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4/08 21:41:14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2/04/08 21:38:15   編輯部

 中陰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中陰,佛教術語,又稱稱作中陰身中蘊中有中有身,意為五蘊的集合,是眾生(補特伽羅),在死亡之後,至於投生之前的中間存在狀態。不同的佛教派別有不同的定義,最早源自於北傳佛教,然後由藏傳佛教發揚光大。

南傳佛教、與中觀派不承認有中陰身,主張一般人死後,在死亡與投生之間是毫無間隔的,中陰身並不存在。

目錄

 [隱藏1 名稱釋義

2 中有的經典依據 2.1 說一切有部 2.2 正量部

3 北傳中陰身概述 4 反對派的看法 5 另見 6 參見 7 外部連結

名稱釋義 編輯

俱舍論》第十卷,中陰身有五個名字,分別是︰意生身(manomaya)、求生(saṁbhavaṣin)、食香(Gandharva)、中有(antarābhava)、起(nirvṛtti[1]

[編輯] 中有的經典依據

中阿含經·大品·嗏帝經》:

 

復次三事合會入於母胎。父母聚集一處。母滿精堪耐。香陰已至。此三事合會入於母胎。[2]

中阿含經·七法品·善人往經》:

 

佛言。云何為七。比丘行當如是。我者無我。亦無我所。當來無我。亦無我所。已有便斷。已斷得捨。有樂不染。合會不著。如是行者。無上息跡慧之所見。然未得證。比丘行如是。往至何所。譬如燒麩。纔燃便滅。當知比丘亦復如是。少慢未盡。五下分結已斷。得中般涅槃[3]。是謂第一善人所往至處。世間諦如

雜阿含經·九五七經》:

 

佛告婆蹉。眾生於此處命終。乘意生身生於餘處。當於爾時。因愛故取。因愛而住。故說有餘。

[編輯] 說一切有部

阿毘達磨發智論》:

 

如說四有。謂本有死有中有生有。云何本有。答除生分死分諸蘊中間諸有。云何死有。答死分諸蘊。云何中有。答除死分生分諸蘊中間諸有。云何生有。答生分諸蘊。[4]

大毘婆沙論》:

 

問應理論者依何量故說有中有。答依至教量。如契經說。入母胎者要由三事俱現在前。一者母身是時調適。二者父母交愛和合。三健達縛正現在前。除中有身何健達縛。前蘊已壞何現在前。故健達縛即是中有。
又經說有中般涅槃。中有若無。此依何立。
餘經復說。此身已壞餘身未生意成有情依止於愛而施設取。世尊既說此身已壞餘身未生意成有情依愛立取。故知中有決定非無。若無中有意成有情名何所表。
又說過難證有中有。謂從此洲歿生北俱盧等。若無中有此身既滅彼身未生中間應斷。是則彼身本無而有。此身亦則本有而無。法亦應爾。本無而有有已還無。勿有斯過故有中有。

[編輯] 正量部

正法念處經[5]記述了十七中陰有。如:

 

復次諸天子。云何名曰第八中陰有道相續。若欝單越人臨命終時。則有相現。諸天子。其人見於園林行列遊戲之處。香潔可愛。聞之悅樂。不多苦惱。無苦惱故。其心不濁。以清淨心。捨其壽命。受中陰身。見天宮殿。
作如是念。我當昇此宮殿遊戲。作是念已。即昇宮殿。見諸天眾遊空而行。或走或住山峯之中。或身相觸。處處遊戲。住於中陰。自見其身。昇於天上。猶如夢中。三十三天。勝妙可愛。一切五欲。皆悉具足。
作如是念。我今當至如是之處。作是念已。即生天上。取因緣有。如是有分[6]。有上中下。生天上已。見於種種殊勝園林。悕望欲得。從欝單越死。生此天中。
如是一切欝單越人。生此天已。餘業意生。樂於欲樂。貪五欲境。歌舞遊戲。受愛欲樂。憙遊山峯。多受欲樂。愛一切欲。何以故。由前習故。愛習增長。如是諸天子。是名欝單越人命終生天。生此天處。熏習遊戲。及死時相。是名第八中陰有也。

三彌底部論》搜集的理據:

 

