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1/08 16:16:13
學習次第 : 進階

菩提道次第略論六之一 甘丹赤巴2010

甘丹赤巴尊者  日宗仁波切    

中譯:如性法師

(六)2010424 下午

己二、隨念深恩應起恭敬(37頁)

今天早上的這一堂課,我們最主要上到的內容,是『透由意樂來依止善知識』的這個道理。而這個科判裡面,最主要提到的是第一個部分「根本修信」,以及第二個部分「隨念深恩應起恭敬」。而第一個部分當中,所謂的根本修信,就是我們在依止上師的同時,我們必須要對於上師生起視師如佛的「勝解信」。這樣的一種信,除了對於平常教導我們佛法的上師之外,比方說從一開始,我們從小教我們語言的老師也好,或者是教我們讀經的老師也好,甚至以出家眾而言,幫我們剃度的這位師父,教我們善、惡、好、壞,應該如何區分的這些老師們,其實從某種的程度而言,他們都可以稱之為是我們的老師、我們的上師。所以我們在看待他們的時候,也應該一視同仁,以相同的方式來看待他們。

但是現今大部分的人,我們在觀修「視師如佛」的這個內涵時,絕大部分的人都會有這樣的一個問題,就是對於比較有名,或者是高高坐在法座上的這些上師,比較容易生起信心,也比較容易觀修「視師如佛」的這個內涵。但是對於一開始指導我們學習語言的,甚至平常就跟我們相處在一起的老師們,我們要對他們生起「視師如佛」的這種信心,其實這是很困難的一件事情。但是不管怎麼說,如果這位善知識、這一位上師,他跟我們之間已經有法緣上的關係,其實不管是有名也好,沒有名也好,只要我們跟他之間有法緣的關係,我們都應該要盡可能的來練習對他作「視師如佛」的這種觀想,這一點也是很重要的。

「視師如佛」的這種信心,我們大部分的人都會覺得,要生起這樣的一種感受是相當困難的。但不管怎麼說,由於它是一種心法,只要它是屬於心法,就表示我們透由不斷的串習之後,它到最後會從不熟悉慢慢變成熟悉,而且能夠任運生起,甚至到最後可以完全的堅固。甚至當我們在探討「視師如佛」的這個問題時,其實我們也必須要了解,在我們眼前當中,所顯現的這些影像,其實不見得如同我們所看到般是那個樣子的。一切的有情在還未成佛前,他心中的認知都有錯亂的一種成份在。比方我們會將痛苦的本質,看成是快樂的本質;我們會將無常的法,當作是常法來執著;甚至我們會將毫無意義的事情,把它看成是格外重要的一件事。我們的想法不僅是顛倒的,而且在此同時我們不曾想過正法為何?甚至我們明明就知道,死是沒有定期的,而且我們一定會死。甚至每一天在我們的四周圍,在我們的眼前,都有相似的人離我們而去。但是在面對這些境界的當下,我們內心當中所生起的執著卻是常執。我們都還是認為「今天可以活得下去,明天我們還是可以照樣的活下去」,雖然我們知道「我們的死是沒有定期,我們一定會死」,但是我們心中所執著、所顯現的,卻是不死的現狀。既然我們對於周遭的事物,我們在看待它的當下,都會顯現出錯亂的一種感覺的話,那更何況是面對我們的上師。憑什麼說我們所看到上師的過失,就一定是他本身所呈現出來的過失?這有可能是我們看待的角度出了問題,有可能是我們的心產生了一種錯亂。

佛在他的佛經當中,親口告訴我們,不只我們要對於上師練習「視師如佛」的這種心,我們對於周遭的一切有情眾生,也應該如此的來作觀修。如果我們能夠將周遭的有情眾生,都當成是佛來看待,對我們而言不會有任何的損失,甚至我們能夠這樣的看待有情,我們內心當中的瞋念會降低,我們也不會去毀謗他人,我們也不會去嫉妒他人,也不會在內心當中生起我慢。為什麼我們要將有情看成是佛呢?因為一切的有情他都具有佛性,他在不久的將來都會成佛,以這樣的一種方式,如果我們能夠將周遭的有情眾生,都當成是真佛來看待,其實對於我們會有很大的幫助。

