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阿彌陀經淺釋(二)

宣化上人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

 

  什麼叫“如是”?“如是”是信成就。如是之法是可信的,不如是之法是不可信的。所以“如是”是指法之辭。指是指示你佛法,如就是靜,是就是動。如才是,不如就不是。什麼叫是?沒有不是就叫是,絕對不非。什麼叫如?如是寂然不動。“如”就是一個真空。“是”就是妙有。也就是妙有離不開真空,真空也沒有離開妙有,故叫空有不二。即空即有,非空非有。這種法是可信的。“如是我聞”這四個字,是所有佛經一開始皆有此四字,如才是,是才如。不如也就不是,不是也就不如。這道理是這樣,故如是之法是可信。“我聞”是阿難親耳聞的。阿難證果已無我,為什麼還說“我聞”?這我是無我之我,所以阿難說“我聞”。因為世俗的人,皆有個我,所以阿難雖然無我,但隨順世人而說出此道理。“如是我聞”,“我聞”是聞成就。有聞才有信,不聞怎會信?“如是我聞”四字,佛將入涅槃時才指示,告訴大眾:“我今天於半夜即將入涅槃。”阿難一聽見佛要入涅槃,就著急得哭起來,就像小孩子找媽媽似的,阿難一邊哭,一邊叫佛,說:“佛您不要入涅槃,您不要把我們都捨棄了。”阿難的頭腦大概在此已昏了,不清醒,就以為哭是應該做的事情,這個時候就有一個瞎子(阿那律尊者),此瞎子和一般瞎子不同,他雖無肉眼,但卻有天眼。因為沒有肉眼,他就不東張西望,沒有這麼多的妄想,於是心水很清,他說:“尊者,你為什麼哭得如此傷心?”阿難說:“佛要入涅槃,你叫我怎能不哭?”瞎子說:“你哭又有什麼用?現在還有很多事去請問佛。”阿難說:“有什麼事?佛要涅槃,還有什麼事情比這更重要呢?”阿那律尊者說:“有四種事情很重要,你若不問清楚,那怎麼可以?”阿那律尊者說:“第一件事是在結集經藏時,在經典的開始應用什麼字?”阿難說:“對,這很重要,幸好你提出來,否則我什麼都忘了。第二件呢?”阿那律尊者說:“佛在世時,我們以佛為師。佛火涅槃,我們將以誰為師。”阿難說:“對,佛入涅槃,我們找誰為師?”阿那律尊者又說:“佛在世時,我們依佛而住。佛入涅槃,我們將依什麼而住呢?”“第四件呢?”阿那律尊者說:“佛在世時,惡性比丘(即是不守規矩者,與眾不和,性中總有爭強論勝,好像阿修羅似的),佛可調伏。佛入涅槃後,這些惡性比丘和惡性居士總是驕氣淩人,說:‘你們不如我,你們不如我發心。’(實際上,就是因為你,人才不發心),怎麼辦?”阿難一聽,覺得這問題很重要,應該去問佛,於是趕緊把眼淚一擦,就到佛的面前說:“世尊!我現有四件事想要問世尊,請世尊慈悲答覆。”佛說:“好啊!有什麼問題,我來給你解答。”阿難說:“佛一生所說的經典很多,在結集經藏時,經首應用什麼字呢?”佛說:“所有過去、現在、未來,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皆是用‘如是我聞’四字按在經首。”阿難又問:“佛住世時,我們以佛為師,佛入涅槃,我們應以誰為師?是不是大迦葉呢?”佛說:“不是。我入涅槃,你們應以波羅提木叉(戒)為師。”故出家人應受戒。這是依照佛的指示,佛不在時應以戒為師。阿難又問:“第三個問題,佛住世時,我們這些比丘和佛住在一起,現在佛入涅槃,我們這些比丘應以什麼為住呢?”佛說:“我入涅槃後,所有的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應以四念處而住。”

 

  什麼叫四念處?即是念身、受、心、法。第一要觀身不淨:看自己的身體是不清淨的,就不會對它生出一種愛心;因無愛心,就沒有執著;沒有執著,就自由了。第二是觀受是苦:你所接受都是苦。苦受、樂受都是苦的因。第三是觀心無常,念念遷變。第四是觀法無我。

