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光明的生命 分類:美滿人生

惟覺法師 追求光明的生命

  ──九十二年十二月五日開示于淡江大學

   「追求光明的生命」,追求的意思是要積極而不是消極;要主動而不是被動,如果每一個人都有這種積極的精神,相信生命一定很充實。追求光明的人生,希望自己這一生能夠順利、美滿,能夠幸福、光明,這是大眾共同的願望。

 

   生命包含生活、生存、生命;在生活上,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幸福、快樂、適意,這是大家共同追求的願景。在生存上,人人都希望生存的空間要廣大、開闊,在工作崗位上能有一番頂天立地的作為,出人頭地,也希望生存有安全的保障。在生命上,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能身體健康而且長命百歲,才華與智慧俱佳;不但如此,還希望子子孫孫綿延不斷,薪火相傳。

 

  我們所生活的這個世界是個相對的世界,什麼是相對?大家都希望自己的一生光明、平順,可是難免會遇到負面與黑暗,挫折與考驗。光明與黑暗,平順與坎坷,這些都是相對的。因為一切事情都是相對的,所以就能感受到這個世界的不完美。佛經言:「有佛就有魔,有善就有惡,有功德天就有黑暗天。」什麼是生活上的相對境界?舉例而言,大眾現在所在的這個活動中心,講堂是內,講堂外的庭園是外;但是若站在外面的庭園來看,庭園又是內,庭園外的街道又成為外;然而街道之外還有城鎮,城鎮之外還有縣市……,究竟那個是內、那個是外?

 

  比如在這個活動中心,如果把電燈關上,馬上就是一片黑暗;再打開電燈,這個地方又是光明,所以,這個活動中心究竟是光明還是黑暗?此外,在這個世界,白天的時候,人們可以看得很清楚,因此,覺得白天是明;可是有些眾生白天卻什麼都看不見,但是到了晚上卻看得很清楚,對它們而言,白天是暗,晚上才是明。因此,究竟這個世界是明、是暗?以此類推,這種相對的境界比比皆是。所以,光明是相對於黑暗而有,如果沒有黑暗,光明也不能成立;善相對於惡,美相對於醜,正相對於邪……,這些都是種種的相對境界。

 

  既然有光明、黑暗,正、邪……,在這個相對的世界中,要如何突破相對,從中找出一條通往光明的大道?擁有光明的生活、生存、生命,及人生;這是每一個人都要積極追求的目標。

 

  有些人因為不瞭解佛法,所以認為佛法是消極的,事實上佛法是最積極的;因為佛法講因緣果報,現在種什麼因,未來一定得什麼果,佛經雲:「有此則有彼,無此則無彼;此生則彼生,此滅則彼滅。」在這個人世間,一定要從因上去努力,不可以坐享其成,或是坐以待斃。佛法又說:「沒有天生的釋迦,自然的彌勒」,社會上一般人也講:「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儒家亦言:「只問耕耘,不問收穫」這些就是說明凡事要在因上努力。

 

  因果的道理既積極且實際,譬如,做為一個學生想要名列前茅,未來有美好的前途,平時就必須要努力。平時不努力,等到考試近了才熬夜讀書,乃至考試時作弊,就算通過考試,但是自己的技能、知識卻沒有增長。長期養成了這種苟且偷安的習慣,一旦畢業,進入了社會,很容易就被時代所淘汰。所以,平時的努力學習,認真研究學問,這就是「因」;有這些因,考試的成績一定很好,將來一定有所成就,這就是「果」。

 

  佛法言:「眾生畏果,菩薩畏因」,眾生不知道人生應該從那一個方向去努力,所以不敢面對現實乃至於逃避現實,或是存著等待的心理,只想著怎麼樣才會有奇遇?如何能夠一夕致富?總是在果上祈求;菩薩知道現在種什麼因,未來一定得什麼果,所以菩薩是在因上去努力。從這個角度來看,就知佛法是最積極、進取的。

 

 

 

--------------------------------------------------------------------------------

 

(二)930718

 

 

  世間的一切都是因緣果報、都是緣起法,明白這個道理,人生就找到了方向。否則,不在因上努力,存著僥倖的心理,只知道等待機會,如此就會隨波逐流,乃至被社會所淘汰。無論是家庭、學校、機關……社會上所有一切,都是在相對法中。如果不解此理,就會怨天尤人,感覺什麼都是壓力──在學校,老師有教學的壓力,學生有讀書、課程的壓力;在家庭有親子、經濟、事業種種的壓力。殊不知壓力也是相對法,沒有壓力就不能成就;雖然壓力大,只要禁得起考驗、磨煉就能成功。所以,壓力能成就自己的學業、智慧及事業,乃至種種的善法功德。明白這些道理,在這個相對的世界中,不但能夠生活、生存,更能無限擴展自己的生命價值,等於儒家所說:「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人生有了目標以及願景、希望,就能產生種種的力量。

 

  事實上,人一定要活在有希望的社會群體中,活在有希望的生活空間。在這個社會,有很多人感覺自己好象被群體遺忘了;也有些人因身患疾病,貧病交加,親友實在也愛莫能助,所以感覺親戚朋友之間,好象只是一種利害關係;乃至因生活、貸款的壓力,或失去事業、愛情、家庭,就覺得人生在世,無任何意義,只有壓力、煩惱,因而走上了自殺之途。或有些人認為,人生就算是功成名就,權傾一時,最後也免不了老、病、死苦!擁有再多的家產、親眷也幫不上忙,一旦往生了,一文錢也帶不走,人生實在是「來時是空,去時也空」,這麼一想,就感覺人生空虛、乏味,乾脆結束自己的生命,以求了脫。這些負面的思想,都是由於只想到生命中黑暗的一面,而未看到生命中的光明。佛法言:「人有過去、現在、未來,生命是無窮盡的。」所以,任何事情不要從負面去思考,若只從負面想,愈想心量愈小,愈鑽牛角尖,最後就走進了死胡同;要積極地從正面思考,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錯」,以別人為借鏡來檢討、策勵自己,規畫自己。

