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4/28 23:04:10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2/04/28 23:03:59   編輯部 報導

丙二、意地(二)丁一、結前生後

「論」已說五識身相應地,云何意地?

「解」已經說明了五識身相應地,怎麼叫做意地呢?

丁二、正廣分別(二)戊一、正明意相(二)己一、標列

「論」此亦五相應知。謂自性故,彼所依故,彼所緣故,彼助伴故,彼作業故。

「解」意地也有五種體相,這是應當知道的。五種就是:自性、所依、所緣、助伴、作業。

己二、隨釋(五)庚一、自性(二)辛一、徵列

「論」云何意自性?謂心、意、識。

「解」意的自性是指什麼呢?意的自性是指:心、意、識。

辛二、釋(三)壬一、心

「論」心,謂一切種子所隨依止性,所隨依附依止性;體能執受,異熟所攝,阿賴耶識。

「解」「心」是指生死凡夫,從無始劫來虛妄分別心,所造成的阿賴耶識,雜染種子的住處,這是指有漏的種子,「所隨依附依止性」指無漏的種子,無漏的種子暫時依附在阿賴耶識中,將來一定要依止清淨的無垢識。阿賴耶識有執受的功能,能將無情的地水火風轉變成有情的組識;體能執受的這個心,它是異熟所攝的阿賴耶識。

壬二、意

「論」意,謂恒行意,及六識身無間滅意。

「解」「意」是指恒行意,恒行一直的活動就是第七末那識,六識的體叫做無間滅意。

壬三、識

「論」識,謂現前了別所緣境界。

「解」「識」是指現前了別所緣的境界,也就是第六意識,如果一剎那滅了就變成無間滅意。所以「心」是指未來,「意」指過去,「識」指現在。

庚二、所依

「論」彼所依者,等無間依,謂意。種子依,謂如前說一切種子阿賴耶識。

「解」意識的所依,俱有依是末那識,這裡沒有提。六、七、八識都有等無間依。識的前一剎那識過去了,做為後一剎那識生起的依止,那個就是等無間依,所以叫做「意」。種子依,如前面五識相應地說的,一切種子阿賴耶識,就是它的種子依。

庚三、所緣

「論」彼所緣者:謂一切法,如其所應。若不共者,所緣即受想行蘊、無為、無見無對色、六內處、及一切種子。

「解」意識所緣慮、思惟觀察的,其實一切法都是心、意、識的所緣。若是不共於前五識的,前五識不能緣的心法,就是指「受想行蘊、無為、無見無對色、六內處、及一切種子」這都是前五識所不能緣,所以是心、意、識所緣的境界。

「受蘊」心接觸到一切境界,心裡面有感覺,或苦受、或樂受、或不苦不樂受。「想蘊」內心裡面去認識一切法相貌的時候,叫做想。「行蘊」就是有目的的行為。這些差別相,都是第六意識所能緣的,前五識不能緣。

「無為」一切因緣生法有生滅變化的,都屬於有為;現在單說無為,是指沒有生滅變化的。「無見無對色」無見是眼所不能見的色,無對指沒有障礙的色法。無見無對是指意識所緣的色法,也就是佛、菩薩在三昧裡所變現出來的一切境界,這一切色法,也都是屬於無見無對的。「六內處、及一切種子」眼耳鼻舌身意,及阿賴耶識中無量無邊的種子,這都是第六意識所能緣的,前五識不能緣。

庚四、助伴(三)辛一、出體性

「論」彼助伴者:謂作意、觸、受、想、思,欲、勝解、念、三摩地、慧,信、慚、愧、無貪、無瞋、無癡、精進、輕安、不放逸、捨、不害,貪、恚、無明、慢、見、疑,忿、恨、覆、惱、嫉、慳、誑、諂、憍、害,無慚、無愧,昏沈、掉舉、不信、懈怠、放逸、邪欲、邪勝解、忘念、散亂、不正知,惡作、睡眠、尋、伺。如是等輩,俱有相應心所有法,是名助伴。

「解」幫助心、意、識活動的心所有法,是指「作意、觸、受、想、思」這五個是遍行心所。只要有心,一定有這樣的心所有法,叫『遍行心所』。

「欲、勝解、念、三摩地、慧」特別境界才有這種的心所法,叫作『別境心所』。

「信、慚、愧、無貪、無瞋、無癡、精進、輕安、不放逸、捨、不害」這是十一個『善心所』就是一般說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貪、恚、無明、慢、見、疑」這是六個根本煩惱。「忿、恨、覆、惱、嫉、慳、誑、諂、憍、害、無慚、無愧,昏沈、掉舉、不信、懈怠、放逸、邪欲、邪勝解、忘念、散亂、不正知」這是隨煩惱。根本煩惱和隨煩惱是『染污心所』。

「惡作、睡眠、尋、伺」這是『不定心所』不一定是善、也不一定是惡。

前面說的遍行心所、別境心所、善心所、染污心所、不定心所,和識在一起合作,心所有法就有這麼多的差別,這叫做助伴。

辛二、釋俱有

「論」同一所緣,不同一行相,一時俱有,一一而轉,各自種子所生。

「解」這麼多的心所有法,和心王在一起,都是緣一個境界。行相有差別,受心所是一個樣子、想心所、行心所又是一個樣子,同在一時間內,大家都在活動,一個一個的在活動,可是不同行相,每一個都從自己阿賴耶識的種子生起。