 

  阿難問:“第四個問題是惡性比丘、居士和一般人,又如何處理?”佛說:“這很簡單,你就用‘默擯’二字。”默就是不和他講話,擯就是不理他。此意即遇到惡性比丘,你用定力,不要被他轉。

 

  佛為何叫阿難用“如是我聞”四字為經首?有幾個原因:

 

  一、異外道。與外道不同。外道所有的經論一開始,即用“有無”二字(梵語是阿(有)嚘(無))。他們主張一切的法,萬事萬物,均不出此二字;非有即無,非無即有,故以“阿嚘”兩字開頭。或言無有,本來無,現在有了,其道理與真空妙有有些相似,但未深入闡明。

 

  二、斷眾疑。佛知道在他入涅槃後,大眾結集經藏,見阿難升座說法,大眾頓起三疑。一者,他們把阿難當成佛,以為佛又活過來了。又有人會懷疑是他方佛來說法而非釋迦牟尼佛。再者會有人以為是阿難成佛了。有此三疑,故佛告訴阿難以“如是我聞”四字為經首。

 

  大家就知道原來不是釋迦牟尼佛,也不是他方佛來,也不是阿難成佛。原來這法,如是之法是阿難親自聽釋迦牟尼佛所說。這叫斷眾疑。

 

  三、息爭論。阿難在諸大比丘中最年輕,佛成佛時他出世,佛入涅槃,他才四十九歲。其他的比丘均比他年長,論資格以老迦葉的年齡最老,其他如目犍連尊者、舍利弗尊者,年齡均比阿難大。論道德、學問、智慧,其他比丘亦有比阿難尊者高者。那怎麼會選到阿難結集經藏、說經典呢?諸比丘中有老的、中年的,阿難是最年輕的,如說是他講的經典,其他的人會不信,均要與他爭第一。這位說:“我聽的經典比你多,我應該說經。”有的說:“我跟佛一輩子,佛所說的法都在我肚子裏,應該我說經。”等到阿難說:“‘如是我聞’;像這樣的法,是我阿難親自聽佛說的。”就可以平息爭論了。

 

  四、遵佛囑。遵從佛所咐囑。

 

  “如是我聞”,阿難以四事問佛,前面已講了二種,現在講第三種。第三種是依四念處而住。四念處就是身處、受處、心處、法處。第一要觀身不淨。我們所有的人,對自己的身體看得非常的寶貴,認為這個身體是真實的。所以自私也因這個身體而有,自利也因這個身體而有。要是沒有這個身體,就沒有自私,也沒有自利了。為什麼自私自利?就因為沒有認識這個身體,以為這個身體是真實不虛的。所以造罪也因為這個身體,作惡也因為這個身體,對這個身體看不破、放不下,為這個身體找好東西吃、好房子住、好車子坐,這都是執著不能放下,因此一天到晚都為這個身體忙。有一天這個身體要死了,還不明白,而說:“我的身體要死了,怎麼不幫助我呢?”那時才知身體不是真的,可是已經晚了,後悔也來不及了。

 

  究竟身體是不是真的?在愚癡者看來是真的,不是虛妄的。但有智慧的人則知道,這是四大假合,地水火風和合而成的。這身體不是究竟。那究竟是什麼?究竟是自性,我們自己的自性是光明遍照、圓滿無礙、盡虛空遍法界、無在無不在的。而我們的身體只是自性暫時的居住處,如住旅館似的,身體即是旅館。但住旅館的這個遊客,若以為旅館是自己的,那真是大錯特錯。如果你能把身體看成旅館,並能找到主人,那你就認識自己了,這個身體生來就不淨,因為是由父精母血和合而成的。它由小不知怎麼就長大了,長大了就生出種種貪心、嗔心、癡心、慢心、疑心,造出一些殺、盜、淫、妄、酒等業,造種種業都因它而有。這個身體究竟是不是寶貝呢?不是,實乃是清淨無垢、沒有染汙、沒有一點不清淨,這才叫寶。但我們這個身體九孔常流不淨,兩眼有眼屎,兩耳有耳垢,鼻孔有鼻涕。在中國有些外道專門吃鼻涕,修這種外道法的人說:“這就是煉丹。”假如不是愚癡,怎會吃鼻涕呢?不但吃鼻涕,還吃眼屎、耳垢等,認為從身體出來的東西都是寶貴的。骯髒的東西,他們卻認為是寶貴,你說可憐不可憐?

