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7/16 01:02:02

 南傳 巴利名相 一

佛:以他的解脫究竟智,業已覺悟一切所應知的,故為佛。或者以自己覺悟四諦,亦令其他有情覺悟,以此等理由故稱為佛。又曾示知此義:覺諦故為佛,令人覺故為佛。在《一切義疏》及《無礙解道》的解說相同。苟答瑪:巴厘語Gotama的音譯。我們現在佛陀的家姓,通常用來指稱佛陀。我們現在的教法時期是苟答瑪佛陀的教法時期。漢傳佛教依梵語Gautama音譯為喬達摩、瞿曇等。也常依佛陀的族姓,稱為釋迦牟尼佛。法隨念:希望修習法隨念的人,亦宜獨居靜處禪思:「法是世尊善說,、自見、無時的、來見的、引導的、智者各自證知的」,這樣的教法或九種出世間法(四道、四果與涅槃)的功德應當隨念。(一)「善說」這一句是收攝教法及出世間法的,其他五句僅攝於出世間法。先就教法說:(1)初中後善之故,(2)說明有義、有文、完全圓滿遍淨的梵行之故為善說。(1)初中後善:世尊雖僅說一偈,也是全部善美的法,所以那偈的第一句為初善,第二第三句為中善,末句為後善。如果只有一個連結的經,則以因緣(序分)為初善,結語(流通分)為後善,其餘的(正宗分)為中善。若有許多連結的經,則以第一連結為初善,最後的連結為後善,其餘的為中善。亦以因緣生起的事由為初善,為順適諸弟子而說不顛倒之義及因與喻相應的為中善,令諸聽眾聞而生信的及結語為後善。全部教法自己的要義的戒為初善,止、觀、道、果為中善,涅槃為後善。或者以戒與定為初善,止觀與道為中善,果與涅槃為後善。又於三寶中佛的善覺性為初善,法的善法性為中善,僧的善行道性為後善。又聞佛法,如法行道,得證等正菩提為初善,證巴支咖菩提為中善,證聲聞菩提為後善。又聞此法而得鎮伏五蓋,故亦以聞而得善為初善,行道之時取得止觀之樂,故亦以行道得善為中善,如法行道及完成行道之果時,取得那一如的狀態,故亦以取得行道之果的善為後善,這是依教法的初中後善,故為善說。(2)有義有文等:世尊說的法是說明教梵行與道梵行(教梵行指三學及一切經典之法,道梵行指聖道)用種種的方法說其教法,適合於義成就故「有義」,文成就故「有文」。略說、釋明、開顯、分別、闡示、敍述,是義與句的結合,故有義,教法的字、句、文、文相、詞語原解、釋義的成就,故有文。教法的甚深之義及甚深的通達,為有義。甚深的教法及甚深的演說,為有文。得達義無礙解與辯說無礙解故為有義,得達法無礙解及詞無礙解故為有文。是智者所知,為考察者所欣喜故有義。可信故,為世間的人所欣喜故有文。教法有甚深的意義故有義,有顯明之句故有文。一切圓滿無可複加,故完全圓滿,已無過失、無可複除,故遍淨。亦可由行道而得證明,故有義。由教法而得明白聖教,故有文。有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等五法蘊相應,故完全圓滿。沒有疑、見、慢等隨煩惱故,度脫輪回之苦故,無世間的欲望故遍淨。如是即「說明有義、有文、完全圓滿遍淨的梵行」為善說。(3)或者以教法是無顛倒之義,故善與說為善說。譬如其他外道的法義是顛倒的,實非障礙法而他說為障礙,實非出離法而他亦說為出離法,所以他們所說的是惡說法。世尊的法義是不會這樣顛倒的,不會超越違背「此等法是障礙,此等是出離法」等所說之法的。如是先就教法為善說。次就「出世間法」而說適合於涅槃的行道,及適合於行道的涅槃,故為善說。即所謂:「世尊對諸聲聞善示通達涅槃的行道,其涅槃與行道是符合的。譬如恒河的水和耶牟那河的水相會合流一樣,世尊對諸聲聞善示通達涅槃的行道,其涅槃和行道也是這樣合流的」。