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培法師


分享 列印 迴響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Google+ 閱讀尺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記 續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記
演培法師講述

己二 結歸神力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饒益,是故眾生常應心念。

佛說至此,複又叫聲無盡意說:觀世音菩薩,有如是等大威神力,所以對於世間的眾生,能夠多所饒益。如令眾生,遠離淫欲,遠離嗔恚,遠離愚癡,這不是饒益是什麼?三毒又名為三不善根,現在只因稱念觀音菩薩的聖號,就可轉貪欲而為無貪的淨定,轉嗔恚而為無嗔的慈悲,轉愚癡而為無癡的智慧。拔去三不善根的惡毒,促成三善根的德行,得到和諧而均衡的發展。若非菩薩大威神力的加被,試問怎麼能夠做到這點?世間眾生有一共同心理,即對自己沒有利益的事,可能不大願意去做,若對自己有切身利益的,就很樂意的去做。具大威德神通之力的觀音,對眾生是有大利益的,佛陀在此特別勸告說:是故眾生常應心念

于此文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心念兩字。平常大家念觀音菩薩的聖號,都是口念。念時若能心口相應,自然是很好的,設若口念聖號,而心東想西想,雖不能說全無好處,但所得的功德很微,要有感應自然更難!無怪念觀音菩薩的人很多,而得菩薩感應的人很少。當知口在念,心不放在聖號上,不放在菩薩的功德威神力上,要想得到感應是不可能的。所以心念二字,在此非常重要。不但心念,還要常念,若高興時即念,不高興時不念,還是不行的。必要常常的念,念時要口念、耳聽、心想,才能得到菩薩威德神力的感應。

戊三 能應二求

己一 正明應求

若有女人,設欲求男,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設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眾人愛敬。

救七難,離三毒,都已講過;現在講應二求,即適應眾生的兩種要求,而予以相當的滿足。所謂二求,就是求男求女。求男得男,求女得女,是為應二求。世間眾生,沒有不希望生男育女的,因為要傳宗接代的關係。如果一個人家絕子絕孫,在世俗立場說,那是很悲慘的。但以佛法來說,兒女是個累贅,特別對於修行,由於兒女情長,很不易於上路。再說兒女之來,不外兩類:一是來還債的,如孝順父母,愛護家庭的子女;一是來討債的,如忤逆不孝,消耗財產的子女。所以真正修行,不一定要兒女,但為適應世間眾生的所求,慈悲的佛菩薩,也能滿足眾生的願求。是以在所示現的觀音中,有送子觀音等。

若有女人,設欲求男者:就一般世俗家庭說,夫婦都同樣希望有兒女的,為什麼此中單說女人求男求女?當知女人求兒女的心,較之丈夫要來得真切,所以文中特別指出求兒女的是女人。婦人求兒女比丈夫心切,大概有三個原因:一、做公婆的所以娶媳,大都是為抱孫心切。如媳婦婚後久無子女,不免使公婆失望,甚至對媳婦生起憎嫌,所以女人希望早生兒女,以博取公婆的歡心。二、做丈夫的所以娶妻,是為家族香煙不斷,因而終日辛苦忙碌,無非是為家庭兒女。假定妻子久不生育,不特會失去丈夫的憐愛,甚至促成丈夫另娶新人,是以求子之心特別殷切。三、女子結婚以後,如果沒有兒女,不但公婆憎嫌,丈夫生厭,就是親戚朋友之間,亦會對你生起譏笑,所以女人求子之心,確較男人來得真切。

世間若有這麼一個女人,果真希望要求得一男孩,那有什麼辦法?經中告訴我們,只要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便生福德智慧之男。禮拜,就是至誠懇切的五體投地,如現在一般禮佛的那樣。供養,就是以香花等的各種物品供養。在菩薩方面說,對於吾人本是無所求的,還談什麼供養?但為了求福或求子,不得不表示我們一點心意。不過佛法所說的供養,不一定是財物,如能身體恭敬禮拜,口頭稱念名號,心中觀想聖容,如是三業供養,是最上的供養。能夠這樣,觀音菩薩就會送你一個福慧具足的男兒。生而為人,福德與智慧,是同等重要的。有福無慧,如生在富貴人家的白癡,雖有一切好的享受,但是什麼不懂,如是無慧之福,只可說為癡福。有慧無福,如生在貧窮人家的秀才,雖有滿腹經綸文章,但生活很困厄,如是無福之慧,只可說為狂慧。這都是不理想的。所以要求得男,必須要得福慧雙全的男兒,不要得癡福狂慧的男兒,是為求子得子的真義。現在舉一實例如下:

中國過去有位在家學佛的居士,名叫譚憲卿,其家很富有,而且有妻妾,但到五十歲時,妻妾均未生子。惟其財產甚多,竟然引起幾個堂侄,為了爭做繼子,想得他的財產,已不斷的在爭論。譚憲卿得到這個消息,感到異常慨歎,覺得我人還在,已在爭奪財產。譚是篤信觀音菩薩的人,想到觀音的大慈大悲,於是發心取五千元,修設大悲懺壇,虔禮大悲懺四十九天。不久,其妾果然懷孕,到時生下一個眉清目秀,聰敏伶俐的白淨男孩。其妻見到禮念觀音果有感應,也發心捐出一千元建白衣閣,供奉觀音大士,專誠禮拜供養,後來亦生一福德智慧男兒。從此,譚家人丁甚旺,證知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是能令你出生漂亮男孩的,惟願諸位深信不疑!

不特求男可以得男,若有女人設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謂即在這世間,假使有一女人,祈求觀世音菩薩,希望生一女孩,菩薩亦能滿其所願。端正有相四字,在此異常重要,因為一個女子生在世間,其身相的端正莊嚴,比男眾尤為重視,絕對不能有所缺陷。俗說五官端正,佛法說六根具足,都是指身相端嚴說的。人生於世,不論男女,沒有人會希望自己的相貌醜陋難看的,總希望自己生得端莊有相的。所謂端正有相,是表示做個女子,要品行端正,尤要行為莊重。假定相貌端嚴而行為苟且,這是絕對不理想的。如果一個女子,相貌端莊,行為不苟,不但父母對之生歡喜心,就是別人見了亦生歡喜。從現實世間上,可以明顯看出:一個三兩歲的女孩,如果長得好看,人家就會喜歡逗她玩,假定又醜又髒,就不會有人喜歡她。所以端正有相,是為女子不可缺少的條件。

端正有相,以佛法說是果,有果必定有因,不會無因而有果的。這女子為什麼會生得端正有相?因她宿植德本的關係。宿,是指過去。謂在過去生中,做人認真,德行高超,品格清邁,而又在社會上做了種種利益人群的功德善根的事,才能感得端正有相的果報。具有這樣的果報,當然就得眾人愛敬。愛敬兩字,在這裏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女子生在世間,能得人人之所敬愛,實在是最理想的,亦必是賢慧莊淑的。老實說,一個女子,如專被人愛而不受人敬,那她必然是很下賤的;反之,若只為人敬而不為人愛,所謂敬而遠之,慢慢就將成為一個孤獨的人,自亦是不理想的。最理想的是:一方面被人所愛,另方面受人尊敬。換句話說,於愛中含有敬的成分在內,即不會隨便被人輕視,或令人存不好的妄念。一個人如為人所敬愛,自然也就得到人的好感,所以在此特用敬愛兩字,以示這個女子的才德雙全。

求男而得福德智慧之男,求女而得端正有相之女,當知這是相對的講法。實在,男人不但要有福德智慧,亦要端正有相。相貌的美滿,不但是女子所希望,亦是男子所要求的。世間沒有一個男子,希望自己生得醜陋,因為愛美是人類的天性。同樣,女子若端正有相,沒有福德智慧,人生亦是不美滿的。如中國諺語說的紅顏多薄命,正是指此端正有相而無福德智慧者說。所以女子亦要具有福德智慧。不過分別來說,男子較重福慧,女人較重相好。實際應說求男便得福德智慧,端正有相之男,求女便生端正有相,福德智慧之女。妙慧童女經說:身相端嚴,就是這裏說的端正有相;富貴尊身,就是這裏說的福德智慧。可知就做人言,福智與有相,是同等重要的。

關於求女得女,現在亦舉一事實說明如下:過去我國有位叫華敦的這個人,結婚將近二十年這麼久,其妻始終沒有生男育女,夫婦不免感到有點焦急。但是他們都是信佛的,而且對觀世音菩薩,尤其有高度的信仰,於是就懇切的祈禱于觀音菩薩,並虔誠恭敬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正因他們的懇切至誠,果然得到菩薩的感應。大約經過一個星期,其妻夢見觀音對她說:我看你們這樣虔誠求我,為使你們不至失望,所以現在特給你們一男一女,希望你們安心,別為此事焦慮!其妻作夢不久,果於次年生一男孩,再過一年複生一女。由此可以證明,只要誠心誠意的有求于觀世音菩薩,菩薩無不滿眾生所求,遂眾生心願。我們應該相信這些事實,因這是佛于法華會上親口所說,絕對不會騙人的。

求男得男,求女得女,在事實上講,固然如此;在道理上講,亦可說得過去。當知此中所說的男是代表智慧,女或代表禪定,或代表慈悲,現略分別如下:

男之所以代表智慧,從世間看可以發現:男子對於事理的抉擇力,的確是勝過女性的。如有某件事情發生,女子常表現得優柔寡斷,不知怎樣去處理才好,可是男子往往當下予以判斷,應該怎樣立即怎樣,證明女子的智慧較弱。但從行為活動上看,則又明顯的發現,女子性情較為安定嫺靜,不論在怎樣的場合,都表現得比男子斯文。所以一般人說,男的好動,女的好靜。尤其古代,常以幽嫻貞靜,形容女子的美德,所以特以女子譬喻禪定。因而所謂求男求女,在佛法中,應是求智慧之男與求禪定之女。這從佛經所說,可以明確的瞭解到這點。

如欲界的人間天上,由於散亂心的特別重,雖有一般的智慧,但缺乏如法的禪定,因而所有智慧乃是狂慧,若說為男即是狂男。至無色界的非想非非想處天,雖有微細的定心,但因心力太過薄弱的關係,於是只有定而無慧。無慧所有的定,只可說為枯定,若說為女即是癡女。至於色界的四禪天及無色界的前三天,雖說有定有慧,定慧具足,但此定女,不能出生無漏慧男,不能解決各種煩惱,如是有漏定慧,只可說為癡男石女,仍然是不美滿的,不是佛法行者所當求的法門男女。

至於出世二乘聖者所有的定慧,因為能超脫生死,所以叫無漏定慧。但此慧男,亦只斷見思煩惱,不能斷根本無明;定女雖生無漏,不能入中道。所以吾人應求中道智慧男,中道福德女,不著空有。即定之慧,叫有福的慧男,即慧之定,叫有慧的福女。慧是智德莊嚴,定是福德莊嚴,到佛地位福慧具足,故稱兩足尊。身金色與相好光明無等倫,是即福足;四辨八音,鑒機施教,是即慧足。吾人因無中道福慧莊嚴,所以流入生死而為眾生。諺雲:人要衣裝,佛要金裝,莊嚴極其重要。所以必須求福求慧,而又必須福慧雙修。自性是所莊嚴,福慧是能莊嚴,能所不二,是名妙男妙女具足的妙莊嚴。可見本品所說的求男求女,不能把它看成普通世俗的男女,而應視為智慧之男,禪定之女。

還有一種說法:男表智慧,女表慈悲。從普通男女個性看:女子的性情溫和,同情心大,尤以母愛的表現,更超於男子之上,故以女子代表慈悲。所以,求男,就是求智慧;求女,就是學慈悲。唯有如是悲智雙運,始能得到悲智具足。具足了悲智,即與觀音菩薩的悲智相應,當然就得菩薩的威力加被,使我們的慈悲智慧,能一天天的增長起來。悲智也好,定慧也好,這都是佛法行者所應求的。所以修行人同樣要求男求女,不過是求智慧之男以及求慈悲禪定之女而已。

己二 總結神力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力。

佛說至此,再叫一聲無盡意曰:觀世音菩薩有如是偉大的威德神通之,能令求男者得男,求女者得女,絲毫不讓眾生有所失望!

戊四 能得多福

己一 勸持較量

若有眾生,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福不唐捐。是故眾生,皆應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

以下是能得多福的文。首先勸持菩薩的名號以及較量功德的多少。佛說世間若有眾生,發心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其所應得的德,決定唐捐的。唐是空過,捐即棄舍,不唐捐,是即顯示不會徒勞無益的。因此,我人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別以為對自己沒有好處,其實,恭敬有恭敬的福德,禮拜有禮拜的福德,絕對不會空過,白白花費時間的。有人以為自己天天禮拜觀世音,稱念觀世音,但總沒有得到菩薩的感應,於是以為念拜觀世音沒有用,既沒有產生智慧,亦沒有增長慈悲,更沒有得到禪定。殊不知這個想法是錯誤的,所以佛在此特別告訴我們:若果真正稱念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絕對不會空過。既然如此,是故眾生,皆應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受是領受,這是重在信力的支持;持是憶持,這是重在念力的記憶。領受於心,執持不忘,名為受持。所以受持菩薩的名號,是每個人所應牢牢遵守著的。

現在舉高僧傳中一大德得到感應為證:當我國晉朝的時候,在中山地方,有位僧人帛法橋,年少的時候,就喜歡誦經,但是不知什麼原因,聲音總是有點阻塞而不暢達。法橋感到自己的業障深重,乃堅定的實行絕食,並懇切的至誠懺悔,且於七日七夜之中,虔誠敬向觀世音菩薩禮拜祈求,希望得到菩薩的加被,讓自己的誦經聲音,暢達而無阻隔。其他法師看他不眠不食的苦修,覺得對於身體不利,乃勸他不必這樣自苦其身,可是他仍然照樣去行,一點不改自己的初意。真是所謂人有誠心,佛菩薩即有感應,所以到第七日的這天,喉內忽然覺得輕鬆起來,知道這是菩薩的感應,於是用水漱口,等到再念經時,聲達三裏之外。遠近的人聽了,都感到很奇怪,人畜都來聽他誦經聲音。一直到九十歲,聲音都不改變。證知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是有靈感的,是不會枉費工夫的。

無盡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億恒河沙菩薩名字,複盡形供養飲食、衣服、臥具、醫藥,於汝意雲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不?無盡意言:甚多!世尊!佛言:若複有人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乃至一時禮拜供養,是二人福,正等無異,於百千萬億劫,不可窮盡。

以上是勸持,現在正較德。吾人平日持念觀世音菩薩,究竟有什麼功德?而所得的功德是大是小,沒有別的辦法可知,唯有從比較中得知。即受持其他菩薩名號所得功德與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所得功德,兩者互相比較一下,立刻就可知其大小。

佛對無盡意菩薩說:這麼一個,發心受持六十二億恒河沙這麼多的菩薩名字。恒河,是印度的一條大河,綿延數千里,寬四十裏,而水極淺。恒河中沙,是很幼細的,佛經中形容多數,每以恒河沙為喻。如以手抓一把沙,其沙已多至不可勝數,一條河中所有的沙,更是難以形容其多。一粒沙比喻菩薩名,一恒河沙所代表的菩薩,當然是很多的。但這裏所說,不是一二恒河的沙,乃是六十二億恒河的沙,如是恒河的沙所代表的菩薩,可說菩薩是無量無邊之多了。眾生受持六十二億恒河沙這麼多的菩薩名號,不用說,持名是很多的,福田亦是很多的。不但受持稱念名號而已,複盡形供養飲食、衣服、臥具、醫藥,此之所謂四事供養。佛在世時,信徒供養,不出這四事。有病,就供養醫藥,平常則供養飲食、衣服、臥具。因為這些,都是人類生存所必須的,佛菩薩以及羅漢聖者亦不例外。可是這樣供養,不是一天兩天,不是一年兩年,而是盡形壽的如是供養。如二十歲開始發心供養,活到八十歲才死,就得供養六十年。總之,盡自己的有生之年,都這樣的作四事供養。從上說來:受持如是多的名號,是受持多,為第一大功德;六十二億恒河沙菩薩,是福田多,為第二大功德;四事供養,為供養多,是第三大功德;盡形壽發心供養,為時間多,是第四大功德。因此,佛再問無盡意菩薩曰:你的意見怎樣——‘於汝意雲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不?簡單的說,就是他所得的功德多不多?無盡意菩薩老實的回答說:甚多!世尊!此人所得的功德很多,不特無盡意菩薩會這樣的回答,就是不論問什麼人,亦會異口同聲的這樣回答:世尊!這些善男子善女人,所得的功德,實在太多了,不是我們所能說得出的。

陀聽了無盡意回答後,接著又對無盡意:此人的功德,固然是很多,若複有人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乃至一時禮拜供養,這人所得的功德,比較起來又怎樣?首先對照起來看一看:只持觀世音菩薩一個名號,沒有受持六十二億恒河沙菩薩這麼多的名號,這是顯示持名少;唯念觀音菩薩一個聖號,沒有念恒河沙數的菩薩聖號,這是福田少;在時間方面,只是一時的禮拜供養,沒有盡形壽的時間長,這是時間少;既是一時禮拜供養,所供養的四事,當然也就不會很多,這是供養少。在如是一多一少的比較下,以世間一般人的眼光看,自以前者的功德大而後者的功德小,甚至可說不能相提並論的。但佛不是這樣的看法,所以開示我人說:是二人所得的德,是平等無有差的,且彼此所得的福德,都於百千萬億劫,不可窮盡

在此或者有人要問: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舉例說:如一顆摩尼寶珠,其價值,勝過其他海寶千萬萬。念觀世音菩薩,如摩尼寶珠;念六十二億恒河沙菩薩,如其他海寶,所以福德有大小不同。又如一兩黃金,其價值,勝過千斤稻草。念觀世音菩薩,猶如黃金;念六十二億恒河沙菩薩,猶如稻草,所以福德有大小不同。再如經說:佈施千萬惡人,不如佈施一個善人;供養千凡夫僧,不如供養一羅漢;供養千羅漢,不如供養一菩薩。為什麼如此?惡人是不及善人的,凡夫僧還沒有了脫生死,羅漢又是只求自度而不度生的,所以功德有大小的不同。

世人大都有這樣的一個觀念,以為越念得多越好,殊不知念頭太多,相對的妄想亦多,在做工夫方面說,是不怎麼理想的。不論做什麼,都貴於專一,決不可貪多。但我們常看到或聽到很多學佛的人:時而想念這樣的經,時而又要念那樣的經,時而喜歡拜懺,時而對於念咒又發生興趣,真是忙得不可開交。這樣做,功德不能說沒有,但有時弄得心亂不定,反而成為修行的障礙,所以不如至誠懇切專一不二的,或誦念普門品,或持觀音聖號,較為獲益得多。況且一心無二用,當下即普遍法界,六十二億恒河沙的菩薩名字,亦無不在內的,是以專念最為妥善。

當知所謂多少,原來是相對的,亦即是比較的。在諸法實相中,一切是絕對的,完全是平等的,根本沒有多少的差別,所以華嚴經中,常常說為一即多、多即一的圓融之理。本此,我們亦可說,念一觀世音菩薩,亦即等於念六十二億恒河沙菩薩,而這六十二億恒河沙菩薩,亦可說即是一觀音菩薩的化身。既然這樣,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與禮拜供養六十二億恒河沙菩薩,其功德的完全相等,當然沒有一點值得我們驚異的,更沒有一點可值得我們加以懷疑的!是以我望每個佛弟子,如果發心受持觀音菩薩的名號,就專心一意的受持下去,絕對不可三心兩意!如果三心兩意,這也念念,那也念念,結果,不但得不到觀音菩薩的救濟,亦得不到其他菩薩的救濟,真可說是兩頭皆失!

己二 結顯多福

無盡意!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得如是無量無邊福德之利。

這是結顯受持觀音菩薩名號所得的福德。佛對無盡意菩薩說:世間任何一個眾生,如能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那他必然就可到像上所說如是無量無邊福德之利,絕對不會空過的。

從本品開始直到這裏為止,所謂問答得名所以的一段文,已經講完。我們從這問答中,不但知道觀世音之所以名為觀世音,而且知道觀音菩薩對眾生的種種救苦救難以及滿足眾生所求的實際情形,所以應信奉菩薩。

乙二 問答遊化方便

丙一 當機進問遊化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觀世音菩薩,雲何遊此娑婆世界?雲何而為眾生說法?方便之力其事雲何?

這是本品長行文中第二大科,叫做問答遊化方便。先是當機者的提出請問,次是如來備示種種的感應。

當機請問的有三個問題,如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一、雲何遊此娑婆世界來的?二、雲何而為眾生?三、方便之力其事又是怎樣?

