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嘛網 日期:2013/08/19   報導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真福加爾各答的德蕾莎(拉丁語:Teresia de Calcutta,英語:Teresa of Calcutta,1910年8月26日-1997年9月5日)[1](天主教內中文又稱「德蘭」。天主教外中文出版物也有譯為「德蕾莎」、「泰瑞莎」、「特雷莎」、「德雷莎」、「特蕾莎」。),原名艾格尼絲·剛察·博亞丘(英語:Agnes Gonxha Bojaxhiu,女,著名天主教慈善工作家,主要替印度加爾各答的窮人服務,於1979年被授予諾貝爾和平獎。2003年10月,羅馬天主教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把她列入天主教宣福名單。德蕾莎修女也有「加爾各答的天使」的美譽。

早期的生活

德蕾莎修女的本名是艾格尼絲·剛察·博亞丘(Agnes Gonxha Bojaxhiu),她是一個出生於奧斯曼帝國科索沃省的斯科普里(前南斯拉夫馬其頓共和國的首都)的阿爾巴尼亞人。出生地點位於斯科普里老城石橋附近。她的父親尼古拉(Nikolla Bojaxhiu)是一名成功的地方雜貨承包商,母親名為Dranafila Bojaxhiu,她是末女,上有哥哥和姐姐(姐姐後來也成為修女)。家中說阿爾巴尼亞語,是天主教家庭,她所居住的城市的居民多為穆斯林和東正教信徒,僅有少數天主教徒。 

德蕾莎修女出生的那一年即1910年,時逢阿爾巴尼亞人群起叛亂。兩年後即1912年,巴爾幹戰爭爆發;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位於斯科普里的德蕾莎院長紀念館

德蕾莎修女很少提到她的童年生活。8歲(1918年)時父親去世,母親肩負起整個家庭的擔子和照顧三個小孩的責任。[3] 10歲(1920年)時她到克羅埃西亞讀書。她曾說,在12歲加入一個天主教的兒童慈善會時,她就感覺自己未來的職業是要幫助貧寒,15歲時,她和姐姐決定到印度接受傳教士訓練工作,18歲時,她進了愛爾蘭羅雷托修女會(Sisters of Loreto),並在都柏林及印度大吉嶺接受傳教士訓練工作,三學期後,德蕾莎修女正式到了印度的加爾各答,在聖瑪利亞羅雷托修女會中學擔任教職,主要是教地理。1931年,德蕾莎正式成為修女,1937年5月更決定成為終身職的修女,並依法國19世紀最著名的修女聖德蕾莎(Saint Teresa)的名字和精神,改名為德蕾莎。1940年代初期,德蕾莎修女在聖瑪利亞羅雷托修女會中學擔任校長一職,但當時印度貧富差距非常大,校內一片安寧,但校外卻滿街都是無助的痲瘋患者、乞丐、流浪孩童。1946年9月10日,德蕾莎修女到印度大吉嶺的修院休息了一年,並強烈的感受到自己要為窮人服務的心,返回加爾各答後,她向當地的總主教請求離開學校和修會,但一直得不到許可。

 

 著制服的博濟會修女,制服類似印度婦女傳統服裝沙麗

1947年東巴基斯坦脫離印度獨立,加爾各答湧入了數以萬計的難民,大多數都是怕被穆斯林迫害的印度教徒,傳染病如霍亂和麻瘋病沒有受到控制,在街頭巷尾爆發開來,於是加爾各答的街頭暨學校的高牆外越來越像是地獄。這折磨著德蕾莎修女的心,在不斷向總主教以及梵蒂岡請求下,1948年,教宗庇護十二世終於給德蕾莎修女以自由修女身分行善的許可。並撥給她一個社區和居住所讓她去幫助有需要的窮人。德蕾莎修女馬上去接受醫療訓練,並尋找幫手,1950年10月,德蕾莎修女與其他12位修女,成立了仁愛傳教會(Missionaries of Charity;又稱博濟會),並將教會的修女服改為印度婦女傳統的沙麗,以白布鑲上樸素的藍邊,成為博濟會修女的制服。

