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1/05/27 06:54:44
學習次第 : 進階

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話二

竺摩老法師講述

在澳門佛學社

 

 

(乙) 佛教的倫常

再由倫理轉到倫常來講;世間眼光近視的人,往往以為佛法不近倫理,更不合倫常。他們說:‘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兄弟有序,朋友有信’;這叫做倫常。佛教既離親出家,君臣不顧,婚嫁事斷,骨肉分散,朋友交絕,還談得到倫常嗎?這都從表面上,用淺薄的眼光來觀察佛教,隨便輕率地加以批評。其實佛教最注重報答四恩──父母養育恩,師長教導恩,國王水土恩,眾生護助恩──是佛教弟子朝夕勤修的主要課題。這報恩倫理的廣泛,不光是自己的父母,已把一切人類與我有恩德的,都包括在報恩之內了。現在再引出佛說的幾部經來看看,便知道佛教對於倫常是怎樣地重視:(一)善生經、佛為羅閱只城的善生長者子,說聖賢法中應禮六方之法:禮東方如父母,禮南方如師長,禮西方如妻婦,禮北方如親党,禮下方如僮僕,禮上方如宗教師。對於父子師徒等的彼此互敬,較之儒家的‘絜矩之道’,還要切實。(二)孛經,是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為波斯匿王說一個梵志名孛的故事。內中孛向藍達國王說了修身、交友、敬師、待妻、親賢臣、遠小人、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大道理,完全是世法中最優良的倫常理則。(三)玉耶經,是佛為須達長者的媳婦玉耶小姐說的如何事奉翁姑,親近夫婿的倫常之道。內有五善,三惡,七輩婦女法,優婆夷十戒等,可以比之我國的禮記內則篇。(四)梵網經中以孝為戒,不孝親即不足以言戒。(五)四十二章經說:‘人事天地鬼神,不如孝其親矣,二親最神也!’(六)雜寶藏經說:‘若有人欲得梵天王在家中者,能孝養父母,梵天王即在家中;欲使帝釋在家中者,能孝養父母,帝釋即在家中;欲得一切天神在家中者,但供養父母,當知一切天神即在家中;乃至若欲供養諸聖賢及佛,但供養父母,諸聖賢及佛,即在家中。’不過出家比丘,為專心清淨,道業成就,故暫時辭親學道,非拋棄父母等不顧,亦非絕倫常之情理,試再一論世間孝行與出世孝行之暫時性與永遠性,徹底與不徹底,就可知道佛教的倫理,是人生最高尚的倫理。

(丙) 世出世間孝道之比較

曾子曰:‘夫孝,推而放諸東海而准,推而放諸西海而准,推而放諸南海而准,推而放諸北海而准。’徐倬雲‘西竺遠在流沙外,去中國不知其幾萬里,而竺氏之為教,以無相為宗,以空諸所有為諦;獨所雲孝者,世出世間,俱不能廢,是所謂此心同此理同也。’此因孝道為人生建立的根本,所謂‘人生在世父母始’;沒有父母,那裏會有人類?則不論其為世間或出世間,孝行之道,又豈可不論!烏有反哺之情,人無報德之心,則與禽獸不同者幾希!或不如禽獸了。但平常許多都誤會和尚出家,不要父母,等同古時墨子的‘無父無君’,佛教決不是那麼一回事。

先說世間的孝道吧,詩經所謂‘哀哀父母,生我劬勞,欲報之恩,昊天罔極!’或‘晨昏定省,福祿侍養’;或‘生事之以禮,死祭之以禮,葬之以禮’。這是從子女對父母應做的孝行;至父母所望于兒子的,所謂‘積穀防饑,養子防老’;或‘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福祿侍養,生子繼嗣,固然是應作的;但惡逆之子,做了貪官污吏,冒犯國法,弄到‘滿門處斬’,‘九族誅滅’,那又是如何呢?或生了敗家子,連祖宗三代九族的東西都敗得精光,結果不善而終,族嗣依舊斷絕,那又怎麼辦呢。這些可以不論。反觀佛教所講的孝道,便不是這樣淺薄短視的,僅僅顧到眼前的一刹那!他是要使父母獲得永遠的快樂,才算是孝行的成全。蓮池大師說:‘父母恩重,過於山邱,五鼎三牲未足酬,親得離塵垢,子道方成就!’‘大孝釋迦尊,累劫報親恩。’可見得眼前為父母作暫時的打算,即使‘五鼎三牲’,又何以酬父母的大德呢!真能報父母的恩德,要在自己道業成就,度脫父母超越苦海,轉生樂土,才算是永固的徹底的孝。

又佛教的孝道,亦可說為三種:一、人天乘的孝道,注重孝養父母現生的福報。二、小乘人的孝道,度親族脫離苦海。三、菩薩乘的孝道,普度一切眾生(包括三世父母在內),離苦得樂,同成佛道。這樣比較一下:世間人的孝道,是狹義的,現世的,短視的,暫時的,不徹底的,如不善游水的兒子,想救沉溺中的父母,力所難及,或二俱陷溺。出世人的孝道,是廣義的,三世的,遠矚的,永久的,徹底的,如善於游水的兒子,或乘船善技的兒子,救父母于沉溺,易於反掌。這就是世間孝與出世間孝,不同說法的地方。所謂‘人而不孝父母,不足以為人;孝而不了死,不足以為孝’;就是這個道理。

