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1/11/30 05:05:46
學習次第 : 進階

《入行論講記》第六冊 第七品精進 第一百節課

第一百節課

《入行論》到現在已經講了一百堂課,以後還要講多少堂課?我也決定不了。在這個過程中,正如剛開始發願的那樣,大多數佛友現在仍在繼續聽著、繼續修行,這一點我覺得非常好。但也有個別的道友,可能是業力所控制吧,也有退失的現象。我個人發願只要沒有離開人間,無論如何,會將這部法傳講圓滿。希望大家也發這個願,現在已經聽了一百堂課,後面恐怕不會特別多,總共最多是一百左右,若連一部論典都聽不全、學不全,那想學習大乘佛法,可能只是口頭上說說罷了。

其實《入行論》不僅僅是聽一遍,按照傳承上師們的做法,一定要反復地聽受。不僅是聽受,法本還要經常帶在身上。華智仁波切的傳記中說,他終生隨身帶著的有兩個法本,一是《真實名經》,一是《入行論》的頌詞。我希望大家也把《入行論》法本隨身帶著,一方面能遣除修行中各種邪魔外道的違緣,另一方面對生起無偽的菩提心有非常大的利益。

從歷史上看,華智仁波切以背誦方式給別人傳講《入行論》不下百遍,格瑪旺波·丹增諾吾一輩子中講了《入行論》兩百多遍。所以大家也應該發願:以後如果有機會,一定要給別人傳講。不管你是在家人、出家人,只要有一顆真實的菩提心,不是為弘揚自己的名聲,而是從內心中覺得這部法太殊勝了,無論別人對自己誹謗也好,造違緣也好,反正只要有能力,即使有一個人聽,也要想盡辦法給他宣講。

假如實在找不著人聽,到山洞裏給一些餓鬼、旁生講也可以的。以前華智仁波切在尼亞隆傳講《入行論》時,當地有個特別可怕的堡壘,光天化日之下都可以聽到鬼的叫聲,凡是進入那裏的人會全部死亡。有一次華智仁波切剛講完《入行論》後,告訴弟眾:如果有人敢走進堡壘,並且讀誦一百遍《入行論》,鬼就可以得到解脫。一個叫聰紐謝拉的弟子,立刻自告奮勇。很多人都為他擔心,害怕以後再也見不到他了。

前往堡壘之後,聰紐謝拉坐在舒適的坐墊上,觀空性、修悲心,開始大聲念誦《入行論》。日復一日,他不斷地持誦。當村人瞥見堡壘有炊煙升起時,都歡呼著:他沒有死!一位最膽大的村民鼓起勇氣,到鬧鬼的堡壘看有什麼變化。他很驚奇地發現,聰紐謝拉平靜地對著不見形跡的非人講授經典。他回村裏敍述給大家聽,之後每天有更多的村民去到堡壘聽講。後來他的一百遍圓滿完成時,全村的人都坐在他面前出神地聽著。從那時起,堡壘再也沒有鬼的哭叫了。

所以,即使我們沒有能力宣講,無論走到哪里,把法本帶在身上,加持力也非常大。當然,《入行論講記》現在已經有五本了,全部帶著恐怕太重,很多人沒有這個力氣。但是給大家發的那個小本《入行論》頌詞,帶著應該不會太麻煩,這對增長菩提心也有非常大的利益。

華智仁波切是公認的寂天菩薩化身,他一生中弘揚《入行論》的範圍非常非常廣,無論是藏地的各個教派,還是各個地方,很多人都知道《入行論》的教義。既然他老人家都是隨身帶著,我們的菩提心如是渺小,不帶著這樣的法本非常可惜。

以上給大家講了一下《入行論》的加持,下面進入正文:

卯二、以修習而斷:

此處還是講斷除自輕淩懶惰,昨天主要從心態方面加以對治,今天是身體力行斷除這種懶惰。

佛陀先令行,蔬菜等佈施,

習此微施已,漸能施己肉。

大慈大悲的佛陀,首先教人佈施蔬菜等容易施捨的物品,逐漸習慣了以後,連自己的身體也能施捨。

若問:你們說大乘佛法用很溫和的措施,對自己一點損害都沒有,這恐怕無法成立。因為學習大乘佛法之後,需要佈施自己的身體、兒女、家產等,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一般人想都不敢想,怎麼說它很溫和呢?