 

  時下一般人很少會回顧過去,以過去的經驗作為對未來的參考與借鏡。古人說:「以古為鏡,可知興替;以銅為鏡,可正衣冠;以人為鏡,可明得失。」古時是以銅製品為鏡,檢視自己的衣冠是否端正、整齊;以歷史為鏡,能知道世代交替,國家興衰的緣故。中國五千年的文化歷史資產,值得大眾研究,有了過去歷史的經驗與見證,就能時刻警惕自己。「以人為鏡,可明得失」,瞭解他人為什麼會失敗?又是怎麼成功的?由此勉勵自己,人生就有無限光明的未來,但是未來要靠現在的努力。佛經言:「不論是做人、做事,乃至成佛、成道,都要靠現在的努力,絕對不可以只是等待。」若只是坐在這裏等待諸佛菩薩來摩頂授記,就可成道,那是不可能的事。

 

  釋迦牟尼佛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證,歷經種種勤苦,方得成道,出世法如此,世間法也是如此;以佛法而言,吃苦就能了苦,了苦就能有福報。中國有句俗話:「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現代的人在「吃苦」這一關很難突破,有一點點苦就逃避、推諉,只想尋求一夕致富的捷徑──買股票、賭六合彩、賭博,這種不良的行徑,害了自己,對社會也造成不良的影響。所以凡事要從因上去努力,去除投機取巧的心態,以正正當當的方法,做學問、做事業,才是最實在的。

 

 

 

--------------------------------------------------------------------------------

 

(三)930725

 

 

  生活離不開精神與物質,離不開家庭、事業。在事業上要如何才能成就?就是要從事正業、淨業。正業是正正當當的事業,不違背法律、倫理道德;淨業就更進一步,不但不違背法律、倫理道德,更不違反佛法因果的道理。舉例而言,如從事捕魚、養雞、養豬業,這是法令所許可的,可是養豬、養雞的副作用很多,一是污染環境衛生,二是殺生害命。尤其是殺生害命,將來要受殺生的苦報;中國有句話:「錢財可以欠,命債不能欠。」世間上發生的事都有其因果,絕對不是偶然發生。所以在事業的選擇上,一定要從事淨業、清淨的事業,不違背各類眾生生存活命的天理,也不可違背清淨的道德行為。

 

  佛法就如同法律一樣,「法律」規定那些事可以做,那些不可以做;佛法則告訴大眾那些是應該做,那些是不應該做;該做的事,就要積極地追求,全力以赴,不要等待;不該做的事,一定不做,要擇善固執,如此就是為自己找到通往光明的大路。

 

  中國有句名言:「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意思是說,一個人經常修善法,雖然沒有得到很大的回饋、福報,但是最低限度大禍已經遠離;相反地,一個不仁不義、喪盡天良,做盡了種種壞事的人,表面上看來似乎是平步青雲,但不要羡慕他,因為福報早已遠離了他,只是現前還沒有受到惡報。儒家有句話:「為善必昌,為善不昌,必有餘殃,殃盡必昌;為惡必滅,為惡不滅,必有餘德,德盡必滅。」說明一個人做了善事,現在卻是事事不順利,苦苦惱惱一生;某某人雖做壞事,不但不受報,而且還有權有勢、呼風喚雨;這與佛經上所說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好象不一致,難道沒有因果?

 

  假使一個人在過去生沒有修善法、福報,今生就會因餘福不足而易遭遇種種障礙;如果這一生知道行善、修福報,重新開始,等到福德、善法修圓滿,惡運消除了,很快就能平步青雲。同樣地,今生做了種種違背良心道德的事,卻還能夠呼風喚雨,不受惡報,這是因為過去的余德尚在,現在所享用的是過去生累積而來的福報,是不值得羡慕的,因為今生不知道繼續行善、累積福德,只是在享用,乃至糟蹋,終究是坐吃山空,等到餘德用完,惡報一定會現前,這是絕對百分之百的定則與真理。

 

  「為善不昌,必有餘殃,殃盡必昌。」為善卻不昌達,是前世、過去生中的業報,等到業報受完,現在的善報一定會現前,所以「殃盡必昌」。另一方面,做了壞事卻沒有受報,是前世有德,「德盡必滅」,福報享完就會受報,這是儒家的思想,但與佛法的道理卻是不謀而合。

 

 

 

--------------------------------------------------------------------------------

 

(四)930801

 

 

  在相對的世界當中,對於任何事情,每一個人的看法大多不同。唐朝有一位宰相魏征,智慧高、學問淵博,對國家忠心耿耿,為人正直清廉。由於魏征常常為了國家的前途、百姓的福祉而向皇帝直言進諫,因此很多小人看不慣魏征,認為魏征擋了自己的財路和前途,於是上呈很多奏摺給皇帝,誣陷魏征。唐太宗是位英明的君主,明白誰才是真正的忠臣,誰又是自私自利的奸臣。

 

