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5/04 14:13:02

 

《菩提道次第廣論》佛學思想探微
 

西藏研究  牛宏
  

[內容摘要]《菩提道次第廣論》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大師所著的一部有關佛教顯宗修證方面的經典之作。本文從三士道的修證體系、菩提心的發願、止觀法門的修學三部分來簡要論述了該論典中的佛學思想及其意義。
  [關鍵字]《菩提道次第廣論》;宗喀巴;三士道;菩提心;止觀法門
  [中國圖書分類號]B94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0-0003(2004)-02-078-05
  《菩提道次第廣論》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所著的一部有關佛教顯宗修習見證方面的論典。該論典全面細緻地闡述了藏傳佛教中的修持理論,是藏傳佛教的經典之一。該論不僅對15世紀藏傳佛教格魯派的興起產生了直接的影響,為當時宗喀巴的宗教整頓提供了有力的理論工具,使格魯派發展成為藏傳佛教中影響最廣的教派,而且由法尊法師譯為漢典後更是推波助瀾了近代佛教的復興,成為在當代漢傳佛教中影響力最大的一部藏傳佛教經典。本文主要依據法尊法師的漢譯本,並對照部分藏文原典,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探微該論典佛學思想的內容及意義,敬請方家賜教。
  一、三士道的修證體系
  《菩提道次第廣論》(以下簡稱《廣論》)中的“次第”是指按照下士、中士、上士三個修道層次來依次進行的,“三士道”的思維構建成為全論的理論框架,全論就是在“三士道”中“普攝一切經論的密意和疏解,作為一補特伽羅成佛之助緣,道體圓滿”。①因此,三士道的修證體系是該論的重要佛學思想之一,下面簡要評述之。
  (一)三士道思想的由來
  宗喀巴在《廣論》開篇中就明言,“別則此之教典,即是《菩提道炬論》。故彼造者,亦即此之造者”。②是意即《廣論》思想體系的根源是來自于阿底峽尊者所著的《菩提道炬論》。阿底峽是印度佛教後期非常著名的佛學大德,他應當時藏區阿裏王的堅誠之邀,來藏弘法,時值藏傳佛教後弘期剛剛興起,顯密雜亂,修風不正,隨即造此《菩提道炬論》以正教法。《菩提道炬論》中明確提出了修習菩提道的三種根性士夫的不同求道層次,具體是這樣定位的:“若以何方便,唯于生死樂,但求自利益,知為下士夫;背棄三有樂,遮止諸惡業,但求自寂滅,彼名為中士;若以自身苦,比他一切苦,欲求永盡者,彼是上士夫”。③以不同的修道層次劃分為下、中、上三士,下士追求自我利益,中士追求自身獲得涅槃寂靜,而上士的追求境界最高,以大眾的永遠超脫為目標。這種既劃分了不同的修道層次,又體現了修道的遞進關係的判教方法,在宗師的《廣論》中被直接繼承,並被進一步闡述發揚。
  (二)下士道的修習思維
  宗喀巴言:“殊勝下士者,是于現實不以為重,希求後世善趣圓滿,以集能往善趣因故”。④即對於具有下士根器的人,是以佛教的三善趣——天、人、阿修羅,三惡趣——地獄、畜生、餓鬼的劃分來抓住普通人趨善避惡的基本心理從而導引人們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在下士道的修習中又具體分四個部分來進行。
  1、思維人生無常
  人生無常是佛教中的基本理念,佛祖釋迦牟尼就是從最初觀察人生的生、老、病、死之苦而離家悟道的。在下士道中也是從最普通的人生現象中來思維觀察的,具體抓住“死”這一現象,從一定都得死、死的無定期、死時除法以外別無有益等三方面來反思出無常的理念。通過思維人生無常來導引人們的出離心。
  2、思維三惡趣苦