回答:你們這樣想也情有可原,現在很多人認為:學佛非常可怕,因為要像《釋迦牟尼佛廣傳》所講的那樣佈施身體。哪里能佈施身體啊?身上切一塊肉也非常困難!實際上這是未經詳細觀察而言的,佛陀並沒有要求剛學佛的人這樣做,佛陀在大乘經典中是怎麼講的呢?首先以蔬菜、破衣等無足輕重的財物施捨給他人,減少對自我的執著之後,再嘗試作較大的佈施。噶當派的教言中說,如果吝嗇心特別強,可以訓練把左手的東西送給右手,右手的東西送給左手,將另一隻手觀想為他人,就這樣互相佈施,直到自己的舍心生起。

有些人剛開始佈施時,不要說自己的身體,連最好的衣服舍給別人,心裏也是特別痛。如果心執著的對境非常微小,的確作佈施相當困難,但心的力量可以擴大,它的範圍是無限的。比如最初作佈施時,可以用簡單的東西,然後循序漸進擴大自己的心量。剛開始佈施一分錢、兩分錢,過一段時間幾毛錢、幾元錢,然後再是金銀財寶、家產房屋,乃至自己的眷屬或子女,最後整個身體也可以佈施,這是有一定過程的。以前沒有學佛時,稍微做點上供下施,好像割肉一樣特別心痛,但心量逐漸擴大之後,佈施的力量也會越來越強大。

薩迦班智達講過:無論一切任何事,若人習慣無微難,如同學習工巧明,修學佛法亦不難。大家應該知道,學習電腦、做衣服時,初學之時笨手笨腳,只要鍥而不捨地反復練習,習慣後就會熟能生巧。學習佛法也是如此,大乘行人要佈施頭目腦髓、肢體手足,這些聽起來非常可怕,但若心的力量不斷擴大,最後乃至無窮,就不會有任何痛苦感受了。

一旦覺自身,卑微如蔬菜,

爾時捨身肉,于彼有何難?

通過再三串習,熟練到了一定的時候,我執和我所執逐漸消失,證悟一切萬法皆是空性,依靠無我的智慧,現前黃金與糞便等同、虛空與手掌無別的境界,此時別人用檀香供養你或者用斧頭來砍你,二者沒有任何差別,也不會對其產生貪心或者嗔心。一旦達到這種境界,對自己的身體能像卑微的蔬菜一樣看待,無有耽著之心,舍施身肉又有什麼困難呢?

比如你到了一地菩薩以上,或者雖然是凡夫位,但無我之心相當切,如同阿底峽尊者的上師那樣有佈施身體的勇氣,此時儘管有一些痛苦,但也不會特別強烈,不像我們這樣執著。我們為什麼不能佈施呢?因為被我執和我所執牢牢控制,不知五蘊完全是一種假合,進而對其產生執著,別人若砍割棒打它,就覺得非常痛苦。如果一旦證悟了空性,捨棄身體怎麼會困難呢?

《學集論》中引用《華嚴經》雲:菩薩見到乞丐前來乞討,內心歡喜數數產生,淨居天的禪定之樂亦所不及。《入中論》也說:且如佛子聞求施,思維彼聲所生樂,聖者入滅無彼樂。月稱菩薩在此論的自釋中引用《虛空藏經》的教證說:如大娑羅樹林,若有人來伐其一株,餘樹不作是念:彼伐此樹未伐我等。於彼伐者,不起貪嗔,亦無分別。菩薩之忍亦複如是,此是最清淨忍,量等虛空。

有些人一聽說大乘要佈施身體,就膽戰心驚、毛骨悚然,覺得這個特別可怕。其實你真的到了那種境界時,絕對不會有絲毫畏懼。世間上利他心比較強的人,即使是凡夫也願意捐獻器官,很多的痛苦都無所謂,更何況是一地菩薩了?到了那個時候,不管是佈施身體還是佈施財物,對他來講都非常快樂,絕對不會有任何痛苦。所以《經莊嚴論》中說,視諸法為幻化的菩薩,即使轉入生死輪回中,也像遊玩花園一樣快樂,根本不會有生老病死的痛苦。

對不瞭解大乘教義的人來講,一聽說大乘佛教有很多可怕的佈施,就認為這極其殘酷。實際上你真正去瞭解的話,從高僧大德的傳記中也看得出來,不管是什麼樣的苦行,表面上看來難以忍受,但他們內心根本沒有痛苦,而是充滿快樂的。所以學習大乘佛法的時候,作者再三強調根本不用害怕。

有些人進入密宗也比較擔心:我入了密宗是不是很危險啊?要是不能行持的話,犯了以後會不會特別可怕?並不是這樣的。如果對佛法產生邪見或者失壞戒律,不僅是我們密宗,顯宗中也是非常可怕,肯定有一些因果報應。不僅僅是我們佛教,世間中也是如此,假如違犯了社會制度,做違法亂紀的事情,今生中定會受到法律制裁。但這些約束對人心來講,有向善的一面,是一種好事,所以大家沒有必要對大乘佛法生起畏縮恐懼之心。