辛三、釋相應

「論」更互相應,有行相,有所緣,有所依。

「解」心王和每一個心所,彼此是相應、相和的,每一個心所都有能緣的行相,也有所緣的境界,也有三種所依:俱有依、等無間依、種子依。

庚五、作業(二)辛一、約通相辨(四)壬一、能了別

「論」彼作業者,謂能了別自境所緣,是名初業。復能了別自相、共相。復能了別去來今世。復剎那了別,或相續了別。

「解」第六意識,它的作用是什麼呢?第一個作用,第六意識能了別它自家的境界,做它的所緣,這是第一個作用。它不但能了別自境所緣,還能了別自相、共相。「自相」就是眼識緣著光明,它沒有去分別什麼,只是這麼明了一下。「共相」光是色、色和聲香味觸法有各式各樣共通的相貌,眼識就不能緣。比如無常,意識能緣,眼識就緣不到這裡。第六意識還能了別過去世、未來世、現在世。凡夫不能了別未來,但可以事先計劃,也算是未來的事情。

比如眼識,率爾接觸外境,一剎那過去,就是尋求。尋求也是一剎那過去,接著有兩種情形,剎那了別和相續了別。尋求之後沒有興趣,不再尋求,當然就沒有決定。決定、尋求都不起了,別的心所就起來活動,耳識出來或鼻識、舌識、身識出來了,這是第六意識的「剎那了別」。一剎那一剎那的相續下來,這表示尋求有了興趣,繼續的尋求、決定、染淨,相續的去明了分別所緣的境界,這是第六意識的「相續了別」。

壬二、能發業

「論」復為轉、隨轉,發淨不淨一切法業。

「解」前五識它可以一剎那地活動,率爾一剎那間活動,就是第六識活動了。第六識開始活動的時候,前五識隨著它活動,所以也可以是轉、隨轉。所以這個轉,隨轉通於前五識,也是第六識。在轉和隨轉的時候,它能發出來淨的一切法、和不淨的一切法業。淨指一切善法,不清淨指一切染污法的活動。

壬三、能取果

「論」復能取愛非愛果。

「解」第六識它能取得可愛的果報,或者不可愛的果報。

壬四、能引發一切識

「論」復能引餘識身。又能為因,發起等流識身。

「解」第六意識能夠作主的去活動,前五識由它的引發才能夠活動。等於說由第六意識的作意心所,來警覺前五識去活動,這就是能引餘識身。第六意識能為因,比如說尋求、決定、染淨,它就能發出來最後第五個等流識身,就是前五識也隨著它相似相續的,或者是染污、或者是清淨。

辛二、約最勝辨(二)壬一、標列

「論」又諸意識望餘識身有勝作業。謂分別所緣,審慮所緣,若醉,若狂,若夢,若覺,若悶,若醒,若能發起身業語業,若能離欲,若離欲退,若斷善根,若續善根,若死,若生等。

「解」這是解釋意地的作業,前面是按一般的情況,來說明意識的作用。現在是約意識最有力量的作用,從這方面來說意識的作業,它是不同於前五識的。意識有殊勝的作用,什麼是它勝殊的作用呢?謂分別所緣,審慮所緣,若醉,若狂,若夢,若覺,若悶,若醒,若能發起身業語業,若能離欲,若離欲退,若斷善根,若續善根,若死,若生等。這些都是意識的勝作用,不是前五識所能辦的,以下是一樣一樣的解釋。

壬二、隨釋(十五)癸一、分別所緣(三)子一、徵

「論」云何分別所緣?

「解」怎麼叫做分別所緣呢?

子二、釋(二)丑一、標列

「論」由七種分別。謂有相分別、無相分別、任運分別、尋求分別、伺察分別、染污分別、不染污分別。

「解」由七種分別:有相分別、無相分別、任運分別、尋求分別、伺察分別、染污分別、不染污分別。這七種分別,都屬於分別所緣。

丑二、隨釋(七)寅一、有相分別

「論」有相分別者,謂於先所受義、諸根成熟善名言者所起分別。

「解」有相分別有兩個意思:一、謂於先所受義,善名言者,所起分別。二、諸根成熟,善名言者,所起分別。第一個意思,前五識和色聲香味觸的境界先接觸,第二剎那就是尋求,第六意識就開始活動,先所受義它要明白很多的名和言,才能升起內心的活動,才有種種的分別。尋求、決定、染淨也都是分別。第二個意思,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成熟了,擅長於說話,有學問、口才好,所起的種種分別。所以先所受義善名言者所起分別,和諸根成熟善名言者所起分別,叫做有相分別。

寅二、無相分別

「論」無相分別者,謂隨先所引,及嬰兒等不善名言者所有分別。

「解」無相分別,是指隨順前多少剎那尋求、決定、染淨,隨這些引發出來的等流分別,叫無相分別。及嬰兒等,已經可以知道怎麼遊戲的小孩子,這些小孩子懂的名言很少,雖然他們內心也有分別,那個名言叫無相分別。也可以這麼說,要特別用心去觀察思惟這件事,可以深入地思惟、觀察這件事,然後知道怎麼處理,有這個能力叫做「有相分別」;心裡面也是分別,但不能特別用心的去認識,叫「無相分別」。