(二)「自見」這裏先於聖道自己的相續而令無貪,故由聖者自見為「自見」。即所謂「婆羅門,為貪染戰勝而奪去其心的,則思惱害自己,亦思惱害他人,及思惱害兩者,同時心亦苦受憂受。若舍貪時,則不思惱害自己,亦不思惱害他人,並不思惱害兩者,心亦不會有苦受憂受,婆羅門,這便是自見之法。」其次,依證得四道四果及涅槃九種出世間法的人,他們不是依照別人的信而行,而是各各依其觀察智自見的,故為自見。或以值得讚歎的見為見;依見而征服煩惱,故為「見」。此中(1)於聖道依相應正見而征服煩惱,(2)於聖果依原因正見,及(3)於涅槃依所緣正見,而征服一切煩惱。故譬如以車戰勝敵人的為車兵,如是因見九種出世間法而征服煩惱,故為「見」。或者即以見為見義,因值得見故為「見」,即依修習現觀及作證現觀(修習現觀是見道法;作證現觀是見涅槃法)而見出世間法,擊退輪回的怖畏。譬如衣服值得著故著,如是出世間法值得見故「見」。(三)關於學人給與自己的果位之時為無時,無時即為「無時的」。不是要經過五天七天的時間,聖道才給聖果的,就是說在自己發生之後便得與果之意。或者要經過長時期方能給與自己的果,故為有時的。那是什麼?即世間的善法。而出世善法即在聖道之後而給與自己的果,故沒有時間的為「無時的」。所以這無時的話,是專指聖道給與聖果說的。(四)「這是來見之法」,因為值得這樣說來看的話,故為「來見」。為什麼出世法值得這樣說法呢?的確存在故,遍淨故。譬如空拳之內,雖說有金錢或黃金,但叫人來看是不可能的。何以故?的確不存在故。雖有存在之物,如屎尿等,而說這是很可愛的,但欲為令人心喜悅,叫他來看是不可能的。並且當以草或葉來遮蔽屎尿。何以故?不淨故。這九種出世間法是本來存在的,猶如空中出了雲翳圓滿的月輪,亦如放在黃布(亦可作黃毛毯,又是一種做帝釋寶座所用的美石)上的寶石一樣的清淨;所以說存在故,遍淨故,值得說來看的話的為「來見」。(五)當引進故為「引導的」。其義的決擇如次:引進為引導。即火燒自己的衣或頭亦可置之不理,而值得以修定引導出世法於自心中,為引導的。這是說從事于有為的出世間法。若是無為的涅槃則值得以自心引進為引導的──即值得取證之義。或者以聖道為引導者,因為導至涅槃故。以果與涅槃為引導者,因引其取證故。引導者即引導的。(六)「智者各自證知」即一切敏智、利根等的智者,當各各自知:「我修道,我證果,我證滅。」因為弟子是不能依賴和尚所修之道而斷除他的煩惱的,不能享受他的和尚的果定之樂,不能作證和尚所證的涅槃。所以出世法是不應如看別人的頭飾一樣,當於自己的心中見。這是指智者的實證而說;不是愚者的境界。修習功德:此法為善說。何以故?自見故;又因無時之故為自見;可說來見之故為無時,以及引導之故為來見。禪修者如是隨念善說等類的法之德,那時則無被貪所纏之心,不被嗔所纏,亦不被癡所纏;而他的心是只緣法而正直的。並如前佛隨念所述的同樣方法而鎮伏了五蓋,及於同一刹那中生起了五禪支。因為法之德甚深,或因傾向於種種德的隨念,故不證安止定,只得近行之禪。此禪是依於隨念法的德而生起的,故稱法隨念。不放逸的比庫想:“演說如是引導的法及具足此等德支的師,除了世尊之外,我實在過去世未見,現在世亦未得見”,因他如是見於法之德,便尊敬于師,順從于師,尊重恭敬於法,得至於廣大的信等,並成多喜悅,征服怖畏恐懼而得安忍於苦痛,又得與法同住之想,且因他的身中常存法德隨念,所以他的身體亦如塔廟一樣的值得供養,又因他的心向證於無上之法,縱有關於犯罪的對象現前,而他亦能隨念於法的善法性,生起慚愧。他雖然不通達上位,但來世亦得善趣。

