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傳佛法答問 分類:生命關懷
尊貴見悲青增格西

 青增格西藏傳佛法答問

問:有菩提心是否懂佛果?

 

問:有無漏的五蘊嗎?行蘊不執取就無苦?

 

問:何謂任運而起?隨時都會生起嗎?

 

問:如到達蘭薩拉聽法,傳戒或傳灌頂是用藏文講,剛才說聽的人要隨傳法者所講而做觀修,連語言都聽不懂,更別提跟著觀修了。其次,《廣論》有講所依善知識的條件,同樣密續也有傳灌頂的金剛上師的條件,像我們一般人,對傳法者的情況不瞭解,這樣去接受大灌頂,回來做功課,會有好處嗎?

 

問:格西剛才的意思是先學顯後學密,可是有多人沒學過這麼多經論,在不清楚佛法的情況下就已經參加了灌頂,也有了功課,這樣要怎麼處理?這種做法會不會跟先顯後密的說法有衝突?

 

問:學法要依止善知識學。如一位大陸人上網聽格西的錄音來學習,這樣透過聽錄音來學習可以修依師嗎?

 

問:現在有很多人沒有辦法來上課,必須從網路下載錄音來學習,您覺得到中心上課與自己在家聽錄音有什麼差別?

 

問:學習《地道》、《八事七十義》及《四部宗義》,是與《廣論》平行一起學,還是有先後次序?這些基礎課程,哪個先學,哪個後學?

 

問:在寺院要學五部大論,五部大論是為出家人設計的架構,像我們這樣的在家人學過《廣論》,想要進一步學習的話,應該學哪些課?

 

問:是否學習《釋量論》等是主要,而繞塔、念佛拜佛等法是輔助?

 

問:法稱菩薩等是修行很好的人,一般人要怎麼修?

 

問:一般所說的“諸行無常”中,“行”指的是什麼?

 

問:大乘之門所指稱的是什麼?

 

問:懂了空性後,就不會作惡?

 

問:提到修空正見之前應先有菩提心……,換句話說,空正見與菩提心是可以兩個獨立的,對嗎?可是過去課堂上曾經提過寧瑪派的說法是,有了空正見就不會行惡,感覺兩者似乎是相互依存,有了空正見,自然就會產生菩提心。為什麼?

 

問:道要以懂空性為准,通常修共下士道法類時還不懂空性,這算是唯一之道嗎?

 

問:以初學經教的人來說,應該先從哪一門課開始學起?

 

問:為什麼要背下經典或偈頌?有特殊的用義嗎?

 

問:家中置放已久的佛學雜誌若要回收,該如何處理?

 

問:菩薩佈施內外一切財物(“內”指身體),身體難道不會痛嗎?

 

問:以自續派而言,菩薩沒有波羅蜜多,那麼菩薩會行六度嗎?即菩薩沒有佈施波羅蜜多,如何行佈施波羅蜜多呢? 

 

問:何謂波羅蜜多?

 

問:任運而起的出離心與真實的出離心(或具義的出離心)有何差別?

 

問:聲聞、獨覺有沒有福、智二資糧?

 

問:上課時都會有人幫忙打掃,常聽有人說這是積功德,我是覺得就算是也不要講出來,講出來,事情的本質就會變調,本來沒這樣想的人會被影響,本來是很純淨的事會變質。所以我們是不是不要強調、不要常常說?

 

問:若如此我們周圍有太多這種謗法狀況,眾生不是太可憐嗎?諸佛菩薩豈不是忙壞了,要拯救這些造比五無間罪還要重的人?

 

問:可是他們很慈悲,看到眾生罪業重,應該愈是感到不忍,就像佛陀當初會宣說正法,度化五比丘,就是五比丘在過去生中,曾經傷害過佛陀,佛陀因不忍才度化他們,反而是我們這些不太好也不太壞的眾生會比較慢?

 

問:如果沒有學小乘法,且抱持著「質疑小乘法真的需要學嗎?」的態度,這樣算不算謗法?外道會講佛教如何如何不好,這些人也算謗法嗎?密乘輕視大乘法,修學大乘者不學小乘經典,彼此之間互相忌諱、不學習,是不是也是謗法?

 

問:曾經聽過一個故事,有一隻蜈蚣藏在地板下面,寺廟的僧人在學經還是辨經時不小心踏死它,之後蜈蚣轉世為人,入了同樣的寺廟出家,什麼都不會,只會當時它被踩死時的修行法門,蜈蚣當時雖沒有意識要學法,可是為何來世卻能夠有這樣的作為?

 

問:佛弟子行十善和外道行十善是否不同?

 

問:很多時候我們認為自己是以出離心、空正見等良善的動機待人處世,然而這是否真的是良善動機或僅是自己所認為的良善動機?我認為那個「我」是很強勢的,是不是有一個好的做法去改變那個我?

 

問:有沒有可能我很努力的學,什麼都不想,但是在不小心當中就成佛?

 

問:得到定解時,自己會不會知道?

 

問:現在社會上有很多人學法之後,就決定不再追求世間的名利,或許原本有很好的工作或成就,突然間就放棄,變成沒有工作,但他會加入一個團體做義工,認為自己為大眾服務就是修行。我的疑問是,這是不是消極?因為你的目的是為了成佛,原本你的工作是對社會有貢獻,現在卻不做,我個人覺得那是一種浪費。我所謂的浪費是原來有能力、天賦,或許可以做別人無法做到的事,可是你沒有做,你認為工作是追求名利,可是所謂的名利是為了追求物質上的享樂而工作。其實每個工作都有其辛苦的一面,只要堅守工作上該負的責任,不也是在修行?我覺得工作沒有分哪一個才是讓你成佛的工作!我雖然會很羡慕那些沒有工作壓力的人,但是觀察很多人,其實他們過得很辛苦,有時還要靠別人給予才行。這個社會上還是有很多我們必須去分擔的責任,不要以為做義工才是成佛之道,但是我不知道對不對?

 

問:為何要透過龍樹、無著菩薩二大車軌來修學佛法?

 

問:佛教不同的傳承之間有何差異?佛教與外道的分界又是什麼?

 

問:有說密教是在本尊心中顯現上師,有說上師是本尊的化身,到底顯教、密教對上師如何觀想?

 

問:若不去觸碰《釋量論》的核心——邏輯,那麼講《釋量論》成量品的用意是什麼?

 

問:如何學習量論?

 

問:學習量論的重要性?

 

問:要如何將皈依落實在自己的生活或生命中?

 

問:說自己是佛教徒就是佛教徒嗎?有的人念了百萬遍的咒,卻不瞭解什麼是佛,認為佛跟外道的天神一樣,這樣可以說是佛教徒嗎?

 

 

 

 

 

問:有菩提心是否懂佛果?

 

答:即便是有了任運而起的出離心也不見得會有具相的出離心。出離心即為追求涅槃、想解脫的心,一樣的道理,任運而起想解脫的心不見得會是真實想解脫的心,倘若未將解脫牢牢抓住、洞悉瞭解,就不能說是真實的,但即使不瞭解還是能任運而起。

 

    同樣地,任運而起的出離心但非真實的出離心;也就是任運而起想解脫的心,但不是真實想解脫的心。到何時才具備真實想解脫的心?直到瞭解集諦是造成輪回之因,知道所要對治的目標而不會無的放矢為止。因此,不瞭解集諦的部分,便無法瞭解何謂解脫,這樣的欲求便不能代表是真實的;雖說不是真實的,但也不能說不是任運而起。事實上,真正地瞭解苦諦,也就能夠真正地瞭解集諦,因為苦諦的四相:無常、苦、空、無我,瞭解無我之後,就會知道我執是顛倒的,對病因有所認識。事實上,瞭解苦諦幾乎是瞭解集諦;不明白苦諦,鐵定不知道集諦。

 

    為何說瞭解苦諦幾乎是瞭解集諦,而不能百分之百肯定呢?就集諦而言,一般會瞭解的是內容及名相,兩者會存在一些差別,通曉內容並不一定會知道名相,知道名相也懂內容了,才算是瞭解集諦,所以不能絕對肯定的原因在此。換句話說,懂苦諦一定會瞭解集諦的內容,至於是否會懂集諦的名相,就不能肯定了。舉例而言,我們認識火、也知道它有燒水的功能,因此能說是瞭解火;倘若我們只知道有個能燒水的東西,卻不知道叫做什麼,就不能說瞭解了,只可以算是瞭解其內容。

 

    其實菩提心正如同具相(真實)與任運而起(不真實)兩種,唯一的差異是出離心在於解脫、菩提心則是成佛。一般來說,我們會對眾生疾苦感到擔憂,但有時候擔憂是一回事,自己完全置身事外;又有時候也會想為身處疾苦中的眾生盡些心力,如果我們擔憂眾生之苦到達任運而起的程度,想為他們做點什麼的心也會跟著任運而起。菩提心與出離心雖是兩種不同的內心世界,當未入道的行者在入大乘道時,兩者會同時生起,原理就是如此,至於關鍵則在於出離心。

 

 

 

問:有無漏的五蘊嗎?行蘊不執取就無苦?

 

答:有。苦或不苦跟執不執取沒關係,而是與身體組成的質地不同有關。簡單地說,人跟豬的身體差異甚大,往上推想,人跟天人身體的差別又更多,以天人的角度來看,人的身體就已經毫無美或不美可言。

 

    同樣地,似乎任何東西都能傷害人的身體,而中陰身卻能鑽牆穿壁,沒有阻礙。因此,再好的空調設備、名牌用品或娛樂,在豬的身上完全享受不到;人雖然能享樂在其中,但是當傷害來臨時,身體還是感受得到苦痛。至於中陰身、天人的身體,有很多情況都傷不了他們,雖說這也是行苦,但他們的情況程度上要比人好很多。如果是無漏的身體,或說淨土的身體(意生身),就再也沒有東西能傷害得了。

 

 

 

問:何謂任運而起?隨時都會生起嗎?

 

答:任運而起即不加造作。是否隨時都會生起就不一定。

 

    對我們而言,貪、瞋、癡便是任運而起,例如對到某種境,這三者就會立刻生起。假使出離心在我們心中已經像貪、瞋、癡不加造作就能生起的情況,就能說是具備了任運而起的出離心了。

 

    換個角度來看,倒不是說出離心必須時時刻刻都得生起,連夢裡也得謹記,而是心裡可以毫無困難地自然生起。以我們來說,只有偶爾生起的出離心;至於小乘入道的行者或入了加行道的菩薩,還是會有貪、瞋、癡,仍舊貪求輪回,一旦這三毒轉為強烈的時候,出離心便遭到抑制,然而他們修出離心,還是能修得任運而起。

 

    若進一步分析任運而起,可依比例做為劃分:比方說以50%做為臨界點,當貪求輪回大於此,就不能算是,反過來說,當不貪求輪回大於50%,則能說是任運而起。補充說明,百分比只是大約的舉例,並非絕對,總之,端視所求內容占的比重大小。我們偶爾生起的出離心,可能只有占1%或2%;入道的行者已經超過一半以上;而百分之百生起出離心,則為阿羅漢。

 

 

 

 

問:如到dlsl聽法,傳戒或傳灌頂是用藏文講,剛才說聽的人要隨傳法者所講而做觀修,連語言都聽不懂,更別提跟著觀修了。其次,《廣論》有講所依善知識的條件,同樣密續也有傳灌頂的金剛上師的條件,像我們一般人,對傳法者的情況不瞭解,這樣去接受大灌頂,回來做功課,會有好處嗎?

 

答:我認為要看情況。若傳法者是具量師長,能結法緣也是很好的,稍微被具量師長引到壇城也是很好的事。要得到灌頂應該是很難的,而且即使受到灌頂,對我們來說也不見得是好事,因為接著也不會好好的修。就像考上某個單位,或許是很好的事情,也或許是被長官拳打腳踢的開始。

 

  稍微接觸一點密續很重要。問題是像現在這樣,也只是接受灌頂、持持咒而已;若談到真正認識、學習密法,是必須先顯後密,才會學懂密法在說什麼。

 

 

 

 

問:格西剛才的意思是先學顯後學密,可是有多人沒學過這麼多經論,在不清楚佛法的情況下就已經參加了灌頂,也有了功課,這樣要怎麼處理?這種做法會不會跟先顯後密的說法有衝突?

