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人、慈悲喜舍

2015/02/05本網報導:
人氣:2,981

善人、慈悲喜舍
空海(惟傳法師)
《阿含解脫道次第》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有眾生修行慈心解脫,廣布其義,與人演說,當獲此十一果報。雲何為十一?臥安,覺安,不見惡夢,天護,人愛,不毒,不兵,水、火、盜賊終不侵柱,若身壞命終,生梵天上。是謂,比丘!能行慈心,獲此十一之福。
  爾時,世尊說斯偈:
  若有行慈心,亦無放逸行;
  諸結漸漸薄,轉見於道跡。
  以能行此慈,當生梵天上;
  速疾得滅度,永至無為處。
  不殺無害心,亦無勝負意;
  行慈普一切,終無怨恨心。】
  諸結漸漸薄諸結就是十個結,你能夠走在出世間的解脫道上,就會漸漸淡薄。轉見於道跡會走在出世間法的解脫道上。以能行此慈,當生梵天上如果你現世還沒有到達究竟解脫,至少可以不墮三惡道、生梵天上,也就是一種生天法。速疾得滅度,永至無為處可以很快速到達滅度,也就是貪、嗔、癡的斷盡,煩惱的止息。滅度不要以為是灰心滅志、消極悲觀,是讓我們從顛倒夢想的世界醒過來。
  一個人如果能夠從慈悲喜舍方面,好好去身體力行,可以很快走上解脫道,然後從初果、二果、三果……這樣上來。為什麼慈悲喜舍會有這麼多的好處呢?經文前面的敘述就有告訴我們可以獲得這些。原始佛法的意旨,讓我們本身真正獲益,要從菩薩心、慈悲喜舍方面開始,不是向心外去求偶像,求人家來加持、灌頂,求別人來給我們庇佑、保佑……,這些都還是向心外求。所以,我們本身能夠力行慈悲喜舍,本身就能夠真正自利利他,才是真正求人不如求己。
  儒家有一句仁者無敵,我們內心的不安,是來自於我們有很多不想要的境界,還有很多敵人、很多的逆境,當一個人能夠慢慢擴展我們的心胸、界線,你的敵人也會化成為你的朋友,於是很多的擔憂不安會消失於無蹤。當你的心量擴展到無量無邊,就沒有敵人啊!即謂仁者無敵。一個人行慈悲喜舍方面,可以慢慢來到超人格層次,證到二果、三果的人能夠做到超人格層次。如果你沒有再超越,還是有一個,還是有的,有在,深層核心的自我,還沒有突破、還沒有放開,還沒有體證到無我,就沒辦法證到涅盤、四果阿羅漢。所以,這方面要再超越,進入到無我
  超人格層次是一個人的心量擴展到無邊無際。舉例來講,德雷沙修女本身就在具體實踐無我的精神,她離開她的家庭、離開她的國家,然後來到印度,超越種族、國家的界線,也超越宗教的界線。只要眾生有苦,她就接納,能夠幫忙多少、就幫忙多少,她的胸襟、胸懷真是做到超人格層次。像孔子也是到達有教無類的超人格層次。但是,如果一個人只停在超人格層次,仔細分析深層裡面還是有一個,就是佛教裡面所講的五上分結尚未超越。
  五下分結的貪、嗔方面,可以很容易超越,但是最後面的無明結身見結,也就是五上分結的深層自我,如果沒有照見到,就很不容易超越。如果能夠照見到,就可以體證到無我。所以,我們不要小看慈悲喜舍,它對我們的修行有很大的幫助。再者,如果一個人真正在修行,力行慈悲喜舍,隨時都會散發一種柔和、安詳的氣氛,家人會感受到你的改變。
  有一次在其他地方上課,有一位七十歲的老菩薩很不容易,一來上課之後,就有很多的感觸。後來她就講,雖然她是女性,但是在家庭裡面,先生、小孩子都很怕她,她都是要當老大。當她聽聞解脫道課程之後,於是有很大的改變,慚愧心生起,家人很明顯感受到她的轉變、她的柔軟。所以,如果原來你是一家之主,常常展現大男人主義,現在慢慢去柔軟、去轉化,讓家人真正能夠感受到你的那一份柔軟、那一份安詳,這就是在學佛方面,具體展現你的聞、思、修,家人是一個很好的檢驗者。慈悲要從自己開始,從自己的家人開始。我們很容易對外人慈悲,很不容易對家人、對自己慈悲,我們很容易對別人很好,但是不容易對自己的家人慈悲。