  一日,唐太宗召魏征入宮,說道:「朕知道你是個忠心耿耿,有才能、又賢德的好臣子。但為什麼朝廷裏有些大臣,卻上了許多奏摺,陳說你的種種不是,這是什麼道理呢?」魏征回答:「春雨如膏,農夫喜之,而行人惡其淋漓;秋月如鏡,佳人喜之,而盜賊惡其光輝。」春天的雨水如膏露一般;對農夫而言,春天是播種的季節,亟需雨水潤澤,春雨就像甘露一樣令人歡喜,所以「農夫喜之」;可是路上的行人卻討厭下雨,因為過去和現在不同,現在是水泥或柏油路,處處都有車輛代步,過去沒有這些方便,常常是靠步行,一旦下雨,道路就一片泥濘,寸步難行,所以「行人惡其淋漓」。「秋月如鏡」,秋天的月亮,光明如鏡子一般,在秋高氣爽的夜色當中,明月高掛,好一幅美景畫境,文人才子正好對月吟詩作賦,所以才子喜之;但是,在黑暗中做壞事的強盜小偷,卻因月亮太光明反而不方便行動,故而惡其光輝。同樣的雨,同樣的月亮,卻有人喜、有人惡,因為人心分別而有相對,所以在這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有一體兩面的結果。

 

  在這個相對的世界當中,要找出一處安身立命之所,讓生活真正達到幸福、快樂,使生存空間更廣大、開闊,就要本著佛法因緣果報的道理,在因中腳踏實地的努力,才能達到這些目標。本著因果的道理,在生活上去努力,這個意義大眾容易瞭解,但生存空間上如何去開拓,就不容易真正的認識。譬如有的人覺得臺灣不安定,地方狹小,做什麼事情都不順利,就想趕快移民,另外找一個好的環境,所以移民到紐西蘭、加拿大等國家,想讓生存的空間更廣大、有保障。這不能說是壞事,然而就佛法來說,希望生存的空間更廣大、有保障,不一定要移民,因為東方移到西方、西方移到東方,移民只是事相上的改變,未必能真正改善內心的感受。

 

  過去認為這個世界廣大無邊,現在由於資訊發達、交通便捷,雖處天涯猶如比鄰而居,在短時間內就能從地球的這端到達那端,真正是天涯若比鄰。只要世界任何一個偏遠地區發生了大災難,身在臺灣的我們,在行、住、坐、臥也都會不安,甚至直接、間接的受影響;以前認為廣大無邊的世界,現在倒覺得世界實在是很窄小。例如之前發生的911恐怖事件、SARS疫情,臺灣及全世界的安全與經濟都直接、間接的受到影響,全世界都處在驚慌、焦慮中。所以,這世界的空間算是廣大嗎?實在是愈來愈小。國與國之間,宛如一個地球村,沒有東西南北、沒有遠近之分,全世界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因此,處在這種空間中,要如何保護自己、擁有安全的保障?關鍵都在自己這念心。若是心量廣大,不用移民東方、西方,當下就能住在無量寬闊的世界中。反之,心量狹窄,住在任何地方都不能順心;即使移民到國外,也會遇上怨懟,因為心量小,世界就小。

 

  所謂「冤親平等」,這個世界上,一切眾生都曾經是我們的親眷、朋友。所以,應該要廣結善緣、人緣及法緣,並且開闊自己的心靈世界,以智慧心來生活。想真正走出狹小的生存空間,光從臺灣移民到美國乃至於全世界,是很難改變的。只有將心量放大,能做到像儒家所說的「有教無類」,及本著佛法所言「一切眾生都有佛性」的心胸來尊重他人,才真正會擁有廣大的空間。

 

 

 

--------------------------------------------------------------------------------

 

(五)930808

 

 

  心量廣大,這個世界就是淨土,所謂「心淨佛土淨」,不用另外求生西方、求生天堂,因為淨土、天堂就在自心當中。這念心保持平靜、愉快,現在就住在天堂、生在淨土中。《六祖壇經》雲:「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佛經亦雲:「眾生歡喜,諸佛歡喜」,能以慈悲心、平等心、容忍心對待大眾,大眾一定歡喜;大眾歡喜,諸佛一定歡喜;自然就能受到諸佛菩薩的加持,所以,要放開心量。心量廣大的人,雖然是住在塵世,心裏也感覺猶如住在七寶宮殿一樣喜悅,在理上而言,當下就是住在七寶宮殿。相反地,心有煩惱、心不清淨、患得患失,即使住在華廈豪宅,也如同住在地獄一樣的痛苦。

 

  陶淵明有一首詩,說明了心境的影響,「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結廬在人境」,修行一定要在深山之中,遠離人間嗎?其實不是的。我就在人間生活,就在車水馬龍的地方打坐、修行;「而無車馬喧」,雖然外面車水馬龍,非常熱鬧、喧囂,但是我這念心不住在外境上,六根不去攀緣,這念心又何來的塵囂與喧擾?車水馬龍與我毫無關係,這就是「心遠地自偏」。這念心不執著,不貪戀世間的繁華,心自然就遠離了塵囂。所以,遠離塵囂不在身體的遠離,而是這念心要不執著、不住在塵境上;這念心清淨、不染著,自然就離開了塵囂。若能如此,即使身在塵囂,這個塵囂之處,因為心的感受不同馬上也變成了淨土,所以禪宗祖師說:「十字街頭好打坐」,《金剛經》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明白了這些道理,在相對、繁忙的世界中,自己就找到一個安身立命的空間;這個空間每個人都有,就是自己清淨無染的心。所以,要把自己的這念心淨化;如果這念心不清淨,即使身處淨土,淨土也會變成穢土。

 

  處在這個染汙的世界中,如何才能不被塵勞所染?「無住生心」。「無住」就是六根對六塵,看到好的事物,知道是好,但心不生貪愛,該取就取,該舍就舍,這念心始終保持寧靜,這就是自己清淨的世界;如果這念心失去正念,心生染著,心不清淨,也就失去了智慧心、慈悲心及平等心;這念心安不下來,即使到處去求神拜佛,也很難達到自己的願望。

 

