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1/08 08:20:46
新聞單位 :

學習次第 : 進階

修心日光二十 修心誓言 修心學處2011

甘丹赤巴尊者 日宗仁波切

中譯:如性法師

日期:2011312 上午

在《上師薈供》當中有提到:

以具四種加行之方便,任遇何事隨即作修習,

由修修心誓言及學處,令其暇滿具義求加持。

    這個偈頌裡最主要提到的是,平時我們不管遇到任何的事情,都必須要憶念起「修心的誓言」以及「修心的學處」,以這種方式充實我們的暇滿身,所以這個地方最主要提到的是「修心的誓言」以及「修心的學處」。

    接下來我們看到的是「修心的誓言」,正文(87頁)最後一段,

       「莫學直報。」

    對於於自己曾做少許傷害的人,心中耿耿於懷,進而成為瞋恚的續流。也就是對於他人曾經對自己所作的少許傷害,內心耿耿於懷,更進一步的讓這種情緒成為是瞋恚的續流,其實這是不應該的。為什麼我們不應該這麼做呢?若如是行,如果這樣做的話,就遮止緣彼等而生起慈悲心的機會了。接下來:

莫作惡諍。」

不應言說令他人心生痛苦、或感到不樂的惡劣言詞來諍論是非。對於這一點伽喀瓦大師曾經提到,我們平常的現狀是什麼樣的現狀?我們時常在跟別人諍論什麼事情呢?在彼時你曾作此惡行,我也沒對付你…,我們時常在跟別人諍論的事情,就是對方你曾經在什麼樣的情況下、用什麼樣方式對我,但是我也沒有用相同的方式對付你…等等的內容。當如是不停數說諍罵的詞鬘時,顯示內心實無佛法種子。如果我們嘴邊所說的,都是不斷的跟別人諍論的一些惡劣的言詞,這些言詞就有如同是念珠般源源不斷的而來,這就表示我們的內心中並沒有佛法的種子,透由內心當中的瞋念,已將我們過去所造的種種善根完全的摧毀。 

勿候險阻。」

對於他人所作的少許傷害一直放在心上,雖然他人在傷害我們的當下,我們並沒有用相同的方式,或是更劇烈的方式去反抗、甚至去傷害對方,但是對於他人所作的少許傷害我們的事放在心上,更進一步的想說:「有能力時,即尋報復。」等我有能力時候,我再來報復。但是,既已入此法門,如果我們修學大乘法,是一位修心的行者,不能如是行持,因為這與自願取回他人的損害與痛苦全然相違。對於一個修心的人而言,我們在觀修取捨時,希望能夠取回他人的種種損害以及痛苦,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怎麼可以找機會去報復別人呢?這一點與我們之前所觀修的內涵是完全相違的。接下來,

勿傷其要。」

以有污垢的動機揭發他人的過失,如果說我們的動機很純正,是以利他作為出發點,這時我們講他人的過失是可以的,但是如果以不清淨、有染污的動機來揭發他人的過失,這會傷到他人的要害。對於人及非人,皆不能如是行持,所以不管是對人、對非人、對周遭的有情我們都不能夠這麼做,若如是行如果這樣做的話,會讓他人的內心感到極大的痛苦,如果我們揭發他人的過失,會讓他人的內心感到非常大的痛苦,這種痛苦在原文當中所用的詞句指的是,要命的痛苦,也就是這種痛苦是非常大的。“

接下來下一點,

犁載勿移牛。」

自他二者都不想要的重擔,自己想辦法令它不落在自身而推卸轉載於他。這當中的「重擔」最主要指的是傷害他人的行為。比方我們和他人一起造作了傷害他人的行為,但這時雖然我們知道自己做錯了事情,但是想盡辦法讓責任不落在自己的身上而推卸轉載於他,這樣的行為是不可取的。

  「不爭先得。」

如於自他二者共同所作,自己卻做利他的誇耀,企圖求得到回報。「不爭先得」指的是自己和他人共同所作的一件善行,比方以利益他人的行為而言,明明這件事是我們跟他人一起承辦的,但是自己卻在這當中刻意的彰顯自己的功德、誇耀自己的功德,而他的目的是企圖求得回報而說:「這是我所做的」,而執著自我。真正的修心行者不應該做這種事情。

天莫成魔。」

依止世間神祇的方式,若有過失,有可能會斷送自己的性命,說是天轉成魔。世間人會供奉世間的天神,照道理來說,世間的天神應該是幫助世人的,但是有時我們供奉信仰的方式如果出錯的話,這時世間的天人,由於內心中的瞋念沒有調伏的緣故,在瞋念的促使下,會做出傷害我們的行為。

