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佛源(十)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451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浮屠,梵語Stupa的略音,正譯為窣堵波,即塔、佛塔,俗稱寶塔。佛塔的層次一般為單數,如五、七、九、十三級等,而以七級為最多,故有“七級浮屠”之稱。塔原來是用來埋葬聖賢的身骨或藏佛經的,造塔的功德很大。然而,為死去的人造塔,畢竟不如“救人一命”的功德更大,更有意義,故俗語雲:“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意在鼓勵人們奮不顧身,去援救面臨死亡威脅的人。戒律有“止持”與“作持”兩個方面。就“不殺生”而言,為“止持”;就“救人命”而言,為“作持”。這就是佛家常說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如《西遊記》第八十回:“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快去救他下來,強似取經拜佛。”後亦變作“救人一命,勝吃七年長齋”。如陳登科《活人塘》十八:“大鳳子在後邊急了,搶上說:‘媽!救人一命,勝吃七年長齋,我去想辦法’。”“七年長齋”指長年吃齋修行。(李明權)

  452 【救人須救徹,殺人須見血】意即幫助人要幫到底,辦事情要見效果。這句俗語出於北宋的《傳燈錄》卷三四:“為人須為徹,殺人須見血。德山與岩頭,萬里一條鐵。”禪宗有所謂“殺人刀”、“活人劍”:“殺人須是殺人刀,活人須是活人劍。既得殺人,須活得人;既活得人,須殺得人。”(宋《圓悟心要》卷上)“殺人”比喻“打得念頭死”;“活人”比喻“救得法身活”。“救人須救徹,殺人須見血”體現了禪宗擅用的“殺”、“活”之機。後在文學上運用如《三寶太監西洋記演義》第三九回:“那樵夫道:‘你兩番猜不著我的書謎兒,我不拽你上山來了。’天師道:‘救人須救徹,殺人須見血。怎麼這等樣兒?’”亦有倒置的用法,如馬烽《呂梁英雄轉》第三四回:“人常說:‘殺人要見血,救人要救徹。’你先去打仗,將來叫你叔叔給你磕幾個頭也行哩!”(李明權)

  453 【救苦救難】《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是觀世音菩薩于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號之為施無畏者……眾生被困厄,無量苦逼身;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具足神通力,廣修智方便。”因此,流傳有“救世觀世音、救苦救難觀世音”的稱號。“救世間苦”出於“妙智力”,出於“神通力廣修智方便”,與下《楞嚴經·觀音圓通》闡釋義同:“我複以此聞熏聞修金剛三昧無作妙力,與諸十方三世六道一切眾生同悲仰故,令諸眾生於我身心獲十四種無畏功德。”今以“救苦救難”表述拯救在苦難中的人。如郭小川《給一個瞎子》詩:“新民主主義呀,我看,就是救苦救難!”(禹振聲)

  454 【虛花】虛花,又稱為“虛空華”、“空華”,是佛經上一個著名的比喻。《楞嚴經》中說,患眼病或用眼過勞的人,往往會看到虛空中有許多似花非花的幻影在晃動。眾生“無明”妄動,“塵勞”不斷,因此無中生有,執幻象為實在,引發諸多的煩惱。如《楞嚴經》卷六所說:“見聞如幻翳,三界若空華。”又如《楞伽經》卷一所說:“世間離生滅,猶如虛空華。”佛經用“虛花”比喻一切事物為因緣所生的幻相。後俗語中亦用以泛喻虛幻不實。如《醒世恒言·徐老僕義憤成家》:“那爵位乃虛花之事,金銀是臭汙之物,有何希罕?”(李明權)

  455 【虛頭】遮人眼目的騙局、花招,俗謂之“虛頭”。如《西遊記》第三二回:“好大聖!你看他弄個虛頭,把眼揉了一揉,揉出些淚來。”也指虛假不實的部分。如葉聖陶《四三集·感同身受》:“你可知道,我每天同它要碰幾回面——不說虛頭,平均總有兩百回。”“虛頭”出於禪宗的《景德傳燈錄2全豁禪師》:“德山曰:‘闍梨是昨日新到否?’曰:‘是。’德山曰:‘什麼處學得遮個虛頭來!’”虛頭,與真參實修相對而言。(李明權)

  456 【晨鐘暮鼓】梵語犍椎Ghanta,譯為鐘或磬,系舉行法事時集眾而用的法器。《釋氏要覽》載,比丘在佈道時,眾人不按時集會,佛說打犍椎或打鼓等而召集。因而晨昏撞鐘擊鼓已成為中國佛寺的一種傳統。《敕修百丈清規·法器章》:“大鐘,叢林號令姿始也。曉擊則破長夜,警睡眠;暮擊則覺昏衢,疏冥昧。”唐宋以來,我國各大寺院多在佛殿兩側建鐘鼓樓以為懸掛鐘鼓之用。唐代詩人張繼的詩句:“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把鐘聲與客旅的愁思相聯繫,發人深省。晨鐘暮鼓亦指歲月推移,迴圈不已。如宋·陸遊《短歌行》雲:“百年鼎鼎世共悲,晨鐘暮鼓無休時。”(見《劍南詩稿》卷十四)(純一)

