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釋疑篇(一)

濟群法師著

問: 金剛經裏說,誦持四句偈的功德大於以三千大千世界財寶佈施,請法師開示。
答: 財佈施功德雖然很大,但不能在根本上改善我們的人生,更不能究竟解決我們人生的煩惱。我們以財富去扶貧濟困,雖然能解決他們一時的燃眉之急,但錢再多也用得完,有時錢多了甚至還會使人墮落,會滋長受施者的依賴性。而佛法的佈施則不同,它能夠使有情的生命得到改善,使有情的煩惱得到解脫,因此,法佈施的功德更大。


問: 智慧與成佛有什麼關係?智慧與識的關係怎樣? 
答: 成佛就是智慧的成就,我們每個人的生命裏面都蘊藏著無盡的智慧,一旦將智慧開發出來,就是成佛了。那麼,智慧和識有什麼關係呢?識就是我們現有的虛妄的生命,成佛就是要將真實的生命開發出來,它是一個轉化的過程。

問: 兜率內院也是在天上,它和一般的色界天、欲界天有什麼區別?
答: 兜率內院是個特殊的地方,是補處菩薩居住的地方。在兜率內院,彌勒菩薩還在說法,所以,很多高僧大德都發願往生兜率內院,一則可以親近彌勒菩薩聽聞佛法,二則可以追隨彌勒菩薩直到人間成為一片淨土。


問: 升天需要什麼條件?
答: 升到欲界天要通過佈施和持戒,到色界天則是要通過禪定,即四禪八定。


問: 法師,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中的業是什麼意思?
答: 當我們的善行或惡行發生之後,會構成一種能量儲藏在生命裏,這種力量就是業。業是推動生命延續的力量,就像火箭能推動衛星上天的作用一樣。

   人的一生在這個世界奮鬥的幾十年,許多獲得了很大的成就,家庭、事業、地位、財富等,應有盡有,令人羡慕。可是當他離開這個事業的時候什麼也帶不走。正像一個人來到世界光著身體來的時候一樣,走的時候兩隻手也是空空的。當我們離開這個世界,我們所能帶走只是我們這一生造下善惡業,以及生活中養成的各種好壞習慣。


問: 三世因果的三世是時間概念嗎?可以改為三時因果嗎?
答:代表時間,代表空間。我們所說的世界,就是時間加上空間,因此世與時差別不大。所謂三世,指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三世也可以說成是前世、今生和來世。但過去、現在、未來,有其相對性,當我們說現在的時侯,已成為過去;當我們說現在的時侯,未來已進入現在空間,所以時間並沒有一個實在的東西,不必過份執著,哪段是過去,哪段是現在,哪段是未來,這就是凡夫之見,不是佛法智慧。


問: 什麼是涅槃?
答: 涅槃是梵語,翻譯成漢語,就是寂滅,寂滅我們的煩惱和痛苦。一個人如果徹底斷除了煩惱和痛苦,就進入了涅槃的境界。


問: 聖嚴法師在禪學開示中指出,第七識是意,用意修行便是走上捷徑的正路,請法師開示心意識?
答: 這屬於佛教心理學的內容,佛教把人的心理分為八識,小乘佛教講六識,大乘佛教講八識。心是第八識,意是第七識。第七識和第八識都屬於潛意識的範疇。前六識則是意識的範疇。心、意、識三個概念,有時同時使用,名稱不同,但內容往往相同。譬如說,心是積累,我們生命中積累很多東西,我們的知識和經驗都儲藏在心裏,這就是第八識;識屬於了別,就是對世界的認識,及我的意識和思維,這主要是識的作用,通過識對世界的認識,然後將很多知識儲藏在生命裏。意是指第七識,人有強烈的自我,而自我意識的建立,就是以第七識為基礎,這個問題講起來,要講很長的時間,以後再詳細說。


問: 什麼是佛法?
答: 確切而又簡單的說:佛法是究竟解決人生痛苦和煩惱的方法。


問: 假如今生有兩人因為口角而起爭鬥,最後甲殺了乙,當然甲就種下了惡因。假如來世還是甲和乙相遇,而乙已是頗有修為的佛弟子,這時乙該怎麼處理兩人之間的關係?一方面,要守不殺生的戒律;一方面,因果報應,絲毫不爽。那麼乙是否應把對方幹掉才符合因果的原理呢?
答: 因果報應固然是一種規律,但從佛教的修行上來說,正是因為認識到了這種因果規律,所以才不能殺生。如果乙再去殺了甲,那在無始的生死中,這樣的冤冤相報又何時了呢?所以,不殺生才是對的。


問: 如果定業可以通過行善來改變,那麼定業不可轉,果報還自受又如何解釋呢?
答: 定業不可轉,但也不是絕對的。如果至誠懺悔之後,還是會有轉機,如果不懺悔,那就是不可轉。 


問: 請法師詳細解釋一下貪、嗔、癡三個字的含義?
答: 貪是一種染著的心理,所謂染著,就是對自己喜歡的東西所產生的貪念。貪的表現形式有很多,吝嗇就是其中的一種,貪財的人不但捨不得將自己的錢財與別人分享,甚至捨不得給自己享用;驕慢也是其中的一種,自戀的人自己的任何長處都引以為榮,覺得自己高人一等;諂曲還是其中的一種,因為貪著別人的財富地位就會去阿諛奉承。

   嗔恨是對討厭的人或環境所產生的排斥心理。它也有很多表現形式,有因厭惡而產生的嗔恨;也有因嫉妒而產生的嗔恨;或是因得不到而產生的嗔恨。

   癡就是愚癡,因為不明事理,不知道佛法的因果,不瞭解無常、苦空,不瞭解解脫之道,這些都屬於愚癡的表現。

   貪、嗔、癡,在佛教裏被稱為三毒,就是三種生命的毒素。


問: 《金剛經》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說明不可以以某種形式來求佛,而現在到處有人拜佛求聖,是否就是以色求如來?它和行邪道有什麼區別?
答: 佛陀在這個世界的示現有很多種形式,從他的法身、報身、化身一直到我們現在所禮拜的佛像,但《金剛經》的思想卻告訴我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那麼,佛像存在的意義是什麼?我們拜佛的意義是什麼?我們拜佛,主要是起到見賢思齊的效果,另一方面,是通過這樣的方式對三寶、對佛法生起信心。因為凡夫都是比較著相的,如果沒有那樣一個相作為物件,就很難對佛法、對三寶產生恭敬的心。所以,禮佛的意義在於幫助我們修行,在於啟發我們的信心和恭敬心。

   但這並不意味著執著佛像,崇拜佛像,禮敬佛像就能使我們獲得解脫。真正的解脫,是要依靠佛陀所證悟的法,只有佛陀所證悟的宇宙人生的真理才是我們獲得解脫的唯一途徑。如果概括地來說,整個佛法的修行就包括在八正道之中:即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精進、正念、正命。真正的解脫,只有依靠八正道才能成就。所謂行邪道,是指一個人執著於佛陀的色身或佛像,而不是根據八正道去修行。

   佛像有存在的意義,但佛像並不是佛陀的真身,佛陀的身相也不是佛陀的真身。佛陀的真身是什麼呢?是法身。因為色身是會毀壞的,佛陀八十歲就入滅了,就是告訴我們,即使身為佛陀,他的色身也不能脫離成住壞空的規律。所以,佛像的建立只是引導信徒的一種方便,而不是讓你去崇拜這個偶像。但一般人很容易著相,看到佛像就以為是佛的真身,只見佛像而不見佛法,這也是《金剛經》要求我們不要著相的原因所在。真正的佛,是佛的法身。我們可以通過對佛像的禮拜而加深對三寶的信心,但一味執著於佛像,就有點本末倒置了。


問: 如何理解明心見性?
答: 明心見性,其實是超越了我們認識和理解的一個層面。也就是說,不應以我們常規的認識和思維去理解,可以舉個禪宗的故事來說明這個道理。

   六祖慧能在五祖那裏求法之後,就離開了。五祖的弟子中有個慧明,是將軍出身,覺得六祖還是個在家人,怎麼就把祖師的衣缽拿走了呢?他很不服氣,就去追趕。他追上之後,六祖就把衣缽放在石頭上,但衣缽是祖師傳下來的,不是誰想拿就能拿得動的。慧明拿不走衣缽,就感到自己的做法是不對的。於是就請慧能大師出來,說:我是為了求法而來,不是為了搶衣缽而來的。六祖說:既是為求法來的,那我就給你說法!不思善、不思惡,哪一個是明上座的本來面目?慧明聞言即刻開悟。

   禪宗裏所說的本來面目,就是明心見性的所見的性,就是一念未生之前的生命狀態。我們每個人都處在思維的狀態裏,一念接著一念,當我們的思維還沒有形成,當我們的念頭還沒有產生時,我們的生命是什麼樣的狀態?當我們還沒有出生之前,我們的生命又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禪宗所要追尋的,就是我們生命的真正主人!我們現在都身不由己地被妄想和煩惱包圍著,沒有能夠做自己生命的主人。因而,六祖就對慧明說:你好的也不要想,壞的也不要想,你什麼都不要想,最後看看你自己究竟是誰?禪宗的明心見性,就是要你通過這樣的一種方式去認識。


問: 事一心不亂和理一心不亂是什麼意思?
答: 在修行上來說,理一心不亂已經達到了比較高的層面,或者說已經見道了,如果按照禪宗的要求,就是已經達到見性的程度。而事一心不亂則還沒有見性,只是獲得了相當的定力,感覺一句佛號念起來時,任何妄想都不再出現了。當你念著念著,念到有一天,突然間你的意識一下子粉碎了,你的智慧隨之一下子打開了,這時候,就進入理一心不亂了。


問: 眾生無始以來皆具佛性,為什麼在無始以來又流轉生死,不知自己本有的佛性呢?
答: 我們的佛性是無始的,但我們的無明也是無始的。無始以來,雖然我們有佛性,但我們還是在念念不絕的無明狀態中。本有的佛性沒能發揮作用,雖有若無,除非有一天,我們把無明所構成的妄想世界徹底打破之後,我們的智慧才會開發出來,並由此啟動生命的另一個系統,那就是佛性的系統。


問: 因果報應是三世決定,究竟由誰來統計這個問題呢?
答: 那如果有誰來統計,就變成有神教了,比如基督教,就由上帝來決定一切。而佛法認為,因緣因果是屬於世間萬物發展的自然規律,就像一顆種子種到地裏之後,會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由誰來決定它的生長過程呢?它只是順應著自然的規律,就象人有生必有死,又是誰來決定的呢?也沒有,它只是客觀存在的現象。


問: *輪上的萬字作何理解?
答: 佛教裏面的萬字,有時是在*輪裏面,有時是在佛的胸前,它代表著萬德莊嚴,代表著佛陀的一切功德。


問: 什麼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答: 色就是物質的現象,它沒有固定不變的本體,所以說是空的,這是色即是空。但是空也不是什麼都沒有的,假像還是存在,這就是空即是色