  【多聞聖弟子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遊。如是二三四方,四維上下,遍周一切,心與慈俱,無結無怨,無恚無諍,極廣甚大,無量善修,遍滿一切世間成就遊。】
  一個人心與慈俱,遍滿一方成就遊,然後二三四方,四維上下,遍周一切,普周一切,這是我們修行上,一個很重要的步驟、次第,慈悲喜舍就是這樣,以後我們真正在實修實證上面,說要自利利他,要利益眾生、行菩薩道,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則。一個很重要步驟,修行一定要從這個建立起來了,才能擴大到這個。從這個,才能擴展到;從這個才能擴展到空間。你要先能夠自利,才能夠利他。這個沒有先淨化、沒有先做到,後面這些會變成只是空談。
  有的人認為我們要積極地去行菩薩道,去幫忙別人解除世間的痛苦、病苦,但是你自己的苦沒有比別人少,你自己的不安沒有比別人少,自己的貪、嗔、癡沒有比別人少,你這一沒有先淨化,不可能去淨化世間,變成只是在世間法的慈悲上面繞而已。世間法的慈悲喜舍,與出世間法的慈悲喜舍,是不一樣的。世間法的慈悲喜舍,亦即一般世間的行善,是積極想要去幫忙別人,幫忙外面的眾生,但是看不到自己內心的苦,看不到自己內心的不安。
  世間法的行善,是認為被救濟的對方有苦,而施捨的這一方呢?他是沒有苦,他是樂的,我能夠去行善、我能夠去佈施、我能夠去救濟……,從行善佈施裡面產生樂受,產生一種滿足感,這是世間的善。然後在行善裡面,背後還會有所求,有的人是為名,大部分都是為了出名,或是為了得到人家的好感,得到人家的掌聲,都是有所求。
  然而出世間法的慈悲呢?就不一樣了。他是看到自己跟眾生都是在有苦的苦海裡面,看到自己跟眾生都是在苦海裡面,然後發出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之心發,會慢慢展現出一種三輪體空的去接觸,三輪體空的一種幫忙眾生,這背後因為他感恩對方是一個天使,來示現我真理、告訴我佛法。所以,當他在做的時候,是無條件、無所求在做,不為任何名利。
  我們如何具體力行慈悲方面呢?第一,要先對自己慈悲。為什麼要對自己慈悲?你先對自己慈悲,才能夠擴及到你的家人。善待自己,才能夠善待你的家人;能夠善待你的家人,才能夠善待你的親戚朋友、左鄰右舍,再來才能夠擴及到整個眾生。這就是從一方,到二方、三方、四方……,從點、線、面、空間……。如果沒有好好善待自己,我們往往都只是在向心外求、向心外在做,儒家有一句話滿好的,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也是一種層面的逐漸擴展,就是從一方,到二方、三方、四方,四維上下。四維上下就是整個宇宙虛空都包括。
  我們要怎麼樣做呢?我們先看到自己的貪、嗔、癡,先看到自己的臉黑,先看到自己的苦,看到自己的不安,當然一方面也看到眾生的不安,看到眾生的苦,但是我們要先回來照見自己。如果我本身的苦沒有解決,就沒辦法幫忙眾生解決苦。如果我本身還是一個瞎子,怎麼樣告訴眾生法呢?怎麼樣告訴眾生正確道路呢?……以此可以類推。
  展現慈悲,以及弘法方面,也一樣是要從自己本身開始做起,亦即原始佛法所強調的,要回來自己本身開始淨化。你真正大慈大悲,有看到整個世間的苦,一定會回來這個上面。當一個人能夠看到自己的不足,看到自己的貪、嗔、癡,這時候你會將心比心,看到整個世間眾生都在苦海裡面,這時候原來批判、指責別人的心態,那一種向外指責的手指,會回來看自己。但是,這時候有的人會起挫折,事實上首先就是要能夠接受自己,這是很重要的關鍵步驟。因為當你認真回來看自己的時候,才會發現我怎麼會有這麼多的貪、嗔、癡?!我的心態怎麼這麼的可怕?!我怎麼還會有這麼齷齪的心態?!……