寅三、任運分別

「論」任運分別者,謂於現前境界,隨境勢力任運而轉所有分別。

「解」任運分別是指現前的境界特別大,或者有特殊情況現前,這個當事人的內心,就隨順著現前境界的力量,不需要特別用心,任運的就能起分別。這樣的分別,叫任運分別。

寅四、尋求分別

「論」尋求分別者,謂於諸法觀察尋求所起分別。

「解」尋求就是要加上心力,再進一步去尋求。對世間上一切的事情,一切的因緣生法,深入的去觀察、去思惟,這樣所生起的分別,叫做尋求分別。

寅五、伺察分別

「論」伺察分別者,謂於已所尋求、已所觀察,伺察安立所起分別。

「解」伺有觀察的意思。對於某一件事,已經尋求過,已經觀察過了,再深入的觀察它,發現了更深一層不同的意義,能取得它的相貌,而且能安立名言,把它表達出來,這樣所起的分別,叫做伺察分別。佛教徒修緣起觀、無我觀、無常觀,修出世間一切的法門,都需要尋求分別和伺察分別。不可以只停留在表面的印象,必須深入的觀察,才能見到真理,才能轉凡成聖。

寅六、染污分別(二)卯一、約貪煩惱辨

「論」染污分別者,謂於過去顧戀俱行、於未來希樂俱行、於現在眈著俱行,所有分別。

「解」染污分別,就是有垢穢的分別。世間上塵勞的事情,是一切凡夫所愛著、所染著的,雖然這件事已經過去了,但內心裡面還是顧戀、還在染著這件事。對於未來還沒有成事實的事情,心裡面希望這件事能出現,希望能歸屬於我。塵勞的境界,正現在前的時候,心裡邊愛著塵勞的事情。這是用時間來觀察,過去的、未來的、現在的,心裡面愛著的種種分別,叫做染污分別。這一段是單獨約貪的煩惱來辨別、說明染污分別。

卯二、約一切煩惱辨

「論」若欲分別、若恚分別、若害分別,或隨與一煩惱、隨煩惱相應所起分別。

「解」這一段不只是貪煩惱,它包括所有的煩惱,都可以名之為染污分別。「若欲分別」前面分為三世,過去、現在、未來都叫做欲分別,這個欲主要是指男女之欲。「若恚分別」就是憤怒,遇見不如意的事情,心裡面憤怒,而且有不想給對方好處,不饒益對方的不滿態度。「若害分別」害也是憤怒,而且要傷害對方。恚雖然也是憤怒,但沒有想要傷害對方;害就重了一點,憤怒而想要傷害對方。前面說的欲分別是貪,恚、害分別是瞋,還有很多的煩惱,或者是隨某一個根本煩惱相應所起的分別:如高慢心、疑惑心、各式各樣的根本煩惱。隨煩惱是由根本煩惱等流出來的煩惱:昏沈、掉舉、散亂、不正知這一些煩惱,和這煩惱相應所生起的分別,都叫做染污分別。

寅七、不染污分別

「論」不染污分別者,若善、若無記。謂出離分別、無恚分別、無害分別、或隨與一信等善法相應。或威儀路、工巧處,及諸變化所有分別。如是等類,名分別所緣。

「解」不染污分別是指,善的事情,或者不是善、也不是惡,屬於無記的事情。什麼叫若善、若無記,下面解釋。先解釋善的分別。「出離分別」指出離欲的分別,比如修不淨觀,能離欲得解脫。「無恚分別、無害分別」沒有恚的分別、也沒有害的分別。「或隨與一信等善法相應」十一個善心所,第一個是信、第二個是慚愧、無貪、無瞋、無癡、精進、輕安、不放逸、行捨、不害等,一共有十一善心所,這十一個善心所法,隨那一個,你能夠成就,與自己的心相應,叫做「不染污分別」,這是屬於善的分別。

接著解釋無記分別。「或威儀路」路是指道路,威儀指行住坐臥四威儀。威儀路指行住坐臥的處所,它是通於善、通於惡、也通於無記,這裡只說無記這一方面。「工巧處」比如造一張桌子,或畫一張畫,都叫工巧處,也是通善、惡、無記,這裡也只說無記的一方面。「及諸變化所有分別」變化是善或無記,而不通於染污。因為變化指神通變化,得了四襌才能有神通,這種人沒有欲界的欲了,所以不做惡事,他要現神通只有兩種性質,一個是善、一個是無記,現在依無記這一方面說。用無記心發動出來的威儀,由無記心情做出種種的工巧事業,以無記心情現出來種種的神通變化,所有的分別,叫「無記分別」。無記分別和善分別總起來名之為「不染污分別」。前面所說的種種類別,叫做分別所緣。