所以在正文提到了:依止世間神祇的方式,若有過失,有可能會斷送自己的性命,這稱之為是天轉成魔。相同的,我等雖已趣入法門,現今我們是學佛法,甚至是學大乘法的一個人,不管是作聞、思、修任何一者,如果在做的過程當中,成為滋長我執、並且讓我執不斷增長的方便,這時就稱之為「天轉成魔」。所以我們在做任何事情的當下,都應該避免這種情形的發生。「法」跟「非法」這兩者最大的差別,是在於透由「正法」來成為「非法」的對治,來調伏非法。但是如果在修學「正法」的過程中,正法轉為是煩惱的助伴的話,這時這種情況是非常糟糕的;理應透由正法來調伏非法,但是如果正法成為煩惱的助伴,這時就不知道用什麼樣的方式來調伏這些人了。所以這個地方有特別的提到,應該避免「天轉成魔」的這種情形。

最後一個誓言:

樂支不求苦。」

這一點是指,為了成辦自身所追求的圓滿、安樂,而期待他人遭遇不幸,這種想法也是不可取的。以上所介紹的是修心的行者,不應該違背的誓言,以總數來說,以上所介紹的誓言共有十八條誓言。“

91頁)接下來「修心的學處」。修心的學處,可以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以偈頌的方式來呈現的。第一者是提到:

「一貫諸瑜伽。」

是說於衣、食、住處、威儀等一切瑜伽,應以此作攝持殷重而行。在之前我們已經由衷的將自身所擁有的一切善妙之物回向給他人,所以在使用的當下,內心當中應該棄捨自利,而生起利他的這種念頭。所以不管是在受用衣、食、住處,以及日常生活當中行、住、坐、臥等等的威儀,這一切的瑜伽應以此作攝持。這當中的「此」指的是「利他之心」,做任何事情的當下,都必須以「利他」的這顆心作為攝持,殷重而行。第二點:

初後作二事。」

這句話是我們平常常聽到的,作善事之前動機是很重要的,我們作善事的動機,不應該以自利作為出發點,而應該緣著一切的有情;並且藉由此動機作為攝持之後,所行的一切善業,也應該回向圓滿的菩提。因此行善之前的動機、以及行善之後的回向,這兩件事情是最重要的。

正文當中提到,直至盡形壽前,在我們的壽命還未消失之前,一天當中應該如何的來行持呢?一早在起床之後,如同之前在牽引力的時候有提到,要猛利的生起想要去除所斷品,修對治品的引念。也就是在早上一起來之後,我們在內心當中,要生起強而有力的動機,這個動機要緣念什麼?要去除我們內心當中的所斷品──也就是煩惱,並且要修種種對治煩惱的對治品,生起如是的引念。並在中夜睡前時,反省一天當中身語的行為,並且在晚上睡覺之前,我們在反省一天當中身語的種種行為。如果有如早上的引念去行持,這時我們應該要想到:今生獲得暇滿身、值遇大乘法、被善知識所攝受,這一切都沒有白費,內心當中感到歡喜。但是在反省過後,如果你發現你今天身語的行為,並沒有如同早上的引念(也就是早上所生的動機)去行持時,這時內心中應該想到:我浪費了暇滿,在值遇甚深妙法之際,盡做些無意義的事,真的很不應該。並告訴自己以後不應該這樣做。

所以對於這一點,簡單的來說就是在起床之後,我們必須要告訴自己:「不要浪費今天的時間,好好的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並且在晚上睡前,「要記得反省自己一天當中的行為」。如果我們的行為是如法的,這時內心當中應該感到歡喜;如果每一天我們能夠以這樣的方式去修行的話,其實我們的一天應該會比一天過得更有意義。“

「學諸易修者。」

這句話最主要的意思是提到,雖然當下以我們的現狀,可能沒辦法去實踐取他人苦,捨自身樂的這個內涵,雖然我們沒有辦法實際的去做這件事情,但是要在內心當中不斷的培養這種意樂,如果現今我們沒辦法透由心的力量來作串習,我們絕對沒有辦法成辦這一點。但是相反的,現今雖然我們做不到的事情,如果能夠不斷串習的話,就猶如同《入行論》當中所提到:「久習不成易,此事定非有。」

