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1南印~21度母禮讚文10萬遍法會 殊勝神變日「布薩」誦戒酬懺供燈法會 五路財神祈福法會 突謝仁波切
新聞 影音 部落格 網路佛學院 熱門影音 熱門部落 健康 藝術 熱門點閱 綠靈 心靈  
弘揚佛法 公益VIP申請
 利美園地
快速搜尋
地區
月份
商品分類選項
精選顯密資訊
  PLIBC
雪謙寺 
SMTB
寧瑪巴噶陀大圓滿虹光
佛學數位圖書館暨博物館
台灣蒙藏文化中心
喇嘛網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叢林清規    2010/12/23~2050/12/31
分享 列印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Google+
更新日期:2010/12/19 10:09:11

叢林清規

一、何為叢林
    
叢林,指僧眾聚居的寺院,尤指禪宗寺院。過去,印度多在城郊外選擇幽靜的林地,營建精舍,所以僧人所住的地方,就稱之為叢林或蘭若。經典中對“叢林”一語的解釋頗多。據《禪林寶訓音義》載:“叢林”二字系取其草木不亂生長之義,表示其中有規矩法度。
    
    
二、叢林清規的由來
    
佛教戒律,是由釋尊所制定的,它規範了僧眾的集體生活及主個人生活的准
    
則。叢林制度的建立,亦是源於佛教戒律的演變。佛教傳來中國,到梁武帝時,
    
達摩祖師渡海東來,傳佛心印的法門,就在東士紮根了。傳到六祖慧能大師,此
    
一法門大弘其道,盛極一時,如日麗東方,光芒萬丈。此後馬祖道一與百丈懷海
    
禪師,鑒於中國的風士民情與地理環境等各方面的因素,所以改變佛教東來的制
    
度,因地制宜的創立了中國佛教的叢林制度。叢林制度的規範,尤得力於百丈懷海。據禪門正統載:“元和九年,百丈懷海禪師,始立天下叢林規式,謂之清規。”
    
因此就有了馬祖創叢林;百丈立清規的說法。
    
    
三、中國佛教之叢林制度
    
中國佛教的叢林制度,創于唐憲宗元和年間的百丈懷海禪師。他參照大小乘經律,制定清規二卷,一時流通極廣,但後來散逸,至後世已查不到原卷。但是他宣導的“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農禪佛教,卻曆千餘年而不衰。他所制定的清規。後人即以百丈清規而命名。叢林本是僧眾集團的特稱,但在中國是以禪宗為代表的,發展到以後,叢林便不單指禪宗的寺院,其他宗派的寺院也名之為叢林了。
    
    
(一)叢林的規模
    
1、住持和尚:
    
他是職掌全寺的修持(教育)、寺務(行政)、戒律和清規(法律)、弘法(佈道)、經濟財務等事權的主僧。他在寺內住的所在,叫做方丈。意取維摩詰居室僅有一丈,卻可容八萬四千獅子之座,所以通常把一寺的住持和尚叫做方丈。有時也叫作住持,就是佛經上住持正法之意。《禪苑清規》尊宿住持條雲:“代佛揚化,表異知事,故雲傳法,各處一方,續佛慧命,斯曰住持。初轉法輪,名為出世師承有據,乃號傳燈”。《敕修百丈清規》第五住持章雲:“佛教入中國四百年而達磨至,又八傳而至百丈,唯以道相授。或岩居穴處,或寄律寺,未有住持之名,百丈以禪宗浸盛,上而君相王公,下而儒老百氏,皆響風問道,有徒實蕃(繁)。非崇其位,則師法不嚴,始奉其師為住持,而尊之曰長老。如天竺之稱舍利弗、須菩提為上座,以齒德俱尊也。作廣堂以居其眾,沒而序以分其職,而制粲然矣!至於作務,猶與眾均其勞。常曰:“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烏有庾廩之富,與僕之安哉?故始由眾推既而命之官,而猶辭聘不赴哉!後則貴鬻豪奪,視若奇貨。然苟非其人,一寺廢蕩,又遺党於後,至數十年蔓不可圖。而往往傳其冥報之慘,有不忍聞者,可不戒且懼乎?”(《大正藏》第四十八冊第一一一九頁)。這一段對於“住持”短短地歷史敍述,顯明地指出住持意義與責任,並一寺住持之重要性。
    
