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


分享 列印 迴響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Google+ 閱讀尺

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往生論) 曇注節要講記 四

國土皆是大乘一味。平等一味。根敗種子畢竟不生。

曇鸞法師在這一段注解裏面,注的非常之好,確實把天親菩薩偈頌的意思真的為我們表明。

三界外。除淨土更無生處。是以唯應於淨土生。

這兩句,我們要牢牢記住。為什麼說三界外除淨土更無生處?十方諸佛的刹土那麼多,為什麼一定要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呢?這一個事實,生他方諸佛淨土,成佛還是要三大阿僧祗劫。生阿彌陀佛淨土,前面跟諸位報告了,成佛大概只要三劫、四劫,太快了。原因是什麼呢?因為西方淨土是大乘一味,平等一味。他方諸佛淨土都有三乘、五乘,不是平等一味。這個要搞清楚,所以勸導我們,唯應於淨土生。唯是唯一,應該要往生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

安樂國不生二乘種子。亦何妨二乘來生耶。

這舉一個例子。西方世界確實沒有二乘,沒有聲聞,沒有緣覺。但是他方世界的聲聞、緣覺,可以往生極樂世界。同樣一個道理,西方世界沒有女人,他方世界女人都可以往生極樂世界。西方世界沒有根缺,這個根缺就是我們今天講的殘障,西方世界沒有殘障,但是十方世界殘障之人都可以往生極樂世界,是這個意思。我們再看下麵的注子:

女人根缺。亦如軟心菩薩。不甚勇猛。譏言聲聞。

那麼這個女人根缺不是真的,而是像什麼呢,像有些菩薩,心地很軟弱,這個軟心不是說他很慈悲,這個軟弱是他不能夠勇猛精進,他用功比較上緩慢一點,因為西方世界都不退轉的,沒有退轉的,只有進得快,進得慢,對那個用功進步慢一點的,譏言聲聞,譏笑他,你是阿羅漢啊!其實,那裏沒有阿羅漢,是這麼個意思。

如人諂曲。或複儜弱。譏言女人。

這個女人也不是真的女人。這個人他的行為、他的言語、音聲很弱,不像個男人,所以說他是女人,叫譏嫌名,而不是真的。

又如眼雖明而不識事。譏言盲人。

他眼睛並沒有瞎,但是他是非邪正不能辨別,瞎子啊。這罵那瞎子就是殘障,不是真的殘障。

又如耳雖聰而聽義不解。譏言聾人。如是等根雖具足。而有譏嫌之名。

這個意思說的好,不但西方世界沒有女人根缺二乘,連那個譏嫌名都沒有。由此可知,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的這些人,個個都是勇猛精進,這是為我們說出這一樁事情。我們在這個世界,精神提不起來,會懶惰,會懈怠,一旦往生了就會勇猛精進。為什麼呢?這一首偈裏面跟我們講的很清楚,很明白。親近阿彌陀佛,佛力加持你,使你精神飽滿、意志堅定,不疲不厭,這是得佛力的加持。

佛以本願不可思議神力攝令生彼。

我們今天聽到佛名,聽到《無量壽經》,佛就以本願攝受我們。我們能夠在一生當中不會退轉,能生歡喜心,這也是佛力的攝持。這是佛對我們慈悲到了極處,只要我們真正知道感恩,真正知道佛對我們的愛護,對我們的加持,我們與佛就相應了。所以到達西方極樂世界之後,

必當複以神力。生其無上道心。

怎麼會叫我們退轉,怎麼會叫我們軟弱呢?不可能,佛力一定加持。

佛能使聲聞複生無上道心。真不可思議之至也。

這是舉一個例子,佛能夠教阿羅漢,阿羅漢裏頭有根性很劣的,不肯回小向大的,佛都有辦法叫他回小向大,叫他發無上菩提心。這是很不可思議。

眾生所願樂。一切能滿足。

此二句名莊嚴一切所求滿足功德成就。佛願言。使我國土各稱所求。滿足情願。

我們這個世界,不但我們這個世界,他方諸佛世界也不例外,一切眾生都有求不得苦。哪一個眾生心裏頭沒有願、沒有求呢?求不得啊。為什麼不得呢?有障礙啊。這就是所講的業障,我們所求不能滿願,就是因為有業障。必須業障消除,我們所求就滿願了。所以,懺除業障是所求必應的一個先決條件。一定要懺除業障,過去生中所造的業障,業障已經成了,無可奈何。這一生當中,在沒有遇到佛法之前所造的業障也已經形成了。今天明白了,今天瞭解了,今天覺悟了,從今以後不再造業障。我們自己有心有願,往往是善願、好的願,都會遇到許多障礙,不能成就。要曉得為什麼呢?我前生障礙別人的好事,今天我想做好事,人家障礙我啊。我要盡心盡力的去懺悔,從今而後看到別人有善心、善事,不但不障礙,我們要幫助他,盡心盡力的去成就他,成人之美,我們將來在菩提道上就不會有障礙了。所以,什麼樣的因,一定有什麼樣的果報。善因一定有善果,惡因一定有惡報。我們今天在這一生當中,特別是人事環境或者物質環境裏面,許許多多不如意的事情,自己要冷靜去想想,這一切不如意,都有不如意的因在啊。這個因跟緣沒有消失,這一些不如意的人與事都不會離開我們。一定要以耐心,要以善心,要以真誠不退心去修學,認真的懺悔,求佛菩薩加持,我們的善心善願才能夠現前。那麼西方極樂世界,這是得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的加持。我們在這個世間,要想消除業障,難啊,太難太難了。這一生修得再好,這一轉世,算你不錯吧,來生再得人身,再得人身,這一生所修行的都忘記的乾乾淨淨,來生又要從頭來起。如果遇不到善知識,誤入歧途,那就壞了。所以曇鸞法師在此地勸我們,唯有求生淨土。真的,三界之外,別無生處。只有求生淨土,得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的加持,使我們所有一切的障難永遠離開了,在西方極樂世界快速成就,各稱所求,滿足情願

是故願生彼。阿彌陀佛國。

此二句結成上觀察十七種莊嚴國土成就。

這兩句是這一大段的總結。前面這十七樁事,說明西方世界生活環境的圓滿。不僅是美好,是真正的圓滿,沒有一絲毫的缺陷。因為這個緣故,天親菩薩講,是故願生彼,阿彌陀佛國。我是看到這個情形,所以願意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

所以願生。釋器世間清淨訖之於上。

釋是解釋,器世間是物質環境。西方世界物質環境簡單就介紹到此地。這十七樁事情,清淨莊嚴,所以決定求生。向下去,是眾生世間清淨,就是我們今天講的人事環境。人事環境裏面分兩個部分。一個是老師阿彌陀佛,一個是同參道友,這諸大菩薩,人事環境好啊。西方世界沒有一個惡人,沒有一個不善的人,沒有一個障礙你的人。個個人都幫助你,成全你,這個世界就太美好了。所以看到物質環境好,再看到人事環境更好,哪有不求生的道理呢!