觀世音為什麼叫做觀世音,承蒙佛陀的慈悲,已為我解釋清楚,可是從佛陀的介紹,知道觀音是極樂世界的一位大菩薩,但極樂世界離開娑婆世界,有十萬億佛土這麼遠,那末,觀音菩薩怎樣來到這個娑婆世界,進行遊化工作的?關於這點,還得請佛陀慈悲開示!

娑婆是印度話,即我們現在居住的世界,譯成中文,義為堪忍。從眾生立場說:我們生存在這世界當中,可說無時不陷於苦痛深淵中,受重重痛苦之所包圍和襲擊,但無論遭受怎樣痛苦的逼迫,我們都能將之忍受下去。所以堪忍,是即堪能忍受現實世界所加於吾人肉體及心靈上的種種痛苦之謂。不但能忍受痛苦,且以痛苦為快樂,因此,不想離開這個世界。從菩薩立場說:菩薩本可安住清淨國土中,享受種種自在安樂的,但為救度世界的眾生,而來這個世界教化。在教化的過程中,雖然遇到很多怨嫉眾苦逼惱,雖然受到各式各樣的打擊,雖然度生是件艱辛的工作,但菩薩堪能忍受勞倦以及種種苦惱,所以名為堪忍。

從極樂世界來此娑婆世界,是顯示觀世音菩薩的身輪。極樂世界的觀音,在此娑婆的遊化,以世俗的眼光看,當然是菩薩來到這個世界,但以佛法的觀點說,菩薩仍然安住在極樂世界,根本未曾稍動,是即所謂無來而來。這個道理很深刻,須舉譬喻以說明:安住極樂的觀音,如天上的月亮,應化娑婆以及十方世界的觀音,如水中之月,天上之月只有一個,從來沒有到地上來,但地球上有水的地方,即有月亮的顯現,所謂千江有水千江月,正是指此。菩薩雖在極樂從未離開,但什麼地方眾生機緣成熟,菩薩即現身到什麼地方去度化,雖十方世界都可能有觀音菩薩,但菩薩仍在阿彌陀佛的左右,輔助阿彌陀佛度化眾生。所謂不動本際來遊娑婆及十方世界,是為菩薩的身輪不思議化。

來此娑婆世界為眾生說法,是顯示觀音菩薩的口輪。菩薩既來此世界遊化,當然要為眾生說種種法門,因而一般以為菩薩的確在說法,其實是無說而說的。要知諸法實相真理,是離言說相的,不可用言語表達的,如本經說的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正是顯示這一意趣。但為教化眾生,如果一句不說,眾生怎能體會真理?為了適應眾生的需要,於無言說中而說大小、權實、偏圓、頓漸的各種不同法門,使眾生因言說而契入於實相真理。雖說種種不同的法門,但實無有所說,無說而說,是為菩薩的口輪不思議化。

說法而用種種不同的方便,是顯示觀音菩薩的意輪。說法度生,不是容易的事,一定要有方便,如果沒有適當的方便善巧,那就很難進行度化的工作。方便,用現在的話說,是適應的意思。度生不能呆板板的,這樣就是這樣,一定要能適應時代,適應環境,適應眾生的根性,然後淮行教化,就可事半功倍。因時代環境不同,眾生根性不同,如不運用方便隨機應變,遇緣示現,因材施教,那眾生就不易被感化。當你去度生時,須看當時的實際情形,覺得用怎樣的方法為便利,就用怎樣的方法而為眾生說法教化,是為菩薩的意輪不思議化。

身口意三者,在眾生位上,叫做三業,因從這三者的活動中,造作種種或善或惡的有漏業;可是在佛果位及菩薩位,稱為三輪,因為以此三者度生,能夠摧毀眾生心中的煩惱,使眾生離苦得樂,超凡入聖。但當佛菩薩運用這三輪時,其所表現的偉大功用,不是我們凡夫心思口議得到的,所以稱為三輪不思議化。

觀音菩薩以各種不同的身份,遊化無量無邊的世界,上面雖已說過不少,現在不妨再舉一個實例,以證明菩薩的確在此世間廣度眾生。

過去我國貴州省修文縣地方,有個白山洞,不斷有水銀從洞中流出,於是鄉間就常有人,聚集在山洞的地方,採取水銀出售。因采水銀者日多,為了工作方便起見,就在山洞附近建立屋宇,成了家庭,居住下來,無形中成了一座數百戶人家的小村莊。過了若干年,因水銀流出太多,致山上土石鬆弛,隨時有崩塌可能,但采水銀的村人,一點都不知道。假若山崩,整個村莊將被壓倒,數百戶人亦將慘死。觀音菩薩慈悲,為了救濟他們,即示現一美女,在山洞前的溪水中裸浴。古時風氣不開,一美女在裸浴,自然就轟動了整個村莊,數百戶的人家,不論男女老幼,都很好奇的立刻出來去看。正當全村的人來看這事時,忽然一陣天崩地裂的響聲,大家回頭一看,整個村莊已被埋在亂石中,大家正幸得以逃命,再回過頭來一看,溪中裸浴的美女,早已不見蹤影!當知這就是觀音菩薩示現度生的一種方法。山崩時,村中有一男子,正在屋中睡覺,未能及時逃出,於是被壓在山石的空隙處,雖然轉動不得,沒有辦法出來,但也沒有壓死,欠了感到饑餓,即虔念觀音聖號,忽見一隻白老鼠,眼如電光一樣的,照在一塊石頭上,石上現有普門品字,白鼠並舐食石上的字,被壓住的男子,亦照樣的舐字,就不覺得饑餓,如是在不見天日的石縫中,度過了將近三年。一天,有人上山采藥,聞有人呻吟聲,尋聲找去,見一人被困壓在石縫中,探詢之下,始知為三年前山崩時被壓在此,再問何以不會餓死,告以每天舐字療饑,現在石頭上還有兩三行字沒有舐完,細看之下,赫然是普門品的字句。當知白老鼠以及石上所現的普門品,都是觀音菩薩示現來救護的。所以觀音菩薩的慈悲,真可說是無刹不現身。

丙二 如來備示感應

丁一 廣顯應化諸國

戊一 明應顯化

己一 能應三聖

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國土眾生,應以佛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佛身而為說法;應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現辟支佛身而為說法;應以聲聞身得度者,即現聲聞身而為說法。

當機既然請問,佛陀自為解答,所以無盡意菩薩說:善男子!你要知道觀音菩薩的游化方便嗎?好,現在就來為你一一說明。

若有這麼一個國土眾生:國土,佛法說為依報;眾生,佛法說為正報。依報為正報所依之處,如人類的生命是正報,人類所住的地球就是依報。正報,是指正式感受苦樂果報的生命體。不過真實說來,依正二報之間,有著相互密切的關係:正報,假定不依國土等的依報則無所住;依報,假定不依生命體的正報則無所顯。生命體的正報,如果是有福的,依報中的出產,自然是豐富的;設若正報沒有福德,所感得的依報,也就異常惡劣,所享受的也就感到缺乏。

正報,佛法說有十法界的差別,就是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佛。十法界的眾生,各有他的依報,所以依報國土,亦有種種差別,大體說來,不出四土:一、五乘共土,這是共世間的,有凡夫亦有聖人,天臺將這說為凡聖同居土。如這娑婆世界,雖是現實世間有漏眾生所居住的,但亦有大悲觀音、大智文殊、大行普賢、大願地藏等的諸大菩薩游化其間,所以稱為凡聖同居土。二、三乘共土,這是佛法大小乘所共說的國土,天臺將這說為方便有餘土。如二乘聖人所居的世界,雖說是清淨莊嚴的,但所斷的煩惱和所了的生死,都還只是一半,沒有得到究竟,還有殘餘的惑苦存在,只不過是屬方便道而已,所以叫做方便有餘土。三、大乘不共土,這是唯獨大乘所有的,不特不共於凡夫,亦複不共於二乘,天臺稱為實報莊嚴土。為破無明的菩薩所居,以真實因,感真實果,以真實緣,感真實報,色心依正,非常莊嚴妙好。因為菩薩是大道心眾生,發廣大心,度脫眾生,積功累德,種大福業,所以得自在無礙。小能化大,一能化多,正能作依,依能作正,所謂一毛端能現寶王刹海,一微塵裏轉大*輪,毛吞巨海,芥納須彌,色心圓融,依正無礙。這皆菩薩因中行六度萬行種種功德的所莊嚴,所以叫實報莊嚴土。四、佛果不共土,唯佛與佛所住的國土,不特不共於凡夫二乘,亦不共於發心的菩薩,天臺稱為常寂光淨土。佛是無上眾生,因佛究竟生死,無過其上的,故曰無上。寂,是不生不滅湛寂常恒的大寂滅海,解脫德。光,是靈明洞照的大光明藏,般若德。常,即寂光不二,亙古亙今的法身德。所言寂光土,即是三德秘藏。到此才是究竟的土,土即身,身即土,依正融通,身土不二,只是一道清淨法界藏心,所以稱為常寂光淨土。簡單的說,依報包括四土,正報含有十法界的眾生。

除了最高無上的佛,不需要示現救度,其他高低不等的眾生,都需要予以救度,但因眾生的根性,有各式各樣不同,菩薩就得示現不同的身分去適應他。如有國土的眾生,示現菩薩身或聲聞身等都不能教化他,唯有應以佛身得度者,才能接受你的感化,在這樣的情形下,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即現佛身而為說法以度化之,使他聽到成佛的法門,就肯認真的用功修行,斷除所應斷的煩惱,而獲得身心的真正解脫。

在此,或者有人產生這樣的疑問:既稱觀音為菩薩,菩薩怎能示現佛身?這可從兩方面來解釋:上面曾經一再講過,現在的觀音菩薩是示現的,實際他於過去生中,老早就已成佛,名為正法明如來,既然如此,現在示現佛身,不過示其本來面目而已,怎麼不能示現佛身?另一種說法,就是初地以上的菩薩,就可分身作佛。如初地菩薩,能分身百界作佛,二地菩薩,能分身千界作佛。觀音是極樂世界的補處菩薩,其能示現種種不同佛身而為眾生說法,當然是絕對不成問題的。

眾生要求見到佛身才願受化,證明這個眾生是希望成佛的,要求成佛而不示現佛身為之說法,怎麼可以?大悲觀音知道眾生有這樣的要求,所以就現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圓滿具足的莊嚴佛身,為眾生宣說如何成佛的法門,指示眾生應修六度萬行而成無上正覺。

十法界的四聖法界,是聲聞、緣覺、菩薩、佛。前說示現佛身為眾生說法,若依四聖的次第,進而應說現菩薩身為眾生說法,但經文在說現佛身後,接著就說現辟支佛身及現聲聞身,沒有說到現菩薩身,這是什麼道理?當知現在觀音所現的就是菩薩身,菩薩的身分已明顯的表示出來,所以這裏不必再說應以菩薩身得度者,即現菩薩身而為說法的這段話。

若國土中有這麼一類眾生,應以辟支佛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即現辟支佛身而為說法。辟支佛是印度話,翻譯到中國來,或者叫做緣覺,或者叫做獨覺,不過二者亦有其分別。緣覺聖者,依於向來所說,是出在有佛時代,稟受佛陀的因緣言教,而得開悟解脫。如佛宣說十二因緣教法,這類眾生聽了,逆順觀察因緣,從生滅因緣中,悟不生滅的真空之理,所以叫做緣覺。十二因緣,就是通常說的: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等。隨順這個十二因緣,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就流轉在生死苦海中;違逆這個十二因緣,所謂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就截斷生死而還滅涅槃。緣起雖有十二支,實際只有惑、業、苦的三者,在未解決生死之前,這三者,如環之無端,使我們不斷的起惑、造業、受苦,以致輪轉無有已時,唯有緣覺才能突破緣起鉤鎖而得解脫。

獨覺,是出於無佛的時代,即如現在釋迦佛已入滅,彌勒佛還未下生到人間來,乃至釋迦佛的正法亦滅盡時,有獨覺根性的眾生出於人間,由於觀見春天的百花競放,秋天黃葉隨風飛舞散落,因而有所覺悟。以普通凡夫說,見春花開,觀秋葉落,不會有怎樣的感覺,假使有所感的話,亦不過是覺時序的變更而已!但獨覺聖者,從春花開,秋葉落中,覺悟到世間的萬事萬物,都在無常演變中,沒有一法可以保持永久不變的。俗說:好花不常開,即使開了,亦不能保持不凋謝。於此仔細觀察,體悟無常真理,所以證得辟支佛果。

在這現實世間,既有這類眾生,觀音菩薩當然就隱蔽起菩薩的身分,為其示現辟支佛身,宣說十二因緣法,令其依緣起法修行,從緣起的生滅悟到緣起的不生滅,以證辟支佛果。

若國土中有這麼一類眾生,應以聲聞身得度者,即現聲聞身而為說法。聲聞,大都是出於佛世的,就是聞佛說四諦法的言教音聲而開悟得解脫的,名為聲聞。像這類根性的眾生,必須要以聲聞人的身分為之說法,才能接受你的教化。觀音菩薩大慈大悲,也就隨順眾生的要求,適應眾生的根性,現聲聞身為之說四聖諦法。

四聖諦,為佛法的根本論題,亦是佛法的總綱。佛初在鹿野苑開始轉*輪,就是說四聖諦的真理。第一苦聖諦,是指的苦果,即現實人生所受的種種苦痛。人生是苦,這是世間的事實,誰也不能否認的,但確切體認苦之所以為苦的,無過於佛陀,佛因觀苦而出家,亦為眾生開示苦諦。第二集聖諦,是指的苦因,即招感苦果的動力。廣泛的說,是煩惱與業,切實的說,愛是苦的根本,即吾人在無限渴求的情況下,而造成種種的業因,以致感受生命的苦果。所以苦集二諦,是世間的一重因果。集是世間因,苦是世間果。第三滅聖諦,是指的樂果,亦即遠離生死而獲得的涅槃果。第四道聖諦,是指的樂因,即能證得涅槃果的因素。其所修道雖說很多,但主要的是八正道,依此八正道去行,一定可證涅槃果。所以滅道二諦,是出世間一重因果。道是出世間的因,滅是出世間的果。綜合四諦,實為世出世間兩重因果:世間因果是要斷除的,出世因果是要求證的。菩薩為聲聞根性的眾生說四諦法,旨在令他知苦斷集慕滅修道而證聲聞聖果。

於中,知苦最為要緊,因要知苦才去斷集,知苦才會慕滅修道,是以苦為入道的初門。過去有位專行頭陀的老僧,一次為了出外訪師,在行程中,感到非常的饑餓,乃到一個帶發修行的女居士家乞食。這位女居士,信佛很虔誠,見有大德來到自己家裏,於歡喜供養之餘,特又恭敬禮拜的請求開示。那知這位頭陀行者,修持固然精勤勇猛,但對佛法沒有認識,現在忽然要他開示,他有什麼佛法可說?在萬分緊迫之下,不知不覺的歎出一個苦字來。老僧歎苦的原因,由於自己不知佛法,但在女居士聽到這個苦字,卻有異常的感覺,覺得在自己未修行前,小的時候有受父母管束的苦,結婚以後有受丈夫指責的苦,有了兒女又有家庭纏縛的苦,可說人生無不在痛苦中,從來沒有享受過人生的快樂,不覺悲從中來,竟然痛哭流涕!修頭陀行的老僧,看到她這樣悲傷,不知由於什麼原因,於是不別而行,飯也不要吃了。但女居士在思苦,思惟到極點的時候,竟然情忘而入苦諦三昧,老僧走了也不知道。過了數小時後,女居士起來說:你開示我們一個苦字,真使我們受用不盡。所謂知苦,要像這樣的知苦,才可稱為苦諦。一般世人,終日在苦中打滾,何曾真正知苦?就因未真知苦,所以就沒有辦法離苦,如真知苦,沒有不離苦的。佛陀開示人生是苦,世間是苦,實是有所見而說的。要解除人生痛苦,必須對這現實人生,給予合理的解脫才行。依四聖諦去行,就可達到解脫目的。

聲聞與辟支佛,於佛法中,素被稱為二乘,或者叫做小乘。但經中有時又這樣說:聲聞為小乘,辟支佛為中乘,菩薩為大乘。這麼說來,又可看出聲聞與辟支佛,多少還有些差別,換句話說,辟支佛是勝於聲聞的,因為聲聞只斷見思煩惱的正使,對於習氣沒有絲毫的侵除;辟支佛,不但斷除見思二惑的煩惱,且侵除見思二惑的少分習氣,雖還不如佛那樣的斷除一切習氣,但已勝過阿羅漢了,所以聲聞稱為小乘,辟支佛稱為中乘。雖有這樣的分別,但都以己利為目的,對於利他的工作,沒有興趣積極的去推動,所以又統稱為二乘。

己二 能應六天

應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現梵王身而為說法;應以帝釋身得度者,即現帝釋身而為說法;應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自在天身而為說法;應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大自在天身而為說法;應以天大將軍身得度者,即現天大將軍身而為說法;應以毗沙門身得度者,即現毗沙門身而為說法。

此明能應六天,但這所謂六天,不是通常說的欲界六天,因此應化的六種天中,包括有欲界天及色界天。至無色界天,是沒有色法的,亦無身相示現,所以經文中沒有說無色界天。凡所示現的身相,必為物質與精神和合的生命體。無色界有情,既是純屬精神活動,所以不說無色界的身相示現。

若諸國土中,有這麼一類眾生,應以梵王相而得度者,觀世昔菩薩大慈大悲,即現梵王身而為說法。梵王,是指色界初禪天的大梵天王。初禪,計有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的三天。梵眾天,是大梵天中的普通梵民;梵輔天,是輔助大梵天王的臣佐。因有所統領的天人,當然就有輔助梵王統理天國的臣佐。梵王,就是大梵天的天主,為印度婆羅門教所信奉的梵天,亦即現代基督教、天主教所信奉的上帝。

以婆羅門教的思想說:我們這個世界人類,乃至一切有情,山河大地,花草樹木,都是大梵天王所創造的。因此,婆羅門教把大梵天看成是人類宇宙的創造者。梵天本身是無始無終永恆不變的,是能支配及主宰人類一切的,所以梵天在印度婆羅門教中的地位很高。

但在佛法立場上看,梵天於宗教上,是屬於一神教所信奉的物件。其貪欲心極為薄弱,如欲界所有的物欲與淫欲,均已暫斷,嗔心更是不會生起,所以凡是一神教徒,都認為創造神是最仁愛的。但以佛法說,嗔恚心誠然不起,貪欲心確亦很淡,但憍傲與諂媚心理仍常作祟!

