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1/12/03 02:29:43
學習次第 : 進階

《入行論講記》第六冊 第八品靜慮 第一百一十四節課

第一百一十四節課

在每次聽經之前,大家一定要發菩提心!前面我要求每天早上修菩提心,有些道友不管是住在城市裏,還是寂靜的神山中,修持從來沒有斷過,現在的效果也很好。但是有個別人,想起來就修一修,想不起來就算了,甚至長期以來一直沒有修,你們是不是這樣?自己應該非常清楚,這是一個提醒。

還有一個要求是,在經堂裏聽課、在家裏看光碟,依靠無欺的緣起力,功德應該是一樣的。你們聽受時一定要發大乘菩提心,聽受的行為要如理如法,不能看課本以外的書,如果想看其他的書,那就沒有必要聽這個課了。

同時,所有的事情應統統放下。有些城市裏的學員,一邊接電話一邊聽課,或一邊跟別人說話一邊聽課,這些行為不太如法。當然,他們以前沒受過佛法教育,這也是情有可原的,慢慢串習一些聞法規律後,很多方面應該會有所好轉。所以大家應該注意,不管在什麼環境中聽法,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準備,把該做的事情全部做完,然後在一個小時中萬緣放下(一節課基本是40—60分鐘),全力以赴、專心致志地聽受佛法。這也是古大德代代相傳的聞法規律。

在這個過程中,不要互相說話,不要影響別人,也不要來來去去,這都是最基本的要求。學校裏有什麼樣的課堂紀律,大家也比較清楚,而我們佛教更為嚴格,這方面的要求,《入行論講記》第一冊中已有介紹,在此只是提醒一下。

另外,每次聽到為一切眾生發菩提心時,若能真正生起菩提心,則要憶念自己的菩提心;如果實在無法生起,也要產生造作的菩提心,心想:我今天聽法不是為自己,而是為天邊無際的一切眾生獲得圓滿菩提正果。每天都是這樣訓練,心畢竟是有為法,動物通過訓練都能獲得滿意效果,我們作為一個人,天天這樣想的話,到了一定的時候,自私自利的心肯定逐漸減少,利他的菩提心越來越增上。

其實,我自己也很慚愧,口頭上是這樣說,但好幾次都想不起來,只不過變成形式而已,根本沒有觀察自己的心態。聽課的道友當中,正知正念比較弱的人,可能也常有這種情況。所以,大家要多觀察自己的心,看自己聽了一個禮拜的課,每次發菩提心時想過沒有?實際上這只是幾秒鐘的事情,還用不著一分鐘,倘若幾秒鐘都不願意串習訓練,那想獲得很大的果位會不會有點困難?自己也應該捫心自問。

這裏是順便給大家提一下聽課的要求。

醜二、如何相應時機而交往:

現在國際上提倡國際交流,學校間也有各種交流,那修行人在與別人交流時,應當怎麼樣把握分寸?這個問題應該注意。若不瞭解這一點,修行經常會出現一些違緣。

會時喜相迎,亦莫太親密,

善系君子誼。

昨天說我們要遠離惡友,到寂靜的地方去,當個名副其實的修行人。機緣成熟的話,這應該是修行人最好的選擇,但如果因緣不具足,在城市裏、家庭中也有修行的緣分。

在修行的過程中,如果遇上自己認識的人,應當如何對待呢?要和顏悅色、以欣喜的姿態令他們高興,但要注意的是,彼此之間不能過於親密,如果非要朝夕相處、形影不離,一分一秒也不願分開,這是不合理的。

有些人剛開始認識時,感情非常衝動,但是好花不常開,好景不常在,短時間內一定會破滅的。即使你對他的印象非常好,覺得世界上再也沒有這麼好的人了,這種心態也不一定長久。因此,務必要把握自己的心態,不要過於執著,否則後果不堪設想。我們藏地有一種說法是:夏天特別熱的時候,馬上會下冰雹;兩個人關係特別好的時候,很快會出現紛爭。

