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3/03/07 02:27:44
學習次第 : 進階

《維摩經》疏所反映的智者大師的心靈哲學 四、一心三觀

天臺智顗的心靈哲學

《維摩經》疏所反映的智者大師的心靈哲學

四、一心三觀

吳汝鈞

  智顗的心靈哲學,有兩個重要的主題,其一是止觀,另一則是一心三觀。當然兩者有著密切的叛亂關聯,一心三觀其實可包含在止觀中的觀中,即使是這樣,重點還是不同。止觀的重點在修心,一心三觀的重點在見諦或見理。大抵智顗在早期與三大部時期重在止觀,在《維摩經》疏時期,則很積極發揮一心三觀。他的兩部討論止觀的重要著作:《小止觀》(又名《修習止觀坐禪法要》)與《摩訶止觀》,都分別成立於早期與三大部時期。

  筆者在〈天臺三大部所反映的智者大師的心靈哲學〉一文中指出,智顗的一心三觀說有兩種,其一是以心為被觀,另一則是以心為能觀,或以心來觀法。智顗在三大部時期所說的一心三觀,這兩種意思都是有的。至於在《維摩經》疏時期,智顗說起一心三觀,雖間中有以心為被觀之意,但在多數情況下,都是以心來觀真理或諦之意,這樣,心便成為能觀,而發展出三種智慧,所謂一心三智也。(31)

  關於一心三觀,特別是關聯到以三種智慧來觀照真理方面,可以分兩種意味,其一是認識論的意味,另一則純是救贖的意味,認識論的意味是很微弱的。這裡我們先討論意味的一心三觀。這種觀法,智顗在三大部時期已有提到。它基本上是以一心化為三智,所謂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或空智、假智、中道之智,以同時觀照物件的不同的真理層面;空無自性的層面、施設假名的層面與非空非假(雙邊否定)而又亦空亦假(雙邊肯定)的中道的層面。大抵來說,這三種觀分別為從假入空觀、從空入假觀與中道第一義觀,而分別以一切智、道種智和一切種智來相應。《維摩經玄疏》便說:

  若觀慧分明,即發真見第一義,是名用四悉檀,起從假入空觀,成一切智,慧眼也。從空入假觀,巧用悉檀,即得道種智,法眼也。中道第一義觀,巧用四悉檀,即得一切種智,佛眼也。(32)

  這樣,在觀中,智是能觀。所觀之境,即是十二因緣二諦之理也。能觀之智,即三觀也。(33)

  具體來說,這一心三觀是如何進行的呢?它的作用是怎樣的呢?讓我們先引述《三觀義》的一段詳盡的話語:

  三觀之名,出瓔珞經。一者從假入空觀,二者從空入假觀,三者中道第一義觀。所言從假入空觀者,無而虛設,目之為假。觀假知無,名之入空。若觀諸法如幻如化,但有名字,即入真諦也。而說為二諦觀者,或就情智二諦,或約隨智二諦觀耳。次釋從空入假觀者,若不住空,還入幻化假名世諦,分別無滯也。而言平等者,若破一用一,不名平等。前觀知假非假,破假入空;次觀知空非空,破空入假,空假互破互用,名為平等也。次釋中道觀觀者,中以不二為義,道以能通為目,照一實諦,虛通無滯,是中道以也。故雲:是二觀為方便道,因是二空觀,得入中道,雙照二諦,心心寂滅,自然流入薩婆若海。(34)

  通常是以三觀為空觀、假觀與中觀,智顗則確定這三者為從假入空觀、從空入假觀與中道第一義觀。這種說法比較完整,表示三觀是互相關聯的,即空觀中有假意,假觀中有空意,中觀中有空、假意,並不是空觀、假觀、中觀各自獨立的。從假入空觀的重點在空,即觀取諸法的緣起無自性因而是空的性格,但這是有假有的諸法為基礎的,故不會為否定主義、虛無主義。“無而虛設,目之為假。觀假知無,名之入空”表示諸法本來是無自性的,它只是緣起,只是一種虛假的施設,並非實有自性、實體可得,而是空的。能這樣理解,便是入空。這空即是真諦,是觀取諸法如幻如化,只有名字的施設,而沒有實體的真理狀態。依智顗。這種觀法又稱二諦觀,這是由於這種觀法涉及空與假兩方面,而這兩方面對於中道的究極真理來說,都有所偏,都有隨順眾生所偏尚的智慧的意味,因而為二諦觀。(35)

  其次是從空入假觀。從假入空觀偏重在諸法的無自性空一面,從空入假觀則偏重在諸法的假名有、施設有一面,但因這種觀法有空作為基礎,故不會執著于諸法,而滯留於有的世界中,而發展成常住論。這假即是世諦,或俗諦。依智顗,這從空入假觀又稱為平等觀,為什麼呢?這是相對於前此的從假入空觀的不平等性而言的。從假入空觀是以空破假,以空破斥假名的實有性,這種破斥是單線的,沒有回頭。從空入假觀則複以假破空,以假破空的虛無性。這樣,空與假各自用了一次以破斥對方的弊病,所謂“空假互破互用”,因而名為平等。

  至於中道觀或中道第一義觀,那是以絕對不二的中道之理作為觀境。這中道之理是虛通無滯礙的一實諦,它不偏向於空與假,卻又同時綜合空與假,這便是雙遮二諦(空與假),同時也是雙照二諦。就究極的角度言,智顗以為,空與假二諦還有方便的意味,它們是為引入最後的中道之理而施設的。到了這中道的境界,一切都趨於冥寂,而消融于一切智的智慧大海之中。薩婆若即是一切智(sava-jna)的音譯。

  以上是智顗在《維摩經》疏時期的表面的一心三觀說。單就至此為止的所述言,這一心三觀說與三大部時期所說的沒有明顯的差異,兩方面都是就從假入空觀、從空入假觀中道第一義觀來說三觀,都強調觀的認識論涵義。但智顗在《維摩經》疏時期說一心三觀,另一則進一步以純粹是實踐的、救贖的眼光看一心三觀,不再強調它的認識論的涵義。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