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的真義 分類:身心整合

慈悲的真義

 

◎修行者最大的財富就是慈悲,這是富於財寶的修行。

 

◎四梵住(四無量心)是與凡夫修行者共通的德(共功德),所以「悲」是與凡夫共通的,但大悲則是唯佛具有的特質(不共佛法)之一。

 

◎以慈心悲憐一切眾生者,其人多生功德。

 

◎「住慈定者,刀、毒、水、火皆不能害。必無災橫而致命終。」《大毗婆沙論》

 

◎行慈悲有非常大的功德,如果連敵人也不忍加害,則是慈悲心的俱現。

 

◎修慈有十二功德,經上說:「眠于安樂,醒于安樂,不做惡夢,為人人所愛,也為非人所愛,眾神守護,火、毒、刀所不能傷。心即統一,顏色清淨,臨終不昏迷。縱然不達最上(阿羅漢果),必至梵天界。」《彌蘭王之問》

 

◎「專致於慈悲的人們,其身體發光,乃是由於利益他人,並非由於栴檀。」(印度古詩)

 

◎「坐道場求道者,依慈克服一切魔力。」《禪門法語集》

 

◎「若人根明利,有大慈悲心,饒益諸眾生,為說菩薩道。若有無上心,決定樂大事,為示於佛身,說無盡佛法。」《華嚴經》

 

◎菩薩行是大乘佛教的本質,並且界定那是慈悲精神之具現。

 

◎大乘佛教盛行彌勒菩薩信仰,彌勒是友愛、慈愛教師的意思。

 

◎持五戒十善,則心成人天,不化度他而求自度,則心成聲聞緣覺。智慧慈悲深,則心成菩薩,悟諸事,則心成佛。

 

◎慈悲善根的人,受神佛守護,天魔外道不近,何須祈禱。

 

◎「自古有天帝來試驗行者志氣,或魔王波旬來阻礙修道。這些都是未離名利之心時,才會有的事。大慈大悲深,廣度眾生願宏大,則無此障礙。」《正法眼藏》

 

◎袈裟是「大慈大悲衣」。《正法眼藏》

 

◎慈悲的精神,是一切善行的根本。

 

◎只要道心堅固,著忍辱衣,居慈悲室,住法空座,則斷岸千尺山中、怒濤萬聲拍岸海邊,何苦之有。

 

◎有真實信心的人,連惡鬼也惱不了他。

 

◎「制自己,益他人,充滿慈悲的心就是法,是此世及死後果報的種子。」《中論》

 

◎憐憫深的人,連神都對之敬禮。

 

◎忍辱是從悲而起。

 

◎「施、戒、忍、精進、()定、智(),以()悲為體。」《寶行王正論》

 

◎佛弟子者,當以方便,假令一人,亦應引入佛道,令發平等慈悲心,令知法供養義。應喜舍日常貪著之財寶,供養三寶,救濟貧窮無福慧之眾生。

 

◎「自他不二」的意思就是自己與他人屬於同一實體,則損害他人,也不過是損害自己而已。

 

◎大悲心不妨諸法實相,得諸法實相不妨大悲。

 

◎唯有先對空的立場有了自覺,慈悲行才會變成是純粹而無我的。

 

◎《觀無量壽經》上雲:「佛心者慈悲是也。以無緣之慈攝諸眾生。」

 

◎菩薩常不應離大悲及畢竟空。念畢竟空破世間諸煩惱示涅槃,而大悲引之令還入善法中,以利益眾生。

 

◎慈有三緣。一緣眾生,二緣於法,三則無緣。慈之所緣一切眾生,如緣父母妻子親屬。以是義故,名曰眾生緣。法緣者不見父母妻子親屬,見一切法皆從緣生,是名法緣。無緣者不住法相及眾生相,是名無緣。

 

◎何以慈悲心能由空而生?依天臺大師的說法,那是由於到達空境地的求道者,能夠見到眾生苦的緣故。

 

進階搜尋

發表Blog文章

回心靈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