  這是很正常的情況,當你認真回來看看自己,就可以看得到,不要成為假裝的聖人,不要成為聖人,要如實做一個真人。不要掩飾自己的臉黑,不要掩飾自己的貪、嗔、癡,你掩飾自己的臉黑,掩飾自己的貪、嗔、癡,就是讓自己沒辦法走上解脫道,就是對自己不慈悲,這一點你就沒辦法做到了。所以,重要的是回來如實發現自己的不足,回來發現自己的貪、嗔、癡,這樣當你發現到之後,慚愧心就會生起。然後就是要做一個真實的人,對自己負責、對自己真誠,誠心愛戴自己的不足,接納自己的不足,你才有這一種雅量、胸襟去接納眾生。
  這是有深淺程度,第一要先看到自己的貪、嗔、癡,看到自己的臉黑,這時候慚愧心會生起,下一步就是接受自己的不足,你要如實接受自己,這樣才能夠將心比心去接納眾生,心量才會擴展。如果你不接受自己,甚至第一層的發現都還沒有,都還是在偽裝,戴著很多面具,會變成表面上是做一個很有修養的人,但是內心呢?在自欺欺人啊!欺騙自己啊!就好像說人家打你一個巴掌,你在很多人面前覺得要表現出人家說我是一個很有修養的人,我必須不能夠生氣,必須要表現出一副涵養很好,讓人家感覺說這個人修養很好啊!……”但是你私底下呢?卻是在懷恨啊!私底下卻一直在那裡拉扯啊!在那裡跟自己過意不去。
  原來你是想要生氣,但是為了顧及一些顏面,你卻不敢生氣,於是把情緒壓抑下來。但是你壓抑下來,並不是說你真的消化那個境界,只是表面上要做一個讓人家覺得說你是有修養的人,這樣就是讓自己偽裝起來,於是就沒辦法如實,沒辦法做一個真誠的人,這樣就容易變成自欺欺人。第一點,你對自己就沒有慈悲,因為壓抑下來,很容易形成內傷,這樣事實上是在殘害自己,造成很多的修行就變成很拘謹、很壓抑,表面上為了博得人家的好名聲,做一個表面的修養工夫,你內心是在殘害自己,在深層裡面就是對自己不慈悲。
  所以,慈悲不要以為光是一般的慈善方面,第一點先回來接納自己,讓自己的種種虛偽、不如實方面都放下,能夠如實回來面對,讓我們自己放下種種面具、種種包袱,這樣就真的邁向解脫自在,這方面非常重要,先對自己慈悲,然後再來再逐步擴展。因為你能夠看到自己的這些苦,也可以看到原來眾生都是有同樣的這些苦,那麼你就能夠點、線、面這樣逐步上來,至於怎麼樣具體實踐慈、悲、喜、舍,在下一堂課會再來解析。
  一個人要有慚愧心,才不會放逸,不放逸故恭敬順語,親近善知識。一個人要斷除老、病、死,也就是要斷除生死輪回,必須先有前面貪、嗔、癡的斷除,這是很重要。所以,先有貪、嗔、癡的斷除,才能夠斷老、病、死。因此,不是說你學佛、三藏十六部讀得多精通,經典看了多少,或是說你世間擁有多豐富的學問,就能夠斷除生死輪回。真正要斷除老、病、死,解開生死之迷,一定是要斷除貪、嗔、癡。
  所以,學佛的目標要確立,要清楚知道往哪一方面,才能夠解脫生死輪回。一個人為什麼會有貪、嗔、癡這些呢?因為有身見、戒禁取與疑結,就是十個結代表前三個結。一個人為什麼會有種種的結呢?因為沒有聽聞正法,沒有如理思惟,沒有好好依著解脫道的次第,逐次的聞、思、修、證,於是很多走偏差了,用功錯誤了,卻不知道。一個人的生死輪回,重點原因就在於貪、嗔、癡;因為有貪、嗔、癡,一個人才有生死輪回,你要斷生死輪回,必須針對這方面來著手。
  為什麼會導致我們這樣顛倒夢想呢?現在假設這是一個實相的面貌,它是一條這樣的直線,甲對這一個實相他非常喜歡,對這件事情顯現出來的彎曲度,就會是這樣的一個彎度。乙對這一件事情很排斥、很嗔恨,他很不喜歡這件事情,所以同樣這件事情對乙來講,會形成這樣的一條曲線。對這件事情,甲覺得可有可無、跟我無關,有也好、沒有也好,乙對這件事情非常喜愛,很喜歡這一件事情,所以這件事情對乙來講,會形成這樣的一條曲線。再來,面對這件事情,甲卻是很不喜歡、排斥嗔恨,所以這件事情對甲來講,有一種排斥力會出來,會形成這樣的一個曲線,對乙是可有可無,於是他不在乎。