 

答:如果有日常功課的話,應該要繼續。其實很有信心的接受灌頂也是很好的,若要等我們全部都弄清楚之後再接受灌頂,也是很困難的事情。

 

  真正學習的時候是先顯後密,然後受灌頂就很好。在西藏,從小就會受很多灌頂,學習是慢慢才學的。很多人小時候就受了很多的灌頂,尤其是很多仁波切,在小時候就受了很多灌頂,就是希望他以後可以把佛法傳給大眾。家鄉有一位格西,他是仁波切,他在同一位師長那裡待了一年多,期間就是一直接灌頂,接了很多灌頂,也把所接的都寫下來,以後就都可以傳。那時候他很年輕,幾乎可以說是不懂事就接灌頂,等稍微懂事後,就好好的學,學的時候,當然就是先學顯教,顯教學完之後再學密。他的傳承就是以前接的那些,到底有沒有接到,真是太難說了。

 

  總之,會說灌頂是進入密續之門。但要得到灌頂,需要很多條件,至少要會跟著師長觀修,且受灌頂者必須具有很強烈的信心跟勝解心。其實就跟依師講的是一樣的,你把師長當成凡夫,他就是凡夫,即使他是佛,你自己獲得的也沒什麼;你把師長當成聖人,甚至佛,即使他是凡夫,也可以得到佛的加持力,這就是勝解。勝解有點像我們通常講的堅信,要堅信師長本身是觀自在,也要堅信壇城是佛國淨土等。每一個灌頂的儀軌都不一樣,一定要弄清楚,不僅要會跟著觀,且要有剛才所講的勝解,堅信不疑,這樣會得到灌頂;如果沒有勝解,要得到灌頂就很難。

 

 

 

問:學法要依止善知識學。如一位大陸人上網聽格西的錄音來學習,這樣透過聽錄音來學習可以修依師嗎?

 

答:什麼是依師?依教奉行才是真正最好的依師。依師有財物供養、身語承事及依教奉行,重點是依教奉行。什麼是依教奉行?字面上就是依照他的教導而奉行。但是“教”指的必須是經教裡的內容,經教裡的內容就是修道諦來斷除集諦這些。能對治煩惱障、所知障就是真正的依教奉行,是最好的依教奉行;中等的依教奉行是,內心雖然沒有產生什麼對治力,但是一直朝著道次第方面修學;最低限度的依教奉行是要斷除十惡。所以依教奉行是最好的依師,財物供養及身語承事也都是為了依教奉行。

 

依教奉行需要緊跟在身邊嗎?我覺得是看效果。像我們長時間在法王身邊,可是就是不聽他的話,比較不依教奉行;反倒是西藏地區的人,只要是法王講的,二話不說,就照辦,雖然有點盲目、情操式的成分,但我覺得是蠻依教奉行的。因此,重點是要能夠依教奉行,考慮的是怎樣才能夠依教奉行?

 

距離遠有一個壞處:這一陣子是聽這位師父的錄音,過一陣子是聽另一位師父的錄音,反正上網可以聽到很多人的弘法錄音。這樣雜亂地聽錄音,很難依師的。如果是知道步驟,像我們一樣有系統的重複一直學習,而不是在網路上亂逛,隨意流覽,下載錄音在遠處聽法也沒有什麼不好。傳承有很多種,其中如引導教授的傳承,是要對所教授的內容,有百分之六十以上的瞭解,也就是大部分的內容都瞭解,就可以說得到傳承了。這不單是我這麼說,我的老師也是這麼說的。而不是到中心上了很久的課、大部分的內容都瞭解了,只因為一二堂課的缺課,就沒有傳承;或雖然什麼都沒有聽進去 ,但因為沒遲到缺課就說是得到了傳承 。真正學法是以學到法為主,並不一定要看到師長,但是這是個理想狀況,現實狀況是大部分的人都做不到。在沒有依止過、沒有真正親近過某人聽法的情況下,要一直在網路上聽這個人的說法錄音,要如實的依師、依教奉行,這個好像是很難的。如果聽者能做到:即使在網路上也能夠專一、有系統的聽法、學習,傳承並不是問題。從這個角度,到中心聽法與上網聽法沒什麼不同。

 

 

 

 

問:現在有很多人沒有辦法來上課,必須從網路下載錄音來學習,您覺得到中心上課與自己在家聽錄音有什麼差別?

 

答:我覺得從網路下載錄音聽法很好啊,可是實際狀況就不知道了。我們要學習的是法,而不是共同創造一些什麼氣氛,這是沒有必要的。可是奇怪的是:像聽法王講法,事實上,打開電腦上網就可以聽到法,可是我們從來就不會去聽,去到DLSL,我們就一定會乖乖地聽,不知道是哪裡出了問題?我覺得聽法王講法,臨場感非常重要,而我們的課,臨場感就沒有那麼重要。我們真的要學的是法,其它沒有什麼,既然如此,上網聽與到中心聽是一樣的,而且上網聽又不必花出門的時間。

 

我倒是認為自己謄寫錄音很重要。剛開始我也沒有想要寫那麼多文字稿,只是希望大家都能夠寫一寫,這樣對自己的記憶有幫助,這一點大家的感受可能比我更深刻。我自己也是一樣,聽法王講法,都是“聽過”、“喔,這個我知道”,雖然法王講的內容很重要,但覺得都聽過,好像沒講什麼比較新奇的。但是自己謄過文稿後,就覺得“這個很重要,要重講一下”、“這個也要重講一下”,自己會重講很多次。

 

 

 

問:學習《地道》、《八事七十義》及《四部宗義》,是與《廣論》平行一起學,還是有先後次序?這些基礎課程,哪個先學,哪個後學?

 

答:說到學這些課程的先後次序,按照寺院的方式是很好的。

 

先學攝類學及心類學。攝類學及心類學可以說是七部量論的白話、濃縮版。我先前一直沒有開攝類學及心類學的課,因為一直沒有看到合適的教本。攝類學等課,第一是為了培養糾正語病,第二是用很淺白的方式介紹七部量論,第三,它也會大略地交代七部量論的邏輯,但這個邏輯主要是用語方面的邏輯,不會真正地套用七部量論的邏輯。所以學習它們可以讓我們瞭解七部量論等佛教常用名相,有了這個基礎之後,就好像有了共同的語言、共同的概念、世界觀。七部量論是印度人寫的,翻譯成藏文,再翻譯成中文,中文或許還好讀些;但是攝類學等課不同,它是在這樣的前提下彙編出來給西藏的小孩子學習用的,所以書翻譯成中文後就走味了,除了佛學名相可以接受外,它的寫作語法與中文語法格格不入。本來學習攝類學等目的之一是為了消除語病,訓練沒有語病的講話方式,但是真的好好去學這些翻譯本的話,反而會變成都是語病,因為中文的用字遣詞與藏文是完全不一樣的。因此,如果可以的話,應該要自己編一套類似的中文教材。原本內容中,立自宗的部份全部都可以取來用,但破他宗、斷諍的部份則要重新編寫,這樣才會變成比較好的教科書。總之,我覺得現在沒有教科書,當然這些也有學習的必要,因為它們是七部量論的白話版,但是學這些時,就是儘量學立自宗的部份,至於破他宗及斷除諍論的部分,在沒有很好的版本之前,其實只會攪亂自己而已。

 

學攝類學及心類學非常重要,如果學過這些,對佛法的一些基本名相及理念會有大概的認識。佛教有自己的名相系統,與現代的用語不同,所以初學佛的人讀經論常會有格格不入之感。初學者若不學這些名相,在不清楚這些名相的狀況下,要清楚佛法是很困難的,而且缺乏了共同的語言,講者也不容易解釋清楚。

 

接著學《地道》、《四部宗義》。學了《地道》,你會無誤的、很標準的認識《廣論》的內容,但是那只是架構式的標準地瞭解,細節上要怎麼修,不學《廣論》不行的。也就是,若只學《廣論》,你或許會修,但是你不會清楚瞭解《廣論》,處處會理解錯、講錯。所以先學《地道》,之後是《廣論》。學習《唯識二十頌》、《入中論》等則要與《廣論》毗缽舍那章搭配,《四部宗義》則是學《入中論》等的基礎。雖然說《四部宗義》是進入中觀的基礎課程,但是學《四部宗義》對初學佛者來說也很重要,因為處處會提到勝義諦等佛教名相,學了《四部宗義》才會認識這些佛教共同用語。

 

《地道》、《八事七十義》可以說是《現觀莊嚴論》的白話版,《四部宗義》可以說是現觀加中觀的白話版,因此學習這幾個白話版非常重要。學習這些之後,對於主要的佛法內容,可以說大概都學了。此時,若再從般若、量論中拿些一致型的書來看,就又看不懂,這是因為它們太艱澀的緣故,但是之後一再反復學習,看懂的時候,會知道其實就是以前學過的那些內容,沒什麼不一樣。學般若、中觀時,就是般若方面學一本書,中觀方面學一本書,對那本書好好地學,學通以後,看其它的書都會是一樣的,如學了《入中論》後,再看《入中論善顯密義疏》,雖然不能說全部都會懂,但也八九不離十了,再看《正理海》也一樣。這些書其實是差不多的,只是編排不同而已,就像與《菩提道次第廣論》有關的書有很多,如《樂道》、《速道》等八大注釋,個個都會說有很大的特色,但其實是差不多的。

 

總之,第一步是學攝類學及心類學,第二步是地道,第三步是《四部宗義》、《八事七十義》、《唯識二十頌》、《入中論》及《現觀莊嚴論》。對於這些內容,我會一再重複講,你們聽第一輪時,大可以輕鬆地聽過去,不需要太認真。第一次就認真聽,想弄清楚所有的細節,會很累人、事倍功半。但是到了第二輪,就要認真一點學,這樣會比較好。因此,可以的話,這些課聽二輪會比較好,但是聽第一輪的時間與聽第二輪的時間要有所間隔,譬如今年聽心類學,過半年或一年後,再回去聽第二遍。

 

先前有人跟我說,我們的課很好,可是不吸引人,因為課太難、太深。難道不可以上一些輕鬆的課?或改變一下弘法的方式?意思有類似電影弘法、唱歌弘法,其實有很多輕鬆的弘法方式,不需要那麼嚴格。他說的是實話,我也認同,因為我覺得他講的話很合乎現在人的口味。現在的人好像沒什麼耐心,這邊熱鬧就參加一下,那邊熱鬧也參加一下。問題是這樣下去,十年、二十年過去,回頭看學到了什麼?什麼都沒有。現代人的缺失可能是這個。

 

前陣子,我們上課時有人來錄影。我認為像五部大論這類艱深的課程放在網路上應該是非常好。這個當然吸引不了多少人,但對真正想學的人而言,容易取得這些資料,應該是很好的一件事。現在網路上,天馬旗、煙供等照片一大堆,藏傳佛教看起來多采多姿,但是瞭解那些又怎麼樣?那些不過是花拳繡腿,只能看不能用。或許上傳的人以為其它人會進來點一點、看一看,看到這個點閱率很高,就努力貼這個,以為大家都在點閱,在幫很多人,事實上,他人只是隨意流覽,根本不當一回事。那對誰有幫助?都是在騙人。學佛的中心也是一樣,大家也都看得出願意花時間學習的人不多,所以就開輕鬆的課。世界上真正想學法的人是不多,可是能夠服務這些少數人才是比較好的,其它雜事就不管它。

 

在三大寺學習五部大論,可以說是職業,不學不行;在臺灣,能夠像這樣安下心來讀這麼久,真的非常值得隨喜。像這樣的人很少見,但是不能當作是怪事,學法本來就該如此。不要把學佛當成是輕鬆的事情。很多人都覺得學佛是要開心,為了開心才來學的,或許沒有錯,但這樣目標就太小了。我們處理這一輩子的事情就感到很難、很累,超脫三有的事,又哪裡會是容易的事?現在只是沒有那麼多時間、能力,事情放不下來,所以只能學《廣論》,未來這些內容全部都要學。五部大論不僅要學,還要學精;不僅要學精,還要修,只有這樣才能夠成佛。學佛只有這一條路,沒有其它路。或許很多人都知道這是唯一的路,但是因為太困難,所以就開方便。方便的話,大家都輕鬆,可是這個方便就沒有在學佛,而且混淆是非。

 

回顧歷史,學佛走岔了路,學偏的例子不少,但是花幾十年的時間學習五部大論,之後再認真去修行的人,幾乎沒有人不成就的。有些人的成就是很多人在褒,但也有很多人在貶,可是像噶當派的修行者,就沒有人貶,無論從哪方面去檢驗,都找不出修行上有什麼問題。同樣,認真學過《廣論》及五部大論之後再去修行的人,幾乎沒有不成就的。

 

學過《廣論》及五部大論之後,要學密續。密續方面可以學《密宗道次第廣論》等。顯密都要學,這樣對佛法才有整體的概念,否則只學顯沒有學密,或學密不學顯,所得到的都會是片面的。同樣,只學廣行,未學深見,或只學深見,不學廣行,也是片面的。只學大乘,不學小乘,連片面都談不上,因為所學的只是空中閣樓,如果只學小乘,不學大乘,雖然沒有善巧方便,或許還具備一點基礎。

 

 

 

 

問:在寺院要學五部大論,五部大論是為出家人設計的架構,像我們這樣的在家人學過《廣論》,想要進一步學習的話,應該學哪些課?

