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目錄

如何調伏憤怒--第四世宗南嘉楚仁波切


界上沒有人想要恐懼、痛苦與貧窮,然而不管人類如何強烈努力地擺脫這些困境,問題仍然存在。看來,我們今天在世界上的問題似乎比以往更嚴重。有許多的壓力,遭逢意外事故的機會更多等等。人們在心中留存的問題更多。舉例來說,太多的廣告,製造貪戀執著的機會與條件,任何新的物品上市,你就想得到它們。

每個人都想要舒適、希望解脫,卻不得其門而入。你仍然痛苦又不能解決問題的原因,是因為痛苦的緣起非來自於外在的事務,而是在你的意念之中。頁正的貧窮與金錢之類的物質無關,痛苦在你心中。例如,有人非常有錢,卻不快樂或不滿足,總是想要更多再更多。有錢人也許並不因為貧窮而苦,內心卻仍然受苦。

修心與三毒
了解貧窮來自於心中後,許多修心的方法就可以開始發生作用了。幫助自己擺脫問題,因此讓自己的事業與生活更成功自在。為達到這樣的效果,我們必須實施心的訓練,去了解真正的問題所在,再學習如何甩掉它。首先,你必須知道問題的背景全貌以及真正的起因。一但知道了原因,就會知道如何解決問題,就像一個醫生先耍檢查出病人的症狀與病因,才能決定如何開處方是一樣的。

這世界上有許多的問題,是貪瞋癡三毒所引起的,就是無明與誤解之毒、憤怒之毒以及慾望之毒。之所以叫做口「毒」,就是因為一切的問題皆來自於此。

憤怒是曰常生活中製造最多問題的情緒。它讓人不舒服,使你無法事事如意,或讓你修行失敗。無論如何,修心可以幫助你調伏憤怒,而讓你解除因憤怒引起的種種問題。憤怒多半來自於過多的自戀與我執。當你對自己有大多的貫執,就會忽視或不尊重別人的感受。有太多的自戀,就常會惹出旁人的反感而引起痛苦、不適與憤怒。過分的我執並藐視他人的感受,就是沒有安全感的不滿,當你無法滿足於自己擁有的一切,就變得不快樂。由於存在太多的執著與自戀,當你想要得到某些東西時,就不可避免地會傷害別人。尤其是你非常想要得到的時候,就根本不在乎會傷害別人,卻求太急或沒有耐性等候結果,也會帶來痛苦與挫折。許多的事務都需要時間等候開花結果的,如果你沒有耐性又不願苦候,你就不會成功,這也就同樣導致痛苦與挫折。這些範例是憤怒製造的結果。

降服憤怒的起因
有兩個引起痛苦的主要成因:我執以及欲求的挫折。也有兩個引起憤怒的成因:原始的與附加的。原始的憤怒之因是自我,或強烈的我執。只要有「我」,就會有「我的」、「我的東西」、「我山家人」,然後整個世界都跟我有關。即使是一個敵人都是「我的」敵人。因此,如此思索下去,整個世界從「我」開始,那麼,你就不會與人發生許多的問題了。如果你沒有這種強烈的傾向,那麼你所有的問題與痛苦將只是幻境,知道你的問題與痛苦僅只是幻影之後,你就不會那麼痛苦了。

附加的憤怒則是挫折,來自於慾望的挫折。當你被毀謗的時候,你感到不舒服,然後深覺沮喪,或者工作不順利的時候,也感到沮喪。這些是初期的憤怒,而這也是修心最好的時期。如果憤怒已經開展,想要掌握修心就困難了。最主要的問題是你無法降服憤怒,你就不願意修心,你只是放任憤怒呈現。如果你想要修心,就一定能夠調伏憤怒,因為憤怒並不如實存在。問題在於,你只想任由憤怒發展。

這也是為甚麼說修心的最佳時機是挫折剛發生而憤怒尚未升起之時。如果原始成因的「自我」被軟化或被瓦解,那麼,所有其他的問題都不會發生。這樣的結果,是需要長時期努力的目標,但你能夠立即做到的是學奎如何掌握憤怒的附加成因,也就是挫折。