  457 【眼目】表示某一事物的要點,主要部分。《圓覺經》卷下:“是經十二部經清淨眼目。”又宋代智昭著有《人天眼目》,集禪宗諸家要義。後用眼目表示多種涵義:一、表示眼界或眼力,借指見識的深廣度,辨別是非好壞的能力。如宋代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卷四“經世紀年”:“取《通鑒》中言論之精確者表而出之……去取甚嚴,可以見前輩讀書眼目之高。”二、指眼睛,如:強烈的燈光眩人眼目。三、指為人暗中察看情況並通風報信的人。(禹振聲)

  458 【眼光】見於《楞嚴經》卷一:“若無眼人,全見前黑,忽得眼光,還於前塵,見種種色……是故當知,燈能顯色,如是見者,是眼非燈。眼能顯色,如是見者,是心非眼。”俗語用眼光一詞,含有多種意義。或指視線,如清·秦篤輝《平書·物宜上》:“眼光閃爍者,多險惡小人。”或指視力,眼力,如清·王陳梁《燭影搖紅2自題秋夜校書圖》詞:“花甲餘三,眼光那比當年俊。”今則多用眼光喻指觀點、判斷力和觀察力等,如冰心《莊鴻的姊姊》:“以哲學的眼光看去,早死晚死,都是一樣的。”又如茅盾《曇》五:“王司令,少年騰達,人又漂亮,我的眼光斷不會錯的。”(李明權)

  459 【趺坐】全稱是結跏趺坐,是坐禪入定的姿式。其法:盤膝交疊雙腿(結跏),用足背(趺)放在股腿上。單以一趺置一股的,稱半跏趺坐;交疊雙趺於兩股的,稱全跏趺坐。這樣坐式,形體穩固、端莊,能心安氣緩,便於入定。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降魔成道時,就用趺坐,稱為“降魔坐”。在古詩中,如唐2王維《登辨覺寺》詩雲:“軟草承趺坐,長松響梵聲。”(李明權)

  460 【跑了和尚跑不了廟】佛寺,在梵語中叫做僧伽藍(Sangharama)亦省為伽藍,意譯為眾園、僧院。佛教傳入中國後,借用中國古代官署鴻臚寺、太常寺等名稱,稱為寺、佛寺。民間又借用祭神祭祖的祠廟,稱為廟,或連稱為寺廟。和尚住在寺廟裏,以寺廟為家。俗語“跑了和尚跑不了廟”,比喻無論如何都躲不過,逃不了。如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一部六:“他一家子在這兒,他的房子地在這兒,他跑?跑了和尚跑不了廟。”較早見於《儒林外史》第五四回,作“躲得和尚躲不得寺”;“你不要慌,躲得和尚躲不得寺,我自然有個料理,你明日到我寓所來。”這句俗語變式較多,不再一一舉例。(李明權)

  461 【野狐禪】學道而流入邪僻、未悟而妄稱開悟,禪家一概斥之為“野狐禪”。這裏有一件著名的公案:昔有一老人,因學人問:“大修行人還落因果也無?”答曰:“不落因果。”結果五百生為野狐身。後承百丈懷海禪師代下一轉語:“不昧因果。”老人遂脫去野狐身。(見《五燈會元》卷三)原來,佛教的修因證果,正是因果律的體現。老人以為修行人可以“不落因果”,恰恰陷入了邪見,屬於“大妄語”,結果受了“野狐身”之報。又有個瑞岩和尚,整日價自喚“主人公”,複自應諾。宋·慧開批評他誤把“識神”認為“真心”,是“野狐見解”。(《無門關》)後以“野狐禪”泛指歪門邪道。如《儒林外史》第十一回:“若是八股文章欠講究,任你做出什麼來,都是野狐禪,邪魔外道。”(李明權)

  462 【唯心】佛家認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自己的心識所變現的,謂之“唯心”。《華嚴經·夜摩宮中偈贊品》謂:“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空間、時間也不例外,所謂“三界唯心,三世唯心”。(同上,《離世間品》)佛家說,所謂“外境”(外部存在)只不過是自心的分別和妄執,如“患夢緣心,似種種外境相現,體實自心”。(唐·窺基《成唯實論述記》卷三)唯心還是“心外有法”成了區分佛教與其他學說的主要標誌之一。經中多把心喻為“畫師”,善心現善境界,噁心現惡境界。在法相宗那裏,稱為“唯識”,注重於心的了別能力的分析。佛教中對心有精細的分析,最主要的是“真心”和“妄心”。佛教還指出,在本質上,“心”與“物”(或境)是同一的,不可分的。今天對“唯心”一詞的運用,多含有主觀片面,脫離客觀實際的意義。在哲學上主張唯有精神才是萬物本源的世界觀稱為唯心主義。它有兩種基本形式:主觀唯心主義和客觀唯心主義。(李明權)

  463 【唯我獨尊】相傳釋迦牟尼是從母親摩耶夫人的右脅出生的,墮地能立,周行七步,步步生蓮花。釋迦太子遍觀四方,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大聲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這是佛經上關於釋迦太子誕生的傳說。這裏所說的“我”,不能誤解為生死輪回中的“妄我”,而是指無所不在、徹底自在的“大我”、“真我”,亦即《涅槃經》所說的“常樂我淨”之我。這個我同“佛性”、“真常”的意義是近似的。禪宗中作為參禪的話頭。如《五燈會元》卷四載:“問:至道無難,唯嫌揀擇。如何是不揀擇?師曰:天上天下,唯我獨尊。”唯我獨尊猶說唯佛獨尊,所謂“天上天下無如佛”。在俗語中意義完全按字面轉化,指妄自尊大。如元·佚名《連環計》第一折:“孤家看來,朝裏朝外,唯我獨尊,若要舉事之時,那一個敢道個不字兒的!”(李明權)