問:自依止、法依止中的應如何理解?
答:依止就是依賴的意思,依止不能分開來看,學佛要依賴自己的努力,依賴佛法的指導。


問: 修行有了成就,就能超出三界嗎?
答: 所謂成就也還是大有小的。如果只是小小的成就,也不一定能超出三界。只有諸如了脫生死、證得聖道這樣的成就才能使我們超出三界。


問: 既然地獄裏面的眾生很苦,沒有辦法修行,那地藏菩薩是如何救度他們呢?
答: 地獄裏的眾生的確是無法修行的。但地藏菩薩為什麼還是要度他們呢?就說明地藏菩薩的慈悲,正所謂難行能行。地獄中的眾生在地藏菩薩的教化下,加持下,也許他的善根成熟,一念善心生起,他有可能當下就脫離地獄道。即使不能這樣的話,也能讓他們種下一點善根,這善的種子還能夠在將來引導他修學佛法。我們在座的哪一位能保證自己不是從地獄裏出來的呢?我們現在能接受佛法,也許就是因為當初在地藏菩薩那裏種下了一點善根。我們說動物不能修行,但寺院裏動物因為常常有機會聽聞佛法,雖然不能修行,但這一善根也能使它們將來得人身時有機會親近佛法。所以,能不能學佛,能不能學好佛,有沒有善根是其中非常關鍵的因素。一個沒有善根的人,無論你怎樣地度化他,他就是不願信,就是覺得學佛不能變出一個電視機。


問: 地獄裏是些什麼東西?
答: 地獄裏的眾生也象我們一樣,有他的形象,有他的色身。如果光有精神而沒有肉體,是無法受罪。


問: 法身是以什麼樣的形式存在?
答: 法身是佛所親證的宇宙人生的實相,是無相的,無法以我們的思維去思維、也無法以世間的語言去表達,也就是佛教常說的言語道斷,心行處滅


問: 漢傳、藏傳、南傳佛教除了傳播時間不同之外,為什麼會有如此巨大的區別?
答: 三系的佛教除了傳播時間上不同,對佛陀的教義也有不同的側重。佛法在世間上的流傳是本著契理契機的原則。從契理的意義上來說,真理是亙古不變的,在任何時代、任何地區都是相同的。但佛法的弘揚又要契機,要能夠適應不同時代和地區的信眾,因此產生了不同的方便。佛法浩如煙海,三系佛教是對佛法不同方面的發展。但條條道路通羅馬,最終的目標都是一致的。


問: 佛經都是佛所說的嗎?
答: 佛經也好,論典也好,既有佛陀所說的,也有佛弟子依法修行,然後證佛所證,再將自己的體驗闡述出來。因為他們所證的法與佛陀的所證是相同的,所以也是佛法。

問: 為什麼認為宇宙間存在著萬古不變的真理呢?為什麼成佛的道路上有四禪八定,有這樣那樣的果位?
答: 為什麼認為宇宙間存在著不變的真理呢?當然不是憑我們的肉眼凡胎去認識的,而是佛陀以無限的智慧親自證得的。至於四禪八定和種種的果位,都是修道的過程。就像我們到北京去,也要一站一站地經過,先到到杭州,再到上海,然後逐步抵達目的。

問: 佛經中有中國人寫的佛經、印度人寫的佛經,是不是有同樣的價值?
答: 佛經是由佛陀所說,後經弟子們的結集而成。中國的歷代高僧雖然留下了許多佛學著作,但都是對佛經的詮釋,也就是論典。其中,被稱為經的只有一部,就是惠能大師的《六祖壇經》,這顯示《六祖壇經》在禪宗乃至整個漢傳佛教中的特殊地位。從它的價值來說,應該說和佛經具有同等價值。


問: 法師所講的阿賴耶識和藏密的中陰身,這兩個概念有什麼區別?
答: 中陰身不只是藏傳佛教講,漢傳佛教中也講到,在《俱舍論》、《瑜伽師地論》等很多論典中都講到中陰身。中陰身是屬於生命的過渡形式,也就是從我們這一期生命到下一期生命轉化過程中出現的一種形式,處於死有和生有之間。而阿賴耶識則是生命流轉的主體,這兩者是不同的。而且,中陰身非常短暫,一般是七天至四十九天,當我們繼續投生到下一個生命里程後,中陰也就結束了它的過渡。


問: 真常唯心系和唯識宗的理論是不是對立的?
答: 在佛法中,真如受薰和阿賴耶識受薰,是真常唯心系和唯識宗在理論上的一個重要分歧。這個問題在民國年間,太虛大師和以歐陽竟無為代表的支那內學院就曾討論過。歐陽竟無和呂澂站在唯識的立場,認為真如是不可受薰,可《大乘起信》和《楞嚴經》又講到真如受薰,因此,歐陽竟無就以此反對《大乘起信論》和《楞嚴經》,覺得《大乘起信論》和《楞嚴經》是偽經劣論。當年,太虛大師曾就這個問題寫過很多文章,提出《楞嚴經》和唯識所說的角度不同。《楞嚴經》及《大乘起信論》所言是八地以上菩薩的境界,不是凡人的境界。作為我們學佛的人來說,可以根據自己的根基去接受不同的思想。我們可以根據《大乘起信論》和《楞嚴經》契入佛法,也可以根據唯識的思想契入佛法。從契入佛法的角度上來說,兩個體系思想都有其重要的意義,都能達到契入佛法的效果,因此,我們不必去關心它是否對立的問題。


問: 請問隨緣不變的含意?
答: 隨緣不變是菩薩的修行,在《維摩詰經》中,維摩詰居士什麼地方都去,酒肆、賭場、青樓,可是他的心不會被染汙。他去的目的也不是為了享受,而是用各種不同的身份和社會接觸,利用各種因緣去度眾生,這就是四攝法中的同事。凡夫的特點則是隨緣隨變,一旦環境發生變化,心也就跟著發生變化。而菩薩通達世間因緣,五欲塵勞如幻如化,所以才能在各種染汙的因緣,心能不被染汙,如如不動。

問: 佛講萬法皆是緣起,緣本身當然也是緣起,那麼第一個緣是如何而起的?
答: 如果有第一個緣,那世界就不是緣起的了。佛法的緣起理論,其最大特點就是否定了世界存在第一因。世界由因緣的相互作用而構成,是相互依賴的。就像三根柱子靠在一起,其中什麼是第一因,什麼是第二因?

問: 一般說五無間罪是不可懺悔的,而在《普賢行願品》中卻說能消除五無間業,該如何理解?
答:五無間罪所有罪行中最為嚴重的,但現在要犯,倒也很不容易,這一點請大家不必過於擔心。佛陀已經入滅,不會有機會出佛身血;找一個阿羅漢來殺也很難;破羯磨轉*輪身,破壞僧團的團結,在家人沒有資格;只有殺父、殺母這兩條可能做得到。

   五無間罪實在是因為它的罪業太重了。依聲聞的作法懺自然不能懺悔,而到了大乘經典如《普賢行願品》、《藥師經》說可以懺悔者,是通過觀罪業的實相,或通過佛力加持,覓罪相了不可得,如幻如化,當然也就能懺悔了。

問: 自然災害也是因果決定的嗎?
答: 一切都是因緣和合的,我們要記住因緣因果這四個字,佛教對世界的解釋全部包含在就四個字裏面。為什麼會有水災?直接的因就是砍伐森林造成的水土流失。

問: 印順法師在一本著作裏,從歷史的角度論證了阿彌陀佛源于波斯的太陽崇拜,然後又認為阿彌陀佛和極樂世界是佛經所說,這種說法是否牽強?
答: 印順法師所講的波斯的太陽崇拜,是從學術的觀點所進行的考證。但是宗教的問題不是都能通過考證來解決的,有些東西可考,但還有很多東西不可考。因為考證本身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且始終處於發展之中。如我們對人類文化歷史的考證,一會兒發現了什麼,將文明提前了一千年,一會兒又發現了什麼,將文化提前了五千年或八千年,什麼時候才有最終的結果出現呢?所以考證只能作為參考,不可作為定論。既如此,我們大可不必將其作為衡量佛法的依據。


問: 如何面對生死大事這一玄案?
答: 了脫生死不是讓我們逃避,而是讓我們瞭解生死的本身,這個有兩方面的意思:一是瞭解,一是了脫。所以說,學佛就是一項生命改造工程,它從認識生命開始,進而改造生命,最後達到徹底的完善,這一過程也就是了脫生死的過程。但它首先要認識開始,如果不學佛法就想了生死,那是沒門。


問: 若無永恆,那麼涅槃也應無永恆,解脫之人為什麼要入涅槃?
答: 涅槃還是永恆的。涅槃是的本質是真實相,而真實相就是宇宙的本質,本質當然是永恆的。而我們所講的沒有永恆,是指世間的一切現象而論。


問: 緣起是否定永恆的,但緣起規律的本身是不是永恆的呢?
答: 如果緣起的規律不是永恆的,那緣起的現象就必然是永恆的;如果緣起的現象不是永恆的,那緣起的規律就必然是永恆的。無論是有佛出世還是無佛出世,緣起的規律都一如既往地存在著。


問: 跳出三界外之後,是否有第四界可去呢?如沒有又如何解脫生死?
答: 跳出三界外,並不是真有個實在的三界可以讓我們跳出去。如果那樣理解的話,我們坐上太空梭就可以跳出三界了,大可不必學佛修行。所謂跳出三界外,就是擺脫一切束縛我們的煩惱。當所有的煩惱都不能對我們發生作用的時候,無論處在什麼樣的環境中,我們都能自由自在,這就是跳出三界外的真實內涵!


問: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的本身也是一法,那麼它何時滅呢?
答: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是作為一種規律和實質而存在,具有永恆性、必然性和普遍性。所以,它不存在滅的問題,是作為共相而不是別相,這需要搞清楚。


問: 宇宙形成於風,風又是怎麼形成的呢? 
答: 關於這個問題我剛才已經講過,可能大家沒有注意。風是來源於有情的共業,也就是一切有情的共同業力,是一種精神的力量。這種精神的力量發出強大的磁場,然後在空中形成旋風。

問: 娑婆世界只有一個三千大千世界是釋迦佛教化的區域。那麼,釋迦牟尼佛在地球上這個小世界涅槃之後,是否會在娑婆世界其他小世界度眾生呢?


