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慢高山 不蓄德水 分類:身心整合

我慢高山 不蓄德水

宗宙法師

  有雖多聞而增上慢

 

  有的人雖然“多聞”,他也去多聞了,“而增上慢”。多聞以後,比如“經文這樣說,經文那樣說,經文如是如是說”,他雖然瞭解了,但“增上慢”。

  什麼叫增上慢呢?增上慢是慢心的一種。慢心,總的來講,就是“高舉為性”,這個心是高舉的,是對著他人高舉。就是你去跟別人比較時,覺得好像“我比他行一點”,心就高起來了,“踞傲為性”,覺得自己很了不得,比他好。

  增上慢,是對於一些殊勝的證達的法類,沒有證到他以為證到了,心高舉起來。比如他沒有證到這個果位,卻認為證到了,然後心高舉起來,認為別人沒有證到,自己證到了,是這樣的一種狀態。

  慢,是根本煩惱,是煩惱心所。“我慢高山,不蓄德水”,有了“慢”,他修道就無法前進了。“慢”的作用是什麼?能夠“生苦為業”,生起輪回中的這些苦來。有“慢”的人,對一些有德的人、一些尊者,他的心就不謙下,由此轉生死輪。而對有德的人心不謙下、不恭敬,是一種非常大的過失,會衰損自己的智慧、福德、證量,這些統統都會衰損。

  沒有多聞的人,可能他根本就不知道什麼叫成佛、什麼叫資糧道、什麼叫加行道、什麼叫見道,他不瞭解,也搞不清楚,他不會想“我已經證得見道了”,“我已經證得加行道了”;而多聞的人,他學習了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他瞭解,比如大乘資糧道是發起了無偽的菩提心,菩提心就是為了利益一切有情,願意、希望成佛。有的人就起增上慢,他想:資糧道是為了有情願成佛,我也是為了有情願意成佛,那我已經入資糧道了。然後他就環顧左右,覺得這些人都不行,還沒有入道,自己是入道了的。這就是增上慢——我很了不起,你們都不行;我是一個真正的菩薩,你們這些人應該對我恭敬,就覺得好像我是高人一等,很了不起,這樣就不崇敬有德。這是一種錯解,他多聞固然是多聞,但是搞錯了,沒有得到的,他以為得到了,這樣再起高舉的心,就是增上慢了。有的人僅僅聽到一些片面的開示,以為是已經正確地瞭解了,然後就起了慢心。比如像有的人聽海公上師經常開示說“我們這輩子至少要見道”,他就想:至少要見道,我雖然差一點,但已進加行道了,也快了。這樣就又搞錯了。

  我們平時對一些殊勝的證德,為什麼會這樣曲解呢?是因為沒有真正地瞭解。對於法,他沒有真正地去用來調伏內心,沒有思惟。通常我們學了法以後,比如今天講這個“慢”,慢心的行相,我們瞭解了,知道“慢”就是心高舉為性,看不起別人,覺得自己很了不起。然後,我們下面是如何用於指導修行的呢?

  比如我們要對治煩惱的時候。我現在問你們一個問題:你們找一找,有慢心的人是什麼樣的?你們在腦子裡現出來了,不用再問你們答案,肯定大部分人都會想到了張三李四,反正就是很討厭的那個人,那個傢伙就是這樣的。卻很少有人想到:我自己某一天是這樣的,冒出一個慢心來。這就是說,我們在學習的時候,比如學習煩惱心所,是為了對治煩惱,就是為了找到我心裡的那個煩惱的樣子,像抓賊一樣,把自己心裡的那個賊抓出來。我們通常就是到外邊找到一個賊,把它抓出來了。這其實不是一個正確的心,我們的心經常是顛倒的。因為我們是凡夫俗子,根本無法瞭解別人的心是怎麼樣的。你通過他的樣子,估計他好像是起慢心了,實際上很可能會搞錯。而我們對自己就很清楚,比如自己怎麼想,只要你的心夠細、學的法夠正確,就可以好好地去抓到煩惱。同樣的道理,我們聞得越多,那認識自己煩惱的力量就越強,你可以捕捉到自己一些微細的煩惱和動機,能夠真正地把握住。這樣你就可以調整,提升自己。

  如果反其道而行之,比如本來沒學法,還不會抓別人的缺點;學了法以後,經常有很多人把家裡的關係也搞得不行了。原來沒學的時候,對家裡還挺恭敬、客氣;學了以後,覺得家裡的父母、親戚朋友好像是十惡不赦。為什麼?你看他殺雞,殺生了;偷稅漏稅,偷盜了;他去外邊唱歌跳舞,又是跟邪淫沾邊;他又經常說謊話,妄語。好像就是非常壞。有的人又說,皈依學處裡面說不與外道共住,父母是信基督教、伊斯蘭教的,好了,這下要跟他們分家了。這怎麼行呢?我們學了以後,首先一定是要調伏內心。這要靠先找到我們的那些錯誤的東西是什麼樣的,去觀察,就像照鏡子一樣,慢慢地就照到了,這樣就不會產生這些負面的效果。

  ——節選自宗宙法師《藥師經》講記

 

進階搜尋

發表Blog文章

回心靈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