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1/01/10 08:00:48
學習次第 : 進階

 速疾道論(第3講)上士道 七因果

 

  述:日宗仁波切

  譯:如性法師

聲音檔:2002-40

首先我們看到《掌中解脫》的第820頁,這個是第十六天的教授當中的「易於圓滿資糧」的這個部分當中,有講到這個偈頌。至尊宗喀巴大師曾經說過:

轉二資糧如金汁,攝納眾善為福藏,猶如最勝點金汁,

垢身得此將轉成,無價之寶勝者身,故應堅持菩提心。

在這個偈頌當中就有講述到說,在大乘的眾多法門當中,「菩提心」是所有法門的根本,也就是說大乘的所有教證的功德,都必須建立在此心之上。就如同我們在裝藏的過程當中,我們都知道在裝藏的同時,需要有這個命根,也就是說在裝藏的過程當中「命根」的這個部分,就是裝藏的一個重心。那就如同此一般,在大乘的眾多法門當中,菩提心是大乘的根本。如果說在我們的心續當中,能夠生起這樣一顆殊勝的菩提心,那對於我們修學大乘的佛法而言,是相當有利的。

所以這當中又有講說「轉二資糧如金汁」,也就是說當我們的內心當中生起了這一顆殊勝的菩提心,縱使我們所行的善事,是很小的一件善事,但是也因為透由菩提心的攝持,它能夠成為「大乘之因」,也就是說它能夠成為「成佛之因」。並且在發起菩提心的當下,我們不管是行什麼樣的善業,都能夠快速的圓滿福德以及智慧資糧。所以菩提心它不僅僅是入大乘之門,而且是大乘所有教法的根本。

所以我們平常在修學的過程當中,就應該以修學菩提心為主,所以這個當中,也有講述到說「故應堅持菩提心」。我們也知道說在大乘的法門當中,可以分為:方便以及智慧兩種。但是在方便以及智慧兩種法門當中,我們應該修學的是以「方便品」為主。在眾多的方便品當中,比如有布施、持戒、忍辱等等,眾多的方便品當中,我們是要以修學「菩提心」為主。所以就是說在修學的過程中,修學「菩提心」變成我們主要修學的一個內涵。其他的法門,比如說像觀修本尊、或者是持咒等等,就連觀修空性的內涵而言,它都可以變成支分。所以對於一個修學大乘的行者而言,修學「菩提心」的法門是最重要不過的。縱使說我們沒有其他的功德,但是如果我們能夠對於菩提心能夠生起一種體會,甚至多加的認識它的話,這個時候在我們的心續當中,就能夠留下這樣的一種習氣,藉由這樣的一種習氣,透由不斷的發願、不斷的修行,在我們的內心當中是能夠快速的生起這樣的一顆殊勝的心。既然我們想要生起這一顆殊勝的菩提心,我們就必須要修學道次第的內涵。

在修學之前我們必須要先了解到說,道次第的內涵為何?所以這個時候我們必須透由聽聞道次第的法才能修學。所以今天我們所要聽聞的法門,它是總攝佛陀一切至言之心要,龍樹以及無著二大車之道軌,阿底峽尊者以及宗喀巴大師修心之甚深教授,八萬四千法蘊之心藏無所缺少,並且是每一位補特伽羅成佛所必備之道次第。“

今天在道次第當中主要的科判分為四:一、為顯其法根源淨故開示造者殊勝,二、令於教授起敬重故開示其法殊勝,三、如何說聞二種殊勝相應正法,四、如何正以教授引導弟子之次第。在第四個科判當中分二:一、道之根本依止知識軌理,二、既親近已如何修心次第。第二個科判當中分二:一、於有暇身勸取心要,二、如何攝取心要之理。第二科判分三:一、於共下士道次修心,二、於共中士道次修心,三、於上士道次修心。今天我們所進行的部分是第三個部分「於上士道次修心」。接下來我們看到科判「於上士道次修心」,這個科判當中分三:一、顯示入大乘門唯是發心並兼勝利,二、發起菩提心之理,三、既發心已學行道理。第一個科判當中分十:我們現在看到第一個科判,「顯示入大乘門唯是發心」。

這個科判當中就有講述到說,今天要是在我們的心續當中,能夠生起一顆殊勝的菩提心,就表示說在這個同時,我們已經進入了大乘之門。如果說今天我們發起了殊勝的菩提心之後,這一顆菩提心要是退失的話,在這個當下我們就不能算是一位大乘的行者。所以我們是否能夠成為一位大乘的行者,完全取抉在於說,我們的心續當中是否有一顆殊勝的菩提心,這是第一個科判。