    沒有一件事情是在長久串習、練習之後,不會是變成是簡單的。所以只要我們肯如實的來作串習、來作練習的話,到最後縱使要實踐取他人的苦、捨自身的樂,這也會變得非常的容易。在正文當中有提到:如果想到「取他人苦、捨自身樂」,這一點對我而言實在是非常的困難,但是雖然我們沒有辦法實際去做,至少在當下從我們的意樂上,必須要如此來作修習。之後等我們熟悉了,縱使我們實際去作取捨,也不會感到困難。下一點,

      二境皆應忍。」

身心之上,不論苦、不論樂,如同之前在將惡緣轉為道時所提到的,皆應轉為辦菩提的助伴。也就是當我們身心之上感到快樂時,這樣的一種樂受,不要變為是煩惱的助伴。當我們感到痛苦時,我們也不要感到心灰意冷。這一切的外緣,不管是善、是惡,是好、是壞,我們都希望將它能夠轉為是菩提心未生已生、已生將增長的一個助伴。所以正文當中有提到:「皆應轉為成就菩提的助伴」。接下來,

捨命護二事。」

92頁)對於自己所承諾的三種律儀的誓言,尤其是在之前所提到「修心的誓言」,捨命守護。以總相來說,對於自己在之前所承受的三種律儀,在承諾之後必須要遵守的誓言,我們要小心謹慎的去遵守,而在這當中尤其是之前所提到的「修心誓言」,更是要捨命守護。“

當學三難事。」

最初難以憶念煩惱的對治,中間難以摧滅,最後難以截斷續流。為什麼一開始我們難以憶念煩惱的對治?因為絕大部分的情況,我們根本就不認識心中的煩惱。縱使在認識了煩惱,藉由所學的正法想辦法在內心當中生起對治,「中間難以摧滅」但是也很難藉由對治的力量完全的摧滅煩惱,「最後難以截斷續流」縱使當下能夠摧滅煩惱,但是之後這樣的煩惱還是會不斷的生起。這時我們應該怎麼做呢?故應精勤於認識煩惱,所以第一點我們必須要認識煩惱。第二點,憶念煩惱的過患,藉由各種方式遮止煩惱。第三點,讓煩惱無法持續,我們在認識煩惱之後,是不是藉由 一兩 次的對治之力就能夠摧滅煩惱?是沒有辦法的!

在論中有一個譬喻,如果現今我們的面前有一碗非常苦的藥汁,這時我們滴 一兩 滴的糖水進去,是否能夠改變「苦」的這種感覺呢?是完全沒有辦法的!現今我們的心就是如此,我們的心完全被煩惱所控制,所以縱使滴了 一兩 滴具有功德的水進去,也沒有辦法改變內心的現狀。所以對於充滿著煩惱的內心,只想要藉由 一兩 次的對治就將它完全淨化,這是不可能的事情!我們必須要持續的、藉由各種方式來對治內心中的煩惱。
     
悉轉大乘道。」

自身所有的行為,應具足對一切有情的慈悲心,及由彼所引生希求菩提的菩提心。這一點最主要提到的是,今生我們所作的任何行為,在行持的當下必須具有面對一切有情所生的慈悲,以及透由慈悲所引生的菩提心。在輪迴未空之前,三門所有的行為,見、聞、念、觸,皆應轉為大乘道。對於這一點在《本生論》中有提到:

「見聞或隨念亦可,雖觸或唯作言說,

一切行相利有情,惟願恆令彼具樂。」

         伽喀瓦大師也提到:

「惟願見我一切皆得成佛,大師他是如何發願的?他希望見到他的一切有情,在將來都能夠成佛,惟願由觸及作言說者,一切悉皆以彼為緣,得無障礙趣行佛地!」並且他所接觸的有情,跟他對談的有情,透由接觸以及對談的這些因緣,希望藉此讓這些有情都能夠快速的成佛。正文當中有提到「無障阻」,就是沒有障礙,但是在原文當中是指「沒有煩惱障以及沒有所知障的這種情況而成佛」。“

接下來,以上的內涵都必須具有此瑜伽,什麼樣的瑜伽呢?