但是平常我們都會認為,在我們面前所顯現的境界,就有如同是我們看到般,它是如此的真實,所以我們會覺得所看到的都是對的。但是我們怎麼知道,我們周遭的有情,他是不是佛?或者是菩薩所現化的一個有情眾生呢?我們很難判斷我們周遭是不是有佛跟菩薩所化現的有情。因此佛在佛經當中就親口提到說:我跟相似我的這一類補特伽羅,是有資格來評判其他的人到底是不是佛?這當中的「我」就是導師釋迦世尊他本人,我跟「相似我」,也就是其他的諸佛,由於他們擁有一切遍智的緣故,所以他們知道其他的人到底是不是佛,或者是菩薩、或者是一般的凡夫?但是我以外的其他眾生(包括菩薩),只要是在還未成佛的有情,他的認知當中都有錯亂的成份產生的緣故,所以並沒有資格來評判自己以外的有情,到底是佛?還是菩薩?還是凡夫?我們不能夠因為,我看到了他的過失,所以他不是菩薩,不能夠以這樣的理由來否定他人。

我們怎麼知道,我們周遭的哪一個有情是菩薩的示現?哪一個不是?如果哪一天,不小心你旁邊的這個人,萬一他就是菩薩的示現,而你毀謗他,對他生起瞋念的話,這不是很危險的事情嗎?所以佛在佛經當中就提到了,其實這樣的一種狀況,就有如同是火坑上面佈滿了灰塵,這時候從外表看上去,你並不知道它是一個火坑,但是實際上它裡面卻是燒著熊熊的大火。相同的,如果我們刻意的去評判,去批評他人,要是今天我們所批評的這個對象剛好是佛,或者是菩薩的示現,其實對我們自己本身的殺傷力是很大的!我們都知道佛跟菩薩,會藉由各式各樣不同的面貌來利益有情,有時候他會示現成凡夫,有時候甚至他會示現成魔。我們不知道他會在什麼樣的時間點,什麼樣的地方,示現出什麼樣的一種面貌,因此對於周遭的有情眾生,如果我們能夠修學之前所介紹的,把一切的有情眾生都當成是佛,一視同仁來看待的話,其實對我們自己而言,是最安全、而且最有幫助的。

我們一開始生下來的時候,其實我們跟一隻蟲是沒有什麼差別的。我們什麼事情都不知道,我們也沒有辦法分辨是非、善惡,是法、非法,但是透由父母親、透由老師、透由上師持續不斷的教導我們,讓我們從基本的文字、基本的知識,更進一步的了解,何謂法?何謂非法?何謂善?何謂惡?這一切的功德,都是透由師長們、透由善知識們,教導我們之後,我們才有辦法了解的。所以不管是從過去、現今、未來任何的角度我們來思惟,我們都會知道,其實我們周遭的善知識,他都不斷的在利益我們,他對我們的恩都是非常深重的。因此在這個科判裡面提到的是「隨念深恩應起恭敬」。

十法經》云:「我於長時流轉輪迴,尋覓我者;我們在輪迴當中不停的流轉,會來找尋我們的,是我們的上師。於長時中為癡所覆,從睡眠中醒覺我者;並且在流轉的當下,我被愚癡所蒙蔽,而不斷的在這種束縛下,處在一種睡眠的狀態,這時候會來叫醒我們,讓我們從愚癡的狀態當中醒過來的人,也是我們的上師。沈溺有海,拔濟我者;當我們墮入三有的苦海當中,會願意來救拔我們的,也是我們的上師。我入惡道,示善道者;而當我誤入歧途,走向錯誤的方向時,會來告訴我們正確方向的人,也是我們的上師。束縛於三界牢獄中,解放我者;長時為病所苦,作良醫者;我為貪等猛火所燒,作為雲雨而息滅者,應起是想。」我們被貪心、瞋心、我慢等熊熊的煩惱大火所燃燒的同時,我們的身心都會感到相當的熾熱。這時候作為雲、作為雨,而讓我們暫時從熾熱的狀態當中解脫出來,獲得一絲清涼的也是我們的上師,我們應該藉由這種方式,來思惟善知識、上師的恩德。