接下來第二個科判「得佛子之名」,要是在我們的心續當中能夠生起這樣的一顆殊勝的菩提心,縱使沒有其他的功德,在這個當下,我們也能夠得到所謂的佛子之名,也就是所謂的菩薩。

第三個科判「映蔽聲聞獨覺」,能夠生起這樣的一種殊勝之心,縱使沒有辦法現證空正見,也就是沒有辦法了解空性的內涵,也會因為這樣一顆殊勝的菩提心的關係,他的種姓會遠遠超之於聲聞以及獨覺。

第四「成最勝供養之田」,在我們的心續當中生起了這樣的一顆殊勝的菩提心,我們能夠成為人天最殊勝的供養之田。不僅僅是人天,這個時候連十方三世的一切諸佛,都會為之而歡喜,為此來供養我們。

接下來第五「易於圓滿廣大資糧」,能夠生起這樣的一顆殊勝的菩提心,我們能夠在短短的時間之內,不用花很多的心力,就能夠圓滿福德以及智慧兩種資糧。

第六「罪障速得淨除」,那生起菩提心的當下,不僅僅能夠積聚廣大的福德以及智慧資糧,對於我們之前所造的種種的罪障,也會因為這樣的一種殊勝的心識,能夠將之淨除。這個當中就有講述到說,菩薩與菩薩之間,要不是彼此輕視的話,是絕對不可能墮入到地獄道當中的。比如說比較有福德、比較有威德力的菩薩,他輕視其他的菩薩的話,這個時候可能會因為這樣的一種關係,讓他墮入到地獄道當中。但是除此之外,不管菩薩他造的是什麼樣的一種惡業,不會因為這樣的一種惡業的關係,讓他墮入到地獄道當中,這也是可以看得出來菩提心它的殊勝。

接下來看到第七「所願皆成」,發起菩提心的同時,不管是自利也好、他利也好,自利、他利的兩方面都能夠因此而圓滿。

第八「違緣障礙不能傷害」,這個時候生起菩提心的當下,不管是人也好、非人也好,種種的違緣障礙皆不能傷害我們。

第九「一切地道速得圓滿」,這個時候五道十地的種種教證功德悉皆圓滿。

第十「成為一切眾生安樂出生之源」,因此從凡夫心續當中的任何一種微小的安樂,一直到成佛的佛果位,能獲得究竟圓滿的安樂,種種的安樂狀況,都是透由菩提心所生起的,所以這是第十個科判「成為一切眾生安樂出生之源」。“

接下來我們看到第二個科判「發起菩提心之理」。這個科判當中又分二:一、正修菩提心次第,二、發心儀軌受法。這個地方我們看到第一個科判「正修菩提心次第」,這個地方就有講述到說,既然生起了這一顆殊勝的菩提心,有之前所介紹的種種功德的話,這樣的一顆殊勝的心,在我們的內心當中是不是無因而生的?並不是。那也是不是說,在我們念誦「為利有情願成佛」的這樣的一個偈頌的時候,會在我們內心當中生起這樣的一種心識呢?也並不是。所以光光透由念誦「為利有情願成佛」的這樣的一個偈頌的話,對於我們在內心當中生起菩提心而言,是沒有任何的幫助的。在我們還未生起菩提心之前,我們必須要了解到說,我為什麼要生起菩提心?那我生起菩提心之後,對我而言、對他人而言有什麼樣的勝利?這個時候我們必須要思惟這樣的一種問題。思惟之後,這個時候我們才會想要去觀修菩提心,所以在這個科判當中就有講述到說,「正修菩提心的次第」。

以前在阿底峽尊者剛進入西藏的時候,這個時候阿底峽尊者他就聽到了一件事情。因為在阿底峽尊者還未進入西藏之前,在西藏當地有很多的修行人,他們都認為說只要念誦「為利有情願成佛」的這個偈頌,在受所謂的菩薩戒之後,就是可以成為所謂的菩薩。所以阿底峽尊者他聽到這件事情之後,他覺得非常、非常的驚訝,他覺得說:你們西藏當地的菩薩是在我們印度所沒有的,你們西藏當地的菩薩是不用透過修學慈心、悲心,就能夠成為所謂的菩薩,這樣的菩薩在我們印度當地是絕對不可能產生的。可見在那個時代,大家對於修學菩提心的內涵,並不是相當的了解。

所謂真正的菩提心,它是希求「自他二利」的一種發心。講到希求自他二利這樣的一種發心的時候,我們在《現觀莊嚴論》當中就有看到一個偈頌,他說:

發心為利他,欲正等菩提。

這樣的一個偈頌,雖然說只有短短的兩句話,這兩句話當中就把菩提心的內涵,非常清楚的闡釋出來。不管是用中觀應成派的角度也好、或者是自續派的角度也好,這些是大家所共許的。就是在發起菩提心的當下,必須發起一顆希求自他二利之發心。這個當中就有講述到說「希求他利之發心」以及「希求自利之發心」。所以在這兩句話當中,我們可以看到「發心為利他」,這句話當中就有講述到說「希求利他之發心」。「欲正等菩提」第二句話當中就有講述到說「希求自利之發心」。

所以這個地方,我們就必須要了解到說,何謂希求利他?何謂希求自利之發心?而且在發心的當下,何謂菩提?為什麼我們要得到這樣殊勝的菩提的果位?所以這些我們都必須要還未修學菩提心之前,我們必須要先了解菩提心的內涵。縱使我們在修學的過程當中,我們在心裡面沒有辦法生起這樣的一顆殊勝的菩提心,但是透由我們了解生起菩提心的次第,以及菩提心的內涵之後,在當下我們能夠留下一個非常、非常深厚的習氣。也是因為這樣的一種習氣的關係,對於我們將來要生起菩提心是相當有幫助的。“

接下來我們看到科判「正修菩提心次第」,這個當中就有講述到說,「七因果教授」以及「自他相換教授」的兩種修學菩提心的法門。但是一般而言,修學菩提心的法門有相當的多,但是在眾多的法門當中,就是以「七因果教授」以及「自他相換教授」是最有力,而且最容易生起菩提心,是大家所公認的兩種修學菩提心的最主要的法門。接下來我們就看到這兩種教授,也就是第一種透由修學七因果教授之後生起菩提心的法門,以及透由修學自他相換的教授之後生起菩提心的這兩種法門。

第一種法門也就是「七因果教授」的法門,是從彌勒菩薩一直傳至無著菩薩,再透由廣行的歷代傳承袓師,傳到了阿底峽尊者的身上,這個是七因果教授的部分。至於自他相換的這個部分,是由文殊師利菩薩一直傳至於寂天菩薩,一直到最後也是傳至阿底峽尊者的身上。在寂天菩薩所造的《入行論》當中,就有詳細的把觀修菩提心以及修學菩提心的種種次第,描述得非常清楚。“

這兩個科判當中我們先看到第一個科判,「由七種因果教授之門修心」,這個科判當中就有講述到說,七種的因果教授,也就是所謂的七因果教授。「七因果教授」就如同我們一般所熟知的:知母、念恩、報恩、悅意慈、悲心、增上意樂以及正發菩提心。一般的人在解釋七因果教授的時候,都會把它解釋成「前前是後後之因,後後是前前之果」的這樣的一種方式,來解釋七因果的教授。這是一般的人,在解釋七因果教授時會有這樣的一種概念,也就是說前前是後後的因,後後是前前之果,用這樣的一種方式來解釋七因果的教授。但是如果用這樣的一種方式來解釋七因果的教授的話,我們沒有辦法完全的了解七因果教授當中真正的內涵。如果用這樣的一種方式來解釋七因果教授的話,我們沒有辦法完全的了解七因果教授當中,它真正的內涵為何?但是實際上,前前是後後之因,後後也是前前之果,但是我們不能用這樣的一種方式、用這樣的一種角度來解釋七因果教授的內涵。

對於這個部分,以前我們上師(就是次仁波切),他在教我《菩提道次第廣論》的過程當中,有非常強調這個地方。為什麼我們不能用「前前是後後之因,後後是前前之果」的這樣的一種方式,來解釋七因果教授當中的內涵呢?這個時候我們可以看到《菩提道次第廣論》的科判當中,在上士道的這個部分。「上士道」的這個部分當中,它有一個科判就有講述到說「修菩提心的次第」。「修菩提心次第」當中又可以分為「七種因果教授」以及「寂天教授」。「七因果教授」當中又分二,一、於其漸次令發定解,二、如次正修。第一個科判當中它是怎麼闡釋的呢?它有講述到說:一、開示大乘道之根本即是大悲,二、諸於因果是此因果道理。

所以在這個當中,如果我們要修學七因果教授的話,我們必須要先了解到說大乘之根本為何?所以在第一個科判當中就有講述到說,「開示大乘道之根本即是大悲」。所以在這個地方我們必須要先了解到說,大乘的根本為何?如果我們沒有辦法了解大乘的根本即是悲心的話,那這個地方我們對七因果的教授是生不起定解的。所以在這個地方宗大師他特別在科判當中就有講述到說,如果修學七因果教授的話,我們必須要先了解到說,「悲心」是大乘的根本。在了解到「悲心」是大乘的根本之後,如果你想要生起這樣的一種悲心,在這之前必須具備有什麼樣的因緣?所以在這個時候,就講到所謂的「知母、念恩、報恩」。