關於這,佛經中曾有這樣的說明:佛世時,佛弟子中有位馬勝比丘,一次曾去梵天王宮,正好遇到梵天為其臣民訓話,而且非常自傲的說:我是世間主宰者,是人類的創造者,是絕對究竟者,是最極安樂者,你們是我的子民,不能到達我這樣的地位。興高采烈的正講至此,忽見馬勝比丘站在面前,立刻停止不講下去,且將馬勝比丘引至無人之處,然後悄悄的向馬勝比丘說:剛才我對臣民說的話,請你別要認真,並請千萬不要在他們面前揭穿我的戲言。由此可看出梵天的兩種煩惱:在臣民前所表現的是憍傲,在馬勝前所表現的是諂媚,所以仍有煩惱存在。

生天,如生欲界天,只行五戒十善即可,如生上二界天,還得加修禪定。但這還只能做到初禪天的天臣和天民,如要做大梵天王的話,必須更修慈悲喜舍的四無量心。可見作大梵天王,亦不是簡單的事。做到大梵天王的地位,在婆羅門教中,固然至為偉大崇高,但佛法認為,不過是一天王而已,還不能超出三界,了脫生死。

梵天雖自認為是宇宙人類的創造者,但卻無力挽救這個苦惱的現實世間,所以當佛出現世間成正覺後,最初原想不說法的,後因大梵天王的請求,佛才開始為人類說法。即此一點,可以證明真正能救世間的,唯有佛陀。如梵天有力量救世間,那又何必請佛說法?亦因如此,梵天歸依了佛陀,成為佛法中的護法者。

如一般的寺廟佛殿中:大乘佛教,在佛像旁,多塑文殊、普賢二大菩薩像;小乘佛教,在佛像旁,多塑迦葉、阿難二大尊者像;但有些地方卻例外的,在佛像旁,塑有大梵天王及帝釋天像。這因梵天與帝釋,是佛法有力護法的關係。觀音菩薩知道這類眾生,不是其他身分可以度脫得了的,所以就現大梵天王的身相,來為他們說離愛斷欲法,四無量心法,讓他們依法修行,進而獲得身心解脫。此天所以叫做梵天,是因無有愛欲而得清淨色相的原故。

其次說應帝釋身。帝釋,是欲界的天人。欲界六天,分為兩類:一是地居天,一是空居天。地居天有二,就是四天王天與忉利天。帝釋,是忉利天主,居於須彌山頂。忉利天,亦稱三十三天,謂四方各有八天,共有三十二天,加當中的帝釋天,就成三十三天。

三十三天,在佛法中,亦有一段因緣:謂於過去久遠以前,當迦葉佛的像法期間,有個窮女子出現於世,見到一尊迦葉佛的塑像,像上的金已剝落,覺得不很莊嚴,於是發心欲為佛像裝金,但心有餘而力不足,結果只好向人乞化,把一點點錢積聚起來買金,金買好了,又請三十二位工匠來鋪金。匠人感于貧女乞討錢財來為佛像裝金的虔誠,乃共發心義務來完成這一工作,由於這一福德善根因緣,他們死後就生到忉利天上,三十二個工匠做三十二天的天子,貧女為三十三天的天主。

帝釋是略稱,具足應雲釋提桓因,義譯為能天主,亦佛法中的護法神,與中國向來說的玉皇大帝相似,所以有人以玉皇大帝比喻帝釋天。因帝釋是佛法的護法神,所以常來人間聽佛說法。當其正聞法時,對佛所說世間無常的道理,尚能深自領悟,但一回到天上,即為天上的欲樂所迷,忘記了什麼叫做無常,當然也就不能如法修行。

關於這,佛經中亦有這樣一個說明:有次帝釋來人間聽法後,表示回到天宮,定要好好修行。待帝釋回到天宮後,佛的神通第一大弟子目犍連尊者,為了考驗帝釋是否真的修行,緊隨帝釋天后,亦到忉利天宮,竟見帝釋天終日在享受五欲快樂,根本忘了修行的這回事。目犍連尊者為了警覺帝釋天,特以神通力令天宮震動。帝釋驚悸之餘,一眼看見目犍連,即很誠懇的說:尊者!你怎麼與我開這麼大的玩笑?使我的宮殿都震動起來!尊者開示他說:剛才你從佛處聞法回來,說要如法修行的,怎麼一回到天上,就忘得一乾二淨,只知道享受欲樂呢?天宮震動,是警告你世間一切是無常的,欲樂不可貪著,亦是不可靠的,你為什麼這樣迷戀于欲樂呢?

若諸國土有這麼一類眾生,應以帝釋身才能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即現帝釋身而為說法。說什麼法?為說生滅無常的真理,令其覺悟世間無常,依法修行而得解脫。

自在天身,是應六天中所示現的第三種天身。自在天,即他化自在天,為欲界的最高一層天。所謂他化自在,是即表示這天所有的種種娛樂,不用自己費力去變化,自有其他天人變好各式各樣的五欲快樂,供其無礙自在的享受,所以稱為他化自在天,這是他福德所感的。智論卷九說:此天奪他所化而自娛樂,故言他化自在。俱舍頌疏世間品卷一說:他化自在天,於他化中得自在故

此欲界的自在天與色界的大自在天,以佛法說,都是違害正法的魔王天。通常說的天魔,就是指此。如佛弟子修行得法,魔王就會下來擾亂,使行者增添很多麻煩。如釋尊于菩提樹下成道前,即曾遭遇魔王擾亂。魔王擾亂,有軟硬不同的兩種辦法:軟的辦法,是以種種欲樂的引誘,如魔女的媚惑,王位的賜與,財利的奉贈等;硬的辦法,是以種種手段的威嚇,如魔兵魔將用刀槍劍戟等對付。但佛當時對這一切,根本不加理睬,亦不為其所動,真正做到儒家說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工夫,所以佛能降魔而成正覺。降魔,即是降伏這他化自在天的天魔。

魔王是擾亂修行人的,所以普通都說魔王不好,要遠離魔,不但不予合作,亦不與其往來。但大乘佛法,對魔王亦要感化;魔王本處在黑暗中,要勸導他走向光明;魔王行為是要向下墮落的,即鼓勵他不斷向上;魔王動念大都趨向惡的方面,即要設法使他改惡向善。所以世間若有眾生,應以自在天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即現自在天身而為說法。所說,不是魔王法,而是如來正法,使之由黑暗走向光明,由墮落走向昇華,由罪惡走向純善,使之改邪歸正,終於得到解脫。

魔王與佛是敵對的,發現佛身去感化他,不特不接受感化,且可能更會與佛對立,發現菩薩身去感化他,他亦會感到你是爭取他的眷屬的,同樣不會接受菩薩的教化。在此情形下,只好示現同樣的身分,首先與他打成一片,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再以佛法加以勸導,令改邪歸正做好人,進而引之入佛法中來,唯有運用如此方便,才能度化自在天魔。所以大乘佛法,不但不厭魔恨魔,而且對魔予以高度的同情和憐湣,以佛法轉化他,才是佛法精神。若遇魔來,即立刻的離開,對之不加理會,那麼,世間的惡魔和惡人,不是永遠不能受化,不能改邪歸正了嗎?所以菩薩度化眾生,不放棄任何一個物件,就是天魔都要現身度化。大乘佛法的偉大,即在於此。

大自在天身,是應六天中所示現的第四種天身。大自在天是中國話,印度叫做魔醯首羅天,亦即大魔王天,在色界第四禪廣果天上的一天。與前自在天,同樣是擾亂修行人的魔鬼,其道理和前面所說是一樣的。智論所說三目八臂騎白馬執白拂者,就是外道所奉祀的大自在天。若有國土眾生,應以大自在天身才能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即現大自在天身而為說法,使令從佛法的修學中,而得身心的自在解脫。

說到這裏,或者有人要問:菩薩為什麼要現魔王身說法?這在維摩詰經不思議品中有這樣的話說:爾時維摩詰語大迦葉:仁者!十方無量阿僧祇世界中作魔王者,多是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以方便力故,教化眾生,現作魔王。示現魔王身的菩薩,不特不為魔眾所嬈,且能如法教化魔眾。因為必須現魔王身才能感化他們,所以不得不如此方便示現。但這不是普通眼光可以看得出來的,是以吾人別把魔王看成真正的魔鬼,有的應以菩薩來看待的,這從菩薩示現魔王可以得到證明。

天大將軍身,是應六天中所示現的第五種天身。查此天大將軍,是帝釋天的家將,經常保護帝釋天的,亦屬欲界忉利天的天人相。在一般人看來,帝釋是常受快樂的,而且其所受快樂,非人間所可比擬,但帝釋亦時受戰爭的威脅,因阿修羅常來向其挑戰,而發生激烈的戰爭。每當帝釋與阿修羅作戰時,那個首先出陣交鋒的,就是這位天大將軍,經中有時叫做那羅延將軍,或堅固力士、金剛力士等。佛教山門內俗稱哼哈二將的,左邊就是那羅延堅固力士,右邊就是那密跡金剛力士,而此統稱天大將軍。天大將軍為菩薩之所示現的,如韋陀贊中說的韋陀天將,菩薩化身,是最好的明證。菩薩化身的韋陀,為佛法的護法神,手中持有金剛降魔杵,鎮守山門,擁護佛法。此菩薩示現的天大將軍身,不一定是指那位菩薩,有時可能是文殊、普賢,有時可能是觀音、勢至。現在本經說:若有國土眾生,應以天大將軍身才能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即現天大將軍身而為說法以化度之,使他從佛法的護持中,逐漸走上解脫的大道,甚至令其成就最高無上菩提。

毗沙門身,是應六天中所示現的第六種天身。毗沙門是天王,為四大天王中的北方多聞天王。四天王天,屬欲界地居天的第一天,居於須彌山的半腰。東方名叫持國天王,南方名叫增長天王,西方名叫廣目天王,北方名叫多聞天王。多聞,為毗沙門的義譯,亦譯遍聞、普聞,不過通常都叫多聞。在婆羅門教,將之稱為財神,即守護財寶的神。佛教大寺廟中,山門內有四大金剛,即此四大天王,皆為佛法的護法神。能修五戒十善的,即可上生四天王天,世間若有一類眾生,以其他的身分不能度化他,應以毗沙門身才能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即現毗沙門身而為說法。說什麼法?除了令其好好的做佛法的護法外,並且為說五戒十善的生天法,使之以此為階梯,而逐漸的趨向解脫之道,以求得身心解脫。

由此可知佛法流行在世間,不但要有弘法者,還要有護法者,如在家學佛的國王大臣以及一般男女居士,都是佛法的護持者,佛陀有時曾鄭重的將護持佛法的責任,付託一般居家學佛者的。天神護法,現在不妨說一實例:如佛教比丘、比丘尼戒律,依照向來所說,白衣是不許可看的,誦戒時,白衣亦是不可聽的。佛在世時,一次比丘們舉行半月誦戒,有人在門外偷聽,可是護法神見到,立刻以金剛杵,對偷聽者,當頭擊下,令他趕快離開。證知有護法天神護持佛法的。

觀音菩薩應現天身,如上所說,只是欲色二界的六種天身。於欲界中,說到地居的二天,空居的他化自在天,沒有說到夜魔、兜率、化樂的三天;於色界中,說到初禪的梵天,四禪最高的大自在天,沒有說到其他的諸天;而于地居的四王天中,亦只說到北方多聞天王,東南西的三方天王,亦未說到,這是什麼道理?是不是菩薩不應其餘諸天之身?不!菩薩任何天身都可示現的,現在所以沒有說到者,是舉一以代表其餘,免得經文過於煩瑣!

己三 能應五人

應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現小王身而為說法;應以長者身得度者,即現長者身而為說法;應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現居士身而為說法;應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現宰官身而為說法;應以婆羅門身得度者,即現婆羅門身而為說法。

此明能應五人,但這五人,不是普通人,而是在國家負有領導責任或有相當地位的人,他們原來不一定是信佛的佛弟子,但菩薩示現為他們的身分後,可以逐漸轉化他們來信佛,而成為佛法有力的外護,使佛法在世間,更為廣大的流行,以影響更多的人來信佛,這是很重要的。

在應五人中,首先說應小王身。王在君主時代,為一國的主人,是統領整個國家的,具有無上的權威。在中國古代,諸位都知道,大國的國王稱為大王,小國的國王叫做小王,所以小王是對大王而言。但在印度,除了一般國王,傳說尚有轉輪聖王,是能統一天下的,如鐵輪王能統一南贍部洲,銅輪王能統一二洲,銀輪王能統一三洲,金輪王能統一四大部洲。即此統一天下的輪王稱為大王,一般小國的統治者叫做小王。小國的國王,不是一個兩個,如古代的中國及印度,都是有很多小國的國王,這在佛經叫做粟散王,謂小王之多,如粟散在各地那樣的多。

國王,不論是大是小,都是一個最高的統治者,用現代的話說,就是國家的總統,或元首、主席之類。他們對國家的全體人民,負有保衛照顧的責任,即保障全民生命財產的安全。所以一國治理得好與不好,在古代專制時代,與集權的最高統治者,有著極大的關係。如國王是暴君或昏君,必使全國人民陷於水深火熱中,遭受無窮盡的痛苦,過著牛馬不如的生活。若國王是聖君或明君,處處愛護老百姓,時時關心老百姓,一切以老百姓的福利著想,不苛捐雜稅以擾民,不無辜殘殺以害民,百姓就可安居樂業,過著和平幸福生活。所以,一個國王對國家人民的影響是很大的。假定國家的最高統治者,能夠信仰佛法,以佛法的五戒十善,教化人民,指導人民,使得全國人民,都能信仰佛法,奉行佛法,則這國家一定是和平安定的。發心行菩薩道的菩薩,所以要示現國王身,不是自己想做人民的統治者,而其目的是為度化人民。若國土中有類眾生,應以小王身去化度他才能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就隨順眾生的要求,即現小王身而為說法。所說的法,當然不外五戒十善,使人民本此戒善,奉公守法,和樂相助,果能如此而行,不但得到佛法的受用和利益,並且能得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人類眾生的心理,大都是向上看的,若一國最高統治者,果能信奉佛法,並以佛法化民,必然會得到上行下效的良好效果,亦即百姓自然而然的來信佛法,所以佛陀曾將護持佛法的重任,付託國王。

例如印度佛滅百年左右,有位統一全印的有名的阿育大王,就是佛法最有力的護持者。在他未信佛前,是個非常殘暴的君主,經常隨意將人親自動手殺害,致使全國百姓非常震驚,並且給他起了一個惡名,叫做暴惡的阿育王,亦稱為黑阿育。後來經一僧人的感化,即消滅了過去殘暴的噁心,奉行佛法,進而大築佛塔,供養佛陀舍利,以擴大對佛法的宣揚,並定佛教為國教,使印度成為佛教的國家。阿育王自己,亦一變而為仁慈、和藹、愛護百姓的明君。過去對待臣民的暴虐手段,不再出現,從前暴惡的阿育王,不再有人叫他,代之而稱呼他的,是仁慈的阿育王,亦即白阿育。黑是代表兇惡殘暴,所以佛法說的惡業,亦名黑業;白是代表仁慈善良,所以佛法說的善業,亦名白業。

阿育王信佛以後,不特是第一位佛教的傳道帝皇,且是第一個認識到在治理國家時,宣傳是極重要的君主。後來他對於王權,不當作是一種權力,而是看做建立和平、善意和慈悲的工具。而且,阿育王並不以自己國內對佛法的宣傳,能達到邊疆部落的成功為滿足,還要到遙遠的國家去宣傳佛教的教義。曾派佛教使節到敘利亞、埃及、馬其頓等國家宣傳佛教,而最成功的宣傳,可說是錫蘭。現在我們常聽到世界佛教運動這句口號,近代這句口號的喊出,不用說,太虛大師是第一人,但在古代印度,推進世界佛教運動的,不能不說阿育王是第一人。因此二,若說阿育王是觀音菩薩的示現,是也未嘗不可的。

在阿育王之後,約在佛滅四百多年,又有一位迦膩色迦王出現,亦為佛教有力的護持者,對佛教的貢獻是很大的。其他,如中國的唐太宗、隋煬帝、梁武帝、明太祖等國王,對中國佛法的普遍弘揚,也是盡過最大的努力的。中國向稱隋唐是佛教的黃金時代,這一方面固然有很多大德高僧出現于世,努力佛法的弘揚;一方面亦得力于當時國王的護持和推動。這些,亦都可以看作觀音的示現。

在應五人中,其次說應長者身。長者,等於中國說的耆紳、士紳之類。依佛經說,真正的長者,應具有十德,就是姓貴、位高、大富、威猛、年耆、智深、行淨、禮備、上歎、下歸。於中,前五德屬於身體方面的,後五德屬於心理方面的。簡單說:德望豐隆的,人格崇高的,德行美滿的,財產眾多的,知識廣博的,年齒已尊的,信義孚眾的,稱為長者。為長者的,不論出現於社會的那一角落,都能受到廣大人群的尊重恭敬。為長者的,不論做事或處理任何一個問題,都是極為公道正直的,諸如在鄉間地方,往往有些事情訴訟多年不得解決,可是一經長者出來說句公道話,立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使大家心悅誠服的接受調解,可見長者的影響力之大。若他能信仰佛法,則對他具有好感以及恭敬尊重他的人,自然也就隨之奉行佛法。觀音菩薩深深瞭解這點,對世間的眾生,若有應以長者身才能得度者現長者身而為說法,勸他做人應該正直、公平、敦厚、樸實。一般人聽到長者這樣說,自然很樂意的接受,並且老實的照著去做。所以,信佛法的長者,感化力也是很大的。不過話說回來,如果身為長者,不能以佛法修養自己的身心,亦不能以佛法去化導一般人民,其長者的資格,也就成為問題。

應五人中,第三是應居士身。居士,通常是指在家學佛之士說的,男的學佛叫男居士,女的學佛叫女居士,好像只限於學佛人的一種稱呼。但在印度,不一定是學佛者的專稱,如四種姓中的第三吠舍,就有居士一流,是指從事農、工、商而富有的人。不過,真正做個居士,也要具有四大美德:一、對於世間的功名官宦不去追求,換言之,不貪世間的榮華富貴,高尚其志而不願事奉王侯。二、對於世間的種種欲樂享受,看得極為平淡,決不妄事追求,真正做到清心寡欲,且於內心蘊蓄有崇高德行。三、雖不追求財富,而傢俱有財富,且不重視財富,能以自己的財富,施捨廣大的人群。四、自己以道自娛,即于修道中自得其樂。總之,舉凡不貪名利,不慕富貴,澹泊自持,廉潔隱居,明哲保身,人格高尚,或受三歸,或持五戒,清淨自修,不為煩惱所纏,任勞任怨,以身作則,叫做居士。如我國古代在山林中修心養性之士,可稱居士。這種人,道貌岸然,態度瀟灑,逍遙自在。若以出家人身份去和他談佛法,可能格格不入,若現同等的身分與之接近,久而得到他的信任,進一步就可引導他到佛法中來。所以若有一類眾生,應以居士身才能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居士身而為說法。菩薩現居士身的,在中國佛教中,可說是很多的,如古代的龐蘊居士,近代的楊仁山居士,對知識界文化界人士的感化,都曾發生過很大的影響,而有著很大的貢獻。

行菩薩道的人,不如聲聞者的呆板,是可示現各種不同身分去化度眾生的。所以修學佛法的在家二眾居士,亦可弘揚佛法度化眾生的,問題是在做居士的人,本身是不是依於佛法而行?是不是依佛的正法去行化?如果是的,在家居士接觸的人多,可從身語所表現的行為,以引導感化他人來歸信佛法。這是在家居士的責任,不可推諉的!

應五人中,第四是應宰官身。宰官,通指政府中的文武百官,是協助國家首領治理國家的。古代,除國王外,國家最重要的負責人,是輔助國王的宰相、丞相、首相,其他一切供職於政府的,皆可名官。以現在話說,就是公務員。如一國的總理,各院院長,各部部長,乃至省主席、縣市長、鄉村長等,無不包含在宰官兩字之中。

最高的官,如宰相、總理、或行政院長,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所負行政的責任很大。小如一般的縣官,古稱父母官,對老百姓,亦有相當的影響力。假定宰官信佛,百姓亦會隨之信佛。若有一類眾生,應以宰官身才能得度者,觀世音菩薩慈悲,即現宰官身而為說法。古今信奉佛法、護持佛法的宰官,是很多的。中國佛法能延續到今天,並仍繼續不斷的流傳下去,宰官們的信佛與護法,不能不說有很大的關係。因為長官信佛,其部下及人民,自然亦受感染而信佛法。

一個良好的宰官,向上,對國家的最高領袖,必須竭智盡忠,向下,對所治理的百姓,必須愛護照顧,果能如此,那你信奉佛法,對佛法的弘揚,自然產生很大力量。不唯如此,還可運用宰官身以教化宰官。如軍政長官,一方大員,不是普通人可以教化的,所以觀音菩薩,隨順眾生之機,示現宰官身分,為之說法勸導,令得身心解脫。

應五人中,第五是應婆羅門身。常聽佛法的人都知道,印度有四種姓的階級,就是婆羅門、刹帝利、吠舍、首陀羅。在這四種姓中,非常的不平等,婆羅門向被認為是最高的一個種姓。據摩奴法典說:婆羅門是從梵天的口裏生出來的,在人間的職責,是屬專司祭祀的僧侶,其地位特別尊貴,並且具有超越國王的特殊權力,除了祭祀之外,他們不用做任何工作。刹帝利是從梵天肩生出來的,在人間的職責,是指揮軍隊和管理行政的人,諸如國王和武士,都是屬於這一階級。他們雖然比不上婆羅門那麼高貴神聖,但地位也相當高。吠舍是從梵天膝上生下來的。他們在社會上沒有什麼地位,婆羅門和刹帝利兩階級所需的生活品,主要是由他們供給。所以這一階級人物,包括農民、商人、手工業者。首陀羅是從梵天腳底生出來的,為最低下的階級,所做的是下等職業,終生做牛做馬,還要忍受無理的刑罰!