國際慈善

1982年,在貝魯特難民營遭圍攻的緊要關頭,德蕾莎修女斡旋以色列軍與巴勒斯坦游擊隊之間實現暫時停火,並因此得以從一座處於交戰前線的醫院中成功救出37名孩童[4]。在國際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陪伴下,她穿越交戰區域前往被損毀的醫院,疏散年輕病患[5]。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期,東歐正處於逐漸開放的過程中,冷戰的陰雲開始有了消褪的跡象,德蕾莎修女為將慈善事業擴展至那些以往對仁愛傳教會加以拒絕的共產國家,開始著手幾十個計劃。雖然她對於墮胎及離婚案的堅定立場招致批評,但她「偏向虎山行」:「別人說什麼都沒關係,你只管微笑著接受,然後(接著)做你自己的工作。」德蕾莎在亞美尼亞大地震之後訪問了當時的蘇聯加盟共和國亞美尼亞,並與時任蘇聯部長聯席會議主席尼古拉·雷日科夫舉行了會談。

 

德蕾莎修女四處出訪,幫助和照料了衣索比亞的飢民,車諾比的核輻射受害者以及亞美尼亞大地震的災民[6][7][8]。1991年,德蕾莎首次回到了故鄉,並在阿爾巴尼亞的地拉那開辦了一座仁愛之家兄弟會。截至1996年,她在超過一百個國家運轉了517個項目[9]。多年來,德蕾莎修女所創立的仁愛之家已從初期的十二所增加到數千所,這個專為「窮苦中的至苦者」服務的慈善機構如今已遍布全球[10]。

宣聖之道

德蕾莎修女去世後,加爾各答成立了一個委員會,向聖座封聖部申請德蕾莎修女宣聖。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2003年10月破例把德蕾莎修女列入了真福名單,是「封聖」四步中的第三步。現時,教廷聖人部已經展開有關的搜集,為將德蕾莎修女列入聖品作準備。

獎項[編輯]

 

早在1960年代,德蕾莎修女已贏得印度政府的褒揚,她於1962年被授予蓮花士勳章,1969年被授予尼赫魯獎,該獎旨在表揚促進國際了解的國內外人士。[11]。她於1972年及1980年兩度獲得印度政府最高獎印度國寶勳章。她的官方傳記由一位印度公務員撰寫,並於1992年出版。

 

百年紀念[編輯]

 

2010年8月28日,為紀念德蕾莎修女的百年誕辰,印度政府特別發行了一枚面值為5盧比的紀念硬幣,這也正好是她初到印度時攜帶的財產之總數。印度總統普拉蒂巴·帕蒂爾在談到德蕾莎修女時說:「身著藍色卷邊的白紗麗的德蕾莎修女偕同仁愛之家的修女們成為了一個符號,這符號代表著許多人的希望——包括年邁者,窮苦者,失業者,病人,臨終的人,和那些被他們的家庭所拋棄的人。[12]

 

批評[編輯]

 

然而,並非所有印度人對於德蕾莎修女的看法都是一致的。在加爾各答出生長大、現居於倫敦的批評家查特基Aroup Chatterjee宣稱「在加爾各答她(德蕾莎修女)從來就不是一個重要的存在」。查特基指責德蕾莎造成了外界對他的家鄉的負面印象[13],並認為德蕾莎修女時常反對印度民族主義的做法在印度政界造成了不必要的隔閡與摩擦。

 

政黨與團體的態度[編輯]

 

印度人民黨在對待基督徒賤民的態度問題上曾與德蕾莎修女發生衝突,但在修女去世後,該黨讚揚了她的善舉,並派遣代表出席了她的葬禮。

 

