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1/26 16:06:12

喇嘛網 日期:2010/01/26 15:55:45   編輯部 報導

《妙法蓮華經》的授記研究

佛陀開始宣說《妙法蓮華經》時,特別強調這部經是他長時間用方便法門說法後,將要「當說真實」的一部經,是所有諸佛的第一妙說,是一切佛經中最為深邃的秘密經典,並說明佛陀出現於世的目的,是為了給眾生開示悟入佛陀的大智慧,於是說三乘歸一乘,預言二乘將來成佛,說一切眾生皆可成佛,所以授記作佛在《妙法蓮華經》中是重要的一環。


首先蒐集三藏中有關授記的資料,尋找前賢研究授記的成果,以便對文獻作一全面性的回顧與了解。有了脈絡與方向後,接著釐清《妙法蓮華經》的成立、版本、傳譯本……等問題,以確定文本的選擇與授記的歷史發展過程;然後討論與說明經題與內容架構,因為經題是經文的精神所在;內容架構是經文的基磐。


由於授記一詞在原始佛教時期就已經存在,經過長時間的發展,變得錯綜複雜,因此就原典語義分析何謂授記,以及授記在南傳佛教與漢譯阿含經兩者間的糾葛與面貌,並討論大乘初期中授記作佛的經典,以了解《妙法蓮華經》授記作佛的源流。
接著剖析《妙法蓮華經》授記的基本要素,必須以信得入、悟得一乘教法。繼而在三藏經典中上下求索舍利弗、摩訶迦葉、須菩提、大迦旃延、目犍連、富樓那尊者、阿難、羅睺羅、提婆達多、波闍波提、耶輸陀羅等人在未獲得授記作佛前,在其他經典中所獲得的果位之外,並詳加分析他們在《妙法蓮華經》中被授記作佛的「因記」、「果記」、「滅後記」等情境。

發現佛陀不只對二乘弟子授記作佛,同時對惡人、女人也給予授記作佛,這種歷經累劫才成佛與即身成佛、批評女性又讚美女性、逆增上緣菩薩等同時存在的現象,這是在其他經典所沒有的,而佛陀透過授記作佛方式,慈悲的說明眾生皆有佛性,人人都能成佛,這就是《妙法蓮華經》授記作佛的重要性與意義。 電子全文電子全文 
 

 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所/93/碩士/研究生:柯芬玲 指導教授:鄭阿財 

論文目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範圍……………………………………………1
一、研究動機

二、研究範圍
第二節 前賢研究成果述評………………………………………11
一、有關《妙法蓮華經》的研究

二、有關授記的研究
第三節 研究材料與方法………………………………………22
一、研究材料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妙法蓮華經》的成立與流傳

第一節 《妙法蓮華經》的成立……………………………………26
第二節 法華經的梵文抄本、漢譯本與注釋本
……………………31
一、近代發現的梵文抄本

二、現存的漢譯本
三、相關的注釋本

第三章 《妙法蓮華經》的釋題與內容架構

第一節 《妙法蓮華經》的釋題……………………………………41
第二節 《妙法蓮華經》的內容架構………………………………46

第四章 授記的演變與形態

第一節 授記的演變…………………………………………50
一、何謂授記

二、授記的演變
第二節 授記的形態…………………………………………………69
一、自記說

二、為他記說
三、燃燈佛的授記
第三節 初期大乘經典的授記作佛…………………………………78
一、《阿閦佛國經》的授記

二、《小品般若波羅蜜經》的授記
三、《思益梵天所問經》的授記
四、《佛說首楞嚴三昧經》的授記
五、《妙法蓮華經》的授記

第五章 《妙法蓮華經》的授記(上)

第一節 《妙法蓮華經》的授記基本要素……………………………87
一、悟一乘教法

二、以信得入
第二節 舍利弗的授記作佛…………………………………………94
一、證得阿羅漢

二、助佛弘法
三、授記作佛

第六章 《妙法蓮華經》的授記(中)