答: 我們這個娑婆世界僅僅是一個小世界,是宇宙間無量無數世界中的一個。那麼,釋迦牟尼佛在這個世界出世,是不是對我們這些眾生情有獨鐘呢?非也。據《華嚴經》記載,釋迦牟尼在娑婆世界出現的同時,也在很多其他世界出現。《梵網經》亦雲:一花百億國,一國一釋迦。就像是千江有水千江月,哪里有水,哪里就會映現出一輪明月,而當天上的月亮消失後,水中的千萬個月亮也隨之消失。釋迦牟尼佛的化身入滅之時,也同會在其他世界一同隱沒。


問: 佛教的世界觀是釋迦牟尼佛講的還是佛教界的共同結論?
答: 佛教的世界觀主要是釋迦牟尼佛所說,當然其中也一部分印度傳統文化的內容。後世的佛弟子,對這些思想又有進一步的說明。


問: 宇宙有成、住、壞、空的過程,那麼在空劫時,有情住在何處?
答: 當這個世界空了的時候,有情到哪里去呢?這很好辦,可以移民到其他星球去。根據佛經記載,當世界進入壞的狀態,有情就會在這個世界慢慢消失,然後隨著各自的業力到其他星球去投生。所以,我們大可不必有什麼擔心顧慮,事實上,科學家們也在考慮這個問題,也在宇宙間尋找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


問: 為什麼不能問有阿賴耶識?
答: 有人喜歡問:為什麼有阿賴耶識?就好像在問:為什麼會有這個世界?為什麼不必問此類的問題?因為人的認識能力很有限,但我們總是想以這有限的能力去考察無限的世界,喜歡以有限的能力提出一些超出能力範圍的問題,那麼這種問題當然是沒有答案的。我們的一生能積累多少的學識和經驗?人類幾千的歷史又能積累多少文化和文明?而宇宙是無始的存在,僅地球就已存在了幾億年。我們怎麼可能用這麼有限的認識去追問:宇宙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世界有沒有邊?當然找不到答案,因為問題本身就有問題。阿賴耶識也是同樣,它是無始以來的存在,不能說什麼時候開始。在我們有限的經驗範圍內,我們知道自己什麼時候來到這個世界、什麼時候開始上學、什麼時候開始學佛,至於阿賴耶識是什麼時候開始?世界是什麼開始?這就超出了理解的範疇,大可不必去究根問底。


問: 請問無明是善、是惡,還是無記?
答: 無明是一種染汙的東西。在生活中,我們有善的行為,也有惡的行為,這兩種行為都是在無明的驅使下。無明是人類的生死流轉的根本原因所在,也是一切罪惡的源泉所在,所以,我們可以說它是惡的,但一般的善還是在無明的範圍內,未必能徹底擺脫無明的陰影。而無記則屬於非善非惡,和無明還是有區別的。


問: 輪回與不生滅之間會不會矛盾?
答: 輪回是一種生滅,這種生滅不是永恆的,但又是相似相續的。這種生滅與不生不滅之間的關係是個非常大的問題,今天大家都領到一本《心經的人生智慧》,在其中不生不滅的這章節中,我將兩者的關係解釋得還比較清楚,你們可以自己去看一看。


問: 成佛以後,阿賴耶識是否還存在?如果存在,是否還是刹那生滅的? 
答: 修學佛法的過程就是轉依的過程。佛法和哲學的最大不同也是表現在這一點上,世間哲學對宇宙人生也講得非常清楚,但沒有轉依的內容。什麼是轉依呢?也就是一種實踐,是對生命的轉變!我們瞭解生命,目的是為了改造生命,將充滿缺陷的人格改變成解脫的、圓滿的人格;我們瞭解宇宙,目的是為了改造宇宙,將充滿污濁的世界改變成清淨的、祥和的樂土。在唯識宗的修行裏,轉依也就是轉識成智,將有漏的、雜染的阿賴耶識,轉變成清淨的阿賴耶識。清淨阿賴耶識叫做無垢識,它雖刹那生滅,但所藏的種子和資訊都已清淨無染。

關於淨土法門的疑問

問: 佛教的極樂世界有沒有成、住、壞、空?
答: 我們辛辛苦苦地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萬一它也成、住、壞、空了呢?所以,這個問題的確有必要搞清楚。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首先,我們所講的三界是個污濁的世界,而西方極樂世界沒有任何一點不完美,這是佛國和三界的不同之處。其次,西方極樂世界會不會成、住、壞、空呢?我想也是會的,為什麼?因為西方極樂世界是一個佛國,一個世界。作為一個世界,它也是有為法,也就會受到無常規律的支配。那麼,它不是象我們的世界一樣了嗎?非也。雖然都是世界,但極樂世界的成、住、壞、空的程度和時間,與我們這個世界都是不同的。如果說我們這個世界經過一百年就進入住、壞、空的狀態,那西方極樂世界因為有阿彌陀佛的願力,因為大家清淨的善業,就能夠保持更長久的時間。

問: 當西方極樂世界壞了,空了之後,那裏的佛菩薩和往生去的人怎麼辦呢?
答: 有那麼多的佛菩薩,那麼多神通廣大的聖賢,他們很快會依照他們的願力建造一個和西方極樂國土同樣的世界。


問: 《六祖壇經》講,聽說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可是西方極樂世界路途遙遠,是不是矛盾呢?
答: 《六祖壇經》說西方只在目前,這是從自性彌陀、唯心淨土的意義上來談淨土。這是淨土法門修行的最高層面來談的。說淨土在十萬八千國土之外和就淨土不離我們當前一念之心是不矛盾的。因為我們的心量廣大猶如虛空,十方世界確實沒有離開我們現前的一念之心。不過這境界太高了,一般還得從念佛求生西方的路子上走比較容易接受。

問: 怎樣學習才能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
答: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要通過淨土三資糧:即信、願、行。首先,要相信西方極樂世界存在;其次,要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第三,要一心念佛。只要做到這三點,就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問: 極樂世界是不是本來就有?
答: 不是本來就有。阿彌陀佛在因地為法藏比丘時發了四十八願,隨著他的這種願力和功德而建立起極樂世界,所以它也有形成的階段。


問: 極樂世界是否永恆?修行得解脫是否就是跳出輪回?是否也是求得永恆?
答: 無常是世界發展的普遍規律,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正是諸行無常的真實寫照。西方極樂世界也是有為法,也不能擺脫這種無常規律的支配。但同樣是無常,一個陶瓷杯是無常,一個塑膠杯也是無常,一個金屬杯是無常,它們保存時間的長短肯定是不同的。所以,極樂世界雖不是永恆的,但會隨著諸佛菩薩的願力住世很長的時間。

   修行解脫是否也是在追求永恆?世界上一切都不可能是永恆的,我們怎麼會去追求永恆呢?所以這種提法是不對的。修行就是跳出輪回,一方面是轉迷成悟,一方面是離苦得樂,使我們的生命從迷惑的狀態轉變成覺悟的狀態,從痛苦的狀態轉變成幸福的狀態,也就是說,修行所追求的是覺悟、智慧和解脫。


問: 您在講課中提到淨空法師,請您談一談對淨空法師和他所弘揚的無量壽經會集本的看法?
答: 淨空法師對淨土法門的推廣可以說是貢獻卓著。對一個宗派的弘揚能夠做出這麼大的貢獻,對於我們這些晚輩和年輕法師來說,自然是仰之彌高。但是漢傳佛教在弘揚的過程中,也有一些弊端。傳統的宗派佛教,如淨空法師弘揚淨土,另一些法師或弘揚唯識,或弘揚天臺,往往只見宗派而不見佛法。弘揚淨土宗時,就把淨土宗推到極端;弘揚唯識宗時,就把唯識宗推到極端。我覺得這種做法不是可取的,因為它不利於整個佛法的健康發展。而淨空法師,在弘法的過程的確有些偏贊一門的現象,並且將淨土法門不斷折價出售,品味越降越低。至於會集本本身的問題,戒幢佛學研究所的宗舜法師寫過一些論文,對會集本有所批判,大家可以找來看一看。

有關法師學佛經歷的疑問

問: 法師長期吃素會不會煩惱?
答: 吃素是不會有煩惱,恰恰沒有素吃的時候就會比較麻煩。因為長期吃素,生理系統早已改變,有時在外面吃飯,碰到做得不太乾淨的飯菜,如有蔥蒜的味道或鍋沒有洗乾淨,我吃了會吐的,所以,我的煩惱是這個,而不是想吃的煩惱。


問: 請法師現身說法,談談自己出家學佛後命運起了什麼變化?可談內心世界的變化,也可以談現實的變化?
答: 看來這的確要現身說法,不能光談別人的命運,也要談談自己的命運。從我出家的過程來看,應該說還是有命運的安排。首先,我作出出家的選擇時,年紀還很小,大概只有十六、七歲,而且還是個農村的孩子,受的文化教育也不高,對人生的認識幾乎零,實在是談不上對人生有了認識之後才選擇出家。所以選擇這條道路,和家庭環境有些關係,因為我生長在一個學佛的家庭,從小就接觸了很多出家人,不知不覺間親近了很多出家人。因為喜歡寺廟的生活了,就到寺廟裏去了。可以說,我出家是一個水到渠成的過程,是一種自然而然的選擇,父母沒有要求我出家,也沒有反對我出家,我自己也不是很清楚怎麼就出家了,或者就是命中註定吧。

   我出家之時,宗教政策還沒有得到很好的落實,我和其他出家人一道,只是在寺廟過著單純的農禪生活。80年中國佛學院招生,以我當時的文化程度也不應該能夠考得上,結果也不知道怎麼就被錄取了,看來也是命中註定。進了佛學院之後,因為基礎比較差,就如饑似渴地學習,打下了比較扎實的佛學基礎。畢業後先是在廣化寺,在一種相對封閉環境中又繼續學修了幾年。然後,種種因緣的聚合,使我來到廈門南普陀,並從那裏開始走向弘法的道路。

   出家二十多年來,我所做的這一切都是順乎自然,每個因緣也都是看似巧合地送上門來。就我自己本身來說,不會特別去爭取什麼,但有很多機緣推動著我,使我多多少少也做了些事情。但有一點,我對佛教事業的熱情始終都非常高,也許正是因為這樣的願力,才有很多善緣來成就我。所以,回顧我的成長過程,其中起到關鍵作用的,我想可能一半是願力,一半是命運。


問: 法師在生活中遇到過什麼逆境麼?你又是怎樣處理的?
答: 在我的生活中,好像不曾感覺有什麼順境和逆境。我認為一個出家人不存在得意和失意的問題,如果有因緣做事,能夠為佛教事業和社會民眾提供些幫助,我很樂意去做一做;如果沒有因緣做事,那麼過一種自由自在的日子也挺好,可以讀讀書,在山裏享受大自然,這對我來說也非常重要。人家不讓我做,有人要讓我做;如果都不讓我做,咳,那正好,我可以幹我自己的事。總之,在任何情況下,我都覺得是挺好,覺得現有的處境是最好的。