那天有個道友說:某某人特別特別好,我覺得這個人是世間第一的。當時我就說:前面的路還長著呢,不要太早下定論,今天是陽光明媚,但過段時間會不會陰天也不好說。就算你心裏這樣想,口上也暫時不要說,藏在心的倉庫裏,鑰匙由自己帶著。意思是告訴他,不要到處宣揚自己和某人關係如何好,畢竟最後會怎麼樣也很難說。現在的社會這麼複雜,再加上心若沒有一定的修證和正知正念攝持,今天的心態,明天不一定還會存在。所以,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最好是淡淡相交得久長

道友與道友之間,即使心裏非常要好,行為上也要不親不疏,這樣的結果應該會很好。現在的心理學家和人類學家也認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能過於親密,過於親密勢必導致最後的分離。因此在西方國家中,縱然是朝夕相處的一家人,也會保持一定的距離,不是吃、住、睡非要在一起。因為每個人前世的業力不同,今生的性格愛好也不同,沒有深交時,覺得對方一切都隨順自己,言行舉止隨自己而轉,實際上是不一定的。在逐漸交往的過程中,不可能不發生矛盾,而這些矛盾的來源,就是各自有不同的方向。

很多世間男女也是這樣,最初關係非常好,後來為了工作、家庭,甚至做飯的問題上,也是意見不一致,經常吵吵鬧鬧,在爭論過程中,一句看似非常平常的話,結果深深刺傷了對方,對方一輩子記在心裏,最後彼此的關係就像水泡一樣,在陽光照射下毀於一旦。這種現象在當今社會中,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所以,佛教的這些殊勝教言,大家應該好好思維,真正地利用起來。

莊子、孔子等古代聖賢,在為人處事方面,還是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們借鑒。在他們那個年代,雖然經濟不是特別發達,各方面條件不一定具足,不像現在的社會一樣,今天你請客、明天我請客,或者幾個人的關係整天攪在一起,但人們的心態非常調和,自己是屬於自己的,心處於平平淡淡的狀態中,人與人之間的衝突極少。

而現在完全不是這樣,今天對這個人非常好就請客敬酒,不能喝酒就敬百事可樂:祝願你一切順利、吉祥如意。沒有過兩天,互相怒目相視,見面連招呼都不打了。包括上師與居士之間、居士與居士之間也是這樣。當然,你自己有錢的話,我也不阻礙你的這種活動,有些居士特別特別喜歡請客,今天請這個客、明天請那個客,過一段時間,跟這個鬧矛盾、跟那個鬧矛盾,今天讚歎這個人,明天當著他的面就開始詆毀,這種現象不斷在發生、不斷在上演。原因是什麼呢?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沒有處理好,根本不懂這樣的教言,如果懂了這樣的教言,哪怕是你跟同行道友呆多少年,我覺得也不會有什麼矛盾。

有時候憶念上師如意寶的恩德,不說他老人家賜予的出世間教言,甚至為人處事的很多教言,我也是一輩子當中難以忘懷。全知無垢光尊者在《三十忠告論》中說:村落寺院以及深山等,雖住何處不應交親友,於誰相觸不怨亦不親,穩重自主即是吾忠告。不管住在城市、寺院、寂靜深山,無論處於什麼環境中,都不要結交特別親密的朋友,與任何人交往不要太親熱,也不要太疏遠,更不要有嗔恨心,應當穩重自持,自己主宰自己,這就是無垢光尊者的忠告。

當年我剛來學院時,上師如意寶常講無垢光尊者的《三十忠告論》,那時候人雖然比較少,但我不像現在這樣懈怠,對佛法和上師的信心非常非常強烈,每一次得到這些教言後,內心的觸動特別大。現在已經過了二十幾年了,這些教言仍對自己有很大的利益和幫助(上師哽咽……),本來還要講一點,但是算了,講下一個頌詞。

猶如蜂采蜜,為法化緣已,

如昔未謀面,淡然而處之。

這個偈頌是針對出家人的。作為一個出家人,外出化緣乞食時,應像蜜蜂采蜜而不戀花一樣,取得所需的食物之後,對施主應視為素昧平生,與他們淡然相處。

當然,從世間人情來講,這可能有點說不過去,有些人說:我對這些出家人做了供養,但他們從來也不理我,連一個電話都不打。很多人可能有意見。但按照佛教原則來衡量,這種行為一點也不過分。因為在家人供養出家人並不是世間交易,如果是世間交易,那我今天給你食物,明天你就要回報我,互相可以有一種約定。但以佛法來觀察的話,此舉對自他毫無利益。為了避免諸多過患,出家人應像蜜蜂采蜜那樣與施主們打交道。