 

答:說“五部大論是為出家人開的課”是錯誤的,學習是為了解脫、成佛。佛陀時代,出家才有機會學習;沒有出家,應該是沒有辦法學習的。戒律就像校規,校規是為了學習而制定的,戒律也是如此。我們單看幾條戒條可能看不出來,如果去翻讀整個戒律,它是將聞思修當成非常重要的內容來說,可以說,除了聞思修之外,什麼都不行。為了能更投入聞思修,首先規定不能結婚、有小孩,這樣一來,自己自由許多,有了更多可運用的時間。次如規定出家人不能摸火(點火),這點與煮飯、燒水有關,很簡單的道理:如果可以燒水,就要準備一個鍋,有了鍋,就要有地方放置它,如果再有了床、墊等,就必須要有一個房子……,這樣下去就沒完沒了了;還不如只拎著一、二件換洗的衣物,走到哪裡就住到那裡,這才是最有利於學習的方式。只是這種情況實在令人難以忍受,所以後來就有了一些出家的大學府。雖然有房子住,有食堂可以吃飯,但那就跟學校一樣,所以還是可以很好的學習。出家最主要是為了學習,不能碰火等戒律也都是為了學習,所以是否出家不是重點,重點是要聞思修。

 

  噶當派有教典派、教授派及口訣派三派,無論哪一派都沒有提倡要出家,而是提倡必須修行。噶當派之所以分成三派,並不是以出家人要學這些、在家人要學那些而作區分的,學習大經大論為主的是教典派,單憑師長的教授或口訣而修持的就是教授派或口訣派,有點像現在只學《廣論》等,或許連書本都沒有,就是對暇滿等內容一再思考,看看自己是否能做到這些。因此,並沒有區分出家人要做什麼,在家人要做什麼。 

 

  聞思修的內容則是《廣論》的內容——三士道或三主要道。三主要道是佛法的中心,如樹之主幹,從其衍生出的內容,如枝葉般非常茂盛,探究不完。學佛是直至成佛才學完,連十地菩薩都忙著到處聽經聞法而修行,更何況是我們呢? 我們要慶倖有這麼多經典可以學,否則幾十年就可以學完、修完的內容,其實就不值得學了。

 

  問要學哪些課?我覺得是看自己的狀況,如果自己的時間、能力不允許,就盡可能地學《廣論》。先學《廣論》,以《廣論》為第一。自己的時間、能力還可以的話,學《地道》、《八事七十義》、《四部宗義》,再進一步就學中觀方面的內容,如《入中論善顯密義疏》、《辨了不了義善說藏論》,接下來就學量論。再可能的話,就看看般若方面,如《現觀莊嚴論》。我認為如果不學《地道》,即使很努力地讀《廣論》,對《廣論》的認識仍會是片面的,如果學了《地道》,對《廣論》會有另一番認識;與此相同,越認識《八事七十義》、《入中論善顯密義疏》、《四部宗義》等,對《廣論》的看法又會不一樣。戒律方面,因為沒有出家,所以暫時不能學,除此之外,五部大論的其它部份都非常值得學。五部大論中的四部都非常重要,但學下來其實就是《廣論》。我們要盡可能地把所學到的回歸到《廣論》,剛開始時,會覺得彼此是別別分離的,完全是兩回事,可是一再一再深入學習,聽說會是完全一致的。

 

 在臺灣這麼忙碌的社會,就儘量先聽聞《廣論》,然後再搭配自己的時間學習周遭的論典,學得越多越好。最終如果要出家的話,就可以學藏文,畢竟用藏文直接讀論典與用中文讀論典是不同的。現在所學的論典都是從藏文翻譯過來的,翻譯的書畢竟與原文有很大的差異。可是也不要以為懂了藏文,去讀這些論典就會懂,我也算是懂藏文的人,但是進了三大寺,還是要學很多年,所以懂藏文一樣還是要學習大論典的。想從藏文開始、有打算到印度至少十來年以上的人,可能就可以學藏文,如果沒有那麼大的毅力,就不建議去學藏文。

 

 

 

 

問:是否學習《釋量論》等是主要,而繞塔、念佛拜佛等法是輔助?

 

答:這些(繞塔、朝聖)都帶有緣起的成份在其中。現在旅遊、觀光,沒什麼其它的含意在其中。但是以前為什麼提倡繞聖山?就是有人希望遠離紅塵、雜事,願意完全符合解脫、成佛的條件,到山上去修。現在的繞塔、繞聖山,不論是依於旅遊或朝聖的目的,首先都需要先離開自己的家,去到聖地緬懷聖者的行為,味道是相近的。而且那些山也是被祖師大德加持過。有這種用意。念佛這個部份,在密續中幾乎都是念佛的修行,念佛與修密幾乎是等同的,但不是用口念,是用心來念。講《廣論》六加行時,說到觀想資糧田,用空性的方式空掉、七支供養等。也就是,我們學的是這些內容,學習後要把這些內容整理為一座間可以修的內容。像我們現在認識“這是資糧道”、“這是加行道”等,認識是認識,但好象就沒什麼了。其實是熟悉這些內容,再透過《廣論》六加行這樣的方式修。但是這些是心裡的歷程,觀想壇城、再如何如何……,這些都很麻煩,還不如用念的比較快。於是這種情況發展下去,變成念得愈來愈順,就不太去想了。到後來,根本就不想了。儀軌的部份也也是愈來愈短,短到最後就念幾個字的咒。

 

 

 

問:法稱菩薩等是修行很好的人,一般人要怎麼修?

 

答:佛典有很多,五部大論就是將整個佛典區分為五個部份。這些說的也是相同的話,會非常提倡去聞思修。但是一般來說,沒有這個環境。我們要先認識以前的環境,以前印度,是出家才有學佛的環境,離開僧團是沒辦法學什麼佛的。西藏也是如此,以前西藏,幾乎沒幾個在家人在學經論,像《廣論》這些經論,哪有在家人學?一般來說聞思都有困難了,哪裡學得起經論。在這種情況下,就只能去繞塔、持咒等。現在不同了,現在西藏也有在家人學經論。

 

 

 

問:一般所說的“諸行無常”中,“行”指的是什麼?

 

答:行就是無常;無常與行同義。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有漏皆苦、涅槃寂靜。《釋量論》消文時曾經提過:無常、所作性故、行等,皆等同化。諸行,指的是受內外因緣所影響,涵蓋的範圍包括水、陽光等一切無常。此外,行、無常裡還能區分有漏與無漏,而僅只有漏的部分會苦,無漏的無常則不會,故說有漏皆苦。

 

 

 

問:大乘之門所指稱的是什麼?

 

答:由止、觀所生出的菩提心。一般的說法多半是修悲心就能產生菩提心,事實上,沒有透過止、觀,菩提心無法生起。最簡單的情況,例如聽聞法王傳法當下,可能覺得有強大的宏願且信心百倍,一旦離開法場,原本升起的熱情便逐漸消褪。委實說來,缺少止、觀做為基礎,菩提心無法任運而起。

 

    資糧道以上,即稱為道,與涵蓋見道、修道、無學道的道諦不同。而道的定義是:任運而起的出離心所攝受的智或現觀。雖說我們偶爾也會生起,不過那只能說是情緒化地生起,無論是聲聞、獨覺或大乘,要有任運而起的出離心,才能算是入道。假若不是從小乘入道,而是由大乘,入道時菩提心與出離心將同時任運而生起。這裡所要強調的是任運而起的出離心,不管是大小乘皆然。通常談五道,事實上等同于任運而起所攝受的現觀。

 

 

 

問:懂了空性後,就不會作惡?

 

見悲青增

 

問:提到修空正見之前應先有菩提心……,換句話說,空正見與菩提心是可以兩個獨立的,對嗎?可是過去課堂上曾經提過寧瑪派的說法是,有了空正見就不會行惡,感覺兩者似乎是相互依存,有了空正見,自然就會產生菩提心。為什麼?

 

答:這說法倒也不是寧瑪派所講,應該是達摩祖師,他來過西藏三次,也到過漢地。乾隆皇帝的國師——章嘉活佛曾說達摩講過這句話——有人問達摩,懂了空性後會不會作惡?作了惡之後,可不可以用它來懺悔?他的答案就是:懂了空性後就不會作惡,因為懂空性的時候會同時修悲心……。

    如果就大體而言,可能是滿有道理的吧!但是如果追根究底去觀察,還是不行。在說明為什麼之前,首先,得先談斷煩惱。我們說要斷煩惱,至少要斷除的是欲界煩惱,而煩惱可以分成欲界的煩惱跟上二界的煩惱,光針對欲界裡的煩惱,除了無明、偏見之外,還有貪……等,這些都是惡,所以只要有欲界的煩惱就一定有欲貪,有了欲貪就是不善業。若說懂空性就不會作惡這句話要講的通的話,那就是懂空性,欲界的煩惱就會不在,也就是說,斷除煩惱的同時一定要懂空性,讓兩者接洽在一起。然而事實上並不是這樣,我們很容易瞭解的一件事情就是,在我們達到、現證空性的時候,那個時候還是會有煩惱,在加行道的時候雖然沒有現證空性,但會懂空性(加行道的暖、頂、忍、世第一,就是講空性),可是煩惱還是在那動也不動,所謂沒有動,是指像我們現在雖然很恨煩惱,但就算再怎麼氣,煩惱還是會顯現出來,所以出世間要斷的就是要斷那個種子,而這些都是要等到見道開始才會有,所以才又說追根究底是說不通的。

    總括來說,懂空性的概念對於通往佛道的幫助非常大,懂了空性就似乎可以說懂了四諦,而要懂四諦或許也可以說一定要懂空性,瞭解四諦與否跟是不是瞭解空性可以畫上等號。而宗大師最提倡的就是要有出離心,有了出離心才有辦法產生悲心,彼此間的關聯非常緊密,從這樣的觀點來看,達摩祖師的講法是說的通;但是從細微來看就不行。

 

 

 

 

問:道要以懂空性為准,通常修共下士道法類時還不懂空性,這算是唯一之道嗎?

 

答:現證或了悟空性的智能,便稱做道,也是唯一的道。佛陀教法談的就是成佛與解脫,其它全都是方便,真正要引導的還是在解脫與成佛,而唯一能達成的就只有瞭解空性的智能。談空性會談無分別的瞭解、不執著,因此會涉及學「見道」、「修道」、「無學道的心」。然而這是追究到底時所談的,因現證空性的心是道,所以與其周遭相關的亦歸類到道。就道的情形來說,包含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然而在《俱舍論》的批註裡,會提到無學道不是道;也會談到資糧道和加行道不是道,只有見道與修道才算是道。用意是資糧道與加行道仍在輪回,沒有能力走向涅槃之城,要走向涅槃勢必得開悟,再者透過開悟斷除煩惱。一方面要悟、反方面來說須斷,而資糧、加行,既沒有悟,也沒有斷,又哪來的道呢!見道,雖然尚未斷除乾淨,但還是有斷的內容,所以稱之為道,而修道為道就更不在話下。至於無學道,已經全部斷盡,因此也不能說是道,有部有此一說但並非整體,如《大毗婆沙論》、《俱舍論》皆有談到這說法。

 

   至於通常的說法,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都是道,這一說並不會否認有部一些派系的說法,真正斷煩惱、證悟法性的是見道、修道,可是資糧道與加行道是培育見道的基礎,舉例而言,拿起刀子打算砍人時,這不是刀子落下、真正帶有殺傷力的那一刀,然而就像刀子落下前必須先提起拿著刀的手臂般,因此也稱之為道。安住在涅槃已經達到安住的境界,不會衰退,如此的功能,無學道有,因此也會談無學道是道。其實無須理會太多,別派認為見道、修道才是真正的道,基本上自有其想法。我們自己看五道也會有別的想法,其實大家考慮的點都一樣,只不過是把手臂這部分的功能也視之為道,這是從前行談起。

 

   此外,任運而起的菩提道、菩提心、出離心亦稱做道,《廣論》裡的用詞定義比較看不出來,否則任運而起的菩提心才是菩提心,其它不稱做菩提心。同樣地,任運而起的出離心,才是出離心,而由任運而起的出離心所攝受的才稱為中士道。嚴格地說,希求今生或來世所占的比重何者為大,例如以60%為分野,倘若以60%的比重希求來世,用這樣的心態攝受的善法,全為下士道,不論所學為皈依、業果或其它,全然會是下士道。假設,不僅將60%的精神心力放在求來世,其中又有60%的比重是具備任運而起的出離心,這就會成為共下士道,事實上可以說已進入中士道。中士道的內容,以廣論的講法為四聖諦、十二因緣,其實皈依等,皆可以匯入。就單單看是否為任運而起的出離心所攝受,是的話,則為中士道,否則什麼都不是。同樣地,如果以整部《廣論》來看,只要有任運而起的菩提心,則會是上士道,否則什麼都不是。

 

   《廣論》是以教的方式來傳,好比說故事,而非以理的方式來傳,若以理的方式,則會是剛剛說的如此。這兩者並不衝突,只不過當我們看廣論時,不容易想到這些,尤其是沒接觸其它經教的話。例如,問及中士道談的是什麼?若回答四聖諦或十二因緣,答案就錯了,四聖諦不是道,因四聖諦裡的苦諦、集諦都不是道,滅諦也不是道,只有道諦才是。我們通常容易說些大家都瞭解卻又奇怪的話,例如指著佛堂時輪、八吉祥的象徵物便直稱時輪或八吉祥,說穿了根本不是,可是大家卻又瞭解,這是因為大家有共識所造成,而《廣論》則類似這情況。    

 

回到主題,唯一的道便是空正見,現證空性的道才是唯一,因此將前行(資糧、加行)與後行(無學)納入道。而出離心與菩提心則類似其支分。倘若一離開空正見,這些全不是道,問題是這些與空正見相輔相成,有了這些才能產生空正見,因此也能將其歸類到道。倘若去看《現觀莊嚴論》,裡頭說的道就會很多,而《廣論》說的是三主要道,因此把《現觀莊嚴論》等等整合成三個內容。《般若經》又不同,其名相之多,光看《瑜伽師地論》就好,談的全為某某三摩地。確實佛經裡有,例如《華嚴經》等,都有其固定的內容、固定的修法。只不過,這麼多的內容都會是道嗎?是或不是,全以空性、空正見為標準。

 

以上所述分兩方面:(一)基礎與結行為何會變成道,因為他們是空正見的助力或善後等概念。(二)菩提心、出離心是道,通常會覺得這些理所當然是道,尤其像菩提心如此偉大,但之所以成為道,全因仰賴空正見,因此從支分方面來談,這也是道。總之,說穿了這就是唯一的道,就像有“無自性”般,任其滋長,直到一定程度就會是道。

 

 

 

 

問:以初學經教的人來說,應該先從哪一門課開始學起?