這四種姓,不但在社會上的地位,是極不平等的,就是在宗教的信仰上,也是極不平等的。以在社會說,首陀羅要想與其他的種姓接觸,是都不許可的。首陀羅在路上行走,假定腳踏到婆羅門身上照射下來的影子,也將罹殺身之禍。摩奴法典又這樣的規定:首陀羅用草葉觸及婆羅門的身體,應行處斬。由此可見社會上階級,是怎樣的森嚴了。以在宗教說,首陀羅是非再生族,其餘的三姓是再生族。所謂再生,就是人死以後,可再投生做人,因為他們生前有讀誦吠陀經典的權利。所謂非再生族,就是死了以後,一切也就算了,根本沒有可能再來人類受生,因為他們生前沒有權利讀誦吠陀經典。所以印度的四種種姓,其不平等的階級制度,是很明顯而嚴格的。

若世間有一類眾生,應以婆羅門身才能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即現婆羅門身而為說法。為他們說什麼法?說平等法,以明人類生而平等的,沒有誰勝誰不如的差別,任何人不可自高自大,以為自己是天之驕子,或如以色列人所說以色列人是上帝的選民,或自認為自己這一種族,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印度婆羅門,以為是世間最殊勝、最優秀的種族,經常要踏在其他的種族之上,控制他們,指揮他們,令他們服從自己。現在觀音菩薩示現與婆羅門一樣的身分,以身作則的到處表現平等的精神,以感化婆羅門,打破森嚴的階級觀念,信受人類以及眾生一律平等的真理,本此平等的真理去行,逐漸得到究竟的解脫!

己四 能應四眾

應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得度者,即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而為說法。

此明能應四眾,就是佛法中的四眾弟子。在講之前,先將這段文分別來讀:應以比丘身得度者,即現比丘身而為說法;應以比丘尼身得度者,即現比丘尼身而為說法;應以優婆塞身得度者,即現優婆塞身而為說法;應以優婆夷身得度者,即現優婆夷身而為說法

比丘是印度話,中國譯有三義,就是乞士、破惡、怖魔。乞是乞求,士是人的代名詞,就是乞求的人。向來有兩句老話說:外乞食以養色身,內乞法以資慧命,是乞士的意義。因為生存在這世間,為了維持生命,不能不受用飲食,但這都得向在俗的人乞化。一個出家行者,如果只為乞食而乞食,不知乞求如來的正法,那就與一般討飯的人沒有差別了。所以佛陀規定,在四十裏之內,有人講經說法,出家二眾如不去聽,即是犯戒。破惡,是說出家二眾,既然已經出家,就應本著佛法修行,破除種種的惡法,如出家不能破惡,那就與俗人無異。怖魔,是說出家二眾,在登比丘壇時,白四羯磨受比丘戒,諸護法神皆來護佑,遣使地行夜叉,報告空行夜叉,輾轉傳到魔王天上,魔王就生起極大恐怖。魔王所最喜歡的,是魔子魔孫多,令三界內的眾生,都掌握在他的魔掌中,決不願意有個眾生跳出他的掌握。現在出家人發心受戒,依法修行,將離三界,當然使魔恐怖起來,所以名為怖魔。比丘尼的尼字,是女的轉音,即出家的女眾。

舉個觀音菩薩示現比丘身的實例:我國禪宗初祖菩提達摩,自得正法眼藏之後,特來我國行化,初到南京與梁武帝見面,相談不能相契,就到河南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後得慧可二祖,乃傳佛法心印給彼。不久,達摩祖師圓寂,葬在熊耳山上。可是經過兩年,北魏特使宋雲,在蔥嶺見到菩提達摩,持有一隻鞋子獨自在行走,宋雲問他到什麼地方去,他說回西天去。宋雲回到魏土,把這消息傳出,最初大家不信,後來開棺視之,棺內空無其人,只剩鞋子一隻。由於達摩只履西歸,所以後來佛教界,就傳達摩祖師為觀音菩薩的化身。

再說一個觀音示現比丘尼身的例子:在比丘尼傳中有僧端比丘尼,是劉宋時代人,其家世代信奉佛法,姊妹兩個誓願出家,但僧端的相貌美麗,在鄉間是很聞名的,很多有錢的人家,來向她的母兄說婚,母親及兄答應了一個人家的婚嫁。到了臨嫁前三日,因為僧端不願結婚,於是躲入一個佛教的寺廟,誠心誠意的誦普門品,經過三日的時間,一天在禮拜中,忽見佛對她說:你的夫婿就將命盡,你但精勤勇猛的修持,不要為這事過分憂念!後來其夫婿,真的為牛觸死,而她在佛法中修持,亦得到很大的受用。所以亦可說她是觀音菩薩的化身。

優婆塞是印度話,中國譯為近事男,或清信士;優婆夷亦印度話,中國譯為近事女,或清信女。兩者為在家學佛的二眾弟子,是親近三寶,承事三寶的行人。觀音菩薩示現優婆塞身、優婆夷身,在中國觀音靈感錄中,可說是很多的,不必再多舉例。即如現在在座的四眾,究竟那位是菩薩示現的,我們凡夫肉眼,自然看不出來,但不能因看不出來,就以為沒有菩薩的示現。所以觀音菩薩慈悲,在這現實世間,若有一類眾生,應以四眾不同的身分,才能得到度脫的話,立即示現四眾不同的身分,為他們說各別不同的法,使之依法修行,而得身心解脫!

己五 能應眾婦

應以長者、居士、宰官、婆羅門婦女身得度者,即現婦女身而為說法。

此明能應眾婦,這裏說的眾婦,不是指一類的婦女,而是指各類的婦女,且是已結婚的婦女,而成為家庭中的主婦,她們在家庭中,有著特殊地位,因為家庭,是以夫婦為中心的,假定家庭主婦,能夠發心學佛,很可能的促成彿化家庭,佛化家庭為佛化社會的基本,我們如要社會得到佛化,必須先從家庭佛化做起。在這意義下,家庭主婦,自然成為一個重要的角色。

這段文,可分作四段讀:應以長者婦女身得度者,即現長者婦女身而為說法;應以居士婦女身得度者,即現居士婦女身而為說法;應以宰官婦女身得度者,即現宰官婦女身而為說法;應以婆羅門婦女身得度者,即現婆羅門婦女身而為說法

以印度種姓說,長者、居士,屬於吠舍族人;宰官,是負國家政治軍事重責的,屬於刹帝利族;婆羅門,乃四姓中最高貴的一族。還有屬於賤族的首陀羅,在本文中沒有談到。觀音菩薩現婦女身,所以只現屬於再生族的三種種姓,而不現非再生族的首陀羅婦女身,是因首陀羅族,在當時社會,非常的卑賤,如現其婦女身,所說佛法,不會有人信奉接受,當然也就不會發生效力,所以不現首陀羅婦女身。

長者及居士,在社會上,有其崇高的地位;宰官,在政治方面,有其相當的力量;婆羅門,在宗教界,有其特殊的立場。所以菩薩示現這三類婦女身,以作為長者、居士、宰官、婆羅門的賢內助,來推動佛法,其所得效果,當然就很大。可見菩薩現身,不是無目的的,而是以佛法化導人群的,那一階層發生大的化導影響,菩薩就在那一階層示現,以期達到佛法化世的目的。

於此或有人問:在國家社會中,地位最高的婦女,首推王后,而她的影響力,更不是其他婦女所及,為什麼經中沒有說及現王後身?王后的地位高,號召力強,是最好推動佛法的呀!依古德解釋:君主時代的王后,大都居住于深宮中,很少到宮門外去活動,不如其他主婦能接觸到廣大群眾,所以本經沒有說現王後身。但楞嚴經中,亦說現王後身而為說法的。如說:若有女人,內政立身,以修家國,我於彼前,現女主身及國夫人,命婦大家而為說法,令其成就。因王后在宮中,亦可教化其宮中眷屬的。若如現代的第一夫人,菩薩更可示現而為教化了。

婦女,在家庭、社會,的確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從宗教來看,不論那類宗教,以比例說,女性的信者多於男性的信者。而且一般說來,婦女的智慧以及能力,與男眾是不相伯仲的,甚至有些婦女的智慧,還超過男眾很多。所以,婦女一旦信仰一種宗教後,不但對該宗教的真理不斷予以追求,而且其信心亦最虔誠真切。試看各個宗教的傳教大會,均以婦女聽眾為多,由此可見婦女在宗教上的虔誠。既然如此,任何一個婦女,應養成宗教的信仰心,當然是極為切要的,因為婦女是否養成宗教的信心,對人生對社會的影響都是很大的。

有人曾經這樣說過:婦女在家庭中,具有三大天職,就是養育子女,烹調飲食,宗教信奉。前二者,現在姑且不談,且來談談宗教信奉。一個家庭主婦,如果具有宗教的信仰,對上,可以影響翁婆,對下,可以影響兒女,對中,可以影響丈夫。如是,家庭全體人員,都沐浴在宗教的氣氛中,自然就會和樂融融,而過著愉快的家庭生活。如對兒女影響說:做母親的果真是個虔誠的宗教信徒,兒女天天受到耳濡目染的感化,自然亦會隨之信仰宗教。比方為佛教徒的母親,能將兒女常常帶到寺廟佛堂中去,讓他們在佛法的氣氛中,慢慢的受到薰陶,自然就留下深刻的宗教印象。到了因緣成熟,就會信奉佛教。因此,觀世音菩薩對那些應以長者,居士、宰官、婆羅門婦女身,才能得到度脫的眾生,就現種種婦女身適應他們而為說法,勸導她們如何在家庭中,做個賢妻良母,以求身心解脫。

己六 能應二童

應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現童男、童女身而為說法。

此明能應二童,就是童男童女。在一般人的觀念中,所謂童男、童女,是指七八歲至十一二歲的男女孩子,但這裏應把範圍擴大來說,即不分年齡大小,只要是還未結婚,或抱獨身主義的,都可包括在童男、童女中。童男、童女有一特點,就是天真純潔。如大人見到孩子們,動輒就說他們天真爛漫,活潑可愛,或說他們非常純潔,沒有一點虛偽。事實確也如此,因為他們還未受到社會上各種不良習慣的薰染,所以心地實是天真純潔的。成年人如常與孩子們接觸,即很容易的喚起自己的童心,那怕是久經滄桑,世故極深的人,如與孩子們混在一起,亦會引發其赤子之心。青年佛教與佛教青年一書中說:佛教也讚美童年,不單贊他的真誠、純潔;特別注重他的慈和,內心有無限光明的憧憬,能不惜一切為真理而追求。所以童男與童女,實在值得寶愛的!

一個人在童男、童女的這個時期,由於它的本身還像一張白紙一樣,你要把他塑造成怎樣一個形態,就可成為怎樣一個形態,如在一張白紙上,要塗紅色就成紅色,要塗黑色就成黑色,所以在這時期,加以引導教化,是最容易亦最重要不過的。我國有句諺語說:桑樹枝子從小屈,如果桑樹長高長大了,就很難使它彎曲,唯有乘它枝小葉嫩時加以彎曲。此喻引導孩子,要在七八歲時開始,就對他們加以適當而有效的教導,方可使他們做個循規蹈矩的好兒童,他日長大了,亦可成為一良好的公民。若在童年就染上不良習慣,被不良分子誤導走入歧途,如臺灣所說的太保太妹,香港所說的飛仔飛女,新加坡所說的阿飛等,不但他個人前途由此斷送,對社會安定亦起不良作用。如現在各地社會不良少年的到處滋事,使得負責社會治安的人員感到頭痛,就是一個最好的證明。

因此,對童男、童女的化導,不論從那方面說,都是異常重要的。佛教近來有佛化兒童之說,就是運用佛法教導兒童,使每個兒童的思想行為,都能合乎正軌。觀世音菩薩,見到世間有類眾生,應以童男童女身,才能脫的話,即現童男童女身而為說法,開示他們要做一個人格完整而對社會有用的人!

己七 能應八部

應以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侯羅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現之而為說法。

此明能應八部,就是通常說的天龍八部,為佛法的護法眾。若分開讀,亦如上面一樣,應分八段來讀。

應以天身得度者,即現天身而為說法;應以龍身得度者,即現龍身而為說法;應以夜叉身得度者,即現夜叉身而為說法;應以乾闥婆身得度者,即現乾闥婆身而為說法;應以阿修羅身得度者,即現阿修羅身而為說法;應以迦樓羅身得度者,即現迦樓羅身而為說法;應以緊那羅身得度者,即現緊那羅身而為說法;應以摩侯羅伽身得度者,即現摩侯羅伽身而為說法

:印度叫做提婆,中國譯名為天。平常說三界有二十八天,但這裏所說的天,主要是指欲界的地居天,包括四天王天及忉利天的天人。如果世間有類眾生,應以天身才能得度的話,觀世音菩薩,即現天身為其說法。楞嚴經說:若有諸天,樂出天倫,我現天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就是此意。在前能應六天文中,雖說應現六種不同的天身,但那是約個別的說,現在總說為天,所以與前不同。

:這在中國,向來說為四靈之一,就是靈異的東西,能夠善為變化。依佛法說,龍有各式各樣的不同:有守天宮的天龍,有守龍宮的海龍,有守寶藏的藏龍,有能致雨的雨龍。不管那一類龍,究竟是什麼樣的東西,從來沒有人見過。不過,在古時代,中國和印度,自來都有龍的傳說,我們不能不承認有龍。龍的福報雖說很大,但是業障亦極深重,並不能安然的享受其福報。

據佛經傳說,大鵬金翅鳥,最喜歡吃龍,由於龍身很長,它們吃起來,如世人吃面一樣,所以龍類眾生,常受生命威脅之苦,亦即最怕大鵬金翅鳥。

有一次,佛在大海邊修定靜坐,龍又遇到金翅鳥的威脅,特到佛的面前來求救,以期解脫金翅鳥的攫食之難。佛陀慈悲,即將所著的袈裟,分一些給龍王,要他將袈裟撕成一條一條的,披在龍子龍孫的身上,就可免金翅鳥的捉食之難,因為金翅鳥看到佛的袈裟,就不敢再去吃龍,而保護了諸龍的生命安全,由此亦可見袈裟的威力之大!

世間若有一類眾生,應以龍身才能得度的話,觀世音菩薩即現龍身,到龍宮去為諸龍說法,要它們捨棄嗔心。或說:龍宮在海底裏,怎麼能去龍宮說法?這不是不可能的,如現存的佛說十善業道經,就是佛在龍宮為龍王說的。這樣,菩薩當然亦可示現龍身到龍宮為龍說法。

夜叉:前面說過,這是捷疾鬼,亦名暴惡鬼,有善惡兩類:愛吃人的是惡夜叉,護持佛法的是善夜叉。如比丘比丘尼登壇受戒時,開始白四羯磨,地行夜叉即很歡喜的告訴空行夜叉,空行夜叉得到這個消息,就又很歡喜的轉告四天王天,如是輾轉相傳,到達他化自在天魔宮,使諸魔王大生恐怖!善夜叉,能保護行人及護持佛法。世間若有一類眾生,應以夜叉身去化度他,才能得到度脫的話,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即現夜叉身而為說法。如所熟知的面然大士,就是觀音菩薩的現身。

乾闥婆:中國譯為尋香、嗅香、食香、香神。是忉利天主帝釋座前的奏樂神。帝釋天既然愛著五欲,當然也就喜歡聽音樂,每當帝釋要聽音樂時,不須派天人去找奏樂神,只須在自己面前焚一枝香,乾闥婆即聞香而來帝釋座前奏樂,一直奏到帝釋不願再聽樂時而止。此奏樂神經常住在須彌山南面的金剛窟中,能夠飛行虛空。世間若有一類眾生,應以乾闥婆身去化度他,然後才能得到度脫的話,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即現乾闥婆身而為說法。楞嚴經說:若乾闥婆,樂脫其倫,我於彼前,現乾闥婆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亦即此意。

阿修羅:中國有三譯:一、非天,意謂修羅有天人之福,無天人之德。二、無端正,據經中告訴我們,阿修羅女是很美麗而端嚴的,但阿修羅男卻極為醜陋,沒有半點端正之相。三、無酒,傳說阿修羅在過去,是很喜歡喝酒的,可是有個時候,找不到酒,無酒可飲,就索性戒了酒,所以說為無酒。

阿修羅最大的特質,就是疑心甚重,不論什麼事情,都不輕信別人。由於猜疑心重,好鬥力也就強,而好勝爭強心,亦超過別人多多。修羅最喜歡與帝釋作戰,但也有它的原因,現在不妨舉一事實說明如下:

相傳阿修羅王有一女名叫舍脂,其貌長得的確很美,亦可說世間很少有像那樣美女的。後為天帝釋所知,帝釋是屬地居天,沒有斷男女的愛欲,所以就娶阿修羅女為妻,而與阿修羅王有了婿丈的關係,彼此間的感情自亦是很好的。帝釋與舍脂婚後不久,帝釋為了表示對岳丈的尊敬,特請阿修羅王到天宮中去遊玩並小住,當然是以厚禮相待的。當阿修羅盡興之後正要回去時,帝釋為示隆重歡送起見,特命天兵天將的儀仗隊,排列兩旁恭送如儀,豈知阿修羅不但不領女婿的盛情,反疑帝釋有意在他面前示威風,恐嚇他,心中感到老大的不高興!

帝釋雖是忉利天的天主,但經常的來人間聽道,有佛出世,就來人間聽佛說法,無佛出世,就來人間聽仙講道。一次,帝釋欲來人間聽仙說道,其妻阿修羅女舍脂,疑其夫婿在人間有外遇,竟與帝釋大起交涉,帝釋告以實際情形,阿修羅女舍脂,無論怎樣不信,要隨帝釋同來人間偵察,帝釋感於他是女子,不宜來到人間而予阻止,於是舍脂更加生起疑心,非要隨他下來不可!待帝釋坐上寶車要來人間時,阿修羅女運用其神術,隱身躲在寶車後面。到達人間,帝釋下車,舍脂亦從車出,帝釋見了,除了責備她幾句,並用花莖打她幾下,致使舍脂大發嬌嗔,直鬧到帝釋陪罪而後已。可是這麼一來,仙人因聽到她的嬌聲鶯語,以致失去神通。帝釋固然因此更為震怒,舍脂亦由此而更懷恨在心,總覺夫婿欺人太甚!

過後,舍脂將經過情形向父親哭訴,阿修羅王一聽,不禁怒氣衝天,日前向我示威,今又欺負我女,是可忍孰不可忍?於是發動無數的阿修羅兵將,向帝釋天宣戰,直接攻擊天宮。由於修羅有小小的神通,竟然足踏海底,手撼天宮,使帝釋天大敗而逃,而且經過這次戰爭,帝釋與修羅就經常的戰爭,雖說互有勝負,但帝釋失敗的時候多,因而常常的感受苦惱!

到佛陀出世,帝釋向佛求救,佛告訴他要得勝利,在與修羅作戰時,須念摩訶般若波羅密多。帝釋就令天兵天將這樣稱念,果然大獲全勝,而使修羅失敗,逃匿于藕孔中,不敢再與帝釋天戰!

阿修羅的特性,既是疑心重嗔心大,那末,在人間做人的人,如果懷疑心重,嗔恚心大,什麼都爭強好勝愛面子,死後即墮阿修羅道。阿修羅在人間時,本亦作了不少善業,如佈施等功德,經常都在做的,但因好勝心強,即種了阿修羅因。若有眾生要以阿修羅身才能得度的話,觀世音菩薩即現阿修羅身而為說法,令其舍去疑嗔,而得身心解脫。楞嚴經說:若阿修羅,樂脫其倫,我於彼前,現阿修羅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亦即此意。

迦樓羅:中國譯為妙翅鳥,或譯金翅鳥,又名大鵬金翅鳥,住在須彌山北方的大鐵樹間。據佛經中說:此鳥兩翼伸開的距離為三百六十萬里。當它要吃龍時,用它的大翅膀,一撥海水,就可將水分開,見到海底,看見龍宮,即抓龍吃,吃龍如人吃面一樣。

上面說,佛以袈裟救龍,致使金翅鳥得不到飲食,於是走來佛前對佛說:你老慈悲救龍,龍得救了不錯,可是我肚子餓,沒東西吃,將要餓死,難道你佛見死不救?佛陀開示它說:你如發心歸依三寶,持不殺戒,以後不再吃龍,我當今佛弟子,在供佛受食時,用米或粥七粒出生,以佈施你及曠野鬼神和羅刹鬼子母等,使你們得到資生的生活,不再感受饑餓之苦!所以佛教的出生,是有其重要意義的,不是虛應故事的。在出生時,應念出生偈曰:大鵬金翅鳥,曠野鬼神眾,羅刹鬼子母,甘露悉充滿,千萬不可草率了事!迦樓羅頭上有顆如意寶珠,如果誰得到了,真可要什麼就有什麼了,迦樓羅有時從口中吐出火焰,所以又名迦樓羅炎。

世間若有眾生,要以迦樓羅身才能得到度脫的話,觀世音菩薩,即現迦樓羅身,為其宣說仁慈愛物之法,使之照著去行,而得身心解脫。

緊那羅:中國譯為疑人,或譯疑神,這類眾生頭生一角,看來使人生起是人非人的疑惑,所以譯此。亦為帝釋天的奏樂神,與前乾闥婆奏樂神所不同者:乾闥婆所奏的是普通世俗音樂;緊那羅所奏的是法樂。亦可說,前者是奏世間的音樂,後者是奏出世間的法樂。若有眾生要以緊那羅身才能得到度脫的話,觀世音菩薩,即現緊那羅身,為其宣說如來正法,使之依法修行,而得身心解脫,脫離緊那羅的鬼神生活。

摩侯羅伽:中國譯為大蟒蛇神,或譯地龍,據說是人形蛇首的樣子。若有眾生要以摩侯羅伽身,才能得到度脫的話,觀世音菩薩,即現摩侯羅伽身,為其宣說忍辱修慈,柔和修慧之法,使其依法修行,而得身心解脫!