 

  我們的身體,面上有二目、二耳、二鼻孔和嘴巴,加上大、小便處,總共是九孔。人人都知道大便和小便是不乾淨的,假如你做再好的菜,用大小便做點調味料,人不知則吃,若知道了,誰也不會吃,因知道那是骯髒的。“九孔常流不淨”,你說這個身體究竟是寶貝的?或不是寶貝呢?要是寶貝怎會常流不淨之物呢?這個身體一個星期不沐浴,身子就會癢、不舒服。時間一久則有臭味出,這種臭味不要說自己,連狗都不願聞。所以我們要觀身不淨,這身體是這樣不乾淨,你還愛它嗎?為它執著嗎?愛這麼不乾淨的東西,有什麼用處呢?那你說:“我可以用刀割它,去自殺?”這不需要!你應借假修真,你的自性在你的身體裏住,你走到五陰身,就成陰陽混合,也就是在清淨與混濁中。你要是往上修,則得清淨可成佛;你要是不修行,則往下墜,和污濁合而為一,成為鬼。所以你修行與否,是你自己的事,旁人不能幫你。好像阿難尊者,他說他是佛的堂弟,不需要自己修行,佛就可以加被給他三昧,但始終佛也不能給他三昧,等佛入涅槃後,結集經藏時,才證四果阿羅漢。那時他才知道自己不修行是不可以的。

 

  觀身不淨,我們不要拿這個身體當寶貝,誰說我一句,也放不下,“怎麼說我呢?”誰打我一下,“你打我!可惡至極!”覺得痛一點,就受委屈了。其實你要是看破放下,沒有一個痛,亦無一個不痛。誰痛?痛又怎麼樣?有人打你,就當碰在門框上;有人罵你,就當他唱歌,或說你所不懂的外國話,“這是西班牙話?德文?葡萄牙話?我沒學過,我不懂。”總而言之,你能把這身體看破放下,不執著,則會得到自在,這是觀身不淨。不要把身體看得那麼重要。

 

  “受念處”,觀身不淨,受、心、法,也都不淨。觀受是苦,受是你所接受的。有1、苦受,這是苦苦。2、樂受,中有壞苦。3、不苦不樂受,這是行苦。以上是三苦,你對於你所接受、所享受的,都應覺知是苦,你知道是苦,就不會執著享受了。我常常對你們講:“受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常受苦,則苦沒有了;盡享福,則福報沒有了、消了。所以“觀受是苦”,而身心法也都是苦,這四念處雖是四種,但要把四種觀成一種,一種分開四種。

 

  “觀心無常”,這個心是無常的,不會常常如此。過去心不可得,是無常;現在心不可得,是無常;未來心不可得,是無常。這心是念念遷流、念念不停,所以是無常。

 

  “觀法無我”,法根本無一法,法既然沒有了,什麼地方有個我呢?我是四大假合、五蘊色法而成的,既然沒有五蘊的色法,則我自己也沒有了。所以觀法無我,人空法空,人也空了,法也空了。

 

  我們修行要常常觀想四念處。佛滅度之後,教導一切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修行依四念處而住。這四念處是很微妙的,所以大家須詳細研究,你能明白四念處,依四念處而住,就沒有執著,而得到真正的自由。有所執著就沒有自由,沒有自由就因有所執著,所以要修四念處,依四念處而住,無住而住。無所住,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現在講阿難尊者以四事問佛的第四個問題。第四個問題就是怎樣來對待惡性比丘?佛答覆說:“惡性比丘,默擯之”由這件事情,我們可以知道當初佛住世時,也一樣有這種惡性比丘、惡性居士、惡性之人,遇到這種人,就應不和他講話,默擯之,這叫軟遷單,遷單就是叫他搬家,不理他,他自己覺得沒有什麼意思,就會走了,這叫擯。在佛入涅槃之後,遇到這種的惡性比丘、惡性居士,就用這種方法來對待他。