華嚴經》中亦云:「我之善識說正法,普示一切法功德,遍示菩薩威儀道,專心思惟而來此。這個地方最主要提到的是,善財童子他如何的依止善知識的一段經文。這當中提到了「我之善識說正法,普示一切法功德」,我的善知識會為我宣說正法的內涵,並且告訴我正法具有什麼樣的功德,並且他也會宣說菩薩道真實的道理,我就是因為思惟到這一點,所以我來到上師的面前聞法。

彼等能生如我母,並且在依止了善知識之後,他能夠令我生起之前所未生的功德,就有如同是我的母親。我們今天之所以能夠獲得人身,並且在獲得人身之後,有機會值遇正法,這是誰的恩德?這是因為我們在過去生,有機會依止某一位善知識,透由善知識告誡我們正法的道理,希望我們能夠如實的去行善、斷惡之後,所獲得的一種果報。所以我們今天有機會獲得人身,有機會聽聞到佛法,這也是善知識、上師他的一種恩德。

哺功德乳猶乳母,不僅他能夠令我生起之前所未生的功德,而且他能夠哺育我功德的乳水,令我的功德不斷的增長。能令遍修菩提分,並且他能夠告訴我,如何成辦佛果位的種種善妙之道。此諸善識遮損惱,並且我在如理依止他的當下,他能夠阻擋住會傷害我們的種種煩惱。解脫老死如醫王,如帝釋天降甘霖,當我們被煩惱這種熾熱的感受逼迫的同時,他就有如同是帝釋天王會降下大雨。增廣白法如滿月,而我們心續當中的白法,也就是善業,它會如同滿月般不斷的增長。猶日光明示靜品,並且他能夠清楚的告訴我們,通往寂靜解脫大城的方法。

於諸怨親如山王,我們平常在面對怨敵的時候,我們的內心容易生起瞋;在面對親人的時候,我們的內心容易生起貪;在面對非親非敵的其他有情時,我們內心很自然的會忽略掉他們,所以這時候我們的內心是被貪瞋以及忽略的這種心態所動搖的。但是如果我們能夠依止一位善知識,如理的思惟法義之後,我們在面對敵人的當下,我的內心就不會起瞋;在面對親人時,我們的內心就不會生貪;在面對非親非敵的有情時,我們的內心自然的不會去忽略掉他們。所以這時候不管是瞋、貪,忽略了的這顆心都沒有辦法動搖我們,所以提到了「於諸怨親如山王」。心無擾亂如大海,並且在依師之後,就如同微風它沒有辦法吹得動大海,小小的外境也無法撼動我們的心。等同船夫遍救護,而且如果我們想要度脫苦海當中,這時候善知識他會駕著一艘船,而這艘船剛好就是要渡脫彼岸的一艘船,這時候他會連同我們一起救度善財是思而來此,而善財童子他就是思惟到,上師有如此多的殊勝特點,而來到上師的面前聽聞正法。

菩薩令我發大心,佛子令生大菩提,我諸善識佛所讚,我所依止的這位善知識,也是諸佛菩薩所讚歎的對象,由是善心而來此。救護世間如勇士,佛、菩薩、善知識們,他會救護我們,因為我們被煩惱的敵人所傷害,因此當他看到這一幕的時候,他會勇於伸出他的雙手,希望能夠救度我們,讓我們遠離煩惱敵的傷害。是大商主及依怙,此等予我樂眼目,並且他會給我一雙清楚的雙眼,讓我能夠很輕易的分辨出,法與非法,善以及惡,以此心侍善知識。應詠其頌而憶念之,易其善財而誦自名。當我們在讀誦的這個偈頌的時候,其實這個偈頌本身,它的加持力是非常強大的。而當我們讀到「善財」這兩個字,其實應該是把我們的名字,跟善財的這兩個字作對調,用這種方式來思惟我們的上師、我們的善知識對於我們的恩。