另一方面,世界印度教徒會議(印度教徒之民族主義組織)反對印度政府為德蕾莎修女舉行國葬,該組織秘書Giriraj Kishore認為「她的首要責任是為教會服務,其次才是社會公益」,並指控德蕾莎修女贊同基督徒為臨終者施行「秘密洗禮」[14][15]。但是,該組織的雙周刊《前線》雜誌的文章隨後表示上述指控是「明顯的謬誤」,並表示他們「無意改變社會對她的觀念,特別是在加爾各答」,文章在稱讚德蕾莎修女的自我犧牲、勇氣與力量的同時,亦批評修女公開反對墮胎的行動,認為這種活動應該是非政治性的才對[16]。

 

普世的評價[編輯]

 

最初獲獎[編輯]

 

德蕾莎修女因其對促進亞洲各國間相互包容與理解的突出貢獻被授予麥格塞塞獎,此獎亦被稱為亞洲的諾貝爾獎。該獎項的理事會表示德蕾莎修女為那些居住在陌生國度中的悲苦窮人竭力服務,此舉為眾人指明了方向[17]。

 

紀錄片[編輯]

 

1969年,英國記者、作家、獨立電影人兼諷刺評論家馬爾科姆·蒙格瑞奇(Malcolm Muggeridge)拍攝了一部以德蕾莎修女為主的紀錄片《Something Beautiful for God》,片中拍出收容所和印度街頭驚人的貧窮和無助,以及德蕾莎決定終身侍奉最貧窮的人的精神,讓許多人相當感動,也讓德蕾莎修女變成了世界名人。該記錄片錄製期間,一些片段感光不足,特別是拍攝臨終者的居所的那些片段,被認為質量太差不可能用到影片中去。在攝製組從印度返回後,驚訝地發現那些昏暗的片段變得明亮起來,質量好到令人難以置信。蒙格瑞奇認為那是來自德蕾莎修女的「天賜神光」[18]照亮了膠片。而攝製組的有些人則認為那是超敏柯達膠片造成的奇效[19]。不久後蒙格瑞奇改信了天主教。

 

宗教獎項[編輯]

 

也就是從這時起,普世天主教信眾開始敬仰德蕾莎修女,為褒獎她的扶困濟貧工作、為和平做出的不懈努力以及在她身上體現出的基督之慈愛,教宗保祿六世於1971年頒予她教宗若望二十三世和平獎[20]。1976年,德蕾莎修女更獲頒旨在褒獎促進和平人士的和平於世獎(Pacem in Terris Award )[21]自她死後,德蕾莎修女已快速邁向聖徒的行列,目前,她已獲教宗冊封真福。

 

政府獎項[編輯]

德蕾莎修女(中)從美國總統隆納·雷根手中接受自由獎

多個國家政府與社會團體均授予德蕾莎修女榮譽褒獎。1982年,因著她「在更廣義的層面上對澳大利亞與人道主義的共同信念所作出的努力」被授予澳大利亞勳章[22]。英國與美國競相為德蕾莎修女頒獎,1983年她獲得英國功績勳章, 1996年9月16日德蕾莎修女成為了美國榮譽公民。1994年,修女的故鄉阿爾巴尼亞為她頒發國家金質榮譽獎章[23]。

 

榮譽學位與學術獎項[編輯]

 

印度與西方的諸多大學均為德蕾莎修女頒發榮譽學位[24]。其它的社會獎項包括1978年的巴爾扎恩獎(Balzan Prize)——此獎為全球學術界最高的榮譽獎項之一[25]、1975年的艾伯特·史懷哲獎(Albert Schweitzer)[26]。

 

諾貝爾獎[編輯]

 