次觀眾生世間清淨。

這是偈頌裏面第二大段。在第一大段裏面,教我們觀察西方極樂世界的依報莊嚴,就是物質環境。第二段這是觀眾生世間清淨,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有情世間,也是我們現代人所講的人事環境。自古常說,做事難,做人更難。所以人與人之相處,非常不容易。不但世法裏頭不容易,佛法裏面也不容易。我們在經論裏面看到,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他的弟子之中也是良莠不齊。像六秦比丘,就很不聽話,處處破壞師兄弟們正修正行。佛滅度之後,在佛門裏面出家人嫉妒嗔恨心並沒有說他一剃度就消除了,沒有那麼容易。剃度之後,嫉妒嗔恨還照樣的有。最著名的像禪宗,你看六祖惠能大師,在黃梅得法之後,五祖會下的那一些弟子們,沒有一個服氣。不但不聽老師的教誨,還一個一個到外面去追查,要把六祖惠能抓回來,把衣缽奪回來。這個我們在《壇經》裏面都看得到的,害得他跑到獵人隊裏面去做雜工避難,躲避了十五年,不是短時間啊。所以這個自古以來都不免。現在我們處在五濁惡世,修行難,太難。你真正想用功,那個不用功的人恨你,嫉妒你,想盡方法障礙你。在這個環境裏面修行,當然就難,所以修行成就要三大阿僧祗劫。我們仔細想想,為什麼要這麼長的時間?障難太多。我過去生中障礙別人,這一生當中別人障礙我,冤冤相報沒完沒了,生生世世都在嫉妒障礙之中,不是被別人害,就是害別人,就是幹這種事情啊。這是我們必須要求生淨土的一個重要的因素。不但我們要求,天親菩薩、無住菩薩、文殊、普賢都要求生淨土。原因在哪里呢?西方淨土沒有障礙。西方淨土確確實實沒有嫉妒嗔恚,都是諸上善人聚會一處。你想用功,每個人看到都讚歎,都歡喜,都幫助你。這樣好的人事環境,這是一切諸佛刹土裏面找不到的。世尊在大乘經裏面告訴我們,十方諸佛世界,有許許多多的佛國土,他們的莊嚴勝過西方淨土。很多的勝過西方淨土,確確實實是很多很多。為什麼諸佛都讚歎西方淨土,說西方淨土是第一呢?他第一在哪里呢?諸位一定要曉得,諸佛淨土縱然莊嚴,而不是六塵說法。六塵不說法,莊嚴雖然是美好,可以享受,得不到法益,不能開悟,不能斷煩惱,所以這是比不上西方世界。在人事環境方面,諸佛刹土裏面的人事環境沒有西方世界人事環境這樣的整齊。這是西方淨土第一殊勝之處。所以一切諸佛都勸我們去往生。

這一段裏面,又分為兩段,兩個中段。第一段是教我們

觀察阿彌陀如來莊嚴功德。

我們仔細看看我們的導師,這對我們關係非常重要。你看佛在《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裏面告訴我們,我們在一生當中如果要想有真實的成就,那個關鍵在善知識。如果能夠遇到善知識,親近真正的善知識,我們這一生成就的增上緣就具足了。這個關係非常重大。在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是我們的增上緣。我們對老師不能不認識,不能不瞭解。所以這個下面一共說了八樁事情,介紹阿彌陀佛。下麵還有一行半,是給我們解釋眾生的意思:

受眾多生死故名為眾生者。此是小乘家釋三界中眾生名義。

這個講法是小乘裏面所說的,就是在六道輪回裏面生死不斷,生生死死,這個叫眾生,眾多的生死,輪回生死眾多的。

大乘家所言眾生者。無生無滅是眾生義。

這個意思就比較深了。大乘法裏面常講,眾生是眾緣和合而生起的現象。既是眾緣和合而生起的現象,就決定沒有生滅。所謂生緣聚現的這個相,我們叫它生。滅的時候,散了,緣聚緣散。實在講,這個裏面確確實實找不到生滅。這個就是無生無滅,無生無滅就是講的是眾緣和合。譬如我們這一個毛巾,這個毛巾它是眾緣和合的,它是線織成的。我們把線頭抓到的時候,一展開時,它原來是一條線。這個線織成的時候,就成了毛巾,我們叫它做毛巾,這個相就生成了。我們把這個線頭拆開之後,這個毛巾沒有了,就滅了。請問問,它有沒有生滅?沒有生滅。那個線再一分析,是纖維。科學家再分析,就分成了分子、原子、電子。原來是這些東西聚合的,只有緣聚緣散。緣聚的時候不生,緣散的時候也不滅。一切萬法,確確實實是這一個真相。所以這個眾生,是把這個萬事萬物的真相為我們說出來了。確確實實沒有生滅。無論是動物,植物,礦物。

無生無滅是眾生義。五受陰通達空無所有。是苦義。

我們講世間苦,怎麼苦呢?五受陰,就是眼、耳、鼻、舌、身這五種受都不是真的。所以佛給我們講,觀受是苦,沒有一樣真實。這個說法也是大乘的說法,跟小乘說法不一樣。小乘這個苦,是煩惱,令人心煩惱亂,這個苦。本經是大乘經,淨土是大乘法門,所以要用大乘的教義來闡揚,來說明。我們看底下的這個偈頌:

