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1/03/11 09:02:06
學習次第 : 初階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義疏記會本三(隋,智顗;宋,知禮)

二「若爾」下,釋疑問答。

﹝智者疏﹞「若爾執金剛力大,何意為末?」答:「此最在後,為掩跡故也。」

二「今明」下,今科。

﹝智者疏﹞今明三十三身,文為八番:一聖身,二天身,三人身,四四眾身,五婦女身,六童男女身,七八部身,八金剛身。明其次第,出自人意爾。

【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國土眾生,應以佛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佛身而為說法;應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現辟支佛身而為說法;應以聲聞身得度者,即現聲聞身而為說法;】

二「一明」下,釋義八,初聖身四,初佛身三,初垂應相狀二,初約身簡定二,初定應化。

﹝智者疏﹞一明聖人先明佛者,為是應佛,為是化佛,但聖人逗物具有二義,若一時欻,有為化應,同始終名,應若尋此,文明于應義也。

﹝知禮記﹞化則變化,欻然而有,欻爾而無,蓋是暫時益物相也。應則應答,同物始終。如極樂人民,壽不可數,佛同無量;此土壽促,佛同八十,有降生日,有入滅時,即八相佛也。若尋等者,據列三乘、八部、四眾至金剛神,宛是一期化物之相,知非欻爾也。

二「問何」下,揀真應二,初問。

﹝智者疏﹞問:「何不以真佛,為眾生說法,而以應耶?」

﹝知禮記﹞因向文雲妙覺法身應於三土,說法被機,既本是真佛,何用垂應方說法邪?

二答。

﹝智者疏﹞答:「佛身多種,若應化非真佛,亦非說法人。真佛者,據妙覺法身,究竟極地,毗盧遮邪,乃名真佛。真佛淵遠不可說示,雲何能解?如妙音所作,文殊不知,況下地凡夫為示真身耶?如為牛羊彈琴,不如作蚊之虻聲。」

﹝知禮記﹞雖雲多種,豈出四身,法、報、應、化。法身則遠而難示,應、化則近而易狎,報身則亦遠亦近,智同法身,像屬勝應。般若贊雲:應化非真等者,此以真法而奪應化,是則無相之相,方名真佛,無說之說,方名說法。據妙覺法身等者,此據住上品寂光,方是真法,上地菩薩亦莫能睹。以等覺還皆住果報,[+]依業識見佛。若望妙覺俱是勝應,故雲真法淵遠,如妙音等者。問:「妙音東來,先現八萬四千眾寶蓮華,文殊見已,而問於佛,據此亦是不識應相,那忽引證不知真身?」答:「斯乃見跡,不識其本,即是不知真身也,故下問雲『是菩薩種何善本?修何功德?行何三昧?』即真法也。」

二「若從」下,就土分別三,初實報二,初示應相。

﹝智者疏﹞若從妙覺,應為實報,圓滿相好,光明無量,同四十一地實報土眾生,為說一實諦正真之法而教化之,如此之應,非餘界所堪也。

﹝知禮記﹞圓滿相好者,如華嚴如來相海品,及隨好光明品,說十蓮華藏世界,微塵數相,一一皆以妙相莊嚴,說一實諦者,若約教道,實報猶有別教根緣,亦說無量四諦,今約實論也。

二示機宜。

﹝智者疏﹞何以故?此等諸地已分入地位,不可以余界身應,亦不得以余佛身應,如此應者,唯應彼土,非餘土所堪也。

﹝知禮記﹞四十一地皆與妙覺分同體用,故不可以九界之身並劣應應之。

二「複次」下,有餘二,初論有無二,初大小有無。

﹝智者疏﹞複次,變易土明應佛者。小乘經雲:三界外無生。大乘五種意生身,方生方便土。此即三界外受生,生變易土也。

﹝知禮記﹞方便、實報二土,俱受變易生死,偏名此者,上土分破,此中全在,從強受稱也。小乘不說,常住佛性,見思若盡,果報永亡,大乘談常,故三界外更立三土。無明全破則居寂光,分破實報全在有餘。五種意生身,即全在者也。楞伽但明三種意生身,今家約義開為五種,且三種者,一、入三昧樂意成身,此擬二乘入空意也。二、覺法自性意成身,此擬通教菩薩出假意也。三、種類俱生無作意成身,此擬別教菩薩修中意也。若開為五者,於三昧開兩教二乘於覺法,開別教十行,或作七種;兩教二乘各開為二,不雲別教十住者,義同二乘入空故也。若論九人生方便土,更取別教十住,及取圓教十信,攝入三種意生身中,以未斷無明,未生實報。通言意者,以未發真,皆是作意。成之以生,[+]從果說,此依妙玄並輔行,撮略而辯。

二「釋論」下,經論定判。

﹝智者疏﹞釋論雲:「法性身菩薩生三界外,既有生甯無應佛。」法華雲:「我于余國作佛,更有異名。」即是此義也。

二「此應」下,明機應二,初明但示兩應。

﹝智者疏﹞此應佛即有兩相:一、示勝應身,圓滿相海,如前實報之應。二、示劣應,令見者劣,於前但為二佛,更不示為種種諸身。

﹝知禮記﹞,初示勝應者,問:「前實報身,而雲此應非餘土堪。至此那雲圓滿相海,如前實報?」答:「彼應真機,與應分合;此應似機,與應未合,此猶作意,彼則任真,能見既殊,所見寧一,但為此機無明已伏,或少分除,故用報相,引令入真,雲如前者。稍似實報,非謂全同。」二示劣應者,問:「此土一佛示於勝劣兩種相貌,與同居土。尊特丈六合身之相,同異如何?」答:「方便兩應,但說次第及不次第二種大乘。五種意生,其土稟教,雖有利鈍,既皆稟大。學佛智慧,俱知佛身是大覺性,能修中觀,伏無明者,見相則勝。若在二觀,未伏無明,見相則劣,相雖勝劣,只一尊特,故非合身。若同居土,說通教時,鈍但見空,故感丈六;利見不空,故感尊特;大小二機,於一佛身,見解有異,故名丈六尊特合身。此純大見,故不名合。」

二「何故」下,明唯被二機二,, 初總示。

﹝智者疏﹞何故爾五種意生利鈍之別,赴此根性,故示二身,但說次第不次第兩種大乘,故不須余身餘法化也。

二「若圓」下,別示。

﹝智者疏﹞若圓人無明未破,及已分破別人于回向中,及分破無明者,此人生於彼土,則利別人未修、未伏,及通教斷惑者,三藏中斷惑者,生彼皆鈍也。

﹝知禮記﹞言圓人無明未破者,即七信已上。言分破者,仁王般若說十地惑有三十品,既於一地自有三品,是知圓聖四十二位皆有三品。初住三品即第十信,三心用觀而對破之:初心用觀對於上品破則中心,中心用觀對於中品破則後心,後心用觀對於下品,此品若破,方名初住,生實報土。今雲分破猶生方便,即第十信中後心也。如等覺人住於後心,經歷多劫,方破下品證入妙覺,別九向,位十向。初心俱名未破,第十回向中後二心,名為分破,此圓別人俱修中觀,伏破無明,雖生方便,其根既利,感佛勝身說圓頓法。別第七住至十行位,及通菩薩偏觀于假,藏通二乘偏在於空,此等生在方便有餘,雖已知常求佛智慧,尚滯二邊,[+]未觀伏無明之惑,其根既鈍,但感劣身說漸次法。

三凡聖同居土,或稱淨穢同居土,謂淨土穢土,各有凡聖而同居之,釋此為二:初釋相二,初通明二土二根二,初明所感二相三,初二土淨穢。

﹝智者疏﹞凡聖同居土明應佛者,土有二種:一淨,二穢。如富樓那士西方等土,其中眾生具三毒見思,無三惡名,果報嚴淨,此名淨土。如此娑婆三惡四趣,荊棘丘墟,是名穢土。若淨若穢,皆是凡聖同居土也。

﹝知禮記﹞論土淨穢,有橫有豎。若以分段對於變易為淨穢者,則約通惑盡不盡說,即豎論也。如釋論雲:出三界外,有淨國土,聲聞緣覺出生其中。若於分段自說淨穢,則約五濁輕重相對,即橫論也。今以極樂及善淨國對於堪忍,是橫非豎。故使淨土有見思毒,無惡道名。毒非苦因,則見與煩惱二濁輕也,果報嚴淨劫命輕也,眾生居此有何鄙稱。彌陀願行攝之,故輕非是斷惑,方生其中;以世慈善,五逆稱佛亦能生,故娑婆穢相,目擊可知,此是橫論。淨穢二土,而此二土皆有凡聖,凡如前說,聖有二種,謂應來聖、有修得聖,二土皆然。