第一節 摩訶迦葉等四位聲聞弟子的授記作佛……………………102
一、摩訶迦葉波尊者授記作佛

二、須菩提尊者授記作佛
三、迦旃延那羅陀尊者的授記作佛
四、摩訶目犍連尊者的授記作佛
第二節 富樓那彌多羅尼子等聲聞弟子的授記作佛………………114
一、富樓那彌多羅尼子授記作佛

二、五百阿羅漢授記作佛
三、阿難的授記作佛
四、羅睺羅的授記作佛
五、二千學、無學的授記作佛

第七章 《妙法蓮華經》的授記(下)

第一節 提婆達多的授記作佛……………………………………124
一、破合和僧

二、出佛身血
三、犯第三無間業
四、提婆達多毀戒、壞三寶的結果
五、提婆達多的救贖
第二節 女人的授記作佛…………………………………………144
一、女人不能成佛

二、轉女身成男身
三、授記作佛
第八章 結論…………………………………………………………158

 

 

一、《大正新脩大藏經》所錄資料(依冊數先後)
後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長阿含經》,第一冊。
宋‧法賢奉譯《帝釋所問經》,第一冊。
宋‧法賢譯《信佛未w經》,第一冊。
隋‧達摩笈多譯《起世因本經》,第一冊。
東晉‧睢曇僧伽提婆譯《中阿含經》,第一冊。
宋‧師慧簡譯《瞿曇彌記果經》,第一冊。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雜阿含經》,第二冊。
秦錄《別譯雜阿含經》,第二冊。
東晉‧睢曇僧伽提婆譯《增壹阿含經》,第二冊。
後漢‧安世高譯《七處三觀經》,第二冊。
吳‧康僧會譯《六度集經》,第三冊。
西晉‧竺法護譯《生經》,第三冊。
後漢錄《大方便佛報恩經》,第三冊。
唐‧般若譯《大乘本生心地觀經》,第三冊。
隋‧闍那崛多譯《佛本行集經》,第三冊。
宋‧法賢譯《眾頃窄F帝經》,第三冊。
東晉‧迦留陀伽譯《佛說十二遊經》,第四冊。
元魏‧慧覺等譯《賢愚經》,第四冊。
元魏‧吉迦夜共曇曜譯《雜寶藏經》,第四冊。
姚秦‧竺佛念譯《出曜經》,第四冊。
後秦‧鳩摩羅什譯《小品般若波羅蜜經》,第八冊。
姚秦‧鳩摩羅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第八冊。
姚秦‧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第九冊。
隋‧闍那崛多、達摩笈多譯《添品妙法蓮華經》,第九冊。
蕭齊‧曇摩伽陀耶舍譯《無量義經》,第九冊。
唐‧菩提流志譯《大寶積經》,第十一冊。
後漢‧支婁迦讖譯《阿閦佛國經》,第十一冊。
西晉‧竺法護譯《佛說須摩提菩薩經》,第十二冊。
西晉‧竺法護譯《佛說阿闍貰王女阿術達菩薩經》,第十二冊。
西晉‧竺法護譯《佛說離垢施女經》,第十二冊。
宋‧施護譯《佛說大方廣善巧方便經》,第十二冊。
北涼‧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第十二冊。
北涼‧曇無讖譯《大方等無想經》,第十二冊。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寶女所問經》,第十三冊。
西晉‧竺法護譯《佛說文殊師利淨律經》,第十四冊。
隋‧闍那崛多譯《佛說月上女經》,第十四冊。
隋‧闍那崛多等譯《無所有菩薩經》,第十四冊。
西晉‧竺法護譯《佛說無垢賢女經》,第十四冊。
西晉‧竺法護譯《順權方便經》,第十四冊。
涼錄《佛說長者法志妻經》,第十四冊。
梁錄《佛說長者女菴提遮師子吼了義經》,第十四冊。
姚秦‧鳩摩羅什譯《思益梵天所問經》,第十五冊。
西晉‧聶承遠譯《佛說超日明三昧經》,第十五冊。
後秦‧鳩摩羅什譯《佛說首楞嚴三昧經》,第十五冊。
宋‧日稱等譯《六趣輪迴經》,第十七冊。
西晉‧竺法護譯《諸佛要集經》,第十七冊。
西晉‧竺法護譯《佛說大淨法門經》,第十七冊。
隋‧那連提耶舍譯《大莊嚴法門經》,第十七冊。