戊二、加行依止之理

接下來第二個部分,「加行依止之理」,這個部分當中第一個部分,「以實際的行動來作依止」。就如同馬鳴論師所造的,如《上師五十頌》云:「此何須繁說,應作師所喜,不喜應盡遮,於彼彼勵觀。其實我們要用什麼樣的實際行動來依止上師,這不需要花很多的時間來作解釋,我們要作的就是希望上師,能夠因此而感到歡喜的行為,我們要盡可能避免上師會不歡喜的這種態度。所以「應作師所喜,不喜應盡遮,於彼彼勵觀。」對於上師到底喜歡我們作什麼事情?我們應該要努力的去觀察。之所以要這樣作的原因是什麼呢?金剛持自說,成就隨軌範,因為金剛持,他本身在經中就有親口的告訴我們,如果我們想要獲得成就,這一切的根源都是來自於善知識。知已以一切,令上師遍喜。」當我們知道了這一點之後,我們要盡可能的讓上師感到歡喜。大師在這個地方,作了一個總結。總之,應當勵力修師所喜,斷除不喜。

接下來第二個部分,「以簡單的方式說明令上師歡喜的三種方法」。作師所喜共有三門:一、供養財物。二、身語承事。三、如教修行。此復如《經莊嚴論》云:「由諸利敬及承事,修行而依善知識。」我們應該藉由這三種的方式,來讓我們的上師感到歡喜。

接下來,廣泛的宣說這三者的差別」其中初者,《上師五十頌》云:「恒以諸難施,妻兒與己命,依己誓言師,況諸動資財?」我們要長時間的,以很難布施的這些東西,比方說自己的妻子,自己的兒子,甚至自己的生命,來供養給跟我們有法緣關係的這位上師。如果就連這麼難布施的這些東西,都應該要布施出去的話,更何況是我們平常所擁有的金錢以及食衣等等的物品。又如云:「供養此即成,恒供一切佛,如果我們能夠誠心的供養上師,這就等於是供養十方一切的諸佛。供此福資糧,從糧得成就。」藉由供養上師所獲得的福德資糧,我們就能夠藉由這種資糧,快速的獲得成佛的成就。

這個部分我們有提到供養財物,或者是供養我們所擁有的這一切,給跟我們有法緣關係的這位上師。但實際上,我們是否能夠很直接的、當面的,將我們所擁有的不管是身體、資財,或者是種種的善根,所有擁有的這一切都直接的供養出去呢?這是不可能的一件事情。但是縱使我們沒有辦法直接的將我們所擁有的這一切供養給上師,我們也應該打從內心底,希望「我把這一切東西都供養給您」,其實這樣的供養方式就足夠了,你並不用把你所擁有的這一切,都拿到上師的面前,然後都供養給他。這一點就有點像是我們在供養曼達的時候,我們都會說「我將十方最好的東西都供養給您,包括我的身體、我的資財、我三世所造的一切善根等等,我都希望能夠供養給您」。其實如果打從內心底作這樣的一種觀想,其實這樣的供養就已經是足夠的。但是如果我們打從內心底,作這樣的一種觀想供養的話,既然你已經把你所擁有的這一切,透由觀想的方式供養給上師,某種層面而言這些東西它是屬於上師的。因為你已經打從內心底,把它布施、把它供養出去。

如果你把它布施供養出去之後,你在使用它的當下,你沒有作以下的這種思惟,這時候有可能會產生另外一種的過失。就比方說我們將這個東西,打從內心底供養給我們的上師,既然供養出去,就表示這是屬於他的,所以我們在使用的時候,我們必須要格外的謹慎、格外的小心。這時候當我們要使用,比方我們的身體、我們的金錢、我們所擁有的這一切的時候,我們就要想到:這些是屬於上師的。所以當下我要使用的時候,我應該藉由這樣的東西,來成辦上師他想要成辦的事情。上師想要成辦的事情是什麼?是希望我們能夠學法,我們能夠修持正法的內涵。既然是如此的話,我們就應該要提醒自己,我當下的這個行為,應該要按照上師所告誡我們的內涵,如實的來修學正法的道理。以這樣的方式,來使用你已經打從內心底供養出去的這種東西,其實這種方式、是比較合理的。但是如果不是用這種方式來作思惟,你很隨便、任意的去使用你已經供養出去的這些東西的話,其實它是有某一種的危險性會發生。