透由修學這樣的一種悲心之後,會得到什麼樣的一種果報?所以在這邊就有講到第二個科判「諸餘因果是此因果道理」。「諸餘因果」就是說七因果教授的其他的種種教授,是悲心的因果之理。也就是說我們要了解悲心是大乘的根本,在生起悲心之前,需要具備有什麼樣的因緣?什麼樣的條件?我們才能夠在內心當中生起所謂的悲心?在生起悲心之後,透由修學的過程當中,它會得到什麼樣的一種果報?必須用這樣的方式,來解釋所謂的七因果教授。

所以在《菩提道次第廣論》當中,它也有講述到說,「慈心」以及「悲心」是發起菩提心的根本。而阿底峽尊者他也有一而再、再而三的強調,如果你要修學大乘的行法,「悲心」是相當重要的一個部分。所以我們要用這樣的一種方式,來認識所謂的七因果教授。也就是對於「大悲是大乘的根本」的這一點,必須要先了解。在了解之後,我們才會知道說,這樣的悲心在發起之前,需要具備什麼樣的因緣?什麼樣的條件?在發起之後會得到什麼樣的一種果報?一般而言七因果教授,前前是後後之因,後後是前前之理,這是沒有錯的。但是以這樣的方式來思惟七因果教授的話,我們是沒有辦法對七因果教授生起非常強烈的這樣一種感受。

所以之前我的上師(也就是次仁波切),他在教導我《菩提道次第廣論》的過程當中,有一而再、再而三的強調這一點的重要性。在那個時候,我也對這一點,就是透由不斷的思惟之後,內心當中多多少少都有一點點的感受。所以就是說,今天宗喀巴大師會在七因果教授當中,把這兩個科判分別列出來,是有它重要的原因,所以你們在修學的時候,也要特別的注意這一點的關係。“

因此在《菩提道次第廣論》的科判當中,就有非常清楚的解釋到說,如果要修學七因果教授的話,我們必須要先了解到說「大悲是大乘道的根本」。因此在第一個科判當中,他就非常清楚的把「開示大乘道之根本即是大悲」的這個部分解說得非常的清楚。接下來透由了解「大悲是大乘道的根本」之後,我們才能夠發起「諸餘因果是此因果道理」這樣的一種定解。所以在這個部分,我們可以看到《菩提道次第廣論》的第212頁中間的這個部分,他就有引了一個偈頌,這個偈頌就是引了《入中論》當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偈頌。透由這個偈頌當中的內涵,來闡釋說「悲心」它在修學大乘行法的過程當中,悲心它不管是在開始也好、在中途也好、在最後也好,它呈現的面貌都是相當重要的。所以在《菩提道次第廣論》當中有寫「初重要、中重要以及後重要」的這三個部分。

所以在這個偈頌當中,它就有講述到說:

以許悲為佛勝苗,初如種子增如水,

長時受用如成熟,是故我先讚大悲。

所以這個當中就有舉出了三個譬喻,比如說我們在種稻的過程當中,剛開始稻種對於我們而言是相當重要的。如果說稻種它本身出了問題的話,可見它一定長不出非常好的這個稻苗,所以在種植的過程當中,稻種是非常重要的。在稻苗長出來之後,水分以及養分就變得格外的重要。最後我們所希望的,就是希望說這棵稻苗不僅僅長出來,我們還希望它能夠茁壯、能夠成熟,到最後能夠開花結果。所以這是一個種稻的這個角度而言,不管是中途也好、最後也好,剛開始的時候,我們希望說這個稻種非常的好,接下來水分以及養分都能夠足夠,接下來我們也希望說,這個稻種經由灌溉之後它能夠開花結果。

在譬喻的過程當中,我們用了三種不同的譬喻。但是實際上在觀修的時候,這三種的譬喻都是在形容大悲。也就是說「大悲」在剛開始的時候,它就如同稻種一般,它是佛乘苗,它是將來我們成佛非常重要的一個稻種,所以它在剛開始的時候非常的重要。在中間的階段,它就如同水分以及養分一般。在最後的階段,它能夠使我們獲得圓滿的佛果位。所以雖然在譬喻裡面,它用了三種不同的譬喻,但是實際上他們所譬喻的對象、所譬喻的內涵,都是在形容所謂的「大悲」。所以「大悲心」不管是在剛開始也好、在中途也好、在最後也好,它都成為最重要的一個部分。“