癸二、審慮所緣(三)子一、徵列

「論」云何審慮所緣?謂如理所引、不如理所引、非如理非不如理所引。

「解」怎麼叫做審慮所緣呢?先列出來,就是如理所引、不如理所引、非如理非不如理所引,這叫做審慮所緣。

子二、釋(三)丑一、如理所引(二)寅一、釋(二)卯一、依離諸見辨

「論」如理所引者,謂不增益非真實有,如四顛倒。謂於無常常倒,於苦樂倒,於不淨淨倒,於無我我倒。亦不損減諸真實有,如諸邪見。謂無施與等諸邪見行。。

「解」「如理所引」契合了真理的境界,所引起的觀察智慧,這是指不增加上去,不是真實有的,就像四種錯誤顛倒,不要增加上去,就是如理所引。四顛倒,第一「於無常常倒」,一切法都是五蘊和合因緣所生,虛假不實,流轉變異的,因而都是無常的,我們卻把無常看做是常住不變,常是我們增加上去的。第二「於苦樂倒」人生都是苦的,但我們心情認為是樂的,本來沒有樂,樂是我們增加上去的。第三「於不淨淨倒」欲界、色界、無色界都是煩惱所創造的,因不淨、果也就不淨,但我們總認為是美好的、清淨的,淨也是一種增加上去的顛倒。第四「於無我我倒」人無我、法無我,都是無我,但是我們認為是有我,這都是顛倒。常樂我淨不是真實有的,現在學習了佛法,就用四念住來對治四種顛倒,無常的就觀察它是無常,苦的就觀察它是苦,不淨的就觀察它是不淨,無我的就觀察它是無我。

「亦不損減諸真實有」它原來是真實有這一件事,就承認是有不要否認。舉例子說明,就像那些外道,他們有一種顛倒的看法。「謂無施與等」某些外道得了襌定以後,能看見人死後的事情。有這麼一個人在生前歡喜布施幫助人,往生以後,外道在襌定中觀看,這個人竟然又來到人間,出生在貧窮的人家,一般說施與應該得大富貴,怎麼反倒是貧窮了!於是外道就對人講「無施與」,沒有布施會得大富貴這件事。本來是有善惡果報的,現在看錯了,就否認這件事。否認這件事叫做損減,損減了就是邪知邪見。現在不損減諸真實有,要承認有善惡果報這件事,這也是如理所引。

卯二、依得二智辨

「論」或法住智,如實了知諸所知事。或善清淨出世間智,如實覺知所知諸法。

「解」接著根據「法住智」和「善清淨出世間智」這二種智慧來說明意地的作用。為什麼能夠不增益、不損減,得到佛法的正知正見呢?就是因為他學習佛法了。「法住智」就是學習佛法所成就的一種智慧,而這種智慧是堅實,不輕易被動搖,所以叫做「住」。法住智也就是通達一切法緣起道理的智慧。什麼叫做「法住智」呢?「如實了知諸所知事」如一切法的真實相去了知所知道的事情,這還是在凡夫的時候。諸所知事,包括了一切的染緣起、淨緣起、乃至修行的法門都包括在內。如我們所學習的五停心觀、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四諦、十二因緣,都叫做所知事。

「法住智」是要依據名、句、文表達的佛法,從這方面學習而成就的智慧。「善清淨出世間智」是以「法住智」為基礎,進一步的去修行,修行有成,證得初果、二果、三果是清淨的出世間智,得阿羅漢才是「善」,清淨出世間智加個善。初得無生法忍叫「清淨出世間智」等到登地、乃至十地,就是「善清淨出世間智」。什麼叫做「善清淨出世間智」呢?「如實覺知所知諸法」以無分別智,如實的去覺知,所應該知道的各種法義。所知諸法是指百法,就是心法(8)、心所法(51)、色法(11)、不相應行法(24)、無為法(6)。

寅二、結

「論」如是名為如理所引。

「解」這就叫做如理所引。

丑二、不如理所引

「論」與此相違,當知不如理所引。

「解」與如理所引相違反的,應當知道就是不如理的分別心,所引出來的問題。不增益、不損減,而能成就法住智,叫做如理所引。與如理所引相違反,增益、損減,而不成就法住智,不成就清淨的出世間智,叫做不如理所引。不按照佛說的正法,所引起的一切不如理的虛妄分別,這些事情也是第六意識的功能。

丑三、非如理非不如理所引

「論」非如理非不如理所引者,謂依無記慧審察諸法。

「解」前面如理所引屬於善清淨的,非如理所引是染污的,這裡也不是清淨、也不是染污的,是無記慧。非如理非不如理所引,是指由無記心所發動出來的活動,那也是有所覺知,也是一種智慧,以這樣的智慧去審察一切法,而有所作為、有所成就,叫做「非如理非不如理所引」。

子三、結

「論」如是名為審慮所緣。

「解」這叫做審慮所緣。

癸三、醉

「論」云何醉?謂由依止性羸劣故,或不習飲故,或極數飲故,或過量飲故,便致醉亂。

「解」怎麼叫做「醉」呢?「由依止性羸劣故」依止指身體,身體有生理組織,也有精神性的組識,身體羸劣沒有力量,就容易醉。「或不習飲故」或者不習慣飲酒,一飲酒受不了就醉了。「或極數飲故」或者數數的飲,不斷的飲酒,飲到極點,當然是醉了。「或過量飲故,便致醉亂」本來是喝五杯的量,現在喝了六杯,這個人就失掉了正常,迷亂不知道好壞,這叫做醉。

癸四、狂

「論」云何狂?謂由先業所引,或由諸界錯亂,或由驚怖失志,或由打觸末摩,或由鬼魅所著,而發癲狂。

「解」怎麼叫做「狂」呢?狂當亂字講。亂了,沒有秩序,失掉了正念及記憶力,一般說就是神經病。「由先業所引」這是因為過去生中,曾經造了一些罪業,由過去的業力引發出來狂的問題。由先業所引其中包括:1、賣酒給人家喝。2、拿毒藥給人家吃。3、故意恐嚇別人。4、放火燒山林。這些原因,都容易得神經病。