無量大寶王。微妙淨華台。

此二句名莊嚴座功德成就。

我們觀察天親菩薩五念門裏面,第四門是觀察,觀就是觀想,《十六觀》裏面叫觀想。他不用觀想,用觀察,意思就是說,察就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由此可知,觀察比觀想意思來得更明顯、更清楚,就是比觀想要想的很清楚、很明白,不能夠含糊,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們先觀導師阿彌陀佛的寶座,先觀這個。

佛本何故莊嚴此座。

阿彌陀佛的座是非常非常莊嚴的,《十六觀經》裏面有。

見有菩薩。於末後身。敷草而坐。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人天見者。不生增上信。增上恭敬。增上愛樂。增上修行。

這個話是真的,一點都不錯。像我們本師釋迦牟尼佛,當年在菩提樹下示現成道的時候,他老人家就是在菩提樹下,就是碧缽羅樹,樹下是鋪草作墊子,坐在那個上面入定,在那裏打坐。他成佛了,我們世間人不認識他,對他也不恭敬,也沒有人去理他。佛一示現成佛,如果沒有人祈請他說法,他隨時就般涅槃了,就入滅了。為什麼呢?在這個世間沒事情做嘛。沒事,當然就走了。幸好敬居天人,這個諸位讀經,讀釋迦牟尼佛的傳記,你就曉得,敬居天人是四禪天裏面五不還天,這些天人看到了釋迦牟尼佛示現成佛了,他們趕緊下來,來請法。這樣,釋迦牟尼佛才沒有入滅。所以敬居天人幫了我們好大的忙。這確確實實是這樣的。那麼釋迦牟尼佛為什麼不示現很莊嚴的寶座呢?假如釋迦牟尼佛示現像極樂世界那樣莊嚴的寶座,我們這個世間人一看到,一定奇怪,這不曉得從哪兒來的,這個一定是怪異,不尋常,又起了疑惑了。實在講,我們的根性很劣,沒法子啊。所以世尊示現的身相,丈六金身,叫劣應身,敷草而坐,成無上菩提。這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無上菩提,無上正等正覺。法藏菩薩看到這個情形,所以自己才發願。他老人家成佛的時候,不是在一般的處所,他是在西方極樂世界示現成佛的,世界就那麼莊嚴了,他的寶座如果再鋪上草座,那人家也瞧不起了。所以說一定是跟這個大環境裏面的莊嚴要能夠相稱,這才是正常的。

我成佛時。使無量大寶王微妙淨華台。以為佛座。

什麼叫寶王呢?是寶當中最大的,寶當中最殊勝的,我們就稱他做寶王。他這個座也大,佛的身相也大,所以他的座也大。他這個座,是無量珍寶、微妙淨華裝飾在這個寶座上。這個是佛座,我們先觀察佛座,然後才知道坐在這個寶座上的人,是多麼的尊貴。像從前,世間的帝王宮殿裏面,我們看到皇宮裏面大殿當中皇帝坐的寶座,看到那個座的莊嚴,就想到坐到寶座上的人,他是什麼樣的身份,於是對他就起了信心,恭敬心,敬愛之心。印祖說的好,佛法裏面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如果我們對這個人有十分的誠敬,我們一定得圓滿的利益。這個道理在此地。

相好光一尋。色相超群生。

此二句名莊嚴身業功德成就。

這兩句,相好光一尋,這個光是常光,一尋是長度的單位。我們中國古時候,八尺叫一尋。另外一個講法,我們一個人兩手展開,這個長度叫一尋。在此地,我們應當取這個意思。為什麼呢?西方世界人的相比我們高大太多了,決定不是八尺。所以他這個一尋,就是指他兩個手展開的時候。這是常光,不是放光,是常光。

觀無量壽經言。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

這幾句話非常重要。諸佛如來都已經證得圓滿的清淨法身。法是什麼呢?法就是法界,盡虛空遍法界就是他的身,也就是他的淨土,身土不二。入一切眾生心想中,眾生想佛,佛就現身。以清淨心想佛,佛就現的報身;以雜染心想佛,佛就現應化身。佛在什麼地方呢?無處而不在啊。前面跟諸位提過,《楞嚴經》上說的好,隨眾生心,應所知量。當處出生,當處滅盡。這個話說的是真實話,但是很難懂。為什麼呢?不是我們常識所能夠見識得到的,這是佛與大菩薩的境界。

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這完全說的是理,也是說明釋迦牟尼佛在經論裏面常常給我們說的,一切法從心想生。由此可知,我們的心想關係就太大了。心想善,就現善法界;心想惡,就現惡法界。這個六道,三善道、三惡道,從哪兒來的?就是我們心想而生的。離開一切善、惡,這個心清淨了,清淨心所感的就是清淨法界,就是淨土了。所以說,心淨則土淨。由此可知,起心動念關係實在是太大太大了。我們為什麼要起惡念呢?為什麼不起善念?我們很想今生後世都能享受善的果報,我們都有這個願望,都有這個希求,可是念念當中他想惡念,他不想善念,你這個善的果報怎麼會得到!善因才能得善果啊。善因是什麼?善的念頭,善的言語,善的行為,我們才能得善果啊。惡的念頭,惡的言語,惡的行為,就會得惡報。這些事情,初學佛的同修都知道,也都能明瞭,可是在日常生活當中,遇到一切人、事,他就忘掉了,他又造惡了,所以遭來一生不如意,這個道理就在此地。我們今天所希求的,是一切善法當中第一善法,我們要求生西方淨土,這是無比的善法。我們要用不善的心,怎麼能往生淨土?如何修這個大善?那就是把這一個法門盡心盡力介紹給別人,推薦給別人,供養給別人。如果有人能夠接受,我們見到能生歡喜心,盡心盡力幫助他成就,這叫修第一大善。那麼反過來,人家修淨土,你要想辦法去障礙他,去阻撓他,不讓他成就,你所修的就是第一大惡。這個第一大惡,將來墮阿鼻地獄。這個不是小惡啊,這是障礙人修淨土,這個是第一大惡,我們必須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個佛法,障礙佛法,破壞佛法,破壞所有一切大乘法,那個造的業,沒有障礙人念佛往生這樣重。這是我們一定要認識清楚的。所以心想佛時,你的心這個時候就成三十二相八十種隨形好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心是佛是理,是性德;是心做佛是事,是修德。這個心怎麼作佛呢?念佛就作佛了。念菩薩就作菩薩,念佛就作佛,念五戒十善就作人、就生天,念貪嗔癡慢就要墮三途,你就作三途嘛。所以自作自受啊,不是別人安排給你受的。實實在在講,統統是自作自受。你為什麼會變成餓鬼呢?因為你貪心太重。為什麼你會變畜生呢?愚癡太重。為什麼會墮地獄呢?嗔恚心太重了,嫉妒嗔恚呀。都是自作自受,這兩句是講一個例子。如果把這個話講完全來,我念給你聽聽:是心做佛,是心是佛;是心作菩薩,是心是菩薩;是心作餓鬼,是心是餓鬼……,這十法界,十句就念全了,只舉出這一句。所以世出世間一切法,都是自作自受。