僧隨念:若欲修習僧隨念的人,當獨居靜處,隨念如是聖僧伽的功德:“世尊的聲聞眾是善行道的,世尊的聲聞眾是正直行道的,世尊的聲聞眾是真理行道的,世尊的聲聞眾是正當行道的,即四雙八輩的世尊的聲聞眾,是可供養者,可供奉者,可施者,可合掌者,為世間無上的福田”。此中善行道是善與行道的結合,即指正道,不退之道,隨順之道,無敵之道的行道而言。恭敬地聽聞世尊的訓示教誡,故為聲聞。聲聞之眾為聲聞眾,便是有同等的戒和見,而集體生活的聲聞團的意義。其次那正道亦說是正直、不曲、不彎、非不正及聖與真理,因順當故名正當,是故那行道的聖眾,亦說為正直行道,真理行道,正當行道。此中在聖道之中的人,因他們具足正行道故為善行道;在聖果中的人,因為由於正道而證得其當證的,這是依照關於過去的行道為善行道。又依世尊善說的法與律而行道故,依可靠之道而行道故,為善行道。不取兩種極端依于中道而行道故,捨棄了身語意的彎曲及不正等的過失行道故,為正直行道。真理即涅槃,為涅槃而行道,故為真理行道。因值得作正當行道的行道,故為正當行道。四雙是依雙數來說,即證得初道者及證得果者為一雙,像這樣共有四雙。八輩是依單人來說,即證得初道者為一,初果者為一,像這樣共有八人。在此句中說人或補特伽羅同是一義,這裏的人是指被教化者而說。「可供養者」等,當取來供獻的是供品,亦即當從遠方拿來佈施具戒者之物的意思,又與飲食、衣服、臥具、醫藥四資具是同義語。因為聲聞眾受此供品能令佈施者得大果報,故以值得去接受那些供品為可供養者。或者值得將一切所有物從遠方拿來此處供養為可供獻的。像諸婆羅門稱火為可供獻者,因為他們覺得如是供祭,可以得大果報。如果是因供獻者(施者)獲得大果為可供獻者,則唯有僧伽為可供獻者;因為供養僧伽能成大果故。即所謂:若人一百年,事火于林中,不如須臾間,供養修己者,彼如是供養,勝祭祠百年。「可供奉者」,從四方八面而來的親愛悅意的親戚朋友,為了表示敬意而準備殷勤待客的所施之物為供奉物,那樣為諸客人所設置之物是適合佈施給與僧伽的,而僧伽領受它也相宜。實無尊客如僧伽,因為僧伽僅在一佛期間可見,而且純一無雜,具備令人敬愛的戒等諸法故。所以說供奉物適合於佈施給他們,及他們亦相宜去領受供奉之物為「可供奉者」。「可施者」是指相信有他世,而施于當施而說。值得施,或由施有善利,即由清淨之施令得大果,故為「可施者」。值得受彼一切世人流行以兩手放在頭上的合掌,為「可合掌者」。「世間無上的福田」,是一切世間無比的福德、善業增長處。譬如國王或大臣的谷或麥的增長處,稱為國王的谷田或國王的麥田;如是僧伽為一切世間的諸福增長處,因依僧伽,而一切世間的利益安樂等諸福增長,故僧伽是「世間無上的福田」。