醜二、斷除長期之厭煩:

身心受苦害,邪見罪為因,

惡斷則無苦,智巧故無憂。

有些人可能想:度化眾生是可以的,但乃至輪回未空之前需要為了他眾而苦行,這個時間太長了,所以學習大乘佛法很困難。

事實並非如此,我們的身體和心之所以感受痛苦,完全來源於邪見和罪業。內心的痛苦是輪回中的無明邪見造成;身體受到的損害,是自己前世殺生、偷盜等罪業,導致今生的身體不安。凡夫人的所有痛苦,來源就是這兩者。

而作為菩薩,第一、身體痛苦之因——罪業是沒有的。因為發了大乘菩提心之後,多生累劫中行持十善,以各種方便方法來斷除罪業,罪業斷了以後,絕對不會產生身體的痛苦。《心經》中雲: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倘若將五蘊全部了知為空性,就不會造作任何罪業,又怎麼會有痛苦呢?

現在的很多人,今天生病,明天身體不好,原因是什麼呢?就是前世造的惡業。如果斷除了各種惡業,身體會健健康康的,不會受到任何痛苦折磨。當然,有些菩薩在輪回中生病,只是一種顯現而已。就像有些高僧大德,雖然看起來病得很重,但並沒有凡夫人那樣的病痛,他們只不過是在為眾生示現生老病死的必然規律。包括佛陀在世時,有時候也在眾眷屬面前示現頭痛、背痛等,這樣的公案在《毗奈耶經》中也比較多。

第二、菩薩的心有沒有痛苦呢?也沒有。因為他具有善巧方便的智慧,將我和我所全部觀空,了達一切諸法為空性,在這樣的境界中,哪里會有心的痛苦呢?世間人沒有證悟無我空性,對萬法有頑固的執著,以此而出現了漫長的輪回。《正念經》中說:放哨的人,覺得一夜極長難熬;疲憊不堪的路人,覺得路途漫漫遙不可及;同樣,對沒有證悟無我的凡夫而言,迷亂顯現前的輪回極為漫長。相反,對通達二無我的菩薩來講,既沒有心裏的痛苦,也沒有身體的痛苦,如果沒有痛苦,住在輪回中度化眾生有什麼困難呢?凡夫的一切痛苦,正如《入中論》所講,是因為首先有我執,進而產生我所執,有了我執和我所執以後,就像水輪般在輪回中流轉,沒有自由自在的機會。

有些人說:在輪回中長期度化眾生,那多痛苦啊,我可不敢發大乘心。這是自己在束縛自己,是非常不好的!每個人應該發大心,否則絕對沒辦法承辦大事。有些人認為:我現在人老了,又是個女眾,沒有智慧,身體也不好,肯定不能度化眾生。千萬不能這樣想。出家人也好,在家人也好,都有責任把佛法弘揚到世間中去。

寺院的建築金碧輝煌,並不代表佛教興盛。佛教的興盛與否,關鍵是看我們相續中的證法。大家都知道,佛法分為教法和證法,教法是三藏十二部等文字教典,證法即我們相續中的戒定慧三學,戒定慧在哪里弘揚得成功,哪里就有真正的佛教。

從直接間接、暫時究竟哪方面來講,對眾生最有利的如意寶就是佛教甘露。倘若佛教甘露傳到我們這一代人手裏時,我們不但不修持,反而去敗壞佛教,那就十分可怕了。因此大家既要自己儘量地修持,真正品嘗它的美味,也要到世間中去大力弘揚。

現在弘揚佛法的主要對境,應該是在家人群體。因為按照世界人口比例來看,出家人畢竟是少數,而且基本上居住在寂靜的寺院中。假如只在偏僻的古寺裏弘法,在整個世間中沒有弘揚的話,基督教等很多宗教會通過各種方法來引誘,使其加入他們的教派。當然,若只是團體與團體之間的競爭,倒是不要緊,誰有方便法,加入他們也無所謂,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唯有佛教才能直接間接、暫時究竟對眾生有利,而其他的宗教,暫時雖有善妙的一面,但真正去觀察的時候,並沒有佛教那樣殊勝。

所以,大家以後應發願在社會人群中廣弘佛教的教義。雖然弘揚的方法多種多樣,但我認為,首先應當弘揚世人容易接受的簡單道理,待他們成為佛教徒之後,再進一步宣講見修行果的甚深教言。否則,剛剛遇到一個人,就拉著他講最甚深的離戲大空性,可能誰都無法接受。因此,這種方便方法不能搞錯!