  佛教中所謂的“三惡趣”,是從人類社會對立面的角度塑造的,以震嚇人們心靈為目的的三重世界。因此,佛教對三惡趣中的地獄之苦滲的情景給予了極盡誇張的描述,並構建出了一個龐大的地獄系統。《廣論》中引經據典地總分為眾生、旁生、惡鬼三惡趣苦,其中在眾生苦中依次構畫出大有情地獄、近邊地獄、寒冷地獄及獨一地獄。在各個地獄中又有多種不同層次的苦難遭受,如在大有情地獄中有八種苦難,一層比一層嚴重。例如第六層的燒熱苦難,是指在地獄中用“極熱燒燃,在大鐵(“本字無法顯示:“钅+敖”)中,輾轉燒(火專),猶如炙魚,熾熱鐵(串),從下貫上,徹頂而出,從口二眼、二鼻、二耳,一切毛孔,猛焰熾生。又置熾燃大鐵地上,或仰或覆,以極熾燃炎熱鐵錐,或打或築”。⑤若人們思維到如此淒慘之地獄情景定會毛骨森然、驚嚇不已。因此,通過對惡趣苦難的如此描述,定會震懾人們的邪惡行為。
  3、皈依三寶
  《廣論》中言:“由惡趣等自生怖畏,深信三寶,有從彼中救護堪能”。⑥是說由惡趣中的種種苦難現象,會引起人們生怖畏之情,從而來深信三寶,期求能獲解脫,以這樣合理的邏輯導引人們自然引向從身、語、意上去皈依佛、法、僧三寶。而且認為只有能夠自正解脫一切怖畏,善巧於畏,度他方便,普於一切無其親疏,大悲遍轉,普利一切有恩無恩的佛才是應該皈依之處。因此,佛所說的法,及佛弟子都是應該皈依之處。那麼,皈依之後的具體行為是隨念三寶功德,隨念大恩供養,隨念悲憫之情,捨棄世間方便,如此誠心所念阪依三寶,才能導入修佛正道。
  4、深信業果
  業果之理是佛教的基本理論,于下士道中建立深深的業果之理,定能轉生善趣之中,達到下士的追求目標。《廣論》中論述有業決定的道理,深入細緻地分析了十種善業和十種惡業所帶來的不同果報,在兩種鮮明的善惡果報中,要人們樹立棄惡從善的理念來,堅固信心,脫離惡趣,於生死之中,身等圓滿,希求解脫。
  總之,下士道的思維修習特徵是從佛教的基本理念入手,緊抓人們現實社會中的貼切事理,從觀察死相入手,發想惡趣之苦,先行皈依三寶,後深思業果之理,從而既有見地,又有修證;既能達到避免墮入惡趣,嚮往趨向善趣的願望,又為更高層次的修道打下堅實基礎,培養出了堅韌的出離心。
  (三)中士道的修習思維
  中士道是在下士道的基礎之上,旨在“厭舍生死一切事已,依此因緣而發大菩提心,引入上士”。⑦中士道的修行比下士道高了一個層次,能夠厭舍生死一切事,達到自趨涅槃的境地。但這與上士道相比,還未得究竟佛果,只是趨向上士道的中間環節。此道中的主要思維方法有四部分:思維苦諦、思維集諦、思維十二因緣和思維解脫生死之道。
  首先,中士道中的思維苦諦與下士道中的念人生無常相比,不僅修念苦的範圍要寬廣得多,而且在理念思維上提升了一個層次。中士道中對苦的感受已擴展到了思維八苦—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所欲求不得、五種取蘊苦等,涉及到了從人生百態到思維理念中的種種苦難層次,令觀法更進了一個階段。其次,在中士道中進一步探討所生苦的原因何在,開始詳細分析種種煩惱是如何生起,如何集業以及在死後的流轉等,如此思維能夠深入觀見苦難的本質歷程。其三,從十二緣起中思維世界之道是中士道中最有特色和最為精華的部分。這部分進一步通過對無明、行、識、名色、觸、受、愛、取、有、生這十二個佛理名言逐一進行闡釋,並進行分類,分析他們之間的關係,著重描述了有關意識的形成及輪回的過程,認為意識皆由無明而起,是一種見,加上識的熏習後,與五取蘊的感覺、知覺相緣,從而生起輪回,如此對佛教因果緣起觀有了最為精細的闡述。最後,中士道中略論戒、定、慧三學,來導引上士道,思維解脫生死之道,在三學中重點闡述戒學,定慧二學是由上士道中來重點闡述的。
  (四)上士道的修習思維
  上士道的修習是以佛教大乘精神為主,也是全論的重點核心部分。上士道與中、下士道的根本區別在於,中、下士的最終目的在於利己,而上士是以利他為出發點的。因此,上士道的中心內容在於如何發願大菩提心及修證與如何修習菩薩行兩部分。對於發願大菩提心,在上士道中是以修習六度成熟自身和修習四攝成熟有情為主要方法的。至於上士道中的止觀法門是修習菩薩行的最勝法門,本文是在下文中單獨論述,在此僅簡略講述有關六度和四攝的修習思維。