大家應該清楚,在夏天,蜜蜂隨意在花園中飛舞,見蜜就采。對蜜蜂來講,不會執著這朵花很好看,蜜汁豐富,花粉較多,所以我天天都到這裏來;作為花朵,也只是給蜜蜂提供養分,根本不會貪著它,認為:蜜蜂你老人家要常常到我這裏來,千萬千萬不能去紫色花朵、藍色花朵那裏。我就是你的花朵,你就是我的蜜蜂!蜜蜂與花朵之間沒有這樣的約定。同樣,出家人跟居士之間的關係也是如此。

然而現在是末法時代,正如堪布根霍所說,施主把上師執為己有、上師把施主執為己有,令人不滿的現象非常多。無論到漢地還是藏地,居士和上師之間經常發生矛盾,原因是什麼呢?就是上師把弟子執著為自己的。前段時間,日本有位居士說,他對根本上師很有信心,對另一位上師也很有信心,他想請那位上師傳一個法,後來被根本上師發現了,就痛斥他一頓說:你是我的弟子,為什麼要請別的上師?若按《毗奈耶經》的觀點,這種說法恐怕是解釋不通的。

現在泰國、斯裏蘭卡、緬甸等幾個國家,仍保持著托缽乞食的傳統,讓人深深感受到僧人的清淨生活,除此以外,化緣的現象在大多數城市中是沒有的。以前在佛陀時代,比丘每日要外出化緣,不管遇到什麼樣的施主,都會接受他的供養,以解決當天的飲食問題。在接受供養以後,彼此之間沒有貪執,不會認為你一輩子就是我的施主,我就是你的上師,然後留下電話,一直不斷地聯繫。

因此,出家人與居士的一些關係,雙方應該重新發心、重新認識。有些上師不太懂某些民族的傳統,出去時帶著一位外交部部長——翻譯官,這個翻譯官往往是不懂佛理,隨便給居士們信口開河:從此之後,你對任何一個上師也不能供養。他就是你的根本上師,根本上師說什麼就要聽什麼,所以你的財產就是上師的財產。而且這個上師也是每年冬天都來,已經成了那裏的常客,久而久之,如果沒有正知正念,很容易出現一些違緣。藏地也有一首民歌唱道:原來的上師喲,現在的丈夫喲……”

這樣的結局,不但是現在的社會中存在,包括佛陀時代也有。大家可能記得吧,《百業經》中有位叫角宿大象的比丘(他在角宿日降生,以此而得名),他雖然先有家室,但因為對三寶有信心,自己又有出離心,於是在佛的教法下出家,後來精通三藏,攝受了五百弟子,常帶他們入城化緣。他原來的妻子一直想他還俗,回來跟自己一起生活。(我忘了她當時同不同意他出家。現在社會上也有這樣,有些妻子本來是同意的,後來又好像後悔了。也有些妻子非常支持,成全對方圓滿一生的修行。)

於是她每天到僧眾應供的地方去觀察,看丈夫有沒有得果,假如得果了,她就沒有希望了。後來經過多方觀察,得知丈夫並未得果,她暗自高興,告訴角宿大象:比丘你老人家非常非常殊勝——叫他比丘還是什麼,不知道她當時怎麼稱呼的。現在有些人出家後,家人稱之為老師父。以前我們那邊有個人出家,有一次在僧團裏面,他的孩子叫他爸爸,他非常不好意思,下來之後就教訓他:從此之後,在僧眾或者人群裏面,不能叫我爸爸,一定要叫我師父。孩子說:知道了,爸爸師父、爸爸師父。然後他再次地教訓他:凡是爸爸兩個字不能出來。有一次我碰到那個孩子,他滿口都說師父什麼什麼,我問他師父是誰啊,後來說來說去,我慢慢才知道原來是他的爸爸,他現在已經習慣了。當然,有家庭的人出家,不能認為這不合理,如果真的生起了出離心,那麼妻子也可以出家,孩子也可以出家,父親也可以出家。