  心能生萬法,佛經言:「心生則法生,法生則心生。」「心」、「法」是彼此相應的。當眼睛看到外面種種的境界,耳朵聽到種種音聲,口裏嘗到種種的酸甜苦辣,身根感受外面的冷暖澀滑;如果這念心沒有堅住正念,心隨著色聲香味觸等塵境而去,心就失去控制,人也會隨著失控,這一生就會追悔莫及。一個人從小學、中學、高中、大學……乃至於從事任何事業,都離不開這念清淨心、智慧心;一旦離開這念清淨心、智慧心,人就無所適從。所謂「水能載舟,水能覆舟」,如船行于水上,船裏所載的是我們的生命、財產,如果水面風平浪靜,就能平安的從此岸到達彼岸,這是「水能載舟」;如果水面起了波浪,波濤洶湧,使舟船翻覆,所有的生命、財產就葬于水中,這是「水能覆舟」。「水」就是指我們的心水,這一生能否走在光明康莊的大道上,要靠這念心的正確抉擇;這念心有正念、智慧、慈悲、平等,知因識果,則處處都是光明,一定能圓滿達成光明的願景,這是「水能載舟」。相反地,若知見錯誤,這念心只知道名、利、財、色,醉生夢死,起貪瞋癡、造殺盜淫,這一生就是一敗塗地,乃至喪生失命,這是「水能覆舟」。所以佛經言:「三界唯心」,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輪回三界都是由這念心所使然,乃至成佛是這念心,成魔也是這念心。

 

  佛經雲: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迷即眾生,覺即菩提。什麼是覺?什麼是迷?佛與眾生的差別在那裏?這念心有執著、煩惱、無明,就是迷,就是眾生境界。將這念心的無明、煩惱、執著化除,這念心達到平等;知道要化除煩惱的這念心就是覺,覺悟了就是菩薩;這念心達到究竟的覺悟就是佛。所以佛不是在天上、也不是在西方,是在每一個人的心當中──覺悟了,人人都能成佛、成菩薩。如此,自己就有一個真實的願景,可以實現的願景,所以佛法是最民主、平等且實際的觀念。

 

 

 

--------------------------------------------------------------------------------

 

(六)930815

 

 

  一般人只知道釋迦牟尼佛是位宗教家,事實上,釋迦牟尼佛不但是位宗教家,還是一位科學家、天文學家、大教育家;更重要的是他開創了民主的先河。一般人只知道「民主」是從西方傳過來,卻不知道佛法才是真正的民主,佛法主張「男女平等、佛性平等」,不論貧窮貴賤、男女老幼,都能成道、證果,都能為聖、為賢。

 

  過去在印度,有所謂的「四姓階級」,彼此在生活與社會地位差別非常大。「婆羅門」姓,是最高尚的,專門掌管祭祀;第二是「剎帝利」姓,掌管政治、軍事,他們是世襲制度,子子孫孫為王、為相;第三是「吠舍」姓,是平民階級,從事農業、工業、商業的人,世世代代永遠做同樣的行業;第四是「首陀羅」姓,是奴隸以及從事殺生工作的人。在印度,最下賤階層的就稱之為「專門劊子手」,殺豬、殺羊、乃至於做刑犯的劊子手,這些人腳上都掛有名字及銅鈴,當他們走動時銅鈴聲響,其他人就知道社會地位最卑下、鄙賤的人來了,大家紛紛走避,以免沾上這種人的晦氣。所以過去在印度的階級差別很大,「四姓階級」的區分牢不可破。當時釋迦牟尼佛成佛以後,教化大眾「四姓平等」的觀念;不只王親貴族可以出家修行,即使是最卑下的人一樣可以出家修行、成道,這何嘗不是一種最大的民主改革?釋迦牟尼佛不用一兵一卒就達到平等的境界,這是開民主的先河。

 

  「道」不分男女老幼,每個人都有佛性。「迷即眾生,覺即菩提」,這念心迷惑、不覺時,就是眾生;一旦這念心覺悟了就是「菩薩」,究竟覺悟就是「佛」。明白了這個道理,就不會自我看輕、覺得自己很卑賤,認為佛是高高在上,自己只是一個眾生;經雲:「眾生是在迷的佛,佛是不迷的眾生。」所以,這念心如果覺悟了,現在就是「菩薩」,就入了菩薩位。

 

  佛法就是「心法」,心法就是指這念心的境界,一切法都離不開這念心的作用;假使這念心起了一念清淨、慈悲心,當下就是菩薩;相反地,這念心起了邪見,就成了魔。現在社會上的人,雖然多半是沉溺在功利及物質生活的享受,受財、色、名、食、睡種種的迷惑與影響;然而一旦這念心覺悟了,不貪、不瞋、不癡,不再受外境的影響,真正覺悟了,現在起就是菩薩。所以,成為「菩薩」並非是遙不可及。中國有深厚的倫理道德,儒家講:「大學之道,在明明德。」「明明德」就是明白自己光明的性德,明白自己的這念心性;所以,佛法、儒家所講的都是這念心。

 

  孔子的弟子顏回,家境貧窮,但是他安貧樂道,行事光明磊落,不但最有學問,而且在修養心性上有很大的成就,所謂「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見到顏回窮困的生活,孔子很想幫助顏回改善生活,使他的家人能夠生活安定。但孔子知道顏回的為人,是不會接受他人的贈予。孔子心想,既是如此,不如假託是天之所賜,於是用紙包住一錠金子,放在他時常經過的路上,上面寫著「天賜顏回一錠金」。一天,顏回經過此路,看到地上有包東西,打開一看,原是一錠金子,上面還寫著:「天賜顏回一錠金」。可是顏回的心很定,經得起考驗;自言:「這一錠金子也不能使我發財。」於是就把金子包好,而且也在上面寫了一句話:「錠金不富命窮人」,然後歸還原處。由此證明顏回不但學問高,而且很有道德修養;這也是做人的原則,自己先要養成端正的人格;就如任何一個行業、團體,都有它的原則。假使違背了這些做人做事的原則,就會走錯路、走遠路。