 

答:首先要學《廣論》,若可以還要學《入中論》。為了學好《廣論》及《入中論》,在學習《廣論》及《入中論》的同時,以《心類學》、《地道》、《四宗》、《量論》、《唯識》、《八事》等之次序學習,由此補充《廣論》及《入中論》,相信如此便可更好的學好《廣論》。

 

 

 

問:為什麼要背下經典或偈頌?有特殊的用義嗎?

 

答:許多佛教典籍的偈頌意義深遠,區區一兩次上課或研讀,難以理解,就算是能理解也很有限。因此,最好先背下來,之後要邊背邊思惟,若能如此,你將發現一直會有許多新的體會與新的認知,任何經典都不例外。而且,大部分的經典其內容相通,猶如同一作品的不同版本。所以,通一本,事實上是能同時通許多本;但是若不深入,多本乃就真的是別別無關的多本了。有時即使看完一遍佛教典籍,自己以為有些理解,其實也並不會是真的;此外,大都只有可能讓你頭昏腦脹,但無論如何,背誦典籍很重要,當然也是件辛苦的事。

 

 

 

問:家中置放已久的佛學雜誌若要回收,該如何處理?

 

答:佛學雜誌放在自己面前,念六字大明咒,同時觀想佛學雜誌上的三寶一一回到自己的淨土,就可以回收了。其中,最主要的是觀想佛學雜誌上的三寶皆一一回到自己的淨土的這一道程式。

 

 

 

問:菩薩佈施內外一切財物(“內”指身體),身體難道不會痛嗎?

 

答:初地以上的菩薩(“大菩薩”指初地以上的菩薩)割身肉沒有痛苦。如樹林中,砍一棵樹,其他的樹根本沒有想法,不會高興沒有被砍伐,也不會生氣它的同伴被砍伐,菩薩也是如此。《寶鬘論》說:他沒有身苦,更不會有意苦。在佛本生故事中,常常可以看到菩薩捨身喂虎、將頭等切下施給他人等,而別人也可以使用它,換完了以後,會碰到帝釋天等,一發願,菩薩又恢復未舍之前的模樣。這些故事是真實的,是在說初地以上菩薩佈施才有的情況,如果是初地以下的菩薩佈施,身體壞了就不能複元了。

 

初地以上捨身不會感到痛苦是因為有意生身的關係。輪回之身是因無明造業,後來愛取有滋潤,墮入輪回,所以我們的身體是摻雜煩惱而有。輪回之身中,比較好的算是色界的身體,它可以穿牆透壁,不會有障礙,而無色界根本沒有身體,所以更好。所謂意生身是純粹善業與所知障產生的身體,沒有摻雜煩惱。我們通常會講淨土,凡夫也可以生到淨土,淨土之身就是意生身,初地以上菩薩的身體也是意生身。業與煩惱配合下所產生的身體就是輪回之身;雖然有煩惱,但是如果當下可以完全控制,只有善業與所知障搭配的話,往生的當下,一定會生到淨土,一生到淨土就會變成意生身。阿羅漢完全斷除煩惱,所以他往生時,現起的只是善業與所知障,所以他一定會去淨土,而且一定是意生身。而菩薩與凡夫一樣,還有煩惱,但是菩薩可以隨意擺佈煩惱,因此他可以藉由善業與所知障生出意生身,所以初地菩薩以上的身體是意生身。但是淨土的身體與初地以上菩薩的身體是有所知障搭配而生的,還是有弊端,因此會談到佛的身體,佛身是由智慧所顯現的,根本不會雜染所知障。

 

總之,初地以上因為有意生身,所以佈施身體不會痛;初地以下沒有意生身,是煩惱搭配產生的身體,所以佈施身體就會有苦。

 

 

 

 

問:以自續派而言,菩薩沒有波羅蜜多,那麼菩薩會行六度嗎?即菩薩沒有佈施波羅蜜多,如何行佈施波羅蜜多呢?

 

答:我們有佈施,但沒有佈施波羅蜜多,不要說我們,連菩薩也沒有佈施波羅蜜多,但是菩薩會行六度的實踐,要說菩薩有六度的實踐,實踐不表示已經得到,就如同我們在學佛,也在實踐佛道,但還沒有得道一樣。《廣論》的上士道雖然說了六度,但是並未清楚界定“波羅蜜多”,文字上雖然會說菩薩勇猛精進行佈施波羅蜜多,但不表示菩薩有佈施波羅蜜多 (以自續派而言)。

 

初地菩薩會得到增上佈施波羅蜜多之實踐,二地菩薩會得到增上持戒波羅蜜多之實踐[注1]。為什麼這樣說?佛在經典裡說:對於一切內外財物、受用、眷屬、自身等全無一點捨不得的貪著心。對我們而言,不要說是切肉,就是一點點財物也捨不得,但是初地菩薩已經得到意生身,即使割肉也沒有感覺,就跟剪頭髮一樣,割剪之後馬上會長出來。佛典中會說,佛在未成佛前某一生中,若有人乞手、眼等,菩薩都會施捨,帝釋天看了就很感動,而後菩薩一祈願,身體就立即復原,有這樣的情況說明他是初地以上的行者[注2],初地以上的菩薩舍的是意生身。意生身不是垢染五蘊所成,阿羅漢無餘涅槃之後的身即是意生身,初地以上菩薩之身也是意生身,若凡夫能生到淨土,淨土之身也是意生身,除這三者外,沒有其他意生身。只要是三界輪回之身,就一定是業及煩惱所生,只要有一丁點煩惱雜染,就只能淪落到三有。我們的人身及許多很好的受用,都是前世所造的善業所帶來的,但是因有煩惱雜染,所以就只是輪回的福報,如果沒有任何煩惱雜染的善,就會造就淨土之身、阿羅漢無餘涅槃之後的身及初地以上菩薩之身。說是“意生身”,是身體如意之意,若有意生身,有人想傷害菩薩,菩薩不想讓刀劍傷害,刀劍是無法傷害身體的,如果菩薩願意承受砍殺,被刀劍割截以後的的意生身可以立即還原。“增上”說明的是,如初地菩薩,其在佈施方面無一丁點垢染,所以是增上,但是初地菩薩在持戒方面仍然不行,此處的戒指的是別解脫戒及菩薩戒,這些戒十分微細,初地菩薩仍會有損犯的情況發生(損犯非是破戒),因為在持戒方面仍有垢染,就不是增上。

 

以效果來說,要達到完全無垢,佈施比較容易達到,持戒比佈施難,六度之間有難易之別。菩薩從資糧道開始對六度就是一視同仁地修,不是先修佈施,再修持戒、再修忍辱…,菩薩既會佈施,也會持戒、忍辱、精進…,但是完成時是佈施會早一步,第二步是持戒、第三步是忍辱,接續是精進、禪定、般若等。如前所言,初地菩薩已得意生身,要佈施任何東西都可以變出來,佈施自己的身體也可以再長出,何樂而不為,所以初地菩薩沒有任何佈施方面的垢染,連做夢都不會有。雖沒有佈施方面的垢染,但是仍有持戒以上的垢染,至二地時,持戒方面的垢染才會消除,連夢中都不會有,但是仍有忍辱以上方面的垢染。總之,菩薩對六度是一視同仁地修,但是因難易不同,每一地達到的成果不同。

--------------------------------------

 

[注1]若是應成派,就不用加“實踐”。

 

[注2] 雖然經典說內外一切都應該舍,但是對凡夫來說,外在財物、受用等可以舍,身體的佈施要初地以上才能舍,初地以下,若舍自身會犯一些戒,所以不准舍自己的身體。

 

 

 

 

問:何謂波羅蜜多?

 

答:“波羅蜜多”是度彼岸。何謂度彼岸?在《般若經》中有很多“度彼岸”的文句出現,可是“度彼岸”一詞一直沒有清楚的界定,直到陳那菩薩才對“度彼岸”作界定,之後對“度彼岸”的界定愈來愈清楚,也出現很多的說法。

 

    既然是度彼岸、到彼岸,那是正在去彼岸?還是已經去了彼岸?以應成派而言,度彼岸包含正在去和已經去彼岸,而自續派認為已經去到彼岸才是度彼岸,所以只有佛的波羅蜜多才是波羅蜜多。以佛來說,佛的佈施波羅蜜多與持戒波羅蜜多沒有任何不同,或者可以說佛的每一個智慧都是佈施波羅蜜多。當然,佈施波羅蜜多是從佈施來講,佈施是一種舍心,而佛的空正見就是舍心,佛的舍心就是空正見。我們不同,我們的眼識只能看到形色,耳識只能聽到聲音,但佛的眼識既可以聽到聲音,耳識也可以看到形色,所以佛的十個波羅蜜多可以等同化,這是題外話。 

 

    總之,以自續派而言,已到彼岸才是波羅蜜多,所以十波羅蜜多(或六波羅蜜多)要等到成佛才會有,未成佛前無波羅蜜多可言。以應成派而言,正在度及已度都是度,所以初地菩薩的佈施就是佈施波羅蜜多、持戒就是持戒波羅蜜多、禪定即是禪定波羅蜜多……,佛的佈施、持戒等當然是波羅蜜多。除應成派與自續派的說法之外,有許多大師也會有不同的說法,但是都不外乎界定在聖者菩薩的什麼與佛的什麼這樣的內涵中,沒有人會說一般凡夫有佈施波羅蜜多等。

 

 

 

 

問:補特伽羅沒有任運而起的出離心,就一定耽著三有?

 

答:即使有任運而起的出離心,也不見得不耽著三有。雖然出離心與耽著三有是衝突的,但是如我們心中有的貪與瞋本來就是對立的,可是我們心中可以二者都有(只有佛不是,佛心中全是正面的善)。我們現在沒有任運而起的出離心,可是有時看典籍時會非常厭惡三有,認為自己一定要出離,但是過兩分鐘就不見了,可以說我們有任運而起的耽著心,但是偶爾還是可以出現出離心。入道者也是一樣,他有任運而起的出離心,但偶爾還是有耽著心。所謂任運而起,就如我們有的貪瞋癡一樣,稍為遇境就會很輕鬆地現起來。所以有任運而起的出離心的行者,他們也不是時時刻刻都有出離心,因為他們還是會睡覺,夢裡會夢到一些什麼很難說。我們看經論,可以說得頭頭是道,但是要達到具有任運而起的出離心是很困難的。任運而起就是不加造作、很自然很自然地生起。我們現在必須對“三界為什麼是苦”想很多理由,才會有一點酸酸的感覺,所以是要加造作,才會生起。

 

 

 

 

 

問:任運而起的出離心與真實的出離心(或具義的出離心)有何差別?