現在大家都得了一份如意寶,這個如意寶是自己好好享用,不分給別人?還是自己也不願意使用,把它摧毀了?每個人都有使用權,而且因為發心不同,運用的方法也是各種各樣。我有時候想:在座的道友中,有些人現在看不出來,但以後肯定在世界上不同的角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成為世間的明燈;有些人雖然希望很大,但到那時也不一定因緣成熟。不管怎麼樣,我非常希望凡是聽到這部論典的人,內心應該發願幫助一切眾生。這樣的幫助,不是推到來世的來世,而是要即生中奉獻自己應有的力量。

我們首先要從人群中開始弘揚,如果發了這樣的心,善妙的因緣不可思議,一定會是成熟的。大家畢竟聽經有一年多了,以後如果真的有利他心,因緣什麼地方都可以成熟。現在學《入行論》的人非常多,在弘揚的過程中,個別居士確實有忘我精神,不顧自己的家庭生活,每天想盡辦法在這方面做一些工作。應該如此!學習大乘佛法的人,不要天天想著:別人會不會說我?別人會不會想什麼?這個沒有必要。你要利益眾生的話,各種說法和想法都會有,但這些有也可以,沒有也可以,以清淨心來幫助眾生,才是最重要的一個原則。

總之,真正利益眾生的人,心裏不會有痛苦,身體也不會有痛苦,所以大家不用害怕:學佛的人很孤獨、很痛苦、很寂寞,我不敢學佛,不如天天懶懶散散地混日子,渾渾噩噩地過生活,這多好啊!當然,極為愚笨的人可能這樣想,但也是極個別人的想法,真正希求真理的人會明白——大乘佛法中根本沒有什麼可怕的地方。

前面講了學習大乘佛法不會有痛苦,下面是說不但沒有痛苦,反而有快樂。很多人可能百思不解其義,但事實就是如此。

福德引身適,智巧令心安,

為眾處生死,菩薩豈疲厭?

行持六度萬行的福德力,將會感召菩薩的身體舒適;已通達諸法無有自性的智慧力,更使菩薩內心安樂。那麼為了一切眾生處於生死輪回中,慈悲為懷的菩薩怎麼會有疲厭痛苦呢?

到了一定的境界時,即便住於生死輪回中,菩薩也是逍遙自在地來去,任運自成地利益眾生,一點阻礙痛苦都沒有,正如《華嚴經》所言:猶如蓮花不著水,亦如日月不著空。彌勒菩薩也說:即使處於生死輪回中,菩薩也絕對不會有絲毫痛苦。

其實,不安和痛苦,都是以心的執著帶來的,如果沒有執著,就不會有痛苦。禪宗大德雲: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在菩薩的面前,任何顯現都是緣起妙用,假如沒有實有執著,人間就變成一片淨土。上師在教言中也說:末法時代縱然濁浪滔天,獲得法樂的瑜伽士的內心也極其快樂。

作為菩薩,弘法利生遇到違緣時,有些人認為這會很痛苦,但他們內心的境界非常自在,雖然顯現上有一些病痛困難,也的確不像我們凡夫人那樣表面看來笑顏逐開,可是內心卻悶悶不樂,有很多的壓力痛苦積在心裏。所以,凡夫的快樂和諸佛菩薩的快樂,性質是完全不相同的。

在這個世間上,有很多很多發了大乘菩提心、披上精進盔甲的人,他們的所作所為除了為眾生以外,從來沒有自己的事情,即使有人對他造違緣,也一點痛苦都沒有。我非常羡慕這些大乘修行人的偉大事業,同時大家也應該發願:雖然自己現在是凡夫人,但一定要達到這種境界。否則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真是非常痛苦,如果沒有內心的自在,僅僅依靠外在的物質享受,永遠也快樂不起來!

子二、有歡喜之因:

以此菩提心,能盡宿惡業,

能聚福德海,故勝諸聲聞。

菩薩依靠菩提心的力量,能息滅無始以來的所有罪業,積聚福德資糧和智慧資糧,遠遠勝過一切聲聞緣覺。

第一品中也講過,不管是任何一個人,如果相續中生起了無偽的菩提心——當然,勝義菩提心是最好的,但如果沒有勝義菩提心,世俗菩提心生起的當下,也能遣除無始以來的一切罪障。本論雲:菩提心如末劫火,刹那能毀諸重罪。當你生起菩提心的當下,罪業就像黑暗遇到陽光或秋霜遇到烈日一樣,刹那消盡無餘。

