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智慧

慈悲遠比憐憫偉大

湛空法師       

淺淡二十一世紀佛教慈善文化

佛教傳入中土兩千年,已在人們心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影響著中國文化,與人們日常生活形影不離。佛教慈悲理念影響著人們,滋潤著人們。特別是佛教慈善教育在當今文化領域裡,獨秀一枝。穿越千年的時空,積累歲月的沉澱。佛教逐漸走向全世界,社會的和諧,文化的博大,民心的寧靜,更離不開佛教慈悲博大的精神。

 

  五千年華夏文明史,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澱,其中許多優秀的成分,至今影響著我們的言行舉止,成為我們的行為準則。孔子說的“仁者愛人”、孟子說的“惻隱之心,人之端也”、墨子說的“兼愛”,道家說的“積德”,佛教說的“慈悲”等等。所謂慈善,就是懷有仁愛之心,廣行濟困之舉,是仁德與善行的統一。慈,願給人民群眾安樂的心,也是仁愛心的無限擴大。善,合於理為善。慈善沒有人的貧富有高低貴賤之分,任何人都可以行善。慈善是社會責任更是社會道德。慈善事業的迅速發展,它將對生活貧困的群眾有極大的幫助。佛教給人智慧,給人解脫,應眾生之機說法、施教。

 

  在傳統的慈善理念裡,慈善捐助往往遵循由近及遠、由親及疏的潛規則,有著濃厚的鄉里情結和親疏情緣。慈善是金錢和物質的捐贈,是富人的專利。而佛教無緣大慈的精神超越了這一切,與眾生同體,像維摩詰大士言,因眾生病而病。就是因為這種與眾生同體的精神,佛教的慈悲在兩千年發展史才顯得光輝熠熠,慈光耀人。

 

  一、慈悲遠比憐憫偉大。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但必須得去挖掘,懂得世人苦人多。我們可以試想,當我們躺在舒適的沙發上欣賞電視的時候;當我們坐在明亮的教室裡聆聽老師傳授知識的時候;當你擁有健康的體魄,安心辦道的時候……我們是否想到了家破人亡、無家可歸的流浪遊子?是否想到了渴求希望、憧憬未來的失學兒童?我們是否想到了汶川大地震沒有家園的苦民,沒有溫飽的兒女?使命有千萬種,但不外乎給人安樂,給人幸福。作為佛教的我們,是不是多應想一下苦難的眾生,正所謂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之絕學,為萬世之開太平。

 

  佛教慈善文化著重點在於愛,有了愛,才能有真正的溫暖,真正的和諧。慈善是普遍互助的公益事業。慈善不僅包括捐獻錢物,同時也包括奉獻知識和勞務,是所有公民的權利和義務。現代慈善文化是建立在人格平等的基礎上,互相幫助,同舟共濟,它具有人文關懷的新內涵。它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慈善捐助行為。在社區裡,除了捐贈錢物,我們以體力去幫助別人,也是慈善行為。如果我們給人家工作不求報酬,做義工,也是慈善行為。假如我們有一顆慈善的心,那麼我們每天時時刻刻,統統都在做慈善。所以說,慈悲永遠比憐憫偉大。中國地廣人多,經濟發展還不平衡。對於我們坐在明亮的教室聆聽法師諄諄教導的人來說,窮得連小學都上不起的孩子們簡直是不可思議。然而,中國的貧困地區不會因為你認為它不可能存在而消失,中國的失學兒童也不會因為你認為不可思議而不存在。他們真實的存在於這個社會,他們需要社會的關心,需要社會的説明,所以我們所要做的,不是驚訝,也不是歎息,更不是漠視,而是應該奉獻我們的愛心,伸出我們援助的手。慈悲濟世、利樂眾生是佛教界最基本的理念。

 

  二、現代人心需要慈善文化。

 

  時下的社會,人們的價值觀,道德觀,人生觀都隨著物欲橫流的世界在改變,人心少了熱情,多了冷漠;親情少了溝通,多了自私;家庭少了溫暖,多了代溝。世界近了,可人心遠了。所以這個世紀的主題,仁人志士,提出和諧,呼喚佛教。

 