  所以,同樣的這一條線(實相),但是到甲的心中呢?在甲的世界裡面呢?他是形成這樣彎彎曲曲的線,乙的世界是形成這樣彎曲的線,就是每一個人的夢幻世界,每一個人的三界都不一樣。三界是隨著每個人不同的貪、嗔、癡程度,不同的心境所顯現、所抓取出來的。當一個人不能夠照見到自己的心鏡,是一面凹凹凸凸的心鏡,沒辦法生起慚愧心,沒辦法虛心學習,看不到自己的知見、視野是很狹窄,很多自以為是、我是、我能、我慢,都會產生出來,就是因為看不到實相,於是就會在惑、業、苦的迴圈裡面輪回。
  就是無明,你一方面看不到自己的心態,是一個彎彎曲曲的心態,看不到自己在染汙,也看不到自己在扭曲實相,就是一種、一種無明。然後在迷惑之中所造出來的,叫做,這一種會導致他的苦,於是就在惑、業、苦之中迴圈。無明的遮障,就是,導致看不到自己的貪跟嗔,這樣就看不到實相,沒辦法很清楚、很客觀看到本來面目。什麼叫做如來如來就是把無明、無明行、無明衝動這些,轉為成為。轉成為之後,貪、嗔、癡也就止息,阿羅漢就是貪、嗔、癡的止息。
  當貪、嗔、癡止息之後,他的心鏡是一面平整的鏡子--明鏡,所謂明心見性明心,就是他的心是一面又明又清淨的鏡子,當他的鏡子照見實相的時候,可以如實的反映出來,於是實相在解脫者的世界,形成一條直線。如果這個實相有彎曲,它一樣照出來是一個彎曲,他會讓實相如實的顯現出來,能夠如其本來的面目,來看待他、看清他,不會去染汙、不會去扭曲,叫做如來。我們必須先要有明心的功夫,才能夠見性見性就是見到萬事萬物的實相,見到真理、見到本來面目。
  所以,學佛的重點就在看到我們貪、嗔、癡的心態,只要還沒有解脫,每一個人都有貪、嗔、癡,你要能夠去看到,叫做需要反觀、需要內觀。修行真正用功的著力點,是在曆緣對境之中,你要回來反觀、回來內觀。曆緣就是在日常生活之中、在工作之中、在待人處世之中,所經歷的各種緣。對境就是面對各種境界,也就是在一切的行、住、坐、臥,日常生活、工作之中,面對所呈現的各種境界,在曆緣對境之中,隨時回來看到我們貪、嗔、癡的展現,當你有看到的時候,才能夠斷除。如果沒有看到、沒有反觀的能力,就不可能斷除。
  很多的修行,包括說像林崇安教授,所謂的正念動中禪,也是讓大家有一個環境,把萬緣放下,然後明、清淨下來,培養我們的覺知、覺察力,讓我們漸漸有一種反觀、覺察的能力。在曆緣對境之中,隨時去看到我們的貪、嗔、癡,讓我們這一面心鏡漸漸明、清、淨、平整下來,才能看到萬事萬物的本來面目,才能夠看到實相、看到真理,這樣就不會像上次現代稻草人的幻燈片,看不到實相,然後會驚慌、驚恐。
  當你了悟之後,就會體悟夢裡明明有六趣,醒後空空無大千,再來沒有了,因為已經具有正知正見、徹底了悟,所做所為就不再是惑、業、苦的輪回,這時候你會從原來的無明行,提升轉為明行。《阿含經》有提到一切行止息,結果很多人會認為解脫者就像石頭不動,要坐如石頭入深定,才像是解脫。這些都是錯誤的解釋,沒有真正瞭解到《阿含》的深義,因為十二緣起裡面講說無明、行、識……這樣下來,沒有無明就沒有了,認為解脫者不應該有,不應該有各種動。
  佛陀35歲大徹大悟,但是佛陀在35歲之後,難道他什麼事都不做?都不動嗎?他一樣天天要托缽、天天要化緣,天天跟眾生在互動、在講經說法,這些都是。但是跟一般眾生不同的,就是眾生在無明的之中,一個解脫者是明行。所以,同樣看這一件事情,有貪、嗔、癡的人看不到實相,會自以為是,以為看到的就是正確,很堅持自己的立場,但是不知道自己在扭曲。一個明行的人,沒有貪、嗔、癡的人,他就能夠如實的反觀,叫做如來,能夠照見本來面目,重點在於貪、嗔、癡方面要能夠看到。
  本節是敘述慈悲喜舍怎麼樣應用?有人來問佛陀的弟子:你們這些出家人、僧團,都是強調慈悲喜舍,你們認為外道的跟我們所講的慈悲喜舍,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呢?因為我們一樣有講慈悲喜舍,跟你們所講的有什麼不同呢?這時候佛陀就告訴他們:
  【如彼外道出家所說,汝等應問:修習慈心,為何所勝?修習悲、喜、舍心,為何所勝?