二兩根利鈍。

﹝智者疏﹞二土眾生各有二種,根利濁重,根鈍濁重;根利濁輕,根鈍濁輕。

﹝知禮記﹞濁重之土,論悟道根自有利鈍,濁輕土根亦有利鈍,以土對根故成四句。

三五濁輕重。

﹝智者疏﹞濁重者,若娑婆眾生身形醜惡矬短卑小,命止八十,或複中夭,煩惱熾盛,諸見心強,時節粗險,是為五濁重也。淨土不爾,是為五濁輕也。

﹝知禮記﹞身形至卑小,即眾生濁;時節粗險,即劫濁;餘三名顯。淨土不爾者,如大本疏。問雲:「既言五濁,何者是五清?」答:「准例邪正三毒,邪是五濁,正是五清,他方淨土無邪三毒,則五障輕也。」

二「何故」下,明能感二行。

﹝智者疏﹞何故爾不多修福德,生重濁土,多修福德,生於輕土。

﹝知禮記﹞言福德者即三種福也。如觀無量壽佛經雲:「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此三種業三世諸佛,淨土正因。」彼疏雲:「初業共凡夫,第二共二乘,第三是大乘不共之業。」彼經雲:「欲生極樂國者,當修三福。」故今雲多修福德。不多修福為二土行,就此福而論也。

二「若穢」下,別示穢土二根二,初示乘戒四句二,初立句相。

﹝智者疏﹞若穢土中生,有戒乘俱緩,有乘急戒緩,有乘緩戒急,有戒乘俱急。

﹝知禮記﹞戒論十戒,唯取不缺、不破、不穿、不雜此之四種,前三事戒,後一事定。皆人天因,不取隨道,無著智所贊自在,隨定具足,以此六種雖名為戒,體是三觀,自屬於乘。乘論五乘,不取人天,以其二種雖名為乘,不動不出,體是漏善,事戒所攝,唯取三乘。以聲聞等該於四教,是入理智,雖分深淺,皆能動出煩惱生死,故得名乘。今以四戒而對三乘,論於緩急,以成四句。

二「戒急」下,制所感。

﹝智者疏﹞戒急受人天身,乘急有感聖之機。

﹝知禮記﹞乘戒約過去,機感約現在。

二「機有」下,明大小二根二,初通明大小感佛。

﹝智者疏﹞機有二種:一大二小,小機則示三藏佛身說法,大機應以舍那佛身說法,是故降神母胎,即示兩相。

﹝知禮記﹞不問事戒有持有毀,但論習學理乘大小,是故文中置戒明乘。故涅槃雲:其戒緩者,未名為緩;于乘緩者,方名為緩。以戒緩者唯失人天,若其乘緩,無解脫路。乘分大小:昔為偏真修觀行者,今作小機,唯感劣應佛之形聲;昔為中道修觀行者,今作大機,能感勝應佛之形聲。言降神等者,如來昔於大通佛所,覆講法華,與無量眾生,作一乘因,中間退大染著五塵,佛恐墮苦,遂以小乘而救拔之,或用衍三而引導之。如是大小種種成熟,堪於今世悟入佛乘,是故如來為此一事出現於世。然其機發複少差別,故於一代而分五時。有機堪能直入於實,有機但能迂入於實,雖此二類,熟在一時。故于華嚴頓談圓別,被二種機,此機從始即見勝相。若于中間習小深者,雖於今世入一佛乘,而小先熟,故為此機示現劣身,初說三藏諸味,調熟來至法華,方開佛慧。此機於始唯見劣身,故降母胎,即示兩相。問:「華嚴頓後,方施小化,譬如窮子,急追不至,徐語方來,前頓後漸,其義善成。今那忽雲降神母胎,即示兩相?」答:「諸文所論,初頓次漸,蓋是化儀施設之語。今此所說,大小雙應,終歸一乘,方盡鑒機始末之事。如方便品,思無大機,念欲息化,諸佛勸諭,方施小乘。次文卻雲:無量劫來,贊涅槃法,生死永盡,我常是說。是故思機然後施小,此等之說皆是儀式,不可據此;以難今文預鑒群機,原始要終度物之意也。」

二「頓機」下,別示大小得益二,初大機益相。

﹝智者疏﹞頓機所感,即見舍那菩薩,與百千圍繞,處胎說法,十方眾生,皆在胎中,出胎光明,遍滿寂滅道場,成盧舍那佛。轉一實諦、無量四諦等*輪,譬如日出高山前照,即聞頓教見佛性得度也。故涅槃雲:雪山有草名曰忍辱,牛若食者即得醍醐。此之謂也。

﹝知禮記﹞一類眾生,大種先熟,即感勝應。入胎、住胎、出胎、成佛,其相皆勝轉一實諦,即華嚴部頓說圓教,既兼別教,故雲無量。彼經預敘一代始終,故立譬雲:猶如日出先照高山,次照幽谷,後照平地。今家義開平地為三,對於涅槃五種牛味,高山大機能感頓教日光前照,即有次第及不次第見佛性也。若涅槃中,譬從牛出乳,次第五味,則對一代五時教味,次第相生。今明頓機能見佛性,是故兼用食草之譬,乃以雪山譬舍那佛,忍草譬十二部經,牛食譬大機修觀,即得醍醐譬見佛性。

二「若小」下,小機益相四,初酪益二,初明小機應。

﹝智者疏﹞若小機之人,感佛正念,入母胎出生王宮,六年苦行,樹下坐草成老比丘佛,于鹿野苑轉生滅四諦*輪,拘鄰五人,初得甘露,悟小乘道。

﹝知禮記﹞即是小種先熟之者,初感劣應。始從入胎至於成佛,其相皆劣。拘鄰,或鄰兒,或憍陳如,此五人首也。其四人者,即阿鞞、跋提、摩訶男、拘利太子,初于鹿苑證四諦理,名得甘露,此乃佛日次照幽谷。

二「既非」下,對大甄揀二,初進對法華揀悟。

﹝智者疏﹞既非醍醐,未名得度,故雲但離虛妄,名為解脫,其實未得一切解脫。

﹝知禮記﹞初教道,道雖曰甘露,既非第五醍醐之味,豈得度於二種生死,故未名得度,故雲等者。引此經也,但用一門,解脫虛妄見思之縛,其實未得一切境界解脫,塵沙無明惑累,其至靈山方證斯脫。

二「未堪」下,退就華嚴辯機二,初於大名乳。

﹝智者疏﹞未堪大教,如聾如啞,於其無益。於大教中,止有冥熏之力,取譬如乳。

﹝知禮記﹞此中乃以證小之後,遇大不聞,以驗在凡,機不受大。以聾啞文,在經後分,其時仍長,義當方等般若之時,亦可通在鹿苑之前,是故迦葉卻敘小機,蒙大擬時,迷悶躄地,以後顯前,機未堪大,其意宛然。雖有冥益,其如見愛,熾然現行,故機在華嚴,全生如乳。

二「聞方」下,於小名酪。

﹝智者疏﹞聞方便說三界,斷見思時,爾時轉乳名酪。

﹝知禮記﹞急追付財,稱怨大喚,徐語除糞,歡喜隨來,乃施方便,說三界苦,以畏苦故,斷見思集,既革凡成聖,名轉乳為酪。

二「次聞」下,生酥。

﹝智者疏﹞次聞方等四種四諦,用大彈小,恥權慕實,起殷重心,名為生酥。

﹝知禮記﹞四教俱演,橫攝眾機。小聞彈訶,漸能慕大,密得通益。鈍根菩薩益同二乘,調此等機,得生酥味,應知約教明五味者,不取濃淡但語相生,以其頓乳即醍醐故。若約機者,有濃淡義,然就三乘極鈍者說,為此一類于彼華嚴,全無顯益,如腥血乳。說三藏時,此機成酪,次第漸濃至於極味。