(丁) 本經的孝道思想

本經所講的孝道又是怎樣呢?李宗鄴序本經科注雲:‘佛升忉利為母說法,複召地藏大士永為幽冥教主,為世人有親者,皆得報本薦親,咸登極樂。輒掩卷欷歔曰:此即吾儒之孝經也!世人漫不加察,而以因果視之,謬矣!夫吾儒之所謂孝者,上則博冠誥之榮,下則覓甘肥之奉,此外則寂寂無聞,較之釋氏急於成己而即以成親者,奚啻天壤!’這些話裏,已顯出此經實為佛門之孝經。的確,不說別的,只說婆羅門女為憶念母親,弄得自己‘舉身自撲,支節皆損,左右扶持,良久方蘇’。做光目女時,又是為救母親,‘哽咽悲啼’,‘涕淚號泣’,孝思感佛,語不勝情,真是格天地而泣鬼神了。但經中多次發願救度眾生,多因孝順母親,因母為‘悲母’,鞠育兒女,劬勞勤苦,十月懷胎,三年乳哺,為小兒費煞苦心,尤屬世所難能。又母女天性相關,故菩薩多世皆示女人,救度母親,這與學佛婦女,關係深切,亦足以為學佛婦女的示範。但在此大家還要注意:地藏菩薩不但愛她的媽媽,也愛她的爸爸,且愛一切眾生,故每次發大誓願都要度盡一切罪苦眾生,這因為一切眾生,都是菩薩的父母,梵網經說:‘一切男人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莫不從之受生。’既一切眾生,輾轉輪回,都曾做過我的父母,所以要‘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這樣,佛教的孝道思想,報恩主義,從本經地藏菩薩由孝自己的父母,推而孝一切父母;由孝一切父母而孝一切眾生;不但人類的眾生,而遍及三途六道一切的眾生。孝道至是,可謂‘嘆觀止矣’了!試想世間一切的宗教學說,其不談孝道的不提,其談孝道的,無論如何好法,都不能比佛法這種似洪水氾濫,茫無際岸,廣大無邊的孝道思想了。

第三章 地藏菩薩的名義

我們在未瞭解全經之前,對地藏菩薩的名義,先要認識清楚!前章說到一般民俗錯覺的思想,就因他們沒有瞭解地藏菩薩的名義,以致引起許多不大正確的謬解。

地藏二字為別名,即別于其他菩薩各自不同的名稱。菩薩二字為通名,不但文殊、普賢、觀音、勢至可稱為菩薩,一切發心學佛的人,都可稱為菩薩,不過是學佛程度淺深,功用有別罷了。現在先來講通名的菩薩,菩薩的菩,是菩提之略;薩,亦是薩埵之省。故具名應雲‘菩提薩埵’。菩提譯覺,亦譯知;覺對迷言,知對愚說。薩埵義譯有情,亦譯眾生。合言之,即‘覺悟的有情’,或‘覺悟的眾生’。因為凡是配稱菩薩的人,須具有三種資格:一、能自覺,不同一般凡夫,迷而不覺;二、能覺他,即先覺覺後覺,先知知後知的意思;三、自覺能上求菩提,勇修佛道;覺他能下化眾生,普度迷情。智悲具足,自他兼濟,這樣一個沉毅勇敢,悲天憫世的人,才叫做菩薩;自然不是那些泥塑木雕的偶像,就算是菩薩,那只是代表菩薩的形像而已。

地藏二字,梵音為‘乞叉底檗沙’。或‘叉底俱舍’。叉底譯地,俱舍譯藏。地藏為義譯,綜釋如下:

第一節 以大地喻大德

地本一物,能容無量萬物,功用至大,故科注說地‘為四大之首,居五行之中,元氣所生,萬物之祖。其卦為坤,其德為母。’在儒書周易中說:‘至哉坤元,萬物資生,含弘光大,品物鹹享;體用廣厚,德大難名;所以能持、能育、能栽、能生。’此為地之四德,用以喻菩薩十地,地地皆能持諸智德,培育聖行,荷載眾生,能生種種德用。今依地藏十輪經來解釋這地之四德,更為明白。

一、經雲:‘此善男子(地藏),曾過無量無數大劫,於無量佛世尊所,發大精進,堅固誓願;由此願力為欲成熟諸有情故,常普住持一切大地。’這即是住持德,言地藏菩薩為成熟一切眾生,如大地普持一切生物。

二、經又雲:‘常普持一切種子,能令大地一切草木根須,芽莖枝葉花果,皆悉生長。’這即是生長德,言菩薩于眾生,能以法水沐其心垢,以智光照其淨芽,而生長眾生的法身慧命。

三、又雲:‘譬如大地,一切種子,樹山稼穡,地身眾生之所依。此善男子亦複如是,一切殊妙菩提分法之所依止。良由菩薩于不可說無量數劫來,散影分身,放光說法,恒處幽冥界內,常教六道眾生,或已成佛,或久階真因,或住聲聞緣覺,或在天上人間。’此為培育德,言菩薩常以四攝、六度、七覺淨華、八支正道,教化三途六道,天上人間的眾生,為一切眾生做所依止。