  464 【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鐘】寺院中一般有大鐘、堂鐘和殿鐘。按寺院的制度,凡遇法會、集眾、食時、寢前及僧人寂滅等,都要撞鐘。撞鐘有一定的規則與技巧,其作用大致有三個:警覺、號令和報時。《敕修百丈清規·法器章》指出:“大鐘,叢林召令資始也。曉擊則破長夜,警睡眠;暮擊則覺昏衢,疏冥昧。”可見撞鐘的重要作用是警覺僧眾,消除昏惰,精進修持。就其原義來說,“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鐘”,意為要做好一日和尚,就有撞好一日鐘,暗含每日精進之意。世人一般把和尚看作消極遁世的人,又把和尚同寺院的鐘聲聯繫在一起。俗語“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鐘”,比喻消極應付工作,得過且過地混日子。如《西遊記》第十六回:“那道人道:‘拜已畢了,還撞鐘怎麼?’行者方丟了鐘杵,笑道:‘你那裏曉得,我這是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鐘!’”又如茅盾《子夜》十五:“我早就辭過職了,吳老闆還沒答應,我只好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李明權)

  465 【做功德】《勝鬘經寶窟》說:“惡盡言功,善滿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所得,故名功德也。”常用以指佛事、法會、道場等(參見“功德”條)。俗以“做功德”謂延請僧人誦經念佛,超度亡靈,祈禱冥福。如《水滸傳》第六十回:“寨內揚起長幡,請附近寺院僧眾上山做功德,追薦晁天王。”也引申指講好話、行好事。如瞿秋白《論文學革命及語言文字問題》:“更要有替大人老爺結善緣做功德講講人道主義的清客。”(李明權)

  466 【偈】“偈”,梵語Gatha(偈陀或伽他)的省音譯,意譯為諷頌、重頌,或音義並譯為偈頌,通常由固定的字數和音節組成。佛經在用散文(長行)敍述以後,往往又用韻文(偈)概括地復述一遍,以加強讀者的印象。“偈”這種體裁對中國文學的發展曾起到有利的影響,形成了一種韻白交替而為人們喜愛的說唱文學。後來有些僧人、文士也喜歡作偈。這種偈實際上是一種簡短活潑、寓意深刻的詩歌。《涅槃經·聖行品》上說,釋迦牟尼過去世在雪山修道時,曾為了聽到“半偈”而捨身。這“半偈”是“生滅滅已,寂滅為樂。”佛陀說法“善巧”,有時能以一句演無量法。半偈雖短,但概括了佛教的全部旨趣。南朝陳·徐陵《傅大士碑》:“割身奉鬼,聞半偈於《涅槃》。”即指為半偈捨身之事。(李明權)

  467 【偏執】南朝梁·慧皎《高僧傳》卷三:“諸論各異端,修行理無二,偏執有是非,達者無違諍。”俗語中多指偏僻固執某一方而不通達他方。也指片面而又固執。如巴金《談<新生>及其他》:“今天我還珍惜這份感情,可是我不能不責備自己的偏執、軟弱、感傷、孤僻和近視。”(文賢)

  468 【得未曾有】佛教指甚為稀有難遇的盛事,即前所未有。原是經中常見的套語,如《楞嚴經》卷一:“法筵請眾,得未曾有。”唐·萬齊融《阿育王寺常住田碑》:“何寶塔之莊嚴,得未曾有。”也作“得未嘗有”,宋·蘇軾《與郭功甫書》之一:“昨辱寵臨,久不聞語,殊出意表,蓋所謂得未嘗有也。”(純一)

  469 【第一義】佛教稱徹底圓滿的真理為“第一義”。《勝鬘寶窟》卷上之末:“理極莫過,名為第一。深有所以。目此為義。”《楞伽經》卷二:“第一義者,聖智自覺所得,非言說妄想覺境界。”隋·慧遠《大乘義章》卷一:“第一義者,亦名真諦,第一是其顯聖之目,所以名義。”唐詩中屢見此詞,如李頎《題神力師院》詩:“每聞第一義,心淨琉璃光。”後多用“第一義”指某家某派最高最深的理義。如《明儒學案》卷十八引羅洪先《論學書》:“力行是孔門第一義。”(純一)

  470 【閻王不在家,業鬼由他鬧】閻王,主管地獄之主。業鬼,生前作惡死入地獄的鬼。比喻主事的人不在時,趁機胡鬧。如元·無名氏《爭報恩》第一折:“妝體態,弄妖嬈,共伴當,做知交,將家長,廝瞞著。可正是閻王不在家,著這夥業鬼由他鬧。”(李明權)

  471 【閻王好見,小鬼難當】小鬼,鬼卒,是閻羅王的屬下。比喻當官為首的還可以,而手下的人卻難以對付。如《官場現形記》第二八回:“但是‘閻王好見,小鬼難當’。志世侄雖然不要錢,還有禁卒人等,未必可以通融的。”又作“大王好見,小鬼難當”。如魯迅《三閑集·路》:“現在的人間也還是‘大王好見,小鬼難當’的處所。”(李明權)