    
(1)、住持和尚的產生:
    
叢林為十方道場,非子孫嫡傳的家廟,所以每一叢林的住持必是年高德劭的有道之士任之。《百丈清規證義記》說:“叢林興衰,在乎住持,住持善惡,在乎舉請。荷擔常住,在此一舉,敗壞常住亦在此一舉,而受請者禍福升沉亦因之,是故兩者,俱不可不慎”!由此可見,一寺住持的重要。俗語說:“一人有慶,兆民賴之”。所以住持的產生,向為叢林所重視。叢林住持是僧眾們推選出來的,必須具備以下幾個條件:第一、是禪宗的得法弟子,要確有修持見地,是為大眾師範,而且形體端正,無有殘缺。第二、要德孚眾望,經諸山長老和其叢林的住持們贊助。第三、得政府的同意等。具備這些條件,經過一次隆重的儀式,才得升座作住持和尚。如果有老和尚存在,在升座的儀式中,還有付法、嗣法、入院、視篆等手續,才算正式完成接座的一幕。
    
    
(2)退院的和尚:
    
叢林住持是來自十方、去至十方,有一定的任期,至時候必行交接儀式。《百丈叢林清規證義記》雲:“監院具領須知一冊,載明本寺所有田產物業及迎接儀從……新住持,即擇數親信人,同專使到彼,收萬年簿及文契莊嚴,錢米用物等,唯盤結文契,不清不接,以常住文契關重也。”又《百丈清規》卷第一雲:“住持如年老有疾,或心力疲倦,或緣不順自宜,知退常住錢物。須要簿書分明,方丈什物點對交割具單目一樣兩本,住持兩序勒舊簽押,用寺記印,住持庫司各執一本為照”。前任的住持和尚退位,便稱為退院老和尚,他閒居養靜,再不問事。新任接位接法的住持和尚,對老和尚務須恭敬侍奉供養,一直到老死。否則,會被諸山長老及大眾們所指責的。但是,退院的和尚,多半仍拾起到位時的包袱,不多添分毫,謙稱自己德行不夠,兩袖清風,飄然遠引,再雲遊十方去了,這即是叢林大德和尚的風範。
    
    
(3)住持和尚執行的任務:
    
住持在職位上,是全寺首腦的住持,由他選拔僧眾,分擔各種執事的職務,叫作請職。請職等於說以禮聘請,並不以命代行。各種執事的職位,雖然由住持所請,但一經請定了,便各自執行他的職事,秉公辦理,即使對住持也不能循私,因為他們有一最高的信仰,盡心盡力,一切都是為了常住,才是功德。常住,就是指叢林寺院的全體代名詞,也就是佛經所說佛法常住之意。所以凡關於處理或決議全寺和大眾的事,住持必須請集全體執事會議以決定。不能一意孤行,至少,也有兩序執事長老,或少數重要執事參加決定才行。因此,住持在職位上,不能象專制時代的政府主管一樣,而是一種民主意願的集中。住持所負的主要責任,是指導全寺僧眾們的實地修行,和品行的督導,關於這一方面,住持有無上的權威,也有無限的責任感。所以古代的叢林,有些住持,根本就不問寺事,他認為執事的職掌,已經各有所司,毋須他來多管,他只須自己努力修行,隨時說法,行其身教就是,要能不使學者走入岐途,這才是他應盡的責任。
    
    
(4)住持和尚請兩序班首執事:
    
住持就職,就要選請全寺的職事。所謂執事,百丈舊規,稱為知事。通常於每年農曆正月十六日七月十六日二“期頭”各舉行一次。依叢林所施設之職務,分為序職,列職二類。序職是依個之年資、德業而予以敘職;其職務屬永久性質,不必依任期請辭再敘。列職則以六個月為一任期,每年分二任期,以農曆正月十六日七月十六日各期之期頭。每一任期之最後一周,各職事依列請辭列職,以待領來期之職務。
    
    
住持要發表各位執事職司的手續時先要往求本人的同意,再把各執事職司的名字職位,寫在一個牌上,於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掛牌示眾。在就職的那一天,午齋的時候,住持和尚送各職司到堂,依次就座用膳。飯後再繞佛經行,送到大殿上,依次排列位置,再禮佛就位。一般稱之為“送位”。晚課以後,各新請的職事,便到方丈禮座就職。方丈則預備茶果款待,更當面加以訓勉、告誡,盡心職務,遵守清規。退而,一一拜侯。這就是簡單的請職程式。
    