 

  現在社會上的人都覺得生活壓力很重、社會秩序很亂,在這種情況之下,怎麼樣才能在世界上安然自在?要有積極進取的觀念。生命有過去、現在、未來,好好地把握現在,積極努力,未來就有無窮盡的希望。如果只沉浸在現實生活,不知積極地努力,生活的圈子就會變得很狹小;譬如想當總統或院長,但總統只有一個,五院院長也只有五個,乃至大學的校長也還是只有一個,想達成這些目標,當中就必須經過重重的關卡。所以要提升自己,要有積極追求的精神,不要等待,要把心量放大,吃苦才能了苦。

 

 

 

--------------------------------------------------------------------------------

 

(七)930829

 

 

  世間上大多數的人,都重視物質生活,但是過度的追求、沉迷於物質上的享受,心反而得不到安定。例如有些人用唱歌、跳舞來麻醉自己,甚至於覺得唱歌、跳舞已經不過癮,還要吃搖頭丸,搖頭擺動麻痹自己。這些都是因為知見、觀念不正確,心靈上不安定,這念心找不到一個安身立命的地方。

 

  現在的社會亂象,不只是在臺灣,乃至全世界都存在,如外國有很多高中生、大學生用槍瘋狂掃射,濫殺無辜。所以,無論移民到那裏,到任何一個地方,都很難找到一個沒有憂惱的世界。住在臺灣的人,無法免於老、病、死;移民到其他國家,也逃脫不了老、病、死的威脅。「心淨國土淨」,這念心清淨了,就是最安定的地方。這念心要清淨、寧靜;心中沒有貪心、瞋心、癡心;口不犯四過──不惡口、兩舌、綺語、妄語;身不做殺、盜、淫等惡事。這些都能做到,當下所居的處所就是七寶宮殿,就是人間淨土,這就是真實不虛的道理。

 

  打坐時,坐到一支好香,這念心清淨了、安定了,一個鐘頭一剎那就過去;這就是由於這念心,從相對達到絕對,由煩惱的心達到清淨的心。祖師大德言:「山中無甲子,人間幾千年。」「山」,就是指靈山,也就是人人本具的這念心性;「無甲子」,這念心當中沒有時間、沒有空間,到達絕對的境界就是無甲子。每一個人都能有這種境界,只要這念心覺悟了,清淨心現前,就能達到這種境地。

 

  平時,心當中有很多的是非、煩惱,患得患失;在靜坐的時候,就要轉化這些煩惱,保持寧靜、清淨,保持正念,沒有昏沉。能達到五分鐘的清淨心,就是成五分鐘的佛;十分鐘的清淨心,就成十分鐘的佛。這念心達到絕對的清淨,就能心想事成。即同儒家所說:「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所以,佛法不是迷信,而是人生最高的真理。

 

  如果每個人都明白,生活中除了物質生活,還有精神生活,如此就不會汲汲營營于外在名利、權勢的追求,人生就能找到一個正確的方向。外面的世界不是自己所能掌握的,它時時都在變化;譬如突然發生了戰爭,一個原子彈落下,或是地震、災變……,這些都不是自己所能掌控的。可是這念心是可以自己掌控,不受任何外界的干擾。因此,自己的心靈世界要能自己掌握,念念分明、處處作主,只起善念不起惡念、只講好話不講壞話、只做善事不做壞事;這念心能作主,就可以保護自己;但是,只知道自己保護自己,就顯得短視、狹隘;所以,進一步還要把這些道理推廣到社會,使更多人瞭解,獲得利益。

 

  全世界皆有風災、水災、地震……等災害發生,外界的災難來自於每個人心中的煩惱、邪見。所以,要避免風災、水災、火災、地震、海嘯等種種災難,必須從自己這念心上去避免;心地上沒有災難──心當中沒有煩惱、惡念,這念心清淨了,自然不會招感外在的災難。

 

  心中的災難是什麼?起了貪心,就有水災;起了瞋心,就有火災;起了癡心,就有風災、地震,這些都是真實的道理。例如肚子餓了,看到眼前一盤熱騰騰的點心,香味四溢,心裏實在很想吃;貪吃的念頭一起,這時口裏馬上就流口水;又瞋心屬火,發脾氣的時候,瞋火上升,臉孔馬上就變得面紅耳赤。所以「三界唯心」,外面的境界都是從自心所變現,心地上隨起一個念頭,就感得一個境界、一個果報。

 

  六祖大師開悟以後,五祖告訴他:「因緣還未成熟,你現在不能弘法,要等待時節因緣。」於是六祖大師便隱藏在獵人隊中十五年,等待因緣成熟。一日,忽然發生大火,整個山林都燒了起來,人獸驚慌奔逃,這時,六祖大師立刻坐下來,一念不生,保持一個絕對的心;在無念當中起用,說道:「火不自火,火從心生;我心中無火,火不自火。」說了這幾句話,大火很快就熄了。這念心不想過去、現在、未來,達到絕對時,心清清楚楚,像一盞明燈、一輪明月一樣。這時候,這念絕對的心和外面的世界是一體的,合而為一。佛法提到:「情與無情同圓種智」,說明吾人這個身心和外面整個宇宙是一體的,身體的內四大──地、水、火、風,與外面的外四大──地、水、火、風成為一體。這是個很深的宇宙哲理,但也是我們所要追求的「真生命」──也就是諸位聽法的這念心,這念無窮無盡的心,才是真生命。

 

 

 

--------------------------------------------------------------------------------

 

(八)930905

 

 