  世間法的慈悲跟出世間法的慈悲,有什麼不同?也就是正知正見的慈悲喜舍,與世間法的行義慈悲善行,是有所不同的。
  心與慈俱多修習,於淨最勝;悲心修習多修習,空入處最勝;喜心修習多修習,識入處最勝;舍心修習多修習,無所有入處最勝。
  【法義分享】:修習慈悲喜舍,絕對有助於修習禪定與開發智慧。所以,事實上慈悲喜舍,是讓我們從世間法邁向出世間法很重要的一個橋樑,一方面可以軟化我們僵硬的心,一方面讓我們原來狹窄的心胸漸漸開擴,擴展到無量無邊。當一個人有慈悲心,敵人就會大大減少,再來各方面的敵對、對立,二元對立那些會漸漸模糊掉,也就是各方面的顧慮、擔憂會很明顯減少,這樣對於你的心寧靜下來,對於你要修定都是非常重要的助緣。如果沒有這樣的一種助緣,你的心還有很多的顧慮,一打坐下來,還在貪、嗔的運轉,誰欠我?誰對不起我?……”還在那裡嗔,什麼境界我要啊!想要抓啊!於是打坐下來,還是妄想不斷,這樣就沒辦法靜下來。
  心與慈俱多修習,於淨最勝如果一個人多修行慈心,對於內心的清淨益助非常大。我們原來很多的嗔恨心、很多的污垢,會因為修行慈心之後,有很大的洗滌作用。洗滌就能夠淨化我們污濁的心靈,叫做於淨最勝,可以讓我們的貪、嗔、癡淨化。悲心修習多修習,空入處最勝如果一個人能夠多修習悲心,就有助於從初禪到四禪,然後再進入空無邊處定空入處最勝就是最有幫助於進入第五定的空無邊處定。
  喜心修習多修習,識入處最勝以此就可以類推了,你多修習喜心方面,就更容易契入識無邊處定舍心修習多修習,入無所有入處最勝如果一個人能夠多修習舍心,就容易進入無所有處定
  修習慈悲喜舍有助於進入四禪八定,但是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則,我們修習四禪八定,佛陀以前也修習過,但不是把四禪八定當作目的,如果把修行重點著重在四禪八定,還是屬於三界裡面的初禪到四禪,是屬於什麼界?初禪到四禪是屬於色界,五定到八定是屬於無色界。一般眾生、一般凡夫都是在欲界,沒有修行或是還沒有進入禪定方面的人,雖然進入各種宗派裡面,但是還是在欲界,講更清楚一點就是很多的修行法門,很多的宗派、很多的宗教,還是讓人在欲界裡面打滾而已。
  佛教是有讓你進入到色界無色界,問題是佛陀曾經經歷過這些,但他發現煩惱還是沒辦法斷除。當他進入深定,煩惱是可以暫時止息,但是當他出定之後,內心的煩惱、不安,還是一樣再現。所以,你進入這三界,又黏著在這裡,煩惱一樣沒辦法止息。如果有因緣,色界無色界最好都能夠經歷過,體會到什麼叫做三界。當你真正體悟到三界,然後再看到它的,再看到它的。要能看到色界無色界,然後才能夠怎麼樣?這樣才能夠啊!
  的力量有出來,你才能夠入三界,又能夠出三界,這樣才會成為一個解脫者。但是,不要迷執這裡。修習禪定是有助於我們進入三界,然而入三界、修深定,不是我們的目的。因為縱使你入深定,也沒辦法解脫,而是讓我們經歷過三界、體悟過三界,然後又不黏著。你要不黏著,一定要看到它的。如果你還沒有經歷過,不容易看到它的,你有經歷過,然後又能夠看到它的,就能夠。至於怎麼樣去經歷?怎麼樣去看到它的?以後我們有因緣會再深入實際的體悟。
  具體來講,慈悲喜舍怎麼做?我們再把第四節講完之後,再來歸納慈悲喜舍怎麼做。
  是為具惡人已,便具親近惡知識如果一個人行惡多端,沒有善惡因果觀念,他就不信解脫、生死輪回方面,然後他就會怎麼樣呢?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作風。所以,他會親近惡知識,還是不斷在名利堆中打滾,就會找那些跟他內心相應的人,做為他的善知識。當然他就會聽聞惡法,以此就可以類推。
  是為具善人已,便具親近善知識如果一個人能夠具善人已,具有慈悲之心、柔軟之心,必須具足善根福德因緣、人天善法,就像《阿彌陀經》裡面有提到,你要生彼國,不得少善根福德因緣,就算你要生到極樂世界,也不得少善根福德因緣。你有善根福德因緣,才能夠到極樂世界,然後也是要聽聞三十七道品,完全在這一本阿含解脫道次第裡面所講的內容。所以,我們現在就可以來聽聞,不必等到遙遠的未來。
  一個人具善人已,便會親近善知識。親近善知識之後,就能夠聞善法。親近善知識之後,有正知正見,就能夠聽聞到真正有助於我們解脫的這些法,就是聞善法。聽聞善法之後,加上又有實際去聞思,於是就會生起信心。有信心之後,就會更進一步的正思惟,於是就正念、正知就會建立起來。正念、正知之後,會更進一步進入深度的實修,於是就會守護諸根,再來便具三妙行