問: 您是因為受到挫折才遁入佛門的嗎?
答: 遺憾的是,我還沒來得及挫折就遁入進來了。主要是沒有機會,我從小受家庭的影響,十多歲就到寺院來了。

   當然,僧團中的確有些人是因為受到挫折,因為事業和感情出現了問題而出家,但這樣的人出家後在佛門中不會有什麼作為,古德雲: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將相所能為也。這說的是什麼意思呢?因為將相雖然可以征服他人,但不一定能對付自己的煩惱,而一個出家學佛的人,則要戰勝自己,超越自己。所以,一個人要成為英雄容易,要成為聖賢困難。出家是要戰勝自己的情感和欲望,要萬緣放下,忍常人所不能忍,行常人所不能行,要有朝聞道,夕死可矣的意志和志向,只有這樣,出家學佛才可能有所作為。否則也只是在寺院混,難以得到佛法的受用。


問: 談談您學佛和出家的因緣?
答: 我的學佛因緣很簡單,因為我出生於一個佛化家庭,從小就受到家庭的影響,接觸了很多出家人,也經常隨著家人到寺院裏面去。所以,寺院對我來說並不是一個陌生的地方。至於最初如何選擇出家作為人生道路,應該說是在一種非常感性的情況之下,當時對佛法還沒有什麼理性的認識。出家之後就去讀佛學院,還是比較蒙昧的狀態,只覺得出家了就應該好好學習。於是,整天如饑似渴地學習,除了佛學院本身的課程,唯識、中觀及其他各宗派的經論都有所涉獵。我出家時年齡比較小,又是來自農村那麼單純的環境,原來文化程度也不高,但是隨著我對佛法的深入認識,尤其是走上弘法道路之後,對人生的問題瞭解得越來越多,就發現自己走上這條路是完全正確的,自己的選擇沒有錯。現在,我對這個事業越來越有信心,而且覺得應該讓更多的人都走上這一條道路。

有關佛教和其他宗教關係的疑問

問: 淨土宗的他力跟基督教的因信得度有什麼不同?
答: 對基督徒來說,升到天堂就是歸宿,就是給人生劃上了最圓滿的句號。而念佛往生西方卻不僅僅如此,我們到西方去幹什麼?是到西方去享樂嗎?不是。到西方並不意味著最終的歸宿,只是去進修、去留學,到了之後還要更精進地修行,因為那裏的修行條件非常殊勝。修好之後,還要繼續來到娑婆世界行菩薩道,度化眾生,直到成佛。所以,兩者是不同的。

問: 佛道本是一家?那佛對其他宗教是怎麼看的呢?
答: 佛是佛,道是道嘛,不能混在一起。這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對於其他宗教,如基督教、伊斯蘭教、猶太教、摩尼教等等,也都有他們存在的意義和價值,也能對改善人心和對安定社會起到各自的作用。所以,我們不能否定這些宗教的價值,應當彼此尊重。當然,從教理上來說,佛教要更圓滿和究竟,不久前,北大召開了一個宗教學術會議,我在會上作了題為《佛教在宗教中的獨特性》的發言,對佛教和其他宗教進行了比較,我認為區別主要有四點:第一,佛教是無神而非有神,佛教不建立主宰神,而其他宗教普遍認為世界是神創的;第二,佛教認為人類的吉凶禍福不是由神決定,而是人自身的業力和行為決定的;第三,佛教的修行是依靠自力而非他力,而其他宗教通常都是 因信得度的他力思想;第四,佛教是是人本而非神本,佛教認為從修行解脫的意義上說,做人比升天好,而其他宗教都是以天堂為歸宿。


問: 神與佛有哪些本質上的區別?
答: 從佛法來看,神還是在三界之內,還有煩惱和生死,如基督教所說的上帝,僅僅是色界天的天主,將來還是要輪回的;而佛已經超脫了三界,並徹底地斷除了煩惱和生死,永遠地出離了輪回,這應該是本質上的區別。當然,這是從佛教的角度上來說。


問: 學佛的人到外道的場所時,應如何做?是否可以皈依?
答: 我們對其他宗教所供奉的神,也要持恭敬的、讚歎的態度,不要因為他們是外道而輕視。作為一個學佛的人,即使是對普通的百姓,也要有恭敬平等的態度,何況其他宗教的神祗。我們一樣可以合掌問訊,這些禮節能夠體現佛教徒寬容的胸懷。再則,我們雖然學佛了,但畢竟還是凡夫,在人格遠遠不能和這些神相比,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恭敬他們呢?所以恭敬和皈依是二回事,我們既然已經皈依了三寶,就應將三寶作為依怙,不可以再去皈依其他神教,否則會失去佛教徒的資格的。


問: 佛教所從事的心靈淨化工作是不是也能由其他宗教或心理醫生來進行?
答: 各種宗教都是從事心靈淨化的工作,但佛教和其他宗教有層次上的不同。其他宗教往往是借助於他力,通過祈禱,懺悔達到反省和淨化的效果。而佛教是自力的,必須對生命自身有深刻的瞭解,修行才能有進步。

   國外有心理醫生,在過去,類似的工作由神職人員和出家人擔當,心理醫生是近代才出現的。

問: 佛教不信神,不承認靈魂,卻相信鬼的存在。請問如何來區分神、靈魂和鬼?
答: 神和鬼都是屬於鬼道的眾生。神是鬼道裏地位比較高的,而鬼則是普通的、沒有地位的那一類。至於靈魂,佛教不承認生命的內在有一個固定不變的本體,所以,佛教不承認有靈魂的存在。

問: 佛教信神嗎?如果不信神,如何稱為宗教?
答: 大凡所有的宗教,都要建立一個造物主,都要建立在對主宰神的信仰之上。而佛教雖然也承認鬼神的存在,但沒有所謂的主宰神,沒有獨存的、唯一的、至高無上的神靈,從這個角度來說,佛教和一切宗教都不一樣。

問: 基督教中上帝的三位一體與佛的三身有聯繫嗎?
答: 基督教的三位一體是聖父、聖子和聖靈。而佛教所講的三身則是法身、應身、報身,兩者應該說是不同的。佛教所講的三身是一體的,每位佛陀都具備三身,他們只是佛陀的不同顯現而已。法身以法界為身,代表著宇宙人生的真相,佛陀所證得的宇宙人生真相即為法身;而報身和應身則是佛陀為不同的眾生所示現的不同身相。報身是為地上的菩薩示現的,應身是為我們這些凡夫和二乘人示現的。所以,三身是佛陀示現的三種不同身相。而基督教雖有三位一體之說,但它是將聖父、聖子、聖靈三個東西合在一起,如聖父是上帝,聖子是基督,畢竟還是有所區別。如果講三位一體的話,那佛教所說的佛的三身是一體,可能更合適。

   東西方文化的差別就是一元和二元的差別。西方的文化是對立的、二元的,主體和客體永遠都無法統一;而東方的文化則是圓融的,主體和客體是統一的。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有天人合一之說,在佛教裏則有能所雙亡之說,真正是名副其實的三位一體。

有關在家居士供佛、誦經中的疑問

問: 為什麼在大殿中只供養阿彌陀佛和藥師佛?
答: 供哪些佛菩薩沒有一定之規,但大體上有這麼幾類:有的大殿供養三身佛,有的大殿供養三世佛,有的大殿供養五方佛,不同地區、不同宗派道場所供的佛菩薩往往也不盡相同。


問: 我家裏同時供著阿彌陀佛、彌勒菩薩、觀音菩薩、地藏菩薩,那燒香的時候呢,要燒幾條?要怎樣念佛號?
答: 這個問題還真麻煩呐!不過,也不用擔心會因此而得罪了菩薩,如果會得罪菩薩,那菩薩不是和我們凡夫一樣了嗎?至於如何燒香的問題,一般而言燒一枝或者三枝都可以。關鍵是誠心,並不一定在於燒的多就好啊。 

   那麼,念佛時要先念哪一個呢?最好還是一門深入,專門念阿彌陀佛,或專門念觀音菩薩都可以。做早晚功課的時候,多念一些佛也無妨。但日常修行還是專念比較好,否則,這個念念,那個念念,念這個的時候想到:哎呀,那個還沒念!他是不是有意見了?念那個的時候,又會有同樣的擔心,無端地生出許多的分別,生出許多妄想,結果還是以凡夫的心態在學佛。


問: 我請了一尊觀音菩薩在家供養,可有居士告訴我沒有開光的菩薩放在家很危險,我很害怕,就趕快把它藏在箱子裏,請問佛教中有這種說法嗎?
答: 為佛像開光的做法當然是有的。但開光的意義在哪里呢?我們要知道,供養佛像主要是為了增長我們對三寶的信心和恭敬心,在恭敬中增長我們的善根福德因緣,在恭敬中約束我們的身心。當我們請到一尊佛像時,你對這尊佛像是否有足夠的認同,覺得他就是佛菩薩?這是非常關鍵的因素。如果我們只是從商店裏請來了佛像,往往會把它當作一件藝術品,那麼,如何使藝術品變成佛像呢?就可以通過開光的儀式來取得內心的認同感。通過這個開光了之後,你在內心裏面覺得這個是一個菩薩,主要的是起到這樣的一種作用,覺得他就代表著佛菩薩。如果你本身信心很足,覺得不開光也沒有妨礙你的信心和恭敬心,是否開光就不是特別重要,這只是一個形式的問題,而不是本質的問題。

   還有些問題也是我們經常會碰到的,就是對於破損的佛像該如何處理?戒律中告訴我們:我們可以把破損的佛像燒掉,並將灰燼丟在乾淨的地方,總之,是要以恭敬心來處理。我們知道,佛像的意義主要是為了讓我們增長信心,如果佛像製作得不夠莊嚴,不能讓人們生起歡喜尊敬之心,那我們為了讓更多的人對三寶增長信心,做適當的處理還是有必要的,如果本著這樣的發心去處理,不但沒有罪過,而且還有功德。


問: 佛像放在窗門上是否可以?
答: 佛像不應隨便亂放,而要放在我們覺得最莊嚴、最清靜的地方。我們對三寶的恭敬,主要是為了自己的修行,如果隨便亂放,就達不到恭敬三寶的效果。所以,若佛像擺放得不如法,並不是佛菩薩要怪罪你,而是會妨礙自己的修行。


問: 如果請了佛像、經書,存放在哪里最合適、最恭敬?
答: 放在你覺得最恭敬的地方就合適。一方面,我們對佛像和經書要有恭敬的心,另一方面,也要根據各人不同的條件。很多信徒的家裏沒有專門的佛堂,如果條件不允許,可以在客廳或書房安置一個佛龕,如果將佛像或經書隨隨便便地和其他雜物擺放在一起,的確是不太恭敬。其實佛菩薩並不會要求我們的恭敬和禮拜,但恭敬心對我們自身的修行具有相當大的作用,如果對三寶沒有虔誠的心,學佛就很難得到受益。所以,如果沒有專門的佛堂,用這樣的方式安排會比較好一些。