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

這是講到最高的。一切諸佛正遍知海,這個正遍知就是無上正等正覺。智慧大,我們用海作一個比喻。無量無邊的智慧從哪里來的?從心想生的。怎麼想呢?想佛嘛,想佛就成佛了。所以這非常非常重要。下麵解法界身。

法界身者。法界是眾生心法也。

盡虛空遍法界,這個範圍太廣太大了,我們只講他一部分,這一部分就是佛在經上講的,娑婆世界六道輪回,只說這一部分。這一部分是從哪里來的呢?是眾生心法。眾生種種不同的心想,現出三界六道的現象。西方極樂世界沒有三界六道,也沒有十法界,什麼原因呢?因為十方世界眾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只有一個想法,都想阿彌陀佛,他沒有其他的想法,他沒有雜念。這個念佛淨念嘛,不夾雜,不懷疑,不間斷,統統想阿彌陀佛,因此他那個世界就是一真法界。他不複雜,不像我們這裏複雜。我們說每個人心裏念頭太雜了,西方世界念頭只有一個。這些事實真相我們都要曉得。

以心能生世間出世間一切諸法。故名心為法界。法界能生諸如來相好身。是故佛身名法界身。

這些話不難懂。我們今天這個身,諸位想想,是不是法界身?當然是法界身,沒有辦法離開法界嘛。不過因為我們的心想太雜亂了,現的這個身相不怎麼好,不像佛身那樣清淨莊嚴。他為什麼那樣清淨莊嚴?人家想的好啊,我們想的不好啊,都是從心想生。

是身不行他緣。是故入一切眾生心想中。

佛要幫助一切眾生瞭解宇宙人生的真相,真實離苦得樂。這個真正離苦得樂,諸位要知道,唯有成佛。所以一個人如果修行,他不想成佛,那都是行邪道,不是正法。一定要發心成佛,這才是正道,才是真實究竟圓滿,一定要發成佛的心願。諸佛如來用什麼方法來幫助我們達到這個願望呢?都是教我們念佛,尤其是叫我們念阿彌陀佛。為什麼?前面跟諸位說過,阿彌陀佛是一切諸佛如來的總代表,念阿彌陀佛,就念一切諸佛了。所以佛的名號、佛的形相,入一切眾生心想中

眾生心想佛時。佛身相好顯現眾生心中也。

相隨心轉,這個道理世間算命看相的人都懂得。你的心善不善,看你相貌就知道了,瞞不過人的。怎麼樣裝模作樣,可以欺騙世間的愚癡人,世間聰明人、有學問的人、有修養的人,你就騙不了他,他一看就明瞭了。所以修行人,相貌就很重要。相貌並不是叫你天天去化妝,那個沒用處的。現在還有很多整形的,那更糟糕了。要修好的相貌,先修好的心,好的念頭。心好、念頭好,你這個相貌就好了。不但相貌好了,身體也好了,百病不生。所以,心地清淨,這是第一殊勝。在我們這種程度,修學最好的方法,就是念阿彌陀佛,就是想阿彌陀佛。所以家裏面供的阿彌陀佛像,常常看、常常想,常常叫阿彌陀佛這個相在我們心想之中,你就不會去胡思亂想了。常常想阿彌陀佛,經典念熟了,你這個觀想的能力就強了。實實在在說,天親菩薩這個二十四首偈頌,我們一定要把它念的背,背得很熟。為什麼原因?經太長了。《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都很長,我們很難去想。怎麼想法呢?這個念佛五念門裏頭有觀察。我們怎麼觀法呢?天親菩薩這二十四首偈頌,就是一個觀想的綱領。你把他這個東西背熟了,常常就能夠將西方世界依正莊嚴統統現在你的心想當中。他是綱領啊,這非常非常難得。近代人夏蓮居老居士作了一個《淨修捷要》,你看他那個《淨修捷要》,是根據什麼作的?根據天親菩薩的五念法作的。所以用《淨修捷要》這個方法也行,也能把三經裏面所講的西方世界依正莊嚴,時時刻刻都在我們的心想中。《淨修捷要》好啊,這是近代人作的。這兩樣東西,確確實實能夠幫助我們修觀察這個法門。

是心作佛者。言心能作佛也。是心是佛者。心外無佛也。

為什麼這個心能作佛呢?心本來就是佛。是心作菩薩,因為心本來就有菩薩。是心作餓鬼、作地獄,這個心本來裏面就會變餓鬼,就會變地獄。它能變,它什麼都不是,但是什麼都能變。這是講體,能變之體。所以清淨心裏頭,確確實實本來無一物。那個物從哪里來的?心想生的。你心想,這個本來無一物它就會變。

正遍知者。真正如法界而知也。

這就是我們常講的宇宙人生的真相,他真正明瞭,徹底、究竟的明瞭了。

法界無相故。諸佛無知也。

這個正遍知,是什麼樣子?正遍知是無知。《般若經》上所說的,般若無知。為什麼無知呢?因為法界無相。法界就是真心,六祖講的,本來無一物。物從哪里來的呢?物從心想生的。心想不是真的,所以現的相也不是真的,一切相都有生滅。心想有生滅,所以現相就有生滅。因此佛在《金剛經》上告訴我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所以你要知道,諸佛無知,心地清淨,一念不生,無知啊。

