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貴的三藏大法師僧王 堪欽貝瑪謝饒仁波切
2010年台灣弘法 --高雄 迦椿林中心

傳法課程:般若心經口傳,講授
傳法上師:三藏大師 堪欽 貝瑪謝饒 仁波切
傳法時間:99年12月4日 星期六 14:30分
傳法地點:高雄市中華三路77號12樓之1(迦椿林佛學會)
中心電話:07-2510259 ;0912715278 堪布MB ;0932021632 會長MB

12/4 (六)pm 19:30分 21財神共修 ; 堪布 欽哲仁波切 領眾主法

深入善說義列智者位 具三戒財善生持戒群
廣開講修甘露之喜筵 凡慕悉賜教眾以靈藥
普皆不動意樂根柢穩 恆時不懈精進枝葉繁
勤勉具義利樂善果熟 祥瑞成蔭尊者我頂禮

寧瑪巴教內德高望重之南卓林寺首席大堪布-尊貴的三藏大法師僧王 堪欽貝瑪謝饒仁波切,近年來除了在南卓林寺私人講學外,還常應邀至歐美各地講經,無法常親臨寶島,因此有意親炙大德的大眾,敬請把握親近善知識的機會.法源難逢,望請撥冗參贊

堪欽仁波切主要向依祜主頂果欽哲法王請求了總體的顯密教法,以及諸多灌頂、口傳、引導等,並於1959年偕同法王途經不丹,前赴印度,在「堪欽仁波切尊追澎措法王」的尊前, 圓滿地獲得了所有顯密的深法.又於大救祜聖尊達賴喇嘛、依祜主成就自在貝諾法王、依祜主敦珠法王、依祜主達隆澤珠仁波切、依祜主楚悉仁等大士尊前,聽受了教言、伏藏、淨柏的灌頂、口傳與引導,並付諸實踐.

1968年,遵奉依祜主成就自在貝諾法王指示,堪欽仁波切蒞臨南卓林寺講學,1978年成立南卓林寺佛學院,自辦學至今,以歷近四十年光陰.
堪欽仁波切承擔了利益整體的佛教,特別是前譯舊派寧瑪巴教法的責任,主要在南卓林寺的佛學院、藏地白玉祖寺佛學院,以及印度、尼泊爾、西藏、不丹的寺院、學校,與世界各地佛學中心,無有疲厭地為有緣的弟子大轉法輪.作育了數以百計的門生、堪布、轉世祖古、上師、阿闍黎、善知識們,其中三分之二的出家都是請他剃度受戒,大恩難以思量.
堪欽仁波切持續地講說許多的經論,也著有關於因明學方面的釋論,本尊的修持亦很殊勝.由於慈心、悲心、菩提心已經盈滿內心相續,所以凡與他結下法緣者都能夠得到利益,是一位真正的大善知識.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重要性:

「大般若經」多達六百部,其精髓卻在一篇二百六十多字的「般若心經」之內。因此,「般若心經」被喻為領悟「般若經」的簡易法門,亦為領悟佛法的心法所在,是佛法一切法的究竟道路。


釋迦牟尼佛圓寂的時候,將大、小乘的八萬四千法門交付于阿難尊者,並鄭重其事地告訴他:“如果你把除了般若波羅蜜多之外的所有八萬四千法門全部忘掉、全部損壞了,我也不怪罪你;但如果你把般若波羅蜜多當中一個偈頌的內容(也即四句法)忘記了、丟失了,我就要拿你示問,並責罰於你!這就說明,般若波羅蜜多之外的整個法門,都不及般若波羅蜜多當中一個偈頌的內容。

所以在藏傳的經論中經常提到:「佛說八萬四千法門中,般若法門最為殊勝。」


  有大德說:「讀了心經,等如讀了六百卷『大般若經』。」

  亦有大德說:「一切佛智,必須有其覺母,佛乃母所生,覺母乃般若也。以般若菩薩來象徵一切法之智門,心經乃般若菩薩之自內證,亦為此菩薩開智之心法。學心經是修般若菩薩法門也。」