  1. 中間有。何以故。斷間故。如佛語摩樓柯子。是時汝見聞覺知而已。汝爾時不在彼世界不在此世界。不在中間處。是名苦盡。我等見佛遣中間處。是故有中間有。
  2. 復次有中間有。如佛說跋蹉耶那修多羅。爾時佛語跋蹉耶那。捨此身未生彼處。是時意生身愛取合故。我說名為眾生。我等見佛說跋蹉耶那修多羅。是故有中間有。
  3. 復次有中間有。中間入涅槃故。佛語諸比丘。五種人名龍駒馬。何等五種人。中間入涅槃是名第一人。生入涅槃是名第二人。行入涅槃是名第三人。不行入涅槃是名第四人。上行入涅槃是名第五人。我等見佛說中間入涅槃故。是故有中間有。
  4. 復次身不至故。識無身不至彼。我等見身不至彼。是故有中間有。
  5. 復次天眼力故。佛言。我天眼見眾生落生。如是一切。若無中間有者。佛不說我天眼見眾生落生。我等見佛說。天眼見眾生落生。是故有中間有。
  6. 復次如佛說揵闥婆處故。佛言。三處合時。然後度入胎。何等三處合。父母和合揵闥婆來至前立。三事合時。然後度入胎。是名三處合。若無中間有。佛不說揵闥婆處。我等見佛說揵闥婆處。是故有中間有。
  7. 復次得相關故。柯羅羅作本。乃至老無中間色得相關。我等見得相關故。應有道度處從死有受中間有。應有相關可成。
  8. 復次稻苗譬故。從稻生苗從苗生稻。是色定法何等為稻。前生有為稻。何等為苗。中間有為苗。又生有為稻。我等見稻苗譬故。是故有中間有。
  9. 復次光明世間故。如阿難所說。我聞世尊為菩薩時。從兜率天上。憶念智明下降母胎。是時一切世界光明普照。菩薩是時在中間有處光曜遍照。然後入胎。我等見光明世間故。是故有中間有。
  10. 復次人慾受生轉變故。是人是其可往道近其邊。其人慾受生心轉變。不轉變不受生。如人從般稠摩偷羅國落。還從中生。何以故。不見異生道故。無轉變。若無中間有不成轉變。不應見其所往道。是其所依處是處見其所往道。如天眼見遊空如神通。我等見人慾受生轉變故。是故有中間有。

[編輯] 北傳中陰身概述

密教中陰文武百尊大曼荼羅

民間信仰認為人死後會變成,在北傳佛教看來卻不是這樣的。人死後,亡者的心識一旦離開肉身,在投生六道任何一道之前,其心識便會因業力及對自己的執愛而得一種稱為「中陰身」的細微身,以這種身存在至因緣成熟而再次投生為止。這種中陰身的所謂「身相」,並無實質,只是大概具身相而矣。中陰身並不享用實質的飲食,而以氣味為食[7]

根據北傳佛教典籍的記載,中陰的時間長短不定,一般在「七七日」(49天)以內,但偶爾會更長。在此期間,中陰身會自然得到神通中的前五種,比如可以穿越固體,如房屋(神足通)、知道前生經歷(宿命通)。同時,會可能會看到一些幻像,這些幻像可能是由於過去所作善惡所現,最後中陰身可能會被某種幻像吸引,從而投生。

中陰身的身相,是他下一生的形相。如下一生將生畜生道者,形如畜牲而身如煙色;將生於地獄道的中陰身色如焦炭,行走時是倒立而行的;將生為餓鬼者身如色,倒退而行;當生人界者,身如金色而平行;當生天界中之色界天者身色白而行動時如上升飛行一般;當生天界中之欲界天者身色亦為金色,行時如飛行上升。以上這些是依據《入胎經》描述而說的。此外,六道中的下五道或天界之欲、色二界之生命完結時,而當生天界中之無色界者,死時即於當處成無色界,並不會經歷中陰期,故此不會有中陰身。