以無知故。無不知也。

因為無知,所以他無所不知。我們今天什麼都不知道,一塌糊塗,原因在哪里呢?我們知道得太多了,因為你有所知,所以就有所不知。這是真實的道理。現在人學佛,真叫可憐啊。學佛怎麼個學法呢?要廣學多聞。那就完了。要樣樣都知道,結果是樣樣都不知道,這可憐呐。古人學佛,跟諸位說,是學無知。古人學佛是從修定下手,是從無知下手。無知是根本智,有知是後得智。所以無知是根本。《般若經》上說的很好,般若無知,無所不知。 無知是根本智,有知是後得智。所以你要想無所不知,你就先修無知。

無知而知者。是正遍知也。是知深廣不可測量。故譬海也。

這個事情很妙,一般人想不通。無知,他怎麼樣樣都曉得?那我無知,我什麼都不知道,為什麼你問我,我還是不知道呢?其實,你是自以為你無知,實際上你已經有知了。怎麼有知呢?我覺得我無知啊,這就是有知了。你怎麼會知道你無知呢?你知道你無知,你已經有知了,你就錯了。你這個心不是在定中,每一天有胡思亂想,有是非人我,這些都叫有知。無知是甚深的禪定。

如來微妙聲。梵響聞十方。

此二句。名莊嚴口業功德成就。

佛的音聲微妙,盡虛空遍法界他的音聲普聞,沒有達不到的地方。不像我們一般人的音聲,靠近聽的聲音大,遠了漸漸就聽不見。佛的音聲,無論遠近,音量是相等的。這個微妙啊,盡虛空遍法界,他這個音量都是均平的。梵響,梵是清淨。聞十方,十方世界普聞。為什麼佛的音聲梵響聞十方,我們在此地聽不到?諸位元要知道,不是佛的音波沒有達到此地,是我們這個收音機有故障。我們那個頻率不對,所以接收不到。這是實實在在的。要怎樣把這個故障修復呢?修清淨心,心清淨了,這個障礙就沒有了。換句話說,它裏面,我們現在講細胞,就是裏面這個零件,它自動就會調整。調整到正常,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講經說法,我們坐在此地也聽得清清楚楚。要心清淨,願清淨,信清淨,阿彌陀佛講經說法我們在此地就聽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

同地水火風。虛空無分別。

此二句。名莊嚴心業功德成就。

這兩句要緊,為什麼呢?世出世間一切法都是心成就的。阿彌陀佛心業功德莊嚴,他的心是什麼樣的心呢?同地水火風。這底下有個小注:四大皆空。這就是說,佛心清淨,一塵不染,跟虛空一樣,沒有分別。所以清淨心裏頭沒有分別,更沒有執著。禪宗六祖惠能大師二十四歲就開悟了,明心見性,五祖忍和尚把衣缽就傳給他。他那個時候二十四歲呀,為什麼人家有那麼大的成就呢?五祖大師門下的大弟子神秀法師,能講經說法,為什麼五祖不把衣缽傳給他?說老實話,五祖把衣缽傳給神秀,大家都服氣,絕對沒有一個人爭。傳給惠能,大家不服氣。現在一般人認為,講經說法,這個法師很了不起。那個沒有講經說法的,年紀輕輕的,看不出來他有什麼行為,則沒有看在眼裏。尤其惠能法師是南方人,那個時候有像現在這樣省籍的隔閡,大家瞧不起他,認為他是野蠻人,南蠻子,怎麼到這裏來沒有幾天,衣缽就給他了?所以沒有一個人服氣啊。就是神秀知道的太多了,有所不知。惠能大師這個心清淨無知,他真的是無所不知。從哪里能夠看出來呢?他得到衣缽之後,五祖就叫他趕緊走,知道有人要害他。他這出去避難,就在當年,他逃在曹河村,曹河村裏面遇到無盡藏比丘尼。無盡藏比丘尼一生受持《大涅槃經》,《大涅槃經》的分量也相當多,這個經有兩個翻譯,一種本子是三十六卷,一個本子是四十卷,所以分量相當大。遇到惠能大師,無盡藏比丘尼向他請教,他就給他講解《大涅槃經》。他, 叫無盡藏比丘尼念給他聽,他不認識字,念給他聽,聽了之後他就跟他講解,無盡藏比丘尼開悟了。他會講經,什麼經都會講,什麼經也沒學過,決定沒有講錯。講錯怎麼叫人開悟呢?他是無知而無所不知,神秀是有知而有所不知,所以五祖不能把衣缽傳給他。心要清淨,心要像虛空一樣,什麼都沒有。所以同地水火風,就是四大皆空,主要取這個意思。心裏面不能有一點點東西。世法不能有,佛法有行不行呢?佛法有也不行,神秀就是因為有佛法,所以五祖不傳衣缽給他。佛法也沒有,那才是道地的清淨,才是真清淨。這樣的功夫,上上乘的功夫。我們做不到,做不到怎麼辦呢?念阿彌陀佛。我們要叫心裏面只有這一句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沒有,那就成功了。這個修行方法,比禪裏面方便多了。那麼我們有這一個阿彌陀佛,妨不妨礙呢?不妨礙。為什麼呢?阿彌陀佛是自性名號,就是真如自性的名號,因此就沒有妨礙。縱然有礙,也不怕。到達西方,見到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自然以神力加持我們,使我們明心見性。所以這個心要空,心裏頭什麼都不能有。這是真的,這是事實。心裏面要有一物,心就壞了,心就有病。心裏面什麼都沒有,這個心是正常的,是健康的。所以佛與大菩薩,心裏都是清淨的,都是無一物。