1979年,為表彰德蕾莎修女為消除對和平造成威脅的貧窮及困苦所作的工作與成就,她被頒予諾貝爾和平獎。修女拒絕了隨後將為諾貝爾獎獲獎者舉行的傳統慶宴,並要求將19.2萬美元的獎金捐給印度的窮人[27],並指出這些由塵世得來的獎金必須用於幫助有需要的人,如此才有其真正的價值。德蕾莎修女在發表獲獎感言時設問:「我們能為促進世界和平做些什麼呢?」她隨後答道:「回到家裡,愛你的家人。」她接著說道:「在全世界範圍內,我發現貧窮不僅僅存在於整體貧困的國家中,在西方國家,貧窮更加難以消除。當我從大街上搭救回來一個飢餓的人,我給他一碟米飯,一塊麵包,我便很滿足了。(因為)我讓人吃飽了。但是,那些被社會排除在外的人,他們不被人需要,沒人愛他們,他們生活在恐懼中,他們被社會拋棄。這樣(精神上)的貧困太難(消除)了。」同時她指出,墮胎是「世界和平最大的破壞者」。[28]

 

最受尊敬人物[編輯]

 

德蕾莎修女一生中曾18次被提名為年度最受尊敬人物(Gallup's most admired man and woman poll)中的十大最受尊敬女性之一,並在20世紀80-90年代間數次當選[29]。 1999年,德蕾莎修女被美國人民投票選為二十世紀最受尊敬人物榜單之首(Gallup's List of Most Widely Admired People of the 20th Century)。排在她後面的是馬丁路德金與美國前總統甘迺迪。[30]在此次廣泛囊括各年齡層(除嬰孩外)的調查投票中,她以壓倒性的優勢成為全美人民心目中的偉人。[31]

 

紀念與文化[編輯]

德蕾莎修女國際機場

在德蕾莎修女去世後,民眾採用多種多樣的方式來紀念她,多所博物館以她的名字命名,多座教堂以她為主保聖人,她的名字亦被用來給各式各類的建築物和道路命名,其中包括地拉那特蕾莎修女國際機場。2009年,在她的家鄉馬其頓共和國首都及最大城市斯科普里,德蕾莎修女紀念樓正式對公眾開放。早在1984年,印度泰米爾納德邦政府在科代卡納爾(Kodaikanal)成立了一所名為德蕾莎修女女子大學的公立大學[32]。印度本地治里政府於1999年成立了德蕾莎修女健康學研究生與研究學會[33]。她的傳記作家Navin Chawla在印度各類不同的報刊上發表多篇文章以表達對她的懷念與敬仰。

斯科普里的德肋撒修女銅像

2010年8月26日,為紀念德蕾莎修女百年誕辰,印度鐵路局將一列新火車命名為「修女特快」[40]。泰米爾納德邦政府於同年12月4日在金奈舉行了由該邦首長戈代加訥爾(Kodaikanal)主持的德蕾莎修女百年誕辰紀念活動[41][42]

 

多部電影電視作品以德蕾莎修女為主題:於1969年上映的紀錄片《Something Beautiful fo God》及其1972年出版書作;1997年由傑拉丁·卓別林主演的藝術電影獎獲獎影片《德蕾莎修女:因天主的貧者之名》;2003年拍攝的義大利小型電視連續劇《加爾各答的德蕾莎》(此片於2007年二度上映並獲得金美獎CAMIE Awards)。 

批評[編輯] 

在生命即將走至尾聲時,年邁的德蕾莎修女招來了一些西方媒體的批判與否定。身為記者的克里斯多弗·息金斯(Christopher Hitchens)同時也是一名反宗教無神主義分子,他是針對德蕾莎修女的最強烈反對者。在同為德蕾莎修女反對者的查特基的鼓勵與推動下,息金斯被英國第四頻道委任,擔任一部抨擊德蕾莎修女的紀錄片《地獄天使》(Hell's Angel) 的共同編劇與製作人,但查特基對該片流露出的「嘩眾取寵的(拍攝)手法」十分不滿[44]。隨後,息金斯在其1995年出版的《傳教立場》(The Missionary Position)更加猛烈地批判當時85歲的德蕾莎修女。[45]而下列多項針對她的質疑與否定均來自於息金斯與查特基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