  472 【閻王判你三更到,定不容人到四更】中國民間多把死和地獄、閻王聯繫在一起。原來,中國古代便有死入黃泉、陰間的說法。泰山、酆都都是民間熟悉的陰曹地府,東嶽大帝為百鬼之主,酆都大帝為幽冥之王。佛經傳入後,關於地獄的詳盡描繪大大豐富了“鬼世界”的內容。通過俗講(變文)、壁畫(變相)和通俗小說等的傳播,地獄、閻王等深入人間,並和中國原有的傳說糅合在一起。其實,按佛教“六道輪回”的說法,人死了未必都入地獄,只有犯“五逆十惡”的人才會入地獄。俗語“閻王判你三更死,定不容人到四更”,反映了中國民間舊時“死生有命”的觀點,謂人的壽數是命中註定的,“大限”一到,非死不可。民間還傳說,閻羅王掌管生死簿。如《警世通言》卷二八:“(許宣)折身便回來長橋堍下,自言自語道:‘時衰鬼弄人,我要性命何用?’看著一湖清水,卻待要跳。正是:閻王判你三更死,定不容人到四更。”此俗語的變式很多,再舉兩例:如《濟公全傳》第二八回:“昨天要死沒死了,是還有兩天罪沒受完呢。這真是閻王註定三更死,那敢留人到五更。”又如劉行《太行風雲》二:“萬般皆由命,半點不由人。閻王叫你五更去,不能雞叫到天明。今日黑暗睡下,明早穿不穿鞋,誰知道?這都是命裏定的。”(李明權)

  473 【閻羅王做生意,鬼也沒得上門】閻羅王為地獄主,連鬼都怕他。此俗語比喻沒有一個主顧敢登門。如明·吾丘瑞《運甓記》第二三出:“今日早間坐到這個時候,並無一個主顧與我發市。正是:閻羅王做生意,鬼也沒得上門。”或作“閻王老子開飯店,鬼都不上門”。多比喻惡人當道,都敬而遠之,無人敢惹。如李六如《六十年的變遷》第十一章三:“因為聽講的人,尤其下級軍官,一次比一次多,不像以前‘閻王老子開飯店,鬼都不上門’。”(李明權)

  474【閻羅王撞著對面鬼】謂小鬼對面撞上閻王。謂人生前作惡多端,死後即受地獄惡報,碰上閻羅王,無法逃脫。這句俗語是用“因果報應”之說,警誡人們不要作惡。免遭“冥譴”。如清·王有光《吳下諺聯》卷三:“閻羅王撞著對面鬼。此例句法,實是鬼撞著閻羅王對面。人作惡事多端,罹冥府桁楊刀鋸,亦直受無辭耳。獨是曖昧隱情,負疚衷曲,不可對人之處,卻有甚于桁楊刀鋸者。別時猶可遮飾,一到閻羅王處,孽鏡照人,纖毫畢露,真無地自容。”(李明權)

  475【羚羊掛角】禪宗語。比喻不涉理路、不落言筌的“妙語”。如《景德傳燈錄》卷十六載義存禪師示眾語謂:“我若東道西道,汝則尋言逐句;我若羚羊掛角,你向什麼處捫摸?”又如卷十七載道膺禪師示眾語謂:“如好獵狗,只解尋得有蹤跡底。忽遇羚羊掛角,莫道跡,氣亦不識。”關於羚羊掛角的出典,《埤雅·釋獸》說:羚羊夜眠以角懸樹,足不著地,不留痕跡,以防敵患。宋·嚴宇《滄浪詩話·詩辨》說:“詩者,吟詠情性也。盛唐諸人,惟在興趣,羚羊掛角,無跡可求。故其妙處,透徹玲瓏,不可湊泊。”他還用“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鏡中之像”來形容這種“言有盡而意無窮”的空靈玄遠的詩境。(李明權)

  476【清規戒律】佛教的實踐可以概括為“戒、定、慧”三學,戒為始基。“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楞嚴經》卷六)。梵語Sila,譯為“戒”,含有防非止惡的意義;梵語vinaya,譯為“律”,律也就是“法”、“威儀”。“清規”的名稱始見於唐代。《釋門正統》卷四:“元和九年(814年),百丈懷海禪師始立天下禪林規式,謂之清規。”清規戒律原指佛寺禪院必須遵守的規則和戒律。現用以比喻繁瑣、不合理而又束縛人的成規、慣例。有時也泛指規章制度。如茅盾《夜讀偶記》:“表面上看來,反對的焦點卻是那些束縛寫作自由的古典主義詩學的清規戒律。”(禹振聲)

  477【諦聽】謂一心聽取,思維義理。真實不虛謂之“諦”,佛教有“真諦”、“俗諦”、“空諦”、“假諦”、“二諦”、“四諦”諸說。佛菩薩說法時,常對聽眾說:“諦聽諦聽,善思維之。”如《楞嚴經》卷二:“汝應諦聽,今當示汝。”俗語中用此詞,謂仔細聆聽。如唐·白居易《霓裳羽衣歌和微之》詩:“當時乍見驚心目,凝視諦聽殊未足。”又如曹禺《日出》第一幕:“這大客廳裏聽見陳奶媽邁步進來,放聲說話,思懿連忙諦聽。”小說《西遊記》第五八回中,提到地藏菩薩有個神獸,名喚“諦聽”。諦聽“若伏在地下,一霎時,將四大部洲、山川社稷、洞天福地之間,羸蟲、鱗蟲、毛蟲、羽蟲、昆蟲、天仙、地仙、神仙、人仙、鬼仙,可以照鑒善惡、察聽賢愚”。(李明權)