三「次聞」下,熟酥。

﹝智者疏﹞次聞般若三種四諦,轉教其心稍純,名為熟酥。

﹝知禮記﹞不談三藏具示衍三利根之人,入圓者眾。聲聞至此,被加轉教,既於真空,具談萬行,故令鈍根冥得別益,約調漸機,名熟酥味。

四「次聞」下,醍醐二利法華二,初明三乘皆得成佛。

﹝智者疏﹞次聞法華舍三方便,但說一實佛之知見,聲聞疑除,受記作佛;菩薩迷去,增道損生,爾時名為醍醐。菩薩之人處處得去,鈍者亦同二乘;二乘之人始自於此,得見佛性。

﹝知禮記﹞舍前三教方便四諦,但說一實無上之道,複開三教方便之門,皆是一乘真實之相。乃是此經待絕二妙,談茲妙故,方令二乘焦谷更生;三教菩薩權疑永息,是故無一不成佛者。

二「故雲」下,證一代俱入醍醐。

﹝智者疏﹞故雲始見我身,聞我所說,即皆信受入如來慧證。前大機人,初得醍醐也。除先修習學小乘者,我今亦令得聞此經,入如來慧,即證小機。始于法華,得入醍醐也。

﹝知禮記﹞若大機先熟,華嚴初見即入佛慧;若小機先熟,即須漸引,今聞開廢,方得佛慧。初得今得,皆是佛慧,俱譬醍醐。但彼兼別,至此純圓。

二「若複」下,涅槃。

﹝智者疏﹞若複有鈍根,于法華不悟,更於般若調熟,至於涅槃,說勝三修,即明常住,得見佛性,乃是醍醐。

﹝知禮記﹞開顯之意,法華具彰執權之機,大陣已破,更須涅槃收其餘黨,故法華後複談般若,調熟其心,令於涅槃得醍醐味。是故彼經就般若部後分,結撮五味次第,雲從摩訶般若出大涅槃,說勝三修者。彼經明三種三修,一邪、二劣、三勝。邪即世間邪師所教常樂我也;劣即依佛半教,破於邪執,謂無常無樂無我也;勝即依佛勝教,破于劣修,謂常樂我也。法身常恒,無有變易,游諸覺華,歡娛受樂,具八自在,無能遏絕,如是修者入秘密藏,名勝三修。

二「是為」下,結例三,初結佛身。

﹝智者疏﹞是為同居穢國示現佛身,說圓漸法。

二「或示」下,例餘身。

﹝智者疏﹞或示種種身,說圓漸法四句,此開五味義。

﹝知禮記﹞佛身既能說五時教,若示餘身,亦于五時,引諸實行隨味而轉。複須論於示現多身,度於一人,或一度多,或一度一,或多度多,約人既爾,人法因果,多少相對,各成四句,故初懸敘立三四句,方盡身說感應之相。

三「穢國」下,例淨土。

﹝智者疏﹞穢國既爾,淨國亦然,既有利鈍兩機,寧不頓漸二說,以明應身及說法也。

﹝知禮記﹞如安樂世界菩薩,無數聲聞亦然,良以法有頓漸,是故人分大小,具如九品生彼土後,入大小位皆由聞法驗知,應彼淨土,度生須論漸頓二種身說。

二「此中」下,本觀慈悲。

﹝智者疏﹞此中應明別圓本觀,所起慈悲,今遍法界,起應例前思之(云云)。

﹝知禮記﹞如上所明,三土垂形,五時化物。穢指釋迦,淨約彌陀,二佛化事,教文備彰,以顯觀音示現佛身,與此不異。分真究竟體用同故,果用若此豈無本因?故今卻尋本觀誓願,是修別圓觀行之時,起慈悲誓,期遍法界,現身說法度諸眾生。今住寂光,本誓所熏,能遍三土,形聲利益,例前赴難,本誓文中已備說也。

三「問經」下,簡土名體二,初辯土名二,初問。

﹝智者疏﹞問:「經但言游於娑婆,不言實報方便等國。」

﹝知禮記﹞娑婆之名翻為堪忍,于同居中尚不通淨,那得具約三土釋邪?

二答。

﹝智者疏﹞答:「總答中雲遊諸國土,諸是不一,豈止獨娑婆耶?又如大本文雲:『若能深觀,見我在耆闍崛山,共聲聞菩薩僧,此即娑婆,而是方便也。』又雲:『即見我純諸菩薩,無聲聞緣覺者,即此是實報也。』故約二土明義無咎。

﹝知禮記﹞菩薩舉一以為問端,如來稱法周遍為答,故雲以種種形游諸國土,橫亙十方,豎徹三土,故言諸也,皆是觀音應身遊處。此約如來,答過於問,據文釋也,若更約義,其相宛然,何者?經示方便及實報土不離娑婆,故雲若聞長壽,深心信解,則為見佛,常在耆闍崛山,共大菩薩諸聲聞眾,圍繞說法。既雲常在耆山,則劫火洞然,此土安隱。複以菩薩共諸聲聞而為聽眾,豈非娑婆即方便土。複雲:又見娑婆世界,其地琉璃,乃至樓觀,皆悉寶成,其菩薩眾,咸處其中。既雲又見,即非前處,唯有菩薩不共聲聞,即純菩薩而為僧也,驗知娑婆即是實報。此文皆是四信妙觀,即於堪忍,而見二土,觀音深智游於娑婆,豈容獨應同居穢邪?

二「問二」下,明上體二,初問。

﹝智者疏﹞問:「二同稱為法性,雲何異?」

﹝知禮記﹞大論雲:「出三界外有淨土,聲聞辟支佛出生其中。」受法性身,非分段生,即方便土也。大品雲:「法身佛為法性身菩薩說法,其聽法眾非生死人。」但雲菩薩不共二乘,即實報土也。二土不同,皆稱法性,雲何分別?

二答。

﹝智者疏﹞答:「真諦中道,此則大異。」

﹝知禮記﹞小乘灰斷無界外生,論雲出界,複雲受身,此據大說。大乘法性,體本常住,即是一切色心之源。何者小?謂色心因見思有,故因縛斷其果,永忘大說。色心因惑生滅,不因惑有,體是法性,見思若盡,無明全在,則當真諦。法性色心方便生滅,無明分破,本性分顯,義當中道。法性色心實報生滅,無明究盡,則複本性常住,色心離生死相,常寂光也。今明方便及實報土,法性名同約斷惑論真中大異。

二「次明」下,菩薩二,初明應相二,初輔佛不同。

﹝智者疏﹞次明應以菩薩得度者,或上地下地,三藏通別圓等,輔佛不同。若佛於實報作佛,觀音即為實報菩薩形,或作方便土菩薩形,或作同居土菩薩形,赴利鈍兩緣。

﹝知禮記﹞橫論四教,豎則三土,同居四教,各有教主,各有菩薩,輔翊化機。方便二教,實報一圓,各須菩薩輔佛逗緣。

二「赴利」下,赴緣有異。

﹝智者疏﹞赴利緣者,即如華嚴中法慧金剛藏等,赴鈍緣者,或如彌勒等。若佛轉五味法門,法門興廢,輔佛菩薩亦節節興廢,若權若實,廣利眾生。

﹝知禮記﹞大略而分,頓部根利,漸教根鈍。若委論者,頓中別鈍,漸中圓利。所說之法,隨機廢興,輔佛菩薩亦隨改轉,不可文備,宜准教思。

二「此中」下,明本觀佛章略述。

﹝智者疏﹞此中亦應明別圓本觀機應。

三支佛。

﹝智者疏﹞次明應以支佛者,如文殊二萬億劫作支佛,化眾生現身說法。

﹝知禮記﹞若論獨覺,既不值佛稟教,何能說法?欲化眾生,但現神變。今雲說法,乃論佛世稟因緣教者也。此明權示,亦引其類,隨味而轉,同聲聞也。

四「次明」下,聲聞二,初明所現。

﹝智者疏﹞次明應以聲聞身者,或作三藏,或作通教聲聞,或作隨五味轉聲聞。

二「內秘」下,明能現,前列所現,全同實行,今明能現,知是大權,此中有四,初能現意。

﹝智者疏﹞內秘外現莊嚴,四枯四榮,引導眾生。

﹝知禮記﹞外示權跡,意在莊嚴,涅槃雙樹。言雙樹者,四方各雙,東方一雙,一枯一榮,南西北方,亦複如是。東方枯榮表常、無常,南:樂、無樂,西:我、無我,北:淨、不淨,如來於中北首而臥,入般涅槃,則表雙非常無常等。經文略舉因中六人,即是身子、目連、空生、那律、迦葉、阿難,及果一人即如來,是此皆善能莊嚴雙樹。斯蓋如來與身子等,久證三德,欲令眾生得入秘藏雙非常等真四德,故初於三藏,主伴相與,同諸實行,殷勤修證無常、無樂、無我、無淨,成四枯也。次於二酥,褒圓折偏,恥小慕大,說菩薩法,引諸眾生,破于無常,修學常等,成四榮也。至法華會及今涅槃,引諸眾生,皆同證入,非枯非榮,中道四德。大般涅槃經示主伴一代化功,今已成就,乃於雙樹中間涅槃而表顯之,故雲六人及以如來能嚴雙樹。觀音示現聲聞之身,其意如是。