  要追求「真生命」,就要認識自己這念心,認識這念心以後,才能淨化自己、提升自己。佛法的道理是人生的真理,這一生想成就富貴、功名、利祿,就要從佛法的因果上去努力,要從正當、清淨的事業去努力,如此就可以達到這些目標。但是,即使達到了目標,這還是屬於物質世界;人生到了最後,一口氣不來,將要到那裏去?其他的宗教講人往生後有地獄、天堂;佛法則講「六道輪回」,內容更清楚、更詳細,除了地獄、天上,還包含了人道、阿修羅、畜生道及餓鬼道。除此之外,佛法還講「真生命」、「法身不滅」,皆是指人人本具的這念心;這念心是不滅的,生命是無窮盡的。所以現世就要充實自己的生命,提升自己生命的價值。

 

  這念心有「體、相、用」三大。這念心不變、不動,清楚、明白,這就是「體」大。我們做功德、做善事,心當中有功德之相,將來就感無量無邊的功德果報;這一生做壞事,八識田中種了惡業的種子,未來就感地獄、餓鬼、畜生之「相」,這些就是「相」大。至於「用」大,這念心的作用「無遠弗屆」;譬如自己的親人、朋友,到國外求學、經商,如果自己天天想念、關心對方的身體是不是健康?工作是否順利?由於天天專注地想念,這念心就會有所感應。如晚上作夢,夢到所想念的人生病了,打電話一問,果真是生病了,這就是心的作用。這念心的作用沒有邊際,不受山、海的阻隔,無論遠近,這念心的微妙作用都存在,所以說「無遠弗屆」。再舉例來說,晚上睡覺時作夢,無論是好夢、惡夢,夢醒之前自己並不知道是夢,雖然是睡在一個小小的榻榻米上,夢裏面卻有無量無邊的世界;甚至在夢境中所到之處,是自己這一生未曾去過之地,但卻歷歷在目。夢裏的世界在那裏?是這念心中所變現的境界。所以,這念心不受山河、大地,時間、空間的障礙,真正是無遠弗屆。

 

  人的一生,從小學、中學、高中、大學……,乃至於從事種種事業,其間讀了這麼多的書,學了這麼多的知識學問、技能,及無數的經驗,都放在那裏?有的人說存放在腦細胞裏,可是腦細胞有新陳代謝,時時刻刻細胞都在生滅,難道過去的種種記憶也隨著腦細胞的代謝而被新陳代謝了嗎?事實不然,否則為什麼還能記得小時候的事!也有人說存放在心臟裏,現在科技發達,醫學進步,甲的心臟可以換到乙的身體內,如果心當中有記憶,甲的心換給了乙,乙就應該知道甲以前所經歷的一切事情,可是實際上乙卻毫無所知!所以,既不是存放在腦子裏,也不是存放在肉團心裏,而是存在無形無相的這念心裏。

 

  社會上有些人對於佛教所說天宮、龍宮等道理,心中存疑,因為現在衛星都已經到了月球,既沒有看到月球上有人、也沒有看到宮殿,而且在海底照相,也沒有看到所謂的龍宮。就佛法而言,由於每一道眾生的業力不同,故六根也不同,所看到的世界也就不同;譬如雲,人看到的是雲,而天上的天人看到的雲卻是他的宮殿;又如水,人看到的是水,龍看到水就是它的宮殿。所以,同樣一個世界,由於眾生的心念善、惡不同,所造的善業、惡業也不同,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就不同,所感受的、所看到的也就完全不一樣。

 

  有的人從來未曾謀面,但一見面就非常投緣、喜悅,所謂「一見如故」。這就是由於前世所結下的善因緣,所以佛法三世因果的道理,絲毫不假。明白這些道理,人與人相處就應該要和諧、互相尊重。人與人之間是互相依存的,例如如果沒有學生,教授怎麼能當教授;同樣地,學生如果沒有教授的指導,也無法成就學業。由此可知,每一個人都是互相依存;這些道理明白了,每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就能互相尊重,沒有猜忌、排斥、鬥爭,生活、生存就很有意義,所以瞭解正確的人生觀,是很重要的。

 

 

 

--------------------------------------------------------------------------------

 

(九)930912

 

 

  佛法講「八正道」,依此理而行,即能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八正道:一、「正見」,要有正知正見。二、「正思惟」,思想、觀念要正。如在學術界具有正見、正思惟,所做的學術研究就能有獨到之處,不會人云亦云。三、「正語」,有了正見、正思惟,講話就會有原則,不犯口過,就是「正語」。四、「正業」,日常生活中,所作所為皆是正當、清淨,乃至梵行清淨,不染三毒。五、「正命」,這一生中從事正業、淨業,賴以生活,使自己的生命能夠延長;現在一般人說:「笑貧不笑娼」,這就是沒有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及正命。六、「正精進」,修善、做學問、辦公,凡事都要精進,「正精進」是精進當中的精進。為什麼要「正精進」?社會上有很多的精進都是屬於邪精進──如強盜、小偷也非常精進,處處精進地算計他人;打麻將打了三天三夜不下桌,也很精進,但這些都不是「正精進」,因為都是走向錯路。七、「正念」,只起善念不起惡念,乃至善念也不執著,由有念歸於無念。八、「正定」,打坐時,有時會出現很多境界,所以打坐要保持正念;譬如有些人打坐,是為了「求神通」,這就不是正念;有正念才會有正定。如果只是枯坐在那裏,心失去覺察、覺照,就像一塊石頭、一塊木頭,這種定是沒有益處的。

 