一、佛教:巴厘語Buddha-sàsana。sàsana,意為教導,教說,教法。Buddha-sàsana即佛陀的教導,佛陀的教法。佛陀的教法可以分為三個層面:1.教理之教——律、經、論三藏等應當學習的教法義理。2.行道之教——戒、定、慧三學等能導向證悟出世間法的禪修實踐。3.通達之教——證悟四種聖道、四種聖果以及涅槃九種出世間法。唯有教理之教的住立,才有行道之教的存在;因為修行不能偏離三藏,不能違背佛陀的教導。唯有行道之教的住立,才有通達之教的存在;因為不依照戒定慧禪修,脫離了行道實踐,就不可能證悟任何的出世間法。南傳上座部佛教:巴厘語Theravàda。thera,意為長老,上座;vàda,意為說, 論, 學說, 學派, 宗派, 部派。上座部佛教因其由印度本土向南傳播到斯里蘭卡、緬甸等地,故稱為南傳佛教。又因所傳誦的三藏經典使用巴厘語,故又稱為巴厘語系佛教。南傳上座部佛教堅持維護佛陀的原本教法,只相信和崇敬佛、法、僧三寶,傳誦與尊奉巴厘語律、經、論三藏,依照八聖道、戒定慧、四念處等方法禪修,大多數人致力於斷除煩惱、解脫生死、證悟涅槃。傳統上,南傳上座部佛教流傳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老撾等南亞、東南亞國家和地區。

巴厘語:是由苟答馬佛陀在世時中印度摩揭陀國一帶使用的方言變化而來,它屬於與古印度正統的雅語——梵語——相對的民眾方言——布拉格利語的一種。南傳上座部佛教相信,巴厘語是佛陀當年講經說法時所使用的摩揭陀口語,故又稱為摩揭陀語。“巴厘”一詞的原意是指佛語、聖典、三藏,用以區分作為解釋聖典的文獻——義注和複注。也因如此,記錄聖典、佛語的專用語“摩揭陀語”,到後來也就逐漸成了“佛經語”、“聖典語”的代名詞,即“巴厘語”。巴厘語與梵語同屬古印度語,但梵語屬於雅語,巴厘語屬於俗語;梵語是貴族語,巴厘語是民眾語;梵語是婆羅門教-印度教的標準語,巴厘語則是佛陀及聖弟子們的用語。佛陀曾禁止僧眾們用梵語來統一佛語。南傳上座部佛教因為使用巴厘語傳誦的三藏經典,故又被稱為巴厘語系佛教。 二、佛陀:巴厘(梵)語buddha的古音譯。意為覺者,覺悟者。“佛陀”有兩種含義:1.以解脫究竟智覺悟了一切應了知者,稱為佛陀。2.自己無需老師的指導而覺悟了四聖諦,也能教導其他有情覺悟者,稱為佛陀。巴厘義注中解釋說:“凡有任何應了知者,皆以解脫究竟智覺悟了那一切,故為佛陀。或因為自己覺悟了四聖諦,也能令其他有情覺悟,以這些理由故為佛陀。”

世尊:巴厘(梵)語bhagavant的意譯。bhaga,意為祥瑞,吉祥,幸運;vant,意為具有,擁有。bhagavant直譯為“具祥瑞者”。諸經律的義注採用語源學的方法解釋了bhagavà的六種含義:1.以具諸祥瑞,2.以已破壞一切危險,3.以有諸福德,4.以分別一切法,5.以親近諸上人法,6.以已除去諸有。在巴厘聖典中,通常用Bhagavà來尊稱佛陀。

阿拉漢:巴厘語arahant的音譯。意為應當的,值得的,有資格者。“阿拉漢”有五種含義:1.以已遠離一切煩惱故,2.以已殺煩惱敵故,3.以已破輪回之輻故,4.以有資格受資具等供養故,5.以對惡行已無隱秘故。“阿拉漢”是對佛陀的尊稱,也可以指一切的漏盡者、斷盡煩惱者,包括諸佛、獨覺佛及阿拉漢弟子。全自覺者:對佛陀的尊稱,為巴厘語sammà- sambuddha的直譯。sammà,意為完全地、徹底地、圓滿地、正確地;sam,于此作sàmaü解,意為自己、親自;buddha,即佛陀,意為覺悟者。全自覺者即自己完全地覺悟了一切法的人。