二「次引」下,能現人。

﹝智者疏﹞次引華嚴中諸菩薩比丘入法界,所見住不思議法門者,成此義也。

﹝知禮記﹞善財所見諸善知識,如海雲比丘,善住比丘,現聲聞身,說別圓法。二乘機扣,即說藏通,既住不思議法門,何所不說。此合今文人法四句。

三「次引大」下,能現法。

﹝智者疏﹞次引大經四種觀十二因緣,觀別圓本地慈悲,不取不舍,今作四種聖人,普應一切。

﹝知禮記﹞上總約法彰能現人,今此的示現小之術,故引大經四種之智,觀十二緣得四乘果。觀音若修別觀,則次第用四智觀緣;若修圓觀,則一心用四因緣智。而於一一,皆起誓願度諸眾生,不取四相,不舍四法。不取故非有,不舍故非空;雙遮二邊,即無緣誓;雙照生法,即四慈悲。今行願成,故遍法界現四形聲,普應一切。今於四中,的取下智,為能現法。

四「問」下,寄料簡二,初問。

﹝智者疏﹞問:「佛雲何度佛?」

﹝知禮記﹞因前分別以十界身,應十界機,一多交互,雖成四句,而終有佛度於佛界,故有今問。

二答。

﹝智者疏﹞答:「等覺菩薩作佛身,度初地佛,何意不得?如人亦能度人(云云)。」

﹝知禮記﹞答中等覺度初地者,約別教義也。以圓六即佛義太寬,別教登地佛界義顯。何者別教三賢用於三乘所修觀法?入地證中迥超九界,始本分合,體用同佛故。然是分證,惑必厚薄,智論淺深,是故上位現化他佛,度于下位自行之佛,取譬人中師度弟子。須知能度之佛,或現八相,或坐華王。所度之佛必作因身,以佛威儀非稟法相故,四教佛皆無師智。又今一往且雲等覺度于初地,若本下跡高,可雲初地度於等覺,以示佛跡是妙覺身,乃由極果加被故也。

【「應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現梵王身而為說法;應以帝釋身得度者,即現帝釋身而為說法;應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自在天身而為說法;應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大自在天身而為說法;應以天大將軍身得度者,即現天大將軍身而為說法;應以毗沙門身得度者,即現毗沙門身而為說法;】

二「二明」下,天身六,初梵王二,初釋名相。

﹝智者疏﹞二明梵身者。梵即色天主,名為屍棄,此雲頂髻。瓔珞明四禪皆有王,此言梵者,應是初禪頂,猶有覺觀語法得為千界之主也。

二「觀音」下,明本觀。

﹝智者疏﹞觀音修白色三昧,不取不舍,不取故不。隨禪生不舍故應,為梵王說出欲論,四句現身,以權引實。

﹝知禮記﹞此天依正多是白色,觀音因時觀於白色,即空假中住白法界,即是此有真常我性,名王三昧。不取不舍者,不取此禪有相謂見思也;不取此禪空相塵沙也;不取此禪亦有亦無相,非有非無相,無明也;則不隨三惑生於此禪三土也。以不舍故,即能應為凡夫梵王同居也。複能應為方便梵王,即阿含雲:已證三果將入方便土也。複能應為實報梵王,即仁王雲:證七地故,說出欲論,亦三惑欲也。四句現身,即是感應,一多相對,以成四句。以權引實,引三土實行人也。具如佛章,下去諸身,皆應例此。

二帝釋。

﹝智者疏﹞應以帝釋身者,此地居天主也,具雲釋迦提桓因陀羅。釋迦言能提桓,只是提婆,提婆即是天因陀羅,名主能作天主。菩薩修難伏三昧,不取不舍,說種種勝論,四句現身,以權引實。

三自在。

﹝智者疏﹞自在天是欲界頂,具雲婆舍跋提。此雲他化自在,假他所作以成己樂,即是魔王也。淨名雲:「多是不思議解脫菩薩住赤色三昧,不取不舍,應為魔王,令諸魔界即是佛界。」四句現身,以權引實。

四大自在。

﹝智者疏﹞大自在即色界頂,魔榼首羅也,樓炭稱為阿迦尼吒,華嚴稱為色究竟,或有人以為第六天,而諸經論多稱大自在,是色界頂。釋論雲:「過淨居天有十住菩薩,號大自在大千界主。」十住經雲:「大自在天光明勝一切眾生,涅槃獻供大自在天最勝,故非第六天。」釋論雲:「魔醯首羅此稱大自在,騎白牛,八臂三眼,是諸天將。」未知此是同名為即指王為將。

五天大將軍。

﹝智者疏﹞天大將軍者,如金光明即以散脂為大將。大經雲:「八健提天中力士。」釋論稱魔醯首羅如前,又稱鳩摩伽此,雲童子騎孔雀。擎雞持鐸,捉赤幡韋紐,此稱遍聞;四臂捉貝持論騎金翅鳥,皆是諸天大將。未知此大將軍定是何等四句相對。

﹝知禮記﹞闕釋毗沙門,以可見故。

【「應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現小王身而為說法;應以長者身得度者,即現長者身而為說法;應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現居士身而為說法;應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現宰官身而為說法;應以婆羅門身得度者,即現婆羅門身而為說法;】

三「小王」下,人身五,初小王。

﹝智者疏﹞小王身者,或雲天王為大,人王為小。就人王中,四種轉輪王自有大小;如非四輪王,有名粟散王,自有小大;中國名大,附庸名小,傳傳相望。今言小者,小尚為之,何況其大耶?此亦有四句,何獨為福業,受報入同居土,具足化他共修功德,慈心利物是為王也。

二長者。

﹝智者疏﹞長者身者,應釋十長人之德,內合法門。

﹝知禮記﹞十長人之德,如大本疏第五雲:世間長者備十種德:一姓貴,二位高,三大富,四威猛,五智深,六年耆,七行淨,八禮備,九上歎,十下歸。姓則三皇五帝之裔,左貂右插之家;位則輔弼丞相,鹽梅阿衡;富則銅陵金谷,豐饒侈靡;威則嚴霜隆重,不肅而成;智則胸如武庫,權奇超拔;年則蒼蒼棱棱,物儀所伏;行則白圭無玷,所行如言;禮則節度庠序,世所式瞻;上則一人所敬,下則四海所歸。內合如來十種功德及觀心十德,具彰彼疏。

三居士。

﹝智者疏﹞居士者,多積賄貨,居業豐盈,以此為名也。

四宰官。

﹝智者疏﹞宰官者,宰主義,官是功能。義謂三台,以功能能輔政於主,故雲宰官。郡縣亦稱為宰官,宰政民下也。

五婆羅門。

﹝智者疏﹞婆羅門者,稱為淨行,劫初種族,山野自閑,人以稱之也。一一身皆有四句本觀。

【「應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得度者,即現比丘、比丘尼、優娑塞、優婆夷身而為說法;】

四「次列」下,四眾。

﹝智者疏﹞次列四眾,釋如舊。

﹝知禮記﹞比丘者,或言有翻,或言無翻。有翻者,此雲除饉眾生,在因無法自資,得果多所饉乏;出家戒行是良福田,能生物善,除因果之饉乏也。無翻者,名含三義:一破惡,二怖魔,三乞士(云云)。比丘尼者,比丘同前;尼者,此翻女也。優婆塞,此雲近事男;優婆夷,此雲近事女;以受歸戒,堪近事出家二眾。又在家二眾,或翻為清信士、清信女。