這個地方就為大家介紹說,為什麼「悲心」它在初、中、後三個階段,會如此的重要。也就是說今天我們要得到圓滿的佛果位之前,我們必須要發起一顆殊勝的菩提心,在這一顆菩提心還未生起之前,要是沒有辦法生起「不忍他人受苦」的這樣的一種悲心的話,菩提心是絕對沒有辦法生起的。如果說菩提心沒有辦法生起的話,那自然的,圓滿的佛果位也是沒有辦法成辦。因此「悲心」在剛開始的時候,它所呈現的面貌是非常重要的,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也是在「中」的這個階段,在中間的時候,如果說我們生起「悲心」或者是生起「菩提心」之後,也會因為「悲心」的關係,它會讓我們在多生多劫修學菩薩行的過程當中,種種的菩薩行或者是菩提心不退失。也就是說有一些人,他在看到眾生一些非常惡劣的這些惡行的當下,有一些菩薩看到這些眾生的行為的同時,他可能會退失他之前所擁有的菩提心。因為他在看到的當下,他會覺得說非常的氣餒,他會覺得說連這樣的一位眾生我都沒有辦法調伏的話,那就不用講說一切如母有情。所以在這個當下,他生起這樣的一種心念的時候,菩提心是非常容易退失的。

這個地方我們就講到一個公案,就講到以前舍利弗尊者,在我們一般人我們所認為的舍利弗尊者,他似乎呈現出來的面貌是一位小乘的阿羅漢,但是實際上他是菩薩或者是諸佛所示現出來的。但是在我們一般人所看起來,我們會認為說,他是一位小乘的羅漢,但是在他還未進入小乘修學的時候,他以前也是一位大乘的菩薩。也就是因為他發心之後,這個菩提心退失的關係,所以他才進入小乘去修學,最後得到這個阿羅漢的果位。

那為什麼他剛開始生起菩提心之後,這一顆殊勝的菩提心會退失呢?也就是說他在生起菩提心之後,有很多的「魔障」,也就是說有很多的魔,都想要障礙他。因為魔都知道說,要是這一位行者他發起了菩提心,將來透由修學菩薩行,能夠證得圓滿的佛果位之後,他能夠做出利眾的這種廣大的事業。所以對於魔而言,他覺得說這樣的話,對於他本身,他會有所損失,所以他就會想要障礙這些修學菩提心的這些行者。

所以有一天這個魔,他就變現出斷了手的一個人的這樣的一種相貌。他就來到舍利弗尊者的面前,他跟舍利弗尊者講說:「麻煩你布施你的右手給我。」這個時候舍利弗尊者,他就毫不考慮的,用他的左手拿了一支刀,然後把他的右手割了下來。我們都知道說,把右手割了下來之後,我們要將這一隻手布施給對方的話,就只能用左手將它布施給對方。那個時候舍利弗尊者,他也是將他的右手拿在左手上,把那一隻手布施給這一位眾生。那一位眾生看到這一幕的時候,他非常、非常的生氣,他說:「其實你的菩薩行已經完全的退失了,因為你輕視了其他的眾生。」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一種現象呢?因為在印度當地的話,他們是相當忌諱說,你拿東西給別人的時候你用左手拿,要是你拿東西給別人的當下,你是用左手的話,當地的這些居民他是相當、相當忌諱的,他會覺得說你不恭敬他,甚至有輕視他的感覺。所以當下,跟他要這隻右手的那個人,他有跟舍利弗尊者說:「其實你的菩薩行已經完全都退失了,因為你輕視了其他的眾生。」

所以這個時候舍利弗尊者就講說:「我並沒有輕視你啊!因為今天我把我的右手已經割下來的當下,我不用左手把這一隻手拿給你,那我要用那什麼手拿給你呢?」這個時候舍利弗尊者他也覺得很納悶。另外一個人他就說:你不一定要用你的左手拿給我,你可以放在你的頭上,然後非常恭敬的呈給我,這樣也可以啊!為什麼你一定要用左手拿給我呢?」這個時候舍利弗尊者他聽到這句話的時候,他覺得非常、非常的傷心,他覺得說「我今天已經發心將我的右手割下來,想要布施給你的當下,為什麼你要這樣逼我?今天我連這樣的一個眾生,我都沒有辦法調伏的話,那之前我所發的願,那不是相當困難了嗎?我說「想要利益一切的有情願成佛」的這個願,它都已經成為虛幻了。所以在這個當下他覺得非常、非常的傷心、非常的難過,因此之前的菩提心,也就是因為這樣的一個因緣而退失了。“