唐‧佛陀多羅譯《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第十七冊
唐‧彌伽釋迦譯《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第十九冊。
清‧工布查布譯并解述《佛說造像量度經解》,第二十一冊。
宋‧佛陀什共竺道生等譯《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第二十二冊。
東晉‧佛陀跋陀羅共法顯譯《摩訶僧祇律》,第二十二冊。
姚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譯《四分律》,第二十二冊。
後秦‧弗若多羅共羅什譯《十誦律》,第二十三冊。
秦錄《薩婆多毘尼毘婆沙》,第二十三冊。
唐‧義淨奉譯《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第二十三冊。
唐‧義淨譯《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出家事》,第二十三冊。
唐‧義淨譯《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第二十四冊。
秦錄《毘尼母經》,第二十四冊。
姚秦‧竺佛念譯《鼻奈耶》,第二十四冊。
《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第二十五冊。
後秦‧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第二十五冊。
後魏‧曇林等譯《妙法蓮華經憂波提舍》,第二十六冊。
唐‧竺法護譯《施設論》,第二十六冊。
唐‧玄奘譯《阿毘達磨發智論》,第二十六冊。
唐‧玄奘譯《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第二十七冊。
姚秦‧曇摩耶舍共曇摩崛多等譯《舍利弗阿毘曇論》,第二十八冊。
宋‧僧伽跋摩等譯《雜阿毘曇心論》,第二十八冊。
唐‧玄奘譯《阿毘達磨俱舍論》,第二十九冊。
唐‧玄奘譯《阿毘達磨順正理論》,第二十九冊。
陳‧真諦譯《攝大乘論釋》,第三十一冊。
唐‧玄奘譯《瑜伽師地論》,第三十冊。
唐‧李百藥奉 敕序《大乘莊嚴經論》,第三十一冊。
姚秦‧鳩摩羅什譯《成實論》,第三十二冊。
隋‧達磨笈多譯《菩提資糧論》,第三十二冊。
後漢‧安世高譯《人本欲生經》,第三十二冊。
姚秦‧鳩摩羅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註解》,第三十三冊。
梁‧法雲撰《法華經義記》,第三十三冊。
隋‧智顗說《妙法蓮華經玄義》,第三十三冊。
隋‧智顗說《妙法蓮華經文句》,第三十四冊。
隋‧吉藏撰《法華玄論》,第三十四冊。
隋‧吉藏造《法華遊意》 ,第三十四冊。
唐‧窺基撰《妙法蓮華經玄贊》,第三十四冊。
隋‧智顗撰《觀無量壽經義疏》,第三十七冊。
東晉‧慧遠撰《維摩義記》,第三十八冊。
唐‧湛然略《維摩經略疏》,第三十八冊。
宋‧王隨撰《首楞嚴義疏注經》,第三十九冊。
唐‧義淨譯《金光明最勝王經疏》,第三十九冊。
宋‧法遠撰《大乘義章》,第四十四冊。
隋‧吉藏撰《大乘玄論》 ,第四十五冊。
唐‧湛然述《止觀輔行傳弘決》,第四十六冊。
唐‧費長房撰《歷代三寶紀》,第四十九冊。
《佛祖統紀》,第四十九冊。
梁‧釋僧祐撰《釋迦譜》,第五十冊。
梁‧慧皎撰《高僧傳》,第五十冊。
宋‧贊寧《宋高僧傳》,第五十冊。
唐‧僧詳撰《法華傳記》,第五十一冊。
南宋‧法雲編《翻譯名義集》,第五十四冊。
梁‧僧祐撰《出三藏記集》,第五十五冊。
唐‧智昇撰《開元釋教錄》,第五十五冊。
唐‧道液集《淨名經集解關中疏》,第八十五冊。
二、《南傳大藏經》所錄資料(依卷數先後)
 