我們真的需要菩提心,尤其是業力深重的人,如果沒有菩提心,暫時的對治恐怕無能為力。小乘經論中也學過,有些人造了嚴重的罪業,依小乘法門盡心盡力地懺悔,但仍無法清淨,最後還是感受了可怕的惡報。原因是什麼呢?就是沒有大乘菩提心攝持。菩提心能無勤快速地圓滿一切福德資糧,縱然在放逸、散亂及睡眠的狀態中,也能積聚無量無邊的善根,所以完全勝過了小乘自私自利的成就。

有些小乘修行人,威儀相當如理如法,某些行為也是大乘佛教徒學習的榜樣。但從內心境界上講,倘若沒有大乘菩提心,有些善根不一定長久,要解決生生世世的大問題,恐怕是不行的。相反,如果有了菩提心,雖然暫時身體遇到痛苦或造作一些惡業,但大的善根不會動搖。就像一個企業家,如果他有穩定的資產,即使在小的投資上有所虧損,也不會影響大的生活保障。

因此,我們最關鍵的是一定要有利他之心,這樣的利他之心,應通過各種方式來提升。無始以來凡夫人的自私自利串習得根深蒂固,一下子讓菩提心生起來,恐怕是有一定困難。但不管怎麼樣,大家一定要想方設法令菩提心增上,若能做到這一點,無論遇到什麼違緣都會快樂,睡也好,住也好,行住坐臥等任何威儀中,善根均會任運自成地增長。

法王如意寶就是如此。當然,世界上的高僧大德和修行人裏面,具有菩提心的非常非常多,這一點根本不用懷疑。但就我個人來講,因為在他老人家面前得過很多殊勝佛法,所以經常喜歡憶念上師的一舉一動,有時候自己也是非常羡慕。平時見到他老人家時,表面上看來是在休息,但我經常想:真正大菩薩不像我們凡夫人,我們做事情非常辛苦,但大菩薩發心不變的話,就像大老闆、大總裁一樣,即使天天躺在那裏休息,資金也會自動運轉,根本不用以身體的力量來賺小錢。反之,沒有菩提心的話,即使身體再忙,語言再念誦得聲嘶力竭,也不一定有特別大的功德。

當然,所謂的菩提心並不是說大話,說大話的菩提心,我們也看不慣、聽不慣。如果真正有了菩提心,所作所為皆勤於善法,不管怎麼樣都會快樂的。上師如意寶在《快樂道歌》中說:歲月的月光雖已漸漸隱沒,但內心中快樂的紅日正在慢慢升起,這是一生中嚮往解脫、修持佛法的結果。瑜伽士內心的快樂,是任何快樂也無法比擬的。但如果一直有執著和掛念,始終不會獲得自在和解脫。

總之,大家一定要明白,學習大乘佛法根本不用害怕,因為那個時候的心力非常強,無論在輪回中呆多長時間,都是一種快樂。有些人擔心:三大阿僧祇劫那麼漫長的時間中利益眾生,多痛苦啊!但如果你的利他心特別強,那麼活也可以,死也可以,只要是利益眾生都可以,就像我們特別快樂的時候,一百年也過得相當快。

然而,每個人的心態不相同。有些人經常想:啊,我不活了,我想馬上死!如果你死對眾生有利的話,馬上死了也可以,但若對眾生沒有利益,死了也擺脫不了痛苦。所以大家不應該想:好痛啊、好苦啊,我要離開這個世間。千萬不能想自己的事情!自己怎麼樣都可以,只要能利益眾生,生命長短無所謂。

以前上師在教言中說:死也快樂,前往清淨刹土;活也快樂,成辦弘法利生。真正的瑜伽士,不管怎麼樣都快樂。而我們呢?死也痛苦,墮入三惡趣;活也痛苦,整天都是生病。雖然每個人的想法不相同,但不管怎麼樣,我非常希望大家獲得內心的自在,真正得到內心的法樂。這樣一來,不管處於什麼環境中,即使成了奄奄一息,快樂的心情也無法言表。

所以大家一定要精勤學習大乘佛法,將所學的知識在內心中反復串習。我們的心猶如調皮的小孩,如果父母好好管教,就有教育成材的機會;如果父母根本不管,這個孩子就可能變壞。每個眾生也是如此,只不過看自己能不能管住自己,這是個關鍵的問題。

今天大概介紹到這裏,總而言之,大家心裏一定要快樂,學習大乘佛法不要怯懦,應該想:我為什麼不能修行?我為什麼不能利益眾生?若有這樣的勇氣和毅力,修學大乘佛法並不是特別困難!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