「或由諸界錯亂」界就是地水火風。生理的組織地水火風,各部份錯亂了,不和合失去平衡,火大多了,水大多了,地大多了,風大多了,互相衝突,腦子受不,就得神經病。

「或由驚怖失志」或由什麼恐怖的事情,失掉了正念,失掉了正常的心理,而得神精病。「或由打觸末摩」末摩翻為「死穴」,或翻為「死節」。要是觸到這個節,人受不了會死掉的。我們全身有六十四個節,這地方是不能碰的,碰了也可能得神經病。

「或由鬼魅所著,而發癲狂」或者鬼神現出來恐怖的形像,驚恐而令神精錯亂。鬼魅所著有幾個原因,1、自己作了嚴重錯誤的事情,鬼神惱怒而來搗亂你。2、或者做了觸惱鬼神的事情,鬼來報復。鬼魅來搗亂是逐漸的、慢慢的,不是一下子就令你得神精病。

「狂」的原因,一共有五樣:1、先業所引,2、諸界錯亂,3、驚怖失志,4、打觸末摩,5、鬼魅所著。這也是第六識的作用,前五識沒有這個事情。

癸五、夢

「論」云何夢?謂由依止性羸劣,或由疲倦過失,或由食所沈重,或由於闇相作意思惟,或由休息一切事業,或由串習睡眠,或由他所引發、如由搖扇、或由明咒、或由於藥、或由威神,而發昏夢。

「解」怎麼叫做夢呢?第一、身體的生理、心理兩部份的羸劣,而引發夢。第二、用腦過度,或者身體的勞動太過量使令疲倦,而有了夢的事情。第三、飲食吃太多,胃容納太多、太重了,生理上起變化,也會有夢。第四、闇相就是不思惟明相,心昏昧睡著而有了夢。第五、所有的事情都停下來,休息睡覺,而有夢的事。第六、連續不斷的睡,睡多了,生理上不需要,就做夢了。第七、或由另外的力量,引發你去睡覺。另外的力量是指:別人搖扇子,扇一扇你就睡覺了,這是外力;或者別人念咒令你睡著,這也是外力;睡不著而想睡,吃安眠藥、或其他的藥而入睡;或者另外有威神的人,能令你睡著。以上種種因素而產生夢的事情。

癸六、覺

「論」云何覺?謂睡增者不勝疲極故,有所作者要期睡故,或他所引,從夢而覺。

「解」覺是指什麼呢?睡眠醒過來了,叫做覺。第一個原因,睡得太多,感覺辛苦、疲倦,受不了,所以醒過來。第二個原因,有事情要做,不能睡過頭,要求自己到那個時候就醒了。第三個原因,或者由另外的力量來引發,就從睡夢中醒過來。覺也是第六意識的作用,不是前五識。

癸七、悶

「論」云何悶?謂由風熱亂故;或由捶打故;或由瀉故,如過量轉痢及出血;或由極勤勞;而致悶絕。

「解」悶是指悶絕,有病而悶絕,第六意識休息了。為什麼會悶絕呢?第一、身體內的風和熱有一定的限度,超過了限度,風太多或太少,熱太多或太少,裡面不平衡,混亂的時候,第六意識不能活動,這就是悶,悶絕了。第二、或者是某種因緣挨打了,四大裡面有衝突,第六意識不能安住,也就悶絕了。第三、排瀉太過頭了,這裡舉個例子,瀉得太厲害,或者出血太厲害,而引起悶絕。第四、勤勞的太過頭,也會悶絕的。

癸八、醒

「論」云何醒?謂於悶已而復出離。

「解」怎麼叫做醒呢?從悶絕裡面出來,離開了,叫做醒。從睡眠裡醒過來叫覺,這都是第六意識的作用。

癸九、發起身業語業

「論」云何發起身業、語業?謂由發身語業智前行故;次欲生故;次功用起故;次隨順功用為先,身語業風轉故;從此發起身業、語業。

「解」發起身業、語業的是第六意識,這個次第是怎麼樣的情形呢?發起身業、語業的是那個智,與第六意識相應的那個智,就是審慮思。前行者是審慮思、第二是決定思、第三是動發思,有這三個思心所。深刻的去觀察這件事,應該怎麼樣處理,叫做「審慮思」。想要發起身業、語業,但還沒有採取行動,叫欲生,這時候是「決定思」。經過審慮思,決定了以後,第三個次第就是「動發思」。身業、語業行動出來了,叫作「功用」,這個行動的力量是很大的,所以叫做「功用起故」。在發起身業、語業的同時,身體隨順身業語業的功用為先。心先動,心一動身業、語業有風,也是隨著動,身業、語業的風指出入息。周遍全身都是息,就是全身都有風,風一動才能夠發起身業,身體上有動作語言才能發出來。這是發起身業、語業,從開始到最後的一個次第,有這麼多的事情。