在我執以及痛苦的第二成因挫折之下,你如何降服憤怒的原始成因?首先,這非常重要,而且很有效,就是想想憤怒所可能導致的結果。憤怒有兩種不同的結果,可見的與看不到的。可見的就是那些我們看得到的今生,而不可見的,就是那些我們在這一生中看不到的。

憤怒的不可見之果
在菩薩道裡說過:如果你強烈地放釋憤怒,將摧毀一切所積善業,干百劫以上的善業,這是非常危險的。你必須辛辛苦苦地累積善業,而幾秒問的憤怒就可以全部摧毀殆盡。這是你必須警覺的,換句話說,如果你只修一次忍辱,就可以累積許多的善業。著名的學者以及大成就者寂天菩薩說過:我們能夠累積最好的善業是修忍辱,因為你能製造最糟的惡業就是憤怒。忍辱與憤怒剛好是相對的。

如果你向一位菩薩發洩憤怒,將毀壞干劫的善業,若是對其他人就不會。問題是你如何知道誰才是菩薩呢?一個老師以及好的修行者可能不是菩薩,而看起來平凡又不懂佛學的人,很可能會是一位菩薩。要分辨出誰是菩薩而誰又不是,是很難的。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不對任何人生氣,對待任何人都要小心謹慎。如果你對每個人都當是菩薩一樣地尊敬,如此一來,就能夠停止惡業。這是最需要記得的首條備忘錄。
憤怒帶來的第二種不可見的結果、是地獄道的經歷。三毒所呼應而出的下三道:貪瞋癡,慎念的憤怒導致地獄道,貪執墜入惡鬼道,無明的癡則落入畜生道。如果你經常禪定卻不修忍辱,或時常生氣,就必須花非常長久的時間才能得到一點正面的結果。憤怒讓你遠離目標,而這都是自作自受。

憤怒的可見之果
想一想憤怒所引發的看得見的結果,當你如常呼吸,你展示了出離的正確覺受,一但憤怒出現,你感到難受,身體不舒服,無法安於禪坐,你的表情讓人不敢領教,週遭人深感不悅。憤怒影響食慾,食物不再好吃。嚴重的憤怒會讓你失眠,尤其是演變成憤恨之後。有恨意的人經常都在懲罰自己,例如,如果兩個人打架,然後分道揚鑣,其中一人很快地忘記紛爭,而另外一人仍記著當時的憤怒,只要他始終記著,就永遠帶著痛苦。

憤怒最糟糕的地方是扭曲你的意識,當你在憤怒時下泱多半都足錯誤的決定,情緒化而沒知識的結果。憤怒時下決定,是被不愉快的情緒牽引,因此,避免在憤怒時作決定是很重要的。憤怒同時也破壞友誼,憤怒的時候,甚至會傷害最親密的人,一但憤怒消失,就開始為自己的行為奧悔不已。憤怒是不幸之源。
如果你對工作生氣,就算你想掩飾,客戶會感受得到,你便可能因而失去生意或失業。你無法隱藏憤怒,人們總是會感受到,然後避開你。當你失去快樂,將失去成功,按著製造進一步的種種問題與災難,就又引發更多的憤怒,逐漸擴大更多的憤怒。停止憤怒,就是停止散發情緒的經驗,對自己說:「停止這樣的經驗。」

掌握憤怒與挫折的方法
我們如何解決憤怒的問題?只是想「我應該修忍辱」或對自己說「負怒是不好的,我不應該生氣。」將不能解決問題。這樣是沒有用的,你需要正確的方法,讓你回應挫折。你必須學習如何掌握心識,挫折一起便能立刻了然,這樣一來,就能夠將挫折轉化為幸福快樂。

問:這是否包括從貪執與欲求而來的挫折呢?
嘉楚仁波切:挫折是從憤怒而來,並非欲求。挫折是憤怒。也許挫折是憤怒初期的敬求貫念,如果是那個部分就有可能是欲求。有三種主要的方法去掌控挫折,解決問題。學習解析,也就是以我們的心識,我們的念頭,以善巧修行,用正知正念的意識。例如,因負面字眼引起的憤怒呈最常發生的,因此這是個非常實際的例子,當某人言語粗暴,如果是自己的親朋好友就沒關係,我們不喜歡,開始不舒服,接著會生氣。我們必須解析這感覺,因為即使我們說:「我不應該生氣」,這憤怒仍在。你必須分析這情緒,試著找出你真正的感受。第一個問題是:「我為甚麼生氣?哪一個特別的字眼叫人生氣?」這字本身並不叫人生氣,它不會傷害我的身體,卻會傷到我的心。因此,這就是答案了。