遍深皆善習。」

這一點是提到了,修習菩提心並不是僅對少分的眾生,應該要對於卵濕胎化四生所攝的一切眾生無有分類。並且在面對一切有情的當下,我們的內心必須打從內心底,對於他們修學慈悲以及菩提心。並不是像信徒,尤其是像小孩子在參觀寺院的時候,他只是到處去看看這些表面的東西,但是他並不了解深厚的內涵。所以當我們的心在緣著一切有情的時候,這時我們也不應該只做表面的功夫,必須要打從內心底對一切的有情心生慈悲。

對於這一點,夏樸巴大師曾經提到:
      93頁)「已聚集者願成熟,已得調伏願盡斷。」

藉由觀修取捨,將他人的痛苦取回自心上,已聚集的部分希望它能夠成熟,「已得調伏願盡斷」,並且希望藉由這樣的方式,調伏心中的「我愛執」。“

伽喀瓦大師在臨終的時候,對身邊的侍者謝窮瓦提到:「我未得所欲」,也就是今生我已經沒有辦法滿我的願,告訴弟子「要到佛前去陳設供品」。這時身邊的侍者,他內心感到非常的懷疑,覺得上師「你還有什麼願是沒有辦法成辦的呢?」這時上師就回答他說:「一生當中我的修持不外乎就是希望一切有情的苦,都能夠化為團團的污垢,聚集在我的內心上,但是現今我即將臨終,但是我的眼前卻浮現著是淨土的景象,完全沒有任何的痛苦。」所以一個修行人,他在修行的時候,雖然希望能夠代一切的有情受苦,但是他所得到的果報,卻是沒有任何痛苦的果報。所以在臨終的時候,這位大師的眼前呈現出淨土的景象,而內心當中卻絲毫感受不到些許的痛苦。“

取三主要因。」

以總相來說,任作聞、思、修三行,特別已入此法門作修心者,內緣是於暇滿身具足信、慧、精進等諸白法,外緣是值遇了人與人之間不為犬所礙的善知識。這當中提到了一個譬喻,「人與人之間不為犬所愛」,也就是人跟人之間,並不會有一隻狗插進來。它的譬喻是在譬喻說,我們善知識所獲得的傳承是沒有中斷的,從世尊傳至我們的上師,這當中的傳承是沒有中斷的現象,我們能夠被這樣的善知識所歡喜攝受。在此之際,若能獲得斷除二邊的衣食順緣,這個地方有特別的強調,斷除二邊,哪二邊?外在的生活條件,太富裕也不好、太差勁也不好,所以要斷除這兩邊來依止衣食的順緣。

現今我們學法,為什麼沒有辦法在內心中生起證量?就是因為我們外在的環境過得太富裕、太好了!過去在西藏生活條件沒有這麼的優渥,但是卻出了很多高證量的修行人。所以這個地方有提到三種的因緣,以內緣而言我們必須要具足暇滿身,並且在內心中對於佛法能夠生起信念,能有辨別的智慧,並且在修習的過程中生起精進;外緣能夠被善知識歡喜攝受;並且在此同時能夠獲得斷除二邊的衣食順緣。

如果以上這三個條件都具備的話,就猶如至尊阿底峽尊者,與善知識種敦巴大師在相遇的時候,一者就能夠攝受另外一者,而另外一者就能夠馬上的生起證量。然而我們卻不能如實生起功德,是因為不具足以上所說的其中一點所造成的。現今我們花了這麼多的時間在學習正法,但是我們的心中,卻沒有辦法生起如大師般的功德,最主要的因素是因為我們欠缺了以上所說的三種條件當中的其中一者。有的是欠缺內緣、有的是缺欠外緣,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功德是沒有辦法生起的。因此在此同時,我們必須要思惟「希望一切內外的順緣都能夠具足。」並且我們要不斷的累積,能夠讓心續中的功德,如同上弦月般廣增的因緣,並且不斷的祈願。“

先淨修粗猛。」

一般而言要精勤於一切煩惱的對治,特別是應該仔細的觀察自心中,哪一種煩惱最明顯、最熾盛?並努力的對治。以大體來說,我們當然是要想辦法對治一切的煩惱,但是在對治一切的煩惱之前,我們必須要仔細的觀察,自己內心當中哪一種煩惱是最明顯、而且最熾盛的?如果你觀察到內心當中的「貪欲」非常的強烈,這時候必須要修「不淨觀」;如果發現你的「瞋念」非常的熾盛,這時要多修學慈心的內涵。所以必須要藉由某種的對治,先對治內心當中粗猛的煩惱。

「應取大義。」

一般而言,布施雖然很殊勝,但持守淨戒的力量是更大的,因此應以持戒為基礎,希望一切時處都能留下不離菩提心的堅固習氣,這才是有意義的。在六度當中持戒度是非常重要的一度,在持戒的基礎之上行布施、忍辱才是有意義的;如果沒有持戒作為基礎,縱使行再多的布施、修再多的忍辱,其實對我們產生的效果是有限的。