癸十、離欲

「論」云何離欲?謂隨順離欲根成熟故,從他獲得隨順教誨故,遠離彼障故,方便正修無倒思惟故,方能離欲。

「解」欲界的人都是有欲,色界天、無色界天也是有欲,現在這裡的離欲,是指欲界的欲,色聲香味觸五種欲。有兩種情況須要離欲:1、修學聖道要離欲,2、修學襌定也要離欲。欲能障礙得襌定,也障礙得聖道,欲和襌定不能並存。所以想要得世間的襌定和出世間的聖道,都是要離欲的。

怎麼叫做離欲呢?怎麼樣才能離欲呢?第一、能隨順離欲的善根成熟了,才能夠離欲。這必須自己的理智約束自己,才能辦到。從色界天來的人欲輕,有潔僻的人欲也輕。欲界的人,和三惡道來的人欲重,有這樣的差別。

第二、從善知識那裡得到隨順離欲的法語,獲得隨順離欲的教誨,才能夠離欲。欲是一種感情,必須用智慧來調伏感情,隨順教誨能增長自己的智慧,有了智慧就能離欲。

第三、還要能遠離很多的障礙才能離欲。一般的障礙,智慧高一點的人,多數能超越過去。若是造了嚴重的罪過,如五逆罪,想要離欲就特別困難。前面從他獲得隨順教誨,這只是理智上信受這件事,想要離欲,但事實上還沒有離欲。必須修不淨觀、修緣起觀、數息觀、五停心觀,乃至修唯識觀、我空觀、法空觀才可以離欲。

第四、要加強自己的理智,而正式的隨順善知識的教導,也就是照佛、菩薩的開示去修行,修行的時候,要不顛倒的思惟,正確的修習止觀,才能遠離一切欲,不然欲是不容易離的。這些事情都是由第六意識來做的,和染污心所在一起就造生死流轉的業,必須和十一個善心所一起活動才能離欲。

癸十一、離欲退

「論」云何離欲退?謂性軟根故,新修善品者數數思惟彼形狀相故,受行順退法故,煩惱所障故,惡友所攝故,從離欲退。

「解」離了欲,從離欲的境界退回來,又有了欲,這是怎麼回事呢?

第一、這個人的根性是鈍根,沒有遠大的志願,不想得聖道,不想做聖人;或者知道做聖人好,試一試又不想做,這就是鈍根人,就是軟根。

第二、新修善品指才剛開始修學聖道的人,道力還不堅固;就是我們初來到佛法裡邊的人,對佛法有一點信心,有一點慚愧心,加上煩惱輕一點,這樣來維持自己的威儀,其實裡邊很脆弱的,這也叫新修善品者;還可以包括聽聞佛法,修四念住不久,道力不強的人。新修善品的人,如果一次又一次的,去思惟世間五欲的形狀相貌,那就要從離欲退了。按天台宗說的二十五前方便修學襌定,得了四襌八定,但沒有修習佛法的四念住,壽命到了,又從色界天、無色界天退到欲界來,那也叫離欲退。

第三、雖然修學聖道,但是心裡面常常的浮動,不能努力的去修止觀,常常在塵勞的境界上活動,常常接近欲的境界,心裡面也常常作是思惟,這樣子就算有多少離欲,也是會退下來的。

第四、有貪瞋癡的煩惱,就是障礙自己不能得涅槃,不能得涅槃,就是離欲退了。

第五、惡友指沒有羞恥的人,有邪知見的人,有懈怠的人,有邪行、有不道德行為的人,與這樣的惡知識做朋友,就會有諸多的過失,也就從離欲退了。這些事情也是第六意識做的。

癸十二、斷善根

「論」云何斷善根?謂利根者,成就上品諸惡意樂現行法故;得隨順彼惡友故;彼邪見纏極重圓滿到究竟故;彼於一切惡現行中,得無畏故;無哀愍故;能斷善根。

「解」前面離欲退,還不至於斷善根,這裡更嚴重的是斷了善根。怎麼叫做斷善根呢?第一、

根性特別利的人,他的眼耳鼻舌身意都是特別利的,和一般人不同,但主要還是指意根。意根利的人,前五根也不同。利根的人應該有好的成就,為什麼會斷善根呢?利根性的人,他成就了上品的,也就是形相特別猛利、特別惡的意樂,這個意樂不是潛藏在那裡,是表現在行動上、行為上的,要是它不現行就沒有事,現在惡的意樂活動出來,而且是上品,他成就這樣的意樂,這就是斷善根的一個條件。

第二、隨順惡意樂的朋友,有惡知識和他合作,共同做惡事。第三、他不相信有善惡果報,不相信有阿羅漢,不相信有流轉生死的事情,邪知邪見到了極嚴重的程度,而且圓滿到了究竟的程度。第四、這個人身業所表現出來的惡行,口業表現出來的暴惡的語言,這些惡行表現在行為上了,對於這件事他一點也不恐怖,做惡事會得惡果報,他沒有這個恐怖心,這又是一個條件。第五、對於一切眾生,有情的動物,或是人類,一點哀愍心沒有,他認為殺死一個人不算什麼,沒有哀愍心。以上這些條件都能夠把善根斷滅,沒有善根了。