  478【婆心】即“老婆心”之略,源出禪門。今演為“苦口婆心”,意謂反復叮嚀,語重心長,是個褒義詞。有些禪師誨人不倦,絮絮叨叨,猶如老婆子饒舌,叢林中稱為“老婆心”或“老婆禪”。老婆心切,動機未必錯,而效果未必好。大慧禪師說:“這一個,那一個,更一個,雖然苦口叮嚀,卻似樹頭風過。”(《五燈會元》卷十九)老婆心好比葛藤糾纏,不符合禪宗“單刀直入”的宗風。大慧自稱“老僧二十年前有老婆心,二十年後無老婆心。”(《大慧語錄》)元·耶律楚材《請智公尼禪升堂疏》謂:“本有丈夫志,不學老婆禪。”按,佛名“調禦丈夫”,說法如“獅子吼”,正與“婆心”相反。(李明權)

  479【欲火】形容情欲熾盛如火。《楞嚴經》卷八詳明其業因、業相、業果皆如猛火。經文是:“淫習(業因)交接,發於相磨;研磨不休,如是故有大猛火光於中發動,如人以手自相摩觸,暖相現前(業相)。二習相燃,故有鐵床銅柱諸事(業果)。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行淫,同名欲火,菩薩見欲,如避火坑。”淫是最重的貪惑,又是生死根本,禪定重障。《楞嚴經》卷六:“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淫心不除,塵不可出……若不斷淫修禪定者,如蒸砂石欲其成飯,經千百劫,只名熱砂。”後以欲火指沉湎色情,多用於不正當的男女關係。南朝齊·王融《淨住子頌·勸請增進篇頌》:“煎灼欲火思雲露,沉汨使水望舟橋。”(禹振聲)

  480【宿世因緣】佛教指前世的生死為前生,即宿世;因而,將前世的因緣,統稱宿世因緣。《法華經·授記品》:“宿世因緣,吾今當說。”同經《化城喻品》還對二乘人說宿世因緣,誘其證悟。唐·姚合《寄主客劉郎中》詩:“漢朝共許賈生賢,遷謫還應是宿緣。”也省作“宿緣”。如南朝宋·何承天《答宗居士書》:“愛欲未除,宿緣是畏。”後來把“宿世因緣”一語的涵義應用到仕途的升遷與兒女之情的恩恩怨怨等方面。如《道山清話》:“彭汝礪久在侍從,晚娶宋氏歸,有姿色器資,承順惟恐不及,後出守九江,病中忽索筆紙,大書雲:‘宿世冤家,五年夫婦,從今以往,不打這鼓。’投筆而逝。”(無名氏)

  481【宿命】宿指宿世、過去世;命指生命。宿命的意思是:一切眾生在過去無數次的輪回中,曾經歷的各式各樣的生命形態。這種生命形態就是“六道”:地獄、餓鬼、畜生、天、人、阿修羅。能夠瞭解宿命情況的,謂之“宿命通”,屬於“六通”之一。這種瞭解達到完全明白的程度,謂之“宿命明”,屬於“三明”之一。“宿命”見於《四十二章經》:“沙門問佛:以何因緣,得知宿命,會其至道?”據小說《嫏嬛記》載:南方有一種“比翼鳳”,“能通宿命,死而復生,必在一處”。現在“宿命論”一詞,屬於唯心論。持此論者認為生死、貧富、壽夭等均由命運乃至天命所預先決定,與佛教的本義完全不同。(李明權)

  482【宿慧】從前世而來的智慧。佛教認為,“宿慧”在今生遇到機緣,就會顯發出來。如《景德傳燈錄·鳩摩羅多》:“闍者夜多承言領旨,即發宿慧,懇求出家。”此謂今生出家,是前世信佛之慧的顯發。後俗語“宿慧”指天資、與生俱來的智慧秉賦。如清·馬位《秋窗隨筆》:“此等句無點煙火氣,非學力能到,宿慧人遇境即便道出。”(李明權)

  483【冤有頭,債有主】語出禪宗。《五燈會元·法雲本禪師法嗣》:“上堂,眾集定,喝一喝曰:‘冤有頭,債有主’。”原意當為找准目標,對機。後謂報仇、討債要找准冤家、債主,不累及他人。如曹禺《日出》第四幕:“誰叫你跟他們說好話?冤有頭,債有主。我自己沒求過他們,要你去求?”也寫作“冤各有頭,債各有主”。如丁玲《太陽照在桑乾河上》二五:“是呀,你們冤各有頭,債各有主,各算各的,不就結了?”這句俗語還反映出佛家“因果報應”的說教。佛家認為,前世造惡“欠債”,今生就會碰上冤家對頭來“討債”。(李明權)

  484【冤冤相報】佛教認為,眾生間的交往都是有“宿緣”的。在交往中,難免會發生施恩、結冤等情況。根據“業報”之說,施恩者將得到好報,結冤者將得到惡報,俗謂之“還債”、“討債”。報恩是應該的,佛家有“上報四重恩”等說。而以冤抱冤則形成了“豎窮三世,橫遍十方”的因果鎖鏈,俗語稱為“冤冤相報”。語本《敦煌變文集·廬山遠公話》:“若不今生猛斷卻,冤家相報幾時休!”冤冤相報造成了“冤憎會苦”。佛家認為,必須以德報冤,做到冤親平等,才有可能斷除冤冤相報的因果鎖鏈,得到自由。例如:元·無名氏《朱砂擔》第四折:“其屈死一雙怨鬼,償還他來世亨通。才見得冤冤相報,方通道天理難容。”(李明權)