其實之前這樣的一種現象,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會產生出來。也就是說有許多修學大乘的行者,他在發起菩提心之後,因為他沒有辦法行菩薩行,或者是在行菩薩行的過程當中,他會受到種種的障難的緣故,所以之前他所生起的這一顆殊勝的菩提心,也會因為種種的因緣而退失。在一般的經論當中就有談述到說,如果你生起菩提心,在行菩薩行的當下,你這一顆菩提心要是因為外境的關係而退失的話,會因此而墮入三惡道當中。所以在《入行論》當中,他也有提出這個公案就講說,因為在一般的經論當中都有講述到說,「生起菩提心之後,要是在行菩薩行的過程當中,這一顆殊勝的菩提心要是退失的話,這位行者本身他在將來是會墮入到三惡道當中的。」那為什麼舍利弗尊者,他之前他也生起了菩提心,為什麼菩提心退失之後,他並沒有墮入三惡道當中呢?

在《入行論》當中他的回答是說:「因為這位行者是非常不可思議的一位行者。」其實這句話的背後,它所隱藏的意思就是說,因為舍利弗尊者,他透由修學了小乘的這些道次第之後,他已經證得了空性。因為證得了空性之後,他已經得到所謂「加行道忍位」的這樣一種境界。之前也有為大家介紹說,只要我們得到加行道的忍位的話,我們在來生是絕對不會墮入到三惡道當中的。所以在《入行論》當中他有談到就是說,「因為這位行者他是一位非常不可思議的一位行者,所以他在來生是不會墮入到三惡道當中。」其實他背後的意思是隱藏著說,因為這一位行者他已經現證了空性。他已經現證空性的緣故,他已經得到「加行道的忍位」這樣的一種境界,所以他縱使在這一生當中發起菩提心之後,因為外緣的因素,菩提心縱使退失了,他也不會投生在三惡道當中。“

所以我們從之前的這個公案當中,我們就可以了解到說,就連舍利弗尊者,他這樣一位具有智慧的人,在他生起菩提心之後,都會透由外在因緣的關係,將他之前生起的這一顆菩提心,透由外在種種的因緣讓它退失的話。從這個當中我們就可以了解到說,為什麼這位行者他具有「智慧」,並且在修學大乘佛法的過程當中發起了菩提心,為什麼因為會透由外在的因素而讓他退失呢?最主要的因緣也就是說,因為他的「悲心不具足」。也就是說他生起悲心的當下,他是有這一顆悲心,但是悲心的力量不完全、不具足的因素,他會之後面對種種外境的當下,他的菩提心是會很容易退失的。

在這個地方我們又講到另外一個公案,我們都知道說陳那菩薩。陳那菩薩,這一位印度的大論師,他在之前造《集量論》的時候,他是在一個山洞裡面閉關修行。這個時候因為在之前他有著作許多,跟證量有關的這一方面的著作,他為了要讓這些著作統攝起來,所以他就準備要造一本所謂的《集量論》,就是將之前的這些證量的著作都集中起來,然後在這一本論著當中,把它詳細的描寫出來。他在造《集量論》的時候,他就先把《集量論》的歸敬頌寫在牆壁上面。

有一天他就將這個「歸敬頌」寫在牆壁上面之後,他就離開了。離開的時候,就有一位外道的行者他就進入了山洞,然後看到了這個偈頌。看到了這個偈頌的當下,這位外道的行者他就想說:這下子不好了!要是陳那菩薩將這個《集量論》造出來的話,對於我們外道而言,它是有非常大的殺傷力,所以我要想辦法讓他不造這本論著,所以他就將寫在牆壁上的這個「歸敬頌」就把它擦掉。之後陳那菩薩回來看到那一幕的時候,他又將那個「歸敬頌」又寫了上去。之後他又離開,外道的這位行者進來又將它擦掉。所以就是因為這兩次的緣故,在第三次陳那菩薩在寫完這個「歸敬頌」的時候,就在下面註明說:如果你是跟我開玩笑的話,請你下一次不要再開這樣的一種玩笑,因為我寫這個「歸敬頌」是有它的目的在的,請你不要跟我開玩笑。如果說你是想跟我辯論的話,你就留在這個地方,也不必將我的這個「歸敬頌」擦掉,你就留在當地,我回來之後我自然會跟你辯論。那位行者之後他也有看到這句話,他就非常的生氣,所以他就坐在山洞裡面,等陳那菩薩回來要跟他辯論。