  1、六度修習思維之六度是指佈施、持戒、能忍、精進、靜慮、般若六種修習大菩提心的方法。在《廣論》中言:“於六度中盡攝菩薩諸應學事,故六度者攝菩薩道一切扼要大溫陀南”,⑧可見六度修習在菩提心修法中的重要地位。
  佈施
  是說將自己的所有身財,一切慳吝執著皆悉破除,至心佈施他人;更進一步將諸多舍報亦施有情,由修此心,獲得圓滿佈施波羅密多。十分重視心的佈施是最為圓滿的。
  持戒
  也音譯為“屍羅”,是指“從損害他及其根本,令意厭舍,此能斷心即是屍羅,由修此心增進圓滿,既是屍羅波羅密多,非由安立,諸外有情悉離損惱,為滿屍羅波羅密多”。⑨注重建立遠離損他之心,旨在永斷一切惡行種子。
  能忍
  是指“唯由自心滅除忿等修習圓滿,非為觀待一切有情悉離暴惡,非能辦故,調伏自心即能成辦所為事故”。⑩重在調柔心的寂靜之態。
  精進
  是指“緣善所緣,勇悍為相”。[11]即對利有情的善業,能夠發起勇悍之心。能發精進心是非常難得的,對於修菩提心來說,更需要常發精進來安住。精進所對治的是懈怠,惟有征服懈怠,才能得到精進,此是修習菩提心的必備條件。
  靜慮和般若二度在止觀法門中重點論述,在此略去。
  2、四攝修習思維
  四攝有情令法為大乘道利他層面的修習方法,具體指佈施、愛語、利行、同事四類法修習方面。佈施法是指為了有情令成聞法之器,對於法師生起喜愛;愛語法是指為了有情能夠信解所說之法,對於法義正確瞭解斷惑;利行法是指如教而行,令有情如實起行正受佛法;同事法是指大家共同修向,使已修不退,能夠長時修行。總之,四攝法是為利一切有情,是方便法,屬成熟有情道。
  (五)三士道修證體系的特點
  首先,三士道的修習是一個整體。三士道是成就無上菩提必須經歷的過程,修下士道不只為求人天安樂,修中士道也不僅為自了生死,修下、中士道都是為上士道而準備條件,所以都是菩提道中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
  其次,三士道的修習講求次第。修三士道必須按照從下士、中士至上士的次序,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各道中的下面支分的修習同樣是環環相連,依次而修。這樣使得整個菩提道的修習變得非常清楚了,修見的程度和次序非常嚴格,利於正確的修行,防止次序的混亂。
  最後,三士道的修習容納了整個佛教的菩提心的修證法。三士道中,下士道從世俗之理來契入佛教教理,求得一定的出離心和趨善趣之果;緊接著中士道以佛教教理的四諦和十二因緣為主,深入剖析佛理的理論,從而建立了堅定的出離心,獲得自了永盡的境界;最後,上士道則是在最高層次上見證菩提心,以大乘心的發願,修習六度四攝,最終在止觀法門中獲得圓滿菩提之道。
  二、菩提心的發願
  整個《廣論》的最終旨趣在於對菩提心的體認和見證,在下士、中士道中所獲求的出離心,實際上是為了進一步發願菩提心提供前提基礎,那麼,在上士道中應首先提倡對菩提心的發願,認為只有樹立起真正的大乘菩薩願心,才能夠最終修成正確無誤的菩提佛果。因此,菩提心的發願是大乘佛教中最重要的入門之道,也是大乘和小乘佛教修證旨趣有所不同的標誌之一。宗喀巴大師言:“此中佛說二種大乘,謂波羅密多大乘與密咒大乘,除此更無所餘大乘。于此二乘隨趣何門,然能入門唯菩提心。”[12]提出大乘的入門法只有菩提心可以達到。
  (一)發願菩提心的基礎
  首先瞭解能夠發願菩提心的基礎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宗喀巴在《廣論》中從三個方面論述了生起發願菩提心的基礎。
  1、四種緣分發心欲證菩提心。即由見聞稀有神變而念發;從法師處聽聞佛法功德而念發;從不忍大乘聖教遷滅而念發;見此心大利極為稀貴而念發。在這四種情形下與佛法善緣,能夠正確發心欲證菩提心。
