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分類
師長簡介(1)
 
最新文章
有關於一心不亂
能海師父講授之CD目錄
我們的師長
入中論善顯密義疏;南山律在家備覽授課
解行林佛學院已經過[宗義寶鬘]學習,現正學習[廣論毗缽舍那]]
入中論善顯密意疏補充資料01
20100617《入中論善顯密意疏》補充資料
用世間語言詮釋佛法的弊病。例:比較【自他相換】與【同理心】,由於心識顯現不同,所造就不同。20101016刊登
《六祖壇經》補充資料── 20101015
法師在《解行林網路佛學院》上的開示
[宗義寶鬘]經部宗:自相、共相,總、別等等之補充資料
修行有五道,所謂「道」,我們了解嗎?我們又了解如何得到「道」嗎?
我們的善業,是否緣到輪迴眾生的「業與苦因」?若耽著為實有,由「薩迦耶見」所推動的善業,是輪迴之業,集諦所攝。
《南山律》補充資料 20100916
毗缽舍那CD32T3上課師父的補充20101102
於此網,還有能海師父其他的精彩講說文章,歡迎參閱。
一邊聽能海師父的授課錄音,一邊閱讀文字
《辨了不了義善說藏論》NO.04
《辨了不了義善說藏論》NO.05
《辨了不了義善說藏論》(CD14)
《菩提道次第廣論》毗缽舍那(CD50)
《菩提道次第廣論》毗缽舍那(CD51)
 
 
解行林佛學院已經過[宗義寶鬘]學習,現正學習[廣論毗缽舍那]]