  過去,唐朝玄奘大師西行取經,一日走到絕無人煙的重山峻嶺中,每個山頭都是皚皚白雪,白茫茫的一片,唯獨一座山頭沒有雪,玄奘大師覺得很奇怪,心想:此山一定有大修行人。玄奘大師於是上山尋找,在一處山洞裏,看見一位打坐入定的比丘,用手輕微的一摸,比丘身上的衣服立刻化為灰燼。於是玄奘大師用引罄在他耳際輕輕一敲,引他出定。玄奘大師問比丘:「這位法師您在這裏打坐想必已經很久了,不知您是何時開始在這裏打坐?」比丘說:「我是迦葉佛的弟子,因為迦葉佛已經入滅,所以我在此打坐入定,等待釋迦牟尼佛出世,再聽釋迦牟尼佛說法。」迦葉佛是釋迦牟尼佛的前一尊佛,所以那已經是好幾千萬年前的事了。玄奘大師聽完,說道:「釋迦牟尼佛已經涅槃了。」「哦!既然如此,那我只好再入定,等彌勒佛出世,再聽彌勒佛講法。」玄奘大師對他說:「你從迦葉佛入滅後,打坐入定到現在,其間釋迦牟尼佛出世及入涅槃,你都不知;現在若再入定,即使彌勒佛出現於世,你還是不知道。雖然釋迦牟尼佛已入涅槃,但是所說的教法還存在,所以你可以研究佛陀的教法,弘揚佛法,進一步為自己找到安身立命的地方。」

 

  所以,打坐,並不是只有身體在打坐,還要知道這念心要安住在那裏?這念心要時時存在;不僅存在,還要保持正念。社會上到處都提倡打坐,認為枯坐、練氣功也是佛法的大乘禪,事實上都不是。佛法的「打坐」是要淨心、定心、明心,使這念心靜如一潭止水,不要有一點波浪;使這念心像一片鏡子,沒有一點塵垢;這念心達到徹底的清淨,就是如來住世。古德言:「佛是不迷的眾生,眾生是在迷的佛。」就是在勸勉大眾,透過禪修靜坐的淨心、定心、明心,則每一個人都可以成佛。

 

  於是,玄奘大師建議道:「你可以到長安的皇室去轉世,將來做皇太子,到時再以皇太子的身份出家,弘揚佛法,這對大眾是最有幫助的。」比丘問:「長安的皇宮是個什麼樣子?」「長安的皇宮富麗堂皇,在長安城你找金碧輝煌的那一棟,去投胎轉世准沒有錯。」這位比丘馬上就坐脫立亡,前去投胎轉世了。

 

  玄奘大師從印度回到長安以後,就到皇宮裏找人。但是,玄奘大師在印度的這段期間,皇宮裏並沒有皇子出生。玄奘大師隨即又想,能與皇宮相比的就是鄂國公尉遲敬德的住處,由於尉遲敬德曾追隨皇帝征伐各地,建立了很大的功勳,所以皇帝特別為他修了一座宮殿。後來詢問之下,果然尉遲敬德的兒子是在玄奘大師于印度的這段期間出生的。尉遲敬德的公子聰明絕世,與玄奘大師對答如流,智慧超乎常人。玄奘大師要他出家,尉遲敬德的公子講:「要我跟您出家修行,您必須答應我三個條件。第一,我要帶一車心愛的女眷與我同行;第二,我要帶一車的佳餚;第三,我要帶一車的僕人。這些條件您都答應了,我就隨您出家。」玄奘大師知道他是轉世的過來人,就說:「沒問題,你把三車都帶來。」結果尉遲敬德的公子到了寺院,聽聞了佛法,三車都自動退回不要了;這位公子就是玄奘大師的弟子窺基法師,歷史上稱之為「三車法師」。

 

  什麼是真生命?如儒家所說的「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古聖先哲,他們的精神、思想、著述,至今仍然流傳於世,這是屬於世間法的功德。以佛法而言,人人本具的這念心性就是自己,認識了這念心,才知道心當中有很多毛病、情緒、煩惱及執著,這些都要靠自己來改變,能夠轉化、提升這念心,才能找到自己真正的生命。

 

  想消災解難,將生活、生存、生命的空間放大,追求光明的生命,都取決於自己的這念心;心中的煩惱、執著沒有了,心中的災難便沒有了;心裏的災難消除,外面的災難也就隨之消失。一般人只知道逃避外面的災難,而不知道外面的災難,其實是每個人心當中的災難所招感而來的。佛經講「心境」,心裏有一個念頭,外面就有一個境界,能將這念心從外面的境界回歸到自心,這念心就是我們的真生命。

 

 

 

--------------------------------------------------------------------------------

 

(十)930919

 

 

  生命包含物質與精神生活,想要有所突破、達到一定的水準,至少要給自己訂定一個原則。所謂:「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要達到最高的境界,也必須從日常生活中做起。中臺山有所謂的「四箴行」──「對上以敬、對下以慈、對人以和、對事以真」。在日常生活中若能實踐「中台四箴行」,則不論物質生活、精神生活,都能達到光明的一面。

 

  「對上以敬」,家庭裏的父母、長上,學校裏的師長,乃至於社會賢達、事業機構的主管,這都是「上」;對上要有恭敬心,要尊師重道。佛法也講「敬」,對三寶要恭敬,對父母、師長及社會賢達也要恭敬。這些是中國的倫理道德──家庭倫理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社會倫理是敬老尊賢;學校倫理是尊師重道;政治倫理就是盡忠、愛國。有一分恭敬心,就能消除一分業障;消除一分業障,就能增長一分福德、智慧。現在社會大多數的人,缺乏恭敬心,不但缺乏恭敬心,而且還在背後說他人的閒話、是非,認為「他有什麼了不起,和我差不多,我只是機會不好而已。」這就是因為有我慢心、驕傲,自以為是;因此,要以「恭敬心」對治「我慢」的習氣。

 