有關佛教與現實社會關係的疑問

問: 佛教的存在對當今社會有什麼積極意義?
答: 剛才談到佛教和其他宗教的區別時還有一點沒有談:佛教是人本的,而不像其他的宗教那樣是神本的。佛陀說法四十九年,就是立足于對現實人生的關懷。在今天,佛教在我們現實人生中又能起到什麼樣的作用?其實,只要三寶還住世,只要寺院還存在,即使不能為社會做點具體的工作,但至少可以為大家提供一個精神的家園,提供一個精神的休憩之所。我們每天在外面忙忙碌碌,有機會到寺院來靜一靜,反省一下,對於社會大眾來說是很有必要的。

   另一方面,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變革,使社會中的貧富現象越來越懸殊,很多人連基本生存都無法保障,如何使社會的財富得到更合理的分配使用?如何使那些有錢人象菩薩一樣慈悲眾生呢?如果我們通過政府的力量來行使這樣的職責,目前還有一定的困難,但宗教團體在這方面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僧尼是獨身,沒有家庭拖累,不必為自己的生計和名利奔忙,可以更投入地做慈善事業。臺灣的證嚴法師在這方面做得特別好,慈濟在臺灣有四百多萬會員,無論是賑災扶貧,還是發展醫療事業,都做了大量的工作,所以說,佛教對社會道德的重建有著無法替代的作用。

   任何文化都離不開宗教的內涵,道德更是建立在宗教的理念之上。為什麼說宗教是道德建立的基石呢?一方面,宗教使人有敬畏之心;另一方面,宗教強調因果觀念,如果沒有這兩者作為行為的約束,人們就會報著僥倖的心理去犯罪,使社會失去基本的制約。的確,法律能夠解決部分的問題,但執法者的能力和廉潔又直接關係到法律的效用,而且,即使法律能對罪犯繩之以法,但破壞已經構成了,而宗教的道德教育所起到的作用卻是防患於未燃,是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另外,有關現代人心靈健康的問題、環保的問題,情感的問題、家庭的問題,在佛法中都有非常好的、智慧的指導方式。

   我個人長期以來一直從事人生佛教的弘揚,在各地作過很多有關這方面的講座,目前,部分演講錄音也陸續整理成文,如《生命的痛苦及其解脫》、《佛教怎麼看世界》、《佛教的財富觀》等等。根據長期的研究,我發現佛法對當今社會存在的很多問題都有自己獨特的解決之道,對社會的改善有著積極的意義。

問: 士兵的使命就是服從命令,作為佛弟子,若遇到戰爭該怎麼辦呢?
答: 如果從聲聞乘的戒律來說,受了戒的佛弟子是不能殺生的,不管是出於什麼樣的理由,哪怕是為了保衛國家。如果從菩薩乘的角度來說,戰爭就有正義和非正義之分,若一個和平的國家遭受侵略,作為菩薩來講,為了使侵略者不造下惡業,也為了使更多的人生活安定,純粹是出於對眾生的悲心去參加戰爭,也是可以的。但必須明確的是,出發點應是慈悲心而不是嗔恨心。所謂非正義戰爭,就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去侵略別國,作為佛弟子來說,寧願失去一切也不能參加這樣的戰爭,否則,就會給未來的生命帶來無盡的後患。

問: 為什麼柬埔寨、泰國、緬甸,及我國西藏的這些全民信佛的國家和地區,經濟都相對落後,佛教對促進社會主義經濟發展能起到什麼作用? 
答: 你所舉出的例子是不是有些片面呢?泰國是亞洲四小龍,經濟不一定落後。除此而外,韓國是佛教國家;日本是佛教國家;新加坡是佛教國家;臺灣是佛教地區,這些國家和地區的經濟都很發達,所以,要全面地看待這個問題。

   那麼,佛教對於社會主義的經濟發展能起到什麼作用?社會主義發展不僅僅是要發展物質文明,更要建設精神文明。目前的社會偏重於物質文明的發展,而忽略了精神文明的建設,所以導致了諸多的社會問題。如果能大力地提倡佛教,積極地弘揚佛法,將有助於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一個社會只有具備健全的道德規範,經濟發展才不會走向片面的、盲目的極端。

問: 資助希望工程和把錢放在功德箱裏有何區別?
答: 當然是有區別的,一個是放在功德箱裏,一個是資助希望工程,這本身就是區別。至於功德的大小又是如何來判斷的呢?有幾個方面:首先是根據我們所種的田,也就是我們所供養的物件,他的道德越高,供養所得的功德就越大。就像我們種田一樣,如果土地很肥沃,收穫自然會比較大;而在土質很差的地方,就不容易取得好的收成;如果在沙漠裏耕種,可能就顆粒無收。其次,我們的功得還和我們的願力有關。佛經裏記載著這樣一個故事:佛陀在世時,很多人都點燈來供養佛,很多有錢都點了無數的燈,其中有個貧窮的乞丐,看到大家都去供養佛,就用全部的乞討所得買了一小瓶油,在佛面前點了一盞燈。到了天亮的時候,所有的燈都滅了,只有這一盞燈還沒有熄滅。阿難尊者看到之後,就去請問佛陀,佛陀微笑著說:因為他在點燈的時候,有很大的願心在裏面,願以這一盞燈的功德讓世界上一切窮苦的人能夠擺脫痛苦、擺脫黑暗。這盞燈大風吹也吹不滅,大海也澆不滅。所以說,功德的大小不是在於財物的多少,而是在於心量有多大,不要花了五塊錢就想著自己的名字寫上去沒有?或者說,我要當無名英雄,境界雖然高了些,但也是著相,心量還是不夠。《金剛經》告訴我們:若菩薩不住相佈施,其福德不可思量。如果我們能夠不住相佈施,無所求地佈施,所得到的利益是不可想像的。佛陀接著說明:東方虛空可思量否?虛空是無窮無盡的,當然不可思量,南、北、西、上、下的虛空同樣如此,而菩薩若是不住相佈施,功德就象這虛空一樣廣大。

問: 為什麼在當代社會,佛教依然能深入民心呢?
答: 因為社會需要佛教,而且佛教深入民心。其實並不是現在才開始深入的,佛教經過幾千年的流傳延續至今,我們生活在這樣的氛圍裏,常常在不知不覺中就接觸到佛教的一些思想。在我們家人和周圍的朋友中,會有學佛的信徒;在我們學習的傳統文化中,更離不開佛教的影響。但這些只是潛移默化的作用,而且給我們帶來的影響也不一定是正面的,甚至有一些歪曲的部分。所以一般人從這些表面的現象去認識佛教,往往會產生很多的誤解。譬如我們看到周圍的人來寺院燒香拜佛,會以為學佛是保佑平安的一種手段;我們看到少林寺的電影,會以為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才代表了佛教的真正內涵;我們看到小說的魯智深因為殺人而出家,又會以為那些和尚都是因為在社會上混不下去才去出家。所以,要對佛教真正有所瞭解,還是需要認真地學習。我個人認為,要想生活得沒有煩惱,要想解脫人生的痛苦,要想讓我們的生活更有品味,要想提高我們的思想境界,要想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都可以從學佛入手,以佛法的智慧來解決這一切問題。

問: 能否談一下佛教對於未來中國將起到什麼樣的作用?
答: 佛教應該對未來中國社會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人類從十六世紀以來,一味地偏重物質文明的發展,因此,社會就成了經濟和科技的社會,對物質的過分重視,造成了人類精神領域空虛迷茫和道德的墮落,而佛教的理論正彌補這方面的不足!科學注重的是物質世界,而佛教注重的是精神世界,所以佛教對於淨化社會人心,將起到重要的作用。

有關信佛學佛中出現不良現象的疑問

問: 我自己總是進香,為什麼還是生病?
答: 進香和生病矛盾麼?生病既是由於我們的業障,也是由於生活不注意而造成的四大不調。如果我們暴飲暴食、生活毫無規律,再去進香去問菩薩:為什麼我還會生病?菩薩又如何來回答你呢?所以,我們首先要自己保護自己,光燒香還不行。如果只會燒香,那是和菩薩做生意,供兩個水果就提一大堆要求,哪有這麼容易的事情呢?如果我們學佛只是想在菩薩那裏得到什麼,那是凡夫的貪心,而貪心和佛法是不相應的,佛陀教導我們要放棄自己的貪著,學佛就是向佛學習,用佛陀的言行為榜樣來指導自己的行為。

問: 在商品經濟的影響下,信佛禮佛的功利主義色彩非常濃厚,法師對此有何看法?又將如何引導?
答: 現在的社會是一個功利社會,自然會很多人想到和菩薩做生意了!或是擺上幾個水果,就提一大堆條件;或是自己想幹壞事,就去求菩薩保佑;或是自己不想努力,事事都來依賴菩薩,結果搞得菩薩很為難。所以,我覺得菩薩實在也不好當呵!這種現象從人之常情來說,應當是可以理解的,但從學佛的角度來說,就是不正確的發心。但目前這種情況還比較普遍,所以,我們不能簡單地予以否定,還是要本著慈悲心、憐憫心和包容心來理解他們。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先以佛法的善巧方便來引導他們,然後再慢慢地提高他們的思想境界,提高他們對佛法的認識。

   至於如何引導,主要是針對眾生不同的根基,以每個人最容易接受的方式來進行。

有關人生各種問題的疑問

問: 佛教講的情是什麼概念?友愛、真誠、同情心是否屬於情?親情、人情、友情、愛情都屬於情。佛教如何看待愛情? 
答: 佛教所說的的概念非常廣泛,包括親情、人情、友情、愛情,以及我們各種各樣的情緒,如快樂,歡喜、孤獨、憂愁、寂寞,所有這些都屬於情的範疇。

   那麼,佛教是如何看待愛情的呢?佛教認為情是生死根本,有情為什麼會在三界六道裏沒完沒了地流轉?是因為無明為父、貪愛為母。無明導致了盲目的、無意識的衝動,使我們幹出很多不該幹的事情;又因為情的力量,使我們被三界裏的各種現象系縛住了。比如我對這個講堂有感情,就會被這個講堂所束縛;我對家庭有感情,就會被家庭所束縛;我對事業有感情,就會被事業所束縛。正因為感情是有強烈的束縛作用,所以佛教把感情看作是生死流轉的根本,其中尤以愛情的力量為最。