人非人等身得度者,這是總結上面的八部。所謂人非人:有說似人身而非人身,名為人非人;有說八部鬼神,本來不是人,但變作人形來到佛前,名為人非人;有說人指人類四洲的人群,非人指八部鬼等。雖有多種說法不同,但我以為第一種說法,較為合理。

觀音菩薩大慈大悲,為了救度天龍等八部眾生,乃適應他們的各自機感,應以何身化度,即現何身而為說法,所以說即皆現之而為說法

己八 能應力士

應以執全剛神得度者,即現執全剛神而為說法。

此明能應力士,在三十三應身中,這是最後一應身。執金剛神,是佛法的護法神,因他手中經常執有金剛寶杵,所以得名執金剛神。佛教以慈悲為本,什麼不與人爭的,可是世人抓住佛法這點,常常想來破壞佛法,因為佛弟子不願有違慈悲,乃由護法神執金剛寶杵,以降伏破壞佛法的惡人,使他們不致造下毀法的重罪。所以站在佛法的立場,對於世間的眾生,應該慈悲的地方當然要慈悲攝受,應該折伏的時候亦應要威猛折伏,威德並用,才能普救群生。

佛教的護法金剛神,亦是有其來歷:相傳過去有轉輪聖王出世,娶二夫人,第一夫人生有一千王子,第二夫人僅生兩個王子。第一夫人的一千王子,自接觸佛法後,都發起大菩提心而廣行菩薩道,成為名副其實的菩薩,將來當然會要成佛,可是誰先成佛呢?父王為了知道這點,特令發菩提心的王子拈鬮以定成佛的先後,結果,最初是拘留孫佛,末後是樓至如來,釋尊是第四成佛。所以要定次第,因為在一世界中,不能有二佛同時出現於世的。第二夫人的兩位王子,見長兄們皆發菩提心將來成佛,於是大太子願作大梵天王,在諸兄成佛時,請佛轉妙*輪,第二太子願作護法神,在諸兄成佛後,為佛法的護持者。此執金剛神,就是轉輪聖王第二夫人的第二太子。釋尊於千子中,為第四位成佛,所以釋尊出世,先有大梵天王的請轉*輪,次有執金剛神的護持佛法。世間若有一類眾生,應以執金剛神去度化他才能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執金剛神而為護持如來正的教法,使之依法而行,做個佛教的有力護法者。

戊二 結德勸供

無盡意!是觀世音菩薩,成就如是功德,以種種形,游諸國土,度脫眾生。是故汝等,應當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

觀音菩薩以三十三應身,在此娑婆世界遊化,這不過是舉一個簡單的數字,形容觀音菩薩以不同身分,遊行化導眾生的工作。實際,觀音菩薩,正如其他大菩薩一樣,能化千百萬億身形,於種種世界化度眾生的。為此,釋尊特再總結觀音種種功德,以勸無盡意及諸天人發心供養。

無盡意!釋尊這樣稱呼當機者的法名後說:是觀世音菩薩,成就如是功德。如是,是指觀音救七難、離三毒、應二求,乃至現種種不同身形在世間教化眾生所有的一切功德,而這一切功德,觀音菩薩都已圓滿成就,正因觀音成就了這麼多的功德,所以能以種種形,游諸國土,度脫眾生。以種種形,指現種種不同的身形,是顯觀音所現身形之多;游諸國土,指觀音不但在此娑婆世界示現的機會多,同時亦於十方無量國土中,現種種身教化眾生,是形容菩薩游化世界之廣;度脫眾生,意謂菩薩以種種不同身分,遊化一切國土,不如一般人的遊山玩水。亦不如現代人的到處觀光,遊覽風景,而是為了度脫眾生的。要知娑婆世界的眾生痛苦,固然需要菩薩的教化和度脫,其他世界的所有眾生,亦同樣的有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痛苦,亦需要菩薩去化度令得解脫,所以這是顯示觀音的教化之眾。

在此要特別說明的:觀音菩薩本是極樂世界的補處大士,在他游化諸國時,不如我們所想像的,今天遊化娑婆世界,明天遊化淨琉璃世界,後天又遊化另外一世界,假定如此,觀音菩薩真要忙得席不暇暖!所以嚴格說來,觀音游化諸國,是在同一時間之內的,而且本有的觀音,沒有離開極樂世界一步!前曾說過,如天上月亮只有一個,但千江有水千江月,萬江有水萬江月,且不論千江月萬江月,都在同一時間顯現,而真月依然在天空中,從未來到江水中去。因此,有四句話說一月普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攝,月不下降水不升,水清月明法自爾。通理法師說:雖曰以種種形,唯是一真;雖曰游諸國土,不離當處。都是此一意思的徹底透露。

在此更有要瞭解的:觀音菩薩大慈大悲,到十方世界度脫眾生,經過相當長久的時間,照理苦惱眾生應被度脫,為什麼十方世界中,現在還有這麼多的苦惱眾生?別說其他國土,單以娑婆世界來說,就仍有許多沈于苦海中的眾生,受種種痛苦的襲擊,沒有得到解脫,這是什麼道理?依經中說,這不是觀音度生不夠努力,亦不是菩薩在度生過程中有分別心,這個我度,那個不度,問題在於眾生是否肯得接受菩薩的化度,或者看這眾生與觀音菩薩是否有緣?有的眾生與觀音無緣而為觀音所化度不了的,當然就要其他菩薩來教化,才能得到解脫!所以佛菩薩只能化度有緣的眾生,假定無緣是沒法可化度的。正因如此,觀音菩薩,雖以種種形游諸國土度化眾生,現今仍有很多眾生在苦海中不能解脫。問題不在菩薩身上,而在眾生身上,所以要想得到觀音菩薩的救度,首先要與菩薩結下法緣,不然的話,是不能得到菩薩度脫的!

觀音菩薩成就這麼多的功德,以種種形游化諸國,既然是為度脫眾生,則菩薩對於眾生的恩德當然是很大的,是故汝等應當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講到供養,通常說有事供養與理供養的兩種。如四事供養,或六供養,或十供養,都叫事供養;設會其理而證入諸法法性,與佛菩薩同一鼻孔出氣,是為理供養。經中又說:諸供養中,法供養最。什麼叫做法供養?就是如法實行,為最上的供養。像身業供養是禮拜,口業供養是稱讚,意業供養是觀想相好,都可稱為法供養。不論什麼供養,最要的是一心一意,恭敬至誠,所以說一心供養。

丁一 正答游於娑婆

戊一 顯示妙德

己一 能施無畏

是觀世音菩薩摩訶薩,於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號之為施無畏者。

此明觀音能施眾生無畏,因而別號又名施無畏者。佛勸無盡意發心供養觀音後,接著又對無盡意說:是觀世音菩薩摩訶薩,於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眾生無畏。菩薩摩訶薩,意為菩薩中的大菩薩,因同樣是菩薩,但有初發心菩薩與久修大行菩薩之別。觀音是位大菩薩,即將繼承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成佛,當然不是一般初發心的菩薩,所以稱為菩薩摩訶薩。

怖是恐怖,畏是畏懼,即通俗說的害怕。急難,是突如其來,使人措手不及,無法預防,無法應付的一種災難。有福慧者,急難當前,固可隨機應變的予以克服,但若智慧缺乏,不能應付急難,而於內心生起恐怖畏懼的時候,觀音菩薩大慈大悲,立刻或隱或顯的在你面前,施予你的無畏,解救你的急難,是故此娑婆世界,皆號之為施無畏者。楞嚴經說:其形其咒,能以無畏施諸眾生,是故十方微塵國土,皆名我為施無畏者,亦同於此。

于怖畏急難中能施無畏,現在不妨舉一實例說明:

在我國晉朝的時代,有一大德名釋達開。一次上山去采甘草,不意竟為羌人捉住,關在一個木柵當中,而在達開之前,被關進柵內的,已經有十餘人。羌人是很兇暴野蠻的,每日將被關的人加以烹煮,到最後只剩下達開一人,達開知道明日就要臨到自己,當然不免會生起怖畏,可是怖畏又有什麼用?只好誠懇的默誦觀音普門品,將自己的生命交給觀音菩薩。到了天快亮時,忽有一隻大虎跑來,守衛木柵的羌人,看到老虎來了,就各自逃跑了,老虎不但不走,且將木柵咬出一個洞。達開這時心裏想:雖逃脫了羌人的殺害,但必不能逃出虎口,因而,一方面害怕不已,一方面誠念觀音,等到柵被老虎咬穿了時,虎不但不吃達開,且立刻的離柵而去。到這時候,達開知是觀音驅來相救的,於是得脫羌人之難!當知這就是菩薩的能施無畏!又如有一人獨自上山采藥,忽遇猛虎迎面撲來,不用說,此人這時心中,是感到相當怖畏的,可是就在這個時候,忽有一老婆婆出來大吼一聲,其兇猛可畏的老虎竟然回頭而去。采藥者於驚魂甫定之餘,再去細看一看時,老婆婆已渺不可見。當知這位老婆婆,就是觀音菩薩的示現,為救眾生急難而來施予無畏的!

在這世間,怖畏急難,是很多的,但最大的怖畏與最大的急難,無過於生死,因為一切怖畏,皆由生死而來,假定沒有輪轉生死的生命體,那裏會有各種怖畏急難現前?所以生死是最大的怖畏!眾生果真感到生死可畏,想要跳出生死輪回,觀音菩薩就會適應我們的要求,隨你所需要的怎樣身形,立即以怎樣的身形,現在你的面前,為你說離生死之法,使你不再感到生死可畏,施予修行了生死的方法,才是真正施無畏者。佛法通常說有財施、法施、無畏施的三種,一般以為財施很重要,殊不知法施及無畏施更為重要!觀音以無畏施于眾生,所以稱為施無畏者。

己二 能感供養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今當供養觀世音菩薩,即解頸眾寶珠瓔珞,價值百千兩金而以與之。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寶瓔珞!時觀世音菩薩不肯受之。無盡意複白觀世音菩薩言:仁者!湣我等故,受此瓔珞。

此明能感供養。釋尊勸大眾應一心供養觀音,無盡意是位大菩薩,深知供養的重要,所以在聽佛勸供後,無盡意菩薩立刻稟白佛言:世尊!你老人家要我們一心供養觀音,們現今當遵慈命,來供養觀世音菩薩。說後,下掛在上的眾寶珠瓔珞,而這寶珠瓔珞的價值,大約值百千兩金,即值十萬兩黃金,以示其異常貴重,現在把這貴重的瓔珞,供養觀世音菩薩,而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寶瓔珞。仁者,是菩薩與菩薩間的互相稱呼,即具有仁慈的人,或具有仁德的人。無盡意雖這樣的誠心供養,但當時觀世音菩薩,卻不肯他的供養。從文字上看,這段文的意思,是很淺顯的,但文中所含的義理,卻是很深的,不可等閒過去!

瓔珞,在印度是一種裝飾品,掛在頸上的飾物叫瓔,纏在身上的飾物叫珞。瓔珞的貴賤,要看各人的身分地位及經濟環境以分別的。如現在的人,喜以鮮花結成花串,掛在頸上以為裝飾,或以珠子穿成一串,掛在頸上以為裝飾,均可名為瓔珞。現在無盡意所供養的瓔珞,是以眾寶珠所串成的,單說寶珠,是指摩尼寶珠而言,現說眾寶珠,是指一切珍珠寶貝,亦即上文說的七寶。正因瓔珞是眾寶珠所串成的,所以特別貴重,價值百千兩金。

在這段文中,有句特別值得注意的話,就是受此法施珍寶瓔珞。因為無盡意所供養的寶珠瓔珞,明明是財物,應該說為財施才對,為什麼說為受此法施?財施是有形的物質,法施是無形的真理,二者是絕對不同的。現在我們要問:無盡意從頸項上解下來的寶珠瓔珞,究竟是財物?抑或是什麼?佛經所說瓔珞,常是代表功德,所以寶珠瓔珞在此,就是代表種種功德。

無盡意在行菩薩道的過程中,已經積集了無邊的法寶功德,莊嚴自己所證得的清淨法身,所以這裏說的頸項,是代表所證的真如法身,而此真如法身,是用種種清淨功德所莊嚴的。現在從頸項上解下寶珠瓔珞,是即表示菩薩雖證法身,而不安住於法身,從法身中示現化身,來到世間度化眾生,現在以此無盡功德,一心供養觀音菩薩,所以名為法施而不名為財施。

無盡意聽佛介紹觀音菩薩成就種種功德,而自己本身亦成就無量無邊功德,可說二大菩薩已得心心相印。佛要無盡意一心供養,想到觀音已成就種種功德,根本不須要財物供養,所以就以自己所積聚的功德,本於一念恭敬,誠心誠意的去供養,這才是最上供養,才是真正供養。

或作這樣的解說亦可,就是所供養的雖屬財物,但當正在供養之時,決不在這上面著相,了達所謂三輪體空,根本沒有實在能施的人,沒有實在接受佈施的人,亦沒有中間所佈施的財物,所以雖終日實行佈施,而絲毫不居佈施的功德,且認為我這樣做,是自己本分內的事,因而即財佈施而轉為法佈施。吾人發心佈施,財施即為財施,是因發心佈施以後,牢牢記著佈施這件事,不能做到三輪體空這個程度,所以不能即財施而為法施。

同時,還可作這樣的說,就是無盡意供養寶珠瓔珞,不是為自己求功德的,而是為眾生求福德的,如為自己求功德的話,這功德就是屬於有漏功德,不能成為無漏的清淨功德。因為是為眾生求福的,所以將此供養功德,回向法界一切眾生,使諸眾生同樣得到這功德利益,所以能即財佈施而轉為法佈施。我們眾生不同,不論做了什麼功德,總認這功德是自己所有的,不肯與諸眾生共用其利,好像給了眾生,自己就有所缺少,故不能即財施而為法施。

眾生所以不能無相佈施及回施眾生,因為以為這是實有的,而不知道能如此做,所得功德更多更大;菩薩深深的瞭解這點,所以能不著相行施而又回施眾生。無盡意是位大菩薩,通達財法二施等無差別,故即財施而為法施。

有以無盡意所供養的瓔珞,是代表智慧,而以觀世音所成就的功德,是代表慈悲,悲智為每一菩薩行者所共具有的,但經中往往以某一功德,為某一菩薩所特有,如觀世音以悲為他的特德,無盡意以智為他的特德,現在無盡意以其所特有的智慧,奉獻給具大慈悲的觀音,因而使得觀音悲智交融,上求下化,運用自如,所以稱為法施。

無盡意誠心供養觀世音,而觀世音卻不肯接受,這是什麼道理?就世俗說,珠寶是人人所愛的,沒有的時候,千方百計去求得,如果有人送你,怎會不肯接受?眾生所以不斷的在追求珠寶財物,是由貪欲的驅使;觀音菩薩早已遠離了貪欲,那裏還會隨便接受別人的供養珍寶?是以不受。就佛法說,觀世音固然具有無盡意的智慧,無盡意亦同樣具有觀世音的慈悲,每一大菩薩都是悲智具足的,還有什麼與及受可說?觀世音菩薩深深瞭解這點,所以無盡意雖誠心誠意的供養,但觀世音卻很客氣的婉拒接受。

無盡意菩薩見觀世音菩薩,不肯接受他的瓔珞供養,於是又很誠懇的稟白觀世音菩薩言:仁者!我們的供養是很誠意的,請您我等沒有種種功德莊嚴自己的原,慈悲接受此微分的瓔珞供養,使我們略為培植一點功德!從無盡意的再度請求,可知無盡意的發心供養,不是專門為自己的,而是為了一切眾生。因無盡意見到眾生在生死中受苦受難,就是由於過去沒有培植福德,現在你觀世音如不慈悲接受我們供養,那眾生在未來世中,豈不苦難更多?因此請求接受供養,亦唯有如是為眾生發心供養,才是真心供養。

己三 能修供養

爾時,佛告觀世音菩薩:當湣此無盡意菩薩及四眾、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侯羅伽、人非人等故,受是瓔珞。即時觀世音菩薩,湣諸四眾及與天、龍、人非人等,受其瓔珞,分作二分:一分奉釋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寶佛塔。

無盡意誠心供養,觀世音婉拒接受,在此情況下,要供養的供養不到,當會感到異常失望!不過在此還須知道的,就是觀世音菩薩來此娑婆世界教化眾生,即單純的以教化眾生為目的,決不含有其他的絲毫副作用,當更不會指望別人供養自己。現在無盡意受釋尊的勸告發心供養,在未得佛陀勸告接受之前,觀世音菩薩自不可隨便的接受。

釋尊深知觀音的用心,所以當,大聖陀就來觀世音菩薩說,你應當湣此無盡意菩薩及四眾、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侯羅伽、人非人等故,受是瓔珞。這些眾生,在娑婆世界,都很苦惱的,因從來很少種諸善根,培諸福德,現無盡意代表眾生發心供養,亦如自己缺少福德善根,如觀音菩薩不肯接受,豈非令眾生長夜於貧窮困苦中,永無培植福德善根的機會?為令眾生培植福德善根,所以佛陀特令觀音接受供養。

在聞佛慈悲勸告的候,觀世音菩薩立刻懷著「湣諸四眾及于天、龍、人非人等的心情,接受其無盡意代表眾生所供養的瓔珞

于此所應特別注意的:上面佛要觀世音接受瓔珞,不但要他湣念四眾及天龍八部,亦複要他湣念無盡意菩薩,現在觀世音表示接受瓔珞,只說湣念四眾及天龍八部,未說湣念無盡意菩薩,這是什麼意思?佛比菩薩高一級,在佛的立場,固然可說湣念無盡意菩薩;觀世音與無盡意,都是一生補處的大菩薩,彼此的地位是相等的,在菩薩的立場,觀世音說話,就要有分寸,不能說湣念無盡意菩薩。因為這個緣故,所以只說湣念四眾及天龍八部。

觀世音菩薩,為了聽從佛陀的勸告,為了湣念四眾及天龍等,將無盡意所供養的瓔珞接受過來,但觀世音菩薩並未將之據為己有,立刻把它分作二分:一分奉釋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寶佛塔

經文至此,可說已經講完,但其中還有深義,必須再略為說明:

觀音最初不接受供養,後經佛陀勸告接受此瓔珞,是為不受而受,以佛法的理論說:不受,是顯示性空;而受,是顯示緣起。所以不受而受,乃是即性空而緣起的意思。觀音接受後,立刻轉伸供養,等於未受,是為受而不受,以佛法的理論說:受是顯示緣起,不受顯示性空,所以受而不受,乃是即緣起而性空的意思。可見在這文中,實包含了性空而緣起,緣起而性空的甚深義理。即緣起而性空,就是一般說的妙有真空,亦即心經說的色即是空;即性空而緣起,就是一般說的真空妙有,亦即心經說的空即是色。觀音菩薩契入畢竟空寂性中,不再執著一切諸法有實自性,所以即將瓔珞分作二分,供養現在的釋迦佛與過去的多寶佛,自己仍是不受。

釋迦牟尼佛,是娑婆世界的教主,亦即現在佛,應當要供養,是不用說的。可是釋迦牟尼是什麼意思,還得略為一談。釋迦,是種族名,義譯能仁;牟尼,是聖者德,義譯寂默。所謂能仁,代表佛陀利他的所有慈悲,謂具拔苦與樂的仁慈,而又有積極利他的才能,是為能仁之義。所謂寂默,代表佛陀自利的甚深智慧,謂具廣大無邊的智慧,以之破除煩惱而獲自利,是為寂默之義。實行仁慈,是顯佛陀的入世度生,寂靜默照,是顯佛陀的出世空寂。從這釋迦牟尼四字之義,我們可以看出佛是怎樣的自利利他並重,又怎樣的統一世出世間的兩面。

多寶佛是過去佛,怎麼會出現在法華會上的?其因緣也得略為說明一下:據法華經告訴我們:當釋尊在靈鷲山說法華經,說完正宗分,將要講流通分時,忽有一寶塔,從地下出現於空中,塔中安置多寶佛的舍利,塔中並且發出很大的音聲,讚歎釋迦牟尼世尊所說的法華經,都是真實不虛的。如該經見寶塔品說:爾時佛前有七寶塔,高五百由旬,縱廣二百五十由旬,從地湧出,住在空中,種種寶物而莊校之....爾時寶塔中出大音聲歎言:善哉!善哉!釋迦牟尼世尊,能以平等大慧教菩薩法,佛所護念妙法華經,為大眾說,如是!如是!釋迦牟尼世尊,如所說者,皆是真實。接著又說:爾時佛告大樂說菩薩:此寶塔中有如來全身,乃往過去東方無量千萬億阿僧祇世界,國名寶淨,彼中有佛,號曰多寶。其佛行菩薩道時,作大誓願:若我成佛滅度之後,於十方國土,有說法華經處,我之塔廟,為聽是經故,湧現其前,為作證明,贊言善哉!由於這種因緣,所以當佛說法華經時,多寶佛為實現其弘願,佛塔即從地湧現,為釋迦牟尼佛而作證明。

在當時法會中,有過去多寶佛,有現在釋迦佛,佛佛是道同的,觀音菩薩轉伸供養,不能單供養那一尊佛,所以分作二分:一分奉釋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寶佛塔。

戊二 應問結答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自在神力,游於娑婆世界。

到此應問結答,佛又叫聲無盡意說:觀世音菩薩,有我上面所說的如是自在神通威德之,而游於娑婆世界教化眾生。

講到自在,有所謂四自在、六自在、十自在之說,但最重要的,不外身心二大自在。如身能夠進退無礙,名為身自在;如心能夠遠離系縛,對於一切通達無礙,名為心自在。法華經序品說:盡諸有結,心得自在,是心自在義;唯識演秘中說:施為無擁,名為自在,是身自在義。講到神力,就是神通力,有人對這三字作這樣的解說:神為妙用不測之義,通為通融自在之義,力為力用之義。綜合自在神力四字,就是不假作意,任運現前,神妙莫測的意思。如是自在神力,是指前文所說現三十三應身,作十九說法,教化救度各類不同眾生而言。

游於娑婆世界與前游諸國土,是彼此互影的:即前說游諸國土的時候,並不是不現身於此娑婆世界,現在說遊此娑婆世界時,亦不是不赴感于十方諸國土,但因觀音菩薩與娑婆眾生特別有緣,又因娑婆濁惡,菩薩大慈大悲,特別常時遊化,所以我們應對觀音特別尊重恭敬供養。

甲二 偈頌合顯

乙一 重問得名所以

爾時,無盡意菩薩以偈問曰:世尊妙相具,我今重問彼:佛子何因緣,名為觀世音?