 

答:二者之差別類似現在所說的學術及修行,要產生真實的出離心,必須瞭解四聖諦;要瞭解四聖諦,要瞭解苦諦。苦諦有四行相:無常、苦、空、無我,以無常、苦、空、無我所表徵的染汙品即是苦諦。透過無常瞭解苦、透過苦瞭解空……,具備瞭解這些染汙品的條件才是真實的出離心,說“真實”的意思是正品、非贋品。任運而起的出離心則是從量方面來說,已達到不需造作即能生起,也就是即使你不想它,它都會自然產生出來。例如我們的貪瞋癡是任運而起,只要稍有一點風吹草動馬上就生起,所以我們的貪瞋癡是達到任運而起,若出離心能達到如現在貪瞋癡不需造作而生起的情況即是任運而起。但是要達到任運而起是否一定要瞭解苦諦?不需要。如果一個行者他不是很瞭解苦諦,但信心滿滿、很努力地修,是可以達到任運而起,但是卻不是真實的出離心。有真實的出離心,也不見得是任運而起,比方說一再研讀佛經、經過思惟、辯證,真正瞭解苦諦的內涵,即是真實的出離心,但是尚未達到任運而起的量。資糧道可分為下、中、上三品,剛入資糧道下品一定是任運而起的出離心,但是不見得是真實的出離心;但是資糧道中品以上除了是任運而起的出離心外,也必須是真實的出離心。所以產生出離心不見得是真實的出離心,但是也不是因為它不是真實的出離心所以就很糟糕,只是說與真實的出離心有差別,並沒有否定它,它還是非常好。

 

    此外,如地獄的眾生或被抓進監獄的犯人,皆有很強烈想逃出地獄或監獄的欲望,從一方面說,它是一種想出離的心,但從另一方面來說,它也是一種貪——想離開監獄,有這樣的欲望,厭離監獄。厭離與希求其實是一體二面,有欲求就一定有厭離的物件,所以出離的對象若不是輪回(或希求涅槃果),就一定是貪。修色界、無色界這樣高深禪定的人為何不能脫離三界?因為他們都是以一種貪心為動機,所以不具出離心,只能說是畏懼心、貪心。或許有人想追求涅槃,可是對涅槃及其反面(輪回)不是很瞭解,但精神達到任運而起,就是任運而起的出離心。總之,出離心一定是出離三界,任何想出離監獄到陽明山遊玩、想出離欲界到色界去享受等,都是一種貪,不可稱它們為出離心,因為沒有出離心的內涵在其中。倒也不是所有沒有出離三界的希求都不好,如追求暇滿、人天、上二界等,也是一種善,既然是善就一定要奉行,但這樣的希求不是出離心[注]。

 

    總之,只是厭離三界與瞭解佛陀所說厭離三界的內容還是有差別。為何三界那麼糟糕?佛陀有一系列的闡釋,依照這些內容去厭離就是有真實的出離心,若非如此,自己有自己的想法,就不是真實的出離心。所以真實的出離心與任運而起的出離心二者有差別。透過以上所言,還可以瞭解一點,若問“資糧道菩薩是不是一定瞭解四聖諦?”就不一定,因為入資糧道下品不需要瞭解四聖諦,但是資糧道中品以上就必須瞭解,因為資糧道中品的出離心不只是任運而起且是真實的。未入道的凡夫若能精進研讀佛經論典,偶爾可以出現真實的出離心,但是沒有任運而起的出離心,因為產生任運而起的出離心就相當於入道。任運而起的出離心產生的當下就是入道,所以不管是小乘、大乘,有沒有入道是看有沒有任運而起的出離心,入道的標準就是它,所以入道行者必須是具有任運而起的出離心這種想法的人。

-----------------------------------

[注]

 

佛陀傳法時只有大乘及小乘,金剛乘也包含在大乘中,所以佛經只有大乘經典與小乘經典,沒有第三種。分類大、小乘佛經不是以所詮(內容)而定,而是以目標而定,小乘經典的目標是涅槃,大乘經典的目標是成佛。既然目標只有二種,道也只有二種——小乘道及大乘道。當然暇滿也是一種目標,但不是真正的目標,所以達到這個目標的道就不是真正的道。我們確實是需要脫離三惡趣苦,需要有人天身,斷除三惡趣的種種方法確實是達到人天的方法,所以斷除三惡趣的方法也是一種善,但是這種善是從一個苦跳到另一個苦。從我們來看,是由惡趣跳到善趣,很了不起,但是聖人看來,這是從苦諦跳到苦諦,沒有真正的樂在其中。

 

 

 

 

 

問:聲聞、獨覺有沒有福、智二資糧?

 

答:沒有。聲聞、獨覺沒有福智二資糧,我們也沒有,不是做個大禮拜、打掃佛堂等就會有資糧。所謂資糧是大乘資糧道以上者才有,與佛的法身、色身要有密切關係,要對得上。資糧如同手印一樣,我們蓋手印,手指不是手印,手印不是手指,但是手指與手印可以完全對得上,其他的無法替代,資糧與佛的色身、法身的關係要像這樣。因素也有很多種,我們會發願想成佛,這可能成為成佛的因素,但是這個發願與成佛的關係並不是很密切,如西瓜的種子是西瓜的因素,但是怎麼看都不像西瓜,也沒有西瓜的味道,但是快成熟的瓜就跟可以吃的西瓜很像。資糧是針對佛果而言,因此才說大乘資糧道以上才有福、慧的資糧,其中慧是法身的資糧,福是色身的資糧。在《現觀莊嚴論》、《寶鬘論》中都強調聲聞、獨覺沒有資糧,雖然其他的人也會舉出「聲聞、獨覺也有資糧道」、「聲聞、獨覺也有很多出世間功德」等疑難[注],這部份都不會被否認,不會說他們沒有善,他們也具有大善,但是資糧一詞是針對佛果而說,所以可以確定聲聞、獨覺是沒有資糧。

------------------------------------------------------------------------------------------

[注]聲聞、獨覺也有很多出世間功德,一般會將他們的資糧說成次等資糧。(此處「次等」不是指例如劣米也是米,有優劣關係,而是指根本不是。)若問聲聞、獨覺有沒有資糧?回答是:沒有。如果又問聲聞、獨覺有沒有次等資糧?應答:有。假使問:聲聞的資糧是大、中還是小?針對「聲聞的資糧」這個問題是可以回答的,可以將聲聞的那些福德說是「聲聞的資糧」。

 

 

 

 

問:上課時都會有人幫忙打掃,常聽有人說這是積功德,我是覺得就算是也不要講出來,講出來,事情的本質就會變調,本來沒這樣想的人會被影響,本來是很純淨的事會變質。所以我們是不是不要強調、不要常常說?

 

答:或許常常說會變質。我們通常會說“為了成佛要累積資糧,要馬上來做……”,嘴巴會說“我做這些是為了成佛”,但是最後會因為自私的想法而變質,就跟當初所講的差很多,確實會產生這樣的情況。惟成佛、解脫,若不變質,不論嘴巴講或心中想都好,都必須要有這個目標,因為做事一定要有目標。心中有了目標,為了這個目標打拼,就像在牆上釘個釘子,先在牆上選好要釘的位置,然後將釘子對準位置,再用槌子一再往釘子的正中央去敲,才會釘下去。若是認為何必那麼強調的左敲一個洞、右敲一個洞,怎能釘好釘子?故定住成佛此目標,就如釘釘子;不論做什麼事都可以,但要一直往成佛的方向努力,這是必要的。我們常唸的“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瞭,普願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要時時放在心上,這是需要的,所以不是什麼都不想。

 

“修行是不能分別,不要想麼多……”這是要看是從哪方面講,並不是說什麼都不要想。一定要思惟,佛法會要求我們要正知而行,正知而行就是,知道正確的目標,依此目標而行持。當然做事時若講得怪裡怪氣就不是正知而行。另我們常講“做事不求回報”,“不求回報”是說,如果我今天幫你什麼,不希求你往後能幫我什麼;若我幫你什麼,其實是希望你也可以幫我什麼,就是“求回報”。若是為希求成佛、解脫而做,不稱作“求回報”,因為若是什麼想法都沒有,就不會有戒、定、慧,不會變成任何修行,例如有一隻螞蟻跑過來,雖然很討厭,但因懶的動而沒有殺,雖然未殺生,但無善惡可言;或是很想打死,但是因為法律保護動物,所以不敢打下去,這也不是善;為了業果不打才是善;若是思惟自己跟螞蟻一樣,也是不知道轉過多少次輪回,想一想輪回的過患,就會種下走上解脫道的資糧。雖然同樣沒殺螞蟻,但結果有很多差別。

 

 

 

 

 

問:若如此我們周圍有太多這種謗法狀況,眾生不是太可憐嗎?諸佛菩薩豈不是忙壞了,要拯救這些造比五無間罪還要重的人?

 

答:我覺得你講的幾乎都對,除了「諸佛菩薩忙壞了」這一句。因為謗法者太多,所以諸佛菩薩都沒事做。如果大家都乖乖聽話,心相續有一定的成熟,諸佛菩薩才會比較忙,因為要來教大家修行,如果大家都離法太遠,他們下來做什麼?

 

 

 

問:可是他們很慈悲,看到眾生罪業重,應該愈是感到不忍,就像佛陀當初會宣說正法,度化五比丘,就是五比丘在過去生中,曾經傷害過佛陀,佛陀因不忍才度化他們,反而是我們這些不太好也不太壞的眾生會比較慢?

 

答:其實五比丘在累世累劫都有很好的善根,因在那一世成熟,所以才有因緣值遇佛陀。我們不是「不太好也不太壞」,其實根本是壞透了,才會淪落到這個地步。即使天龍八部在那邊施甘露雨,如果種子是燒過或是爛的等不能成熟的種子,也沒辦法長出任何東西。天龍八部或佛陀不會對爛的種子施甘露雨,世間的雨因為無心,所以不會管爛種子、好種子,要下就下。諸佛菩薩不會做這種笨事情,他看到種子確實會發芽,就會施雨,一秒也不會遲到,故諸佛菩薩會看眾生能不能成熟、會不會發芽,不能就沒有辦法。如你所講,他們確實會很傷心,可能躲到一個沒有人的地方傷心吧。

 

 

 

 

問:如果沒有學小乘法,且抱持著「質疑小乘法真的需要學嗎?」的態度,這樣算不算謗法?外道會講佛教如何如何不好,這些人也算謗法嗎?密乘輕視大乘法,修學大乘者不學小乘經典,彼此之間互相忌諱、不學習,是不是也是謗法?

 

答:或許是,講「需要嗎?沒有任何幫助吧?」這樣都算謗法。

 

謗法的情形很多,若想瞭解的話,就要思考《菩提道次第廣論》成佛、解脫是最有意義的事情!再沒有比成佛、解脫更有意義的事,成佛是最究竟的安樂,解脫也是,是我們無始以來沒有做到的事、是最偉大的成就。退其次,即使下輩子能得暇滿人天、生淨土、也是非常了不起!

 

我們真的很可憐,一輩子努力,好不容易讀到大學畢業或博士畢業,又要開始另一個拼命的工作,拼到五、六十歲,真的很辛苦,拼得差不多時,人已經老了,要玩要動都不太行,所以努力一輩子的成果要如何去享受也不知道。若是這些可以帶到下一世也還好,但是下一世即使生為人,也要從頭開始再來一遍,更何況變成他種有情,那就更麻煩。

 

故成佛、解脫會變成非常重要,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如果我們能走上正途,又在這條路上種下一些好的種子,那真的是非常可觀、很有價值的事。若在此生走上了叉路或是完全顛倒的路,又種下相違的種子,如謗法就是跟正道完全叉開、顛倒的路,此等事確實是非同小可。故謗法罪障重過五無間罪確實是事實,殺人是很嚴重,惟重不過謗法。

 

 

 

 

問:曾經聽過一個故事,有一隻蜈蚣藏在地板下面,寺廟的僧人在學經還是辨經時不小心踏死它,之後蜈蚣轉世為人,入了同樣的寺廟出家,什麼都不會,只會當時它被踩死時的修行法門,蜈蚣當時雖沒有意識要學法,可是為何來世卻能夠有這樣的作為?