丑二、料簡

「論」此中種子亦名善根,無貪瞋等亦名善根。但由安立現行善根相違相續,名斷善根;非由永拔彼種子故。

「解」接著解釋究竟什麼叫做善根,什麼叫做斷善根。以前做善法的種子,潛藏在心裡面的,也叫做善根。由無貪、無瞋等發動出來的善法現行,也叫做善根。現行的善根有生得善、有加行善。『生得善』指與生俱來的,這個人不需要師長的教導,生來就有好心腸,願意幫助別人作好事,這是生得善。『加行善』是從師長那裡,或從好事中,或者遇見善知識開導,增加了自己的智慧,願意去利益一切眾生,叫加行善。比如聞、思、修是屬於加行善,這叫做現行善根,這樣的善根,是非常好的一種善法。現在是與現行善根相違背的一種力量,就是不相信因果,不做善事,使令現行善根不能相續,而去做惡事,這叫做斷善根。並不是由於永遠拔掉,彼具有善性的種子的緣故,才叫做斷善根的。

癸十三、續善根

「論」云何續善根?謂由性利根故,見親朋友修福業故,詣善丈夫聞正法故,因生猶豫、證決定故,還續善根。

「解」為什麼斷了善根,又能恢復過來,繼續栽培善根呢?由於這個人的心性屬於利根,利根人就是特別認真、智慧高的人,他能有果斷的力量,重新的改善自己、重新創造自己,這是續善根的第一個原因。第二個原因是,看見親朋好友,在修習能獲得福德的事情的緣故。第三個原因,他能到修行勇進的善知識那裡去聽聞正法。聽聞佛法的道理,說明有善惡果報,諸法是緣起的,動搖了他原來不相信因果的想法。因為他看見親朋好友修福業,到善知識那裡聽聞正法,因此心裡面就猶豫、疑惑了,自己以前的思想有問題,不相信善惡果報,這好像不太對,起了猶豫,這是屬於五心裡面尋求這一階段的情形,經過自己去思惟、觀察以後決定了,還是有善惡果報的,不應該生邪知邪見,於是決定了,又繼續的栽培善根。

癸十四、死生(二)子一、別辨死生(二)丑一、死(二)寅一、徵

「論」云何死?

「解」接著解釋眾生的死亡,或者是生命的開始。死生雖然通於一切眾生,但多數指人來說。眾生的死是怎麼一回事呢?什麼原因會死亡呢?

寅二、釋(二)卯一、死類差別(二)辰一、略(二)巳一、致死因緣(二)午一、總標舉

「論」謂由壽量極故,而便致死。

「解」壽命是有時間性的,這個眾生他的壽量盡了的緣故,而便死亡,這是一個原因。這是總說大意,底下詳細的說明。

午二、別分別

「論」此復三種,謂壽盡故,福盡故,不避不平等故。當知亦是時非時死。

「解」壽量極故而便致死,又有三個原因。第一個原因「壽盡故」。第二個原因是「福盡故」賴以生存的條件沒有了,就是福盡。第三個原因「不避不平等故」這個人壽沒有盡、福也沒有盡,還能繼續生存的,但是這個人做了一些破壞自己身體的事情,所以就死了。

把三個原因歸納成兩種。應當知道三種原因,其實也就是兩種:一個時死、一個非時死。「時死」死的時間到,就死了。「非時死」死的時間沒有到,但是他死掉了,分成兩種。

巳二、將命終心

「論」或由善心,或不善心,或無記心。

「解」「或由善心」或者死亡的時候,他的心裡面是思惟善法而死亡的,「或不善心」或者是思惟不善法而死亡的,「或無記心」或者也不是思惟善法、也不是思惟惡法,就這樣死掉的。臨命終的時候,那個眾生的內心世界有這三種不同。

辰二、廣(二)巳一、死因緣攝(二)午一、時死

「論」云何壽盡故死?猶如有一,隨感壽量滿盡故死,此名時死。

「解」什麼原因壽命盡了會死亡呢?猶如有一個人,他隨前一生所造的業力,所得的壽命,而現在生存的也正好滿了那個數量,這時候死亡,叫做壽盡故死。這叫做時死。

午二、非時死(二)未一、別辨二種(二)申一、福盡死

「論」云何福盡故死?猶如有一,資具闕故死。

「解」怎麼叫做福盡故死呢?猶如有一個人,他的生活資具,衣、食、住缺少了,沒衣服穿、沒有飯吃,因這樣的緣故而死,叫福盡故死。

申二、不避不平等死(二)酉一、徵

「論」云何不避不平等故死?

「解」怎麼叫做不避不平等故死呢?

酉二、釋(二)戌一、舉說

「論」如世尊說:九因九緣,未盡壽量而死。

「解」就像佛說的,有九個因緣,使令這個人壽命還沒有盡,就死掉了。

戌二、辨類

「論」何等為九?謂食無度量,食所不宜,不消復食,生而不吐,熟而持之,不近醫藥,不知於己若損若益,非時、非量行非梵行。

「解」那九個呢?一、吃東西過量,壽命未到就死了。二、吃的東西不合適。三、吃下的東西沒有消化,又繼續吃。四、吃下去的東西不消化,對身體有嚴重的影響,應該把它吐出來,但是吐不出來,排泄不出來。五、「熟而持之」生是瘀集在裡邊的初開始,熟是時間久了,起了變化,變成了毒,還是不能排泄出來,就有生命的危險。六、本身排泄不出來,又不找醫生治療,就是要死了。七、這東西對自己是有益、或者有損害自己不清楚,就隨便吃了,這也是一個危險。八「非時」,九「非量行非梵行」非梵行就是男女之欲。非時指不是行非梵行的時間。非量指不知量,過量了對生命也有危險。

