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3/08/18 14:15:06
尊貴日宗仁波切
學習次第 : 進階

菩提道次第略論(54-1)

甘丹赤巴仁波切

(五十四)2011年4月5日

三界法王宗喀巴大師,善慧稱揚吉祥賢,曾經在《菩提道次第略論》當中有講到以下的這個偈頌,

非僅專注修持能引定,縱由如理思擇妙觀慧,

亦漸堪能引發三摩地,安住實性無動極堅固,

是故於此止觀雙運道,勤修習者乃是最希有。

在這個偈頌裡最主要是提到,藉由長時修學一心專注的這種狀態,藉此能夠成辦奢摩他,這是不需要多說的(也就是這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但是在成辦奢摩他之後,如果能夠更進一步的,藉由思擇真實性的妙觀察慧,如理觀察所緣境,透由妙觀察慧能夠再一次的生起奢摩他,這樣的一種教法是非常稀奇、非常稀有的。所以在這個偈頌當中,最主要提到的是「止觀雙運」的內涵。如果想要成辦止觀雙運,在一開始必須要先承辦奢摩他,以奢摩他作為基礎;在奢摩他的基礎點之上,藉由觀修的力量,如實的觀察對境而成辦毗婆舍那;在成辦毗婆舍那的當下,就已經成辦了止觀雙運的內涵。

寅三、止觀雙運之理

而接下來就要為各位介紹止觀雙運的內涵,請翻到《菩提道次第略論》,「毗婆舍那」第85頁,第三個科判,「止觀雙運之理」。這個科判當中的內容分二:一「正說」,二「斷除誤解並如清淨教典所說而知。」第一個部分「正說」,「正說」的內容分六:一「要止觀雙運,先要獲得止觀二者」。正文當中,如前成辦止觀量時所說,若未獲得止觀二者,則無可雙運,故雙運時,定須先得止觀二者。這段文最主要是提到,如同之前在講述「止」跟「觀」的時候,有提到成辦止觀的量,如果沒有辦法達到這個量(也就是沒有辦法達到這個標準),內心當中沒有辦法生起止跟觀的時候,就沒有辦法成辦止觀雙運的內涵。

第二個部分,「獲得毗婆舍那,與證得止觀雙運是同時的。」在獲得奢摩他之後,以奢摩他作為基礎,並且在此之上,藉由觀修的力量,如果能夠引生輕安,這時就已成辦了毗婆舍那。並且在成辦毗婆舍那的當下,就表示行者本身已證得止觀雙運的功德。因此在輔助科判當中有提到,獲得毗婆舍那與證得止觀雙運是同時的。對於這一點在正文當中,

此又初得毗婆舍那,即得雙運。在一開始成辦毗婆舍那的這一刻,行者本身就已獲得止觀雙運的功德,對於這一點,此中道理:依於先前所得之止,次由觀修之力,一開始必須要先成辦止(也就是奢摩他),在奢摩他的狀態下,藉由觀修的力量來觀察對境。但是是否在奢摩他的狀態下,觀修對境就表示已成辦毗婆舍那?並不是!這有可能是「隨順的毗婆舍那」,這一點在之後也會為各位介紹。

所以更進一步的,藉由觀修的力量必須要引生輕安,若能如前奢摩他時所說,無有作行而獲任意運轉之作意者,即成雙運。並且更進一步的,透由觀修的力量,如同之前在成辦奢摩他時有介紹,藉由「九住心」的方式來成辦奢摩他。藉由九住心不斷的練習,到最後內心不需要有任何的作意,這時就能夠止住內在的沉沒以及掉舉。也就是不需要花費任何的心力、也不需要刻意的去對治內心當中的沉沒跟掉舉,但是藉由九住心依次修學的力量,到最後內心當中的沉沒跟掉舉,就能夠完全的被息滅。所以這當中也有提到,「如前奢摩他時所說,無有作行」,不需要費任何的心力「而獲任意運轉之作意者,即成雙運。」

第三個部分,「止觀雙運,必須止觀兩者的力量平等運轉的論證。」對於之前所提出的觀點,這個部分大師特別提出,這些觀點並不是自己所捏造的,而是有依據的。有什麼樣的依據呢?正文當中,(86頁)《聲聞地》云:「如何能令止觀融合、平等而轉,由此而名雙運道耶?