【「應以長者、居士、宰官、婆羅門婦女身得度者,即現婦女身而為說法;】

五婦女。

﹝智者疏﹞次婦女者,不明小王婦女者,王家禁固不得遊散,化物為難,故不作。若如妙音,即雲于王后宮變為女像也。

【「應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現童男、童女身而為說法;】

六童真。

﹝智者疏﹞童男女者,取妙莊嚴二子釋之。華嚴童子算砂嬉戲也。

【「應以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迦、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現之而為說法;】

七八部八,初天。

﹝智者疏﹞七明八部者,上列大威德天,今更舉二十八天等,或可星宿掌人間者也。

二龍。

﹝智者疏﹞龍有四種:一守天宮殿,持令不落,人間屋上作龍像之爾。二興雲致雨益人間者。三地龍決江開瀆。四伏藏守轉輪王大福人藏也。肇師但出三,不出天龍。

三夜叉。

﹝智者疏﹞夜叉,此雲捷疾,此有三處:海島、空中、天上,傳傳相持,不得食人。佛,初成道及說法傳唱至天。

四乾闥婆。

﹝智者疏﹞乾闥婆,此雲香陰,帝釋樂神,在須彌南金剛窟住,天欲作樂其心動。什師雲:在寶山中住,身有異相,即上奏樂也。

五阿修羅。

﹝智者疏﹞阿修羅,千頭二千手,萬頭二萬手,或三頭六手,此雲無酒。一持不飲酒戒,男醜女端,在眾相山中住,或言居海底,風輪持水如雲,居其下。上文雲:居在大海邊有大力,口訶日月,日月為之失光,掌搏須彌,須彌為之跛[(-)+(-)]。入海齊腰,見天飲甘露,而四天下采華置大海中釀,海中眾生業力持,進失甘露,退不成酒,即斷酒,故雲無酒神。不飲酒故得大力也。

六迦樓羅。

﹝智者疏﹞迦樓羅者,此雲金翅,翅頭金色,因以名之此鳥。與龍約:汝繞須彌令斷,我搏海見泥,我不如,輸子為汝給使;汝不如,輸子與我啖。天力持須彌,不可斷故龍輸子。卵生食卵,龍不能食三生;濕生食二,胎生食三,化生食四。

七緊那羅。

﹝智者疏﹞緊那羅者,天帝絲竹樂神,小不如乾闥婆,形似人而頭有角,亦呼為疑神,亦為人非人,今不取人非人釋緊那羅,此乃是結八部數爾。

八摩睺羅伽。

﹝智者疏﹞摩睺者,什師雲是地龍;肇師雲是大蟒,腹行也。八部皆能變本形,在座聽法也。

【「應以執金剛神得度者,即現執金剛神而為說法。】

八金剛二,初釋相。

﹝智者疏﹞金剛非八部數,手執此寶護持佛法,或言在欲色天中教化諸天,即大權神也。經雲:是吾之兄。

二問答二,初問。

﹝智者疏﹞問:「上界身可化下,下界身雲何化上?」

二答。

﹝智者疏﹞答:「菩薩所為應以得度,乃應之爾,如王聞蟻鬥。」

【「無盡意!是觀世音菩薩成就如是功德,以種種形,游諸國土,度脫眾生。】

第二總答三,初牒章示文意二,初牒章。

﹝智者疏﹞第二從成就如是功德者,是總答也。

二示文。

﹝智者疏﹞此則結別開總。「成就如是功德」是結別也,「以種種形游諸國土」是總答也。

二「諸名」下,依文明義廣二,初依文釋二,初明垂應遍三土。

﹝智者疏﹞諸名不一,橫則遍周十方,豎則冠通三土。隨機變現,何止三十三身?托化逐緣,豈局在娑婆世界?

﹝知禮記﹞就同居說,十方土異,約上二土,則無異域。故同居對方便,一異分之;方便對實報,融不融別;實報對寂光,相無相簡。若同居中眾生種類塵沙莫喻,觀音悉能示其三業,而度脫之。經文所列三十三身,蓋略示也。欲彰周遍,故總示雲:以種種形游諸國土,廣脫眾生也。

二「以種」下,據總文示三廣。

﹝智者疏﹞以種種形,總明示現身廣;游諸國土,總明所化處廣;度脫眾生,總明得益廣。

﹝知禮記﹞不明三廣,但依別答,則成限局觀音應化矣。

二「言雖」下,結義廣。

﹝智者疏﹞言雖略上義極廣,前故稱為總答也。

三「善財」下,按義顯他狹二,初明文廣義狹。

﹝智者疏﹞善財入法界文雖廣,義未必該十法界。

二斥違義立宗。

﹝智者疏﹞地人見文廣,判為圓宗;見法華文略,判為不真宗;若尋此意,無不真之義也。

﹝知禮記﹞若尋今意,一菩薩身能現十界,複雲以種種形,游諸國土,度脫眾生,三廣義彰,不可思說。經文明示普門示現,佛意令知本性發明,就何文義雲夢幻不真?略是剛然,貶挫妙典,故知此師但見文略,不究理圓,故作斯判矣!

第三勸供養二,初標章立意二,初標章。

﹝智者疏﹞三從「是故汝等」去,是勸供養也。

二「佛答」下,立意二,初明始終相稱二,初示今立章二,初前後皆三二,初敘前三。

﹝智者疏﹞佛答前問,先總後別,末勸受持。而眾生仰荷冥益,但可持名秉字而已,故前開三段,始終開合,於義相稱。

二「佛答後」下,示今三。

﹝智者疏﹞佛答後問,前別後總,末勸供養,眾生既荷顯益,見色聞聲故勸供養,此則開合始終相稱。

二「而總」下,明總別互舉。

﹝智者疏﹞而總別前後者互舉爾。

二「有人」下,斥他傷義。

﹝智者疏﹞有人以總答為歎德,此分文傷義。

﹝知禮記﹞前三後三,始終開合,各得相稱。若以總答為歎德者,則令後三義不相稱。佛以總答廣前別答,若廢總答,則令三廣義意不顯,故雲傷義。

二「問後」下,問答釋疑二,初番二,初疑前無奉旨。

﹝智者疏﹞問:「後勸供養,受旨奉瓔珞,前勸持名,何得無耶?」

二答默念成機二,初明默念。

﹝智者疏﹞答:「默念持名,故不彰文,供養事顯,須脫瓔珞也。」

﹝知禮記﹞前勸持名唯令心念,是故受旨,但當冥默。後勸供養,必假外物,以表內懷,是故解瓔而為法施。

二「又欲」下,互成機。

﹝智者疏﹞又欲成冥顯義,前是顯機,更持名默念,即成冥機。後是冥機,複更供養,即成顯機,合二義具足。

﹝知禮記﹞前陳三業,已是顯機,奉旨默念,更成冥感。今但宿善,即是冥機,奉旨解瓔,即成顯感。前後互現,各有深致。

二番二,初問以機難應。

﹝智者疏﹞問:「亦應更成二應耶?」

二答以機顯應。

﹝智者疏﹞答:「二機既具,必知有應,故不更說。」

二「初勸」下,依文釋義二,初分文。

﹝智者疏﹞初勸供養,二奉旨。初又二。

【「是故汝等,應當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

二「先稱」下,釋義二,初勸供養二,初稱美。

﹝智者疏﹞先稱美功德如文。

【「是觀世音菩薩摩訶薩於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號之為施無畏者。」】

二「出供」下,出意。

﹝智者疏﹞二出供養之意,意者正由能施,眾生無畏,從德受名,眾生於畏得脫,為作此名。德既無量,名亦應多,不可說不可說也。

﹝知禮記﹞若佛頂首楞嚴經明十四種無畏功德,即以救七難、赴二求、免三毒等,為施無畏。今品既在第二問答之後,明施無畏,似用現身說法,為施無畏。若據文雲於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亦可總該前番問答,是則真應二身俱為能施,冥顯二益皆得無畏。

二奉旨二,初科。

﹝智者疏﹞奉旨供養中為六:一奉命,二不受,三重奉,四佛勸,五受,六結其德。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今當供養觀世音菩薩。」即解頸眾寶珠瓔珞,價直百千兩金,而以與之。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寶瓔珞。」】

二「經文」下,釋六,初奉命二,初釋解瓔二,初事釋二,初評眾寶文。

﹝智者疏﹞經文不定,或眾寶瓔珞、或珠、或眾寶珠,此翻譯減長爾。眾寶珠者,眾寶間珠,共為嚴飾也。

二「若依」下,釋百千價二,初問。

﹝智者疏﹞「若依瓔珞經,從初住銅寶瓔珞,乃至等覺摩尼瓔珞,今無盡意位高,那忽止直百千兩金?」

﹝知禮記﹞經以事瓔,表於行瓔,諸地功德,莊嚴法身。既有階差,故以世寶貴賤為表,今無盡意入位既高,瓔珞合用無價之寶,豈可止直十萬兩金?