 

  “如是我聞”這四個字,“如是”是信成就,如是這個法就可信,不如是這個法就不可信,這是信成就。“我聞”是聞成就,聞本來是由耳朵聞,為什麼不說耳聞?而說我聞呢?因為這耳朵是身體的一部份;這個我是身體總的名稱,耳朵則是一個別名,這叫舍別就總,把別的名不用,而用總的名,所以說是我聞。

 

  “一時”,是一個時候,這叫時成就。那麼這個時候,為什麼不說某年某月某日某時呢?只說一時呢?因為國家與國家的年月日期不是全都一樣,有的以正月為一年的開始,有的則以二月或三月,乃至於其他的月份,因曆法不同故,所以沒有辦法確定一個時候,若確定這個時候,考古家就要考查,說這個正不正確。現在說“這一個時候”,就不需考古家來考查。以上是時成就。

 

  要講經說法,第一要有人信,有人相信這個法,才可以說法。有人相信,但沒有時間來聽,甚至一聽經就跑了。為什麼?因為沒有時間,他不聽不聞。雖有講經說法,他不聞也沒用。若他真想聽經聞法,就要有時間;時候有了,又有信心,又要有一個說法主,佛就是主成就,說法之主。有了主成就,又要有處成就,要有一個地方來講經說法,現在這個地方,就是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舍衛國是印度一個國家的名稱,譯為豐德,因為這個國家的人都很聰明,所以國就有五欲七寶之豐,其國人有多聞解脫之德,這國家有五欲財寶,五欲是什麼?有人說是財、色、名、食、睡;又有人說是色、聲、香、味、觸。總之五欲的境界令你的智慧顛倒,令你的眼睛跟著色塵跑,耳朵跟著聲塵跑,鼻子跟著香塵跑,舌頭跟著味塵跑,身體跟著觸塵跑。這五欲把人迷得顛顛倒倒,都來追逐五欲,這國家的人有多聞,書讀很多。解脫就是無拘無束、很自由、得到解脫,也就是執著心很輕。這是舍衛國。

 

  “祇樹給孤獨國”,祇樹是只陀太子所種的樹,給孤獨園是須達多長者的。須達多長者是當時印度的一個富人,但他不懂佛法,連佛的名字都沒聽過。有一天他為兒子娶媳婦,到城裏一位朋友——珊檀那長者家裏,也是一個很有錢的人。到了他家,見珊檀那半夜就起來,佈置他的房子,把房子莊嚴得非常美麗,須達多長者看見他如此莊嚴舍宅,就問他說:“你把房子收拾得這樣莊嚴好看,是不是辦什麼喜事?”珊檀那長者說:“不是的,我想請佛來應供。”須達多長者一聽見“佛”字,頭髮也豎立起來了,毛孔也豎起來了,問:“什麼叫佛呀?”珊檀那長者就對他說:“佛是淨飯王的太子,本來他應該做國王,可是他出家修道成佛了。我準備請佛來應供,來供養佛。”須達多長者,即給孤獨長者,聽見佛的名字後,覺也睡不著。釋迦牟尼佛知道他有誠心,就放光來照他,一放光照他,須達多長者以為天亮了,於是就起身出城。城門本來是鎖著的,但釋迦牟尼佛以神通力量把城門打開,須達多長者就到了佛所住的地方——竹林精舍。到了那兒,預先就有一位天人,向佛右繞三匝,然後向佛頂禮。須達多長者從沒見過佛,也沒聽過佛法,不懂禮節,所以天人做一個樣子給他看。於是乎須達多長者也向佛右繞三匝,然後向佛叩頭頂禮。佛就向他說法,須達多長者非常高興地說:“佛您有這麼多的弟子,要有一個大的地方才可以住下,我預備找一個大的地方,請佛來住”佛說:“好啊!那你就去找。”

 