西藏有蓮華生,(《西藏度亡經》),索甲仁波切由此所著的《西藏生死書》曾暢銷一時。

可見中陰身與民間所說的鬼並不相同,因為中陰身不具有生前之形象,也不會顯現在一般沒有神通的人眼前,亦不能改變週遭事物的狀態。

以上只是北傳佛教對於中陰的看法。

[編輯] 反對派的看法

南傳佛教並不承認有中陰身,南傳佛教主張,一般人死後,若還沒有解脫輪回,在死亡與再生之間是毫無間隔的,即沒有進入所謂的中陰身後才投生。還在輪回的有情眾生,死後立即在六道中的其中一道出生,開始新一期的生命之旅。

死亡與再生的過程在《談鬼說魅慶鬼節》文中有非常詳細的解說,可供查證。

中觀派認為生死是連續不停的,不能說自我離於五陰而存在,因此中陰身只是因為眾生的虛妄見識而產生的錯誤見解。

[編輯] 另見

[編輯] 參見

  1. ^ 《俱舍論》:sparśaṁcetanāvijñā āhārāḥ sāsravāstriṣu। manomayaḥ saṁbhavaiṣī gandharvaścāntarābhavaḥ॥ nirvṛttiśca…… । 觸思識三食。有漏通三界。意成及求生。食香中有起。
  2. ^中阿含經·梵志品·阿攝惒經》:「阿私羅復問諸仙人曰。汝等頗自知受胎耶。彼諸仙人答曰。知也。以三事等合會受胎。父母合會。無滿堪耐。香陰已至。阿私羅。此事等會。入於母胎。」《中部·阿攝惒經》:「諸賢者!然其香陰為剎帝利耶?婆羅門耶?毘舍耶?首陀耶?汝等知之耶?賢者!我等對其香陰為剎帝利耶?婆羅門耶?毘舍耶?首陀耶?則不得知。」
    增一阿含經·三寶品·第三經》:「比丘。父母集在一處。父母無患。識神來趣。然復父母俱相有兒。此則成胎。是謂有此三因緣而來受胎。」
  3. ^ 舍利弗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云何中般涅槃補特伽羅。答諸有補特伽羅。即於現法已斷五順下分結。未斷五順上分結。造作增長。起異熟業。非生異熟業。身壞命終彼色界天中有起已。便得如是無漏道力。進斷餘結而般涅槃。是名中般涅槃補特伽羅。問何故名中般涅槃補特伽羅。答由此補特伽羅。根極猛利結極微薄。已超欲界未至色界。於其中間便得如是無漏道力。進斷餘結而般涅槃故。名中般涅槃補特伽羅。」
  4. ^大毘婆沙論》:「云何本有。答除生分死分諸蘊中間諸有。此則一期五蘊四蘊為性。問何故此有說名本有。答此是前時所造業生故名本有。問若爾餘有亦是本有。皆前時所造業所生故。答若是前時所造業生麁顯易覺明了現見者說名本有。餘雖前時所造業生而微隱難覺非明了現見是以不說。云何死有。答死分諸蘊則命終時五蘊四蘊為性。云何中有。答除死分生分諸蘊中間諸有。則二有中間五蘊為性。問何故此有說名中有。答此於二有中間生故。名中有。問若爾餘有亦是中有。皆於二有中間生故。答若於二有中間生非趣所攝者名中有。餘雖二有中間生而是趣攝不名中有。云何生有。答生分諸蘊則結生時五蘊四蘊為性。問此四有幾剎那幾相續。答二剎那謂死有生有。二相續謂餘有。」「如說七有。一地獄有。二傍生有。三鬼界有。四天有。五人有。六業有。七中有。彼說五趣及彼因彼方便名有。謂地獄有等即是五趣。業有是彼因。中有是彼方便。」
  5. ^ 惠沼《成唯識論了義燈》:會雲正法念正量部義。
  6. ^正法念處經》:「心生貪著。起心即取。取因緣有。一切有分。法皆如是。有因緣生。」「此取因緣。則有有分。即彼悕望。中有陰滅。而生異陰。有受陰生。」
  7. ^ 《星雲大師講演集·從人的過去現在到未來》:「中陰身以識為依,以香為食」

[編輯] 外部連結

 

淨空法師談- 臨終瑞相、 中陰身- YouTube

中陰身-3- 臨終備覽- 佛學藏經閣

誠品網路書店- 圖解西藏生死

中陰論為死亡做準備將中陰教授有效實修此生

中陰身(星雲法師) - 娑婆世界的影子- Yahoo!奇摩部落格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