四、本經分身集會品與囑累人天品皆說:‘唯願世尊,不以為慮!未來世中若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一念恭敬,我亦百千方便,度脫是人,於生死中速得解脫。何況聞諸善事,念念修行,於無上道,永不退轉。’此即能載眾生的荷負德。佛令此娑婆世界至彌勒出世已來未成佛的眾生,都囑地藏大士包辦救度,而大士毫無倦勤,一肩承當,足見他為眾生服勞之勤勇,所謂‘欲為諸佛龍象,先作眾生馬牛’,故以大地來喻菩薩的智德,真是形容得恰到好處了。

第二節 借庫藏顯秘藏

地藏的地字固屬於喻,即藏亦以喻立名。如世間有庫藏、寶藏、伏藏、秘藏,用以喻佛法的法身,般若,解脫的三德秘藏。世間庫藏,儲藏金銀寶物,一旦主人受難,可為贖罪贖命之用,或遇饑荒餓殍之世,便可散為救濟貧窮之用。以合佛法來講:一喻菩薩與眾生各具三德秘藏,而眾生迷昧,不解不知,如寶藏之隱伏,尚待開發;今地藏菩薩,正有助成眾生開發自家寶藏的大力。二喻菩薩已做過掘發的工夫,打開功德寶藏,正可利濟失德的眾生。三喻眾生妄動,六賊倡狂,無明暗覆,長劫沉淪,不知衣裏明珠,常住妙寶,向外馳求,流浪忘返;今菩薩出此三德秘藏,贖諸眾生的法身慧命,故以藏為喻。地藏十輪經謂:‘又以菩薩欲來,則眾會手中,各現如意珠,雨寶放光,見十方土。’又說:當時在會的大眾,當菩薩從他方來集,各見其身,地大增強,堅重難舉。此因大士向來度生,多以大地為所觀境,觀此大地含藏諸物。亦以吾人性地所含的三德秘藏;而即從日常教化生活,於地獄、餓鬼、畜生、修羅、人、天的事相中,而證此常住秘密之如來藏性的真理,故得名地藏。故十輪經又雲:‘如是大士,成就如是不可思議諸功德法,是諸殊勝功德伏藏,是諸解脫出處。所以者何?地藏菩薩利益安樂一切有情,所願滿足,如如意珠,亦如伏藏。如是大士為欲成熟諸有情故,久住堅固大願大悲。勇猛精進,過諸菩薩。’這亦是顯菩薩得名地藏的原因。

第三節 指心地為寶藏

佛法最重一心字,所謂法不離心,心外無法。起信論雲:‘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宗鏡錄雲:‘以一宗為心,照萬物如鏡。’正顯心地光明,容涵萬象,則知心珠智寶,具于一心。所謂‘百千妙門,不離方寸,河沙功德,盡在心源’。故若以地來喻心,則心地正如寶藏,所有妙德,皆具於此。又學佛修行,首重發明心地,故禪德謂‘明心見性,立地成佛’。‘達摩西來一字,全憑心地用功夫’。六祖惠能,亦以悟明心地,而說:‘何期自性,本來清淨;何期自性,本不動搖;何期自性,本是具足;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能生萬法。’此在悟明心地,故能顯出萬法。楞嚴經中的持地菩薩,‘欲平道路,以待毗舍如來;毗舍如來既到,地路仍未填平’,乃摩頂諭之:‘善男子!當平心地,則世界地一切皆平!’此即從自己心地改造起,心地未得清淨,想把外界的地填平到清淨莊嚴,那是辦不到的!地藏十輪經亦說:‘心如大地,能安一心,以故佛說心力為大。’又經雲:‘若人識得心,大地無寸土。’內心外地,是相對的境界;心識地亡,即落於絕對的妙境了。今地藏菩薩,已果證十地,當他的無分別智現在前時,智境雙亡,物我一如,心與地已打成一片,所以以之為心地寶藏,應化眾生,受用無窮,也是實至名歸,名符其實了。

第四節 從住從孝得名

古人經注中亦說,菩薩因常住地獄,度脫眾生,所以亦得名地藏──即藏身地獄中之意,如阿彌陀佛之法界藏身,前面說的,一般民俗誤會地藏菩薩住在地下,故在菩薩誕日,不將污水倒地,表示敬意,照此釋名看來,這亦有道理的;但若恐潑水濕汙地藏菩薩的黃袍和紅衣而貯不倒,那是太笑人了。從菩薩住地獄,可以得名地藏;則從菩薩廣行孝道,亦可得名地藏,故經注雲:‘昔婆羅門女,由廣行孝道成地藏之身,是故孝行,置之而塞乎天地,敷之而橫于四海,施之後世而無朝夕,放之東海而皆準則。上自王臣,下至庶民,貴賤雖殊,行孝一等,如地為萬物之所依止,如藏為萬人之所受用,萬人萬物雖多,而為地為藏則一,故知地藏之名,全由孝行之目。’這樣解釋地藏,亦是別有意識。