天人不動眾。清淨智海生。

此二句。名莊嚴大眾功德成就。淨土所有天人。皆從如來智慧清淨海生。成就大乘根。不可傾動也。

天人不動眾,我們曉得,西方世界是一個非常特殊的世界。諸佛的刹土都沒有辦法用時間來計算,無始劫以來,我們娑婆世界也是如此。唯獨西方淨土,是阿彌陀佛願力成就的。這個裏面的所有一切大眾,都是十方世界去往生的。用我們現代的名詞來說,就是十方諸佛世界裏頭那些人移民過去的。從前叫往生,現在叫移民。他移民的條件,就是心要清淨。只要心清淨,他都接納,心不清淨就去不了。因此那個世界就變成一個平等的世界,每一個人都是清淨心。淨土所有天人,到達西方淨土,實在講都不是天人,都是菩薩了。經上跟我們說得很清楚,都是阿毗跋致菩薩,不是普通菩薩。可是佛在經上有時候也說天人,有時候也說聲聞,這些問題我們在《無量壽經》上已經看到了。佛說這些話,是兩個意思。一個意思是在西方世界,從實質斷證功夫上來講,譬如我們帶業往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了,那我們已經是阿毗跋致菩薩了,但是這個阿毗跋致菩薩不是自己修來的,是阿彌陀佛加持的。佛力加持的,不是自己修的。自己是什麼身份呢?自己是人的身份,六道裏頭人道的身份,煩惱一品也沒斷,這樣去往生的,是說這個意思,從斷證上來說。第二個意思,是你沒有到西方極樂世界以前,你是哪一道的眾生。從人道去的、從天道去的,就叫天人;從四果四向去的,那就叫聲聞,是這麼個意思。可是到達西方極樂世界,都蒙如來本願的加持,皆從如來清淨智慧海生,成就大乘根不可傾動也,這一句就是圓證三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所以在西方極樂世界修行,只要三四劫的時間,就圓滿菩提了,就成佛了。這是很不可思議呀。這個兩句,名莊嚴大眾功德成就,實際上是講阿彌陀佛威神本願加持大眾,使大眾才能成就,是這個意思,所以它是列在觀察導師如來這一段文裏面。

如須彌山王。勝妙無過者。

此二句名莊嚴上首功德成就。

西方極樂世界上首就是本師阿彌陀佛。如果這兩句是列入在下面一段,那這個上首就是指菩薩。西方極樂世界上首菩薩是觀音、勢至。但是他這個地方是列在佛,列在佛,這個上首就是如來。這兩句讚歎阿彌陀佛。如須彌山王,用須彌山來比喻十方一切諸佛如來,阿彌陀佛在一切諸佛如來當中,他特別超勝。須彌山王,這個跟《無量壽經》上釋迦牟尼佛讚歎阿彌陀佛那個語氣完全相同。世尊讚歎阿彌陀佛是佛中之王,這就是須彌山王,佛中之王。光中極尊,佛中之王,所以這個意思完全相當。勝妙無過者,勝是殊勝,妙是微妙,沒有任何一尊佛能夠超過阿彌陀佛。這個原因在哪里,我們也要曉得。阿彌陀佛接引眾生,幫助一切眾生在一生當中圓滿成佛,這個方法太妙了,所有一切諸佛在幫助眾生圓成佛道,確確實實是比不上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方法,就是用名號,只要念名號就成功了。你看,這麼容易,這麼簡單,所有一切諸佛度眾生的方法都比這個繁瑣,都不容易啊。他這個是太容易、太簡單了,人人都會念。只要肯念,沒有一個不成就的。所以名號功德不可思議。

天人丈夫眾。恭敬繞瞻仰。

此二句名莊嚴主功德成就。但言天人者。淨土無女人及八部鬼神故也。

天人,這是指西方淨土煩惱還沒有斷的這一些大眾們。這個丈夫,是對於大菩薩的稱呼,他們見思、塵沙煩惱都斷了,無明也破了幾品了,也就是我們常講,四土裏面實報莊嚴土的菩薩。而天人呢,這是屬於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所以,天人丈夫眾就是西方極樂世界四土九品所有的這些大眾,對於導師阿彌陀佛沒有不恭敬的。這個恭敬,圍繞瞻仰,我們在此地也要略略地說一說。為什麼呢?對我們的關係太大了。什麼叫恭敬?是不是每一天見到,禮拜,就算恭敬了?不是的。五念法裏面第一個就是禮拜,跟諸位說過了,恭敬是依教奉行,老師給我們說的話,我們要記住;所說的意義,我們要正確地理解,要在日常生活當中完全把它做到,這叫做恭敬。今天在我們這個世界,老師對我們的教誨就是三經,淨土三經。五經後面這兩種是祖師大德加進去的,正說只有三經。所以三經這個教誨非常重要,我們有沒有記住,有沒有理解,有沒有做到?恭敬要從這裏說。繞是圍繞,繞的意思是親近的意思,時時刻刻不離開老師,繞是這個意思。這也並不是說每天圍繞在老師的旁邊,老師看到你,不討厭啊!所以這個圍繞,也是念念不忘老師的教訓,是這個意思。我們的起心動念、思想、言行,都要圍著三經、五經,都不離開這個範圍,這叫繞佛。不是天天圍著佛像,早上去轉三圈,晚上轉三圈,不是這個意思。瞻仰是仰慕的意思,對於佛確確實實生景仰羡慕之心,希望我早一天也跟他一樣。所以瞻仰就是見賢思齊,我要學的跟他一模一樣,這才行。西方世界所有往生的人,對老師是這樣的態度,如法的修學。我們今天在此地是預備去往生的,也要參與這一個殊勝的大會,我們的心想言行與經教統統相違背,那怎麼能去得了呢?這個就是常說的,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你問他,他念佛為什麼不能往生?念的不相應。他為什麼不相應?經典裏面的教訓他記不住,他不瞭解,他沒做到。所以,口念彌陀也枉然啊。這個念佛裏頭,要具足五門:禮拜,稱讚,作願,觀察,回向,每一念裏頭都具足五門,這才能往生。你這個五念門裏,只有一門稱讚──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其他四門沒有,那怎麼能往生呢?這五門去了四門嘛,這是不能往生啊。五門統統都具足了,萬修萬人去。所以我勸勉大家,為什麼開頭學佛要把《無量壽經》念三千遍,道理在哪里?就是便利你觀察。你真的搞清楚,真的明白了,那個禮拜、作願、觀察、回向這四門才辦得到。所以先把它念熟,三千遍念熟是第一階段,第二個階段,求解。念熟了,要明白經裏頭每一句話,它的意思是什麼,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第二個階段求解。第三個階段,修行。要把佛的教訓,變成我們自己生活行為,這樣,哪有不往生的道理啊!決定得生。每念一句阿彌陀佛,淨土三經裏面種種教訓、依正莊嚴都從心想生起了。所以你要不熟,不解,怎麼能生得起來!末後這一首:

觀佛本願力。

觀佛本願力,這是講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我們仔細觀察阿彌陀佛四十八願,

遇無空過者。

若有眾生能夠遇到了,決定不空過。這個遇到了是什麼意思呢?如果能信,能願,能行,他這一生就往生了。縱然是遇到了不相信,不肯念佛,也不想往生,也不空過。這個阿彌陀佛的種子落在他阿賴耶識裏頭,叫金剛種子永遠不壞。跟阿彌陀佛結了這個緣了,這一生不能去,來生或者是後生,後生第三世以後,如果遇到緣,這個種子起現行,他就能往生。這是不空過啊。

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

速是快速,縱然這一生不往生,這個金剛種子種在阿賴耶識裏面,也是未來快速成佛的一個因緣。實實在在不可思議。

此四句。名莊嚴不虛作住持功德成就。

不虛就是真實。說實實在在的話,今天我們在大乘法裏面,除了淨宗法門之外,無論修學哪個法門,在這一生當中一定是虛作住持。虛是什麼?不能成就啊,沒有辦法超越六道輪回。換一句話說,無論你怎麼修,你還是在六道輪回。修得再好,來生不過得人天善果而已,沒有法子出三界。不能出三界,那就是虛作住持。唯獨這個淨宗法門,是不虛作住持,讓你這一生當中一定圓滿成就。

觀佛莊嚴八種功德訖之於上。

這是觀察西方世界的人事環境,第一段觀導師阿彌陀佛。下面是第二段,觀海會大眾。

次觀安樂國諸大菩薩四種莊嚴功德成就。

這是願生偈末後的一段,教給我們觀察西方極樂世界的諸大菩薩。這些人都是我們的同參道友,都是我們的同學,因此我們對他們也要認識清楚。前面給諸位說過,西方世界第一殊勝之處,就是人事環境。因為這些菩薩都是從十方世界往生到極樂淨土去的,而到淨土的條件,就是信,願,行。這信裏面包含了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當初發心修行,以及觀察十方諸佛世界,發四十八願,建立極樂淨土,以種種方便接引教化一切眾生,使他們在一生當中圓滿成佛,我們對這些深信不疑。換一句話說,就是對世尊為我們所說的淨土三經,三經裏面的道理,裏面的事實真相,字字句句都是真實功德,我們深信,我們發願求生西方淨土。到達西方淨土,最殊勝的就是這個地方人事環境好,是十方諸佛世界都不能夠相比的。我們生在娑婆世界,生在這一個時代,經上常常看到,所謂的五濁惡世,的確濁惡達到了極處,使我們在現前這個世間,修行就感到非常的困難。你想要認真的修行,就有人障礙你,就有人破壞你,這個事情是起於眾生無始劫來的煩惱習氣,嫉妒障礙。不但現在如此,世尊當年在世的時候,我們在經論裏面,在釋迦譜、釋迦方志裏面都見到,對於釋迦牟尼佛嫉妒的人很多,像提婆達多這一類的,想盡方法來陷害。在這個三千年當中,我們看歷代這些祖師大德們,他們修行幾乎沒有一個不經過非常非常的艱難,遭遇過許許多多的障礙。能夠成就的,還是業障消除,菩提道上才能夠一帆風順。像禪宗六祖惠能大師,黃梅得法之後,被人家嫉妒、陷害,跑到獵人隊裏面躲避了十五年,一直到業障消除,這才能夠順利的從事於弘法利生的工作。固然是一些人嫉妒他,他自己也有業障啊。自己要沒有業障,為什麼別人會嫉妒呢?所以自己有業障,別人也在造作罪業。他躲藏起來了,讓其他的人不再造罪業了,自己身心懺悔,懺除業障。所以他在獵人隊裏十五年,他修什麼?修懺悔行,把自己業障懺除了,這才沒有人再障礙他了。從前障礙他的人,也佩服他了,也尊敬他了,業障消除了。這是我們一定要曉得的,障緣太多修行就很困難很困難。前面也曾經跟諸位報告過,這個法門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度眾生成佛道的第一法門,所以世尊讚歎阿彌陀佛為光中極尊,佛中之王。彌陀是佛中之王,淨土三經就是一切佛經之王。這同樣一個道理嘛。所以讚歎這一部經,宣揚這一部經,一定得諸佛護念,龍天擁護。宣揚這一部經典還有障礙,還有災難,那就可見這個業障是真正深重。當然,阻撓的人、嫉妒障礙的人,他造的罪業是無比的深重。那麼從這個事實我們能夠明瞭,自己的願不能夠實現,即使諸佛護念、龍天擁護,自己的願還是不能實現,就知道自己業障是多重,不能不認真的懺悔呀。因此十方一切菩薩,無不嚮往淨土法門。他們不知道有這個法門,他們嚮往,就是希望修行自行化他一帆風順,沒有障礙。沒有障礙,這樣的情形在十方世界裏頭只有西方淨土。西方淨土裏面修行,沒有人障礙你。人家看到你修行,沒有一個不歡喜讚歎的,沒有一個不幫助你的,沒有人障礙,所以西方淨土修行成佛時間很短。我們從經典裏面細細去觀察,頂多只要三、四劫的時間。你看佛在經論上常說,我們這個世界修行證果要三個阿僧祗劫,西方世界只要二劫、三劫、四劫,就成功了。為什麼原因呢?就是因為那邊沒有障礙。我們這邊為什麼要這麼長呢?障礙太多太多了,這個嫉妒障礙太多了。諸位要知道,我們要希望自己修行將來沒有障礙,你一定要記住普賢菩薩的隨喜功德,你不要去障礙別人,將來人家就不會障礙你。你要嫉妒別人、障礙別人,必定有很多人嫉妒你,障礙你。這是因緣果報自然之理。我們看底下這一段:

經言。阿彌陀佛國。有無量無邊諸大菩薩。如觀世音大勢至等。皆當一生於他方次補佛處。

我們先說這一小段。觀世音、大勢至,都是候補佛。這個一生於他方次補佛處,全是候補佛,也就是等覺菩薩。實際上成佛了,不過沒有在佛位而已。實際上,等覺就是成佛了。我們在此地特別注意的,就是那個人數有多少──無量無邊。經上告訴我們,那個數目字太多了,沒有法子計算,但可以無量無邊阿僧祗說,這是經文上講的。我們這個世間,等覺菩薩只有幾個,還見不到。西方等覺菩薩無量無邊阿僧祗說,太多太多了。《彌陀經》上講的諸上善人,這個上善之人,就是指等覺位的菩薩,才稱為上善。這些候補佛,諸位要記住,都是阿彌陀佛成佛十劫當中修成的。十劫啊,跟那個阿僧祗不能比呀。十劫修成的,可見得西方世界修行沒有障緣。只有幫助的,沒有找麻煩的,這是他成就的這樣快速。所以佛在經上告訴我們,十方世界許許多多的菩薩,想求這個法門而不可得,沒有機緣聽到。凡是聽到這個法門的,沒有不一心歸命的。就是在《華嚴經》上,我們看到,文殊、普賢都不例外,聽到這個法門都一心歸命,求生淨土。那你要問,這為什麼原因呢?原因很簡單,十方世界當中,唯有淨土修行最快,成功最快。他方世界修行,位次愈高愈艱難。像佛在經上給我們說的,菩薩修行這三個阿僧祗劫,第一個阿僧祗劫他可以證三十個位次:十住,十行,十回向,證三十個位次。這是第一個阿僧祗劫。第二個阿僧祗劫,只能證七個位次,你就曉得難得多了,從初地到七地。第三個阿僧祗劫只證三個位次:八地,九地,十地。所以愈往上去愈難。那麼十地,再從等覺成佛,最後這一關必定是更難更難了。到西方極樂世界,我們在經上看到了,一見阿彌陀佛,這無上菩提就得到了。到西方極樂世界,不要一天呐。所以這些他方世界的等覺菩薩,都急著要到極樂世界去。我們看到這個事實真相,明白這個道理,所以才一切放下了。你要不放下,那就傻了,那就苦了。

若人稱名憶念者。歸依者。觀察者。如法華經普門品說。無願不滿。

這是說西方世界這些大菩薩們,他們都是候補佛。我們現在可以說,名字最熟悉的,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文殊、普賢、彌勒菩薩,我們知道他們都在西方極樂世界。連彌勒菩薩也在啊。《無量壽經》後半部,彌勒菩薩當機,彌勒菩薩也在西方極樂世界。所以你要能夠憶念,能夠歸依,能夠觀察,就像普門品裏面所說的,事事都如願呐。

菩薩愛樂功德。

菩薩歡喜積功累德,

如海吞流。無止足情。

這個流就是河流,所有河流都流向大海,好像這大海把所有河流裏面的水它都吸收進去了,它沒有止足的。

如釋迦牟尼如來。

這底下舉一個例子,這個例子是真的事情,經上記載的。

聞一目暗比丘籲言。

這個就是眼睛不好,大概眼睛失明了。縱然不是失明,大概也是很嚴重的白內障之類的。為什麼?他要穿針,他穿不進去,總是這一類的。那個時候他沒有眼鏡,所以他就在那裏叫了:

誰愛功德。為我維針。

維針就是穿針,你們哪個要想做功德,替我穿個針吧!穿個針也是功德嘛。這佛聽到了,

爾時如來從禪定起。

佛在那裏打坐,聽到這個比丘說這個話,他就起來了,起來到他面前給他說:我愛福德,於是就給他穿針。

爾時比丘暗聞佛語聲。驚喜交集。白佛言。世尊。世尊功德猶未滿耶。

說你的功德還沒滿嗎?你還喜歡功德,還要修功德嗎?

佛報言。我功德圓滿。無所複須。但我此身從功德生。知功德恩分故。是故言愛。

這一點意思太好了,這是我們世間人常講,知恩報本。佛怎麼成佛的?是累積一切功德而成的。今天聽說人有修功德,哪能不歡喜呢?雖然自己功德圓滿了,不需要再修了,感念功德圓成佛道,這是感恩,這叫不忘本,這釋迦牟尼佛示現給我們看。再看下麵這一首頌。

安樂國清淨。常轉無垢輪。化佛菩薩日。如須彌住持。

我們先把這個偈的意思說一說。西方極樂世界,無論是依報正報,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物質環境與人事環境,沒有一樣不清淨,所以清淨是他的總相。這個地方的確是*輪常轉,佛說法,菩薩說法。不但佛菩薩說法,六塵都說法。所說之法,無比的清淨。垢是污染,決定沒有污染,沒有污染就是清淨。六根所接觸的,都是無比的清淨。因此我們無始劫以來的這個染汙,煩惱、妄想、習氣,在西方極樂世界是很容易斷除的。我們這個世間,為什麼不容易斷除呢?我們想斷,但是我們六根所接觸的境界是不斷增長污染,那哪里能斷得了呢?所以,那邊的環境清淨,清淨才能夠斷除這個污染。化佛菩薩日,西方世界阿彌陀佛的化身無量無邊,可以說,西方世界有多少人就有多少尊阿彌陀佛的化身。彌陀化身跟他的真身無二無別,所以我們到達西方極樂世界,每一個人都會自己感到我很榮幸,我天天跟著阿彌陀佛,天天不離開阿彌陀佛。是阿彌陀佛能分無量身啊。菩薩亦複如是,所以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這些大菩薩也是天天圍繞在我們身邊,這是化佛化菩薩。是代表光明的意思,如須彌,須彌在此地表真實,真實不虛,住持無量的功德。

佛本何故起此莊嚴。見有佛土。但是小菩薩。不能於十方世界廣作佛事。所利狹小。

此地這個佛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在因地法藏菩薩的時候,見到十方世界許許多多諸佛的國土,這個裏面有很多很多的小菩薩,小菩薩是指沒有見性的菩薩,我們都稱他為小菩薩,也稱之為權教菩薩,沒見性的。這些菩薩智慧小,能力小,不能於十方世界承事諸佛,廣化眾生。不但他的智慧德能不大,他的心願也不大,心量不大。

菩薩先治一切諸佛及眾生應供養應教化種種事業。

上一篇(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往生) 回目錄 下一篇(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