  485【彈指】原指印度的習俗。其法,彎曲食指,再用大拇指撚彈作聲。印度人用彈指表示喜悅、讚歎等意思。如《法華經·如來神力品》:“釋迦牟尼佛及寶樹下諸佛現神力時,滿百千歲,然後還攝舌相。一時聲欬,俱共彈指。”智顗注:“彈指者,隨喜也。”在古代,中國人已熟悉印度人的這個習俗。如《世說新語·政事》載:“公因便還到過任邊,雲:‘君出,臨海便複無人。’任大喜悅,因過胡人前彈指雲:‘蘭闍,蘭闍!’”後在詩文中,多用“彈指”表示激憤。如宋·文天祥《與湖南大帥江丞相論秦寇事宜劄子》:“凡懷忠憤,無不彈指!”不過,今天人們用“彈指”一詞,多表示短暫易逝的時間。如毛澤東《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三十八年過去,彈指一揮間。”又如郭沫若《北上紀行》詩之五:“彈指人將老,回頭憾苦多。”亦作“一彈指頃”。如趙朴初《滿庭芳·為人民大會堂作》詞:“一彈指頃恒沙湧,樓殿重重。”此比喻意亦出於佛經。《無量壽經》謂:一心念佛的人,臨命終時蒙佛接引,“如彈指頃,即生彼國(西方淨土)”。“一彈指頃”有多長呢?或說“心九百六十轉”康僧會《大安般守意經》序),或說“二十念為一瞬,二十瞬名一彈指”(《翻譯名義集·時分》)等。可見,“彈指”之間雖很短暫,但已有許多念頭在生生滅滅了。(李明權)

  486【隨機應變】隨機見於佛典中的,如“隨機說法利眾生”(《金光明經最勝王經》卷二);“適化無方,隨機隱顯”(《戒疏》卷一上)等。“機”皆指眾生根機、根器、根性而言,以眾生根性各別,必須隨其根機,為彼說法,方能領解,各得其益。後多用於成語“隨機應變”,指隨著時機或情況的變化,靈活應付。如茅盾《腐蝕》:“大有視我為‘同道’,屬於他們一夥似的。我當然隨機應變,不但誇大了我與舜英的關係,而且暗示著我也參與密勿的。”(禹振聲)

  487【隨喜】“若見、若聞、若覺、若知他所作福,皆隨而歡喜”。隋·吉藏《法華玄論》:據說,“隨喜”一切善事,是為了破除嫉妬心和有所得心。後稱遊覽寺院為“隨喜”。如唐·杜甫《望兜率寺》詩:“時應清盥罷,隨喜給孤園”。也指隨同眾人做某種表示,如說:隨喜,隨喜!也算我一份。(禹振聲)

  488【隨緣】是佛教根本理論之一。“理即佛者,不思議理性也。如來之藏不變隨緣,隨緣不變,隨拈一法,無非法界。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在凡不減,在聖不增。”(《教觀綱宗》)理性不異不變名“如”,循業發現(隨緣)為“來”(色法與心法)。“如來藏”是“一為無量,無量為一”的絕待統一體。“隨緣”之義,謂“如來藏”中一切清淨法,周遍法界;隨眾生心,循業發現。眾生背覺合塵,故發塵勞,有世間相。諸佛滅塵合覺,故發真如妙覺明性(《楞嚴經》卷三、卷四)。後以“隨緣”表示隨其機緣,不加勉強。《北齊書·陸法和傳》:“文宣賜法和奴婢二百人,法和盡免之。曰:各隨緣去。”又表示聽任環境安排,如言“隨緣度日”。(禹振聲)

  489【袈裟】身披袈裟,是佛教出家人的特徵。南朝陳·徐陵《諫仁山深法師罷道書》說:“才脫袈裟,逢人輒稱汝我。”《北史·西域傳》記載,疏勒國曾遣使贈釋迦牟尼佛袈裟一件,入火不燃。“袈裟”是梵語Kasaya的音譯,意為不正色,即僧侶的法衣。法衣的用色要避開五正色(青黃赤白黑)和五間色(緋紅紫綠碧),故稱。因其色濁,亦稱“淄衣”、“染衣”等。不過,袈裟傳入中國後,用色也不盡一致。也有用鮮豔顏色的,如金縷袈裟、紫袈裟等。正如《中國佛教漫談·漢族僧服》指出:“在唐宋時代一直都以賜紫衣為沙門的榮譽。因而引起忽視戒律的規定,隨意選用袈裟的顏色。”袈裟用小片連綴而成,呈長方形。其制分五條、七條和九條(九條至二十五條為一類,稱作袒衣)三種。(李明權)