問: 我是一個佛教徒,也略知佛法義理,但在人生道路碰到障礙時,往往不能自拔,如何才能以平常心來對待生活中的變化?
答: 我們在人生道路中遇到障礙時,要越過去是不容易的,這關係到我們思想境界的提高。學佛後雖然知道了很多道理,但那都是佛菩薩的境界,還不是我們自己的境界。所以,在認識和實踐之間有一定的距離也是正常的。我們觀念的改變需要有個過程,修養的提高也需要有個過程。這個過程就是戒、定、慧的修行,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修行有成不是一天二天的事情,要如法修行,更要持之以恆。平常心很重要,也就是說,我們不能帶著固有的觀念和經驗去對待一切,而是要以佛法為參照,如果我們能了知世界的無常,自然也能更平靜地來看待生活中的變化。


問: 生氣、生病時非常痛苦,如何克服比較好?
答: 當人處於生氣的狀態中,心就進入了煩惱的陷阱,往往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已的情緒。我們為什麼會生氣?多半是由我們的執著造成的。如果有人罵我們,可我們不在乎,就不會生氣,反之,怒火就可能一觸即發。有人罵你是烏龜,你想烏龜是長壽的象徵,他在祝福我長壽,你聽了還會生氣嗎?我們要觀想,一切都是假名,別人就無法輕易傷害到我們。

   當你非常生氣,以至於無法控制時,不發洩出來就要造成內傷,在這種情況下,不妨就發洩一下,比如摔打家裏不值錢的物品,找一個物件吵幾句,過後趕緊向人家道歉等等。

   而生病就應上醫院。生病有身苦與心苦,凡人生病,除了身上病苦,心上也痛苦,有負擔放不下。特別是患了重病,心裏負擔往往會導致病情加重。某些症患者不知道病情時,還活得好好的,一旦知道後,很快便一命鳴乎,就是因為精神也徹底崩潰了。真正修行有成就的人,生病時只有身苦,沒有心苦。聖者生病時身體一樣痛苦,但心裏沒有負擔。我們學佛人,要對肉體看淡些,要知道生命的無常,任何生命都免不了遭遇生老病死的過程,因而生病是很正常的,多念佛,內心平靜了。沒有了精神負擔,也能促使病情的好轉。

   痛苦也有身苦和心苦兩個方面,治療身體上的病變,可以通過醫療手段及生活上的調養。那麼,如何治療心理上的痛苦呢?現在的人往往採取轉移法,如喝酒、跳舞、看電視、打麻將、購物等等,通過轉換環境來忘卻痛苦,但這些辦法能起到暫時的緩解與平衡作用,決不能究竟地解決問題。當一個人痛苦時,你讓他不痛苦;一個人放不下時,你讓他放下,這都不現實。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任何一種煩惱都是長期積累起來的。一個人想要不煩惱,必須擁有良好的心態。而良好的心態是建立在正確的人生觀念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之上,我們要養成每天禪修、念佛的習慣,逐步地增長自己的定力。另外,還要不執著,對財富、感情、家庭都看得淡些,因為無論我們在乎的是什麼,它就會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傷害到我們。要從痛苦中解脫出來,只有找到痛苦的來源,從根本上解決它。 


問: 佛教如何看待婦女,是否提倡男女平等?如何理解對女身的厭離?佛教又是如何看待婦女的呢?
答: 佛教覺得,婦女也是眾生的一份子,都是一樣的。對在家眾來說,男為優婆塞,女為優婆夷;對出家眾來說,又分為沙彌、沙彌尼、比丘、比丘尼,都是非常平等的。男眾出家修行可證得阿羅漢果,女眾出家修行同樣可以證得阿羅漢果。

   那麼,又如何理解對女身的厭離呢?對女身的厭離,也要看你對女身是怎麼看的?如果覺得女身挺好,不執著女身的相,也就無所謂厭離的問題。有很多女性都覺得做女人很舒服,有人照顧,尤其是長得漂亮一些,隨時都有很多人願意為她效犬馬之勞。在這樣的情況下,就談不上厭離的問題。但在以往的年代,從印度到中國,無論是在社會地位等各個方面,女性總是不能獲得平等的權利。尤其是發展事業的難度很大,經常聽到許多女強人在訴苦,覺得女性要在社會上有所成就,就要付出數倍於男性的代價。還有一方面,就是女性本身有很多的先天不足,包括心理和生理兩個方面,如果有感於這方面的不足,當然也會厭離女身。佛教也沒有要我們一定要厭離女身,尤其在大乘佛教裏,覺得男女本身就是一種假相,並不是真實的。有部經典叫《維摩經》,其中有段關於女身問題的對話非常精彩。當時,佛弟子中的智慧第一尊者舍利弗去看望維摩詰,天女就在上面散花,舍利弗心中不悅,維摩詰居士就介紹說:這位天女是大菩薩再來,不是一般的人!舍利弗就問天女:你修行這麼長時間,怎麼不轉成男身呢?天女就用神通力量把舍利弗變成天女天女就用神通力量把舍利弗變成天女你怎麼不變成男身呢?舍利弗也莫明其妙,搞不清楚究竟是怎麼回事。天女就說:男女本來就是一種假相,諸法是無相的,只要你不執著女相就沒有這種高低的分別了。人的很多欲望,都是由於這種男女相的分別和執著才產生的,所以,關鍵是看我們從什麼樣的高度來看待這個問題。


問: 給亡者做功德是迷信還是科學?如何相信功德的力量? 
答: 怎麼能用迷信和科學給做功德定義呢?科學也不一定就代表著真理。迷信是因為你對這種情況不認識,但它不一定就是錯的。所以我們無法這樣去定義。在佛法來講,做功德就是救度。


問: 中陰身是否有思維呢?如果有,投胎後還會記得前生的事嗎?
答: 在中陰身這個階段,思維是存在的。那為什麼不記得前生的事呢?根據民間的說法,我們是喝了迷魂湯;根據佛教的說法,主要是經過十月懷胎的過程,當我們投胎時還有善惡之心,還有思維和分別,可在住胎的刹那,馬上就進入昏睡的階段,直到出胎時才醒來。我們誰會記得在媽媽肚子裏的感覺?想不起來,是因為睡得很沉,連夢都沒有做一個。


問: 快樂死一定往善處,如果是一種昏沉而死,是否可以叫做快樂?痛苦而死的人,死後一定往惡處,可如果是痛死,能不能說也是在消業往生?
答: 我們所說的快樂的死,是指一個人回顧善業,和善業聯繫在一起的快樂死,那一定是往生善處的,但昏沉而死是屬於無記,非善非惡,非快樂非痛苦,不能叫做快樂死。至於痛苦的死,是不是一定往生惡處呢?其中有兩種類型:一是回顧平生,對所做的惡業感到痛苦,那一般就是往惡處去了,一是因病而痛苦,是業障現前,這就不一定往惡處去,也可能就是消業,還是不能一概而論。

問: 現世為男,來生是不是還能做男人呢?
答: 這其中有兩種力量在發生作用:一是業力,一是願力。業力已經說了很多,願力又是什麼呢?簡單說就是你的興趣,有的人本可投男胎,但他喜歡做女人,這樣的願望自然會影響到他的投身;女人的情況也是同樣。所以性別不是絕對的,可以相互轉換。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這樣的例子,有的男性具有很多女人的特點;也有的女性具備著男子漢的特點,這就和他們的前生的習氣有關。


問: 今生為盜是否也是前生之因?若如是,為盜又何罪之有? 
答: 如果偷盜是前生註定,那就不應該受到道德的譴責,可事實並非如此,可見偷盜不是前生註定。但這樣的行為和生命的素質,也就是過去生有關,因為貪心太大,所以才會偷盜;但也並不是生命素質差的人都會去偷盜,可見還有無始以來不良的習氣心理習慣在發生作用。


問: 發牢騷與不平則鳴一樣嗎?默默無聞是不是近乎沉淪?
答: 一般情況下,不平則鳴是個褒義詞,多是從公眾利益出發,更能顯示一個人的勇氣和正義感;而發牢騷所表現出的是消極的抵抗,是一種無能的表現,兩者是有一定的區別,但關係比較模糊,不平則鳴搞不好就變成發牢騷了。

   至於第二個問題,其實學佛並不是要我們默默無聞,佛教的忍辱也並非一味的忍耐。忍耐在一般人看來似乎就是無能,其實,一個真正能夠忍耐的人是最有力量的,也更能夠有所作為,反之,不過是匹夫之勇,未必會有多少建樹。對於一個學佛的人來說,看到不合理的社會現象,還是應該盡自己的力量去改變,但不要過於執著。


問: 人的自尊應該建立在什麼上面?是金錢?是權力?是身體?是相貌?是社會地位?是知識多少?是本事?如果是建立在內心,那又是什麼呢?
答: 自尊應該要建立在我們的人格上,但也沒有絕對的標準,比如說是共產黨員,就要以黨員的品行和德行來要求自己,只有在自己尊重自己的前提下,別人才能尊重你。有了這樣的自尊後,就不會胡作非為。不是說,我長得特別漂亮,走路特別神氣,就可以引以為榮的,這些都算不了什麼,如果那樣,等你老了、病了,就沒有自尊了嗎?如果自尊是建立在金錢和地位上,那沒錢就不自尊了?沒有權力就不自尊?所以說,自尊不是自大自傲,而是對自己人格的尊重,是舉止行為合乎自己的身份和原則。


問: 為什麼我們對有些事情似乎已經能看開了,可一時放不下呢?如對一人進行理智的分析絕不會動情,但動不由自主陷入不能自拔的情感,是業力還是無明呵?
答: 這是因為知易行難。雖然從理論上說,我們對一人進行理智的分析後絕不會動情,但感情的基礎就是無明,所以是不能用理智去分析的,本身就沒什麼道理可說。還有就是因緣,為什麼我們會對某個人動情?這也是無始以來的積累,在前生乃至更前生,也許你們曾經相愛,曾經山盟海誓,或者曾經是母子的關係,父女的關係,這些緣都導致了你們在未來生命延續的過程中必然要發生糾葛,由緣奠定了這種習慣的勢力。


問: 無明是固有的還是與因緣有關?它與天賦有什麼關係?它的特異功能又何在?
答: 在佛教中,沒有固有的東西,所謂有,也是無始以來的因緣所致。從這個角度來說,天賦也是無始以來的積累。比如某人擅長書法,一學就會,並不是說生命裏天生就存在書法的細胞,而是在前生或更前生,曾經精於此道,所以這一生,學習的時候就比別人更容易。


問: 如果孩子常發脾氣,又有驕慢心,讓他發心學佛又不肯,作為長輩求菩薩給他智慧,改變他的性格,行嗎?
答: 當然求菩薩是一個方面,更主要還是要從孩子的身上下手,給孩子以引導,做父母的要有智慧去引導孩子。


問: 人生的本源是什麼?死亡後到何處去?
問: 上一次講座就講到,人的本原,或者說生死流轉的根源就是無明,是我們的貪、嗔、癡,但這個本原不可作為第一因來理解,否則就不符合佛法的思想。至於死亡後的去向,那就看你的業力了,什麼樣的業力首先成熟,就到哪里去。