    
(5)古清規的住持職司和授受程式:
    
(1)住持的日常寺務:
    
A、關於教育和說法:
    
1、上堂:
    
即在法堂對大眾說法。古時長老住持可隨時上堂,中世以後則有定期及臨時上堂之別:(1)旦望上堂,每月初一、十五上堂。(2)五參上堂,每月初五、初十、二十、二十五日上堂,另加上望(月末最後一天)上堂,約每五日上堂一回,故稱為五參。(3)九參上堂,每三日上堂一回,則每月約有九回上堂。(4)聖節上堂,皇帝誕生日上堂,(5)出隊上堂,住持出外勸化,歸來後上堂。(6)因等上堂,寺院發生毀逆違難等事,住持特別上說法。(7)秉拂上堂,謝頭首秉拂之勞。(8)謝都寺齋上堂,謝都寺齋之勞,住持為上堂說法。(9)大行追嚴上堂,為皇帝之中陰追薦而上堂說法。住持上堂升座時,大眾應起立聽法。上堂說之後,赴齋堂受供,稱為上堂齋。
    
    
2、晚參:
    
晚上在法堂對大眾說法垂示。3、小參:指隨時之垂說,以別於上堂說法之大參。小參本無定所,每于日暮時鳴鐘,視眾多寡,而就寢堂、法堂、方丈等處升座說法,說法內容包括法語、宗要及日常瑣事,概為一種簡單之賓主問酬方式。4、告香:對新掛單僧說法開示。5、普說:和尚普為眾僧說法。在特別說時,學人燒香請求普說,分為告香普說。6、入室:在方丈室中,為親受法門而嗣法的說法。以上六點統屬於日常說法說法部分。7、念誦:住持于結夏、解夏、冬至、年頭等重大節日念誦,此外還有:入龕念誦、鎖龕念誦、龕前念誦、舉龕念誦、山頭念誦、舉火念誦等。8、巡寮:住持巡視山內諸寮,以咨問惡病,嘗以五事而五日一巡行僧房:一、恐弟著子有為事;二、恐著於俗論;三、恐著於睡眠;四、為探問病僧;五、令年少比丘觀佛陀威儀癢序心生歡喜。9、肅眾:對僧眾違反清規之處分。10、訓童行:和尚于每月之初一、十五日等,召集各局務之行者于寢堂聽受訓示。以上羅列統屬於日常管理部分。還有受法衣、近侍尊窒:施主請升座,齋僧、受嗣、法人煎點、嗣法師員書等不在詳列。這些統屬於平常管轄的教育和事務部分。
    
    
(2)兩序執事:
    
兩序指東序與西序,又稱兩班。我國古來朝庭中,任職之官員有文武之分,上朝時即分列文武兩班。叢林仿此制,于住持之下,設有東西兩班輔助住持管理寺院事務,行佛事時即職司,分列于住持之左右兩側。長於學德者歸西序;通於世法者歸東序。
    
    
B、各職的班首執事
    
(1)古清規的兩序
    
西序班首:
    
首座、西堂、後堂、堂主、書記、知藏、參頭、祖侍、燒香、記錄、聖僧侍者。
    
    
執事:
    
殿主、僚元、鐘頭、鼓頭、印房、夜巡、清眾、香燈、司水、耆宿、閑住、護病、打掃、行者、淨頭。
    
    
東序班首:
    
都監寺、監院、維那、副寺、庫頭、知眾、知客、照客、悅眾、典座、值歲、知浴、監收、衣缽、湯藥、侍寺、莊主。
    
    
執事:
    
化主、副僚、延壽堂主、淨頭、米頭、飯頭、茶頭、圓頭、磨頭、炭頭、菜頭、柴頭。
    
    
(2)近代各職班首執事:
    
A:寺務的行政方面:
    
監院一位或數位。他是職掌全寺,內外行政事務。舊制稱為寺主,他與維那、首座、為叢林三綱職司之一。監院俗稱當家師,如為二位,便分為內當家與外當家,三、四、五位,便分為大當家、二當家等等。分別管內管外,管錢管帳等職務。另外還有副寺一位或數位分理監院的寺務,並執掌財務和山林田產,舊制副寺十日一算費月,記之紙端,稱為旬單。
    
