法攝眾。

回向三寶慈光遍入眾生心海中。

回向在不同道場修學不同法門的佛弟子,皆能依止調心。

至誠回向遍虛空、盡法界一切有情離苦得樂。

回向我等能早日發起愛他勝自的菩提心。

回向我等生生世世依止大乘善知識,圓滿大乘佛道,成佛利他沒有障礙。

一切諸佛菩薩的回向,即是我的回向。

至誠感恩上師、三寶、眾生的恩澤。

觀想這一切都是唯名假立,無微塵許的自性。

惟願父母眾生具安樂 惟願一切惡趣恒為空

任彼菩薩于何地安住 惟願彼等諸願皆成就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