第四章 地藏菩薩的本願

這部經叫做‘地藏菩薩本願經’,可見本願二字,在本經中,是佔有重要的位置,因本經以闡揚菩薩願力為張本,其他的豎說橫說,左說右說,都不過是用來倍襯本願罷了。所以在如來讚歎品末,普廣菩薩問起本經應以何名?佛告普廣:‘此經有三名;一名地藏本願,亦名地藏本行,亦名地藏本誓力經。’雖然有三個名字,而今獨標本願者,以本誓本行,要以本願為重心;因願屬思想方面的立志,志願的目標既立,就使行為上的行有所根據,然後行起來,才會發生力量。故只立此本願之名,已概攝了本行本力;此亦見得本願之重要。

第一節 通願與別願

佛弟子學佛,必須立信、立願、立行;這是天經地義的道理。而使信之與行,能成為堅信與力行,達到理想希望中的目標,則尤著重於立願;這亦是天經地義的道理;所謂‘福德如牛,願如禦者’,第一章中已有說及。願在各經中說,有通願與別願。

(一)通願,即每個佛弟子在理想願望中所共同照做的事業,如‘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四件事,是學佛的共同綱領,或共同目標,誰都要遵行的;不能遵行,就不夠資格說學佛。這四種願,是緣苦、集、滅、道的四諦境而發生的:見眾生苦多,故誓要救度;見煩惱集多,故誓要斷除;見法門道廣,故誓要學盡;見佛道無上,故誓要取證。不但自度,自斷,自學,自證;且使他度,他斷,他學,他證,所以叫做‘四大誓願’。是每個佛弟子,都應要共通學習的!

(二)別願,即每個學佛者,因自己研究,學習佛法的心得與志趣不同,就從通願中而自立別願。如釋迦佛因地五百願,彌陀佛因地四十八願,藥師佛十二大願,普賢十大願王,觀音的尋聲救苦,處處現身,現在地藏的‘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都成了各各不同的別願。雖然這些菩薩的願,亦可通于其他菩薩的;而以其注意力特重此點,因此點而著名,所以也就成為他們的別願了。

第二節 地藏菩薩的本願

地藏菩薩從本因地已來,已為度脫一切眾生,發過很多很多的大願,故本經說他是‘累劫重誓’。他多生多世以來,從他的行為上表現出許多度苦的事業,都是根據了他過去的願言。以此誓願為張本,而付之身體力行的實踐,一生做不了,就再來一生,再生做未完,又來一生,因此生生世世,工作無窮,這種耐煩忍勞的精神,唯有利他忘我的菩薩才能做到;試問普通的凡夫,對於自己所要做的事業,有幾個能堅持到底?又菩薩的發願做事,也不同我們凡夫一樣,現在才發才做,是過去早已在發在做的,所以說為‘本願’。

(甲) 為長者子時發願

忉利天宮品說:‘地藏菩薩于過去久遠不可說不可說劫前,身為大長者子。時世有佛,號曰“師子奮迅具足萬行如來”。時長者子,見佛相好,千福莊嚴,因問彼佛:“作何行願,而得此相?”時佛告言:“欲證此身,當須久遠度脫一切受苦眾生。”時長者子,因發願言:“我今盡未來際不可計劫,為是罪苦六道眾生,廣設方便,盡令解脫,而我自身方成佛道。”’這長者子,就是地藏的前身。由發如此大願,故到今日,眾生猶未度盡。但這願中,闡明佛的相好莊嚴,是因廣度眾生,培植福德而來的;那麼告訴現在學佛的婦女或男子吧:你們覺到自己今生生得醜樣,欠漂亮,想來生漂亮亦不遲,就請你學學師子奮迅如來,學學地藏菩薩度多點眾生吧!這才是想自己相貌莊嚴的上乘方法,只以好花供佛以求相貌漂亮,那是下乘的方法了。

(乙) 為婆羅門女時發願

忉利品中又說:‘又於過去不可思議劫前,有佛號曰“覺華定自在王如來”。時有婆羅門女,宿福深厚,眾所欽敬,行住坐臥,諸天衛護。其母信邪,常輕三寶。是時聖女廣設方便,勸誘其母(信佛),令生正見;而此女母未全正信,不久命終,魂神墮在無間地獄。時婆羅門女知母在世不信因果,計當隨業,必墮惡趣。’遂賣家宅,廣求香花及諸淨品供佛。志誠懇切,涕淚悲泣,感佛空中現告見母方法。時‘婆羅門女聞此聲已,舉身自撲,支節皆損,左右扶持,良久方蘇。’以憶母故,歸舍即端坐念覺華定自在王如來,經一日一夜,忽見自己身到大鐵圍山西面第一重海邊,見諸惡鬼驅使罪人受苦情形,以念佛力故,無有恐懼,並得無毒鬼王告以‘願聖者卻返本處,無至憂憶悲戀!悅帝利(即聖女之母)罪女,生天已來,經已三日。雲承孝順之子,為母設供修福,佈施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塔寺,非唯菩薩之母,得脫地獄,應是無間罪人,此日悉得受樂,俱同生訖。’婆羅門女,尋如夢歸,悟此事已,感之至深,遂發願言:‘願我盡未來劫,應有罪苦眾生,廣設方便,使令解脫!’此婆羅門女,亦地藏前身;無毒鬼王,即今日在忉利聞法的財首菩薩。

(丙) 為小國王時發願

在閻浮眾生業感品中說:過去有佛名叫‘一切智成就如來’,未出家成佛時,為小國王,與一鄰國王為友,同行十善,饒益眾生。其鄰國內,所有人民,多造眾惡,二王計議,廣設方便。一王發願:‘早成佛道,當度是輩,令使無餘!’一王發願:‘若不先度罪苦,令是安樂,得至菩提,我終未願成佛!’發願先成佛後度生的,就是過去的一切智成就如來;發願先度後成佛的,就是現在的地藏菩薩。為使眾生得樂,忍教自己受苦,地藏大士所以偉大,就在這點;我們所以崇拜,也即是崇拜他這點!