在辯論的過程當中,他當然是沒有辦法辯贏陳那菩薩,因為陳那菩薩他的教理是非常、非常的精通,所以在辯論的同時,外道的這位行者當然沒有辦法辯贏他。在沒有辦法辯贏他的當下,這位外道的行者就非常的生氣,生氣的同時,因為這一位外道的行者他有神通的關係,他就從他的嘴巴裡面吐出了火,吐火的當下將陳那菩薩的法衣,以及洞裡面很多的東西都燒得精光。

所以這個時候,陳那菩薩在看到這一幕的時候,他就覺得相當的難過。他覺得說:今天我在跟你辯論之前,我是生起了所謂的「悲心」,我是有一顆想要幫助你的心,我才會在這個地方跟你辯論,我是一心一意想要幫助你的當下,你竟於對我做出這樣的一種行為。所以這個時候,他就覺得非常的失望,他就覺得這本《集量論》有、沒有,都沒有什麼關係。所以他就將他手上準備要學的這本《集量論》拋向天空當中。要是說這一本論著,要是掉到地上的話,就表示說他的菩提心已經會完全的退失。但是在拋上天空的那一剎那,文殊師利菩薩將這一本論著持住了。所以這個時候文殊師利菩薩就跟他講說:「你不要傷心!你不要難過!你回去的時候,還是好好的將這部論著把它造完,因為這一部論著,將來會利益到很多的眾生。」也是因為這樣的關係,陳那菩薩並沒有退失,他之前所生起的這一顆菩提心。“

因此我們知道說,在生起了這一顆殊勝的菩提心之後,我們要花非常長的一段時間來修學所謂的「菩薩行」。也就是因為在這麼長的一段時間的過程當中,我們在修學「菩薩行」的同時,可能會遇到種種的違緣。如果說在之前觀修悲心的當下,沒有辦法策發我們內心當中的這一顆「大悲心」,也就是沒有辦法讓它的力量增強的話,我們在行菩薩行的過程當中,很容易因為種種的因素,將之前所生起的菩提心讓它退失掉。這個時候你在行菩薩行的過程當中,可能會因為外在的因素的緣故,會生起一顆「其實要利益一切眾生的這件事情,對我而言是相當困難的」,這樣的一種心態是很容易生起的。

因此我們剛開始在觀修「悲心」的這個階段的過程當中,就必須要策發讓自己生起一顆非常強大的這樣的一種悲心。這個是「中間」的這個部分。也就是說它如同水或者是養分等等。也就是說我們在生起菩提心之後,要是有這一顆「大悲心」來作攝持的話,這個時候我們所行的菩薩行,就會比較順利、比較圓滿,這個是中間的部分,是相當重要的。“

至於在最後,為什麼說生起這一顆悲心,對於我們而言,在「最後」的這個階段,它也是相當重要的呢?因為我們都知道說小乘的行者,他獲得了阿羅漢的果位之後,他會沈浸在一種寂靜的狀態當中。因為他沈浸在這樣的一種寂靜的狀態當中,能夠得到一種非常強大的樂受。所以這個時候,他不會去行廣大的所謂的利益眾生的這樣一種事業。但是佛他就不同了,佛雖然說他能夠獲得圓滿的佛果位,但是因為他有這一顆大悲心攝持的緣故,他連短短的一剎那的這樣的一個時間,他都不會捨棄任何的一位眾生。

所以之前我們在一部經論當中也有看到就是說,我們在輪迴當中的眾生,是被「煩惱」以及「業」所束縛的,那就如同我們被煩惱以及業所束縛的這樣的一種狀態,其實佛您本身是被「悲心」所束縛住的。只要我們沒有辦法跳脫生死輪迴的話,您的悲心都是一直存在、一直環繞在我們的四周圍。

所以從這個偈頌當中,我們就可以了解到說,因為佛他的內心當中具有「悲心」的緣故,所以他在利眾的過程當中,他就連短短的一剎那這樣的時間,他也不會捨棄、不會放棄。所以他在短短的時間之內,也會利益到廣大的眾生。“

所以我們在這個科判,也就是「開示大乘道之根即是大悲」的這個科判當中,我們必須要了解到說,大悲心是大乘道之根本。為什麼「大悲心是大乘道之根本」呢?之前我們也有從初、中、後三個不同的階段,來闡釋大悲心的重要性。也就是透由了解大悲心它是大乘道之根本之後,我們再看到第二個科判「諸餘因果是此因果之道理」。所以在七因果教授當中,我們將這個悲心去除之後,剩下的是六種的因果關係。在這六種的因果關係當中,哪一些是悲心的因?哪一些是悲心的果?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得出來。這個當中悲心的「因」,就是前面的四者:知母、念恩、報恩以及悅意慈。接下來生起悲心之後,他會得到什麼樣的一種果報呢?他會得到增上意樂以及菩提心這樣的一種果報。所以今天我們在修學七因果教授的同時,我們必須要對於這樣的一個內涵,產生一種非常強烈的定解。其實在這個科判當中的這幾個字,其實它的力量是相當的強的,只要我們能夠好好的去思惟的話,從這個科判當中,我們就能夠生起一種非常強烈的這樣一種想法。