剛才的話說回來,角宿大象的妻子說:我現在的財富非常圓滿,一個人也用不完,祈求您和您的眷屬天天來我家應供,讓我也培些福報、積累資糧。我們以前關係那麼好,為什麼不給我一個機會呢?比丘想來想去,還是照顧他原來的老菩薩。後來他們每天都來應供,他妻子想方設法令其隨行眷屬逐漸減少,最後一天,只有角宿大象一個人去。

當天,她私下秘密地找一些人,囑咐道:等一會兒給我傳法時,你們就來欺負我。之後她在丈夫面前委屈地說:自從你離開以後,當地的人如何如何欺負我、害我、打我……”開始時角宿大象半信半疑,但後來在傳授佛法時,果然來了一群人,沖進屋扯住他妻子的頭髮,狠狠地摔打。他頓生嗔恨之心,操起附近一把刀,猛撲過去欲殺人。這時妻子抱著他哀求:您已受了戒,舍戒再殺不遲。他覺得言之有理,便捨棄比丘戒。妻子馬上告之事情真相,角宿大象只得順從妻子,重新與她一起生活。

《佛子行》中有一段文字是:為求利養相互爭,失壞聞思修事業,故于親友施主眾,根除貪執佛子行。大概在二十年前,拉西堪布給我們講這一段時說:施主們可能覺得這個出家人很沒有良心,但我們出家人應該這樣做,不管施主高興不高興,以後不要跟他們交往很多啊!他們這些老修行人一輩子以身作則,真的已經做到了這樣,最後的修行也是非常圓滿。而我們現在這一代人,有沒有真正做到呢?自他確確實實都是沒有的。但是依靠一個施主互相執著,產生煩惱爭執,對我本人來講也是沒有的。

在學佛時,出家人和在家人的關係應該有一定分寸,如果沒有掌握這個分寸,不瞭解這個尺度,互相捨棄、製造違緣、爭鬥詆毀的情況會時有發生。尤其是末法時代,很多施主把上師當作自己的家人,一方面可能是為了方便得受佛法的加持,另一方面,現在的生活狀況跟佛陀時代比起來,有些地方我們也做不到,但不管怎麼樣,一定要想盡辦法令自己的修行如法。

施主與出家人之間的交往,不僅是釋迦牟尼佛這樣要求,過去七佛中的一切勝佛(又名一切救護佛),在半月誦戒的偈頌中也說:猶如蜜蜂吸花汁,不壞花色而飛離,行者于城乞食畢,無貪無嗔而返回。這些如來的教言,平時在生活過程中,我們應當儘量去做。

當然,原原本本能做到,對末法眾生來說也有一定的困難。就我自己而言,有些居士對三寶信心非常大,對我的幫助也非常大,從世間人情來講,好像置之不理說不過去。但如果一味地去執著,這也不合理,畢竟我們出家人與居士之間的關係主要是佛法,除了佛法以外,私人感情不會長久的。前段時間我在課堂上也講過,信心和感情一定要分清楚。以信心為前提進行交往,對自他的今生來世都有利益。但以貪心或其他目的來接觸,這是沒有絲毫意義的。

米拉日巴尊者說過:山上的修行人和城裏的施主,這兩者都有成佛的因緣,主要的因緣在於回向。所以施主們供養出家人時,不要再記賬了,不然你記的賬太多,到時候會算賬的——“我在某某時候供養你什麼什麼,你現在為什麼不理我啊?在電話裏開始用刺耳的聲音來呵斥,這是沒有必要的。作為出家人,用其他方式來報答施主的恩德,也不符合佛教的原則,應該對他宣說佛法或以誠摯的心來作回向。我可能也說過吧,原來有個藏族活佛到美國去傳法,他對下麵的信眾講:你們需要的就是法,我所有的法全部傳給你們;我需要的就是美金,你們要給我多多供養。這種做法很不好,貪執錢財而跟施主溝通非常不如法。