  須達多長者回去本國到處找地方,卻沒一處合意;最後找到只陀太子的花園,覺得地方好,也夠大。於是向太子要求買他的花園。太子並不想賣自己的花園,但聽須達多長者要買,就同他開玩笑說:“好,你若要買我的花園,須將金磚鋪滿它,我就賣給你。”長者沒有討價還價,回家馬上將窖藏的金磚全搬去,鋪滿了花園。然後對太子說:“現在園子是我的了。”但太子說:“花園是我自己的,怎可賣給你呢?我是開玩笑的。不賣!不賣!”須達多長者說:“你說只要我將金磚鋪滿花園,園子即賣給我。你將來要做國王的,怎可說話沒有信用呢?”太子考慮後說:“好,園子已鋪滿金磚,是你買的;但樹沒鋪金子,故仍是我的,算是我供養佛吧!”所以此園叫祇樹給孤獨園。何謂給孤獨者?給即周濟,亦即佈施。因須達多長者專門佈施給孤獨的老幼。中國周朝文王時,周濟四種窮苦人:即鰥、寡、孤、獨。鰥是老而無妻者(鰥夫)。寡是老而無夫者(寡婦)。孤是幼而無父者(孤兒)。獨是老而無子者。而須達多長者——給孤獨者也救濟這四種人。

 

  “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這是“處成就”。因為有人說法,一定要有處所;無處所,法就不易說了。

 

  “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是“眾成就”。“與”意即“共”,即共同跟隨一位師父學習,大家共同住在一處,大家共同學習佛法,大家共發同樣的菩提心,大家都開同樣的智慧,大家證同樣的果位,大家共同成佛。這麼多共同的理由,故用“與”字。

 

  “大比丘僧”,先把聲聞眾說在前面,因比丘都是出家相。菩薩放在後面,因菩薩之相不定,有時是出家相,有時是在家相。菩薩是修中道的,故放在中間。後邊再說天龍八部,最後說一切世間相的凡夫。出世相是聖人。菩薩有時在法會中,有時離法會去其他世界,故是不定相。比丘則是佛的常隨眾,跟隨佛聽經聞法。故結集經藏時,把比丘寫在前邊。

 

  “大”有三種意思:一、比丘是國王大臣所崇拜者。二、比丘斷一切煩惱。三、破諸惡者。比丘與其他外道不同,故雲“勝”,勝過其他一切外道。而比丘又有三種意思:一、乞士。二、怖魔。三、破惡。一、乞士是托缽乞食。二、怖魔。當有一人在戒壇受戒時,地行夜叉即去報告空行夜叉,而空行夜叉即刻報告天魔,天魔即恐懼的說:“佛又多一位弟子,我又少了一個眷屬。”因此天魔很恐懼,魔王宮殿都震動。三、破惡。比丘發菩提心時,則破八萬四千煩惱,故是破惡。

 

  僧伽是梵語,翻為“和合眾”,即是大家共同住一處,沒有是是非非,不會互相鬥爭。又有“事合”及“理合”。何謂理合?即大家同證無為解脫。而事合又有六種:

 

  一、身和同住。僧眾合住一起,不能互相鬥爭。時時刻刻要自己管自己。不要犯過,不要妨害他人。譬如大家都不飲酒,你卻要喝酒;大家都不抽煙,你卻要抽煙;則僧不和,就不能同住。故一定要守規矩,不犯過。

 

  二、口和無爭。不要互相辯論是非。不要有“張家長,李家短;三隻蛤蟆六個眼”等的是非。要口和不爭,不能說你的道理不對,我的道理對而爭論起來。

 

  三、意和同悅。大家在一起學佛法。你修持精進,我比你更精進。大家為修道而精進向前進。不要一天比一天差。要少說話,多修道。大家的意念就和合。

 

  四、見和同解。大家有相同之見解。

 

  五、戒和同修。大家一同持戒律,同修道。

 

  六、利和同均。大家互相為共同之利益而努力。以上是六種“和合僧”,此為“事和”。

 

  “千二百五十人……”是佛之“常隨眾”,即常常跟著佛。佛到任何地方去說法,他們一定都跟著去。他們不管佛說的經是否已經聽過,一定仍跟去聽佛說法。基本上應是一千二百五十五人。佛先度五比丘,然後耶舍長者子及他的弟子四千九人也跟著皈依佛。舍利弗尊者及大目犍連尊者,各有一百位弟子跟隨著皈依佛。此外大迦葉兄弟三人及一千位弟子也都跟著皈依佛。所以一共是一千二百五十五人。