這樣的一種思惟方式,是我的上師他在講述的過程當中,與其他的上師所不共的教授。但是實際上這樣的一種教授,在《菩提道次第廣論》當中,是寫得非常的清楚。所以在《菩提道次第廣論》當中,他會把這兩個科判分別的列出來。也就是我們一般的人在修學的時候,沒有辦法將這個地方的內涵了解的緣故,所以在修學七因果教授的同時,我們會以「前前是後後之因,後後是前前之果」的這樣的一種方式,來解釋所謂的七因果教授。但是實際上這樣的一種解釋方式,是沒有辦法生起定解的。“

之前為大家介紹的就是說,在生起「悲心」之前我們必須要有「知母、念恩、報恩以及悅意慈」,這四種不同的心態。在《菩提道次第廣論》當中,他也有講述提到說,為什麼在悲心還未生起之前,必須要生起所謂的「悅意慈」呢?也就是說所謂的「悲心」,就是不忍他人受苦之心。如果說在我們的內心當中,要生起「不忍他人受苦」的這樣的一種心識的話,我們必須對於其他的眾生,也就是所緣的這些對象,生起所謂的「悅意相」。如果說我們沒有辦法對於眾生生起所謂的悅意相的話,我們就沒有辦法生起所謂的大悲心。其實這個在《菩提道次第廣論》當中,他也有講述到說,其實這個從我們一般的生活過程當中就可以感受得出來。比如說我們對於我們自己的親人而言,當我們自己的親人遇到痛苦的當下,我們的內心當中會自然的生起一種不忍的感受。但是面對敵人的同時,如果說我們的敵人,他遇到了麻煩、遇到了痛苦的時候,這個時候在我們的內心當中,不但不會生起不忍,可能還會因此而感到非常的高興、非常的歡喜。

對於另外一種人,就是所謂的「中庸」,就是他既不是你的親人、也不是你的敵人,你對他就是沒有什麼感覺的這樣一種人,我們稱之為所謂的「中庸」。你對於這樣的一種人,如果說他遇到痛苦的當下,這個時候在你的心裡面,可能也不會生起所謂的不忍、也不會生起所謂的歡喜的這樣的一種心態。

所以從這樣一種我們可以感受到的過程當中,我們就了解到說,對於我們自己本身的親人,因為我們能夠現起「悅意相」的緣故,所以他在遇到痛苦的當下,我們能夠生起所謂的不忍之心。而親人當中,他會有很多的層次,比如說他跟我們的關係,真的是非常親密的話,這個時候他遇到痛苦的當下,我們在內心當中生起的這樣的一顆不忍之心,它的力量就會格外的堅強。如果說他跟我們之間的關係,並不是這麼親密的話,這個時候我們悲心的力量,就會比較微弱。所以從這個當中我們就可以了解到說,如果我們想要生起一顆不忍他人受苦的悲心的話,這個時候必須先對於所緣的境界(也就是一切的眾生),生起所謂的「悅意相」,之前就必須要生起所謂的悅意慈之心。

如果要生起這樣的一顆心的時候,我們就必須要想到所謂的「報恩」以及「念恩」的這個部分。也就是透由「念恩」之後,比如說想到我們這一生的母親,對於我們有種種的恩德的當下,我們會有一種想要報恩的心。不僅僅是念恩,會有一種想要報恩、想要報答他的這種心會生起。所以會有一種,如果在這一生當中,我沒有辦法報恩,我沒有辦法報答我母親的恩惠的話,我會覺得說這是非常可惜的一件事,這樣的一種心態會容易生起。在這樣的一種報恩的心態生起之前,我們必須透由不斷的去思惟,母親對於我們的恩德。念恩的這樣的一種心態生起之前,我們必須要先了解到說,每一位眾生他都曾經做過我的母親,並且在做我的母親的當下,他對於我的恩德都是相當的大。所以在悲心生起之前,要先生起所謂的悅意慈,在悅意慈之前必須生起所謂的報恩以及念恩,在這之前就必須要生起一顆知母之心。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