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奮迅 五段精彩開示 第十七世大寶法王 分類:大師經典

法王在《獅子奮迅》中的五段精彩開示

 

第十七世大寶法王

 

法王在《獅子奮迅》中的五段精彩開示

第一段開示:精進

 

......因此,要精進。有些苦行是重要的,若是完全沒有任何苦行,沒有一點艱苦,想要在法上生起功用力量,那是非常困難的。

 

過去,我們的導師教主釋迦牟尼佛以無量劫勤聚福德資糧,雖是利根聖者,也要經過無量劫的功德積聚,就算在最後生成就佛道的一世,也要示現六年的苦行,像導師釋迦牟尼佛這樣功德無量積聚的聖者也要如此辛苦求道修道,我們看到這般的示現,不能只是驚訝佩服,自己若是不能同樣的精進,想要不苦無難的快快樂樂成就佛道那是不可能的。世間法的成功也要早起晚睡的付出心血體力,只是一年、兩年的成果利益,卻要多少辛苦代價才換得。

 

第二段開示:修法之因緣助道

 

......有些人認為,反正現在是末法了,怎麼做都沒用了,已經是五濁惡世,怎麼也無法與先德時代相比了。但是真正說起來,一切都端賴於自己的精進,跟時期並沒有多大的關係,甚至因為有惡世之因緣,由於認知到五濁惡世的本質,而能於法上的修持更生起力用。

 

我們雪域西藏的過去古德尊宿們,皆是在逆緣、惡緣會遇時更奮起法之力用。沒有人是舒服輕鬆的修成就的。噶mb米覺多傑說了一首偈子:『過去祖師大德們,因為產生出離心纔進入了正法之門。』 就如同密勒日巴大師,本來出身在富裕的家庭,之後受到叔叔、姑母的欺淩,也因此尊者造作了惡業。之後內心為自己的惡行感到後悔,因而歷經苦行艱難而精進于佛法的修持。又好象岡波巴大師也是出身世家,在世俗行世間法,在最快樂時,發生瘟疫病橫行,大師的妻與子相繼染病逝世,由此因緣,大師心生出離心而勤求佛法。由此可知,出離心、精進心等皆因會遇逆境惡緣而生。

 

我們這個世間充滿著逆緣逆境,一方面來說,是糟糕的,然後從另一方面來看,若知如何修行,這些逆緣惡境是我們無須尋求、自然就有的求法修行之因緣助道。因此,對輪回無須氣餒,反而更要精進,尤其是密乘教法。所謂『五濁惡世如火燃,密乘教法如火燃』,在惡世濁世時,煩惱熾盛粗重,若能如法的修持密乘教法,即能轉化煩惱成智慧,而住于清靜正法。

 

總之,我們要發意願祈願,自身既然與清靜道諦會遇,時間與現前即便沒有差別,唯有自己去精進修成,不需在乎時劫時代如何。

 

第三段開示:發菩提心

 

......我們初學者所能做到的大概就是世俗菩提心了,也就是願、行的世俗菩提心。想著要令一切眾生登入佛地的心要深深切切的發起,如此可以說就是發菩提心。然而不光只是發心,還要盡力圓滿諸行,付諸行動的做到行菩提心。只是思維著要令一切眾生成佛就感到滿意了,這是不可以的。因此發起『我要令一切眾生成佛』的心,立下了誓願,在諸佛菩薩面前做了承擔,只是想著願幸福、願喜樂,這是不夠的,而應該是希求快樂的眾生沒有快樂,就要盡力的給予對方快樂,不欲痛苦的眾生深陷痛苦,也要令其能出離苦痛,如此付諸實行是很重要的。

 

第四段開示:慈悲心

 

......若是根本就沒有一點悲心,那麼要使悲心生長茁壯是非常困難的。基本上,一切眾生皆有同情心,每個人自自然然的就會有愛心,對於這種心,佛教的修持就是用甚深的方法,將這種人人皆有的愛心、同情心更擴大,針對的對象也更擴展。可能暫時現前的能生起愛心的物件沒有幾個,然後透過佛教特別的方法,能將只對幾個物件的愛心擴大至愛一切眾生,也可以說用佛教的修持口訣將我們本有的愛心種子更發揮擴大,直到最後能生起大悲心,乃至於生起菩提心,我是這麼認為的。

 

另外有些人認為所謂的悲心、菩提心,那是佛教的說法,在世俗生活中是沒有用的,也不能在平日生活中真正的實踐運用。然而事實上並非如此,佛法中所說的雖然既深又廣很難做到,但是在平時也能夠生起一種相似的、類似的心,若能將這種類似的心漸進擴展、物件擴大、心量擴大,之後必然能生起真正的發心。

 

因此,慈心、悲心、菩提心也能夠在世俗日常中運用練習。在平時生活中,能夠生起菩提心的方法,就要先練習生起慈心與悲心,而生起慈心悲心的方法,就是要思維眾生對於我人的恩德。

 

第五段開示:母親的三種定義

 

......近來西方人對於一切眾生皆是父母的這個道理心裏不太能接受,對於一切眾生無一不曾做過自己的父母這個觀念很難聽進心裏。就算不能生起一切眾生皆曾為我父母的心,然而就如同《龍樹戒王論》中所說的,所謂母親,有三種定義:第一是指生育之母,第二是養育之母,第三是利益之母(對我有益者);因此,我們就算不能認同一切眾生是生育之母,也可思維一切眾生為我的利益之母。

 

所謂生育之母,就是生出我們這個身體,也可說是真正的母親;所謂養育之母,也就是若生育母親已逝或不在,那個養育我們的人即是養育之母;最後講到利益之母,也許可以用這個比喻吧!就像現在許多上師、僧眾到世界各地弘法,會遇到給予各種幫助的施主,人問是誰,僧人回答說:『是阿媽啦』。這種情況不少,這是我爸爸這是我媽媽的這麼介紹施主的情況都有,像這樣可以說是利益之母的比喻吧!總之給我們幫助利益的就是利益之母,雖然沒有生育我們,卻也可以說是一種母親。所以,既然有這幾種母親的分類,即便不能確信一切眾生皆曾為我生母,也可以認識到一切眾生皆曾為我的利益之母,這樣想應該容易一些。

 

暫且不談等虛空的一切眾生,想想我們現在這世間,一切眾生就算不是直接利益幫助我們,也至少是間接的在利益我們。就拿吃、穿這方面來說,我們一出生並不是就有吃有穿的,是什麼都沒有而重新開始的,一切都是全新的,而所有我們需要的物質生活,都是一個依著一個而生產出來的生命鏈,大概沒有一個眾生不包含在其中,只從外在來看,皆是利益到我們的。

 

 

進階搜尋

發表Blog文章

回心靈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