毗缽舍那p420+3補充資料-- 1、辛二、示自宗能建立他宗不能建立的差別 汝實事師所有譭謗空性的過失於我中觀師則非有,因為生減不能安立等過失說空性者非有故。又中觀師(有法)一切建立皆應道理,因為中觀師許有空性故。實有宗(有法)一切建立皆不應理,因為汝不許有空性故。又汝實事師是將自己的過失推向我中觀師,因為許緣起反說我有過,譬如乘馬者自忘所乘之馬。又實事師(有法)汝應是見諸有為法無因無緣者,因為若見一切有為法由自性有,則見諸法無因無緣故。又汝應是破壞因、果、作者、作、所作和生滅果,因為見一切法有自性故。 2、庚二、示空即緣起義 所知(有法)無有一法不是空性,因為無有一法不是緣起,其理決定如是,何以故?凡是緣起所生之法,即說彼是空性;亦即依彼假立名言;彼亦即是離邊中道故。 20101001補充 《入中論善顯密意疏》云:「又於有法上遣除所破實性,即勝義諦(總的來講,在某一法上遣除它上面所破的實有,即是空性,亦是勝義諦),然勝義諦之所遣除者,非於所知決定非有。」 此是說:只要是勝義諦,所要遣除的就不一定要於所知範圍內沒有。所以,在某一法上,遮掉實有,就是勝義諦。反之,不是說勝義諦就一定是證空性。因為某一法上遣除實有自性,此分是無遮。而無遮這一分是空性,空性就是勝義諦。然是勝義諦之所遣除者,並不一定是遮除自性有。也就是說:勝義諦所要遣除的不一定是實有,既然不一定是實有,則其所破就不一定要於所知當中沒有,所以,此義即是指滅諦。以滅諦的所破是煩惱,煩惱本來就存在,且為染著,不同於實有,實有於所知中無。所以,遮掉煩惱的無遮那一分是指滅諦,且滅諦又屬於勝義諦。因為在現量證空性當下,識體本身由於修道之力使煩惱消融,而獲得滅諦,此時以現量證空性的勢力,空性與滅諦在解脫道同時證成,所以,本為一事。亦是於勝義抉擇理智觀待於這樣的滅諦而成為量,故此亦符合勝義諦的定義。就譬如以見道解脫道而言,解脫道在現證空性情況當下,同時現證見道所應斷之滅諦。《略論釋》下冊p1183中說到:涅槃真實者,是如《六十正理論釋》所說:「謂不於現證之慧前,非有自性現有自性,故無欺誑,不是有漏。」自宗許涅槃真實,乃是空性,勝義諦攝。許證涅槃之心,即通達空性之心,是無漏智,彼以爾時無實有顯現故,爾時無虛妄顯現故。二現隱沒,講涅槃智,與初地證空性智同,不能同時俱緣二諦,故無二顯現,僅見涅槃無自性,故謂之真實,以所見與真實義極相符順故。涅槃法爾本無自性,為涅槃智亦見之為無自性,故相符順。所見與法性相符,故說無誑。 滅諦是空性,滅諦的所遮有,且是存在的,但是空性的所遮,不一定要有,即不一定要存在。同樣是指煩惱清淨以後所現的空性那一分,所以,煩惱清淨在空性現量證當中,事實上此清淨是指空性。總之,這是承認滅諦是空性。承認滅諦是空性之理路為何?若滅諦不是空性,滅諦就不能成為抉擇勝義理智所獲得。但,抉擇勝義理智之智慧只有現量證空性,除了現量證空性之外,無異於空性之法可以現見。《六十正理論釋》說:「大師親說現證滅諦。」,此現證即是說現量證空性,故說滅諦是空性。反之,滅諦不是空性的話,是否現量證當下除了空性之外,還有另外異於空性之法可以現見呢?若有的話(即滅諦不是空性),則現證滅諦即無法成立。若滅諦不是空性的話,滅諦就無法成為勝義理智抉擇之量。(然不許滅諦是空性者則認為:滅諦雖可以成為勝義理智抉擇之量,但不能為抉擇勝義理智所獲得,因為滅諦不是在境上的所遮所顯的本性。也就是說勝義抉擇觀待於勝義抉擇智慧對其成為量的話,那就會有勝義抉擇智慧就是在抉擇究竟本質了。所以,滅諦不是空性,因為究竟本質只有空性。又,不許滅諦是空性,但觀待於滅諦勝義抉擇智慧對其可以成為量,此成為量,並不是主要直接對滅諦,而是在證得空性當下,至第二刻之解脫道時,煩惱於現證空性情狀下消失,如同現見某一物時,有一玻璃,同時被現見。就如透過玻璃看見杯子一般,玻璃那分清淨也同時被看到。由此來說:見到空性同時也見到滅諦。所以,滅諦可成為量。即看到某一事物,經過玻璃看到你所要看的事物,看到事物的同時也看到你所要經過的事物,它們一起被見到,所以,剛好可以成為量。) 承許滅諦是空性,因為由修道之力而令煩惱於法界性中滅盡的這一分,它是滅諦。滅盡這一分也是空性。在現量證空性當下的第二刻,煩惱在法性當中消失, 以煩惱本身也是無自性故,所以,現量緣無自性的當下,煩惱種子亦會消滅。此說:煩惱消失實際上是指空性,所以說:煩惱清淨就是空性,但這種消失的狀況並不是如同眼睛見到煙沒有一般。若是則於反體上來說,便會有差別。 為什麼滅諦是空性呢?因為滅諦是由修道的對治力而令煩惱於法界性淨滅的這一分,即是滅諦,也是空性。所以說:滅諦就是空性。又在(法性中淨滅),若把它想成:有一個東西拿過來,相對的在前面這法性當中消失掉。這種現象是錯的。因為應成派在現量證空性當下,一切識體、一切萬法與空性當下是無二無別的,全部都融入,這樣才是證空性。不可能好像前方有個識體分析它:這不是空性、這是空性。若這樣,當下就一定不是空性,內心一定沒有緣在空性上。故現量證空性當下,當力量達第二刻的時候,煩惱的種子完全消失(嚴格說是消失但不能說是斷),此刻即獲得滅諦。所以,必須說:煩惱在法性界中,或在空性當中消失(若說:空性在前方,煩惱像一個東西,把煩惱丟在那裡面,它被空性所消融掉。這種說法就錯誤了。)。因為現量證空性的心,其本身和空性是無二無別的,在此刻無法分出心及空性,當下就叫證空性。現量證空性的當下,心既然與空性是無二無別,合為一體,水融於水般的,那一刻,識體的耽著力全然的在這情境──空性當中,煩惱及種子就完全的斷滅,僅只於這樣,即取名為〝斷滅〞。而不能說於其斷滅當中,好像有個東西,被遮過來遮過去的那種感覺。 在第一刻還無間道時已現量證空性,已經沒有世俗諦,然後,一直保持下去至煩惱斷除。當下所看的只有空性而已。於後得定將根本定當中的情況,取名為煩惱清淨。也就是說:煩惱如何清淨?是在法界性中清淨。〝煩惱清淨〞事實上是靠修道的力量,於第二刻一直在現量當中,煩惱於這個力量當中消失掉,消失的那一分就是指空性。反之,若不許滅諦是空性的話,但滅諦又要在解脫道中被現見,在解脫道現見就是與空性無二無別,就無法成立了。

相關資訊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