(丁) 為光目女時發願

閻浮眾生業感品又說;過去有佛出世,名‘清淨蓮華目如來’。彼時有一羅漢教化,遇光目女,設食供養,問願何等?女謂欲見死母!羅漢入定,觀見其母墮在惡趣,受極大苦,求救甚切。問其母在生造何罪業,而至於此?女謂‘我母所習,唯好食啖魚鱉之屬。所食魚鱉,多食其子,或炒或煮,恣情食啖,計其命數,千萬複倍。尊者慈湣!如何哀救?’羅漢教她念(清淨蓮華目)如來聖號,並塑畫形像供養。由於恭敬悲泣,夜夢見金佛,告以‘汝母不久,當生汝家。’……其後家內,婢生一子,未滿三日,而乃言說,稽首悲泣,告於光目:‘生死業緣,果報自受!吾是汝母,久處暗冥,自別汝來,累墮大地獄;蒙汝福力,方得受生,為下賤人,又複短命,壽年十三,更落惡道,汝有何計,令吾脫免!’光目聞說,知母無疑,哽咽悲泣,而白婢子:‘既是我母,合知本罪,作何行業,墮於惡道?’婢子答言:‘以殺害,毀罵二業受報;若非蒙福,救拔吾難,以是業故,未合解脫。’光目問言:‘地獄罪報,其事雲何?’婢子答言:‘罪苦之事,不忍稱說,百千歲中,卒難白竟!’光目聞已,啼淚號泣,而白空界:願我之母,永脫地獄,畢十三歲,更無重罪,及曆惡道!十方諸佛,慈哀湣我,聽我為母所發廣大誓願;若得我母永離三塗,及斯下賤,乃至女人之身永劫不受者,願我自今日後,對清淨蓮華目如來像前,卻後百千萬億劫,應有世界,所有地獄,及三惡道,諸罪苦眾生,誓願救拔,令離地獄惡趣,畜生,餓鬼等!如是罪報等人盡成佛竟,我然後方成正覺!’從孝女的心情裏,亦反映出世間母愛底偉大!如果不是母女天性相關,平時愛護至切,雖是菩薩的願力使然,恐亦難得如此悲切。又菩薩多世轉女人身,化身女人,可說與婦女界特別有緣。這裏,請學佛的婦女們要特別推行孝道,要效法地藏菩薩,向菩薩學習與看齊!

第三節 諸聖願力的比較

諸佛菩薩出現于世,濟世度人,各有願力,如所周知的:菩薩裏面有文殊、普賢、觀音、彌勒等;佛裏面如彌陀,藥師等,那一位沒有普度眾生的大願呢?不過願力之大,與緣力之大,亦極有關係;因這些在此界著名的佛和菩薩,和此界的眾生特別有緣,需要度脫,所以發的願力亦特別大。何況十方佛土,都是微妙莊嚴,獨我釋迦此土,五濁惡世,荊棘邱陵,諸多不平,牛屎馬糞,諸多臭穢,而佛為化剛強眾生,堪忍於此,不惜‘脫舍那珍禦之服,著丈六敝垢之衣’;諸大菩薩為擁護道場,亦不惜舍尊就劣,與眾和光同塵;尤以地藏菩薩不但示現於此五濁惡世,反要在刀山劍樹,鑊湯爐火中赴湯蹈火救濟罪苦眾生;這在我們凡情看來,其犧牲救苦的精神,自較諸聖為勝了。故本經雲:‘是地藏菩薩于閻浮提有大因緣,如文殊普賢觀音彌勒,亦化百千身形於六道,其願尚有畢竟;是地藏菩薩教化六道一切眾生,所發誓願劫數,如千百億恒河沙。’諸菩薩願力‘尚有畢竟’,而此菩薩願力如恒河之沙,數之不盡,則當以此菩薩為勝。這是我佛親口說的,不容我們不信!況從本經中看菩薩為度脫罪苦,而甘自受苦的志願和態度,則知嬴得‘大願地藏’的專名美號,雖華藏世界願如雲海重重無盡的聖者普賢,亦不與之相頡頏,決不是偶然的一回事了!因修行度生最難得是在穢土,尤其是在地獄中;在淨土修行度生,一切生活自在快樂,也算不得什麼希奇了!