  什麼叫做三妙行?所謂修行,就是代表三妙行就是代表我們的身行、口行、意行,叫做三個口行就是講話,意行就是意念。把我們原來很衝動,很浮躁、很急躁的身體衝動,把我們原來的無明行,透過回來反觀、回來聞法之後,有回來實際運用佛法,在日常生活實際歷練,在修正、淨化的時候,我們的身心會柔軟,呈現出一種詳和的氣氛。當你的身心柔軟、詳和,就會展現出三種很美妙、很微妙的身、口、意之,叫做三妙行
  所以,我們學佛有沒有真正受用?有沒有真正改變?不是在裝填很多的知見,不是說懂得很多,而是學了、知道之後,有沒有實際真正受益?有沒有實際展現出來?聞正法、具足正知正見之後,就一定會慢慢展現出三妙行,身、口、意一定會柔軟,各種衝動都會慢慢自然緩和下來,而不是刻意放慢。其中有一點很重要的,包括說大家現在就可以隨時去做的,就是能不能在曆緣對境講話之時,聽到自己講話的聲音?我們通常都只是急於想表達,別人講什麼,我們也不一定能夠聽到,就急於把心裡面一些醞釀的,趕快劈哩啪啦的講完了,這都是屬於口行的衝動。
  能不能在講話的時候,去聽到我們講話的聲調、音浪、音韻?講話的速度必須稍微緩慢一下,從原來每分鐘假設講200個字,現在減為每分鐘講180個字,或是講到160個字,把講話的頻率衝動緩慢下來,就會有空間聽聞到我們講話的聲音。這一點很重要,這樣才會知道你在講什麼,不然很多情況是我們不知道我們自己在講什麼,就形成是惑、業、苦的。所以,很重要的一個關鍵就是:大家現在日常聽聞之後,平常就可以實際去做,你真的會有很明顯的改變。第一,聽到我們自己講話的聲音。再來,就是去看到你在還沒有講話之前,內心裡面已經在醞釀的念頭--急於想表達、想要去說服別人、想要去蓋過別人的我慢,那一種慢心,那一種我是、我能,我懂很多、想要怎麼樣說服你,怎麼樣要洗你的腦……
  那一種意念沖出來的時候,在還沒有講出來之前,因為它有一個意行在先,然後才會有口行,才有身行意行是在先、在裡面,當你的意念在醞釀之時,能不能去看得到?再來,當你在講話的時候,能不能聽得到自己講話的聲音?這些都是實際在修行。所以,一個真正走在正法解脫道上之人,一定是身心越來越柔軟、詳和,越來越慈悲,這樣便具三妙行。一個人身心柔軟祥和下來,便具四念處,才能夠把四念處修好。上次有人問到:我們現在是不是可以這樣修四念處?
  四念處是一個綜合的應用、綜合的修行,你必須聞思具足,有正確的,才會有正確的。因此,四念處的修行方面,如果沒有前面的基礎,往往只是在世間法的四念處裡面繞。如果聞思基礎具足,這樣就能夠把四念處修好,再加上七覺支的妥善的應用,至於七覺支怎麼樣妥善應用,以後我們的課程都會講到。四念處跟七覺支的綜合應用是進入實修,到一個情況之後,就會更具體的實際去體證到法,這時候你就會開悟--明、解脫。就是會把原來的無明轉為無明就是因為我們對於實相、對於真理,沒有實際去體證到。
  當我們的身心寧靜下來,實際去體悟之後,終於體悟到宇宙人生的真理實相,就可以漸漸遠離顛倒夢想,可以從一時的解脫,再來慢慢穩定下來,就是真正徹底的解脫,從初果、二果、三果這樣逐步上來,跟穩定度有關係,跟見法的深度也有關係。所以,修習慈悲喜舍,具足人天善法,這是非常重要。【法義分享】裡面有提到:人天善法是邁向解脫道的第一步。如果想要解脫自在,平常要多累積各種善根、福德、因緣。
  具體講,慈悲喜舍怎麼用?我們一般講說慈悲喜舍,但是在修行實際的次第來講,是要悲心在先,不是悲哀、悲觀的悲,是來自于見到眾生苦,眾生是包括自己,看到自己的苦、看到眾生的苦,看到眾生在苦海之中頭出頭沒,看到世間的無常--生、老、病、死,看到眾生面對生死的恐懼、恐慌不安,這些處處都有。有的人認為在生活上好像沒什麼苦,事實上是我們的心不知不覺,敏感度太差了,沒有去覺知到。
  所以,我們要慢慢去看,因為處處都是有天使,種種苦這些都是天使在示現,在告訴我們實相,告訴我們真理,我們要去看到自己的苦、眾生的苦,當你看到眾生內心的不安,以及最重要是你要看到自己內心的不安,這樣你才會產生真正的悲心,才會真正產生慈心。你的慈心是來自于見到眾生苦,這時候如果能夠深入到身見也破除,你就能夠做到無條件、無所求的慈悲--大慈大悲。