  490【騎牛覓牛,騎驢覓驢】《景德傳燈錄·福州大安禪師》:“師即造於百丈,禮而問曰:學者欲求識佛,何者即是?百丈曰:大似騎牛覓牛。師曰:識後如何?百丈曰:如人騎牛至家。師曰:末審始終如何保任?百丈曰:如牧牛人執杖視之,不令犯人苗稼。師自茲領旨,更不馳求。”又《福州白龍院道希禪師》:“問:如何是正真道?師曰:騎驢覓驢。”文中騎牛覓牛、騎驢覓驢是相同的比喻,覓牛比喻“求識佛”,覓驢比喻求“正真道”。“騎牛”之牛、“騎驢”之驢則未明言,然由下一則語錄可知。同上《梁寶志和尚大乘贊》:“不解即心即佛,真似騎驢覓驢。”義即眾生本具的佛性。後以此二語比喻忘其本有而到處尋求。宋·黃庭堅《寄黃龍清老》詩:“騎驢覓驢但可笑,非馬喻馬亦成癡。”(禹振聲)

  491【綺語】佛家所說“十惡”中,屬於“口業”的有四種,“綺語”即其中之一。“綺”字的本義是平紋起花的絲織品,引申為華美、豔麗。凡一切邪僻不正或涉及男女私情的話,都稱為綺語。如梁武帝《答菩提樹頌手敕》:“但所言國美,皆非事實,不無綺語過也。”關於“綺語”的定義,各家所說各有側重。或謂“染心所發諸語”(《俱舍論》),或謂“以非時(不合時宜)故”(《成實論》),或謂“邪言不正”(《大乘義章》卷七)等。主要是涉及豔情的花言巧語,如後世文人所做的豔詞淫曲之類。例如:清·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五:“近人為詞,習綺語者,托言溫、韋。”唐末五代的溫庭筠和韋莊,是“詞為豔科”的鼻祖。又如清·李漁《憐香伴·香詠》:“貧尼少時也學拈毫,摩頂以來,十年不作綺語了。”意思是說,出家人嚴守口戒,不再去作那些豔詞淫曲了。(李明權)

  492【超凡入聖】佛教稱斷惑證真的人為聖;入聖,指入于聖人的境界。具體地說,超出六道輪回者,即入“聖流”。輪回于六道的眾生,稱為“六凡”;超出生死者,稱為“四聖”,即聲聞、緣覺、菩薩和佛。《俱舍論》卷十八說:“入聖得果,離染漏盡”。《景德傳燈錄·神宴國師》說:“定祛邪法歸真見,必得超凡入聖鄉”。謂超出了一般人的思想道德,進入了聖人的行列。後來以“超凡入聖”比喻學識造詣精深,由凡庸而達於聖域。如宋·黃庭堅《題楊凝式詩碑》說:“余嘗評近世三家書,楊少師如散僧入聖。”又宋無《憶舊馮素之詩》說:“傳經心入聖,用筆意凝神”。又以“超凡入聖”勉勵後人,如《諸子語類》卷八說:“而今緊要:且看聖人如何,常人如何,自家因甚便不如聖人?因甚便又是常人?就此理會得,便可超凡入聖。”(常正)

  493【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佛教把眾生世界分為“三界”。其中欲界包括六欲天、人間和地獄;色界包括四禪十八天;無色界包括四空天。三界是眾生生死輪回的處所,充滿痛苦煩惱,被喻為“火宅”。“五行”原是中國古代的哲學概念,指構造物質世界的五大元素:金、木、水、火、土。這“五行”不但有各自的本質特徵,而且相互之間有生成、克制等聯繫,從而構成了萬物及其運動變化。“超出三界外”就是超出生死輪回,“不在五行中”就是不受物質的障礙。俗語“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指超凡脫俗,不受世俗的污染和拘束。如《封神演義》第二六回:“妹妹既系出家,原是‘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豈得以世俗男女分別而論。”又如《三寶太監西洋記演義》第二六回:“真君道:我既超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怎麼又來管你凡間什麼閑爭閑鬧鬥?”(李明權)

  494【超度】《地藏經》稱:初死的人如果生前多造惡業,死後又沒人為他追薦,其神識就可能投生到餓鬼、地獄等惡道中去。在死者“罪福未定”的七七四十九天內,以“善願功德力”回向死者,使他不投生於地獄等惡道而轉生人天等“善趣”,俗謂之“超度”。超度之俗大約始于梁武帝所創的盂蘭盆會。盂蘭盆系梵語ullambana的音譯,意為救倒懸,即解救淪落地獄、餓鬼中的眾生的倒懸之苦。唐時民間已盛行超度。如唐·張鷟《朝野僉載》卷四載:“村人遂於陂中設齋超度。”超度的具體內容包括念佛、誦經、營齋、做道場等。超度又有超升、超生、超拔、超幽等說法,舉例如下:《黑籍冤魂》第二四回:“禁錮之于阿皮地獄,永永埋頭,不使再有超生之日。”又如《金瓶梅詞話》第二八回:“叫賊淫婦陰山背後永世不得超生。”又如《廿載繁華夢》第十七回:“不如一發請幾名師傅和幾位禪師,開壇講經,超升作福。”今亦引申為救助、解脫等意。舉二例:孫中山《行易知難》:“本大總統看到北方學界,都是在這樣的苦海之中,所以想要去超度他們。”又如《抗日歌謠·今年到了新四軍》:“今年到了新四軍,百姓個個得超生。”(李明權)