現在很多人做事情各懷目的,有些居士迎請一個上師,就是為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或者借此來成辦其他事情。而有些上師到居士那裏去,動機就是想獲得一些錢財。但以這種目的與居士結緣的話,有些問題可能最後會暴露無遺,那個時候怨天尤人也沒有多大意義。

因此,作為真正的大乘修行人,理當明白與人怎麼樣溝通、怎麼樣交往,交往完了以後,也不要太執著。上師是所有眾生的上師,就像剛才比喻中所說,花朵不能對蜜蜂有嚴格的要求:你不能去別的花朵那裏,你就是我的蜜蜂!同樣,施主也不應該說:上師你必須要住在我家,我家有大的雙人床,你一直要睡在那裏,千萬不能去別人家。否則我不同意,你去了的話,我再也不認你這個上師了。哪有這樣的道理?這樣真的不好!

任何一個具有法相的善知識,如同太陽一樣,應該普照所有眾生;任何一個有財產的施主,可以對十方僧眾平等供養,哪里有應供處,自己都可以發心,都可以與上師結緣,這是每個人的信仰自由,佛教中如此,政策裏也是這樣。

現在很多人的溝通經常出現一些問題,關鍵是自己不懂這些道理,不具足善巧方便,如果具足善巧方便,不會出現這種後果。所以,大家在交往的過程中,彼此應當淡然處之,不要過於密切了,這一點大家務必要記於心間!

癸二(斷除貪執外資具)分二:一、由貪生苦;二、貪境無實質。

子一、由貪生苦:

吾富受恭敬,眾人皆喜我,

若持此驕傲,歿後定生懼。

擁有豐厚的利養、受人恭敬愛戴、眾人都喜歡自己,若因之而生起驕傲,以此煩惱所致,死後必定產生極大的恐怖,墮入惡趣等有無量痛苦。

修行人應該知足少欲,以簡單的資具來度過一生是最好不過的。這不僅是針對出家人,在家人也需要具足。假如沒有知足少欲,貪嗔之心經常猛厲生起,這樣的下場非常不好。

有些人因前世的福報,今生當中財源滾滾,受成千上萬人的讚歎恭敬,很多人與他一見面就生歡喜心,不管到哪里去,周圍都是掌聲、鮮花和讚歎。倘若他是個凡夫,恐怕很容易生起驕傲心:你看我有這麼多財富,福報真是很不錯啊,別人苦苦尋求也得不到,而我的錢財嘩啦嘩啦就來了。”“我這個人肯定有功德,現在人的分別念那麼重,那麼多人對我恭敬,是不是我已經得果了?

自己過平凡的生活時,一般來講,驕慢心比較少,一旦有了地位錢財,這種心就生起來了。今年學院評了三十多位堪布,我隔壁的喇嘛就是其中一位,我看到他就開玩笑說:你得法師證了,恭喜發財!他有點不高興:什麼恭喜發財,你看我這麼窮!我說:從今天起,你的發財已經開始了。但是你要安住啊,不要生傲慢啦。我一半是開玩笑,一半也是真的。如果成了堪布活佛,地位、名聲等有漏財產自然而然會積聚的。原來也有個法師說:我現在成了法師,以後肯定有很好的高級車。但十年前他是這樣說的,現在好像還沒有買到,有時候這也跟人的福報有關。

有些人擁有財產和名聲後,了知這些無有實義,因此不是特別執著。而有些人恐怕不是這樣,有了這些就開始生傲慢,這是非常不好的。其實一輩子當個平凡的修行人,這應該是我們最希求、也是最羡慕的,即使沒有這種因緣,有一些財富名聲時,也應該儘量把握自己。

以前卡繞巴尊者在講法時,旁邊有一隻鷂鷹抓麻雀,尊者就用神通觀察它的來世,發現它來世會成為勢力雄厚、財富圓滿的大德。但這個大德死了以後,變成特別可怕的惡蠍,由於業力所感,它被閉在岩石中,無數含生蝕食著它,長年感受巨大的痛苦。