本品長行,在前已經講完;本品偈頌,現在繼續來講。長行,是以散文的體裁宣說的;偈頌,是以韻文的體裁宣說的。佛所說經,大都具有這兩種體裁的。如法華經的二十八品,只有最後普賢菩薩勸發品沒有偈頌,其他各品是都有偈頌的。不過什公所譯的法華經,未將普門品的頌文譯出,後來有一位闍那笈多,將這偈頌譯出,其後諸師認為這是梵本所有的,於是就將此偈,補在什公所譯長行普門品之後,合成完整一品。所以現在流通的法華經之普門品,都有此偈頌,因而依此頌文,略為加以解釋。

偈頌是對長行講的,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的差別,但必要四句,方可為一偈。梵語叫做偈陀,中國譯為應頌,華梵兼舉,故稱偈頌。不過分而言之,亦有兩類差別:一是單獨結句以演法義的,在十二部經中稱做伽陀,譯為孤起頌,或名不重頌;二是對前散文所說經義而在重結伽陀句,在十二部經中稱做祇夜,譯為應頌,或名重頌。現在本品的偈頌,就屬重頌的一類。所以名為重頌,亦有兩個意思:一是為了後來法會的聽眾,亦得簡略的聽到, 前面, 散文所曾說過的;一是為了對前所說未甚瞭解的聽眾,亦能因此而得瞭解並易於記在心中。

爾時,是指佛陀說完長行的時候。無盡意菩薩,就在這個時候,複以偈於佛

世尊,為佛的十種通號之一,受世出世間的一切凡聖之所共尊而得名的。獲得無上正覺的世尊,與普通凡夫是不同的,是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所以說為妙相具。具諸妙相,在提婆達多品,說為微妙淨法身,具相三十二,以八十種好,用莊嚴法身;在藥王菩薩本事品,說為容顏甚奇妙。佛的具諸妙相,一般都是約應化身說,而提婆達多品說法身具相,這是值得注意的一點!法身是不是具相,學者間有諍論的,現在不去深說,因為說來話多。至於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屬煩瑣的名相,自不必一一的列出。主要的有:足下千輻輪相,胸前卍字相,眉間白毫相,頂上肉髻相等。相好不是偶然得來的,是由修諸福德所得的。所以有兩句話說:三祇修福慧,百劫種相好。而且每一相好,須要百福培成,不是簡單的事!吾人如要得到相好,只要如法的實踐德行,就可如願以償,因為這是修成的,不是天生的。

無盡意重問佛陀:彼佛子是以何因緣,得名為觀世音?頌中的彼及佛子,都是指的觀世音菩薩。佛子,本是信佛學佛者的通稱,如所說的四眾、七眾,都可稱為佛子,但這裏是專指觀音菩薩說的。不過嚴格說來,佛視眾生等同一子,是則法界一切眾生,都稱佛子亦不為過。但分別來說,亦有所謂嫡子、庶子之別。依大乘佛法說:二乘人為佛的庶子,是不能繼承如來家業的;菩薩乘是佛的嫡子,能紹隆佛種擔荷如來家業的。是以真正堪稱為佛陀嫡骨兒孫的,唯有自利利他弘法度生的菩薩。觀音是位大菩薩,當有資格稱為佛子。要知佛陀出世,完全以弘法度生為家務事業,除了弘法度生,沒有別事是佛所要做的!我們現在既是佛子,就當如佛一樣的弘法度生,擔當如來所應擔當的事業,如為人子者繼承保持父母的事業一樣。做了佛弟子,不能做佛化事業,而只是以應酬佛事為終身事業,不特對佛為不孝,亦辜負了自己做個佛子。特別是在現在這個時代,人類正需要佛法的救濟,為佛子者,更應積極負起弘揚佛法的工作,以免世界人類毀於氫氣彈的威力之下!因此,我望有心紹隆佛種,不令斷絕的真正佛子,應知本身責任的重大,一致起來為佛法為人類為眾生,努力做佛化事業!

乙二 合顯得名遊化

丙一 顯得名所以

丁一 總標

具足妙相尊,偈答無盡意:汝聽觀音行,善應諸方所,弘誓深如海,曆劫不思議,侍多千億佛,發大清淨願。我為汝略說,聞名及見身,心念不空過,能滅諸有苦。

無盡意用偈向佛請問,具足妙相尊的佛陀,也就以偈答無盡意說:我來略說觀音菩薩所修的門,不是如一般人所想像那樣簡單的,而實在是微妙不可思議的。觀音所行的各種法門以及所得的各種功德,為什麼不說觀或說視而說為聽?這在前面解釋觀世音之所以得名觀世音,已經說過,由於菩薩的六根互用之故,現在不再重說。

由於觀音在修不可思議的行門中,已經獲得不可思議的威德神通之力,所以能夠于普應諸方所。這裏說的諸方所,是指的十方國土,意謂觀世音菩薩,本于三十三應身,應現於任何一個國土中,亦即在每個世界的每個角落,都有觀音菩薩的示現,上面說的無刹不現身的這話,亦可作為善應諸方所的注腳。不但在空間中,無一世界不現,就是在時間中,亦無一時間不現。

觀音能夠做到無刹不現身的這個程度,是由於他過去開始發心的時候,曾經發過其深似海這樣的弘誓,所以說弘誓深如海。弘是廣大的意思,誓是制約的意思,就是本著自己所立的大願做去,不論在怎樣的艱難困苦下,都不因遇到任何阻礙與挫折,放棄自己立願所要做的一切。法界次第下,有這樣幾句話:廣普之緣,謂之為弘,自製其心,名之曰誓,志求滿足,故曰願也。一個立志發願的人,如不自製其心,非要這樣去做,難免會要退敗下來。唯有本百折不撓的精神,於發誓立願以後,一心專志的向前奮鬥,在未滿足志願以前,決不甘休。

什麼才算弘誓?在佛法說,唯有度生的大誓願才是。但度生亦不是度一兩個眾生或少數眾生,而是普度一切眾生。如金剛經說:所有一切眾生之類....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是為真正的弘誓大願。觀音在凡夫位中初發心時,曾發十二大願,如說:觀音大士,悉號圓通,十二大願誓弘深,正好作此弘誓深如海的說明。所以一個真正菩薩行者,不但有他們所應共立的通願,亦有他們各自所立的別願,如觀音的十二大願,固然是別願,就是釋迦的五百大願,彌陀的四十八願,藥師的十二大願,都是約個別的誓願說的。

發了菩提心,立了弘誓願的觀音大士,不是在一天兩天之間,就完成其廣大誓願的,而是經過不思議的塵劫,精進勇猛的實踐菩薩行,才到達現在一生補處的地位,所以說曆劫不思議。劫在印度,叫做劫波,與刹那相對的。刹那,代表最短的時間;劫波,代表最長的時間,而這長時間,不能以通常的年月日時來計算它的。劫波,又譯大時,如智度論第十八說:大時名劫。向來分有小劫、中劫、大劫的三類。觀音自行化他所經歷的時間,不是一劫兩劫,三劫五劫,可為我人心思口議所能測度到的,而是經過塵點之劫,不是我人所能思議得到的。

觀音菩薩經歷不可思議的塵沙之劫,廣修菩薩大行,其所經歷的時間當然是很長的,正因實踐菩薩行的時間極長,所以所奉事的佛也就多到百千萬億,如金剛經說: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因此頌說侍多千億佛。諸佛出世,菩薩所以侍奉,一因菩薩是要常隨佛學的,雖說佛佛道同,但每尊佛的度生方便,畢竟是有所不同的,所以菩薩不得不事奉佛而隨之學習。二因菩薩是要助佛揚化的,雖千萬億佛出世,菩薩不得不事奉在佛的座前,聽候諸佛的遣使,以助諸佛的宣揚法化。

侍佛既然很多,積行當然亦勝,所以所發的願,亦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絕對不含有其他不純正的雜念在裏面,是為發大清淨願。吾人立願,如果純為個人謀求發展,那不但內心早就已不清淨,且由願力的推動,而表現于行為的,自亦不是純潔的。菩薩立願的動機,向上看,所求唯有佛道,向下看,所求唯在度生,因而身語意三業的一切活動,或暫時的遠離一切煩惱惡行的垢染,或永遠的遠離一切煩惱惡行的垢染,所謂三業無過,名為清淨,才是真正的清淨大願,亦唯有這樣的清淨大願,方能應身一切國土,普遍救度一切眾生。

通理法師說:曆劫二句,顯自修行勝;言菩薩因地修行,所曆之劫,已至不可思議;所侍之佛,已至多千億數,其行可謂勝矣。那末,發大清淨願,當然是顯所發願勝。願大、行大、供佛多,源長流遠,根深蒂固,所以具有如是普門示現的應化身,施大無畏,不可思議的妙力,猶如水漲船高,泥多佛大,這是釋迦佛讚歎觀世音菩薩不可思議的妙力。因此,觀音菩薩的若行若願,都是不可思議的,都是值得讚美的,因他不是自身要這樣做的,實是為了眾生才這樣做的,為了一心教化眾生令得解脫,以致犧牲自己去證覺最高無上的佛果。

佛又進一步的對無盡意說:上面我雖為你說了觀音菩薩的自他行願,現還要為汝的說一說觀音菩薩的化他之行。觀音是位大慈大悲的菩薩,無時無刻不關懷我們眾生,因此,我們不論是聞名及見身,乃至心念菩薩,都會得到菩薩的感應,而致於空過的。通理法師說:聞名必稱,以口業為感;見身必禮,以身業為感;心念必觀,以意業為感。三者皆能致應,故不空過。有人以為口頭稱名,身體禮拜,心念思惟,是無意義的浪費時間,沒有一點實益的,這是絕大的錯誤,亦是沒有宗教信念的過失!

能滅諸有苦者,這就是顯示聞名、見身、心念所得的殊勝利益。諸有,簡單的說,是指欲有、色有、無色有的三有;處中而言,是指五趣雜居地、離生喜樂地、定生喜樂地、離喜妙樂地、舍念清淨地、空無邊處地、識無邊處地、無所有處地、非非想處地的九有;詳細分析,是指三界二十五有,即四洲四惡趣,六欲並梵天,四禪四空處,無想及不還。統稱為有者,約其有因有果,因果不昧說的。平常我們把有,當著存在的意思講,即三界內的每個有情生命體,雖沒有實在自我可得,但緣起和合的假相,的確是存在這個世間的,所以說名為有。

二十五有的不同生命體,從世間的觀點去看,當然是有苦樂懸殊差別的,如天上是極樂的,地獄是極苦的,人間是苦樂參半的;可是,從佛法的觀點來看,三界二十五有的眾生,同在生死苦海中,沒有那個不受苦痛逼迫的。苦以逼惱為義,通常說有八苦,現依智度論第十二,略說二種苦:一、內苦,是指身體上的四百四病苦,心理上的憂愁嫉妒等苦;二、外苦,是指惡賊虎狼等的加害之苦,風雨寒熱等的災難之苦。不論內苦外苦來逼,只要收攝三業,一心稱名、身禮、心念,就可得到菩薩感應,滅除二十五有的諸苦以及各項的厄難,而得身心的究竟解脫!

丁一 別顯

戊一 能免三災

假使興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觀音力,火坑變成池。或漂流巨海,龍魚諸鬼難;念彼觀音力,波浪不能沒。

從此以下,重頌觀音菩薩的救災救難。這兩頌,是明能免火災、水災、風災的三災。

假使在這世間,有這麼一個對你起陷的心,而且真的把你推落大火坑裏,以期結束你的生命,那你這時不必對他生起惡念,只要你能稱念彼觀音菩薩聖號,就可得到菩薩威德神的惑應,就可使你所落進去的大火坑,頃刻之間變成清涼,令你不會受到毫末的傷害。華嚴經入法界品說:摩羅耶山,出旃檀香,若以塗身,設入大火,火不能燒。世間的旃檀香木,尚且有這樣的力量,何況菩薩的行願之力?高僧傳說魏時有位法力法師,發心修塔起舍,出外募化,得麻一車,行至澤中,忽逢野火,恰巧這時,法力法師倦極而眠,待火燒到他的身邊,才被煙火薰醒,立即稱念聖號,剛將一個觀字說出口,還沒念到世音兩字,風就應聲而轉,火亦隨之熄滅,可見念觀音聖號的效力。至於火是嗔火,前面已說,不必再贅。但亦有以火坑,比喻惡趣。如說:三惡火坑,臨終欲入。一個人生前造了罪惡,到了臨命終時,當然會要墮三惡道的,可是正在這個時候,如能一心稱念觀音聖號,仰仗觀音慈悲威德之力,立即轉三惡趣而上生善趣,甚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觀世音大悲陀羅尼說:我若向火湯,火湯自消滅,亦即是這意思。

被人推落火坑,而不對人生起惡念,這在有宗教修養的人才能做到,普通一般世人,不說你要致他死地,他要和你拚命,就是有點稍微不如他意,他亦會想辦法要來報復你的,所以做人最好要有宗教的信仰和宗教的修養。

者有人乘船橫渡海洋,當船進入海洋之中,忽然遇到狂風暴浪,將船漂流巨海打翻而人跌入海中,這是多麼危險的事情!因為不但水深無以自拔,而且還有龍魚羅刹諸鬼的災!說老實話,這時不被淹死,就葬身魚腹中,很少獲得生存的機會!當此千鈞一髮之際,你如能夠稱念彼觀音菩薩的聖號,那你就可仰仗觀音菩薩的威神之,令諸波浪不致將你沒於海底,所以說波浪不能沒。當知這裏說的巨海,是指無邊生死大海,龍魚諸鬼,是指吾人內心煩惱。煩惱在吾人心中興風作浪,致使吾人永遠漂流在生死海中,不得到涅槃彼岸的那邊!

從事相上,舉一二感應來說:在清朝順治年間,有位秣陵姓劉的,發心朝禮南海普陀,舟中發願得見菩薩,那知後來忽遇風濤,船覆劉入水中,可是人雖在水,但眼前所見的,四周都是紅光,而且有一僧人,帶他回家裏去,在剛到家時候,僧人就失所在。當知這個僧人,就是為搭救劉君而示現的觀音菩薩!

比丘尼傳中,說晉時有尼法名令宗,首于冀州,因念聖號,得免賊難。晚上到達孟津,因為無船可度,乃更虔念聖號,忽有一白鹿來,下涉河流,宗隨鹿行,竟不沾濡,因得到家。當知白鹿,亦是觀音示現來救令宗的!

戊二 能脫八難

己一 怨賊刑戮難

或在須彌峰,為人所推墮;念彼觀音力,如日虛空住。或被惡人逐,墮落金剛山;念彼觀音力,不能損一毛。或值怨賊繞,各執刀加害;念彼觀音力,鹹即起慈心。或遭王難苦,臨刑欲壽終;念彼觀音力,刀尋段段壞。

須彌,又名須彌樓,亦名蘇迷盧,中國譯為妙高。因為此山是七寶所成的;所以稱妙;因為此山高出七金山上,所以稱高。在大海中,據金輪上,日月之所回泊,諸天之所遊舍,七山七海,環峙環列,四面各有一色:東面是黃金色,南面是琉璃色,西面是白銀色,北面是頗梨色,而且不論那一方面,其水都同山的顏色一樣。此山之高,計有八萬四千由旬,入水四萬二千由旬,出水四萬二千由旬,是娑婆世界的中心。其實,佛經所說的須彌山,就是現在的喜馬拉雅山,這確是世間唯一的高山。

佛說:設有人立在須彌山的最高,突然被人把他推倒山下面去,不用說,這個人非致粉身碎骨不可,絕對不會有再生的希望,所以說為入所推墮。但若正在這個時候,被人推墮的人,虔誠稱念彼觀音菩薩的聖號,就可得彼觀音威的加被,如日虛空中安一樣,不致跌落下去一命嗚呼!推你下去的人,不是你的怨家,就是謀財害命的盜賊;被推的人得以不墮,全是觀音威力的加持。脫此怨賊之難,所以特別要約須彌來說,因為妙高山王,上臨空際,下瞰大海,救難是很不容易救的,在這絕頂高峰都能去救,其餘的地方得到觀音的救濟,自更是不成問題的。

廣信府志,載有這樣一個事實:宋朝的時候,有人入山採取銅礦,掘洞至於深不可測,以致該山將欲崩倒,正在這個時候,忽有一女提籃盛金魚一條來賣,在坑中采銅的人,聽到女人賣魚的音聲,大家爭先恐後的出來,到所有工人都走出山洞,其山立即崩倒,而賣魚的女人,不知那裏去了。待大家驚魂甫定,始知這是觀音來救度的!

須彌高山,在此是喻我慢高山。人生世間,沒有那個沒有貢高我慢的存在,這從人們自恃淩他的態度,可以明白看出來的。我慢之山最高的人,往往睨視一切,沒有什麼人在他眼下的,自以為是最了不起的,所以始終要想保持自己最高的地位。一旦感覺到什麼不如意,不為大多數人之所尊重時,就又自暴自棄的自甘墮落,等於被人推下須彌峰一樣。所以做人不要自高自大,而應多所自謙。如能常念觀世音,就可安然的坐在自己本位上了!

者有這麼一個人,殘暴的,在後面不斷的追,逼得他無路可以逃走,結果,墮落金剛山下面去,不用說,這是非常危險的,生命很難保存的;但若就在這個危急關頭,被人追逐的人,情急智生,懇切至誠的稱念彼觀音菩薩的聖號,就可得彼觀音威的加被,使其生命體上的發膚,不致受到毫末的損傷,所以說不能損一毛

金剛山是中國話,印度叫做斫迦羅。依起世經說,在諸餘大山及須彌山王之外,另有一座大山叫做斫迦羅(亦有譯為鐵圍山的),高六百八十萬由旬,縱橫亦六百八十萬由旬,彌密牢固金剛所成,很難予以破壞摧毀,所以名為金剛山。但若其他東西觸及金剛,倒是很快就毀壞的。

最極堅固的金剛山,不要完全看成是外在的山,而是指內在的我執說的。依佛法看,最難打破的,無過於眾生的我執。雖分別我執,在一登初地,便能完全頓斷,但俱生我執,是任運而起的,是最極微細的,初登地時,還不能解決它,要在修道位上,修習生空智觀,才能逐漸斷除,所以喻如金剛。正因眾生的我執堅強,所以圍繞在我執左右的煩惱惡人,經常的在推動我人向懸崖絕壁的險路上走,終而從我執山上,跌落到惡趣中去,受諸痛苦!