複次,占察善惡業報經亦雲:‘地藏菩薩于此世界所有化業,唯除偏吉、觀音等,諸大菩薩皆不能及!以是菩薩本願誓力,速滿眾生一切所求,能滅眾生一切重罪,除諸障礙,現得安隱。’這裏則說地藏菩薩在娑婆世界的教化事業,除了普賢與觀音可以和他相交手外,其他的一切聖者,皆瞠乎其後了。

再次,大集地藏十輪經亦說:‘假使有人,於其彌勒及妙吉祥,並觀自在、普賢之類而為上首,殑伽沙等諸大菩薩摩訶薩所,於百劫中至心皈依、稱名、念誦、禮拜、供養、求諸所願,不如人於一食頃,至心皈依、稱名、念誦、禮拜、供養地藏菩薩,求諸所願,速得滿足!’這節經文,雖把地藏菩薩贊得不可複贊,但在這裏卻發生了一個很大的問題,如不加以會通,不信的人,必以為佛的思想矛盾,不肯接受,這是怎樣說的呢?因這裏說有人於百千劫的長時間中禮念其他菩薩的功德,不及於一食頃禮念地藏菩薩的功德;而在觀音普賢品等經中,亦有說到禮供其他菩薩百千個劫,而不及禮供觀音菩薩等一食頃的功德,在普門品即有此類相似的文字。如雲:‘“無盡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億恒河沙菩薩名字,複盡形供養飲食、衣服、臥具、醫藥。于汝意雲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不?”無盡意言:“甚多!世尊。”佛言:“若複有人受持觀音菩薩名號,乃至一時禮拜供養;是二人福,正等無異,於百千劫,不可窮盡。”’這是說有人盡形禮念六十二億菩薩,而功德與禮念觀音菩薩一時一刻相等。有人解釋六十二億是指權乘菩薩,觀音是果後施化菩薩,故時間有長短,功德無大小,如真金一兩,勝氈華千斤,摩尼一粒,等海寶千群,這是有道理的;但觀音彌勒文殊普賢等也是果後施化的菩薩,為什麼亦不及果後一樣施化的地藏呢?這依我的揣測,不外兩個意思:一、菩薩功德平等,原無高下,而願力與緣力不同,故有時偏贊一位。二、說法隨機,各據勝點:在此場合,於此機為勝,故偏贊此位菩薩;在彼場合,於彼機為勝,故又偏贊彼位菩薩。如此觀來,我佛說法,大權善巧,豈有前後思想矛盾之謬!況法無定法,契理契機,即為妙法;如自不善思惟,觸處成滯,則妙法反成毒藥了。

第四節 地藏菩薩與目連尊者

地藏菩薩和目連尊者,在釋迦佛法中,一個以孝女著名,一個以孝子著名;而地藏經與盂蘭盆經,也都成了佛門的孝經。但這兩位聖者有否相同或相異的地方呢?自然有的,如兩者沒有關係,腦袋中那裏來的聯想律?又談他作甚呢?何況不拿別的聖者來比說,但拿目連來比說,自然他與地藏有些瓜葛了。

(甲) 兩者相同之點

現在先說兩位聖者的相同之點:

第一孝道相同:同為佛門弟子,所修的都是出世的孝道,比世間的孝行,更為徹底;而且還同是在釋迦佛法中以現比丘相度世的。

第二動機相似:同為救度罪母,而發大願。地藏救母的幾種因由,前已說過;今但說目連救母的因緣,又是怎麼生呢?目連出家修道,得六神通,即以道眼向上一看,看見其父生忉利天上,享受天福,甚為歡喜。又向下看,見其母親因在生慳貪多惡,死墮餓鬼道中,受饑餓大苦。目連即以神力化飯送食,誰知飯將入口,化為火炭,燒得其母焦頭爛舌,目連大叫失聲,悲泣歸來,求佛救度。佛說‘汝母罪根深結,非汝一人力所奈何’,須待七月十五,僧自恣日,十方聖眾,多得道者,汝具百味寶飯,供養聖眾,獲福百倍,不但今母得救,七世父母都能超脫。這種救母情形,與地藏菩薩豈非大旨相同嗎?

第三法事相同,即今人每到七月,以為地藏聖誕,又以目連度母,廣作功德,濟度先靈;但這在供佛齋僧,修福度親上講是對的;若以施鬼神食,建盂蘭大齋之會,那就錯了!盂蘭盆緣起在目連,因律制修僧,自四月十五起,結夏安居,至七月十五日律制修僧解夏自恣,九旬修學期滿,得道者多,供之獲福百倍,不同施食鬼神可比。施食緣起在阿難林間入定,夜見鬼王,由是修法救濟,固不限於七月十五日。又七月十五與地藏聖誕在三十日亦沒有關係,且地藏經中也只說人死七七期中,廣修功德,利益存亡,並沒有說到一定要在七月做功德。故知這些都是後來的人自作聰明造出來的。

第四陋習相同,即指民間因信奉既久,發生許多變相的,跡近迷信色彩的舉動,如每到七月,幾乎家家鬧鬼,燒了許許多多的紙紮金銀,元寶銀錠。最怪的,廣東人還有一種叫做燒紅綠真衣,即裁好五顏六色的紅綠紙衣,很認真,要尺寸合度,差了一點似乎就不靈了。制好放在鐵籠裏,化成紙灰,始與鬼魂有效云云。這種謬妄的舉動,與上面說的污水會倒濕地藏菩薩的袈裟海青一樣可笑!在七月多作功德,超薦亡靈,是附會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日供齋倍福之說而來,已是離題很遠;而燒元寶銀錠,紅綠真衣,這些跡近迷信的說法,在盂蘭盆經與地藏經中找遍也沒有隻字!可見民間陋習,有許多迷信色彩很濃厚的,都與佛教毫無關係,是那些好奇喜異的人自己從疑神疑鬼中杜撰出來的。

