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2/07 07:47:46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2/02/07 07:45:51   編輯部

空性論述 空慧的思想及對人類的貢獻
 

 趙曾玨
  

一、大乘佛法之兩輪
  大乘佛法之推進,有賴於兩大巨輪:其一為廣大的菩提心,即無限的悲願,以濟匿一切眾生;其二為發揚無邊的“空慧”,促進人類的相依互存的至高無上的心理。前者是主觀的、熱烈的大悲心的實行;後者為理智的,以理論及行證,建立“緣起空性”的智慧,促成偉大人類的互助、平等、民主的思想輿實現。
  二、空慧的根源
  從微觀或巨觀,以佛法看來,宇宙間沒有一樣不是“空”的性質。在佛經上用“空相”或“空性”。我人必須泯除;切對待的諸相,而悟入諸法的“空相”。在梵文中,“性”、“相”可以通用,依著應用的地方,有時說“相”,有時說“性”。如兩者逢在一起應用,則“相”乃代表諸法的“事相”,而“性”則代表諸法的“理性”。事相可變,而理性則不變。現在所要說明的是諸法“空性”,因為它是不變的原理·
  然而“空性”實在很難言說。只有在我們最尊敬的菩薩中,一位是觀自在菩薩,他在深刻的修行般若波羅密多,在心經裹說出他親身體驗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複如是。”還有一位較後的龍樹菩薩,理解佛法有獨到之處。他在中觀論說:“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無,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他又在此論中說:“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照龍樹菩薩的第一說,就是指明“緣起”(dependent arising),就是“空性”;反轉來說:“空性”就是“緣起”。這兩句:
  緣起即空性(1)
  空性即緣起(2)如將“色”代“緣起”就成為:色即是空(1),空即是色(2)。
  由此可見,龍樹所倡的空性的理論,實在是根據觀自在菩薩體驗的結果。所謂“空性”就是因為眾緣所促成,我人稱它為“空無自性”或“空性:emptiness)。觀自在菩薩並說:“受、想、行、識,亦複如是”。他證悟到這空性是普遍於一切。
  三、中觀的要旨
  佛法之所以一再說“諸法性空”,原因是任何一法,都不是單一的獨立存在,而是依於複雜的因緣而現起的。由於眾緣湊合而起,所以無實而自性空的。反轉來說,假定是有實的自體,就不能即從緣而起。正因為無實而自性窒的緣故,才能從緣而起諸法。這樣,不僅依因緣而顯示性窒(色即是空),也就依空義而成立一切法(空即是色)。如此,因緣的“有”輿無自性的“空”,相依相成,相即而無障。
  如有而不是空的,就是實(執著的)有;空而不能有的,就是無因果的執頑空。我人須避免這樣兩邊的妄執,才是“中觀”的要旨。所以在金剛經上說:“所謂佛法(執實有),即非佛法(執頑空),是名佛法”,而成“中觀”。我人如細讀金剛經,有很多地方用“中觀”來表達。
  四、空慧的十項意義
  “空性”一詞,在佛法中選用。具有極大意義,茲姑選釋摩訶衍論中,論虛空的十大意義,依照個人所感的重要性,排列如次:
  1.有相依互存、無分別,率等的意思。
  2.有打破空執,空空的意思,鄖所謂“畢竟空”。
  3.《有廣大無限的意思。
  4.有離相、無形貌的意思。
  5.有周逼、無所不屆的意思。
  6.有離垢、恒常清淨的意思。
  7.有寂止;、離生滅成壞的意思。
  8.有絕對否定的意思。
  9.有不可捉摸的意思。
  10.無障礙的意思。
  以上十項對“空性”之主要性質,作了一個簡要的白描。除第一項,下章另有說明,第二項空空(即畢竟空)就是要使人脫體“空執”之粘滯,其餘簡單明瞭,不贅。
  五、空慧之重要功用
  1.“空慧”輿“大悲願”是不斷的相互磨礪石。由於因地上的悲心而證取果地上的智慧。證得此空慧後,又任運而生起無盡的悲願行。在佛教修持上講,空性之慧乃修持者達到開悟境界時所直接體驗者,與一切“有法”,如因果律,不相違背。由體驗而發出警句,如心經上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並非理論,乃是體驗。可作梭學者修持的參考,亦可見佛法的注重現行和現證。
  2.就宗教立場講,“般若”與“空性”之重要性,無出其右。心經之第四段雲:“……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說明了菩薩的修行,依靠著般若波羅密多的要旨空性,心靈進入無礙境地,所有煩惱障,我執障等一掃而空。由於現證“空性”,一切由我見所起的恐怖全部消滅,因此而達成解脫。可見,般若波羅密多不僅是哲學的觀念,更饒有宗教意義的功用。因為佛教徒的修行、成就不靠造物主的恩寵。他的永恆的解脫,須證人“空性”才成。所以般若稱為“佛母”,而“空性”實為般若之命脈。
  3.大乘佛法的空慧,乃是根據“緣起空性”的觀念,為人類“相依互存”的至高無上的心理,是一種“道智”,亦可用作指標,指示我人一個正確的方向,去為社會努力。若無此指標,則將盲目前進,歧誤可虞。換言之,我人加能發揮這“空性”的大智,逐步前進,一如愚公之移山,則最後必能使整個人類能夠達成平等、互依、互存、相親、相愛、和平、康樂的境地。
  由於現代物質世界的突飛猛進,人倫道德的日趨墮落,我人正需要這種“空慧”,鼓舞社會的大悲心,以宣導精神文化的建設,俾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相輔相助,而完成“文”“質”平衡的文化發展,以促進人類道德向上,社會福祉提高,值得我人群策群力的提倡與發揚。這是一盞長期遠照的智慧的明燈,希望以俗講師的方法,使人人對於佛法中的“空慧”,得到一個最基本的認識,這是作者寫此篇的動機,請讀者指教。 (摘自《慧炬》298期)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