所以,具有財富之時,對自己有利無利也不好說。有些人認為有了財產,生活就有著落了,很多居士也經常抱怨,現在生意不順利,別人都有洋房轎車,自己看起來非常可憐。其實有了這些以後,修行不一定會上進的。大多數財富豐足的人,修行不會成功,這也是真事,並不是我誹謗很多人。當然,不敢說所有的人都是如此,有些人就像蔣陽欽哲旺波一樣,儘管財富非常圓滿,但了知這不過是如幻如夢,像雲彩般無有實質,自己不起一點執著,只是用它來幫助眾生、利益眾生,這樣的高僧大德肯定有。但一般的修行人有了財產以後,可能什麼事情都不成功。

以前格魯派有一位格西,他的修行非常好,可與文殊菩薩如人與人對話般進行交談。後來他的施主比較多,一段時間內見不到文殊菩薩了。於是他向一位有神通的大德請問原因。那位上師問:你以前就有這麼多財產嗎?他回答:以前沒有,最近我遇到一個大老闆,開玩笑!古代可能沒有這種說法。最近我遇到一些施主,財源比較不錯。上師說:你做一次滅財佛事吧!(就是把所有財富不要了。這樣的佛事,可能現在人都不喜歡,大家很喜歡發財佛事。)他如是照辦後,以三寶的加持力,財富逐漸化為烏有,他又成了知足少欲的平凡修行人。在那個時候,所有的修行境界恢復如初。

我經常這樣想:在座這麼多的出家人,已經學了這麼多年,以我的分別念來推測,今後你們在各大寺院裏當方丈、當住持,肯定有很多了不起的高僧大德。但我唯一希望你們有財富、地位、名聲時,儘量要把握自己。如果那個時候趾高氣揚,覺得在世間上自己說什麼都可以、做什麼都可以,越來越貪得無厭的話,恐怕你的修行和事業不一定成功。因此,當你們成為受到眾人讚歎的高僧大德時,不要太貪了,財產猶如水泡,沒有實在的意義,在修行過程中一定要注意!

不僅是我們出家人,居士也要明白財富無實的道理。有些人因前世做了一點小功德,即生中的財富可能突然暴漲,如前段時間國內房價特別高,人們像發瘋了一樣,開始大搞房地產,後來又是股市猛升,大家紛紛買股票……實際上你遇到一些機會的話,發財雖然很容易,但滅財更容易。尤其像我們藏地,一家人若有一兩百頭犛牛,大家就認為他非常富裕,如同龍王一樣。(當然,這只是偏僻山溝裏的說法,不然龍王的財富豈止一兩百頭犛牛就可以了,兩百頭犛牛最多幾十萬。)可是冬天出現雪災、饑荒時,犛牛馬上就全部死掉了。現在有些大老闆也是有幾十萬、幾百萬、幾千萬、幾億等等,後來因生意破產、公司倒閉,一下子就家破人亡了。

財富的增減相當容易,所以我們有了財富時,應儘量用它去幫助可憐眾生、做上供下施,除此之外,也沒有必要太執著,否則一定會墮入惡趣的。《彌勒獅吼經》中雲:以利養恭敬、親友、施主、智者或賢者這四緣生起驕慢,則為速墮地獄之因。因此,有了名聲財富時不要貪了,太貪不會有好結果,自己應該把握自己,不然來世變成什麼也很難說,這方面的公案是比較多的。

故汝愚癡意,無論貪何物,

定感苦果報,千倍所貪得。

故智不應貪,貪生三途怖。

明白上述道理之後,作者以擬人的手法說:愚癡的心啊,你不要太迷惑了,無論貪著什麼事物,來世定將感得千倍於此的可怕果報。你以前貪一個小時的話,以後會在一千個小時中於三惡道中受苦。所以,有智慧的人千萬不要貪執。

然而,現在人知道這一點的非常非常少,很多人數數不擇手段地獲取財物,以滿足自己的欲望,貪欲之心永無止境。但是不管貪什麼樣的東西,從出世間法、世間法來看,都會帶來很大的害處。