問: 夫妻是緣,兒女是債,那兄弟姐妹又是什麼呢?
答: 夫妻是緣,兒女也是緣嘛,如果說債,那夫妻有時候可能也是債。但我們這樣理解的話,全家都是冤家債主,那怎麼還能生活下去?所以,作為一個家庭來說,的確有很多討債、還債的關係;但也有很多是因善緣而聚在一起,志同道合,有共同的理想和事業,彼此非常和睦。兄弟姐妹也是一種緣,善緣、惡緣都有。


問: 最簡單易行的,是否是身體力行?
答: 身體力行不是最簡單的,事實上,能夠身體力行地實踐佛法並不是容易的事情。


問: 什麼叫應該?什麼叫不應該?不應該發生的事情,卻發生,是不是就是命中註定呢?
答: 從道德規範來說,有相對的應該和不應該。比如說你是個佛弟子,就會相應的道德規範,在這個範圍內,是應該做的,反之,則是不應該做的;你是個共產黨員,也有黨員的章程、守則。當然這種規範,都是根據具體的情況而定,沒有絕對的標準。

   至於第二個問題,佛教講因緣,因也需要緣來造就。比如說我們命中並沒有註定要跳樓自殺的,但我們哪天想不通去自殺了,這種情況本來不該發生的,但還是發生了,就不是命中註定。因為我們的生命歷程不是電腦程式那樣地固定,人畢竟還是有自由意志的,所以會不斷地創造緣,從而改變命運。


問: 社會上往往對某些事有約定俗成的看法,如果按這樣的習俗去生活,往往會痛苦不堪;但不按部就班的話,對個人而言雖是一種嘗試,但往往會對親人構成傷害,那麼,對於世俗觀念該怎樣對待?
答: 這也是一個比較麻煩的問題。社會非常複雜,無論做什麼事情,不可能所有人都表示讚賞,有讚賞的,自然也會有反對的;有擁護的,自然也會有不以為然的。所以,我個人的觀點是,我們覺得有意義的事情,覺得值得做的事情,去做就是了,不要去想得太多。如果想得太多,什麼事情也幹不成了。


問: 一切眾生都有佛性,是不是所有眾生都要回到人道、天道才能成佛?整個世界的人都出家了,那出家人靠什麼生活呢? 
答: 成佛修行還是要在人道裏,佛就是由人而成佛的。螞蟻雖有佛性,要轉到人身才能成佛,天人也是同樣。所以在佛教看來,人的地位比天人還要高,因為人間更容易修行成佛,天上的處境雖比人間好,但只有快樂沒有痛苦,也就沒有機會修行,所謂富貴修行難。

   當整個世界的人都出家後,出家人靠什麼生活呢?出家人也有出家人的勞動,社會本來就是由各行各業組成,有的人種田,有的人當教師,有的人做工人,還有的人出家,都是相互依存的。大家都去當教師怎麼辦?誰去供養他?他吃什麼?住什麼?穿什麼?或者,大家都去種田怎麼辦?這種問題有點幼稚。


問: 生在紅塵,被名利所誘惑,當自己一無所有時曾苦苦追求;可擁有之後反而覺得很空虛,這時該怎麼辦?
答: 當你執著比較少的時候,內心才會顯得比較空靈。有的人雖一無所有,但能安貧樂道;還有一種人,儘管擁有很多財富,但能出污泥而不染,保持內心的清淨。相反,有些人看到別人有的都想要,可又沒有能力,因為物質貧乏而痛苦不堪;還有一種人,雖有相當的物質基礎,但整天沉浸在聲色犬馬中,迷失了自己的本來面目。所以佛陀告訴我們,當一個人被物質蒙蔽時,尋找自己遠比追求外在的物質更重要。當我們苦苦地追求名利聲色並最終實現之時,才發現我們已經因為迷失了自己而陷入空虛和無聊中,所以,佛法修行就是要尋找自己,找回自己迷失的心。


問: 如果今生積德,來生會轉變為什麼?如果今生為人,來生為人,那地球上的人口不是膨脹得太厲害了嗎?
答: 雖然前生是人,今生是人,或來生還是人,但總是一個人,並沒有增加。也還有很多的人,雖然今生為人,來生有可能就不是人了。佛法的輪回觀,揭示了生命的整體現象,我們不能機械地、片面地去瞭解。


問: 佛經說,世界要經過風、火、水才毀滅。如果現在有人一按核電鈕,世界就會毀滅,那佛陀的預言不就錯了呢?
答: 佛教認為,地、水、火、風對世界的毀滅是一種徹底的毀滅,經過這幾個過程,整個地球就化為烏有,並飄散到太空。如果是通過戰爭,哪怕是核戰爭所造成的毀滅,不可能有那麼徹底,只要有倖存, 者,人類又會逐漸地繁衍壯大。所以,你所指的是小毀滅,按照佛教的理論,在人類世界,這樣的小毀滅經過一定時期就會發生一次,但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世界又將重新開始新的歷程。


問: 我認識到了因,但心中仍為之煩惱,不知為何?
答: 那是因為知易行難。認識和實際之間永遠都是有距離的,我們煩惱是無始以來的習氣,所謂積重難返。當我們聽到佛法的因果理論後,也許是有了一點認識,但僅僅是知道了因緣的表面現象。緣起的真正內涵是非常深奧的,如果對此有透徹的瞭解,所看到的一切就如夢如幻,但我們還做不到這一點。所以,對佛法的認識還有量的問題,比如我們相信因果,但是不是徹底地相信呢?只要沒有真實的體驗,這種相信還是要打折扣的。同樣,我們體驗到宇宙人生的真諦,並由這種體驗所產生的信仰才是十分;如果僅僅是通過經書而得到的認識,哪怕再虔誠,也至多不過是五分,何況我們的信心本身就有問題,會有懷疑的成分在裏面,那就只能剩下三分。用這三分認識來抵制無始以來的煩惱,力量豈不是太薄弱了?所以,雖然知道了因緣,還是會有煩惱。


問: 在飛馳的列車上,有個人從車窗中被甩出車外,作為旁觀者應如何做?能否將此歸結為他前生的惡業?
答: 這有點像在拍武打片:說時遲那時快。應如何做呢?這時候有沒有你考慮的餘地?通常你就傻在那裏,也就如何不起來了。

   至於能否認為是它前生作的惡,這也不是絕對的,有的的確和前生的業力有關,也有的本不該死,只是因為人生挫折和錯誤觀念才導致了這樣的悲劇,是今生的問題造成。


問: 如果生命是輪回的,那麼今生與來生、再生之間有什麼聯繫呢?
答: 就是阿賴耶識及業力在其中發生作用,產生聯繫!


問: 在人與人之間,有時能相處得很好,有時則相處不好,請問我們應怎樣和眾生結緣?
答: 只要我們能以歡喜心去接納一切人,以柔和心去理解一切人,以慈悲心去對待一切人,以恭敬心去尊重一切人,以感恩心去報答一切人,就能與眾生結下善緣。《法華經》裏講到四個法門,其中就有歡喜和讚歎。如果我們看到別人時滿面春風,別人也就願意來接近;如果我們看到別人時愁眉苦臉,無形中就是將人拒於千里之外,即使和身邊的人,也是咫尺天涯。所以歡喜心非常重要,但我們要恰到好處地讚歎他人的長處,不是虛偽的恭維,更不是拍馬屁,不要讚歎到別人坐立不安。除此而外,供養也非常重要。人家有什麼困難,我們應盡力地供養他,幫助他。只要我們能夠做到這幾點,人與人之間就能和諧相處。


問: 進入阿賴耶識,是否就可解開我從何來、我是誰的問題?是否也能找到真我?
答: 佛教講無我,那麼,尋找真我的問題就和佛教的思想背道而馳了。佛教認為,根本沒有永恆的、主宰的我,既然沒有,就不可能找到。


問: 如何認識時間? 
答: 如何認識時間?時間也是虛假的,並沒有實實在在的時間。時間是建立在物體的運行上,我們現在是根據太陽和地球的運轉來確定一天及一年的概念。時間也可以說是一種延續,但這種延續未必是直線的,應該說它也是螺形式的前進。關於這個問題,我在後面的講座中將會講到。


問: 有首詩中說,大路長長一條龍,大海茫茫太平洋,為什麼有的人死了那麼久還沒有投胎?如果為他超度,怎麼才能知道他已經解脫痛苦了呢?
答: 投胎要有因緣,當因緣沒有成熟的時候,比如說來生該當誰的兒子,可個媽媽還沒有結婚,那投胎就投不成了。佛法所講的因緣,包括內因和外緣兩個方面。

   至於為他超度,又怎麼知道他已經解脫痛苦了?這的確比較困難,民間有通過巫婆來招魂的做法,可若是他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了,就招不回來了;若是他生天了,就不願意下來;若是他下地獄了,就未必能輕易出來;或者他雖然可以來,但因為工作太忙了,也顧不得;只有對那些自由度比較高的,招魂或許能起到作用。上一次講座結束後,有位居士給我講了她的親身經歷,她曾請人將去世的先生招回來,結果先生講了很多,家裏有哪些事沒有幹完,還有哪些事情需要安排,一一交代得非常清楚。


問: 從輪回的角度又是怎樣看待地球生命形式的滅絕?這種滅絕是好事還是壞事?
答: 地球生命的存在是取決於因緣。佛教講有因有緣世間生,有因有緣世間滅。生與滅並不是並不意味著永恆與斷滅,只是緣聚與緣散。這佛教的角度來看,這是一種很自然的規律,無所謂好與不好。


問: 靈魂是不滅的,而肉體是會消失的,也就是說肉體消亡後,靈魂將依附於新的肉體上。那人口的增加是否就意味著靈魂的增加呢?或者說,靈魂會同時在很多肉體上產生作用?否則,我國人口人1949年的4億增加到現在的11億,又該如何解釋?


