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2/09/21 09:03:29
學習次第 : 進階

 現觀莊嚴論總義講記 第三課

華智仁波切

索達吉堪布 譯

祈禱本師釋迦牟尼佛:

釀吉欽布奏旦涅咪揚 大悲攝受具諍濁世刹

宗內門蘭欽波鄂嘉達 爾後發下五百廣大願

巴嘎達鄂燦吐謝莫到 贊如白蓮聞名不退轉

敦巴特吉堅拉夏擦漏 恭敬頂禮本師大悲尊

祈禱上師法王如意寶:

涅慶日俄再愛香克思 自大聖境五臺山

加華頭吉新拉意拉悶 文殊加持入心間

晉美彭措夏拉所瓦得 祈禱晉美彭措足

共機多巴破瓦新吉羅 證悟意傳求加持

為度化一切眾生,請大家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

第三課

前面講了所希求的果是遍智,遍智是以道智為因而得,二者分別為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的對境。

其後,他們又會繼續思維:雖然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我要修學一切三乘之道,但我自己卻只能將究竟之大乘作為追尋目標,並通過如理了達高低之道的差別,從而避免誤入低劣之道。

修學大乘佛法者都有兩大目標:一是獲得佛果,一是利益眾生,而它們的關係是,要利益眾生必須獲得佛果。學大乘佛法不能離此目標,這也就是我們經常講的:以大悲緣眾生,以智慧緣佛果。

有些大德說:發心後不知護持,容易舍眾生,也容易舍佛果。

什麼是捨棄眾生?本來,在諸佛菩薩前我們已發願利益天邊無際一切眾生,但在修行中遇到可恨的對境——殺父仇敵或有種種矛盾的怨敵,此時你發願殺掉他,或者永遠也不行饒益,心生如是惡念,願菩提心當下失壞。比如用繩索緊束的很多木棒,只要抽出一根,其他的也就松了,不再是原來的狀態。同樣,儘管未舍三界其他眾生,但只要對一個眾生生嗔恨而捨棄,願菩提心已經毀壞,因為已經不再是利益一切眾生的心了。所以,作為大乘修行人,發了菩提心就不能捨棄任何眾生。如果與別人吵架、打架,未過夜前一定要懺悔以恢復戒體。

怎麼算捨棄佛果?未登一地的凡夫行者,包括資糧道、加行道,很容易生起退心:“得佛果太難!你看佛陀在因地漫長時日中佈施頭目腦髓,以無邊苦行利益無量眾生,最終才獲得佛果,而像我這樣的人根本無法承辦,不如求聲聞緣覺或世間仙人果位吧……”內心生起這種拋棄佛果的念頭,就是捨棄佛果。這也是舍菩提心。

所以,我們要經常觀察自相續:有沒有捨棄眾生?有沒有捨棄佛果?未舍此二者,即使沒有總是在想“我要度眾生!我要度眾生”,而只有一次在上師或三寶所依前發過“我從現在開始為利一切眾生而求無上佛果,乃至成佛之後亦不舍眾生”的願,也成了菩薩。而只要未生起可怕的違品——我再也不度眾生、再也不求佛果,就沒有違犯菩薩根本戒。

有了求遍智佛果、度無量眾生的目標,就必須修學聲聞、緣覺、菩薩之三乘道。修學三乘道,但我自己並不希求聲緣果位,唯一希求大乘的目標。而正是為了得到此境界,才必須如實了知道與道的差別:何為聲緣的人無我?何為菩薩的法無我?乃至遍智佛果如何無勤利益眾生……了達了道的高低、差別,就不會墮入希求自利涅槃安樂的聲緣道,更不會墮入只求現世吃穿或後世快樂的凡夫道,而會捨棄這些低劣之道。

如此思維之後,就在不離大悲方便的境界中,以遠離對蘊、界、處的三十二種增益而修持真如法性之義。這樣一來,在其相續生起勝義菩提心也就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了。

此處主要講基智。了知三乘差別後,在不離大悲方便的境界中,遣除對蘊、界、處的三十二種增益,修持大悲空性雙運的大乘道。這樣修持下去,勝義菩提心很容易生起。

遍智是願心所緣,道智是行心所緣,而基智主要講修學大乘的違品,也就是生起勝義菩提心的障礙。所以,在修行菩薩智慧的過程中,希求聲緣的自利心是一種歧途,應當放棄,而希求不住二邊的智慧,這就是基智。所舍基智是所應拋棄的歧途,而菩薩基智主要是從菩薩證悟的人無我角度安立。

由此可見,三智也依次是先後的因果關係。

所求的目標——遍智是果;所依靠的道智為因;而獲得道智,唯有遣除其違品——基智,這就是三智之間的因果關係。

在通過聞思來了知(三智)以及將其作為發心對境的時候,因為首先應當對所獲得的究竟之果產生希求的緣故,所以首先宣講了遍智。

在以聞思了知三智並將其作為發心對境的過程中,因先要對遍智佛果生希求心,所以先講遍智。先遍智、再道智、再基智,這就是前三品的次第,也是一種因果:先講目標、再講順緣和逆緣。