二者,洗浴、按摩、擦拭與侍病等,及讚揚上師之功德等。這是屬於身語承事的部分。第三個部分,如教修行,這是三種的供養當中,最殊勝而且最主要的一種供養。不管你能不能夠供養錢財,不管你有沒有機會來作身語的承事,但是其實最主要的供養,就是我們應該如同上師對我們所作的教誡,如理的行持。因此在正文當中提到,三者,如所教授遵行無違。對於上師所告誡我們的佛法內涵,我們應該要好好的去行持,而不要輕易的違背他。此是主要,《本生論》云:「為報恩故作供養,如所教誡勤修持。」對於上師所付出來的恩,我們要如何的報答他呢?這時候就是如理的去實踐教授的內涵,盡可能的行善、斷惡,這一點相當的重要。

丁四、依止之勝利(40頁)

接下來我們看到,「依止之勝利」。這個科判當中最主要的內容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有近佛果位等勝利」。如理的依止善知識,它能夠帶來什麼樣殊勝的特點呢?說能近佛果位;在經中有提到,如果我們能夠如理的依止善知識,我們會越來越接近成佛的這個殊勝的果位。從一開始依止善知識,在善知識的面前聽聞正法,這時候我們過去所不了解的內涵,在此同時我們就會生起,新生了解的這種智慧。所以我們去除了內心當中某一種的無知,而在內心當中生起了某一種之前未生的智慧,光是聽聞正法,就能夠讓我們越來越接近佛果位。如果我們在了知正法之後,能夠更進一步的去實踐佛法的內涵,斷除惡行,盡可能的去行善。比方我們斷除十種的惡業,而去行十善業的話,這時候我們內心中就會去除十種的過失,生起十種的功德。因此在實踐佛法要義的同時,我們也是越來越接近佛果位。我們平常所謂的佛果位,並不是指一個地方,或者是一棟房子。所謂的「佛果位」就是指斷一切過失、圓滿一切功德的狀態。所以只要我們的內心當中,去除了一分的過失,生起了一分的功德,就表示我們已經在往成佛的路上邁進了,所以第一點提到了「近佛果位」。

諸佛歡喜;如果能夠如理的依止善知識,十方的諸佛會因此而感到歡喜。終不匱乏大善知識;而且生生世世我們並不會缺乏善知識來引領我們。在今生我們可以發現,有一些人他要見上師,或者是他在依止上師的時候,能夠如理的依止,這是因為在過去生,他有如理依止善知識所感得的一種等流果。有一些人他可能沒有辦法見到上師,或者是在見到之後,也不知道該如何的來作依止,這也就代表過去生,他並沒有好好的依止他自己的上師。所以他在今生中,很難值遇上師,縱使他遇到了跟他有緣的上師,他也沒有辦法如理的來作依止。所以在今生中如理依止善知識,他能夠帶來的等流果,是讓我們來生能夠被其他眾多的善知識所攝受,因此提到了「終不匱乏大善知識」。

不墮惡趣;在依師的同時,如果我們能夠如理的依止,按照上師的指示,盡可能的斷除我們之前所容易犯下的惡行,好好的去行善,我們來生就不會墮入惡趣。難為惡業、煩惱所傷;並且按照善知識的教授以及教誡,去除內心當中的煩惱,以及新生的惡業,這時候我們並不會被惡業以及煩惱所傷害。