答: 佛教講六道輪回,是說明六種生命形式可以相互轉換。今天的地球上人口增加了,可我們同時也發現動物越來越少?你看看現在的社會道德每況愈下,你就明白是怎麼回事了。剛才講過,佛教所說的輪回不是局限於人道,而是從六道總說的。哪一道的生存條件優越了,哪一道的眾生就會增多。


問: 生命中的痛苦和快樂是從哪里來的呢?
答: 痛苦和快樂往往是因為我們所接觸的境界引起,當我們遇到順境,遇到歡喜的境界,就會開心;但我們接觸到逆境,接觸到不喜歡的境界,又會痛苦。凡夫最大的特點就是心隨境轉,如果是一個思想境界很高而內心又很充實的人,外界的環境就不會對他構成太大的影響。痛苦與快樂的發生雖然與外在環境有關,但從根源上還是我們的心,因為我們的有困惑、煩惱、執著,所以不同的境界外會使我們產生痛苦與快樂。


問: 生命是輪回的話,為什麼會有瀕臨滅絕的動物呢?
答: 為什麼會有瀕臨滅絕的動物?這道理很簡單,因為這種形式的生命失去生存的因緣,而其他形式或其他生存的空間因緣殊勝,那麼這類有情他的其他業力成熟,他就投生到其他道去了。又比如說中國搞計劃生育,可另外的國家就沒有相關的政策,那麼一些人就只好換地方投生了。


問: 剛才您說樹木也存在輪回,那一些珍貴的樹木會滅絕呢?那樹木就是不輪回了嗎?
答: 佛教所說的輪回主要是指有情生命,並不包括樹木在內。剛才說到樹木的輪回只是個比喻,主要是為了用來說明人的輪回,使我們從自然界的這一現象得到啟發。


問: 不執著會不會一事無成?
答: 世間的人無論是生活還是事業都是建立在執著的基礎上,而佛法的修行卻要求我們放棄這種種的執著。但我們要知道,不執著並非不努力,而是不著相,是在因上努力而又不執著於結果。如果我們在修行時也處處著相,就很容易步入歧途。當我們的智慧提高了,人生的目標明確了,不執著照樣能夠有成就,而且成就更大。


問: 做人為什麼這樣辛苦?
答: 因為我們生命的內在存在很多煩惱,我們在無始以來造下很多罪業,這些都是造成我們內心痛苦的原因。從佛法的角度來看,觀受皆苦,人生充滿著痛苦,既有生、老、病、死的身苦,也有無明、煩惱帶來的心苦。正是因為有這些苦,我們才要學習佛法,因為佛法是究竟解決人生痛苦的方法。


問: 遇到不好的事情發生時,是否也要違心地接受?下崗人員應怎樣正確看待自己的處境?
答: 所謂好和不好,在佛法裏面的標準是:凡是能對我們的現實及未來,對我們自身及他人都有所利益的行為才是好的,反之,就是不好的。所以,好與不好不能僅僅從自己眼前的利益出發來判斷。下崗的問題也是同樣,從個人的生活來說,也許暫時受到了影響,是不好的,但從整個國家的體制改革和經濟發展來說,也許是必須經歷的一個過程。

   下崗是一種現實,學佛的人就是要面對現實。怨天尤人是沒有用的。世界是無常的,關鍵是我們要提升自己的素質,創造因緣尋找出路。


問: 怎麼樣才能讓孩子認識到幸福? 
答: 對幸福的認識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對於成年人來說,尚且存在著認識上的困惑,要讓孩子來理解,自然會比較困難。父母對子女負有教育的責任,不僅是言教,更重要的是身教,通過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來對孩子進行薰陶,培養他的道德觀念和行為規範,這些都非常重要。作為學佛的人來說,我們可以將自己學到的佛法運用在生活中,使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幫助。


問: 有人同自己的妹妹結婚,會有什麼樣的影響? 
答: 亂倫在佛教裏面被稱為邪淫,是十惡行之一,邪淫的行為會招感眷屬不貞的果報。

問: 法師說看破了生死就不會執著。如果我有一位好友的家人病重瀕死,我們用佛教的觀點去勸他看破生死,我們雖然知道佛法的道理,但是別人不知道我們這樣做就會被看作是冷漠無情,不知法師對此有何看法?
答: 我們面對別人的煩惱、痛苦,首先要有慈悲憐憫之心,而非冷漠。我們本著慈悲心去開導別人,其中有兩種體現方式,一是和他一起哭,表面看起來你對他很同情,他為此會感到高興,但是實際上這樣對他沒有好處,反而增加他的執著;相反,如果你能換一個角度,勸解他、開導他,就會減輕他的負擔和痛苦,這樣別人也不會覺得你是無情的。


問: 目前的商業社會有很多欲望與欺騙,那我們應該如何面對呢?或者是象日本禪師所說用空的思想去面對,那麼這樣做是否只是把無條件它接受下來?
答: 如果人家要欺騙我們,我們是不是就應該接受他的欺騙呢?有時如果我們接受他們的欺騙,那就有可能放縱他,對他是沒有好處的。在佛教的菩薩道修行中,方式有二,一種是攝,一種是折。攝,是慈悲、忍辱、包容,象白隱禪師的一般,他們的行為與風采會感化許多許多的人;還有一種方式就是折,就是懲罰他,讓他受罰而有所改變,但無論是攝還是折,都要從慈悲心,而非從嗔恨心出發。至於解決一件事情則沒有一定的方式,要靠你的智慧、方便善巧。其中總的原則是:一要有慈悲心,二是看事情怎樣可以處理的更圓滿。還有另一個方面是看如何處理才會對他人有好處。你可以本著這三個原則去處理問題。


問: 法師說到修行,要我們活在當下,念念分明。但有一位友人曾問一位法師,如果親人得病,不去賺錢,而去觀照,去念念分明,那根本就無濟於事,這樣的觀照有必要嗎?關於這個問題那位法師沒有做正面的回答。請法師開示?
答: 我可以給你最直接的回答。我們說活在當下,保持一種清明的心境,不是讓你無所為,而是讓你在做每件事情,包括你在工作,如在談生意、在開車,乃至吃飯走路時,你都能很專注地去做。在古代的農業社會,叢林中常說搬柴及運水,神通並妙用,那麼在當今的商業社會可能要說,開車、談工作無非是道。當然環境越是複雜,越是不容易保持這樣的境界,若非修養有素,這對一般人來說是很難做到的。所以佛教中才會有一些專修的特定方式,比如說打禪七,或到深山、寺院中進行靜修,但這靜修也是為了將來回到社會能保持一種良好的心境及相當的定力而服務的。


問: 一個學佛修行的人,面對他人傷害對你的利益,比如人家欠你的錢不還,或者冤枉你,我們是否應該不和他計較呢?
答: 人家不還你錢,或者冤枉你,你不和他計較,無所謂,如果能這樣做到的話,說明你個人已能看淡世間的名利得失。但作為一個學佛的人,我們不僅要考慮到自己,還要考慮到眾生的利益。也就是說:我們的每一種行為,當他涉及到與他人的關係的時候,如果要考慮如何才能真正利益他人。有的時候我們用不計較、無所謂的態度,能感化一些人;也有的時候我們的這種態度有可能遷就的一些人的缺點,甚至害的他。那麼我們真正的慈悲是要幫助他認識到這樣做是不對的。 

   人家污蔑你、冤枉你,你不去辯解,有時人家對你的誤解,使得他對你的嗔恨心越來越大,甚至因此而造下種種罪業。你可以如如不動,但卻讓對方痛苦不堪,這能算慈悲嗎?所以在《瑜伽菩薩戒》中有人冤枉菩薩而菩薩不為自己辯護,這也是一種犯戒的行為。


問: 佛教對善與惡的定義究竟是什麼?
答: 佛法對善惡的標準是什麼呢?首先,善的行為不僅對眼前有利,更能對未來生命有所利益。我們說佈施是一種善行,通過這一行為,能幫助我們克服自己的貪心和吝嗇,使我們的人格得到淨化和昇華,同時,它還能為我們招感未來的福報。其次,善的行為不僅僅對自身有利,更能對其他眾生有所利益,還是以佈施為例,我們在自己受益的同時,也給被幫助的人帶去了利益。所以,我們衡量一種行為是不是善行,就可以用這兩個標準去檢驗。而不善的行為同樣可以用這兩個標準去檢驗:凡是不能對自己的現在及未來都有所利益的行為,凡是不能對自身及他人都有所利益的行為都是不善的。所以,我們判斷行為的善與不善,主要是根據它的果報來判斷。

   在我們的生命裏有一個清淨的寶藏,那就是我們的佛性,但是我們不要忘記,清淨寶藏之外還有無明。我們的生命由清淨和染汙這兩種東西構成,這兩者都是無始的。佛性是無始的,無明也是無始的,所謂無始無明。無始也就是沒有開始,在有情生命的流轉過程中,貪、嗔、癡是與生俱來的,我們常說一念不覺如何如何,事實上我們從來就沒有覺悟過,是念念不覺。當貪心現起的時候,我們常常沒有感覺到它的存在就在它的指使下去貪了,我們的嗔恨、妒嫉、煩惱習氣也都是同樣。我們的生命時常都是處在這種不覺的狀態中,學佛就是要將這不覺的根源徹底剷除。佛法講因緣,因為有這無始的無明,才會有貪、嗔、癡,才會造業,才會流轉。當生命中沒有了這些染汙後,就不會再有貪、嗔、癡的產生,因為因已經沒有了,就象沒有種子也就可能長出樹來一樣。

   佛法是建立在因緣因果的基礎上,善惡的標準也是建立在同樣的基礎上。我們瞭解生命的過去和未來,是以此來指導我們當下的行為,使我們更好地活在當下。


問: 為什麼要燒香、點燭、燒錫箔給祖先,是不是有用?
答: 燒香是中國的傳統觀念,為了表示對我們的祖宗的不忘本,對人世間的道德的維持來說有相當積極的意義,那供品他會不會回來吃呢?就要看他是不是有空,我們知道根據佛教來說,我們想要給祖宗超度要在四十九天之內,因為四十九天之內,他未來的去向還沒有定好,就象畢業後未來的去向還沒有定好,就象畢業後抓緊,如果一切都已經定好了,已經在六道裏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事情多得很,要改變就比較難了,你為他做的功德作用就不是很大了,至於一年之後,三年之後,對亡者的作用已經非常小了,只是對我們自己,為了表示孝道,為了表示不忘本,為了社會的道德有積極的意義。


問: 萬一不小心做錯了事怎麼辦?
答: 不小心做錯事的罪過特別小,佛教中講到犯戒,前提是有心,如果是無意的,罪過就比較小。就象我們在平時無意中傷害到他人,就容易取得別人的諒解。如果我們再能對自己不小心犯下的過錯有懺悔之心,並以實際行動來彌補,那麼,就不必再耿耿於懷。但如果我們還自以為是,堅持己見,就會加重自己的罪過。


問: 法師講到做人要中觀,假如一個人本身很樂觀,同時也能瞭解到別人的悲觀。而因為他樂觀,所以做事很積極,想要幫助悲觀的人,那不是更好嗎?
答: 我們剛才也說到,很多樂觀的人其實只是屬於盲目樂觀。如果按照佛法的標準來說,一個人只有見道以後才能真正樂觀,在見道以前,在修行還沒有把握的時候,都沒有資格太樂觀,因為你的人生裏還有太多的煩惱、太多的業力,你對自己生命的未來還沒有能力把握有什麼資格樂觀呢?而中觀是屬於如實觀,即如實地、客觀地看待人生,只有這樣,才能對生命的改善有益,如果只看到人生的光明面或是黑暗面,都是片面的。

 

 





主持人
濟群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