二答。

﹝智者疏﹞答:「此略言百姓萬民,爾實不啻堪此也。」

﹝知禮記﹞言百千者,略舉多種,如雲百姓,豈局一百?萬民亦然,約位辯瓔,必無價也。

二「若就」下,觀解。

﹝智者疏﹞若就觀解者,將事表理,何得一向事解耶?頸者表中道一實之理,以眾多無著法門莊嚴實相,如瓔珞在頸。解者,表菩薩為常舍行,故一切願行功德,乃至佛智菩提涅槃,亦不住不著,無依無倚,故言解也。大集雲:戒定慧陀羅尼以為瓔珞莊嚴法身也。百千是十萬,此表一地,有萬功德,即十萬也。

﹝知禮記﹞所言百千,乃以事數,表於理觀,豈專約事定其多少?頸是所嚴,故表中道,此性德也。全性起修,故能嚴行皆無著也。此行稱性,如瓔珞在頸;而言解者,菩薩雖有上求下化,一切功德未始不與常舍相應,欲示眾生常舍行故,乃解瓔珞而為施也。大集蓋明行瓔嚴理,一地成萬者,了達一心,十界百法,百界千法,千界萬法,此之萬法,性本具足,全性起修,轉名萬德,即三學六度,三昧總持,神通智慧,四等四攝,三念八脫,十力無畏,十地悉能分證萬德,即成十萬。故知言數,不專事也。

二「法施」下,釋法施二,初舊取重法施。

﹝智者疏﹞法施者,舊雲如法施、重法施、求法施、學法施,皆名法施。無盡意重法故施也。

﹝知禮記﹞因重聖法,故行財施,是則財法分為兩派,理豈然乎?

二今明如法施。

﹝智者疏﹞今明如法施也,正以財通於法名財,即是法財,即因緣生法,即空即假即中,三諦一心,一切具足,於法平等,於財亦等,如此施者,即是法施。

﹝知禮記﹞法是三諦圓常理性,今體財即性,諸法趣財,是趣不過,財尚叵得,雲何當有趣與非趣?故財與法,無二無別;財外無法,法外無財,豈唯財爾!施及受者,皆空假中無非法界,如是乃名,以法界心,對法界境,起法界施。「於財」下,引淨名經:以一瓔珞分作二分,一分施與最下乞人,一分奉於難勝如來,而作是言:若施主等心施一最下乞人,猶如如來福田之相,無所分別,等於大悲,不求果報,是則名曰具足法施。彼疏釋雲:此即觀所施田,入平等法界,無有二相,成無緣悲,具足一切佛法,不求緣修之報,即是具足法施之會。如此明文,諸師何得但約說法,以明法施?(疏文)彼經居士觀于悲田法界等佛,今無盡意對於敬田既稱法施,豈不等彼一切眾生邪?

【時觀世音菩薩不肯受之。】

二「不肯」下,不受二,初事釋。

﹝智者疏﹞不肯受者,事解無盡意奉命供養,我未奉命那忽輒受?亦是事須遜讓。

二觀解。

﹝智者疏﹞觀解者,不受三昧廣大之用,故無所受。

﹝知禮記﹞不受三昧即畢竟空,一心三觀,破無不遍。以即空故,不受於有;以即假故,不受於空;以即中故,不受二邊;照空假故,不受中道;如是不受,在一心中,方離次第,及以但空,以五不受,義遍衍門,應當料簡。

【無盡意複白觀世音菩薩言:「仁者湣我等故,受此瓔珞。」】

三「重白」下,重奉。

﹝智者疏﹞重白湣我者,或可請上湣下,或可地位相齊故相湣,或可我為四眾,故施仁湣四眾。故受以無所受而受諸受。

﹝知禮記﹞三義解湣,前二自行,後一利他。此猶事釋以無等者,複約理觀,求觀音受,何者圓論不受,則于諸法,無所遺故,畢竟不受即畢竟受,故雲以無所受而受諸受。

【爾時,佛告觀世音菩薩:「當湣此無盡意菩薩,及四眾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故受是瓔珞。」】

四佛勸。

﹝智者疏﹞佛勸湣者,即是湣一切眾生,及四眾也。正以菩薩為物故施,為物故受。

【即時觀世音菩薩湣諸四眾及于天龍人非人等,受其瓔珞,分作二分,一分奉釋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寶佛塔。】

五受施。

﹝智者疏﹞二分者,表事理二因。奉二佛者,將二因趣二果也。理圓即法佛,事圓即報佛,二佛表二果也。

﹝知禮記﹞觀音本地唯佛能知,今現因身,須求極果,故雖受施,回奉敬田,以一瓔珞,作二分者,表于一行必具二因,理則正因,事則緣了,事理不二,名曰妙因。能成二身不思議果,法無增減,而能出纏,性即修故,報有斷證,然匪功成。修即性故,若其然者,方曰事理之因,趣於法報之果。不論應身者,因人趣果合表二身,法報若成,應用自發。

六結德。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自在神力,游於娑婆世界。」】

文後重頌,什公不譯,諸師皆謂梵本中有,荊溪雲:「此亦未測什公深意。」續高僧傳雲:「偈是闍那崛多所譯。」智者出時,此偈未行,故無所解。荊溪亦於輔行記中,引還著于本人之文,故知具釋理亦無妨。近有天竺寺式法師,分節其文,對於長行,二種問答,宛如符契。今依彼科,略消此偈,偈有二十六行,分三:初一行雙頌二問二,初一句歎德。

【爾時無盡意菩薩以偈問曰:「世尊妙相具,】

﹝知禮記﹞世尊具相誠由萬德之所莊嚴,是故歎相,即是美德。

次「我今」下,三句雙問二,初一句含上二問。

【我今重問彼,】

﹝知禮記﹞長行先問得名因緣,次問三業遊化之相,今既重頌,豈闕後問。故知句中「問彼」兩字,兼含次問也。

二「佛子」下,兩句別頌,初問文甚顯著。

【佛子何因緣,名為觀世音?】

二「具足」下,二十二行雙頌二答二,初二句經家敘。

【具足妙相尊,偈答無盡意。】

﹝知禮記﹞緝綴之語,合當直說,今為偈者或集經者,乘便頌之;或是崛多以偈翻之,貫散無在。

二「汝聽」下,正頌佛答二,初一行半加頌總歎願行。

【汝聽觀音行,善應諸方所。弘誓深如海,曆劫不思議,侍多千億佛,發大清淨願。】

﹝知禮記﹞「汝聽」二字,敕令審諦。觀音行者,一心三智,觀彼類音,令無量苦,一時解脫,即是己成利他行也。不動真心,垂形三土,方名善應,處處現往,故曰諸方。此二句總歎所克真應二身,次則總論能成行願。初明始心四弘願廣,複示行行經劫難量,以誓深故,長時不退。以時長故,值佛唯多隨佛作為,方名侍佛修諸佛行也。一一佛所皆發淨願後心別願也,若不爾者,安得真智遍拔眾苦,安能應身普度一切?