  「對下以慈」,老師對學生要慈悲,長官對部屬也要慈悲,師父對弟子也要慈悲,「慈悲心」能化除自己的瞋恚之火。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三把火:饑火、無明火、淫欲火。所謂「饑寒起盜心」,沒有吃的,「饑火」一來,就不管什麼倫理道德,不顧一切地去偷盜、搶劫,乃至綁票、勒索,無惡不作,以致造成種種對自己以及對他人的傷害;若有慈悲心,就能用慈悲心來觀照自己的身口意三業,化除心裏的饑火。等於儒家所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有了這種觀念就可以化掉饑火,而且也能化除瞋恚及淫欲心。佛法講「不殺生」,也就是要「慈心廣大」,長養慈悲心,不但不殺生,進一步還救生、放生。現在東西方社會都在提倡這種「慈悲心」,儒家稱之為「惻隱之心」。

 

  一個人若具足慈悲,慈心廣大,即使眾生也都能感受得到這種慈悲的法界。有一次,佛的弟子舍利弗跟隨釋迦牟尼佛在路上經行。此時,天空中一隻老鷹正在追逐一隻鴿子,鴿子被老鷹追得走投無路,驚慌失措,突然看到釋迦牟尼佛正在經行,於是一下子就飛到佛影之下,頓時恐懼俱消,安詳自在。佛即見機為舍利弗說法,佛告訴舍利弗:「舍利弗,你看這只鴿子停在佛陀的影子下,就很自在。如果這只鴿子停在你的影子下,就會感覺驚慌恐怖。」舍利弗覺得很奇怪,心想:「我已經證到了阿羅漢果,心裏的煩惱已經漏盡,鴿子停到我的影子下怎麼還會驚慌恐怖?」佛知道舍利弗心裏的疑惑,於是又接著說:「舍利弗,如果你不相信,可以馬上試一試。」佛陀於是移開身影,讓舍利弗把自己的影子照在鴿子身上,鴿子即開始顫抖。舍利弗就問:「這是什麼道理?」佛陀回答:「因為如來三惑漏盡,心中完全沒有瞋心的煩惱與習氣,這種慈悲遠超過聲聞、緣覺。」所以這只鴿子看到如來佛就感到很安詳、自在。

 

  佛經講:「佛的慈悲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羅漢雖然已經漏盡了見思惑,斷絕了殺心,可是還有無明惑,過去生的殺業種子還存在八識田中,還有習氣。」這就證明了如來的「慈心廣大」,所以任何人、任何動物看到如來佛都很歡喜,感覺有了保障。我們也要養成慈悲心,慈心要廣大,如此就能對治瞋恚,瞋恚消除,身體自然會健康。

 

 

 

--------------------------------------------------------------------------------

 

(十一)930926

 

 

  「對人以和」,對人要和氣,有一句俗話:「來者是客禮相待,買賣不成仁義在」,對任何人都應該和睦相待。佛法有所謂的「六和敬」,也就是六種和合共處之法,如果道場做不到六和敬,僧團會就容易解散、敗壞。同樣的道理,國家要和合,社團要和合,學校也要和合,所有一切都要和合,所謂「和氣生財,家和萬事興。」

 

  和合能夠對治粗暴,因為一個人脾氣來了就容易粗暴、粗魯、粗腳粗手,所以在平時養成和氣、和睦、和悅的習慣,就能降服暴戾之氣。什麼是粗腳粗手?譬如來了一位客人,很恭敬地為客人倒了一杯茶,但由於自己的粗心,倒茶時,忽然袖子一拂,茶杯打翻了,弄得客人一身都是水,這就是粗腳粗手。眾生的心是粗中又粗,菩薩的心是粗中帶細,如來的心則是細中又細。所以養成和氣、和睦、和悅的習慣,這念心就能漸漸微細、平和。

 

  「對事以真」,無論是做學問,或是在公司單位做事,乃至於修行,都要認真、負責。「真」能夠對治我們的虛偽,每一個人多多少少都有一些虛偽心,都有一些愛面子。譬如看到有一個職位空缺,想一想自己能力不夠,爭取不上,就拜託人:「給我一個面子,麻煩你幫忙。」如果做任何事都要「給我一個面子」,那就不妥當了。在團體裏「少數服從多數」,是一個原則,是尊重大眾的一種行為,但是也不能流於虛偽。多數人都喜好面子,愛面子雖不是件壞事,但是過度的愛面子附帶而來的就是虛偽。

 

  修行要破除「我執」,對治我執的方法就是「對事以真」,做任何事,無論大事、小事都要認真、負責,將事情做好就是福報、就是功德。做事時,同樣地付出時間、心力,如果都能很認真、負責,所得的果報就是大福報。因此,做任何事,都要真。如:打坐時要認真,不能打妄想、打瞌睡;如果坐在那裏打妄想、打瞌睡就是不真。誦經,要老老實實的誦,人在那裏、心在那裏;不可以口誦、心不誦,「有口無心」就是不真。做學問也要認真,不可東抄西抄,自己要有自己的思路、看法與見解,每一字、每一句都要斟酌,不能錯用一字、一句,這就是真。做任何事都要認真、兢兢業業,如此一定能將事情做得很好,受到單位主管的器重,在自己的工作領域裏出類拔萃。

 

  「中台四箴行」若能落實,就有福報,在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上就能得到最高的水準;能做到「四箴行」,任何人都會喜歡自己,在任何地方都能有善緣相助。假使一個人做事不認真、不負責,專門投機取巧,便不受大眾的喜愛,「福報」與這一類人更是漸行漸遠。所以,在家庭裏做好「四箴行」,家庭就會幸福;個人做到「四箴行」,個人的事業就有成就;團隊做到了「四箴行」,團隊就能和諧、合作無間,整個團隊都能夠更上一層樓。這些道理,要靠大眾共同去實踐、努力,做到了就能為自己開創出「光明的生命」。

 

 

進階搜尋

發表Blog文章

回心靈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