未二、總結得名

「論」此名非時死。

「解」前面這九種原因,就是壽命未盡,因為做了這九種事其中的一種而死掉。這叫做非時死。

巳二、命終心攝(三)午一、略顯三心(二)未一、善不善心死(三)申一、約善惡法辨(二)酉一、善心死

「論」云何善心死?猶如有一,將命終時,自憶先時所習善法;或復由他令彼憶念。由此因緣,爾時信等善法現行於心,乃至麤想現行。若細想行時,善心即捨,唯住無記心。所以者何?彼於爾時,於曾習善亦不能憶,他亦不能令彼憶念。

「解」眾生臨命終的時候,怎麼叫做善心而死呢?舉一個例子來說明,比如有一個眾生,他將要命終的時候,他自己有能力,回憶以前所做過的一些善法。這善法包括社會上做利益眾生的事,或者在佛法裡邊參加過襌七、佛七,或其他的法會,或者護持人家修行,或者把《法華經》背下來等等。或者他自己不能憶念,由別的善知識提醒他,讓他憶念起自己所做過的功德善法。由這段文來看,自己做了什麼功德,應該詳細的記錄下來,臨命終時,要你的親朋好友,一樣一樣的念給你聽。

心本來是無記的,與善法在一起,心就是善,變成一個好的境界,或者你的好朋友,令你憶念善法,由此因緣內心裡面就有信、精進、慚、愧、行捨這些善法,在心裡面出現、在心裡面思惟、活動。「乃至麤想現行」麤就是很明了的,很明顯地在心裡邊活動,這些善法,一樣一樣、明明了了地在心裡面顯現出來。

若是到了細想現行的時候,內心的思惟力量薄弱、微細了,這個時候思惟善的心就棄捨,沒有能力去思惟了。這時候內心,也不是善、也不是惡,住在無記的狀況,也就是心裡邊沒有力量去思惟過去的善法或惡法,而變成無記。變成無記的原因是什麼呢?這個善人在那個時候,對過去曾經造過的善法,自己沒有能力回想,別人也不能讓他記憶起以前所造過的善法。所以細想現行時,善心即捨,唯住無記心。

酉二、不善心死

「論」云何不善心死?猶如有一,命將欲終,自憶先時串習惡法;或復由他令彼憶念。彼於爾時,貪瞋等俱諸不善法現行於心。乃至麤、細等想現行,如前善說。

「解」怎麼叫做不善心而死呢?猶如有一個眾生,他命將欲終的時候,自己記憶起以前曾經造過,而且不只是做過一次的惡法。或者由其他的惡知識提醒他,這多數是邪知邪見的人,令他記憶起以前做的種種惡事,而且以此惡事為榮。這個時候,貪心、瞋心、慢心,各式各樣的煩惱,諸不善法顯現在他心裡面。當心裡面明明了了的思惟,以前做過的種種惡事,叫麤想現行。過了一個時候,就是細想了,細想現行的時候,就變成無記心,沒有能力回憶曾經做過的事情,像前面善心死的情形一樣,也有麤細的分別。

申二、約苦樂受辨

「論」又善心死時,安樂而死。將欲終時,無極苦受逼迫於身。惡心死時,苦惱而死。將命終時,極重苦受逼迫於身。

「解」前面是由善法、惡法來說明死亡時,是善心、不善心等事。現在是約臨命終時是苦惱的、或者是安樂的來分辨。又在善心死的時候,他思惟生存時所做種種利益人的好事,這時候的心情是快樂的,安樂而死。還沒有命終,將要命終的時候,不會有很大的苦受逼迫他的身體,也是有苦受,但不是很強,這是說善心死。惡心死時,思惟惡法而死的時候,是很苦惱的並不快樂。這是做了很多壞事的人,多數是殺了很多的眾生,這時很多的眾生會現出影像來向他報復。現出這些事情來,他心裡很苦惱,極重的苦受逼迫他。

申三、約受果前相辨

「論」又善心死者,見不亂色相。不善心死者,見亂色相。

「解」接著是約他接近要受果報的時候,有某種形相現出來,來辨別善心死、惡心死的不同。先說善心死。這個做善的人,他死亡的時候,見到沒有混亂的色相,也就是見到可意的色相。

做惡事的人,臨命終時,見到雜亂的形相,或者是有人跟他要命,或者現出種種恐怖的形相。

未二、無記心死

「論」云何無記心死?謂行善不善者,或不行者,將命終時,自不能憶,無他令憶。爾時非善心非不善心死。既非安樂死,亦非苦惱死。

「解」怎麼叫做無記心死呢?無記心死是指這個人,他做善事、也做惡事,或者他不做善、也不做惡,這個人將命終的時候,自己不能想起在生存時,做過什麼善事或惡事,也沒有別人能令他憶念起以前所做過的或善、或惡的事情。他不能憶念生存時所做善不善的事情,或者是因為根本沒有做善、也沒有做惡,所以不能憶念;或者是做了善、也做了惡,但臨命終時,不能憶念,這樣死亡的人,就叫做「非善心非不善心死」這個人臨命終時,不感覺特別的苦惱,也不是安樂的死亡,屬於中性的。

 

南無阿彌陀佛!                           95/11/2 整理於鶴林淨住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