(乙) 兩者各異之處

地藏與目連各異之處,很明顯的:第一是大小有別,雖同現比丘僧相,而一是菩薩,一是羅漢。道行深淺不同,化度功用亦有大小差別。第二願力不同,目連為救今生之母,求佛建設盂蘭盆供,目的為度他自己的母親,即照盂蘭盆經中說,至多亦不過超度七世父母而已。這與報恩經說的‘我今身肉,供養父母,願我父母,常得餘福!發是願已,天地大動,日無精光。’的迦拏太子剜肉供親一樣,都指救現世的父母,和地藏的累劫弘誓,盡未來際,廣度罪苦眾生,自然有不同的地方了。第三,其他神通,智慧,化業,功德等不同的地方亦多,與今無關,不復覶縷了。

第五章 地藏菩薩的示跡

每一個佛興世來化度眾生,必有許多聖者出現擁護道場,所謂‘一佛出世,千佛扶持’,正如‘牡丹雖好,須仗綠葉扶持’,有一樣的意義。因此釋尊出世說法,也有許多聖者跟蹤他,侍從他,擁護他。平常說佛講經時候,多有四眾在座:常隨眾,當機眾,影響眾,結緣眾。常隨眾,當機眾,都屬比丘,亦有大心凡夫。結緣眾,是普通大眾隨喜法會的。影響眾,多屬菩薩、古佛或菩薩大悲再來,一以助佛道場,一以廣度眾生。現在地藏菩薩,就屬於釋迦佛法中的影響眾。所以本經中曾以三千大千世界的草木叢林,山石微塵碎為恒河沙劫數的時間為喻,而說地藏菩薩證十地果位已來,千倍多於上喻,何況他在聲聞辟支佛地?即如果連做聲聞辟支佛時都計數起來,那時間就更長久了。故占察經雲:‘地藏菩薩發心以來,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只劫,久已能度三婆苦海,功德滿足;但依本願自在力故,權巧現化,影應十方;雖複普遊一切刹土,常起功業,而於五濁惡世,化益偏厚。亦依本願力所薰習故;及因眾生應受化業故也。彼從十一劫來,莊嚴此世界成熟眾生;以本誓願力,速滿眾生一切所求,能減眾生一切重罪,除諸障礙,現得安隱。又是菩薩名為善慰說者,所謂巧說諸法,能善開導。’因此菩薩‘從一切劫來’,即‘莊嚴此世界成熟眾生’,‘於五濁惡世化益偏厚’,故相信此菩薩在此土的垂化史跡已相當多;現在僅就示現我國的事蹟來說,亦可以一概餘了。

第一節 現實的史跡

地藏菩薩示跡我國,時在唐朝,迄今已千餘年,見聞各異,紀載稍殊。

(一)神僧傳說:佛滅度一千五百年,菩薩降跡于新羅國(朝鮮)王家,姓金,號喬覺。永徽唐高宗號四年,二十四歲祝發,攜白犬善聽航海而來。至江南池州東青陽縣九華山,端坐九子山頭七十五載。至開元十六年七月三十夜成道,計年九十九歲,……若薩入定二十年,至至德二年三十日顯聖起塔,至今成大道場。二、宋高僧傳唐池州九華山化城寺地藏雲:‘釋地藏,姓金氏,新羅國王之支屬也。慈心而貌惡,穎悟天然;七尺成軀,頂聳奇骨突高,才力可敵十夫。嘗自誨曰:“六籍寰中,三清術內,唯第一義與方寸合。”於是落發涉海,舍舟而徒,振錫觀方,邂逅至池陽,睹九子山焉,心甚樂之,乃逕造其峰,得穀中之地,面陽而寬平,其土黑壤,其泉滑甘,岩棲澗汲,趣爾度日,……其山天寶中李白遊,號為九華焉。藏素持四大部經,遂下山至南陵,有信士為繕寫,得以歸山,至德年初,有諸葛節,率村父自麓登高,深極無人。雲日鮮明,居唯藏孤然閉目石室。其房有折足鼎,日中以白土和少米烹而食之。群老驚歎曰:“和尚如斯苦行,我曹山下列居之咎耳。”相與同構禪宇,不累載而成大伽藍。……貞觀十九年夏,忽召眾告別,罔知攸往;但聞山鳴石隕,扣鏡嘶嗄,跏趺而滅,春秋九十九。其屍坐於函中,泊三稔開,將入塔,顏貌如生,舉升之,動骨節若撼金鎖焉。乃立小浮圖于南台,是藏坐宴之地也。’

(二)說事蹟詳略或異,而菩薩的籍貫、姓氏、王屬、出家、渡海、居山、起塔等大旨相同,足資憑信。

第二節 傳誦的逸事

地藏菩薩示跡九華山的時候,修道行化的軼事甚多,今略說幾種,多為史實所載而傳誦於民間的。

(甲) 閔公施地

神僧傳雲:‘時有閣老閔公,素懷善念,每齋百僧,必虛一位,請洞僧足數;僧乃乞一袈裟地,公許之,衣遍覆九峰,遂盡喜舍。其子求出家,即道明和尚。公後亦離塵網。’現今所塑地藏菩薩左右分立二人,即道明和閔公兩父子。下麵坐的,是白犬善聽。如果當時沒有這種實情,必難傳誦至今;我們宜誠信接受之。