藉由什麼樣的方式,能夠讓止觀的狀態是融合的,並且能夠藉由平等的方式而來運轉,而這樣的道稱為「止觀雙運之道」。獲得九種住心當中第九住心──等持心已,一開始必須要獲得成辦奢摩他的九住心當中第九住心──也就是等持心,在獲得等持心之後,依此圓滿妙三摩地,藉由依著此圓滿的妙三摩地,能夠遠離沉沒跟掉舉,精勤修學勝慧,思擇諸法。爾時思擇諸法之道任運、無有功用而轉,以奢摩他作為基礎,在這個基礎點之上,藉由觀察境界的智慧來思擇觀察諸法,在這樣的時間點,觀察諸法的道如果能夠任運、並且無有功用的呈現出它的力量,如同奢摩他道無作行故,這時觀察境界的道,它的本質就如同奢摩他,「無作行故」,並不需要很刻意的將這一顆心它的力量提起來(也就是內心當中並不需要刻意的作意),它就能夠產生觀察境的這種能力,所以提到「如同奢摩他道無作行故」。毗婆舍那極為清淨,在此同時毗婆舍那的這顆心,不受沉沒、掉舉所影響,它的本質極為清淨、柔和、隨奢摩他、為樂所攝。所以在此同時,毗婆舍那的這顆心是被內心當中的輕安的樂受所攝持的。由如是故,止觀二者融合、平等而轉,由此名為止觀雙運之道。」

第四個部分,「成辦雙運的時間點的論證」。在之前我們有提到,內心當中如果能夠生起毗婆舍那,在此同時就能夠成辦止觀雙運的內涵。而對於這一點有什麼樣的依據呢?正文當中,《修次下篇》亦云:「若時遠離沉掉,平等而轉,任運轉故,在某一個時間點,如果內心當中很自然的能夠遠離沉沒跟掉舉的過失,「平等而轉,任運轉故」,在此時並不需要刻意的提起心力,不需要花費任何的心力,心就能夠完全安住、並且觀察境界。於真實性心極明晰,並且心在對真實性的境的當下,內心是非常的清楚,能夠顯現對境,爾時應緩功用而修等捨。應知爾時已成止觀雙運之道。」由獲真實毗婆舍那,始得雙運。所以總結以上的這段文,最主要提到的是以止作為基礎,在止之上藉由觀修的力量,如果到最後對境的當下,能夠任運而轉,不費任何的心力,此時就已獲得毗婆舍那,並且在獲得毗婆舍那的當下,就能夠成辦止觀雙運之道。

第五個部分,「由觀察修引生奢摩他時,止觀二者同時相互雙運的論證。」正文當中,《般若波羅蜜多教授論》中亦云:「次緣有分別之影像,在這之前是提到了成辦奢摩他的部分,在成辦了奢摩他之後,更進一步的緣有分別之影像,這時觀修最主要的所緣,是緣著有分別的影像。對於這一點仔細的來作區分的話,「奢摩他」是緣著「無分別的影像」,而「毗婆舍那」是緣著「有分別的影像」。所以從這當中我們也可以知道,奢摩他跟毗婆舍那這兩者的所緣境是相同的,它們都是緣著影像;但是一者稱為「無分別」的影像,而另外一者稱為「有分別」的影像。所以在成辦奢摩他之後,更進一步的緣著有分別的影像,因為這裡最主要是要探討在成辦奢摩他之後,如何成辦毗婆舍那的道理。

所以第一句話裡提到了「次緣有分別之影像」,若時彼心續流無有間斷,以奢摩他作為基礎,更進一步的,在奢摩他之上觀修對境,這時心的續流是沒有間斷的,由其作意之續,雙證二品,透由觀修的力量,引發內心的輕安,這時之前藉由止修的力量所引生的輕安,跟此時此刻藉由觀修的力量所引生的輕安,在這樣的一個時間點下會混為一體,「雙證二品」,爾時名為止觀雙運之道。所以當之前的輕安,跟之後藉由觀修的力量所引生的輕安,混為一體的當下,這時行者本身所證得的功德,名為止觀雙運之道。止觀為雙,為什麼稱為「止觀雙運」?這當中的「雙」是指「止」跟「觀」是一對的,運為具足,「具足」又是什麼樣的內涵?此即相互繫縛而轉。」也就是此時此刻,「止」跟「觀」的內涵是相互繫縛的,也就是它是環繞著同一個心王而運轉的。