諸義注中說:“完全地、自己覺悟了一切諸法,故為‘全自覺者’。”漢傳佛教依梵語音譯為三藐三佛陀;意譯作正等覺者,正等正覺者,正遍知。

明行具足:佛陀德號之一,為巴厘語vijjàcara?a- sampanna的直譯。vijjà(明,知識,智慧)+caraa (行,行為,德行)+sampanna (具足者,成就者)組成。“因具足明與行,故為明行具足。”在此,“明”是指“三明”:宿住明、死生明和漏盡明;或“八明”:觀智、意所成神變及六神通。“行”是指戒律儀、守護諸根、於食知節量、實行警寤、七種正法(信、慚、愧、多聞、精進、念、慧)及四種色界禪那。在此,世尊以明具足圓滿了一切知而住,以行具足而為大悲者。世尊因具足諸明與諸行,故名“明行具足”。

善至:佛陀德號之一,為巴厘語sugata的直譯,由su (善) + gata (已到,已去)組成。“行於善美故,已至美妙處故,正行故,正語故,為善至。”北傳佛教多作善逝。

世間解:佛陀德號之一,為巴厘語lokavid?的直譯,由loka (世間) + vid(為vindati(知道)的完全式)組成。“完全瞭解世間故,為世間解。”世尊依自性、依集、依滅、依滅之方便而完全知道、了知、通達世間,故名“世間解”;又完全知道行世間、有情世間和空間世間三種世間,故名“世間解”。

無上者:佛陀德號之一,為巴厘語anuttara的直譯,由na (無) + uttara (上,超過)組成。“不存在有任何比自己的功德更殊勝者,沒有超過此者,為無上者。”調禦丈夫:佛陀德號之一,為巴厘語purissadamma- sàrathi的意譯,由purissa (男人,丈夫) + damma (應調禦的,應受訓的) + sàrathi (調禦者,駕馭者)組成。“能調禦應受調禦的丈夫,為調禦丈夫。”或者也可將“無上者”與“調禦丈夫”合為一句,成為“無上調禦丈夫。”天人導師:佛陀德號之一,為巴厘語satthàdeva- manussànaü的直譯,由satthà (導師) + devànaü (諸天) + manussànaü (諸人)組成。即佛陀是能帶領諸天與諸人度脫生死諸險難的導師。

七佛:過去曾經出現於世的六位佛陀,以及現在的苟答馬佛(Gotama)並稱為七佛。過去的六位佛陀分別是:1.九十一大劫以前的維巴西佛(毗婆屍佛);2.三十一大劫以前的西奇佛(屍棄佛);3.三十一大劫以前的韋沙菩佛(毗舍浮佛);4.現在賢劫的咖古三塔佛(拘留孫佛);5.現在賢劫的果那嘎馬那佛(拘那含牟尼佛);6.現在賢劫的咖沙巴佛(迦葉佛)。在《長部14大授經》中說:“諸比庫,距今九十一劫以前,維巴西世尊、阿拉漢、全自覺者出現於世。諸比庫,距今三十一劫以前,西奇世尊、阿拉漢、全自覺者出現於世。諸比庫,又於彼三十一劫中,韋沙菩世尊、阿拉漢、全自覺者出現於世。諸比庫,於此賢劫中,咖古三塔世尊、阿拉漢、全自覺者出現於世。諸比庫,於此賢劫中,果那嘎馬那世尊、阿拉漢、全自覺者出現於世。諸比庫,於此賢劫中,咖沙巴世尊、阿拉漢、全自覺者出現於世。諸比庫,於此賢劫中,今我阿拉漢、全自覺者出現於世。”美德亞:未來佛名,巴厘語Metteyya的音譯,意為慈愛,為此賢劫中的第五位(也是最後一位)佛陀。在《長部26轉輪王經》中說:“諸比庫,在人壽八萬歲時,有名為美德亞的世尊將出現於世,是阿拉漢、全自覺者、明行具足、善至、世間解、無上者、調禦丈夫、天人導師、佛陀、世尊。”漢傳佛教依梵語Maitreya音譯為彌勒。獨覺佛:巴厘語paccekabuddha。在沒有佛法的時期,能無師而通達四聖諦,但卻不能教導其他眾生的聖者。漢傳佛教依梵語pratyekabuddha譯作辟支佛、貝支迦、緣覺等。