  495【葛藤】掃除糾纏繁瑣的陳詞濫調,俗謂之“打葛藤”。如元·明本《雁蕩除夜》詩:“掃除自己閑枝葉,不打諸方爛葛藤。”本於禪宗話頭。如宋·圓悟《碧岩錄》第六則:“此事(指明心見性)無許多論說,而未透者卻要如此;若透得,便見古人意旨,看取雪竇打葛藤。”禪師的意思是,未開悟的人當然要看經文,依語求解;對開悟的人來說,語言、事相等葛藤均被一掃而空,直截見性了。這裏要指出的是:語言、事相本空,並非葛藤。只是你去執著乃至曲解語言、事相時,它們才成為葛藤了。在佛經上,已有葛藤的比喻。如《出曜經》卷三說:“其有眾生墜愛網者,必敗正道……猶如葛藤纏樹,至末遍則樹枯。”在這裏,葛藤指纏縛人心的妄想和煩惱。(李明權)

  496【森羅萬象】即紛然羅列在眼前的一切事物,指天地萬物。如魯迅《華蓋集續編·馬上日記》:“在宇宙的森羅萬象中,我的胃痛當然不過是小事,或者簡直不算事。”森羅萬象一詞出於三國時譯出的《法句經》:“森羅及萬象,一法之所印。”這兩句經偈怎麼理解呢?原來,森羅萬象是“色”,即一切物質現象,而物質現象是刹那生滅、虛幻不實的。馬祖道一禪師指出:“森羅萬象,一法之所印。凡所見色,皆是見心;心不自心,因色故有。”(《五燈會元》卷三)所謂“一法”,即指能現森羅萬象的“一心”而言。佛教主張“三界唯心”,反對“心取外法”。“森羅萬象”也作“萬象森羅”。如南朝梁·陶弘景《茅山長沙館碑》:“萬象森羅,不離兩儀所育。”(李明權)

  497【森羅殿】指主管地獄的閻羅王所處的寶殿,又名森羅寶殿。《歷代神仙通鑒》卷十五稱十殿閻王為“十殿森羅慈王”。如《古今小說·鬧陰司司馬貌斷獄》:“玉帝准奏,即差金星奉旨,到陰司森羅殿,命閻君即勾司馬貌到來,權借王位與坐。”又如《儒林外史》第二八回:“閻王要蓋‘森羅寶殿’,這四個字的匾,少不的是請我寫,至少也得送我一萬兩銀子。”(李明權)

  498【雁塔題名】雁塔,亦名大雁塔,在今長安慈恩寺,是唐永徽三年(652)由玄奘法師所建。據《大唐西域記》卷九說,當年慈恩寺僧眾修習小乘法,喜食三種淨肉(即眼不見殺,耳不聞殺,不為我而殺),時有比丘見天空雙雁飛鳴,遂思念:“若得此雁可充饑食。忽有一雁墮地下自殞。眾曰:‘此雁垂誡,宜旌彼德。’(遂)於瘞雁為塔。”長安為唐代首都,自神龍年(705)以來,凡進士及第,皆列名於慈恩寺塔,謂之“雁塔題名”,遂成為考中進士的代稱。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三:“進士題名,自神龍之後,過關宴後,率皆期集於慈恩塔下題名。”《南部新書》說:“韋肇,初及第,偶於寺塔題名,後進慕效之。”後來蘇軾、蘇轍等登科第者皆曾題名於塔上。唐代進士于曲江宴賞之暇,也有題詩於塔上的,如楊載《送完者都知同》:“姓名題雁塔,譜牒記龍沙”;林光新《次韻奉酬趙校書子直》“雁塔新題墨未幹,去年燈火向秋闌。”所以又有“雁塔題詩”之說。唐杜甫、岑參等大詩人賞唱和題詩於塔上,至今仍傳為美談。(無名氏)

  499【揀佛燒香】唐朝詩僧寒山子有詩:“揀佛燒好香,揀僧歸供養。”後世多用引用。如明·吳炳《療妒羹·遊湖》:“這是觀音大士,青娘可謂揀佛燒香矣!”生活中亦用以比喻出於某種需要而選擇某當事人進行拜訪饋贈。(李君岡)

  500【搖頭擺尾】形容喜悅或悠然自得的樣子。《五燈會元·夾山會禪師法嗣·洛甫元安禪師》中載:臨濟大師的侍者元安,原來很受大師的賞識,元安因此自鳴得意起來,以致一次竟然向臨濟大師“唱”起來,被大師斥責處罰後,元安當下辭行去南方。第二天,臨濟大師上堂,貶元安的行為是“臨濟門下有個赤梢鯉魚,搖頭擺尾向南方去,不知向誰家[芠/韭]翁裏淹殺?”以後人們把搖頭擺尾作為得意輕狂、悠然自得的形容詞。如元·孫仲章《堪頭巾》第一折:“若是間人啊,無過是搖頭擺尾弄精神。”又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三回:“他出來一見了,便搖頭擺尾的說道:此所謂有文事者,必有武備。”(李君岡)

 

相關文章:
俗語佛源(十一)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緣氣:(4631)
俗語佛源(九)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緣氣:(3938)
俗語佛源(八)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緣氣:(3676)
俗語佛源(七)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緣氣:(3531)
俗語佛源(六 )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緣氣:(4452)
俗語佛源(五)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編 緣氣:(4600)
俗語佛源(四)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緣氣:(3522)
俗語佛源(三)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緣氣:(3820)
俗語佛源(二)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緣氣:(3482)
俗語佛源(一)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緣氣:(5365)

上一篇(俗語佛源(十一)) 回目錄 下一篇(俗語佛源(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