    
B:經濟財務方面:
    
庫頭一位或數位。舊制即副寺的職稱,又稱為都倉,掌出納之役。他執掌儲藏應用物品和食糧、食物、財務等事,所有儲藏衣食等物,都應保管、保養、防護、曬洗等責任。
    
    
C:監察方面:
    
都監一位舊制稱為都寺,別名都管、都守、都總。他負責監察寺務行政、經濟、人事等事。大多任此職者,都聘前任監院任之。後世把這一職務變成了閑曹,等於政府的升遷,同時又相似降職。
    
    
D:應接及外務方面:
    
知客一位或二、三位,舊制又稱為知賓、知浴、知庫、知殿等。他對外執掌待客應酬,負責交際等事務,並接受替人念經作佛事,如為兩位,分別叫作頭單知客、二單知客或大知客、二知客。所以大知客師一席,又等於是外當家,或副寺,擔任此職者必須德威並濟,才能幹練的擔任。但是注重修持的往往推辭擔任這個職務。若實在無人當選,又必是為了常住而發心擔任,等於是為了大眾的必要,而跳火坑一樣。錄屬於知客下,輔助知客,聽其指揮作事的為照客,一般有一或數位,舊制稱為請客侍者或客

頭侍者。須選青年,聰明
    
靈俐的沙彌任之。
    
    
E:教育方面:
    
首座一位或安位,舊制也稱之為座元,僧堂之首的意思。與維那、監寺、統稱為三綱司之一。他輔助和尚弘宗說法,大多是諸方公認的善知識,或在和尚的得法弟子中選有高深造就的任之,他可以代住持秉拂子上法座,開示大眾。舊制有前堂首座、後堂首座、立僧首座、名德首座、卻上首座等各項分別職司。
    
    
堂主、後堂、西堂都可以請或數位有真實修持,實際學問的人擔任。堂主是主持僧眾實地修行禪堂指導者,同時亦可以代理和尚說法,所以後世便把堂主說法,也叫作小參。近代的制度,堂主進升為後堂,後堂進升西堂,西堂進升為首座。
    
    
書記一位或數位,他職掌文墨,凡有關於寺務方面的文疏,都由他職掌,住持和尚說法的法語言行,都由書記記錄,所以此職必須是擅長文才的人擔任。書記可進升為堂主。
    
    
F:紀綱司法方面:
    
維那一位,是全寺的三綱司之一。與監院首座並列為上首。大凡誦經誦施並行佛事,都由他領頭,或僧眾犯戒,觸犯叢林清規,也由他執行,如擯斥出院等。
    
    
G:方丈侍者:
    
侍者數位,有五侍者與六侍者的不同,香侍者、侍床侍者、待客侍者、待衣侍者,這叫五侍者,水瓶侍者、應答侍者、書錄侍者、衣缽侍者、茶飯侍者、幹辦侍者,這叫六侍者。佛經稱侍者應具八法:所謂:“一、信根堅固,二、其心覓進,三、身無病,四、精進、五、具念心,六、心不驕慢,七、能成定意,八、具足聞智。”因此,侍者必須是為法忘軀,智行嚴密,不負法乳之托才能任之。一般,多選和尚的入室弟子擔任。
    
    
H:總務方面:
    
典座、僧值、飯頭、火頭、園頭、菜頭、行頭、淨頭各一位,莊主、巡山主、等各一位或數位。
    
    
I:清要的職務:
    
藏主一位,殿主一位,化主一位或數位。
    
    
L:執掌勞役的僧眾:
    
執役僧若干人,擔任勞動的往往皆由自動發心,請求執行苦役藉以自勵德行的人擔任。
    
    
(二)、叢林的風範
    
    
(一)身份平等 集團生活
    
    
《阿含經》說:“四河入海,同一滷味。四姓出家,皆名為釋”。這即反應了出家身份的平等,所謂:王子出家不以為貴,乞丐出家不以為賤。叢林生活的比丘,其身份亦是平等平等。
    
    
出家受戒後,就可以往叢林討褡常住。討褡大約可分為兩種:
    