起源:

「般若心經」譯名稱作「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此乃鳩摩羅什所譯成,是中國最早的漢譯「心經」。 註: 鳩摩羅什是顯宗的翻譯家,他一生翻譯的佛經,共三百餘卷。於圓寂前,發誠立誓,如所翻譯的佛經無謬誤的話,當使焚身火化之後,舌不焦爛。結果火滅之後,形體都化為灰燼,只有舌頭依舊不變。在「梁高僧傳」有詳細論及此事,「心經」有心咒,一般顯宗經文較少見,故「心經」亦被視為有密乘思想的佛經。

  另一版本為「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與鳩摩羅什的翻譯本完全一樣,只是少了「摩訶」、「一切」等字,是唐三藏法師的譯本。據聞當年唐太宗曾經出榜昭若天下,徵求高明大德將「心經」再度刪改,如能刪一字而不失其義者,賞黃金百兩,結果無人可改此經一個字。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輪先說四聖諦,即苦集滅道。滅諦中提及涅槃,為了闡釋涅槃的內涵及意義,佛陀更深入說明空性之理。第二轉無相法輪,藉由對空性的認知,證明煩惱是可以斷除的,從色法到一切遍智空,一切法皆無自性。有些論師不了解甚深空性,佛陀便對無自性再做解釋,第三轉善分別法輪的《解深密經》、《如來藏經》、慈氏菩薩的《相續本母經》,詳細說明心的體性是惟明惟知,具有原始自然之光明。

《般若經》及諸部般若,為佛陀在二轉無相法輪時所宣說,乃大乘佛法中之深法。

《般若經》的內涵以空性為主,透過對空性的了解能斷除煩惱障而得到小乘的涅槃,即聲聞及獨覺的菩提果位;也能夠透過對空性的認識,再加上福德資糧的圓滿,能徹底斷除所知障而獲得大乘的涅槃,即無上的菩提果位。因為解了空性貫穿三乘,故解空被稱為三乘之母,詮釋它的般若經亦稱為母般若。《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即是《大般若經》的心髓,全部般若的精義皆設於此經,故名為《心經》。

佛說《心經》的緣起,是在靈鷲山中部,為諸菩薩聲聞弟子所圍繞,當時觀自在菩薩正在觀修般若波羅密多、專注思惟觀修而照見五蘊皆自性空。心經主要內涵是舍利子與觀自在菩薩有關空性的問答。佛出定後,認可菩薩所說,歡喜讚嘆。

心經內涵可分兩種,顯義與隱義。顯義為觀空正見,為龍樹菩薩的《中論》所闡釋。隱義則為現觀道次第,間接顯示空性所依的有法,為彌勒菩薩所造的《現觀莊嚴論》所詮釋。

《大般若經》中所開示之般若法門是專為已發菩提心之眾菩薩們所宣說的。其最重要的觀念在於以空性智慧覺悟諸法實相,所闡述的內容就是「空」,而空並非虛無,而是不執著有、不執著無,超越生死輪迴的境界,即所謂的涅槃。而涅槃是實修產生的境界,「心經」就是引導進入這個境界的經典。

持誦心經的功德:

義淨法師云:「此經會破十惡五逆九十六種邪道,若欲供養十方諸佛,報十方諸佛之恩,當誦觀世音般若百遍千遍無間盡,夜常誦此經無願不果。」

心經用於念誦:
能破五逆十惡、九十六種外道,迴遮消除一切鬼、魔、病、逆、違緣、治病、求財、保平安

最主要的目的是:
續佛慧命,傳佛心法,以心印心,破除一切相,降伏一切煩惱,契入真空,顯露善美德行,印證六祖壇經所云:「萬法盡通,萬法具備,一切不染,離諸法相,一無所得,名最上乘法」真空妙有的真諦,讓人人明心見性,得大自在,大解脫,了脫輪迴,得登彼岸的一部寶典






主辦單位
高雄市迦椿林佛學會

主持人
堪欽貝瑪謝饒仁波切

聯絡電話
07-2510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