事實是這字並沒有真的傷到我們的心,想想看,你根本不知道這負面字眼的真正意涵。以此為例,沒有理由要生氣。這字本身並不能讓我們生氣,而是我們執著在字上面導致憤怒。是我們對負面字眼的執著開展讓我們不快樂。如果某人用「愚蠢」這樣的字眼,而你從來都沒聽過這個字,那麼,這字眼就無法產生作用。這也證明這些字本身是沒有作用力的,它們只在我們執著的時候發揮作用。這也證明了憤怒只在我們的執著中有效,並不是因為別人說了甚麼或發出甚麼樣的聲音。

這是修心第一要,用在因為粗暴言語引起的挫折或憤怒。它非常有效,而且即時發揮作用。那麼,我們也許會想:「好吧!我可以修這個言語之忍辱,但如果別人傷害我的肢體呢?我不能忽視它,它會導致肉體上的痛苦,不論我學的是哪一種語言,如果有人打我,我會痛。」你就必須開始要求自己往前邁出一步。首先修粗言之辱,按著就比較容易處理肢體的痛苦了。

問自己一個問題:「為甚麼我頭痛的時候不生氣?胃痛的時候不生氣?」不但不生氣,反而試著減緩你的痛苦,讓它離開。你吃藥,休息並照顧自己。所以,為甚麼要跟打你的人生氣?你回答:「因為他是故意的,而頭痛沒有心,是無意的。」現在問自己:「我為甚麼做大禮拜、崇拜並供養諸佛?為甚麼人們崇拜佛像或舍利塔?這些象徵沒有心,他們不能幫助我,他們就張一張桌子,他們沒有心,也沒有意圖。然而我卻得到加持祝福和利益,讓我的心安寧,並且使我工作順利。」首先,我們會說「我不在乎結果,如果他不是故意的。」想到頭痛,我們不擔心結果,因為我們知道頭痛並非故意要傷害我們。現在,我們講到崇拜佛像的時候,我們的理由就不符合邏輯了。我們說無法在意佛像是否有意,只在乎有無加持與利益的結果。為了擺脫憤怒,我們就不需要考慮別人的意圖了。第三修心要義,就是生起對別人的善意。如果有人善待我們,必須要記得並且想辦法回報。

問:我們永遠無法確知他人的意圖是否會導玫最幸福的方向。
嘉楚仁波切:想想看,若有人打你,你會生這個人的氣,還是對打到你的棒子生氣?你很自然地會想,是這個人,對嗎?而不是這根棒子。你應該記著這人打你是因為他生氣。憤怒才是讓這人變成暴力的原因。因此,這人就跟這棒子一樣,而憤怒就變成了控制棒子的這個人。你的心應該變得如此寬廣,以至於像是沒有底的玻璃瓶,不論你被打了多少次,你的心仍然是開展的。

修心的時間
在恰當的時間修行也很重要。當你快樂、沒有煩惱問題或孤獨的時候修心,有一點小作用。在這樣的狀況下修行,可以有小小的進展,也就是說進展緩慢。修行的最佳時機,是為某人的行為而感到生氣的時候,這便是你應該修行的時機。在別人惹你生氣的時候修行,也許看起來困難,有時覺得很不舒服。然而,這很有效。這方法將完全讓你進入菩薩道,就像人人都喜歡的人一樣。這裡有一些建議幫助你的修行。為了讓你的修行獲得正面的成果,要經常修忍辱。在我們修智慧與功德時,最大的功德來自於忍辱的修持,在六波羅密裡,它帶來最大的福慧功德。