《南傳大藏經》《長部經典》,第三卷、第六卷、第七卷、第八卷。
《南傳大藏經》《中部經典》,第十卷、第十一卷、第十三卷
《南傳大藏經》《相應部經典》,第十六卷。
《南傳大藏經》《増支部經典》,第十七卷、第十九卷、第二十卷。
《南傳大藏經》《一切善見律註序》,第六十五卷。
 
三、《文殊大藏經》
 
《文殊大藏經》《法華部‧導論》,第四十七冊。
 
四、《卍續藏經》
 
《卍續藏經》宋、竺道生《法華經疏》,第150冊。
 
五、書籍(依姓名筆劃數先後)
 
干瀉龍祥《本生經類の思想史的研究》,東京,東洋文庫刊,西元1954年。
于凌波《釋迦牟尼與原始佛教》,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84年。
太虛大師《法界圓覺學(一)》《太虛大師全書第十九冊》,台北,善導寺,民國48年。
太虛大師《法界圓覺學(三)》《太虛大師全書第二十一冊》,台北,善導寺,民國48年。
太虛大師《法華經教釋》,高雄縣,佛光出版社,民國六十八年四月。
方廣錩《敦煌學佛教論叢(下)》,中國佛教文化出版有限公司,西元1998年。
水野弘元著譯叢編委會譯《佛教要語的基礎知識》,台北,華宇出版社,73年11月。
平川彰等著、林久稚譯《法華思想》,台北,文殊出版,民國76年11月。
平川彰等著、林保堯譯《法華思想》,台北,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西元1998年。
田村芳朗等著,釋慧嶽譯《天台思想》,《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六十冊。
田賀龍彥《授記思想の源流と展開》,京都,平樂寺書店,昭和四十九年三月。
印順《原殆佛教聖典之集成》台北,正聞出版社,民國75年2月4版。
印順《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台北,正聞出版社,民國78年六版。
印順《妙雲集》下篇,《以佛法研究佛法》,台北,正聞出版社,民國67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學生書局出版,民國80年。
牟宗三《佛性與般若》,台北,學生書局出版,西元1997年5月修訂版。
向智長老等著 賴隆彥譯《佛陀的聖弟子傳I-III》,台北,橡樹林文化出版,西元2004-2005年。
呂澂《中國佛學思想概論》,天華出版事業公司,民國77年2月三版,頁42。
呂澂《中國佛學源流略講》,台北市,里仁書局,民國74年1月。
宋立道《從印度佛教到泰國佛教》,台北市,東大圖書公司,民國91年5月。
孝管野博史著 孝順師譯《法華經-永遠的菩薩道》,台北縣永和市,靈鷲山般若出版,西元2005年1月。
和辻哲郎《和辻哲郎全集》,第十九卷,東京,岩波書店,西元1962年。
季羨林《中印文化關系史論》(藍吉富主編,現代佛學大系第18冊),台北,彌勒出版社,民國73年2月。
板本幸男著、陳春霞譯《法華部解說》,(文殊大藏經第四十七冊),台北,文殊出版社。
河村孝照《法華經概說》,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民國83年7月一版二刷。
金倉圓照編《法華經の成立と展開》,東京,平樂寺書店,西元1970年。
前田惠學《原始佛教聖典之成立史研究》,東京,山喜房佛書林,1966年。
紀野一義《法華經的探求》,東京,平樂寺書店,西元1962年。
胡國堅譯《佛教的本質及其發展》 (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2冊),台北,華宇出版社,民國75年。
孫潘聲註釋《妙法蓮華經》,台中,慈光雜誌社,民國59年3月。
高楠博士民Z記念會纂譯《南傳大藏經》,東京,大正新脩大藏經刊行會,昭和14年2月8日發行。
張子敬居士夫婦講述真如居士校輯《釋佛十大弟子經傳》上、下册,台北,大千出版社,民國91年5月。
張曼濤主編《印度佛教史論》,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民國67年12月出版。
郭忠生撰《女身受記》,南投縣,正觀雜誌第十四期,西元2000年9月。
楊惠南《佛教思想發展史論》,台北市,東大圖書公司,民國86年8月
再版。
塚本啟祥《法華經的成立與背景》,東京,佼成出版社,昭和六一年七月。
聖嚴《絕妙說法:法華經講要》,台北,法鼓文化,西元2002年。
慈怡法師主編《佛教史年表》,高雄,佛光出版社,西元1987年。
橫超慧日編著《法華思想》,京都,平樂寺書店出版,西元1986年6月。
藍吉富《提婆達多》,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國八十八年。
鎌田茂雄著,轉瑜譯《天台思想入門》。高雄,佛光出版社,民國78年版。
釋永明,《佛教的女性觀》,高雄市,佛光出版社印行,民國七十九年。
釋依淳《本生經的起源及其開展》,高雄,佛光出版社,民國七十六年。
釋恆清主編《佛教思想的傳承與發展》,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84年4月。
 