終不違越菩薩行儀,而且透由善知識的教導,我們當下的行為並不會違背菩薩行。於菩薩行具正念故,功德資糧漸次增長;由於我們對於菩薩行,能夠心心念念的生起正念的緣故,所以我們心續當中的功德,能夠漸次的增長。成辦現前、究竟一切義利。藉由如理的依止善知識,我們能夠成辦現前的人天增上果位,以及究竟的解脫,以及一切遍智的種種義利,這是屬於第一個部分。在這個地方我們簡單的介紹了,如理依止善知識的七種殊勝特點。

這個科判當中的第二個部分,「除了以上的這七種殊勝之外,它還能夠盡除惡業,勝過供養諸佛。」復次,承事善知識者,將於惡趣所受諸業,於現世身心上,僅生少分病惱;或於夢中承受,亦能引彼令盡無餘;這個地方提到的是,如果能夠如理的承事善知識,來生我們將在惡趣所受的種種痛苦,也就是我們當下所造的這種業,它在今生我們的身體上,或者是我們的內心上,它會生起少少病苦、或者是憂惱,也就是內心當中不愉快的這種感受。甚至就連這些痛苦都不需要承受,它能夠在夢中就讓這些業完全的淨化掉,「亦能引彼令盡無餘」;又能勝過供養無量諸佛之善根等,說有極大勝利。

丁五、未依之過患(40頁)

未依止善知識,跟依止之後不如理依止(也就是邪依),這兩者其實它是不一樣的。所謂的「不依止」,就是你一開始你就沒有打算依止善知識,這我們稱之為是不依止。而「邪依」是你在跟上師建立了法緣關係之後,沒有辦法如理的依止,甚至更進一步的去毀謗他,觀察他的過失的話,我們稱之為是「邪依」。如果是沒有依止善知識,它會帶來什麼樣的過失呢?之前我們提到了如理的依止善知識,它能夠帶來前面的七種勝利,以及後面另外附加上的兩種勝利。相反的,如果我們沒有辦法依止善知識的話,之前所說的這九種勝利,我們都沒有辦法得到。比方以「近佛果位」而言,如果不依止善知識,我們會離佛果位越來越遙遠,甚至諸佛看到我們當下的行為,他會感到不歡喜等等。所以這個時候所提到的是,沒有依止善知識所帶來的過患。而如果你跟上師已經建立了法緣的關係,你們之間是所謂的師徒,這時候如果沒有辦法按照論中所說的依師軌理來作依止,反而你去毀謗他的話,其實它的過患是遠超過未依的過患。

所以在正文當中提到了,已成善知識者,若邪依止,於現世中,遭受諸多病苦及非人損惱;由於「境」是非常的殊勝的一個境,所以對於這種殊勝的境,如果我們造業的話,這種業它的力量非常的強大,有可能在今生就會直接的成熟,而現出它的果報,所以「於現世中,遭受諸多病苦及非人損惱」;於未來世,將受惡趣無量眾苦。《上師五十頌》云:「永不應惱亂,諸阿闍黎心,若由愚而為,定於獄中燒。所說無間等,可畏之地獄,謗阿闍黎者,佛說住其中。」所以如果我們在依止善知識的同時,沒有辦法如理的來作依止的話,這時候佛在佛經當中清楚的告訴我們,我們來生一定會投生在地獄當中,而且被熊熊的烈火所燃燒。大黑閻魔敵釋難論》中亦引經云:「若僅聞一偈,不執為上師,百世生犬中,後生於賤族。」如果我們在聽聞一個偈頌之後,我們沒有把對方當成是我們的上師來看待的話,這時候我們來生一百生當中,都會投生在畜生道;並且跳脫畜生道之後,我們會生在賤族裡面。接下來我們要介紹的這個部分是,它不僅有這樣的一種過失『新生功德,之前的功德也會慢慢的退失』所以提到了,又諸功德,未生不生;諸已生者亦將退失。這些都是未依或者是邪依的過患。