  眾所周知,凡是居民或鄰居想知道的,想學習的,只要我會、我能,就熱心去教導他,對小朋友講解課程,也是慈善。乃至各行各業的知識、技術,沒有條件、不計報酬的傳授,都屬於慈善行為。還有在居民或鄰居恐懼、害怕的時候,能夠幫助他,消除他的恐懼,一個關切的眼神,一句溫暖人心的話語,也都屬於是慈善行為。與人共用快樂也是一種慈善,以慈善文化來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創造一個快樂的氣氛,有時間的時候找鄰居講講笑話開開心,在任何環境下,合群是一種快樂。我們應抱著“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的心願,將滿腔的熱忱致力於服務人群、造福社會的善舉。星移斗轉,時勢變遷,歷史的車輪以不可阻擋的步伐邁進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雖然二十一世紀的物質文明相當發達,但世界上不平等現象尚未消除,貧富的懸殊加劇了社會的動盪、不安;世界的紛爭撕裂了人類的心靈;道德的淪喪,埋沒了人們的理智;天災人禍的降臨使生命顯得更脆弱。這些都令整個世界佈滿了危機,人們的精神處在極度的彷徨、空虛之中。如何挽救人心、拯救世界,只有佛教才能化解這一切!

 

 

 

  三、社會文明與佛教慈善。

 

  慈善文化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慈善文化建設將成為提升道德修養、促進精神文明建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手段。

 

  今天的金融危機就是物質刺激,人心隔膜引起的。西方“次貸”的副作用,甫一吹來,吹得全世界“如夢如醉”。國家需要和諧,社會需要安定,而佛教慈善文化正如一股春風普潤人們的心靈,化解西方的刺激。

 

  佛教慈善文化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是人們對慈善事業普遍認同的規則和觀念,弘揚利他主義價值觀,可以消除自私自利的主義;確立平等互助的理念、可以消除冷酷無情的思維;提倡慈善無界的理念、可以消除兵戎相見的災難。弘揚慈善文化所要達到的境界就是要在全社會造成濃郁的“人文關懷”的氛圍,減少衝突,調和矛盾,使社會呈現一種穩定和諧的狀態。

 

  我們經常在新聞報導中看到社區業主和物業管理處的衝突,以至於廣州電視臺《新聞日日睇》的主持人陳揚多次感慨的說:“這裡哪裡是家園,簡直就是戰場”。究其原因,既有歷史的原因,又有現實背景;既有政策因素,又有文化環境。營造“以人為本”“助人為樂”的人文關懷的社會環境是慈善文化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當前的緊迫任務。

 

  構建和諧社會,重心在人心,基礎在民眾。人心好與壞是這個社會的呈現的雛形,譬如經典說心淨國土淨。要使社會和諧,應當先從人心做起,這是最重要的。離開了它,就如紙上談兵,水月鏡花。心真正和諧了,才能懂得佛法的偉大,慈善的精神,各種積極因素才能得到充分調動,將有效解決各種社會矛盾和糾紛,確保社會穩定。慈善是人類心靈的陽光。只有充滿友好和愛心的社會,才稱得上一個溫馨和諧的社會。有了慈善,社會情感的生態就更均衡,身處困難的居民就能體驗到人間的溫暖。

 

 

 

  四、關愛他人,感恩社會。

 

  行走在這個自他不二大家庭裡,我們的生存,那怕點滴都離不開他人的幫助與關心。“魯濱遜”只是個唯美的小說故事。

 

  5·12汶川大地震,蜀地大難,國人垂淚,華夏含悲。天災無情,但人心有暖,佛佑中華,悲心拔苦。校園裡,社區裡,單位裡,國家,世界……我們看到了友愛的大手,看到了慈善的力量,看到了悲憫的愛心,看到了明天的光明。

 

  《華嚴經·行願品》中說:“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就連菩薩都謙卑地說,眾生為父母,眾生為大地。何況處於凡夫之地、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我們呢?所以我們感恩他人,關愛他人,用心去行動,不要說自己的力量太渺小,如果你是清泉,是流向氾濫的江河,還是願意滋潤乾旱的大漠?如果你是燭火,是陪襯燈紅酒綠中的過客,還是願意溫暖嚴冬寒夜裡的行者?

 

  未來的種種艱難險阻,我們應以佛法做指導,心沒有困惑,沒有動搖,更沒有退縮,臺灣慈濟人——證嚴上人,在這方面已經作出了有目共睹的斐然成績。

 

  一粟滄海難澆地,萬滴甘露潤桑田。

 

  我們要有這樣的心懷:我是慈善的年輕的行者,我是大地上的一株小草,激流中的一朵浪花,我以風華正茂的青春,來到佛教,走向慈善的行列,走上默默奉獻之路,磨練了意志,完善了自我!

 

  甘地說:我有一個夢想。

 

  我們要像甘地一樣,也有一個夢想!

 

  步入二十一世紀,經濟在迅速發展,但貧富懸殊越來越嚴重,種族隔離越來越加大,我們唯有抱有一顆慈悲的心,發揚慈善的力量,社會才能更加和諧,人心才能更加溫暖。





主持人
湛空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