根據《阿毗達摩》,心的運作可以分為兩大類,一種是心路過程,一種是離心路過程。心路過程一共有六種,它們分別是:眼門、耳門、鼻門、舌門、身門、意門心路過程,這六種心路過程分別取不同的所緣,眼門心路過程看見的是顏色,耳門聽到的是聲音、鼻門嗅到的是香臭、舌門償到的味道、身門觸到的是各類冷熱、硬軟、粗細、推動等的感覺,意門心路過程識知的則是法所緣。在此,眼門到身門心路過程都屬於現在所緣,而意門心路過程可以識知任何所緣,過去的、現在的、未來的,離時的與沒有時間性的這些所緣。在心路過程與心路過程之間,心流是永遠不會中斷的,其間隙裏會有無數個稱為有分心的生起,這個有分屬於果報心。有分心非常快速地生滅,它不能識知現在世的目標,不能感知、不能認識現在的現象、事物。但有分心還是有目標的,因為一切心都有目標,有分的目標是過去世臨死時所現起的業、業相、趣相。有分、結生、死亡是同一種心,它們即是離心路過程心,如果要真正認知有分心的本質,必須在親證緣攝受智的階段。

概念法簡說:其中,色法是屬於色蘊。由心與心所組成的四無色蘊及涅槃是五種無色,它們也被稱為‘名’。剩餘的是兩種概念:所知概念與令知概念。助讀說明:至此阿耨樓陀尊者已說畢四種究竟法、它們的各種分類及依緣分析。但他還未討論到概念。雖然概念是屬於世俗諦,而不是究竟諦,它們還是被收錄于《阿毗達摩論》的《人施設論》。所以在第八章的結尾裏,作者將簡要地討論概念。它們也被稱為‘名’:四無色蘊被稱nama(名),因為它們‘傾向’或‘轉向’於目標以識知它。它們也因為‘導致傾向或轉向’(namana)而被稱為nama(名),因為它們互相導致另一者傾向於目標。涅槃純粹基於‘導致傾向’而被稱為nama(名),因為涅槃通過作為‘所緣增上緣’,而導致毫無瑕疵的出世間心與心所傾向或轉向它本身。剩餘的是概念:概念有兩種:‘意義概念’與‘名字概念’。前者是通過概念所表達的意義;後者是表達該意義的名字或名稱。例如:識知具有某種體形與性格、遍體生毛、具有四隻腳的家畜是‘狗’的觀念是‘意義概念’;‘狗’這名稱則是‘名字概念’。意義概念是‘所知概念’;名字概念是‘令知概念’。所知概念如何?‘地’、‘山嶽’等詞是依元素的變化而命名。‘屋子’、‘馬車’、‘貨車’等詞是依材料的組成而命名。‘人’、‘個人’等詞是依五蘊而命名。‘方向’、‘時間’等詞是依日月等的運行而命名。‘井’、‘山洞’等詞是依沒碰撞而命名。‘遍相’等詞是依各自的元素與心智的修習而命名。雖然這一切不同的事物,在究竟上是不存在的,但能依作為究竟法的影像,而成為心的所緣(目標、物件)。它們被稱為概念,是因為它們被有情依這或那方面,而想像、計算、明瞭、表達與識知,這種概念因所知而得其名。助讀說明:所知概念與意義概念相同。于此,作者列舉了各種不同的意義概念:地、山嶽等被稱為形狀概念,因為它們相等於事物的形狀。屋子、馬車、村落等被稱為組合概念,因為它們相等於事物的組合。東、南、西、北等被稱為方向概念,因為它們相等於方向。早晨、中午、星期、月等被稱為時間概念,因為它們相等於時間的單位。井、山洞等被稱為空間概念,因為它們相等於沒有可觸及物的空間。遍相等被稱為相概念,因為它們相等于通過禪修而獲得的心之影像。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