 

答:我有一位同學,比我低一班,是位康巴人。康巴人很跩,西藏人會說,沒有康巴人就沒有跩。可能什麼都沒有,可是在別人面前就很跩。那位同學就是典型的康巴人,什麼都不會,沒什麼本事,但他天不怕地不怕,天天很會擺架子。有一次到dlansl辨經場,他根本不會辨經,但一上場就虛張聲勢地說:“你們穿得很不錯,養得也胖胖的,外表是不錯啦,但我今天要看看裡面有什麼!好吧,不說閒話,照著我問的,一句句的回答!”總之,很耍威風,別人都被唬住了,不敢回答。有位比我高二班的學長,曾經與我在拉然巴班同班二、三年,是班上最優秀的同學,有一次,看到這個學弟雖在沙拉寺,整天卻只是吃喝拉撒睡,沒什麼正業,就好言勸告:“你到沙拉寺,既不讀經也不學習,待在這裡幹嘛?不如回家還可以幫忙父母做事,父母在家鄉擔心你在外面的情況,在這裡又不好好努力……。”總之,功課很優秀的學長就如此勸告他,他就回說:“你教我回家鄉,到別處做事情,虧你還是個大智者,講出這樣的話。在三大寺,即使我不能夠修行,也有這麼多人背誦、辨經,修學五部大論,睡在那邊都可以灌很多進去,我到別處去幹嘛,還有什麼地方比這裡更好?”學長雖辯才無礙,卻也無話可說。西藏人也說,在家鄉的小寺院勇猛精進,還不如到三大寺睡覺。

 

    其實願力真的很重要,比如我們沒有什麼修行,聽到有人生病或出麻煩事時,大家一起努力地回向、發願,就會有非常大的幫助;反之,若無真心的回向、發願,雖然修法修了半天,也不會有太大效果。回向、發願真的非常重要,我們若是慢慢地去觀察,可以體會得到。有時我們可能會一整天幫助別人做一些事、修一些法,可是不見得會有大效果,即使沒做什麼事,可是卻好好的回向、真心的發願,會有效果。佛菩薩之願力不用講,真的不可思議,但即使我們這些凡夫俗子,若真心發願、回向,效果會看得出來,是不是我自己看錯了,我不知道,但是我自己是有很多這方面的體驗。

 

    《菩提道次第廣論》中士道會談到,我們的很多所做所為或許可以說是善,但要說是修行,或者說是與解脫有關係,變成成佛及解脫的種子,真的是太難太難了,幾乎是沒有,唯有一種情況,即是靠殊勝福田的力量。若在我們認真用功背誦時,有些發心或回向,那些小蟲也會獲得我們的善根,可以幫得了它們,若是我們沒有這種想法,就不會有這些效果。

 

    我認識一位元長輩,輩分比我的老師高,有一天與這位長輩及學長去施主家念《般若經》,長輩即告知:“動機很重要!”我們念《般若經》念了一整天,喝了很多茶,離開時,他就指著天空說:“我們念經之處的上空有彩虹圍繞,只要我們好好的發心,請諸天、阿修羅及其他眾生來聽法,雖然不是靠我們的力量,而是佛菩薩的力量,但是藉由我們真誠的發願,依靠佛菩薩的力量,其他眾生可以來聽經。”我的意思即是,自己的發心真的是很重要,只要真誠發願及回向,其他一切皆會容易成辦;雖然被壓死的蜈蚣是無心的,完全沒有學法的動機,但是念者有很好的動機及發心,可能對它有幫助,若無此動機及發心,念誦再多,也是沒有太大作用。

 

 

 

問:佛弟子行十善和外道行十善是否不同?

 

答:完全不同,差別非常大;那些都取決於對佛法的認知,故首要是認知。

 

假若僅陳設身、語、意的像,可是任何佛法內容都不知道,會怎麼看待佛像?只會看成一個「神」。例如,二千五百年前的神像陳設在那裡做什麼?因為大家都陳設,所以我也跟進;一定要恭敬,而恭敬以後會如何?有可能今年考試考得好、生意會興隆等等,若是不恭敬呢?他會生氣,麻煩就大了……。反正一方面就是要恭敬,可以有好處,也不敢不恭敬,怕會有問題……,一般人都會有這種想法,如此就把佛給看扁了,再者,只當作一般的神來看待,在這些人眼中他根本不是佛。

 

    有上士道的概念,他才會變成「佛」;「佛」是具有大悲心、菩提心、證悟空性,斷證究竟圓滿的有情,這樣才是對佛有些認知。有了對佛的認知,對佛的好感及希求心才會有些許接近菩提心,若沒有,其實不會產生菩提心,所以要產生三主要道都有賴於對佛的認知。

 

    三藏一切內容歸納起來,可以說是「三主要道」,亦可是《入中論》所說的大悲心、菩提心與無二慧,三藏一切內容都可以如此歸納修持。如果把三藏一切內容都視為別別分開,彼此無關,就很難修持,說穿了根本是不會修,且要把佛法運用在生活上就更難。

 

    反過來,對佛法有認識,且認識得越深入,對行持十善也有如虎添翼的作用。總之,修行十善等善法,既不能用服飾或表面的行為作什麼說明,也不能因為住在某一大道場而判定。一位好員警,不但自己守法 ,不殺也不盜,且會讓許多人守法,但他與十善法中的戒殺等戒跟本扯不上關係,但是他若是有業果概念,是因此而戒殺,抑或有出離心、菩提心, 情況就大大不一樣了。是因有業果概念而戒殺,此人就有十善法戒;因有出離心而戒殺,此殺戒就會變成道;而如果有菩提心而戒殺,此殺戒就會變成大乘道。

 

 

 

 

問:很多時候我們認為自己是以出離心、空正見等良善的動機待人處世,然而這是否真的是良善動機或僅是自己所認為的良善動機?我認為那個「我」是很強勢的,是不是有一個好的做法去改變那個我?

 

答:我認為似乎是菩提心被淡化了。我所謂的淡化的意思是,佛法包含聲聞乘、獨覺乘及大乘三個內容,修聲聞跟獨覺不需要菩提心,大乘法才說菩提心。 行持佛法其實不需要菩提心為助伴,但是修大乘法者,動機須有菩提心。出離心是為了激發菩提心,為了生起菩提心而修出離心,故修大乘的行者之動機一定要有菩提心,而出離心包括在菩提心之中。故整體上來說是不需要修菩提心,聲聞、獨覺的動機是出離心,非菩提心。

 

    不論出離心、菩提心或空正見,任何其他宗教都不會有,這是佛教與他教的差別。當然最大的差別是空正見;從空性再予以區分時,才會有出離心跟菩提心的內容。佛法有見和行二者,見是空正見、緣起見,此是佛法的中心;行如菩提心、出離心,都是以空正見作為中心的修持,故其他宗教都不會有。出離心、空正見是三乘的共道,菩提心則是大乘的不共道。

 

    至於是不是有一個好的做法去改變那個強勢的我?事實上,一切的修行都在改變我,而最終還是要修空性來剷除——我。

 

 

 

 

 

問:有沒有可能我很努力的學,什麼都不想,但是在不小心當中就成佛?

 

答:不可能。因為有很多人非常非常努力想成佛都成不了佛,哪有不小心就成佛?此說明其實不瞭解什麼是「佛」。在西藏會講這樣的話:有一個人在下雨天看到一尊佛像在淋雨,看看旁邊有一個鞋子,就把鞋子放在佛像的頭上,使佛像不淋雨,他因好心所以就成佛了。天晴後,另有一人路過,一看佛的頭上怎麼放了一個鞋子,太不像話,他就把鞋拿掉,因為好心也成佛了。這種想法就是認為成佛很簡單,鞋放上去就成佛,鞋拿下來亦成佛,根本就是完全不瞭解「佛」是什麼。我們對「佛」沒有概念,才會有不小心就成佛的想法。

 

 

 

 

問:得到定解時,自己會不會知道?

 

答:一定會知道!就如一加一等於二,自己懂時會確定、沒問題,可是要跟別人解釋就很難。我曾遇到一些老人家,他買東西,怕商家騙他、少找他錢,就在店家旁等路人經過,要路人再幫他算算有沒有錯,問一個人不放心,要問第二個人,還是不放心,要再問第三個人,如此問過幾個人之後,才會稍微放心。這位老人家不放心的原因就是因為他不會算,如果會算就會很肯定。同理,自己懂的時候會很確定,不會有疑惑,沒有定解是不會有信心的,而沒有信心很難學好法,任何善法都要從信心開始,但是信心來自對教理的定解,所以會比較難些。

 

 

 

 

問:現在社會上有很多人學法之後,就決定不再追求世間的名利,或許原本有很好的工作或成就,突然間就放棄,變成沒有工作,但他會加入一個團體做義工,認為自己為大眾服務就是修行。我的疑問是,這是不是消極?因為你的目的是為了成佛,原本你的工作是對社會有貢獻,現在卻不做,我個人覺得那是一種浪費。我所謂的浪費是原來有能力、天賦,或許可以做別人無法做到的事,可是你沒有做,你認為工作是追求名利,可是所謂的名利是為了追求物質上的享樂而工作。其實每個工作都有其辛苦的一面,只要堅守工作上該負的責任,不也是在修行?我覺得工作沒有分哪一個才是讓你成佛的工作!我雖然會很羡慕那些沒有工作壓力的人,但是觀察很多人,其實他們過得很辛苦,有時還要靠別人給予才行。這個社會上還是有很多我們必須去分擔的責任,不要以為做義工才是成佛之道,但是我不知道對不對?

 

答:我以前在沙拉寺認識一個人,一直想要出家,但是他的太太不願意他出家,所以二人發生衝突。西藏有個故事,有個富翁看了密勒日巴傳,當下很感動,就捨棄所有財產,跑到山上修行,但在山上又冷又餓,一天、二天好不容易捱下去,第三天他實在受不了,就下山回來,因當初棄舍一切財產上山,所以回來時什麼都沒有,他就非常氣密勒日巴,“如果不是那個乞丐密勒日巴,我現在應該過得還不錯……”。我自己是認為,成佛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即使是解脫,也不簡單!別說是成佛及解脫,能得資糧道就是入道行者,永遠都在道上。生命是無始無終,在這樣的過程中,我們現在的生命最多僅一百年,能否活到一百歲都有問題,而這一百年在無始無終的生命中是很微小的數字,所謂的「成佛」跟「解脫」就是在做一個永斷輪回的事,不要說工作,即使是更重要的事,與成佛、解脫相比都沒得比。

 

佛陀、阿底峽尊者、宗喀巴大師都是放棄世間一切而出家修行;尤其是佛陀,他是王子,父母勸他不要出家時也是說:「你是國王,可以做個好國王,有大權力、大能力,要佈施就佈施,要怎樣做就怎樣做,若是一個人跑到山裡,就什麼都做不了…。」但佛陀還是出宮尋道,以自力思惟出解決生死的道理。若能解決生死問題,即便餓死、渴死、燒死都是值得,不要說當義工,真的是非常值得!問題是,我們現在的心態很像剛才罵密勒日巴的人,是有心想學一點佛法,可是又吃不了苦,無法長時用功,雖學佛又放棄不下世俗,在二邊遊走不定。若是如此,您講的就很對,自己的生活、各方面都圓滿的話,就不需要去麻煩別人,至少自己過得好,不會變成別人的負擔。但不管是有能力幫助別人也好,或是很會做生意也好,或是本來自己好好的,現在變成需要別人的救濟,這些牽涉到的其實只是吃、喝、穿、住這樣的事情而已,比起成佛、解脫都只是小事。當然在現實生活中既走不上成佛之道、解脫道,又失去現有的生活,這樣就會變得很奇怪。

 

如果真是大丈夫,像佛陀、阿底峽尊者、宗喀巴大師都是捨棄一切,出家求道,且他們也有能力走上成佛之道,其實是很值得的!所以我們不能說他本來有能力、可以賺很多錢,為何要放棄?像佛陀、阿底峽尊者、宗喀巴大師這麼有能力的人,可以在世間有很好的工作成就是沒錯,可是出世間,他們可以做更大的事情。若出世間道走不上去,也放棄世間,就會變成剛才乞丐的例子,如此就很麻煩。所以這種事情,各式各樣的情況太多,沒辦法三言兩語講清楚,端看自己怎麼想。

 

剛才的話題都是繞著生活在打轉;自己有工作,可以利益更多的人,也不會成為別人的負擔…,其實全部都落在生活上。但是佛法有另外一層內容,出離輪回、成佛其實是很偉大的,若只是考慮生活,當然不可出家,亦不需要學佛,世間與出世間其實是相衝突;若考慮到利生及生生世世的問題,就會成為進入出世間的著眼點,領域完全不一樣,故此部份要認清楚些。

 

另外有關「利益」也要分清楚,「利益」並不是讓人吃飽喝足就是「利益」,這根本不是「利益」。「成佛」是「為利一切有情願成佛」,故為何要成佛?只有成佛才能利益眾生,沒有成佛很難利益別人。什麼是利益別人?轉四諦*輪才是利益別人,法王達賴喇嘛曾經對此開示過多次,除了講法之外,還有什麼方法可以利益別人?故「得到利益」的意思是你稍微沾上解脫、成佛的邊,稍微累積了這方面的資糧,如此你生生世世的大事就辦成了,此即是佛法所謂的「利益」。給別人佛法利益就是讓別人種下成佛、解脫的種子,如果能夠讓人成佛、解脫就更不得了,此才是佛法的利益,其他都不是佛法的利益,世間的利益在佛法中不是利益。佛法會講要佈施、愛語等,而佈施、愛語等的背後就是要有解脫、成佛的內容;我們佈施給你,請你來聽法,使你後來希求佛果,如此才是正確的做法。

 

您講的很好,現在既走不上佛道又遠離世俗的人非常多。「修行」其實要先弄清楚怎麼修再去修,根本不知道成佛是什麼,就認為自己在修行,這是不對的,這種人很多;西藏有很多人沒有工作,一直在繞塔,其實都是這種人。西藏很苦,大部分人都是文盲,故講經說法,他們也聽不懂。我有一位老師在澳洲,老師就說澳洲的人能懂佛法,很容易一講就懂,反是回西藏幾次說法,藏人因為文盲,智慧沒有開,所以怎麼講都聽不懂。文盲真的很可憐,因是文盲所以找不到工作,若是在老家還可以找一塊地來種,到了dlansl沒地種,又沒工作,就只能繞塔。所以很多人並不是因為放棄世俗而繞塔,是沒事做只好繞塔,說他有修行嗎?其實沒有,說他沒有修,可是天天在繞塔,每天都可以看到他。臺灣也是如此,不瞭解成佛、解脫之道,卻一天到晚在某個團體努力做一些事情,雖然這樣,習氣還是沒變,佛法講的是修心,若心沒有任何改變,就是大問題。

 

故結論還是一樣,若真的是大丈夫,跟著解脫、成佛之道走就對了,放棄一切非常好!若上不著邊,下不著地,就變成很奇怪,還不如不要這樣做比較好!