從出世間法而言,哪怕你只貪一點食物,來世的果報也非常可怕。藏地某寺院有個老修行人,他買了一腿牛肉,一直捨不得吃,想到冬天再慢慢吃。(其實老人都有這種習慣。以前我小的時候,看到有些老爺爺在夏天時積累一點酥油,一直捨不得吃,最後全部爛了,或者被蟲吃掉了。)結果他的壽命沒有等他,他提前離開了人世,牛腿仍掛在柴房裏(即牛糞棚)。他死了以後,其餘財產食物全部被寺院處理,用來上供下施。可是他的神識因耽著牛腿,結果變成了一個鬼,力氣也比較大,每到晚上就拿著牛腿,在寺院的上上下下跑來跑去。人們看不見鬼,只見有一腿肉跑來跑去,被群狗追著。(通常說狗有鬼眼,狗無緣無故狂叫的話,說明魔鬼來了。)寺院裏的人特別害怕。當時華智仁波切在世,離現在一百年左右,他讓人把肉拿來燒焦煙作佛事,從此之後,那個鬼已經超度了。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寺院的名字也有,但我在這裏不提,害怕到時候他們受一些影響。我們在媒體上一般要注意,人名、地名儘量不要提。前不久拍慈悲之旅時,我沒有提是哪一個縣,這也很好。後來很多出家人在猜:聽說你們家鄉殺生很厲害,是不是你們那裏?”“你們寺院附近殺生也比較多,可能是那裏吧。大家都互相開玩笑。還好我當時沒有提,不然可能不太好。

我們在活著的時候,對人也好、財物也好,最好不要有貪執。否則,臨死時若把握不了自己的心態,很有可能會墮落。這是從出世間角度來講的。

從世間的角度來說,很多人因為貪執自己的目標,達不到時就很羡慕他人,過去叫榜樣,今天叫偶像,總覺得別人比自己完美,總想要成為別人。莊子的《秋水篇》裏面說:一隻腳的夔非常羡慕多腳的蚿能夠行走;蚿羡慕沒有腳的蛇跑得很快;蛇羡慕沒有形體的風行得更快;風羡慕人的目光特別快;目光又極為羡慕心的快速,心一轉念就到了,佛經中也說:心是一切事物的前行,一切當中心是最快的。

還有這樣一個寓言:有只小老鼠覺得自己太渺小了,特別希求最偉大的東西。有一次它抬頭一看,天空廣闊無垠,就覺得天是最偉大的,於是它對天說:你是不是什麼都不怕,我這麼渺小,你能給我勇氣嗎?天告訴它:我也有怕的,我最害怕烏雲,因為烏雲遮天蔽日,它遮住我的面容時,我什麼都看不見了。

小老鼠覺得烏雲更了不起,就去找烏雲說:你能遮天蔽日,應該是最偉大的,我很想得到你的果位。烏雲說:我也有怕的,我最怕狂風,好不容易把天遮得密密的,大風一吹,就把我吹散了。

小老鼠又跑去找風,還是如前一樣地問,風說:我也有怕的,我最怕牆,地上有堵牆的話,我根本繞不過去,所以牆比我厲害。

小老鼠就跑去找牆,說:你連風都擋得了,你是不是最偉大的?牆說了一句令它非常驚詫的話,牆說:我最怕的就是老鼠,因為老鼠會在我的下面鑽洞,總有一天我會因若干個鼠洞而轟然倒塌。這個時候,小老鼠恍然大悟,自己找來找去,整個世界都找遍了,原來最偉大的就是自己。

這個比喻說明什麼呢?我們貪這個、貪那個,世間上可貪的對境非常多,但回歸原地的時候,一切都是自心的幻化,除心以外,沒有任何可貪的對境。若能把握自己的心,一切貪執都會消於法界。

所以,智者千萬不要迷失當下,不要失去自己的良知,不要錯過自己的機會,不要浪費自己的時光,而一定要認識自己的心。現在人瘋狂般、沒有任何目的地貪得無厭,這就是不認識心的一種迷失。倘若不認識這顆心,就會摧毀我們的價值和力量,幹擾我們的修行和成就。因此,每個修行人要儘量地知足少欲,不要貪著任何人事物,以佛法的殊勝教言,來克制貪心等一切煩惱!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