六、論文(依姓名筆劃數先後)
 
黃香蘭《法華經研究》,香港能仁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西元1989年。
譚惠文《《妙法蓮華經》譬喻文學之研究》,中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7年。
 
 
七、單篇(依姓名筆劃數先後)
 
中村元〈サ-りプッタに代表された最初期の仏教〉,《印度學佛教學研究》14卷2號,1966,頁455-465。
日蓮《御書選集(一)》<當體義抄>,台北,正因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民國81年12月,頁27。
田賀龍彥,<仏教文献に現われたる法華経の研究>,坂本幸男編《法華經の思想と文化》,平樂寺書店,西元1965年,頁252。
田賀龍彥<印度佛教中授記思想的開展>,坂本幸男編《法華經の思想と文化》,平樂寺書店,西元1965年,頁250。
石川海淨<阿含經における授記思想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5卷9號,東京,日本印度學佛教學會,西元2002年1月,頁51-58。
永祥<提婆達多之研究>,《普門學報》,第十期,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印行,西元2002年7月,頁223-276。
岩本裕著 劉永增譯<梵語《法華經》及其研究>,《敦煌研究》,西元1994年第4期。
玠宗<妙法喻蓮華與五時判教>,《台灣佛教》,10卷1期,民國45年1月,頁11-17。
前田惠學<原始佛教聖典に現われた授記—veyyākaraaの語義をめぐっ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八卷二號,西元1998年4月,日本印度學佛教學會,東京,頁178。
孫藩聲著<從蓮的特性說明佛法與《法華經》的弁遄痋A《獅子吼》、31卷9期、民國81年9月,頁44-45。
宮本正尊<法華經の思想構造>,坂本幸男編《法華經の中國の展開》,平樂寺書店,西元1965年,頁58。
高振農<《法華經》在中國的流傳概述>,香港,《香港佛教》,頁8。
聖嚴<中國佛教以《法華經》為基礎的修行方法>,《佛教與中國文化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頁662。
廖朝陽著<法華經的嬝直蛂G管窺古典小說的宗教基盤>見《中外文學》、17卷5期、民國77年10月,頁91-123。
福井康順著,<中国文學よりみたる《法華經》>金倉圓照,《法華經の成立と展開》,東京,平樂寺書店,西元1970年,445-480。
釋如聖<法華經的研究>,《法相學會集刊》,第三期,民國81年11月,頁7。
釋永本<佛教經典中的花與譬喻>,《佛學研究論文集》,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印行,西元1996年。
釋曉雲<妙法如蓮華>,《中國佛教》、30卷9期、民國75年9月,頁29。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