  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一定是要身見破除以後,才能夠做得到,因為他看到自己的苦跟眾生的苦是一體的,看到眾生在茫茫苦海裡面,沒辦法得到真正的安心,再加上當他慢慢走上正法解脫之後,回來看眾生在苦海中浮浮沉沉,他那一種悲憫之心的生起,必然是由衷而發。所以,一個人要證初果,一定要有具足慈悲之心。若沒有慈悲之心,你的身心也沒辦法柔軟、沒辦法祥和;你的身心沒辦法柔軟、沒辦法祥和,絕對體悟不到無常法印無常法印只是變成頭腦上的知見理解而已,因為無常是一個流體,是刹那生滅的流動、流體,如果你的身心是僵硬、不柔軟的,就無法對得上流動的實相、脈動的頻率,於是你就沒辦法體會到無常刹那生滅的流體。
  所以,真正要證初果,一定要體證到無常法印--無常生滅的法流。記得!要證初果、體悟三法印,其中最重要是先體證到無常法印無常是一個生滅的法流,它是個流體、流動的,如果你的心不柔軟、心僵硬,就沒辦法真正見到無常。因此,證初果的人,一定是具有慈悲心、柔軟心,證初果都需要有具有慈悲心、大慈大悲之心,則二果、三果就更不用說,證阿羅漢更是不用說。我們在大乘地區,常常會聽到批判阿羅漢是自了漢,阿羅漢是自私自利……,這些完全都是錯誤的批判,都是以訛傳訛,他們從來沒有見過真正的阿羅漢,都是因為別人這樣說,於是也跟著這樣說。
  以實修實證方面來講,你證到初果,就一定要有慈悲心、柔軟心,你才能夠證到,才能夠會真正見法。如果不是心柔軟,沒有進入生滅的法流,你所知道的無常,以為已經知道無常,都只是頭腦裡面的概念,都是哲學名相,不是真正體證到無常。一個人真正從二果、三果這樣上來,一定都是越來越具足悲心、慈悲心。一個真正證到四果阿羅漢之人,必然是知足、感恩,大慈大悲,沒有說只為自己的那一種自私自利。如果一個人自私自利只為自己,不用說證到阿羅漢,連證初果都沒辦法到達。所以,請大家放心!不會說一個人證到阿羅漢之後,就是自私自利只為自己,形成焦芽敗種……,絕對沒有那一回事。
  所以,大家要回到佛陀的阿含解脫道上,好好從向初果、證初果……上來,將來真的讓我們自己成為一個明眼人,就能夠自利利他。真正要自利利他,我們本身要成為一個明眼人,不然很容易以盲引盲,這樣瞎子引導瞎子,引導到哪裡都不知道。《阿含解脫道》的課程,不是裝填我們一些頭腦知見,是讓我們每次聽聞之後,要我們實際去受益,實際去受用,實際可以去做,實際的改變。學佛就是實際每天感覺到自己在脫胎換骨,每天都在提升、每天都在淨化,你淨化一分就提升一分。
  為什麼佛陀在世的時候,早期要證阿羅漢好像都很快?事實上,本來要解脫就不會困難,只是後來把解脫道淹沒掉、荒蕪掉了,結果大家找不到解脫道,就變成越來越困難,到後來竟然形成三大阿僧只劫,或是要到他方世界去。這些都不是佛陀的本意,大家對自己要有信心,對《阿含》要有信心,只要大家經過幾個月的聞思,建立正確的聞思基礎之後,就實際的來受用,實際的來改變,實際的來淨化。
  有一位學員在聽聞課程一兩個月下來,就有很明顯的改變,讓他自己都不太認得自己,家人也不太認得他。因此,我們的聞法就是要實際去受用,實際去改變,不是裝填一些知識。慈悲之心都是要實際做出來,具足真正慈悲之心,才能夠把身見漸漸破除掉。當你的身見漸漸破除掉,才能夠真正慢慢契入無我。所以,不要再把無我當做是學術的分析、解析,《阿含經》裡面處處都有講到無我,從五蘊、六入處或是六界方面解析無我,這些已經夠多、夠多了,不要另外又一直拼命再去找無我,只是停留在理念上知道無我,而是要真正實際做出來。以客觀的角度而言,今天的基督教、天主教跟佛教比較,基督教徒、天主教徒很多都默默在實踐無我的精神,他們一般對無我的落實與實踐,比佛教更積極而踏實。
  基督教、天主教他們很少建立山頭,不會說一個牧師或是神父出來,就收很多我的弟子,然後又去創立一個山頭。但是佛教方面呢?很多的大師、很多的山頭,都一直出來,抓取我的、我的弟子……,這不是在批判我們佛教,而是真正的佛法、佛教,本來是屬於智慧型的宗教,但是今天所展現出來的樣貌,卻是落入迷信型、信仰型層次的宗教型態。
  所以,如果只是口頭上講無我,而不是實際做出來,這樣真的是不如基督教、不如天主教。我們今天能夠把法義好好聞思,然後慈悲真正做出來,真的在日常生活中,去展現無我、無私,無條件、無所求,這樣就是為法作見證,實際體悟佛法的精髓,然後又展現出來。你的慈心展現,處處所做所為是為世間少苦離苦,考量點是為眾生、為世間,能夠為世間少苦離苦,能夠做多少,你就去做,不是為個人的名,不是為個人的利。