問:修忍辱的意思是僅僅記得要忍耐或說:「我需要忍耐嗎?」
嘉楚仁波切:不,你必須去做,你必須忍耐。忍辱修得越多,慈悲就越精進。如果你修忍辱,就能夠看到別人的痛苦與憤怒,以慈悲回報。忍辱與憤怒是無法同時存在的,因之,一個憤怒的人不會有耐力或慈悲的。當然我們都希望自己有慈悲,卻很難做到。

為生起慈悲,我們必須想想別人的痛苦,他們都在過去多生曾經是我們的父母並且善待我們。這樣一來,就可以幫助我們升起慈悲,最好的方法,是減少憤怒,在你減少憤怒的時候,慈悲自然會增加,就像溫度一樣。

另外一種培養正知正念的方法是專注在你的過去多生的業,想要藉由經驗淨化這業。希望結束這樣的業以及與人之間的業緣,不再增加新的業。這是另一種正知正念。冥想每一個人以及每一個人的本性都足無知的。

問:我發現要相信每一個人的本性都是無知的很因難。
嘉楚仁波切(仁波切笑了):如果憤怒不作弄一個人,那他就不曾打你我用言語傷宮你。他只曾往生氣的時候這樣做,那他就毫無選擇。他的天賦本性足無知的。如果你進一步分析,將發現他有佛性,是純淨無瑕的。

問:佛性應該沒有正面或負面的印象,它可以既不壞又不好,也就是說它具有一切的可能性,佛性是否可以說是中性的,好過說它是無知的?
嘉楚仁波切:當三毒不存在於人之中時,他或地已證悟解脫。如果人沒有三毒就沒有仟何的問題。當人的三毒減少中,並解脫自己,他就不再需要仟何其他的方法,如果他擺脫了所有負面的東西,那所有好的結果就會呈現,我們不需要在自己的佛性上增加正面的東西,也就是說我們的本性不是歸零的,它是正面的。當你的心安住在解脫之中,這就是修行引發的正知正念。

你可以用許多不同的方法在任何時間修行佛法,因為憤怒曾往任何時間出現。證悟的種子是菩薩道,讓你成為菩薩的是菩提心(利益眾生的願望),而菩提心是對治憤怒的處方。在你的靈修與世間法裡,這非常重要。憤怒是最主要的問題,如果有太多的貪戀欲求,當然也是一個問題,如果不大過分的話,欲求比憤怒要容易掌控,然而欲求與憤怒兩者都直接與菩提心衝突。

問:你如何得知你的欲求直接對抗自己?
嘉楚仁波切:你必須想想它是否存在於可能之境。

問:我想到更多的是我們文化中的屬性,每個人每天都是那麼的目的取向,包括我自己在內,有許多的欲求,想要的如此多。
嘉楚仁波切:是的,當然這是因為未能滿足。這是我們必須想到的另一種修行,卻求的過失與錯誤。通常欲求多半專注唯我的人事物上。唯我與欲求相關聯,尤其與修智慧最有關係,但這是一個困難的議題。你必須先修習空性的教授。欲求的根本是執著貪戀。你必須先思維再冥想空性的教授,這會議你的執著變得空洞無力。執著依然會在那兒,然而你將不會因此痛苦萬分,因為執著變得虛幻不實。
為了冥想我們對事物的貪戀執著,我們可以思維擁有這些事物的過患。首先,人們為存錢而經歷許多痛苦與困境諸如此類的。

在我們年輕的時候必須工作,同時因許多賺錢、存錢的壓力而受苦。好不容易存了錢,我們已經老了,又有了其他的問題。一但我們有需求,就要保護這些所需物,就又製造更多的痛苦,然後,又害怕別人的忌妒,甚至疑心別人會因此而殺害我們。

著名的大成就者巴初仁波切說過:如果你有一隻羊,你的痛苦就會像羊一樣大,如果你有一隻髦牛,那你的痛苦就跟髦牛一樣大。如果你有多一點錢或更好的車,你將會更焦慮,因為你會想到盜匪可能因此攻擊並掠奪你。如果你沒有許多的東西,那你就不曾擔心,沒有人會攻擊你。

如果你對自己擁有的感到滿足,軌沒有問題。我在這裡的重點是,並非不該擁有錢、賺錢或存錢,而是你若對自己所擁有的不滿足,就會成問題。你如困滿足即使今天將丟下一切,你都能夠毫無痛苦地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