二「我為」下,別頌二答二,初頌,初答觀音得名二,初一行頌總答。

【我為汝略說,聞名及見身,心念不空過,能滅諸有苦。】

﹝知禮記﹞舉要言之,故雲略說。聞名故稱口業機也,見身故禮身業機也,心念正當意業機也,上明冥應。今雲見身,二應具也,亦可見于妙智之身,不虧冥應。長行總答,機但稱名;而別答中,機具三業。至今重頌,總中三業,別但心念,綺文互現,頌之巧也。

二「假使」下,頌別答二,初十二行頌七難十二,初一行頌第一火難。

【假使興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觀音力,火坑變成池。】

﹝知禮記﹞如前疏釋,下去諸難皆可例知。問:「上長行中,求離三毒,常念觀音。疏雲:『常念乃是正念,體達煩惱即是實際。』無能無所,今偈那雲念彼觀音,彼此既分,豈忘能所?」答:「圓妙之教,不可情求,文似相違,義釋一揆。即於無差而說差故,豈有差別異無差邪?今文言彼,義當兩向:若就佛說,觀音為彼,即是師弟而分彼此;若就眾生念彼觀音,此乃感應而分彼此。師弟感應,妙教詮之,皆是法界,一一圓融,眾生乃感,心中彼佛,諸佛還應,心內彼生。此教行人或遭苦難,念彼觀音,豈謂能念異所念邪?以知皆是法界故也。達彼觀音,即念而具,既知即念,有何能所?故彼此雖分,能所俱絕,是故偈文雖雲念彼,與上正念,全不相違。」問:「求脫苦難,心念觀音,一切機緣俱能感聖,今釋念彼,那但約圓,豈果報等機全不能感?」答:「王三昧力,救一一難,皆論十番,始離惡報,終入寂光,十界眾機,誰不蒙益。疏釋前答,此義備彰,頌開七難,而為十二,各合具明十番感應,但以部意正在醍醐,是故長行佛示意機,唯令常念。常念必須絕於破立,今聞重頌念彼觀音,必合疑雲:前令絕所今教念彼,豈不相違?故須約圓,釋此伏難。彼此即念,能所豈存?學者應知觀音應物,雖無所遺,今宗示人唯在妙觀,是故前疏釋乎意機,全廢余塗,一向圓解;至今重頌,念彼觀音,豈可異前。自從淺解違大師意,勸今學人,若說若行,勿離圓觀,一苦一樂,常念觀音,既成妙機,何爽圓應?一實事益,念念常沾。」

二「或漂」下,一行頌第二水難。

【或漂流巨海,龍魚諸鬼難,念彼觀音力,波浪不能沒。】

三「或在」下,一行加頌墮須彌峰。

【或在須彌峰,為人所推墮,念彼觀音力,如日虛空住。】

四「或被」下,一行加頌墮金剛山。

【或被惡人逐,墮落金剛山,念彼觀音力,不能損一毛。】

五「或值」下,一行超頌怨賊難。

【或值怨賊繞,各執刀加害,念彼觀音力,鹹即起慈心。】

六「或遭」下,一行頌刀杖難。

【或遭王難苦,臨刑欲壽終,念彼觀音力,刀尋段段壞。】

七「或囚」下,頌幽執難。

【或囚禁枷鎖,手足被杻械,念彼觀音力,釋然得解脫。】

八「咒詛」下,加頌咒詛難。

【咒詛諸毒藥,所欲害身者,念彼觀音力,還著於本人。】

﹝知禮記﹞還著本人者,凡咒毒藥,乃用鬼法,欲害於人。前人邪念,方受其害,若能正念,還著本人。如譬喻經中,有清信士,初持五戒,後時衰老,多有廢忘。爾時山中有渴梵志,從其乞飲,田家事忙,不暇看之,遂恨而去。梵志能起屍使鬼,召得殺鬼,敕曰:「彼辱我,往殺之。」山中有羅漢知往詣田家語言:「汝今夜早然燈,勤三自歸,口誦守口,身莫犯偈,慈念眾生,可得安穩。」主人如教,通曉念佛誦戒,鬼至曉求其微尤,無能得害。鬼神之法,人令其殺,即便欲殺,但彼有不可殺之德,法當卻殺其使鬼者,其鬼乃恚,欲害梵志。羅漢蔽之,令鬼不見。田家悟道,梵志得活,輔行引之雲:正是觀音經中,還著于本人之文。

九「或遇」下,追頌羅刹難。

【或遇惡羅刹,毒龍諸見等,念彼觀音力,時悉不敢害。】

十「若惡」下,加頌惡獸難。

【若惡獸圍繞,利牙爪可怖,念彼觀音力,疾走無邊方。】

十一「蚖蛇」下,加頌蛇蠍難。

【蚖蛇及蝮蠍,氣毒煙火然,念彼觀音力,尋聲自回去。】

十二「雲雷」下,加頌雷雨難。

【雲雷鼓掣電,降雹澍大雨,念彼觀音力,應時得消散。】

﹝知禮記﹞足前七難,而為十二,皆須具約報業煩惱,六道四教,一一釋之。若論所表,不出六種,須彌金剛,亦是地種;雷雨屬水;獸蛇咒詛,同是有情,皆表識種。菩薩因中于此六種修別圓觀,今住六種如實之際,故遍法界救諸苦難,皆令得住六種本際。斯是觀音證惡法性于惡自在,方能任運遍赴諸難。以要言之,一切依正,皆是觀音妙身妙心。一切眾生於聖色心,而自為難,求救三業,亦即觀音。是故機成即時而應當以此義,念念觀之,何患不同觀音利物!

二「眾生」下,一行總頌三毒二求。

【眾生被困畑,無量苦逼身,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

﹝知禮記﹞一切眾生,多於界內貪嗔邪見,及以界外三毒之惑,外則無於報得男女,內則乏於定慧。男女致招二種生死困畑,是故名為無量苦逼,若其能以正助為機,即感真身妙智之力,救於二種世間之苦。疏解長行,三毒二求,義該一切,對今重頌,更無所遺。

二「具足」下,頌次答普門示現二,初正頌示現二,初一行超頌總答。

【具足神通力,廣修智方便,十方諸國土,無刹不現身。】

﹝知禮記﹞長行先別後總,以總結別。今頌先總後別,開總出別,前後互顯矣。長行總答雲:以種種形游諸國土度脫眾生,今頌卻論能應之由,由神通力及智方便也。若匪千如全體之用,不名具足神通力也。通雖性具,複由廣修妙智方便,照性發通,故得普門示現自在。十方無外,三土非他,不離一心,遍應諸刹。

二「種種」下,追頌別答,上長行中別列諸身,身皆三業。今頌別示三業,業皆遍周,重頌之巧也。文三:初一行別頌身業普應。

【種種諸惡趣,地獄鬼畜生,生老病死苦,以漸悉令滅。】

﹝知禮記﹞合明十界,但示三塗,以下況上也。又種種惡趣通指九界,九界望佛皆名為惡,次別舉三塗極惡故也,九界二死皆有四相,漸令除滅歸於常寂。

二「真觀」下,頌意業普觀二,初一行明本觀慈悲。

【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悲觀及慈觀,常願常瞻仰。】

﹝知禮記﹞有五觀字皆去聲呼。具明三觀,及以慈悲,真觀空也;清淨觀假也,假從空得,無見思染,故名清淨。又空唯自淨,假令他淨,故名清淨。又不思議假三觀具足,離三惑染,故名清淨。廣大智慧觀中也,雙遮雙照無偏無待,即平等大慧也。此之三觀,或次第修,或不次修,無不皆以慈悲合運。而其慈悲皆稱觀者,其意有二:一者、慈悲是觀,如四無量心名四種禪,禪即觀也;觀音乃以無緣慈悲觀察眾生名慈悲觀。二者、慈悲之法必用三觀,良以三觀能成眾行,用三觀拔苦,故名悲觀;用三觀與樂,故名慈觀。故上文雲: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豈非悲心用於三觀!雖有二解,體是一也。菩薩從初至於鄰極,三觀慈悲未始離念,故令眾生常願修此,常仰茲觀。疏解長行冥顯二應,因中合有本觀慈悲,後譯重頌,果有其文,信智者言冥符佛意。

二「無垢」下,一行明智光遍照。

【無垢清淨光,慧日破諸暗,能伏災風火,普明照世間。】

﹝知禮記﹞三觀慈悲,因中立誓也;智光遍照,果上益物鑒機也。無垢淨光,照窮正性,察其本末。若其不破三惑諸暗,二死風火,何能普益二世間機?火災至初禪喻同居生死,風災至三禪喻實報生死,水災至二禪喻方便生死,舉二不言水者,中可例知。

三「悲體」下,一行頌口業普說二,初二句頌二輪化本。

【悲體戒雷震,慈意妙大雲,】

﹝知禮記﹞說雖在口,必假身意為授法本。初句者為法現形,本期救苦,故說法身名為悲體,此身先用戒德,警人如天震雷物無不肅。次句者,菩薩以慈而為心意,無緣而被名之為妙物無不覆,譬若大雲,二輪既施然可授法。

二「澍甘」下,二句正頌口輪說法。

【澍甘露法雨,滅除煩惱焰。】

﹝知禮記﹞甘露者,智者雲:諸天不死之神藥也。所宣至理,解必無生,若匪無生,焉能不死?本性常法,非說那知?於慈雲中,澍大法雨,眾生受者,三惑焰滅,以茲三普為入道門,故當別頌普門義也。