接下來的這個部分,「惡知識及惡友的過患」。倘若依止不善知識及罪惡友,亦令功德減少、過失增長、生非所愛,故說於一切種皆應斷除。如果我們依止的,是一位惡知識,或者是一位惡友的話,透由跟他相處在一起,我們的功德會逐漸的減少,過失會不斷的增長。甚至我們當下會面臨到,許多我們不想要面對的這些境界,因此在一切的狀態下,我們都應該要盡可能的避免親近不善知識,或者是罪惡友。

丁六、攝彼等之義(41頁)

第六個部分,「攝彼等之義」。這個科判當中,最主要的內涵分為三點:第一點,「上師為究竟希願之根本,所以如理的來作依止是很重要的。」正文當中提到:如是眾所共許「上師瑜伽」之教授,亦應知是如前所說。平常我們耳熟能詳的「上師瑜伽」的這種教授,其實在藏傳佛教的四大教派裡,這樣的一種教授是非常殊勝,而且是很多的人平常都有在作修習的一種教授。但是所謂的修習上師瑜伽,並不是我們念誦上師瑜伽的儀軌,甚至以這樣的一種方式來觀修本尊,這樣就是所謂上師瑜伽的教授,並不是。如果我們想要如實的修學上師瑜伽的這種殊勝的教授,我們應該思惟的是,就如同我們之前所為各位介紹的,我們應該思惟依師的勝利,未依以及邪依的過患,並且在依止的同時,透由意樂以及加行要如何的來依止上師的這些內容。以這樣的方式來作念誦,來作觀想,它才能夠稱之為是上師瑜伽。所以「如是眾所共許上師瑜伽之教授,亦應知是如前所說」。

修此所緣,僅一、二次,尚為不足。並且我們所修學的時間,不是只有修一次、兩次,這就代表我們已經生起了某一種的證量,我們是必須要長時的、不間斷的來作修學。若是由衷欲學法者,須恒依止無誤引導之善知識。爾時亦如切喀瓦云,這個時候切喀瓦他就有提到:「依師之理惡故,恐將棄捨上師。」如果我們在依師的同時,我們依止善知識的這種方式,非常惡劣的話,到最後我們有可能會棄捨我們自己的上師,我們會覺得他的過失實在是太多,我並沒有必要依止這樣的一個人,所以到最後你可能會棄捨你自己的上師。倘若不知依止之理,無利反虧。如果我們並不知道要如何依止善知識的這個道理的話,對於我們而言,沒有任何的利益,反而會有損害。故此依止善知識之法類,現見較餘一切尤為重要,乃究竟希願之根本。所以依師的這個法類,其實相較於其他的法類,它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是我們將來,是否能夠獲得究竟希願的根本。

下一段,這個科判當中的第二個內涵,「如果無法如理依止會有很大的過失,所以要懺悔防護。」我等煩惱粗重,多不了知依師之理;我們的煩惱相當的多,而且都相當的熾盛,所以絕大部分的情況下,我們是不了解依師的這個道理,知亦不行。縱使知道了,也不想要去作。諸聞法者,反起諸多依師之罪,因此很多聽聞佛法的人,在依師的同時,反而會生起很多不如理依止而生的這種罪。於此亦難生起懺悔、防護之心,如果生起了罪,你懂得該如何的懺悔的話,這也還好,但是偏偏我們就知道該如何來懺悔,那更何況是防護?故應了知如前所說之勝利、過患。所以對於這一點,我們應該要了解如理依止的勝利,以及不依的過患。如果你發現你之前並沒有如理的來作依止,你應該要趕快的作懺悔,並且內心當中生起防護之心,希望在未來我不要再生起同樣的一種過失。不僅是我在還沒有睡覺前,也就是日常生活當中,我不希望生起這種不好的念頭,就連在睡夢中,我也希望我不要生起觀察上師過失的這種心念。不僅僅是我,我也希望一切的有情他在依師的同時,也不要生起這種錯誤的念頭,以這樣的一種方式來作思惟。

接下來第三個部分,「如果我們能夠如理的來作依止的話,依師的證量,在不久之後就會在我們的心續當中生起。」未能如實依止之處,應當由衷懺悔,多起防護之心。若如是者,不久將如常啼佛子,及求善知識不知饜足之善財童子。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