94頁)「修三無退失。」

這當中有特別的提到「三種無退失」,是指哪三種呢?是指「對於上師不退失敬信」,面對我們的上師,內心當中要能夠生起恭敬以及信心,因此對於上師不退失敬信,「對於學處不退戒慎」、「對於修心不退失歡喜」。為什麼要對於上師能不退失敬信呢?如果對於上師沒有敬信,已無生起功德之門;如果對於所接受的學處,退失了戒慎恐懼、慚愧之心,這時候沒持守淨戒的機緣,因為引生墮罪皆由放逸所作,我們之所以會造作種種的墮罪,皆是因為我們的內心沒有慚愧心,以放逸的這顆心作為我們造作的原因。若於修心退失歡喜,則以失去了見到菩提心功德的信心、及由彼所引生的欲求。如果對於「修心」內心當中沒有任何的歡喜心,這時我們已經失去了見到菩提心功德的這顆信心、以及藉由菩提心所引生的欲求之心。所以如果我們退失了對於上師的敬信、對於學處的戒慎、以及對於修心的歡喜,這時我們所修學的佛法只不過是嘴巴上的佛法、心中並沒有辦法生起真正的希求,這一點是很重要的。雖然這當中的內容並不困難,但是要實踐這當中的內容也不容易。

應具三無離。」

這個部分是提到了,我們必須藉由身語意三門淨罪集資,這一點對於初學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以「身」服侍上師、三寶等,不離禮拜與繞佛等善行;「語」不離念誦皈依、持誦本尊的咒語,並且在念誦的當下所緣要堅固,並且要打從內心底誠心的來作持誦;而我們的「意」不離菩提心及其支分,對於以上所提到的這些內涵,我們都要非常的重視。

以意而言,「意有特別的強調不離菩提心及其支分」,是指我們在觀修的當下,必須要具備有四種的加行以及五力,以這種方式來修學菩提心。
     
顛倒修對治。」

有些人在修行的時候,有可能會生起以下的這種邪念,認為練習「修心」反而容易遭到他人的詆毀,內心當中的我執等煩惱反趣猛利,衣食等受用反趣減少,病魔的違害等反而增多,因此在內心當中不想要修心、而有「想要放棄」的這種念頭產生。這種念頭在濁世的現今,對於福德不足的我們是很容易生起的,所以這時候內心必須要想到「此法不欺」。三世一切諸佛,不管是過去已成佛的、現今正在成佛的、未來將要成佛的,三世一切諸佛都是依著如此殊勝的正法,才成就圓滿的正等覺。因此以法的本質而言,法是不欺誑的,而想到「此法不欺」。而我現今內心當中之所以會生起這樣的邪念,一定是被魔所干擾,才會生起這種顛倒心。並且更進一步的想到,在這個世間上,對於如此殊勝的法類,也有很多人會生起邪見,希望他人內心當中所生起的邪知邪見,都能夠藉由我內心當中所生起的邪見完全的代替,而抵銷殆盡,並且也希望他人的內心能夠與大乘法結合,我們必須打從內心裡以這種方式來作思惟。“

今當修主要。」

從無始以來,如父宅舊居般,唯是一直住在惡趣等無暇之處,從無始直到現今,在輪迴中流轉的同時,我們絕大部分的住處,就是住在惡趣等無暇之處,在今生因為某些內外的因緣,而獲得善妙暇滿之身,這此同時相較於成辦現世的義利,成辦來世以後的義利更為重要。而講、說這兩者當中,又以行持是主要的。也就是在今生以及來生,這兩者當中成辦「來生的義利」是重要的;而在成辦的過程中,講說以及行持這兩者之中,又以行持為主要;而在眾多的行持裡,修持菩提心的教授是最殊勝的。因此提到了,要以總攝菩提心及支分的教授作為主要的修持,以這種方式來行持。

  (95頁)「未來常披甲。」

內心當中想到,從今以後直至未得菩提之間,一切時處都要披上不離菩提心的鎧甲。要如何成辦這一點?我們必須要累積成辦這一點的因。要做什麼樣的因緣呢?任所行善悉皆回向願能成為不離菩提心之因,做任何的善行我們都要回向,希望此善能夠成為永不遠離菩提心的正因、及修習菩提心,而日常生活的行為,必須要實踐菩提心的內涵,這是不離菩提心的正因,這一點由《寶雲經》當中有提到。

簡單的來說在佛經當中有提到,如果想要永不遠離菩提心,必須要透由「淨罪集資」來行善,並且將所有的善業回向,「能夠成為是不離菩提心的正因」。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