  什麼叫做喜心呢?就是一個人能夠轉向自在、靈活取角。這裡的靈活取角不是為個人的名,不是為個人的利,是為世間少苦離苦。什麼叫喜心呢?喜心是讓我們原來很僵硬、很僵化的心能夠柔軟,當你有柔軟下來,才能夠靈活,當你柔軟下來,才能夠從正面取角、才能夠轉向,才不會一直堅持己見、堅持一個角度。就像所謂的人生不如意之事,占十之八、九,其實很多是我們固執己見,臺灣話講說橫柴拿入灶不會駕駛船,就嫌溪流河道狹窄
  事實上,就是因為我們心的僵化,才會怪東怪西,怨怪很多境界不如己意,我們的心很僵化,就沒辦法靈活。就是儘量一個靈活取角,凡事儘量正面取角,當你產生痛苦、產生困擾、產生麻煩,儘量往正面取角。同樣一件事情,當你往負面去看、往負面去想,所得的結果就會是負面的;如果你往正面去看、往正面去想,它所得的結果就會是正面。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都是處處可以實際去體會、去應用,往正面、往負面的結論就不一樣。再者,要轉向自在,有一句話是山不轉路轉,老子觀察實相界,然後從之中,獲得很多的體會,的柔軟,包括我們身心的柔軟都是這樣,如果你越覺得是境界把你阻礙,這就是心的僵化。事實上,不是境界把你礙著,是你心的僵硬跟境界在衝突磨擦,所謂山不轉路轉,你可以靈活正面取角,這樣就可以逢凶化吉,很多境界就可以大化小、小化無,這才是真正的消災,就是
  何謂?以比較粗淺的層面來講,就是能夠提得起、也能夠放得下。眾生、一般人是很容易提得起,但是非常不容易放得下,就是要能夠提得起、能夠放得下。以更深層來說,你要能夠離開二元對立,因為這個部分很深、很深,以後我們還會再進一步解析。一般人只要還沒有真正的解脫,都是在二元對立的世界,你也許會認為說奇怪?我不以為然啊!我不認為啊!……”因為你還沒有去反觀到、還沒有去覺察到,也就是說你的心還很粗糙,還沒有轉細、還沒有明、還沒有淨,反觀覺察力還沒有覺察到。如果你慢慢進入到深層去看,會看到眾生是在二元對立的世界,包括證到初果、二果、三果,就算證到三果的人,都還是在二元對立的世界裡面。
  證到四果的解脫者、阿羅漢,才能夠真正離開二元對立,進入一體的世界,這方面很深,以後我們會慢慢透過幻燈片,透過一些經文,來跟大家深入解析什麼叫做二元對立。如果我們沒有去看到,很難跳脫出這樣一個二元對立的世界。二元對立就是不斷在分別是非、有無、對錯、優劣、大小……,目的是要怎麼樣呢?襯托出己大人小、己優人劣、己高人低……。包括說自己是一個很有修行的人,認為是別人修行不好,自己才是正法,自己才是正派的人,別人就不是,異於我者就算是外道……,那些都是在二元對立的世界裡面,大家要慢慢去檢驗、隨時去檢查,以後我們另外會更具體來分析。
  初步的,就是我們要能夠提得起、放得下,給自己有充分休息的時候。更深入的解析是:唯有你能夠完全放得下,才能夠得到無限,你能夠放得下一切,才能得到一切。好像很矛盾喔!事實上就是這樣,你放不下你所掌握、你所抓取、你所擁有的,你就得不到無限。包括生命深層的自我,如果不能夠大死一番,你就沒辦法不生不死,這裡已經是講到很深層的,包括說我的財產、我的種種這些,我都可以放得下,但是自我卻不容易放得下。初果到三果,他可以放下很多,但是三果的人,還是放不下生命,還是放不下自我,就是五上分結還沒有斷。
  五上分結是已經扣住深入到生命的核心,要面對這個自我來挑戰。唯有最後的自我能夠大死一番,才能夠真正契入到不生不死,以後我們都會再跟大家來分享這方面,因為這些都是可以實際體證到的。
  以上就是漸漸把解脫的方向確立出來,要清楚知道什麼是究竟解脫的方向,這樣才不會走入偏差。所有的修行,要能夠有助於斷我們的貪、嗔、癡。記得!你的修行是每天、每一周,都可以檢驗得到自己有沒有在進步?如果你的修行無助於斷貪、嗔、癡,就是在世間法。這是世間法出世間法很重要的一個區別,如果你做很多方便法門的修行,但是每天在曆緣對境裡面,還是在貪、嗔、癡的世界裡面繞,這樣你就要重新檢討反省自己:我在曆緣對境這麼認真修行,這麼認真在念佛,這麼認真在持咒,這麼認真在打坐,為什麼我一下座、一離開禪堂,又是貪、嗔、癡再現?要去找出原因。
  如果你的修行在種種方便法門,沒辦法讓你在曆緣對境的時候,來檢驗自己的貪、嗔、癡,來斷除貪、嗔、癡,那麼都是在世間法裡面繞,這是很重要的一個檢驗標準。但是我們說要斷貪、斷嗔,先要知道我們的貪、嗔就是來自於無明,對實相沒有清楚認識,才會在那裡貪、嗔。所謂的修行就是要讓我們了悟實相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