  2、四種條件發心欲證菩提心。即本人種姓圓滿;能有善友攝受;能夠悲憫有情;不厭患生死難行。有這樣四個方面的條件更能利於菩提心的發願。
  3、四種力量發心欲證菩提心。即自身生起的功力;從別處得到的功力;聞大乘法而得的因力;諸位善士賢友的加持力。由這四種力量能夠發願菩提心,但其中最為根本的還是自身至誠的心願力量。
  樹立寬廣而深厚的發願菩提心的基礎,才能夠以堅定的信念,正確發願菩提心,才會有菩提心的體證及最終菩提果的證得。
  (二)菩提心的發願
  菩提心的發願方法有很多種,宗喀巴大師在《廣論》中選擇了最有代表性的金洲大師的“七重因果”教法和寂天菩薩的“自他換相”教法,下文簡要述之。
  1、“七重因果”教法,是指以七種因果相連的現象來剖析人心的思維流轉,漸至最終生起無上菩提心來。這種教授首先是從瞭解母親的生育之恩開始的,從母親養育的艱辛中生起感恩之情,隨著自發報恩之心,進而擴展到慈悲心的養成,來頓生出增上益樂,從而漸次生起菩提心。此菩提心教授由己推人,由近情推而廣之,最後自發地擴展了人們的基本慈悲心理,進而發起成為菩提心。
  2、自他換相”教法,是指把貪著自利,不能利他的心對調過來,互換其位置,做到愛他勝過愛己,利他超出利己的大公無私的精神狀態來生起菩提心。修習此法一般會遇到兩種障礙,一是認為自身與他身是各不相同的,無法作想兩身的互換;二是認為他人的痛苦無損於我,不須考慮。對待這兩種自我觀念,此教法要求首先應破除我執,以性空之法不立自性,一切事物都是於刹那中毀滅相聚,並無自性,從而進行自他換相,生起關愛利他的大菩提心來。
  上述兩種發願菩提心的修證法在以前的西藏佛教語錄中未曾有過,二種教授不僅方法簡潔而完備,而且深入淺出,極易生起殊勝的菩提心來。
  三、止觀法門的修學
  《廣論》中專門辟章重點論述了有關止觀法門的修學之理,這部分是在所立菩提心上的最高修學法門,內中運用中觀之法來樹立清淨正見,也是全論理論中最為深奧的部分。宗喀巴大師極力讚美止觀法門,說“大小二乘世出世間一切功德,皆止觀之果。”[13]止,梵音為奢摩他,指“由念正知,令能緣心於所緣境,相續安住而不散亂”。[14]“止”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禪定境界。觀,梵音為毗缽奢那,指“於如是勝三摩地所行影像所知義中,能正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若忍若樂若覺若見若觀”。[15]即我們通常所說的殊勝智慧。《廣論》中提倡在禪定境界中觀修最勝智慧,用最勝智慧指導禪定境界,如此止觀雙修,才體現出了菩提道中的最高法門。下面依止觀法門的修學次序來簡要述之。
  (一)修學止法門
  《廣論》中對止的修行分為三部分,即修止的條件、正修止和修止後的判定。
  1、修止的條件。通常要具備五個條件最為殊勝,第一,要有很好的修學環境,包括獲得很好的修行地,處所安靜,伴友賢善等;第二,要少欲,包括對食物、衣服等一切物質享受都要儘量少求;第三,要知足,斷除過分的貪欲要求;第四,要斷除雜務,專心修學;第五,要持清淨戒,嚴守戒律。
  2、正修止之次第。一般分為三個時段,系心所緣時如何修,住所緣時應如何修,住所緣後如何修。首先,將心住於所緣之境是非常難做的事,《廣論》中依次詳盡闡述了心住緣的四處境界:于周遍所有現境中安住;于淨除貪欲中安住;於所發生心念的蘊界處中安住;最後於永斷煩惱境地中安住。其次,心於如此所緣如何去安住,《廣論》中提出先用心念使心小散亂,若心散亂時亦能正知散亂,然後對於散亂心及時給予糾正破除。其三,住所緣後如何修,《廣論》中提到,住所緣後,心由於癡,隨與煩惱隨時做伴,又因為貪欲,使心不得靜照,這種情況在佛教中稱為“沉掉”,主要的對治方法是修正知,以正知發覺沉掉的現象及原因,然後用行動來對治沉掉,修光明來策勵精進。總之,離沉掉時,應該調柔正直任運轉生,勿太急也勿太慢,最好達到一種隨心所欲的地步。