 

 

 

 

 

問:為何要透過龍樹、無著菩薩二大車軌來修學佛法?

 

答:我們可以看《菩提道次第廣論》的歸敬頌:“今勤瑜伽多寡聞,廣聞不善於修要,觀視佛語多片眼,複乏理辯教義力。故離智者歡喜道,圓滿教要勝教授,見已釋此大車道,故我心意遍勇喜。”此二偈頌非常重要!何謂學佛、修行?每個宗派或個人都有一套可講;南傳有自己的說法,漢傳、藏傳也都有一套講法。

 

目前我們正在講讀《菩提道次第廣論》,當別人會問你有沒有修行?而你回答在讀《菩提道次第廣論》,別人就會說看《菩提道次第廣論》是蠻好的,可是還是要修一下,不修一下,再怎麼看書也沒用,我們也只能回答是、是……。

 

到底何謂修行?很多人認為要擺個儀軌,最好是大威德金剛的儀軌,然後就手執鈴、杵呤呤當當,天天修儀軌,就說我每天有修半個鐘頭或一個鐘頭,或是每天打坐半個鐘頭、一個鐘頭,認為這些就是修行。或是有人想修止觀,就自己翻《摩訶止觀》,可是翻完整本書,就是看不出到底要怎麼修止觀,因為書裡談的是四諦、發菩提心、五蘊、十八界、四禪八定等等。其實是自己看不出來,事實上整本書都在談止觀,因為自己想像的禪跟書中所示的禪不一樣,故無法體認。同樣,有人認為自己很忙沒時間,想到法場聽一場法,用幾天時間馬上學上一招很好用的法。總之,現代人對修行的看法很多。

 

這種情況不是沒有任何説明,但我們學的是成佛之道,其次是解脫之道,再其次是為了這一輩子及下一輩子都好。只不過我們可以試想一下,未學佛前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今生,讀了那么多年書,有些人做那麼多生意,非常辛苦,但今生的幸福其實不是那麼容易得到。單單是今生的幸福都那麼難,今生跟來世加在一起就可想而知,難度會更大,同理,解脫的難度更強,成佛的難度比解脫更大,所以才說成佛需三大阿僧衹劫。三大阿僧衹劫真的是很不容易等待的時間,且三大阿僧衹劫是對如世尊等已證資糧道的行者言,若是我們,可能六大、八大、十幾大阿僧衹劫已算是快了,所以成佛真的是很不簡單!

 

我們心中不可有以一招半式就成佛或是聽幾場開示就可成佛的盤算,因這是不可能的。從古到今許多人都有這樣的想法,以為受個灌頂,就可上山閉關,此如同「猴子閉關」,猴子閉關十年能閉出什麼?牠本質是猴子,不可能如佛法中所言去思惟。在三大寺,若沒學個三、四十年,不會教你去閉關,根本看不起沒學好經教就去閉關的人,理由是,憑自己的想像去閉關,有什麼好閉的!若學過許多年經教,該修該證的道理都瞭解,如此去閉關就會給予肯定,所以閉關沒有那麼簡單。總之,不通經教就閉關以及認為受灌頂修儀軌才是修行的以自己的想法修行的人都成不了佛。

 

宗喀巴大師在此講“今勤瑜伽多寡聞”,只是辛苦地修禪而沒有廣聞其實是修不出來的,也有很多人是“廣聞不善於修要,觀視佛語多片眼,複乏理辯教義力。”雖然看佛經,但只是選一小部分看,或雖廣聞,卻抓不住心要,且佛經不是依文解字就可,須用正理研究,沒有因明、邏輯,其實是看不通的,故會離開菩薩所歡喜的道。其實這是宗喀巴大師在說諷刺話,雖然你們會喜歡這種修行人,但菩薩會看不起這種修行人。

 

在我們看來,若有人很苦地在山上閉關幾年,我們會很恭敬他,認為他是大修行者,或是在樹下不吃不喝不動打坐三年,就會轟動全世界。可是菩薩看不起這種人,這些只是苦行,未經過聞、思階段,只是自找苦吃,對解脫沒有幫助。沒有學問就去苦修,會離開菩薩歡喜的道;有一大堆學問,但沒有融會貫通,亦是離開菩薩歡喜的道。如何才是真正走菩薩歡喜的道?“圓滿教要勝教授”指的就是龍樹、無著菩薩的大車道,走龍樹、無著菩薩二大車軌才是菩薩歡喜的道。宗喀巴大師自己瞭解到此歡喜道,故言我要宣說此歡喜道予具善者,具善者須好好諦聽。

 

現在世間有很多錯誤觀念,有的人非常精進持咒,因咒本身的力量,其實可以修出天眼通等特異功能,西藏有許多人有特異功能,但此舉常使世人誤會佛法;他什麼都不懂,就是好好持咒,結果現在多厲害,滿多的病都被他摸沒了,也會講出很多很准的話……,持咒雖有它的功德,但與成佛的功德相比真的差太遠。既然我們要修成佛之道,就是要修龍樹、無著菩薩二大車軌開創的道,因我們對佛法太生疏,所以一聽到有人卜卦很准、很神奇,便會予以肯定,可是此作為跟成佛之道其實無關。

 

我們必須肯定成佛沒有那麼簡單,世界上最難的事就是成佛,沒有任何事比成佛更難。我們可以試想佛教有多少經典,以西藏大藏經言,內容真的很龐大,丹珠爾全部都在解釋龍樹、無著菩薩所言,幾乎無任何例外。為何要一再解釋二大車軌?此說明彼等所言值得解釋;雖然前人有那麼多的解釋,還是無法使後人理解厘清,故才一再解釋,此亦表示學通經教、如實理解佛陀的意趣沒有那麼簡單。

 

可能有人會這樣想:既然連很精進修持的古大德都很難成就佛果,那我們根本就不要碰它。但我們要這樣思惟:既然成佛需要三大阿僧衹劫,就表明成佛之路是生生增長上去的,不需要求今生會有什么成就;今生有無成就無所謂,反正我們求的是成佛,只要今生種下一些種子,能夠生生增長就好了,就如今年當縣長,明年當市長,後年大概就是總統了。能夠做到這種情況就是要學三士道,雖然拜懺、持咒會有功德,可是就如瞎子摸象,佛法是一很龐大的知識系統,你只取其中一項修持,雖然會有一些好處,但這種好處對你生生增長或許無太大利益,特別是持咒產生的一些神通,神通不是不好,它有正面的效果,亦有負面的影響。又如你一直累積福報,問題是,累積福報的結果,可能你下輩子會成為如秦始皇或康熙等皇帝,但你多年累積的福報就在那一輩子全部花完了,所以,以佛教整體如三士道的概念種下種子是很重要的!

 

在三大寺及西藏祖師大德非常提倡一定要學,佛法一定要用學的,它的內容不同於其他宗教,佛法的心要雖然是慈悲與智慧,但它必須透過學習,不是只用情操就可以產生的;佛法是一門科學,學懂了才按照它所講的去操作。此處這些偈頌單從字面上看不出我剛才所講的,但大家可以去看法王的書,法王一再開示須學龍樹、無著菩薩等二勝六莊嚴或十七班智達的論著,一再教導我們,佛法一定要用學的,不會教你禮拜、持咒或做其他行持。雖然我們是要修,惟初始必先從聞法開始,《菩提道次第廣論》會一再強調須聞、思、修,惟第一階段以聞為重,聞就是修;若你沒有聞過,對你來說最好的修行就是聞,若你覺得不需要聞,應該去思,你的次序已經顛倒了,不可能有什么效果。若你聞通了,思對你而言就是最好的修行,通過聞、思二階段,你再去修或是閉關,對你來說就會變成適合的修行,否則你的次序顛倒。修持的次序顛倒,即使最聰慧如阿底峽尊者、宗喀巴大師都辦不到,所以我們如果不是怪胎,可能是辦不到的,故我們現行首要是聞法。

 

 

 

 

問:佛教不同的傳承之間有何差異?佛教與外道的分界又是什麼?

 

答:佛教有多種傳承,如南傳及北傳,藏系與漢系皆屬北傳。自佛在世至現今,佛教發展出小乘的有部、經部及大乘的唯識宗、中觀宗等四宗。判別外道與佛教的指標即是四法印,尤其外道與佛教的差別在於外道不講空,認許諸法是實有,故佛教與外道的區別基本上是以空正見建立。小乘只承許一種空即人無我,大乘承許二種空即人無我及法無我。大乘又可分為般若乘(顯教)及密乘(或稱金剛乘),密乘又分事部、行部、瑜伽部與無上瑜伽部,這些宗派對於空性的定義及修持有各自不共的主張。外道會有創世主或一切皆是神造的概念,世間的一切皆是由主或神隨自己的意志自由創造變化所成,佛教則從基(見解)、道(所修道)、果(證果)建立由修道證果的方式,就像是你是什麼樣的體質,要以怎樣的方式調養,就可以達到無病的狀態。「基」即是基礎、事實,一切事物的事實是空,因事實上是空,故可以修空性的道,從而成就佛果,四宗皆有自己不共他宗之基、道、果的建立。

 

 

 

 

 

問:有說密教是在本尊心中顯現上師,有說上師是本尊的化身,到底顯教、密教對上師如何觀想?

 

答:

一、小乘觀法——視師如佛:若去看小乘典籍,會強調須尊師重道,弟子一定要聽從師長的教導;在別解脫戒中,不聽師長教導會有許多懲罰。雖然很尊師重道,但不大會說要把師長看成佛,法王有好幾次在開示時說有部不會談須視師如佛,但《菩提道次第廣論》有引《毗奈耶》,說小乘戒律須對師長起大師想,故視師如佛的說法雖不普遍,但整體上會說視師如佛;師長如佛的意思是雖然師長是師長、佛是佛,但師長等同佛,師長與佛等高,無孰輕孰重之義。

 

二、大乘觀法——視師即佛:大乘則更進一步,會說師長本質是佛;雖然師長外相如此,但本質與佛無異,是佛化現成師長的模樣。

 

三、密乘觀法——師長是本尊、本尊是師長:密續會把師長觀成佛;不僅本質是佛,連外相亦是真正的佛。修學《菩提道次第廣論》者會觀修二種資糧田;一種是道次第資糧田(皈依境):中尊是世尊,世尊心間畫有宗喀巴大師;宗喀巴大師心間畫有自己的師長;意思是說宗喀巴大師及佛都是師長化現的,本質不僅是佛相貌亦是佛。另一種是上師瑜伽資糧田(格魯派皈依境):中尊是宗喀巴大師,宗喀巴大師心間是世尊;意思是說雖然看過去是宗喀巴大師的模樣,但宗喀巴大師本質是佛世尊之義。師長即佛是大乘中觀宗、唯識宗的觀法。此二種觀修的其餘部份是一樣的,只是第一種將師長外相觀想成佛更像密續的修法,會更慎重、深奧一些。故修上師瑜伽時,主尊要修宗喀巴大師等師長像。若修密續本尊,就要把師長觀成如文殊、觀世音等,雖然看過去是本尊,但事實上是師長之意。

 

故觀師長的方式有視師如佛、視師即佛與師長是本尊(師長與本尊無二無別)的三種層次。

 

佛在密法所表的外相與聲聞乘、獨覺乘及大乘顯宗很不一樣。很多人有同樣的疑問,到底密續的佛和顯教的佛一不一樣?其實一樣。無論顯密,佛是完全一樣的,只是所表的外相不同。以前的行者只會認真修一個本尊,如只修大威德金剛或只修密集金剛,雖只修一尊,但沒有人不即身成佛。後來的人大多是二尊皆修,但即身成佛者就少了,現在的人是修很多本尊,可是離成佛很遠。有個說法是,印度人只修一個本尊,但沒有人不成就的;西藏人會修一百個本尊,可是沒人成就一尊。

 

密教除本尊外,也有一些護法及空行。「謢法」是護持佛法者,護法與本尊的差別是護法不一定都已成佛,本尊須有一套成佛之道,如大威德金剛有其一套修法,依其續典可從凡夫一直到成佛,故有一套完整成佛之道的本尊觀修法才是本尊,若無就僅只是你的最愛、是你把他當成本尊,事實上不是本尊。護法不需要具備成佛之道,只要護持佛法就可以,故護法不見得是佛,登地菩薩也可當護法。「空行母(父)」照密續道次第是證加行道以上,故修證層次亦須很高。本尊、護法、空行母(父)的界限就是這些,可是我們有時會亂套,為了說好話、讚美某一護法或空行母,就把他們說成是本尊,所以贊辭中贊他是本尊,他不見得是本尊,真正的本尊須具上述條件。

 

 

 

 

問:若不去觸碰《釋量論》的核心——邏輯,那麼講《釋量論》成量品的用意是什麼?