 

  迦葉三兄弟共有一千位弟子。其中五百人是優樓頻螺迦葉的徒弟。迦葉是梵語,翻為大龜氏。優樓頻螺翻為木瓜林。有人說因他在木瓜林中修道。又有人說因他胸前長一大瘤凸出如木瓜;或言凹進去成木瓜形者。總之都可以如此說。我相信他最喜歡吃木瓜,所以修道時身上會長出一個如木瓜的東西。木瓜潤肺,如肺有病,可以多吃木瓜。木瓜林迦葉有兩個弟弟。一位叫伽耶。伽耶是山名,翻為象頭山。另一位叫那提,翻為“河”或“城”。我認為此河在城邊,所以兩者均可。他們兩人共有五百名弟子。故三兄弟共有一千位弟子。

 

  佛教化眾生,首先度鹿野苑的五比丘,然後該度何人呢?他觀察迦葉三兄弟的機緣成熟,應該去化度他們。於是佛就到大迦葉處去。但不能直說:“我來度你們,你們信不信?”佛使用權巧方便法門。走到他家時說:“此時已晚,我可否借宿一晚?”

 

  大迦葉修火道很久。他已一百六十歲,見佛與眾不同,但他卻看不出佛的來歷及何因緣,雖知佛絕非普通人。正奇怪何以平時任何人的背景,他一望即知,但卻無法瞭解此人究竟是何人。於是他將佛安置在一個火龍洞中,那火龍是他的護法。任何人去到火龍洞裏,即會被它燒死。是夜三更,火龍想將佛燒死;但佛以火光三昧對付它,使它無法可施。於是佛將它放入缽中,對它說法。亦如六祖大師將毒龍收入缽中,但佛不會說:“你只會變大,不會變小,跳入我的缽中。”佛是很自然的將它收入缽中,與之說法,火龍即皈依佛。

 

  然後佛用種種神通變化,老迦葉一看自知不如,沒這麼大道行,也跟著皈依佛。他皈依佛後,沒多久就證聖果。他的五百弟子也都跟著皈依佛,並都出家。他的兩個弟弟見哥哥跟了佛,於是他們二人也帶著五百名弟子,一起跟佛出家。出家後沒多久也證了聖果。因此合起來共有一千二百五十五人。他們因為感謝佛的慈悲深恩之教化,故無論佛到何處說法,他們一定都常隨著佛,在法會中聽法,作佛的常隨眾。亦如此時你們聽經,雖有人已經聽過,仍忠誠護法。譬如有位弟子去很遠的地方教書,但每逢星期六,一定趕回來參加法會,並在週末的兩天假期中作佛事,這是他真誠護法的心意。另一弟子在百忙中仍抽空出席聽經。白天工作繁忙,已很疲勞;但下班後,仍趕來聽經,實在很有誠意。

 

  “……俱”,俱是大家聚在一處。

 

  “皆是大阿羅漢”,聚會在一起的,都是大阿羅漢。“阿羅漢”是梵語,有三種意義,與比丘義相近,比丘是羅漢之因,羅漢是比丘之果。

 

  一、應供。因中是乞士,果上就應受天人之供養。

 

  二、無生。因中叫怖魔,果上就叫無生。因中怖魔,怖煩惱魔、怖死魔。

 

  三、殺賊。因中叫破惡,果上叫殺賊。殺無明賊、殺煩惱賊。破五蘊之魔及諸煩惱魔與死魔。死也是一個魔。像有的人修道時病得要死,則恐懼起來了,此即是被死魔魔動。修道者應不怕生也不怕死,生即死,死即生,應視生與死無分別;活的時候,就像死了一樣,則欲念之心也沒有了。如果死了,怎麼會再有淫欲心、貪、嗔、癡、慢、疑之心呢?那時一切煩惱也沒有了。你說這種境界多快樂,然而此境界不是很容易得到,但也不困難,只要肯去做就可。

 





主持人
宣化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