  3、修止後的判定。以身心是否達到輕安隨順自在為是否得止境地的判斷標準。由生起止行,從相報漸修到無我相,而趨於解脫或得一切智,達到最高境地。在修止中以滅除懈怠之心最為初要,如果身心輕安,喜樂很多,晝夜行善能無疲厭,懈怠盡除後當發精進,具備恒常猛利的願望。因此,由堅定信心來導引,由此而入止法門是最為堅定的。
  (二)修學觀法門
  修學觀法門之前的必要條件是必須親近真正智者,聽聞清淨正見,由聞思慧通達真實正見。由於,佛所說的包括了義和不了義,所以宗喀巴大師選擇的是龍樹、無著所傳的中觀見,並且是十分堅定地以中觀應成派的方法來破除其他理論。
  如何破除他方之見,中觀應成派通常採用四種方法。首先,辨別不堪忍正理觀察與正理所破間的區別;其次,觀察由量成不成立而為破除;其三,觀察是否四句所生而為破除;其四,破除有事無事四句無能妨害。
  簡要來說,中觀應成派注重兩個方面,即破除他宗、安立自宗。是先以中觀“緣起性空”之理逐一破除他宗,由此來斷除他論,用名差別來成立,最終設立正見。
  (三)止觀雙運法
  止觀法門是必須要結合起來雙修的,《廣論》中說:“若僅具有心不散亂無分別定,然無通達實性妙慧,是離能無實性之眼,於三摩地任何熏修,然終不能證真實性。若雖有見能悟無我真實性義,然無正定,令心專一堅固安住,則無自在,為分別風之所動搖,亦定不能明見實義,是故雙修止觀二品”。[16]止觀雙運講求止法門和觀法門相互結合,若僅單修止法門,沒有勝觀法門的妙慧指導,最終不會證得真實性行;另一方面,若僅單修觀法門,而心不能安住專一,就像風中的燭光一樣,隨時都會動搖湮滅。因此,止觀法門必須雙運而修。
  但雙運法決不是簡單的同時修,它講求一定的次序,相互推動而修。在《廣論》中強調“若先未得止觀二法,無可雙運,必須先得止觀二法”。[17]是說止修和觀修依次序各自先修習,在分別修學了止、觀二法門後,提出“得二品已,即以觀慧觀察之力,便能引生正奢摩他,故名雙運。此中觀察,即是毗缽奢那。觀後安住即奢摩他,其殊勝者謂緣空性”。[18]
  四、總結
  綜上所述,宗喀巴所著《廣論》中的佛學思想特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該論突出了三士道的佛教修證體系,廣納一切教言,廣證博引,重點突出修習次第,理論結構十分明確合理,從而成為藏傳佛教中影響最為廣泛的菩提道修證之論典。
  (二)該論以菩提心的發願和修證為核心,以大乘利他性為出發點,從而表現出佛教博大胸懷、專門利他的出世精神。
  (三)該論的止觀法門,作為大乘菩提心修證中的最高法門,充分展示出了佛教超人的禪定力量和遠離二邊的中觀辯證思維,是本論最為精華部分。[責任編輯 藍國華]
  注釋:
  ①土觀·羅桑卻季尼瑪:《土觀宗派源流》,劉立千譯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51頁。
  ②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廣論》,法尊譯,青海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第2頁。
  ③阿底峽:《菩提道炬論》,轉引自《菩提道次第廣論》附錄二,法尊譯,青海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第376頁。
  ④⑤⑥⑦⑧⑨⑩[11]見注②,第42、55、63、97、164~165、180、183、195頁。
  [12]見注②,第131頁。
  [13][14][15][16][17][18]見注②,第215、216、216、218、354、355頁。
  [作者簡介]牛宏,西北民族大學歷史系講師,現于四川大學宗教學研究所讀博士研究生。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