言「無有間斷」者,謂不須捨置觀修而別修無分別住,在正文當中提到了「無有間斷」的這四個字,大師對於這四個字做了以下的解釋,「謂不須捨置觀修」,也就是在奢摩他的基礎點之上,更進一步的,同樣的一個續流,藉由觀修的方式來對境,所以提到「不須捨置觀修而別修無分別住」,並不需要捨棄觀修的內涵,而以另外的一種方式來修學無分別定。所以正文當中提到「不須捨置觀修而別修無分別住」,即由觀修便能引生無分別住,所以在成辦毗婆舍那之前,藉由觀修本身的力量,它就能夠引生無分別住的功德。

第六個部分,「止修、觀修前後二者雖不同時,但安立止觀雙運的道理。」正文當中,「雙證二品」者,在正文裡面有提到「雙證二品」這兩個字,「二品」是什麼意思呢?謂證緣無分別影像之奢摩他與緣有分別影像之毗婆舍那二者,這當中的「二」,指的是緣著無分別影像的奢摩他,與緣著有分別影像的毗婆舍那這兩者,這兩者是同時獲得的;言「作意之續」者,並且在「雙證二品」之上有提到「由其作意之續」,為什麼要特別的強調「續」這個字呢?謂能思擇之觀與思擇後安住之止二非同時,也就是在成辦奢摩他之後,在奢摩他的狀態下,藉由內心當中觀察修的力量來思擇對境,這樣的一種觀,這個地方要注意的是,這個「觀」字雖然提到的是毗婆舍那的內涵,但是在這樣的一個時間點,也就是在生起止之後,藉由觀察修的力量來思擇對境的當下,這個時間點的觀是「隨順的觀」,而不是「真實的觀」,因為在此時此刻並未生起真實的觀,也就是還沒有生起真實的毗婆舍那。

所以第一個「觀」字是提到了「隨順的觀」,「謂能思擇之觀與思擇後安住之止二非同時」,所以強調「續」的這個意思,是指在「止」的狀態當下,先藉由思擇對境的「隨順觀」,然後更進一步的藉由觀的力量來生起止的功德,所以提到「與思擇後安住之止」,在思擇之後心能夠更進一步的安住在所緣境上的止,「二非同時」,這兩者它生起的時間點是不相同的,觀先生起、後再生起止。然以思擇之力引生真實奢摩他時,但是藉由思擇的力量,也就是之前所提到的「能思擇之觀」,藉由觀的力量,更進一步的引生真實奢摩他時,緣如所有之擇法觀與堅固、專一住於如所有之三摩地止,相應而轉。總而言之,在奢摩他的基礎上,藉由觀察修的力量,而引生真實奢摩他的同時,在此時此刻,止跟觀是能夠同時相應而轉。所以在正文當中有提到,「緣如所有之擇法觀」,這時候的觀就是真實的觀,也就是真實的毗婆舍那,「與堅固、專一住於如所有」,之前的「觀」,與堅固、專一安住於如所有境上的三摩地的「止」,這兩者在此時是同時圍繞著同一個心王的緣故,同時「相應而轉」。爾時止觀融合,平等而轉。

於此須得修所成之證悟,故若僅於不壞堅固住分之無分別上,以慧思擇無我之義,猶如小魚游靜水中,僅可立為隨順止觀,全無真實止觀雙運之義。所以在獲得止觀雙運的當下,必須要能夠獲得修所成的證悟,如果還沒有獲得修所成的證悟,僅是在於不破壞內心當中緣境的同時,堅固住分的無分別,也就是不破壞這樣的一種狀態,「以慧思擇無我之義」,透由智慧去觀察無我的內涵,「猶如小魚游靜水中,僅可立為隨順止觀」,這樣的狀態只能夠稱為「隨順的止觀」,並不能夠稱為「真實的止觀雙運」。