而從與補特伽羅相續次第生起的修持相結合的角度而言,則因為首先是令自相續現證一切萬法無我[基智],在相續中生起超勝於(小乘)劣道的不共大悲之心[道智],繼而以針對三種種性的所調化者分別應機施教的方式來圓滿、成熟和修煉,從而現前一切種智[遍智]之果位的,所以就要與該次第相結合。

這是從修行人相續中生起的角度來抉擇。就如《中觀莊嚴論釋》所謂先證空性後生菩提心、先生菩提心後證空性有不同根基一樣,三智的生起,利根者雖有同時現前的情況,但此處從鈍根者次第生起的角度,首先在自相續生起一切萬法無我的基智;接著又生起超越聲聞緣覺的菩薩道智;有了菩薩道智,對聲聞、緣覺、菩薩三種不同種性應機施教,以此來圓滿、成熟和修煉,最後現前遍智果位。

前面的次第,先講目標,再講為了目標修道智、遣除基智,是這樣一種因果次第。而這裏從相續中生起三智的角度來講,先基智、再道智、最後遍智,與頂禮句 說三智的次第一致。

印藏大德們對《現觀莊嚴論》的辯論很激烈,甚至一個字也會辯幾天。而這次講解是結合修行次第簡單解釋,似乎無有可辯之處,所以應該好懂。如果結合教證理證的辯論,可能很多人會雲裏霧裏。所以,以後因緣成熟時,我們再深入研究各派的不同觀點。

(而在《現觀莊嚴論》第三品三智宣講完畢的)結尾處所說的“如是此及此,又此三段文,當知即顯示,此三品圓滿”也是先對基智進行歸納的。

這是華智仁波切的觀點:頌詞前三個“此”,第一個指基智,第二個指道智,第三個指遍智,以前三品結尾這一頌說明這三品的文字已圓滿顯示三智。《般若八千頌釋》的解釋也是如此;但《般若二萬頌釋》中說:第一個“此”是遍智,第二個是道智,第三個是基智;而全知麥彭仁波切和哦巴活佛的解釋也不同 ,所以,大家可以從不同角度觀察。

實際上,智者們的觀點都有道理。基智在先,說明相續中先生基智,再起道智、遍智;而先講遍智,則是先確定目標,之後分析實現目標的順緣和違品。所以,兩者不會有矛盾。

為了無誤地以聞思來抉擇這三者[三智]的法相,並進而以其為發心對境,當以六種現觀來總攝時,就稱之為“法相”;當以三種現觀來總攝時,就稱之為“三種對境”。

對遍智、道智、基智,當我們以無誤聞思來抉擇時,以其為發心對境又可安立兩種不同名稱——法相和對境。

《現觀莊嚴論》以八現觀、六現觀、三現觀都可歸攝。喜歡廣的講八現觀:三智、四加行和法身。喜歡不廣不略的講六現觀:三智合為一“相”,再加四加行和法身。如本論倒數第二頌雲:“相及彼加行……” 其中的“相”指法相,也就是三智作為發心對境的一個名稱。喜歡略的對他講三現觀:三智合為一“境”,四加行合為一,再加法身。如本論最後一頌雲:“初境有三種……” 就是把三智稱為對境,這是第二個名稱。

其實說對境、說法相都有道理。就像遍智,或以因法表示,或以對境表示;而三智作為發心對境,或以法相表示,或以對境表示,都不矛盾。

也就是說,當以聞思來抉擇諸法時,無論是以對境表示有境,還是以有境表示對境,這一切都只不過是一切種智所量之法。

一切種智所衡量的法,有些用對境表示,有些用有境表示,下面以教證說明。

如雲:“此等法亦為遍智之對境,非但如此,(彼等)亦為諸大菩薩道智之對境;此外,彼等非但為前二者[遍智與道智]之對境,亦為聲聞與緣覺基智之對境。”能夠通達這一點,就能夠斷除對輪、涅、道三者所攝的一切萬法之法相的增益。

佛經中有這樣的教證,因此我們應該知道,三智既可以有境來表示對境,也可以對境來表示有境。總之,它們都是如來智慧所衡量的對境。因此如果能通達這一點,就能斷除對輪回、涅槃和道的所有增益。

當以其作為發心對境時,則僅僅是以對境來表示有境,所以,在了知某種對境以及相應之理以後,若思維並發誓要在自己的相續中生起三乘以及四種補特伽羅的一切證悟境界,就可以成為真正的大乘發心。

以三智為發心對境是以對境表示有境,了知對境及發心等道理後,發心者想:發心對成佛如是重要,所以,為利眾生我發願成佛,而要利益無邊眾生,自相續必須通達三乘和四種補特伽羅——聲聞、緣覺、菩薩、佛陀的境界。發了這樣的心,才是真正的大乘發心,否則就不算大乘修行人。