    
(一)、普通少住數日或一短時期的,便叫作掛褡或掛單。掛褡的僧眾為慕某一叢林住持和尚的道望,遠來參學,或是參方行腳經過之處,但須先到客堂,依一定的儀式,作禮招呼,依一定的儀式放置行李。然後由知客師或照客師依禮接待,並依一定的禪門術語,詢問經過,即知道了他的掛褡來意,便送進了客房,招呼沐浴飲食。即使是路過掛褡的也要一宿三餐,等於歸家穩坐,絕無岐視之處。如遇參學施方的,一些比較大的叢林,在他臨行時,還要送些路費,叫作草鞋錢。倘要久住些的,便要隨眾上殿念經,參加作事,雖然居住在客位,勞逸平均,仍然不能特別。(二)、要想常住的,便叫作討褡。要住進禪堂內修學的,便叫作掛海褡。討了海褡,就算本寺正式清眾了,這必須要住些日子,經過知客師及各執事們的考查。認為可以,才能討海褡常住。常住的僧眾每年春秋兩次,各發一
    
次衣布,或衣襯錢,以備縫製衣服之用。除了施主的佈施以外,常住每季,還發一次零用錢,叫作襯錢或單資。
    
    
凡是受戒的比丘,而且是常住的大眾,身份與生活,便一律平等。上至住持和尚,下至執勞役的僧眾,都是一樣。對於衣食住行方面,都要遵守戒律與清規,如有犯者,輕則罰跪香或執苦役,重則依律處罰或擯棄,便是俗稱趕出山門了。
    
    
衣:在上殿念經、禮佛、或聽經說法的時候,下穿海青上穿袈裟。僧眾們的穿衣、所疊、都有地定的規律。都是訓東有素,就是千人走路,也難得聽到衣角飄忽的風聲。
    
    
食:依照佛陀的戒律,每日只有早晨、中午兩餐,過午便不再食了。但在中國則一律是終身素食,而且也遵行過午不食。由於叢林生活自養,那麼少數擔任勞役的苦役僧,則因體力不濟,晚上尚需一餐。即便如此,還只是作醫療之藥想,才能取食。叢林中的吃飯,全部集中在齋堂,又叫作五觀堂。凡吃飯時,必須心存五觀: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二、忖已德行,全缺應供;三、防心離過,貪等為宗:四、正事良藥,為療形枯;五、為成道故,應受此食。這個規矩大家必須共同遵守,雖上至住持和尚,也不能另外設食,這就名為過堂。如有外客,便由知客師陪同吃飯,住持于不得已,也可陪同客人吃飯。過堂時,都按規矩行事。一聽到雲板響,大家穿上衣袍,順序排列,魚貫而齋堂。一一依次端身正坐,不可隨便俯伏桌上。無異和尚警語雲:“雜念受食,聚頭作喧,當粥而飯,當後而
    
前,偏眾非僧,爭位非賢,雖然腹飽,如吞鐵丸”。可見過堂是一件多麼嚴肅而又井然的法事。齋堂中間上首,便是住持和尚的座位,供養已,住持開始取碗著箸,大家便也同時吃飯了。等到全體飯畢,又同時寂然回寮。住持若向大眾講話,便先停止吃飯,在大眾飯食時講,這名為表堂。每逢初一、十五要加菜犒勞大眾。
    
    
住:依照叢林規矩,在禪堂專志修習禪定的僧眾,旦暮起居,都在禪堂,其餘各人都有寮房。除日早晚上殿念經作功課,以及聽經、聽法以外,無事寮房靜坐,不得趲寮閒談,不得閒遊各處,無故不得三人聚論及大聲喊叫。
    
    
行:各人行走,或隨眾列班,必須依照戒律和叢林規矩,兩手當胸平放,安祥徐步,垂臉緘默,不得左臧右盼,不得高視闊步。如有事外出,必須到客堂向知客師告假,回寺時又須到客堂銷假,不得隨便外出。即便是住持方丈,或班首執事出寺入寺,也須在客堂說明,告假幾天,同時還須向佛像前告假和銷假。
    
    
以上就衣食住行等,粗略地談叢林生活的集團制度,從中我們可以看出,真正的叢林集團生活。絕對是作到處處皆平等,事事有規矩。
    
    
(二)、勞役平等 福利經濟
    
從百丈禪師毅然提倡“一日不做,一日不食”的農禪佛教起,就改變了比丘不自生產,專靠乞食為生的制度。然而這項制度的產生在當時也曾受到別人的責難,但是百丈禪師毅然地建立叢林制度,適應了中國的農耕社會,這對中國佛教的生存與發展可說是功不可沒的。
    