這個科判當中第二個部分,「斷除誤解並如清淨教典所說而知」,在之前藏文版的輔助科判裡只有前半段,也就是提到「斷除誤解並如清淨教典所說而知」。但是在後半段的原文裡面又有加入「廣說道次之理應從《廣論》而作了知」,但這個部分如果仔細區分的話,應該是可以把原來第三個科判「止觀雙運之理」,這當中的內容分為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正說」,第二個部分「斷除誤解並如清淨教典所說而知」,第三個部分「廣說道次之理應從《廣論》而作了知」,以這種方式來區分的話,應該會更清楚,所以就以這種方式來作介紹。所以在第二個部分,「斷除誤解並如清淨教典所說而知」。正文當中,

(87頁)如是止觀雙運之理,應如彼等清淨教典所說而知,於離彼法而妄言者,不可信也。有很多的論師會提出止觀雙運的內涵,但是在解釋止觀雙運的內涵時,應該要按照過去的袓師大德們,他們所著作的清淨教典來作解釋。「於離彼法而妄言者」,如果遠離了清淨教典的法義,而自己捏造一套止觀雙運的內涵,其實這樣的內涵是不值得信賴的。

第三個部分「廣說道次之理應從《廣論》而作了知」,正文當中,菩提道次第中,由正理所作之分析、證成之經教及修習之理,廣者應如《廣論》而作了知。如果廣泛的宣說藉由正理所分析的內涵、以及證成的經教、以及修習的道理,「廣者應如《廣論》而作了知」。

在這個地在有特別的提到「止觀雙運」的內涵,必須要按照清淨教典當中所說的內容來作探索。為什麼要特別的提到這一點?因為過去西藏前期的論師們,會提出在修行的過程中,只需要「止修」而不需要「觀修」的這種理論。為什麼他們會提出這樣的理論?因為他們認為,如果過多的觀修,這時會讓我們的心處在一種「散亂」的狀態,所以他們提出,一個修行人在修行的過程中,只需要止修、而不需要觀修,也就是想辦法讓你的心能夠靜下來這樣就可以。

但是這個地方大師,特別引了過去印度的袓師大德們所造的論典,並且對於文義作了清楚的解釋,而提到「止修」跟「觀修」這兩點,都是必須要互相配合的。而過去西藏的這些論師們,他們所提出來的觀點,(也就是修行的過程中只需要止修的這一點),就如同是在一堆的種子裡面,只拿出一顆的種子,就說這一顆的種子能夠代表全部,這樣的論典是相同的。「止修」只不過是在眾多的修行當中的一種,但是它不能夠涵蓋全部。並且宗喀巴大師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以及《略論》當中都有提到,從依止善知識,一直到最後的止觀雙運,這當中除了奢摩他之外,其他的法類都應該是以觀修為主、止修為輔,也就是除了奢摩他之外的其他法類,在修行的過程裡面都應該要重視觀修。

為什麼要重視觀修?以依師軌理而言,如果我們想要生起依師的證量,這時候我們就必須要去思惟,「不依止善知識、不恭敬善知識的種種過患,以及依師的種種殊勝利益」,這時必須要藉由觀修的方式來作修學。相同的道理,如果想要藉由「念死」去除內心當中的「常執」,也必須要透由思惟眾多證成無常的正理之後,才能夠去除內心的常執,所以僅藉由「止修」是沒有辦法達到以上的這種程度,所以這時必須要以觀修為主、止修為輔。

但是對於這一點在《菩提道次第廣論》裡面,奢摩他的章節裡,更進一步的大師有提到說,如果只是為了要成辦奢摩他,而這時所緣的對境,是以佛像為主的話,緣著小小的佛像,修學奢摩他的行者,這時候必須要將心安住在境界之上,才有辦法藉此成辦奢摩他。所以在修學奢摩他的過程中,應該是以止修為主、觀修為輔。在這樣的階段,如果我們很刻意的想要把境界想得很清楚、想要觀察對境,這時我們的心反而沒有辦法安住在境界上;如果心沒有辦法安住在境界上,怎麼能夠成辦奢摩他?這是不可能的事。