(乙) 白土供眾

宋高僧傳雲:‘建中初,張公嚴典是邦,仰藏之高風,因移舊額,奏置寺焉。本國聞之,率以渡海相尋,其徒且多,無以資歲;藏乃發石得土,其色青白,不磣如面,而供眾食。其眾請法以資神,不以食而養命;南方號為“枯稿眾”莫不宗仰!’這與上引‘地藏孤然閉目石室,其房有折足鼎,鼎中白土,和少米煮而食之’相呼應;初一人時已有如此食法,則後來眾多,再顯神力,亦不足為奇了。

(丙) 獻泉謝罪

宋高僧傳說地藏初住九子山,有一次,曾遇毒螫,他卻端坐無念,不動聲色。忽然有一豔婦,姍姍而來,向他作禮饋藥,並說道:‘我的小兒無知,毒螫聖者,今我願引甘泉,以補此過!’言訖不見,但顧左右甘泉潺潺而流。當時的人都說:這是九子山神向菩薩殷勤獻供,是由於菩薩的道行高深所感動。

(丁) 賦詩送童

相傳地藏比丘居九華山時,有個時期,用了一個書童──即侍者。後來這童不慣山居寂寞的生涯,就向他哭辭回家,他也很感動,就寫了一首詩相送:‘空門寂寞汝思家,禮別雲房下九華。愛向竹欄騎竹馬;懶于金地聚金沙。添瓶澗底休招月;烹茗甌中罷弄花!好去不須頻下淚!老僧相伴有煙霞。’這首詩我曾從好多書中讀到,題目都標為‘新羅金地藏居九華山送童子下山詩’。如果這首詩真是地藏比丘作的,那麼他不但是一個苦行的修僧,也是一個上乘的詩人了。因為在這詩裏,不但是音韻好,且把山童與山僧兩者的心情,描寫得很逼真,幾乎從紙上跳躍起來,很夠表現力,不愧是一篇成功的作品!我想許多富於感情的詩人,讀到這樣富於表現力與感化力的作品,必會在藝術的宗教的情緒中給陶醉了。

地藏菩薩示跡我國,是不足為異的!本經分身集會品,已說他分身十方世界的六道中度脫眾生。地藏十輪經亦說他與觀音菩薩一樣能現大梵王、大自在、佛、菩薩、聲聞、緣覺等種種身救濟有情;可見示跡九華山的,也不過這許多身中的一種聲聞比丘身耳。又十輪經等也說他從他方世界來此土時,多是以聲聞身的姿態出現的;故在唐朝示現的也是聲聞身相。于此,可見菩薩在此世界的化儀,都是‘內秘菩薩行,外現似聲聞’的。

第六章 化主的分身集會

本經現時的流行本,為唐代于闐國(即今新強一帶)的實叉難陀(譯學喜或地乳)法師所譯,共有三卷十三品。我國自東晉道安法師以來,判釋各經,都分序、正、流通三分;意義好像是由頭、身、足三部份組織而成的。清青蓮靈乘法師的科注,亦據此而把本經分成序、正、流通三分;以忉利天宮神通品為序分,包括正信序與發起序;以分身集會至校量佈施共有九品,為本經的正宗分,闡明本經之重要宗義;以地神護法、見聞利益、囑累人天三品,為本經的流通分,是佛囑地藏、觀音等聖者,負起傳承與推動本經的法化。在正宗分中的經文,共有四大段落,以初分身集會一品,為能化之主;二業緣、業感、獄名(業報)三品,為所化之機;三如來讚歎、利益存亡、閻羅讚歎三品,為度脫之緣;四稱佛名號、校量佈施兩品,為成佛之因。提此總綱,亦可見出全經的脈絡。今亦據此以說本經的宗要教義與理趣。

化主,就是教化眾生的主要人物。在娑婆世界全部佛法來講,我們的教化主,當然要推本師釋迦牟尼佛,因為這三藏十二部許多的經典,都是我佛本師說出來的;但現在就經說經,則本經的化主,就是佛也要推重地藏菩薩了。試觀忉利法會中的百萬人天,若過去、現在、未來,若已度、當度、未度,若已成就、當成就、未成就,都是地藏菩薩的化度之機。故分身集會品說:‘以如來神力故,各以方面,與諸得解脫從業道出者,亦各有百千萬億那由他數,共持香華來供養佛。彼諸同來等輩,皆因地藏菩薩教化,永不退轉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諸眾等,久遠劫來,流浪生死,六道受苦暫無休息,以地藏菩薩廣大慈悲深誓願故,各獲果證。既至忉利,心懷踴躍,瞻仰如來,目不暫舍。’可見現在的化主,是地藏菩薩。

第一節 菩薩分身十方

凡有資格稱菩薩的,必定都發菩提心,自己廣學佛法,同時又能犧牲自我,救濟眾生;不然,就當不起菩薩這個美稱。因此,凡是修學佛法的行者,不論初發心修行的,或已發心修得很久的,只要他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做自利利他的事業,都稱得菩薩;不過老修行的菩薩,多是經過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而至於十地的階位,智慧神力,不可思議,分身百界,教化眾生,如文殊、普賢、觀音、彌勒,個個都能分身百界,教化眾生,這是初心菩薩所不能及的。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