二「諍訟」下,加頌顯權。

【諍訟經官處,怖畏軍陣中,念彼觀音力,眾怨悉退散。】

﹝知禮記﹞長行顯應以被冥機,疏以施瓔彰顯機義。今逢重頌有顯機文,益見天台冥契聖旨。事系訟庭,身臨戰陣,心憂刑罰,命慮兵殘,今昔冤仇,此時合會。一心致感,眾難皆袪,亦可例前。疏釋七難通於三障,即諍訟等義該諸有,及以三乘思之可見。

三「妙音」下,三行雙頌二勸二,初頌勸受持二,初一行明智境深妙以勸常念。

【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是故須常念。】

﹝知禮記﹞初三句中,有五「音」字,皆是眾生稱唱。言音,以由菩薩妙智觀故,皆成妙境。三智照故音成三境。雙遮空有,即成妙音。雙照空有,即成世音。世即二世間也,不別而別,此二音字,中智境也。梵是四等慈悲喜舍,四觀照之,即成俗諦,故名梵音。稱俗照機,若熟若脫,時節不差,名海潮音。此二音字,假智境也。畢竟空智出九界情,照眾生音,超二世相,是故名為勝世間音。此一音字,空智境也。言雖次第,觀在一心,智外無音,音外無智,境智冥一,思慮頓忘,是故須常念者,正勸持念也。此之類音,雖是眾生口業所發,大聖三智照成三諦,即是三身,故勸行者念此三身。言常念者,如疏解雲:即是正念,非破非立,無能無所,三諦俱照,三觀俱亡,不次不偏,名常名正,若其然者,名為妙機。

二「念念」下,一行明感應難測以勸勿疑。

【念念勿生疑,觀世音淨聖,於苦惱死畑,能為作依怙。】

﹝知禮記﹞上先舉境智,次勸常念;今先勸勿疑,次陳感應,左右互顯耳。言念念者,相續繫念也。念即觀音深妙智境,雖達常住,未免遷流。即于遷流,照常境智,是則念念不離觀音。如大師示眾偈雲:「實心系實境,實緣次第生,實實迭相注,自然入實理。」言實緣者,刹那念也,次第而起,一一皆是實觀之緣。如是繫念,唯慎生疑,疑兕若生,理境斯障,故明聖德以勸息疑。縱久修不成,求之未應,須知淨聖冥資不虛,於二死中,如父如母,可依可怙,念念持護,感應必彰。然疑有三所:謂疑人、疑法、疑自,今但舉人,其二可息。勸令常念,複誡生疑,疑去念成,勸持意足。

二「具二」下,一行頌勸供養。

【具一切功德,慈眼視眾生,福聚海無量,是故應頂禮。」】

﹝知禮記﹞先舉功德,方勸頂禮,初句總示一切功德,次二句別彰慈眼,及以福聚。慈為善本,福收萬行,結示普門,勸修供養。禮既屬身,身必具口,非意不行,頂禮已成,三業供養。

【爾時,持地菩薩即從座起,前白佛言:「世尊!若有眾生聞是觀世音菩薩品自在之業,普門示現神通力者,當知是人功德不少。」】

第三歎聞品功德二,初持地歎功德二,初釋聞上二益。

﹝智者疏﹞第三從持地說去,歎聞品功德也。文雲聞是觀世音者,是聞上冥益一段問答也。普門品者,是聞顯益一段問答也。

﹝知禮記﹞經雲持地者,寶雲經雲:菩薩有十法名持地三昧如世間地:一者廣大,二眾生依,三無好惡,四受大雨,五生草木,六種子所依,七生眾寶,八生眾藥,九風不動,十師子吼亦不能驚。菩薩亦爾,經一一合,妙樂引彼釋今持地,結雲:以八教判方應今經。

二「此中」下,釋自在之義。

﹝智者疏﹞此中明自在業者,若是凡夫之業,為愛所潤,有漏因緣,不得自在。觀音為調伏十法界,示此三業,慈悲力潤,隨感受生,不為煩惱所累,故言自在業,為中道第一義諦,所攝於二諦中得自在。

﹝知禮記﹞業有多種,大約論三:一有漏業,為見思所潤,受分段土生。二無漏業。三非漏非無漏業。同為無明所潤,受變易土生。此約自行受生,以說若利他者,皆以慈悲潤彼,彼業同他受生,三藏菩薩,眾生緣慈,潤有漏業,同居業生。通教菩薩,法緣慈潤,有漏業習,於同居土,神通受生。法身菩薩,無緣慈潤,不思議業,三土應生。今觀世音等覺後心無緣慈悲,潤于中道自在之業,故雲中諦攝也。應十界,感十方淨穢,方便、實報,同彼機類,現身說法,故雲於二諦得自在也,即普門示現神通力矣。聞者能得觀行,真似微妙功德,故雲不少。

【佛說是普門品時,眾中八萬四千眾生,皆發無等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二「無等」下,聞品獲利益二,初約四悉釋無等等,疏有四節,結雲四悉以明發心,初釋四,初世界。

﹝智者疏﹞無等等者,二乘雖出三界,猶有上法,非是無等,佛是極地,故言無等。發求佛心,故言無等等,等於佛也。

﹝知禮記﹞二乘有上,是可等法;佛智無上,是無等法。初發大心,等於無等,即無等中而論於等,只是等於佛智故也。大小體別,名世界也。

二「又約」下,為人。

﹝智者疏﹞又約心,心中具足八萬四千法門,若發實相心,即是等八萬四千法門也。

﹝知禮記﹞乃以人數用表法門,刹那刹那,莫不具足八萬四千淨穢之法。此一一法無非實相,若緣諸法,作念而修,塵劫不等性中八萬。若即實相,無緣發心,刹那能等八萬四千究竟之法,發實相心,是生理善,即為人也。

三「亦是」下,對治。

﹝智者疏﹞亦是八萬四千波羅蜜,亦是八萬四千塵勞門,為如來種。

﹝知禮記﹞八萬四千始終無改,迷即塵勞,悟即彼岸,說波羅蜜,翻彼塵勞,即對治也。

四「故經」下,第一義。

﹝智者疏﹞故經雲:發心畢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前心難,今發初心,等於後心,初心雖發故言是無等,等於後心,名無等等。

﹝知禮記﹞前心難者,初破無明,實為難事。大經所贊,正在分真,是故頂禮。初發心,即發心住也,此位能具四十一位真應功德,此心超勝已不可等,此不可等,等於妙覺,既是真發,即第一義。

二「此即」下,結。

﹝智者疏﹞此即四悉檀意明發心也。

﹝知禮記﹞上之四釋,初四等果,二、三等理,果理不二,豈有階差?然約諸文,三慧四悉,多就位辯,故須四釋,不別而別,約位而明五品,聞慧即超二乘,不二觀成凡心等佛。小果有上,大果無等,小大差別,故當世界,初信至七位,當思慧。既粗垢先除,發實相似解照乎性德八萬法門,既生理善,故屬為人。八信至十位,當修慧,內外塵沙不除,自遣能以性中八萬功德,對破逆修,八萬塵勞,自他惡破,故屬對治;初發心住三慧,功成性三圓發四十二位,互具雖等,較其難易,初入功深,此位始得,真心開發,名第一義。

二「發心」下,約三即顯真發。

﹝智者疏﹞發心有三:一名字發,即五品弟子。二相似發,是六根清淨。三分真發,即,初住已上。此發心是真發心也。

﹝知禮記﹞名字發者,於能詮名,豁然開發三種菩提,願行之心。對違順境,此心彌熾,圓伏三惑,名觀行成。若名字即縱能勤修八法成乘,以未開悟,不名為發。今發觀行,稱名字者,蓋此五品,非真非似,但是信解詮妙名字,於妙三諦,決無疑滯,能伏無明,不為境動,是故稱為名字發也。相似發者,因觀加功,故三菩提倍前開發,似于本性,六根互用,稍類分真,如[+]比金,猶火先暖,故名相似發。菩提心真心發者,一發一切發,發一切方便,發一切觀照,發一切真性,此三菩提,圓融通達,不前不後,亦不一時,分證三德,分同果佛。故華嚴雲:,初發心時,使成正覺,所有慧身,不由他悟,微妙淨法身,湛然應一切。始從,初住,終至等覺,皆有此發,位位轉深,前之二發,相顯故來,經文結益,正在真發。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