世間有這麼一個人,忽然遇很多的敵以及很多的盜,首先將他一圈一圈的圍住,使之沒有辦法逃脫,然後各再以手裏著的一把,欲對他以殺,不論怎樣,這個人是很難得以死裏逃生的。可是就在這個時候,你如稱念彼觀音菩薩的聖號,就可得觀音菩薩的慈加被,使他們不但不再有殺你的念頭,而且立刻生起慈悲心來,對你發生極大的好感,所以說鹹即起慈心

在此,說個事實:民國初年,我國江蘇揚州邵伯李家莊地方,有位大善人,姓李名國琚。不論地方發生什麼事情,只要他的力之所及,都設法予以有力的幫助,務必使事情獲得合理的解決。不幸,一次盜賊闖進他的屋裏,要想搶劫他的錢財。李大善人見賊進來,從容不迫而又極安然的對賊說:你們生活困難我不知道,以致未能和你們略結善緣,今天難得你們來到敝舍,如果有什麼需要,我當盡力貢獻,不過現在你們太辛苦了,想來這麼晚還未用過晚餐,現在先請你們用餐,聊表我的一點微意。盜賊聽到李善人這麼說,雖然吃了他的東西,但不好意思再要他的財物,而且受了李善人的偉大精神感召,從此不再做打家劫舍的勾當,而做一個改邪歸正的好人了!

當知這裏說的怨賊,誠如前面長行所說,不是外在的賊,而是內在的賊,如劫功德法財的煩惱,固然是內在的賊,就是見聞覺知的六根,亦是內在的賊。外在的賊容易防範,就是劫奪,亦不過是屬身外之物;內在的賊卻很難防,而且所盜取的,是屬積聚的法寶,使我們在生死苦海中,永遠做個貧窮孤陋的人。所以做人,特別是做個學佛的人,外賊是不必怕的,如有李善人的精神,不特不會受到怨賊的迫害,而且轉化他們成為好人;值得我們可怕的,是自己內心中的賊,這個內賊,不但使我們長時期的在生死海中流浪,且更會迫我們走上危險的三惡道去。

有這麼一個人,犯了國家的法律,要受法律的制裁。在過去專制時代,所謂朕即是國家,國王本其無上的權威,要怎樣的給你治罪,就怎樣的來處罰你,所以說遭王難苦。當國王下令使劊子手來殺你的頭,而你在臨刑欲壽結的時候,你如能夠誠心誠意的念彼觀音菩薩的聖號,就將得到觀音菩薩的威加被,使劊子手所拿的一把刀,立刻一段一段的變壞,不能損害你的身體一絲一毫,所以說刀尋段段壞。頌文的字,在這兒當立刻的意思解。臨刑應該壽終,結果沒有死亡,這不是觀音慈力加被是什麼?

法苑珠林十七,有一事實記載,雖不關於王難,但可作此注腳:謂有一位道集法師,在壽陽西山遊行,不意為二賊所得,系縛在一棵樹下,在賊將要殺他時,自知掙扎沒有用,唯一心念觀世音,直念至死亦不止。結果,賊雖用刀不斷的砍他,而他始終不受損傷,劫賊看到這樣,不禁害怕逃走,而道集法師亦即獲得解脫!

法苑珠林十七,還有一說:謂有法禪法師,在山上行走時,忽然遇到凶賊,自知難免一死,立即虔念觀音,賊雖挽弓向法禪行者射去,但箭始終無法放出,於是賊就投弓於地,立刻逃得不知去向,法禪法師得以安然無恙!

己二 枷鎖毒藥難

或囚禁枷鎖,手足被杻械;念彼觀音力,釋然得解脫。咒詛諸毒藥,所欲害身者;念彼觀音力,還著於本人。

有這麼一個人,不知是犯了國家的法律,還是為盜賊之所擄獲,結果,被幽囚禁閉起來,而且披,甚至用手鐐腳拷加在身上,使你完全失去自由,所以說手足被杻械。扣在手上的叫做杻,套在腳上的叫做械。在這時候,你如能夠稱念彼觀音菩薩的聖號,就可仰仗觀音菩薩的威加被,使其無形中釋然而獲得解脫!釋然,是散開的意思。

法苑珠林十七,記一事實;謂我國晉朝時代,有一河內人名竇傳。當時並州刺史高昌與冀州刺史呂護,各自擁兵自重,彼此不相和睦。竇傳在高昌下麵做官,遣騎襲擊呂護,不幸為其所俘,執同伴六七人,共同系在一牢獄中,枷鎖防範甚嚴,克日就要殺害。沙門支道山,時在呂護的營中,而與竇傳相識,聽說他被俘虜,而且就將刀殺,特走來監獄地方看他,並且隔戶互相談話。竇傳對支道山說:我現在遇到這樣的危難,你有什麼辦法可以救我?支道山說:這我沒有什麼特別辦法,只要你至心稱念觀音聖號,一定會得到菩薩的感應。竇傳過去亦曾聽說觀音的慈悲,現在經支道山這麼一說,立即專心一意的稱念觀音聖號,經過三日三夜的至誠歸命稱念,看看自己身上的鎖械,好像有點異於尋常,並且覺得略為松解,用手試推一推,忽然離開身體。竇傳複又至心禱告說:我蒙菩薩的慈護,已令桎梏得到自解,但與我同系的人還有很多,我不忍心獨自離去,懇求菩薩慈悲普濟,使同獄的人都得免於囚禁之難!禱告完後,再去牽挽其他的人,他人亦次第的解除枷鎖,好像有人從旁割截一樣。於是大家開戶,共同走了出去,沒有一個看守的人發覺到,因而出了城外,得免枷鎖之難!

枷鎖以及杻械,長行亦曾說過,是指名韁利鎖等說的。從表面看,世間一些沒有被幽囚禁閉的人,似乎可作一切的自由活動,根本沒有受到任何的束縛,殊不知事實並不真的這樣。試看,有名譽的人,為了保持他的名譽,終日恐怕名譽喪失,這不是被名譽的枷鎖縛住是什麼?再看,有錢財的人,為了求得錢財更多,終日在盤算怎樣使財富累積,這不是被財利的枷鎖縛住是什麼?所以生存這三界裏的眾生,根本就是被三界之所囚禁,從來沒有獲得自由過!現在如能稱念觀音菩薩的聖號,體念觀音菩薩的大慈大悲,不再在名利場中追逐,就可釋然得解脫了!

接著,再說能脫毒藥難。咒詛是最不正當的害人行為。印度有一類外道,能念一種惡咒,以之咒殺自己所要殺害的人,如念起屍鬼咒,亦即毗陀羅咒,令鬼起而殺人。還有畫符焚燒以咒自己所不喜歡的人,或者紮個稻草人來射殺以期自己的仇人死去,都名咒詛。毒藥,指那服了會得喪身失命的,不是一種兩種,所以叫做諸毒藥。不論是用惡咒來咒詛你,或者是用毒藥來毒害你,其目的都是想要傷害你的身體,所以說所欲害身者。正在這個時候,你如誠心稱念彼觀音菩薩聖號,就可仗觀音菩薩的威加被,結果,不但不會傷害到你,而且還著於本人,使他自己受到損傷!

先說一個事實,再論經中意趣。過去有個蔔神的人,名字叫做賴省幹,用心是很邪惡的,為使他的蔔神靈驗,在他家中特供一個妖物,每年到江浙地方來拐騙童男童女,帶回去祭祀那個妖物。後來有一女童,被他引誘帶回,囚在一間屋裏,當時神棍,哄騙那個女童,要她沐浴更衣,以待妖物來吃。可是這位女孩,由於過去宿根,平時知道念觀音菩薩,所以這個時候,唯有一心稱名,到了深更半夜,在她住的房內,天窗忽然開啟,妖物的兩隻眼睛,如電炬一般的,自窗進入房內,女孩雖極驚怖,但仍一心稱名,念呀念的,女孩口中,忽亦發出光來,射到妖物身上,妖物觸到這光,立即從窗跌下,女孩急呼救命,磁巧屋外有巡警經過,聽到有救命的聲音,即刻就走進房內,看看發生什麼事情,原來是一條大毒蛇,僵死在女孩旁邊。巡警偵悉賴省幹是個大壞人,乃把他逮捕送到官廳裏去,治他騙人害人的應得之罪!當知這就是一般人說的害人反害己,亦即本經這裏說的還著於本人。所以人生在世,寧可自己吃虧,千萬不可存有害人之心,不然的話,害人不一定害得到,而自己首先遭殃,這是何苦哩!

在譬喻經中亦有類似這樣的事實說:有個在家學佛的居士,最初受持五戒,後因年齡衰老,對戒多有忘失。當時山中有個口渴的梵志,曾從居士乞求淨水,但因居士田事忙碌,沒有能夠立即供給,於是梵志憤恨而去。然這梵志不是簡單的,能夠起屍使鬼,乃招一個殺鬼來,對殺鬼說:彼清信士侮辱我,你可替我去殺他。山中有羅漢知道這事,立刻到田家對居士說:今晚你早把燈點起,精勤勇猛的誠歸三寶,誦守口莫犯的偈頌,且慈念一切眾生,那你就可得到安穩。居士受了羅漢的開示,通宵念佛誦戒,結果鬼不能害。但是鬼神之法,人要他去殺,他立即去殺,但如被殺的人,有不可殺的功德,法當卻殺那使鬼的人。於是鬼生嗔恚,欲去殺害梵志。羅漢知道這事,又去掩蔽梵志,令鬼不能得見。因為如此,居士由斯悟道,梵志由斯得活。假定不是羅漢,豈不又添冤鬼?

圖書集成神異典一百六卷引東坡居士曰:觀音慈悲者也,今人遭咒詛,念觀音之力,而使還著於本人,則豈觀音之心哉?今改之曰:咒詛諸毒藥,所欲害身者;念彼觀音力,兩家總沒事!有對這批評說:東坡雲:還著失慈,當雲兩家總沒事。吾不意東坡之高明,而出此鄙俗語也。還著一言,有事有理:事則邪不勝正,慈能制凶。今以正念觀音,自然還著。喻如含血噴天,返汙己身;將頭觸火,反焦己額,不期然而然,非菩薩加罰于彼,亦非行人起心願著彼也

己三 羅刹惡獸難

或遇惡羅刹,毒龍諸鬼等;念彼觀音力,時悉不敢害。若惡獸圍繞,利牙爪可怖;念彼觀音力,疾走無邊方。

有這麼一個人,突然到凶羅刹,有以及一切作災的諸鬼等,欲來加害於你,使你的生命結束,正在這個時候,你如一心稱念彼觀音菩薩的聖號,仰仗觀音菩薩的威加被,頓時都不敢來加害你,所以說時悉不敢害

羅刹,在前長行已解釋過,現在不再重述。相傳過去有一個人,逢人歡喜問長問短。一天,走在路上,遇到一個羅刹,自知性命難保,因為這人好奇,並不由於危險,就不提出問題,所以仍然問道:喂!你這朋友,為什麼胸是白的而背是黑的?羅刹回答他說:我最怕的是太陽光,為了背光行走,所以背黑胸白。該人聽到這話,立刻壯起膽來,拉住羅刹就向太陽光的地方走,羅刹因為怕光,自己反而逃走,該人於是沒有遭到羅刹之難!

此意是即顯示:不論羅刹,不論惡鬼,只有在黑暗中行事,對於光明是恐怖的,從不敢在光明中活動,所以只要吾人一心稱名,仗藉觀音菩薩的慈光,就可使羅刹、惡鬼不敢來害。同時亦可說:吾人內心中有貪求不已的貪鬼,黑暗重重的無明鬼,內鬼引生外鬼,所以鬼常來作祟。假定做人,正大光明,公正不苟,邪念不起,任何羅刹鬼怪,是都不會來傷害的!

在深山窮穀,或曠野叢林,時常有兇猛殘暴的豺狼虎豹等的惡獸出現。設有這麼一個人,突然遇到很多的惡獸將之圍繞起來,並且露出它們可怕的利牙,令你感到無限的恐。正在這個時候,如能虔誠的稱念彼觀音菩薩的聖號,就可仗觀音菩薩的威加被,使得這些四面包圍著你的惡獸,就很捷的逃,避到無、無際的向去了。惡獸、毒蛇之類,都是現實存在的東西,而且在古時代,每年為這些東西傷害的人群,確實是很多的,就是到現代,仍然經常聽到有人被惡獸所噬,或為毒蛇所傷。如虎時常出而為患的,我國就有所謂談虎色變之說。因此,佛在經中時常舉出毒蛇、惡獸的恐怖,令我人知所警惕!人類最要緊的,就是求生存,如其生存沒有受到威脅,那是不會發生畏懼的。佛陀深知眾生的心理,每舉此實例來為眾生說法。

法苑珠林說:在我國宋時元嘉初年,有位黃龍沙門,名叫做曇無竭,是個淨修苦行的行者,經常讀誦觀世音經。一次,與徒眾二十五人,往尋佛國,沿途備經艱險,到達天竺舍衛國路上,遇到一群山象,本是很危險的,但曇無竭捧著經念謂:一心歸命大悲觀世音。這時忽有獅子從林中出來,象見獅子立即驚走,沒有傷害到曇無竭等。可是走了沒好久,又有一群野牛鳴吼而來,將欲加害他們,曇無竭仍舊如初歸命,一心稱名。正在這時,一隻大鷲飛來,使諸野牛立刻驚散,曇無竭等得免受難。可見稱念觀音聖號,是會得到菩薩感應的。

南海慈航說:明朝時代有閩南人,名叫雷法震,向以燒炭為業,家裏有鴨欄木,紋理極為精細,欲刻大士像供奉,但因事情太忙,沒有立刻實行。一天入山燒炭,突從榛莽叢中,走出一隻老虎,張牙舞爪的向雷法震撲來,不免使雷法震感到極大恐怖,正當危急的時候,忽來一個美麗的女子,指著虎呵叱它,虎就為她懾伏,叩首搖尾而去。法震承該女子相救,拜問她的姓名以求報答。女子答說:我是君家鴨欄木。說了就不再見其人。法震見到這個情形,知是觀音菩薩來救,於是擇吉雕刻觀音聖像,並且從此終身持齋頂禮,可見觀音的感應之大。

己四 毒蟲暴雨難

蚖蛇汲蝮蠍,氣毒煙火然;念彼觀音力,尋聲自回去。雲雷鼓掣電,降雹澍大雨;念彼觀音力,應時得消散。

在這世間,蚖蛇及蝮蠍之類的毒蛇毒蟲,是很多的,它們吐出來的毒氣,像煙火一樣的燃燒,所以說氣毒煙火然。不論什麼人,接觸到這毒氣,都會喪身失命的。假使有人遇到這情形,立刻念彼觀音菩薩的聖號,就可得到觀音的威加被,它們就會著這個音,然而然的回避他去,不再吐出毒氣來傷害你了,菩薩的慈悲感應來得多麼速疾?

有說蚖與蝮是同一類的,即一般說的土虺蛇。虺是毒蛇,大的約長八九尺,扁頭大眼,顏色如土,見到人的時候,就昂起頭來向人追逐,其性是極毒的,只要被它咬到,絕對沒有命的。蝮亦是毒蛇的一種,多居在濕地,長約一尺餘,頭是很大的,形猶如三角,而頸又很細,毒牙如管狀,全體灰暗色,有褐色斑紋,至尾則突然短小,毒性是很強烈的,被它咬了一口,同樣會沒命的。

相傳南宋紹興年間,余杭地方,有個姓周的女人,在路上行走,見有三條大蛇盤在路心;使她沒法通過,只好鼓起勇氣來,從蛇上面跨過去,蛇亦不甘示弱,立刻發怒追她,並且把她纏倒在地。正在這時,有鄉人名叫龔黎臣的,趕路經過於此,看到這種情景,為了救這女人,沒有他法可想,就合掌高聲稱念觀音聖號並持念大悲咒。說來真是不可思議,蛇聽到觀音聖號的聲音,就放下該女子,而各自行離去。是為尋聲自回去最有力的明證。

再說蠍,俗作蠍,屬蜘蛛之類。長約三寸許,青黑的顏色,頸上有觸鬚一對,如蟹螯,頭部與胸部,都是很短的,腹部有十三道環節,後端大環節狹小如尾,末有毒鉤,遇到敵人,就向上彎曲,注射毒汁出來,如人碰到毒汁,可能會失命的。通常捕蜘蛛小蟲為食,並螯人。

從口中吐出毒來傷人,是喻人類的惡口漫駡以及挑撥離間所產生的毒害。如惡口漫駡,有時使人難過得不能自安,甚至因此氣得一命嗚呼,這是世間所常見的事實,所以說一言聽之,令人如三百矛刺心,就是此意。現在社會的每一角落,差不多沒有一天,沒有人互相漫駡的惡言惡聲。不要以為沒有什麼關係,人與人間的成為仇敵,國與國間的發生戰爭,往往是由一句話不能忍受而引起的。至於挑撥離間,使得雙方互相猜疑,甚至演成激烈的械鬥,同樣會使雙方受到損傷的。所以在這世間做人,關於口業不得不慎,特別是惡口與兩舌,要更特別的避免!