 

答:所謂學佛,學的是「佛」,而不是其他的。自認為是佛教徒的人很多,但是不能將見到佛像就跪拜的情況便認為是學佛。是不是在學佛,端視佛講了什麼、祖師大德又講了什麼,與這些相契合才稱為學佛,也就是說,應針對二勝六莊嚴的論著,即般若、中觀、戒律、阿毗達摩、因明五個部份學習,才是學佛。如果是利根的菩薩,直接去學這五類當然沒話說。若以我們來講,連學量論都很困難了,更不必說直接學懂,所以在這之外,還衍生出其他的論著。此外,以聞思修來說,所修的就一定來自於思,所思的就一定來自于聞,所以對沒有任何基礎的人來說,第一道門就是聞,聞的內容就是這五個,而以量論來說,沒有比《釋量論》更好的書了。

 

《釋量論》的內容很艱深,要真正通達難以辦到,光就瞭解字面的意思也得付出加倍的努力。一般認為學佛會改善生活、使人愉快、學佛以後笑容變多等等,因此對學佛有很好的興致。若是這樣的話,也是很好的一件事,但是我自己並不這麼樂觀,學佛畢竟是件苦差事,光是思惟其內容就很辛苦,例如有時候想不通某個問題會令人難以入眠。事實上,學佛不能只憑興趣,有沒有興趣是一回事,要考量的是值不值得。有些事對生生世世是很有幫助的,當下你可能不感興趣,而且事的本身也很累人,但是既然對長遠的未來有幫助,辛苦也很值得,所以不能像遊玩一樣,高興、有興趣才去做。

 

另外,或許有人認為學不會,老實說就是因為不會才要學,所以「學不會」是完全顛倒的理由。話說回來,要努力學,努力之後,學會、學不會都沒關係。努力之後,就可以安心,如果不努力,才會是過失。《釋量論》很艱深,以藏文來解釋頌文已經很困難,三大寺中能解釋的人也不多,更何況是用中文解釋。我們在字面上大概可以過得去就很好了。更難的部份,當然會希望能夠瞭解,但是這真的是要花三大阿僧祗劫的事,因明也是要到佛地才圓滿。我們以這樣的態度學就好了。

 

再者,內容固然重要,但是思惟很重要。我為什麼要講《釋量論》成量品?因為《釋量論》有別的典籍完全沒有的思。像《廣論》講八苦是什麼、六苦是什麼、三苦是什麼,可以記下來。常常說要好好思惟《廣論》,但是如果不從這裡培養思惟,沒其他地方可以培養思惟的了。舉例來說,光是身體是不是內心的因素,就可以用很多方式剖析,所以要把量論的這種精神帶到其它地方去。如果以《釋量論》的角度來看,像《廣論》的做法,會變成迷信的做法,《釋量論》這個才是理性的做法。我以前常說《釋量論》是很棒的,正是指這方面。

 

 

 

 

問:如何學習量論?

 

答:大體來說,開始學習量論的前三、四年都是胡亂辯論一通,之後才會比較上軌道,至於學習的重點一定得要自己去辯論;按照過去經驗,要通達量論的邏輯概念,學習中經由老師講解所獲得約占二、三成;自己的資質則占三成,剩下的就只能靠親自參與辯論累積,所以辯論占了相當大的比重。辯經就是要眾人共同腦力激蕩才能有成果,一旦人多了,對眾人的學習才會有幫助。

 

三大寺辯論的傳統能維持到現在是非常不容易的事,而且量論學一、二年也看不出效果,必須持續學習多年,方能磨練出來。《釋量論》最主要的是談邏輯,它有各式各樣的學習方式,視情況不同,有的人學二個月,有的人則學習一個月。現在每個寺院,每年都排出一個月時間學量論,學了一個月之後再從班上派出八至十人到外面去學習或辯論,三大寺的高手都聚集于某處學一個月,所以被派出去的人就有機會學二個月,若是辯論的人數多,有時候辯論會很精采。

 

總之,《釋量論》的邏輯概念貫通五部大論,西藏佛法其實是架構在量論上,每一本書都不會離開量論。學量論跟比武差不多,一山還有一山高,回過頭來又會碰到更厲害的,是沒辦法瞭解完的:曾經有個人十分聰明,某年開了竅,攻擊別人時一定攻破;防守時,別人也無法破解。當他回寺院時去見了自己的老師,老師也聽說他表現非常優秀,就問他今年如何?他說:“托三寶的福,不論攻守都非常順利。”老師再問:“你到底學了什麼?”他回答了一些內容。於是,老師就從相同的內容中,挑了十個問題反問,他卻答不出來,因此受到打擊而灰心喪志,最後乾脆不學法了。

 

量論十分深奧,有很多可以學的地方。現在我們要學《釋量論》,在邏輯方面瞭解會比較難,所以進行的方式就是依文解字。要知道的重點是,量論的內容是尋求事實的方法,第二品(成量品)說的就是尋求利生的方法及技巧。成量品可以分兩部分,第一部份是學方法,第二部份是用這個方法來證成成佛之道。我們學的是證成成佛之道這部份,而方法上面我們不會去觸碰,直接去認識方法所得的結論。

 

 

 

 

問:學習量論的重要性?

 

答:對三大寺或西藏的寺院來說,能否瞭解佛法,基本上是以能否理解《釋量論》衡量,然而,這並非是針對能背多少或瞭解多少而論,畢竟依文解字人人皆會,但若沒有量論的基礎,處處都會是陷阱。佛法在外行人來看,不外乎是要做一個好人、要行善……等,諸如此類的話幾乎沒有人不會講,但如果把它用邏輯的圈子兜起來,一旦不熟悉量論,就會處處是錯。而這就是為什么說懂不懂佛法,全憑懂不懂量論,而不看其他。

 

所謂懂量論,是指有沒有具備量論所講的邏輯概念,以燈管為例,其千變萬化的造型縱使再有創意,但只要是燈管,就必須有照亮的功能,不亮就不行。沒有量論基礎者講的法,外相上看過去,會是一種很有形狀的東西,可是要達到準確就很難,若是有量論基礎的話,也許言語會讓人覺得怪怪的,但是已具有貫穿佛教的邏輯性,內容不會太離譜,也因如此,在三大寺裡十分推崇量論。

 

 

 

 

問:要如何將皈依落實在自己的生活或生命中?

 

答:三寶中的佛在皈依中扮演導師,而只有法才能真正直接給予保護,因此在修行中,要皈依師長來代替皈依佛。現下我們無法直接依佛,因此要學佛就只有從師長獲得一切顯密要修的內容,皈依法要從聞法開始,聞思修中的聞法包括聽聞、背誦、理解等;如法的修業果、四聖諦等屬於聞思修中修的部份;而給與我們如上修行方便的個人或團體就是我們現下皈依的僧寶,若如此就落實了歸依。

 

 

 

 

問:說自己是佛教徒就是佛教徒嗎?有的人念了百萬遍的咒,卻不瞭解什麼是佛,認為佛跟外道的天神一樣,這樣可以說是佛教徒嗎?

 

答:口頭上說自己是佛教徒與內心深信三寶不同。把三寶當成三寶來皈依,那是正確的,但若把不是三寶的,當成三寶來皈依,例如將坊間所謂佛道雙修寺院裡供奉的諸佛菩薩,視為世間神祇膜拜祈求……等,是顛倒識,無法形成皈依。不能認為你自己不用什麼修行,佛就可以當你的擋箭牌,不能認為佛可以顛覆因果。趨吉避凶唯一辦法就是自己要如法修行,因此只有對法寶有了皈依心,才會對三寶生起皈依。

 

比方說,有些人家裡放了佛像虔誠地禮拜,這不是皈依;有些人對佛、法、僧有好感,也不是皈依。皈依的意思是投靠、投奔,猶如小孩子找靠山跑到媽媽那裡;皈依是要深信業果,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從而相信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我們的皈依處是菩提心、大悲心等,當真正認為惡業會墮三惡趣,從而有歸投菩提心、大悲心等對象,才會有皈依心。問題是我們通常會順口說出“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但自己內心真的這麼想嗎?

 

皈依要相信因果,不信因果則沒有皈依可言。不過,印度很多教派也會談因果,然而在眾多的因果論之中,要相信什麼樣的因果呢?即「修道諦可得滅諦」的因果,而不是「持一遍咒可以得千百萬年人身」這類玄奇的事;也就是要相信由道諦、滅諦一定可得解脫,反之,則必在輪回中。月稱菩薩說“想解脫的人要皈依”,換句話說,不想解脫者無須皈依,即便皈依也很奇怪,好比說希求的是長壽、可以獲得什麼等等,但是佛想要的是引導有情超脫三有,可以說不想解脫者想得到的與佛想引導的是完全不一樣的內容。

 

想解脫者要皈依三寶[注1],三寶之中,佛是導師。直接的皈依處是法,法指道諦、滅諦,而道諦、滅諦中以道諦為主。所以是見道、修道、無學道,可得涅槃,除了這三個道之外,沒有辦法可以得到涅槃;或者說是空正見,即修空正見可得涅槃。如果對「修空正見可得涅槃」很肯定,那就會是合格的佛教徒。此外,有許多持咒、閉關、供十萬次曼達等就能成佛、解脫的說法,事實上,皈依三寶很強烈反對這樣的說法。因為一方面要有導師教導、另一方面也要有同學互相切磋,如此才修得出法寶,譬如學劍,除了要有人教,也得有練劍的對手才會進步,一旦沒有人幫助,根本修練不出來。所以我自己認為,不會皈依的人皈依佛,比較會皈依的人皈依法,真正會皈依的人會皈依僧。一般人都會講三寶,但是通常不知道把僧寶丟到哪裡去了!假使問人皈依僧是什麼?得到的答案大多是皈依僧眾,若進一步再問為什麼要皈依僧,難道佛的教導還不夠嗎?接著就講不出個所以然。

 

總體來說,皈依的前提得先有因果概念,再者要相信道諦與滅諦,接著還要投靠祂,這樣就是皈依了。投靠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害怕它的反面,一直依賴道諦與滅諦,如同小孩依賴父母一般。話說回來,通常第一步很難相信「道諦能得涅槃」,因為連道諦是什麼、涅槃又是什麼?都不知道;第二,知道了可能會相信,但是不見得會依賴它。其實,有見道以上的道就不用怕墮惡趣、有阿羅漢之智就不怕輪回,肯定這點,從而依賴它,就是有皈依心;而這些法是佛傳下來的,因此對說法者--佛有皈依心;又因為自己研讀很困難,學習過程需要同伴,因此皈依僧。反之,現代人看到佛像就供養、禮拜,對於法,卻一無所知,就不是很正確的做法。自己擁有見道以上的道,才能真正得到保護。佛陀早就擁有法寶了,但是今天如果祂來到我們面前,祂也只能講法,雖然祂有很大的威德力,讓我們有點受用,但也僅止於那樣而已。

 

《廣論》講如何皈依說到四點:知功德,知差別,自誓受,不言餘。知功德就是要知道佛有什麼功德?法有什麼功德?僧有什麼功德?如見道的功德有永不墮惡趣、可以動搖百世界等,我們很難相信可以動搖世界這種事情,但是皈依就是要知道而且相信這些。整體上,最重要的是要知道大悲心、菩提心、空正見的功德,如果光是知道佛有三十二相,卻不與其內在的功德搭配,其實並沒有什麼用處。其次知差別,法王說慈悲行與緣起見只有佛教才有,而且肯定只有它才是成佛之道、解脫之道。如果對這二項有很好的認識,就自誓受,自誓受如同「成邊」,知道沒有其他的而接受。不言餘,即相信只有三寶可以救度我們,沒有其他的物件。皈依不是簡單的事,會說顯密一切法都在皈依當中,唯有成佛,皈依才圓滿。

 

 

[注1]:很多人皈依觀世音或度母,並不是不好或不對。想解脫的話必須皈依三寶,但要生女兒、兒子、保平安……等求現世的美滿,只要皈依一寶就可以了,不需要三寶,這些願望與解脫、成佛相較起來只是個小小的希求。解脫、成佛並不是容易的事,所以要皈依三寶,而其重點在於要認識三寶,接著對三寶產生皈依心,這才稱為皈依,反之,很難生起真正的皈依。

 

進階搜尋

發表Blog文章

回心靈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