各位道友都發過菩提心,但對照上面的道理看一看:你的發心是否僅為自己快樂?如果是為了眾生,那也看一看:為度眾生你是否發願精通所有三乘之道?如果是這樣,那你是否想得佛果?因為只有獲得佛果,才會圓滿四聖者的所有證悟境界,而以此也才能真正利益一切眾生。否則就無法給眾生帶來真實利益。比如,如果我想幫助所有色達縣人,就要有最高權力,成為色達縣最高領導,只當局長、科長,就沒有管理整個色達的權力。所以,要對這裏的安定和發展全面管理,就要有最高地位。同樣的道理,如果我要救度三界輪回所有眾生,一定要獲得佛果,因為聲聞的能力有限,菩薩的能力也有限,而世間非聖者果位更不用說了,最多只是提供部分、暫時的幫助而已。

因此在修學的過程中,雖然學修多年,但我覺得很多人的發心恐怕錯了。以前有個人修了幾個月房子,最後一看,地基沒打好,不得不拆掉重蓋。所以,儘管學佛多年,但如果基礎不牢,也只能重來。有些人口口聲聲“修大乘、得大成就……”其實他的相續中沒有大乘發心,不要說大乘發心,從世間求解脫的心都沒有。所以,我們的發心純不純,要對照著反復觀察。什麼時候,當我們日日夜夜為度眾生希求佛果時,說明已生起純正的菩提心。

正如《經莊嚴論》中所雲:“乘與智遍行,智者方具備。” 也就是說,首先承許乘遍行與智遍行之義,就是最殊勝的承許。

乘遍行,是精通小乘、大乘一切乘;智遍行,是具足聲聞、緣覺、菩薩以及佛的智慧,欲利益眾生者,一定要圓滿具足這些。不圓滿具足,就無法利益一切眾生,因為如果是聲聞,他不能救度菩薩;是菩薩,也無法救度所有眾生;而凡夫,他自顧無暇,如何救人?

所以我們要反復地問自己:我到底想不想得佛果?有些人迷迷糊糊,有頓飯吃就可以,之外什麼都不想。這就是沒有理想的人,世間當中也是最糟糕的人。什麼理想都沒有,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一天天就這麼過了……所以,我們一定要發大願。

當此三者[三智]與發心相結合的時候,如同前面所說,則必定是願菩提心、行菩提心以及勝義菩提心三者之因,

三智是三發心之因。當有了希求佛果之心,就是緣遍智生起願菩提心;而要行持菩薩道,也就會緣道智生起行菩提心;在遣除低劣道之後,以精進會生起勝義菩提心。

或者是希求、意樂以及殊勝意樂三者之因,因為依照次第首先會生起對所獲遍智的希求之情,然後依靠作為其因法的道智而生起利他的嚮往之意樂,並修學斷除劣道歧途從而不住于二邊之理,因這種心念遠離自利之心而極為殊勝,所以是殊勝意樂。

所謂希求,就是對遍智的希求心,就像一個人希求財富或目標之心;而依靠遍智之因——道智,可以生起利益眾生的意樂;大乘菩薩的修行雖不執三有,但自私自利心最可怕,而以遠離自利心不住輪涅二邊,才成為殊勝意樂。所以,有些竅訣書把修學過程中的自利心叫厲魔。其實厲魔也只能竊人壽命、飲食,而自利心卻恒時障礙我們修成菩提正果,所以對大乘行人來說,最可怕的是自利心。

簡單講,依遍智引發希求,依道智生起利他意樂,而依基智產生遠離自利心不住二邊的殊勝意樂。所以,所有大乘竅訣源于三智。平時我們放生、念經,做任何善法時,是否圍繞這幾個要點?世人讀書,目的是一種美好生活,為此他尋求好工作,維護自己的家庭。而作為修行人,我們要經常思維:我是否希求佛果?我是否有利益眾生的意樂?我能否遣除自利違品?這些都是關鍵問題!

以這樣的次第,就可以趨入加行發心等等了。了知這一點,是輕而易舉的。

了知了上面的道理,就可以趨入發心以及下面四加行等法,這一點容易瞭解。

我們是大乘修行人,要有大乘目標,但很多人不清楚這一點。出家人、在家人,他們為自己修學,而實際修的也是小乘以下的法。也就是說,其實很多人在修人天乘,聲聞行者都很少,因為聲聞乘有無偽的出離心,視三界輪回如火宅。而修大乘的人還貪執輪回,自利心強烈,怎麼會尋求佛果?怎麼會以利益眾生為要事?我們可以去問一問:“你修什麼法?”“我身體不太好,所以我念佛。”“你為什麼念佛?”“我想往生極樂世界。”“你為什麼要往生?”“因為極樂世界沒有痛苦、很快樂……家裏人老跟我吵架,心裏煩,所以我一定要往生……”這樣的心是不是大乘?大家應該觀察。

回向偈:

所南德義檀嘉熱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內尼波劄南潘協將 摧伏一切過患敵

傑嘎納齊瓦隆徹巴耶 生老病死猶波濤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願度有海諸有情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