本來一個晴朗的天空,忽然烏雲密佈,雷聲隆隆震動,如擊鼓之聲,電火閃閃四飛,如牽掣之形,所以說雲雷鼓掣電。或者降下堅硬的冰雹,或者落下滂沱的大雨,所以說降雹澍大雨。碰到自然界天空中的這些可怖現象,你如能夠虔念彼觀音菩薩的聖號,就可仗觀音菩薩的威加被,即得立時雲消、雨散、雷停、雹止、所以說應時得消散

雲是飄浮在空中的,所謂白雲蒼狗,變化萬千。然則雲是怎樣成的?混合在空氣中的水汽,本來是無形無相的,一旦凝結成水點或凍結成冰晶,就變成有形的雲。雲如變烏黑的烏雲,彌漫於天空中,是即下雨的前奏。雷鼓,是說雲裏放電的時候,所發出的巨大響聲,好像擊鼓的聲音一樣,所以叫做雷鼓。過去民智未開的時代,人們將雷稱為雷神,說雷公身上,背一隻大鼓,用手敲擊作響,亦即雷鼓說明。掣電的電,是物質裏固有的一種能,可以用來作為動力,並可以利用它來發光發熱,如天空中的閃電。雷電,往往聯結一起說,即先有爍爍的閃電,然後有轟矗的雷聲,因而一般以為雷電是有先後的,其實它們是同時發生的,只因光波傳遞得較快,聲波傳遞得較慢,所以先見閃電而後再聽雷聲。

丁三 總結

眾生被困厄,無量苦逼身;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

眾生在這現實世間,或受窮困之境,或遭危厄之難,所以說被困厄,被即受的意思。這末一來,當有無量苦逼迫其心,使之感到身心均不得自在。但尋聲救苦的大悲菩薩,具有微不可思議的慧之,觀見困厄中的眾生,受諸痛苦的逼迫,就被悲心之所驅使,而來救諸眾生的苦難。如心經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所以說能救世間苦。觀音菩薩之所以得名為觀音,亦即緣此而來。講到這裏,顯得名所以的一大段文,已告結束。

丙二 顯遊化方便

丁一 廣顯應化諸國

戊一 身業普應

具足神通力,廣修智方便,十方諸國土,無刹不現身。種種諸惡趣,地獄鬼畜生,生老病死苦,以漸悉令滅。

觀音是位久修大行的高級菩薩,從其所證的圓通體中,發出最極殊勝的妙用,所以說具足神通力。神是妙用不測之義,通是無礙自在之義。凡是大菩薩,都具有神通。不過說到神通,向來分為有漏神通與無漏神通的兩類。有漏神通,不但天仙具有,就是鬼神亦有。唯鬼神所有的神通,是報得通,功用不大,只能見到人鬼二道的少分。天仙具有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足五通,功用雖比鬼神大得多,但仍然是很狹小的,而且煩惱全在未斷,佛法認為最重要的漏盡通,他們還未獲得。因而有時動起殺機來,利用他的神通,那所造的罪惡就大了!出世的二乘聖者,不但具有一般的五通,亦得佛法說的漏盡通。其所發生的作用,雖勝過天仙的有漏神通百千萬倍,但因未獲究竟的關係,所以二乘的天眼通,只能見此三千大千世界,天耳通,只能聽此三千大千世界,神足通,只能於此三千大千世界得到自在,宿命通,只能了知八萬劫以內的事情,他心通,只能知道六凡眾生的心念。登地的菩薩,破了一品無明,所以他們的天眼天耳二通,不但能見聞一個三千大千世界,而能見聞百個三千大千世界,其神通所發生的功用,較之二乘要廣大到百倍,但還不能算是具足神通。佛的天眼通,能見無量無數無窮無盡的三千大千世界,佛的天耳通,能聽無量無數無窮無盡的三千大千世界,佛的宿命通,了知久遠劫前的事,就好像在今天一樣。徹法底源,究竟具足。觀世音菩薩,在前已說過,是早就成佛的正法明如來,已證圓通妙體,當與初成菩薩道的不同,所以具足不可思議的大神通力。

正法明如來示現的觀世音菩薩,不但具有神通妙用,而且廣修慧,大方便。大智慧,是指勝義智說的,契證諸法性空的真理,為他的唯一特能;大方便,是指世俗智說的,適應眾生根機而說法,為他的唯一功用。二智兼運,無不具足,稱為廣修。沒有勝義智,決不能證真理,沒有世俗智,決不能度群迷。在菩薩的立場上,這二智是不可偏廢的,而且要有勝義智,才能發生權巧的世俗智。

大悲觀音,既然具有神通力及方便智,當然就可以在十方世界,一切諸國土中,土而其各種應化,以度化各類不同的眾生。刹在印度叫做刹摩,中國譯為土田,經中或叫做國,或叫做土,其義都是一樣的。如稱佛刹,是即顯示一佛所教化的世界。現身,謂佛菩薩能化現種種不同的身分。如本經長行說觀音菩薩現三十三應身,是即現身義。應是隨感而應,謂由眾生所感,自然而然以應,本此可以知道:以度生為本願的觀世音菩薩,不如一般人所想家的是供在寺廟庵堂裏,而是活生生的在十方國土到處現身說法的。

無刹不現身的觀音菩薩,究竟是在那些地方示現?謂于種種諸惡趣中,皆可現身的。諸惡趣,通常是指地獄、餓鬼、畜生的三惡趣;亦有於三惡趣外,加一阿修羅趣,稱為四惡趣的。所以稱為惡趣者,是說眾生以各自的惡業,當趣惡處,名為惡趣。亦有以人與天(修羅偏于諸趣)加入三惡趣,稱為五惡趣的,所以名諸惡趣。人天被稱為惡趣,這是約在生死輪回中說的。以佛法的出世觀點說,凡是沒有超出三界的,都可說是在惡趣中。

地獄說:眾生墮在地獄中,不論是在八寒或八熱地獄以及其他各種地獄,都有種種痛苦來襲擊的。觀音菩薩見到地獄眾生受苦,不忍他們長期陷在重重痛苦的包圍中,於是動起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悲願,示現地獄眾生的身相,到地獄中去教化他們,令他們出離地獄的苦惱,而獲得身心的解脫!

以餓這雖有無財、少財、多財——如血食之神——的差別,從饑渴苦迫得名,常稱之為餓鬼。墮在餓鬼道中,常常經過百千萬年,聽聞不到漿水之名,何況其他的飲食?所以趣入餓鬼,是很苦的。觀音菩薩見到餓鬼眾生在受苦,特別示現鬼王面然大士,引起佛說焰口來普救一切餓鬼,是為現餓鬼身而為說法令得解脫。

畜生說:這在現實世間明白所見的,有在空中的飛禽,有在陸地的走獸,有在水裏的鱗毛等。墮入畜道的眾生,或是還債而來,或為償命而來,經常受諸不堪忍受的痛苦。觀世音菩薩,見到畜道的眾生在受苦,就示現各種不同的畜生身相,以去度化它們,使它們舍離畜生的果報,而獲得身心的解脫!

以人類說:生、老、病、死的四種大,不論是有錢沒有錢的,不論是有地位沒有地位的,誰也免不了。不但人類,就是天上有情,亦同樣不能免。如古德說:人間難免四相苦,天上何曾免五衰?觀世音菩薩,見到人類以及天上眾生在受苦,同樣示現人身或天身,來為我們說法,使我們離苦得樂!

總之,在三界之內的眾生,不論是屬那一趣的,只要你有苦存在,只要你一心稱名,觀音菩薩大慈大悲,都會現在你的面前,為你說所能接受的正法,使你依此正法去實行,就可漸漸的令你消滅痛苦,所以說以漸悉令滅。這在長行說三十三應身中,已詳細的敍述。

以上兩頌八句,是總頌現身,所以科為身業普應。

戊二 意業普觀

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悲觀及慈觀,常願常瞻仰。無垢清淨光,慧日破諸闇,能伏災風火,普明照世間。

這是觀音菩薩的意業普觀。觀有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悲觀及慈觀的五觀。以此五觀,顯示度化眾生的根本。依向來所說,前三觀是屬於自利的,後二觀是屬於利他的,所以五觀即含有自利利他的兩大部分。如以五觀為應化的殊勝方便來說,應說那是屬於利他的。而且從前文接下來看,漸令消滅眾生的痛苦,究竟怎樣漸滅法子?因而現在就說五觀以滅眾生之苦,何況科文是顯遊化方便,當更以度脫眾生為運用五觀的方便。

有人這樣解說:由觀音菩薩生起真觀的觀慧,照見眾生的妄業本空,根本沒有業性的自體可得;起清淨觀的觀慧,照見眾生的自性本來離染,從未受過雜染之所染汙的;起大智觀的觀慧,照破眾生的無明癡暗,顯發眾生的本有光明;起大悲觀的觀慧,拔除眾生的無量痛苦,不再受諸痛苦的逼迫;起大慈觀的觀慧,給予眾生的一切安樂,使眾生永遠過著自由自在的生活。依於這一解釋,可說前三觀重在摧毀眾生的惑業,後二觀重在為眾生拔苦與樂,是以五觀都是利他的。因此,古人用真、淨、智三觀,配合天臺空、假、中三觀來說,我們認為不必要的。

觀音菩薩既以五觀度化眾生,我們就應常願菩薩慈悲予以救濟,使我們真能離苦得樂;同時亦應常瞻仰菩薩的妙相莊嚴,頂禮景仰以求攝照!所謂瞻仰,是以恭敬心而仰見的意思。法華經方便品說:瞻仰兩足尊。維摩經說:瞻仰尊顏,目不暫舍。都是此意。

以上四句,乃頌結顯觀智。顯示菩薩應物觀照,所以有此五觀差別。

菩薩應物觀照的五觀,一一都是清淨無垢的,從清淨無垢的觀中,發出大智慧光來,所以叫做無垢清淨光。而這大智慧光,朗然照耀,能夠照破一切煩惱黑暗,猶如日輪高懸在晴明空中,照破大地一切黑暗一樣,所以說慧日破諸闇。無量壽經說:慧日照世間,清除生死雲;法華經方便品說:慧日大聖尊,都是此意。眾生的無知無明,叫做諸闇。清淨智光,能照世間的盲冥,故以慧日譬之。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說:又如日天子能除諸暗,此經亦複如是,能破一切不善之闇。慧日的光輝,不但能破諸黑暗,而且能伏災風火。災兼一切的困厄,惟風火是諸災難中最大的災難。風火大災能伏,其餘的災難,自更不成問題。眾生之所以有風火等的各種災難,嚴格說來,不是外面加到眾生身上來的,而是眾生煩惱之所招感的。煩惱的黑暗既已照破,各種的災難當然能伏。伏除災難、照破黑暗的慧日光輝,像太陽一樣的照耀世間,照得普遍光明起來,所以說普明照世間

戊三 口業普益

悲體戒雷震,慈意妙大雲,澍甘露法雨,滅除煩惱焰。

這是觀音菩薩的口業普益,亦即讚歎觀音菩薩為眾生說法的情形。雖說是口業普益,而實際包含三業的活動,亦即顯示觀音菩薩的三輪不思議化。

悲體者,悲以拔苦為義,諸佛菩薩的悲心,廣大無比,所以叫做大悲。佛菩薩以大悲為體,所以名為悲體。如說:佛心者,大慈悲是菩薩但從大悲生,不從餘善生,都可作此悲體的說明。而這悲體,亦可說是大慈悲的法身體,是從持戒而得的,因此,戒與慈悲有著密切的關係。例如不殺,不使一切有情受殺生苦,也是給一切有情以安全感。進一步,更要愛護有情的生命。戒,不即是慈悲的實踐嗎?觀世音菩薩,用大慈悲戒體,身輪現通,示現三十三應,神通妙用之力,駭動猶如雷震大千,驚醒世人的迷夢,所以叫做戒雷震。德清古德說:法身無體,以悲為體,戒者法身所流之教戒也。故將說法,先以雷震,驚動群機,以慈意而興廣大法雲

慈意妙大雲,是顯菩薩的意業。菩薩不特以悲拔除眾生的痛苦,同時亦運用慈給與眾生的快樂,當欲以樂給與眾生時,是即名為慈意。佛法,凡欲褒美不可思議之法,就稱為妙。有說:妙名更無等比,更無過上義。佛及菩薩的大慈,遍緣法界一切眾生,如彼大雲普蔭一切,所以名為妙大雲。

澍甘露法雨,是正顯菩薩的口業說法。法華文句說:甘露是諸天不死之藥,食者命長身安,力大體光。注維摩經七說:什曰:諸天以種種名藥著海中,以寶山磨之,令成甘露,食之得仙,名不死藥。生曰:天食,為甘露味也。食之長壽,遂號為不死藥也。佛陀常以甘露喻不生不滅的妙法。妙法能滋潤眾生,所以譬之如雨。無量壽經上說:澍法雨,演法施。法華經序品說:雨大法雨,吹大法螺。涅槃經二說:無上法雨,雨汝身田,令生法芽。又說:唯悕如來甘露法雨。這是以甘露法雨,譬喻如來的教法。觀音菩薩為眾生宣說妙法,令諸眾生普得法益,所以叫作澍甘露法雨。

能令眾生得到什麼利益?眾生具有煩惱,而且煩惱熾然,如大火焰一般,用其他的東西,沒有辦法可滅眾生的煩惱焰,唯有菩薩的甘露法雨,始能令諸眾生,滅除煩惱火焰,而達不生不滅的清淨地,所以說滅除煩惱焰

丁二 正顯游於娑婆

諍訟經官處,怖畏軍陣中;念彼觀音力,眾怨悉退散。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是故須常念。念念勿生疑,觀世音淨聖,於苦惱死厄,能為作依怙!具一切功德,慈眼視眾生,福聚海無量,是故應頂禮!

這是頌文最後正顯游於娑婆世界的一科文,以結束觀音菩薩游化方便的說明。

娑婆世界的眾生,特別是眾生中的人類,自古以來是鬥爭堅固的,很難做到和樂相處,往往為了些微小事,發生不必要的爭執,以致訴訟而打官司,不說一般人與人間如此,即夫婦、父子、兄弟等,對簿公庭亦所在多是。假定有人因諍執而起訴訟時,到法庭或裁判所對質時,不免引起官司失敗的怖畏。說老實話,訴訟是最不值得的事。因為不論有理無理,結果,總是對己不利的。設若有人因諍訟經官處感到怖畏時,你如能夠念彼觀音菩薩的聖號,就可得到觀音菩薩的威力加被,使得彼此之間和平解決爭端,雙方言歸於好,不再在法庭相見。這樣,彼此的宿怨頓消,成為極要好的朋友!

不但人與人間經常的相爭,就是國與國間亦不斷相爭,所以我們這個世界,從來就沒有一天和平。有人說:一部人類史,就是一部戰爭史,真是一點不錯!戰爭,敵對雙方的軍隊,擺開各自的陣線,彼此互相嚴陣以待,到兩軍正式交鋒時,自然不免互有死亡,想到活潑潑的生命,一個一個的倒下去,不期然的會使人感到怖畏,所以說怖畏軍陣中。當這兵災戰禍恐怖危險的關頭,你如能夠念彼觀音菩薩的聖號,仰仗菩薩的慈加被,眾怨悉皆可以退散,化干戈為玉帛,而過和平生活了。頌中的眾怨,不但指敵對的軍隊,亦包含訴訟的怨仇。由於念彼觀音,感聖化而各悔先心,所以悉退散。

前文意業普觀中,曾說到觀音的五觀,現于遊化娑婆文中,再說觀音的五音。五觀是菩薩的能觀智,五音有為菩薩所觀境,有為菩薩的說法音。以此合釋觀音得名觀音的所以。有人說這五音都是形容觀音菩薩的說法清淨和美妙,其實並不儘然。如妙音,不必作其他的解釋,是專指誦念南無觀世音菩薩之音而言,因念菩薩的聖號音聲,是即微妙不可思議的,所以稱為妙音。觀世音,謂觀照世間一切持名求救的音聲,即無刹不現身的尋這聲音而去救濟,所以名為觀世音。梵音的梵,是清淨潔白的意思,即觀音菩薩世間出世間法,都是清淨而無垢染的。法華經序品說:觀音微妙,令人樂聞。華嚴經說:演出清淨微妙梵音,宣暢最上無上正法,聞者歡喜,得淨妙道。法華文句說:佛報得清淨音聲最妙,號為梵音海潮音,是以海潮譬音之大者。如海潮滿時,所發出的音響,是極雄壯而澎湃的。還有海潮來時,有其一定的時間,從來不失時的。如長水義疏說:天鼓無思,隨人發響;海潮無念,要不失時。這是譬喻菩薩說法及時,從不失其時機,如眾生在什麼時候得度,就在什麼時候為其說法,應以什麼法才能得度,即為眾生說什麼法,如海潮不失其時,所以名為海潮音。勝彼世間音者,有說誦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其音如梵音,如海潮音,勝於世間所有一切的音聲,是故為佛子者,必須常常稱,方能得到實際的利益。有說觀音大士,對十界的眾生之機,能說十界的不同之法,而且其聲清淨,決不是世間的音聲所能及的,所以我人應當常常誦念。前者是約眾生念大士聖號的音聲說;後者是約大士為眾生說法的音聲說。兩說都可通,但我以為前說較為合理。

佛陀苦口婆心的勸我們眾生,要常常稱念觀音菩薩的聖號,但當你在念時,前念後念的念念之中,切勿生起一念惑,以為念觀音聖號是沒有益的。當知疑是信的大敵,如一有了疑念存在,你就不能專心一意的去念,由於不能真切至誠的念,自然也就難得菩薩的感應,如要得到感應而來救濟吾人的苦難,你就得毫無疑念的驀直念去!須知觀世音菩薩是補處大士,一切煩惱雜染已經斷盡,不同其他未斷盡無明煩惱的菩薩,而被尊為淨聖的,即是清淨的聖者。而且我人於苦惱的生中,不論遭遇到怎樣的難,你如能一心稱名,觀世音淨聖,即能為我們的慈父,所的慈母。換句話說,眾生在這世間,遇到任何災難,觀音菩薩是我們有力的依靠!

再說,觀音菩薩,具一切無量功德。大乘義章第九說:言功德,功謂功能,善有滋潤福利之功,故名為功;此功是其善行家德,名為功德。天臺仁王經疏上卷說:施物名功,歸己曰德。勝鬘經寶窟上本說:惡盡言功,善滿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所得,故名功德也。具諸功德的觀音菩薩,常以一雙慈眼,等一切眾生,如同父母的愛護兒女,不會有不同的看待,因而兒女有什麼困難,父母可以作為唯一的依靠。觀音菩薩集功累德,其所有的德之,廣大如無量無邊。因為這樣的關係,是故眾生頂禮供養觀世音菩薩。頂禮,即五體投地。如說頭面禮足,或說頂禮佛足等。人生最貴者莫過於頂,最卑者莫過於足。現在以我最尊貴的頭頂,去禮他最卑下的足,如以現在話說,是即最敬禮。

甲三 聞品獲益

乙一 持地稱揚

爾時持地菩薩即從座起,前白佛言:世尊!若有眾生,聞是觀世音菩薩品,自在之業,普門示現神通力者,當知是人功德不少。

爾時,指佛說完偈頌的時候。當這時候,有位持地菩薩即從自己的位站,走到佛的面,稟白佛言世尊!在這世間,若有一些眾生,有勝因緣,聞是觀世音菩薩品,瞭解觀音菩薩救度眾生的自在不思議之業,且能無處不現的普門示現,無苦不拔的神通力者當知是聽普門品的,其所得的功德,實在是不少的。本此可知:吾人如能聽聞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所得功德同樣是很大的,不過發心聽聞此品,最好從頭到尾的一直聽下來,中間不要間斷,如果聽一次而停兩次,雖不是沒有功德,但那功德是很小的。

持地菩薩,據楞嚴經的介紹,過去普光如來出現於世的時候,曾經出家做了比丘,但他是一個苦惱人,沒有多大的學識,雖說利益人的心念很切,肯做各種慈善事業,普遍利益社會人群,且能損己利人,具有菩薩心腸,但是很可惜的,即沒有聽過佛法,對於理路不怎麼明瞭,所做有益社會的事,都是天性使然,暗與菩薩行為契合而已。生而孔武有力,終日在橋旁路邊,遇重負肩擔的人,必定代負代擔過橋,或車不得上行,必代他推挽,並不受值也不受謝。見路有不平的,高的平下,低的填滿,或力修橋樑,大家都稱他持地。雖到處苦心孤詣,用心良善,但未見若何效果。而且如是勤苦,經無量佛出現於世,後來遇到毗舍浮佛,持地待佛到國王那兒去應供。毗舍浮佛親切的為其摩頂說:你做了很多公益慈善事業,普遍的救濟了不少苦難人群,當然是稀有難得的,可是但從物質上去做,不知在心地上用工夫,那是很難得到效果的。要知外在的大地不平,是由於內在的心地不平,要想平於大地,必須先平自心,若心地平,則世界大地一切皆平。持地菩薩聽了毗舍浮佛這番開示,立即心地頓開,見到自身微塵與創造世界所有微塵,完全平等無差別的,所以成為持地菩薩。

乙二 時眾發心

佛說是普門品時,眾中八萬四千眾生,皆發無等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釋迦牟尼佛說是普門品時,不但持地菩薩得到不少的功德,即在座聽講的大眾中,亦有八萬四千眾生,聽了之後,立刻皆發無等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八萬四千,是顯其多數。西天之法,顯物數之多,常以八萬四千為言。舉例來說:法華經妙音菩薩品說:與妙音菩薩俱來者,八萬四千人。又說:與八萬四千菩薩圍繞。又說:是八萬四千菩薩,得現一切色身三昧。法華經見寶塔品亦說:持八萬四千法藏十二部經,為人演說。法華經藥王品亦說:火滅已後,收取舍利,作八萬四千寶瓶,以起八萬四千塔。無量壽經更連環的說: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各有八萬四千隨形好,一一好,複有八萬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智度論說:般若波羅密,能除八萬四千病根本。又說:八萬四千官屬,亦各得道。像這樣的說到八萬四千,在經論中是很多的。我們只可把它作為多數的一種說明,不一定剛好是八萬四千這麼多。

無等等者,謂佛是最高最上,沒有可以與之相等的,但佛佛道同,諸佛與諸佛是相等的,所以名無等等。僧肇注維摩經卷一中說:諸佛名無等,與諸佛等,故名為無等等。智論四十說:無等等,諸佛名無等,與諸佛等,故名為無等等。淨影疏說:佛比餘生無等,名為無等,佛佛道齊,故複言等。法華經嘉祥疏十二說:佛道無等,唯佛與佛等故,名此道為無等等。根據上面的種種說法,可以知道,唯佛名無等等。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印度話,中國譯為無上正遍知,或譯為無上正等覺,或譯為無上正等正覺。分開來說:阿耨多羅,譯為無上,三藐三菩提,譯為正遍知。能夠覺知真正平等的一切真理,是無上的智慧之功用。依智度論說:唯佛一人智慧,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正覺,簡別凡夫的迷而不覺;正等,簡別二乘的覺不普遍;無上,簡別菩薩的覺還未究竟圓滿。發無等等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簡單的說,就是發菩提心,謂以悲智圓成的大覺大解脫為目標,要求自己也完成這樣的大覺,是為發菩提心。佛是人人可成的,問題只看我們是否發菩提心。如發大菩提心,一定可成無上大覺。觀音是發大心的菩薩,如欲真得觀音的救濟,就得發心以與菩薩的悲願相應!

上一篇(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記) 回目錄 下一篇(勸發菩提心文講記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