所以大師在奢摩他的這個章節裡面特別的提到,對於初學奢摩他的人而言,一開始對境並不需要顯現得非常的清楚,它只要能夠顯現出一個大略的影像;甚至說你只是思擇佛像當中的某一個支分,比方說佛像衪的手、或者是腳,只要有一個粗略的影像,緣著粗略的影像,想辦法讓心能夠安住在境界上,藉由這樣的方式,就能夠成辦奢摩他。但是如果你對於這樣的狀態你不滿足,進一步的你希望你的心,能夠非常清楚的顯現對境、而觀察對境的話,到最後你的境,反而會消失在你的心中,這時你的心就沒有辦法安住在境界上。所以在奢摩他的章節裡面有特別的提到,必須以止修為主、觀修為輔的內涵。

甚至在《廣論》以及《略論》當中都有提到,想要修學奢摩他的這個人,如果貪念、瞋念、癡心、我慢,過度熾盛的話,這時最好以「對治」的方式讓心(也就是煩惱的力量)能夠減弱。所以這時有提到,如果「貪念」熾盛的行者想要修學奢摩他,這時最好以「不淨相」作為奢摩他的所緣境;相同的道理,如果「瞋念」熾盛,應該以「慈心」作為所緣;如果「癡心」過度的強盛,應該以「緣起」作為所緣;如果「慢心」非常的強大的話,這時候必須要以「界」的種類作為奢摩他的所緣。因為如果內心當中的煩惱力量過度的熾盛,而沒有辦法藉由某種的對治,將它的力量壓下來的話,這時是沒有辦法成辦奢摩他的。所以要修學這些對境的時候,就必須要藉由「觀修」以及「止修」這兩種的方式,才能夠讓心安住在境界上。所以內心當中如果瞋心太強,這時候如果沒有辦法思惟《入行論》當中,所提到「對治瞋」的種種正理,沒有辦法讓我們的心能夠趣於平緩的話,這時想要在這樣的狀態下修學奢摩他,是絕對不可能成辦奢摩他的功德。

在之前有提到四種的煩惱,而更進一步的,在貪、瞋、癡、慢以外,如果內心當中「分別」的力量非常的熾盛,這時候必須要藉由「數息」的方式,來調伏內心當中的分別。如果修行人本身並沒有特別強烈的煩惱,如果想要修學奢摩他,這時就可以以「佛像」作為修奢摩他的所緣境。因為佛像對我們而言,是比較容易觀察的對境,並且緣著佛像來修學奢摩他的同時,我們也能夠累積許多的福德。所以在這個地方就有特別的提到,修學奢摩他的行者,雖然在修奢摩他的當下,「明分」跟「住分」這兩種都是必須要具備的。但是這當中所謂的「明分」,並不是指要非常清楚的顯現對境,並不是以這樣的一種方式,來介紹「明分」的內涵。

說真的,如果想要成辦奢摩他,這或許是有一點困難;但是不管怎麼說,既然我們今生有機會修學這樣的法門,我們就應該要練習看看,至少有練習、跟沒練習,你的內心當中也會有不同的反應(也就是你的內心的狀態,也會呈現出不同的狀態)。所以先不論「能不能夠成辦奢摩他」,如果你的內心當中沒有以上所提到的這幾種熾盛的煩惱,這時我們就應該緣著佛像來練習看看,應該藉由什麼樣的方式來成辦奢摩他的道理。一開始佛像的大小並不需要太大,只要有大姆指般的這個大小,在緣著這樣的所緣境時,一開始並不應該在內心當中急求「能夠馬上清楚的顯現對境」,而是應該讓心想辦法安住在對境上。如果心能夠安住在境上,並且安住的方式能夠日趨堅固的話,這時再慢慢的讓「境」能夠越來越清楚,以這樣的方式來修學奢摩他,才是正確的。

所以大師在《廣論》以及《略論》當中都有特別的提到,如果只是要修學奢摩他的話,這時「明分」並不需要過度的去追求,也就是並不需要很刻意的、想要清楚的顯現對境;但是如果是自身在觀修本尊的時候,這時候就必須要能夠清楚的顯現對境,這兩點是不同的。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