    
出坡是農作或勞動在叢林中的專門術語,舊制也叫作普請。叢林出坡,自百丈禪師以來,便被例為每日的功課,代代相傳不息。出坡,住持和尚,須躬先領頭,為人表率。如百丈語錄雲:“師,凡作務執勞必先於眾,眾皆不忍,密收作具。而請息之。師雲:吾無德,爭合勞于人,師即遍求作具不獲,而亦忘食,故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言。”百丈禪師能被崇為一代巨匠,破原始僧伽不務生產,而立下自力更生的風範。由此可見他人格偉大的感召力了。叢林每有勞動,便由僧值師宣佈,無論上下,都須一起參加勞動。
    
    
叢林的經濟,一切收入與支出,要絕對公開,叢林術語叫公眾。收入項目,悉數都為全寺大眾生活,儘量為大眾謀求福利,還有盈餘,便添購田地財產,希望供養更多的天下僧眾。一般執事人等,多半公私分明,絕不敢動用常住的一草一木,在佛門被傳為寶訓的一句話說:“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此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叢林的每一粒米都是用來接引有情人的,其因果之大非同凡比。因常住的一草一木皆是十方供養,被供養的人鬚髮大悲心,精進修行,弘法利生。以報天下、國家、社會、和施主們的恩德。
    
    
(三)、信仰平等 言行守律
    
叢林中生活的修行者,他們都堅定的信仰佛法,尤其信仰禪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法門。因此叢林禪堂,又名選佛場(堂)。他們專心一致的修證心地成佛法門,同時又嚴格地恪守叢林的清規與篤守佛教的戒律。相傳過去天臺由國清寺有一位得道的高僧,已經有了神通。有一天晚上,在禪堂裏坐禪,下座的時侯,他偷偷地問隔座的僧眾說:你們的肚子餓了嗎?大家不敢答話,其中有一僧說:餓了怎麼辦,規定大家過午不食,誰又敢去犯戒?即便要吃廚房裏都沒有東西那裏有的吃呢?他說:不要緊,你要吃,我替你弄來,廚房裏還有鍋粑呢!他說了便伸手入左手的袖子裏,一會兒,就拿出一大把的鍋粑來,請這僧吃。這時,那個住持和尚也是有神通的,他嚴守戒律,絕不肯輕現神通。到了次日清晨,住持和尚便向大眾宣佈昨天夜裏,禪堂裏有兩僧人犯戒,依律擯斥出院。那個有神通的僧人便伸手拿起包袱,向住持拜倒,自已承認犯戒,由此就被趕出了山門。從此可知,叢林的規矩和戒律,是多麼的整肅。
    
    
(四)、眾生平等 天下為家
    
    
“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是佛陀地在菩提樹下成道後的感慨,亦是對一切眾生的悲憫。佛教的宗旨,不但視人人為平等,而且是一切眾生性相平等平等,所以叢林就有天下一家的作風。僧眾們的雲遊參方,無論何時何地,只要有叢林,能懂得規矩,都可以掛褡安居。甚至在過去的叢林,你身邊不帶一分錢的行腳,到了有些大的叢林寺院,和尚還會送你“草鞋錢”。叢林生活的清閒,僧人雲遊四方的灑脫,歷來為帝王將相所羨幕。相傳清代的順治皇帝,看了叢林的規模,便興出家之想。他作了一篇贊僧詩說:“天下叢林飯如山,缽盂到處任君餐。朕本西方一衲子,如何落在帝王家。只因當初一念差,黃袍換卻紫袈裟。”
    
    
叢林制度,從表面看祖制清規與佛陀的戒律似有不同。而實際上,清規是以戒律為根本的。即如舉足以動步,也不敢踏傷螻蟲螞蟻,何況殺生害命。所以慈悲平等的對待一切眾生,以天下為家實是叢林僧人的風範。
    
    
(五)、叢林清規的遺範
    
清規是百丈禪師所創立,作為後世叢林清淨儀規的守則。但他的清規原作,早以失傳。現在僅有的清規,只有元代敕修的百丈清規,以及百丈清規證義、禪苑清規、入眾日用、入眾須知、幻住清規、叢林校定清規總要、禪林備用清規、日用清規、禪林兩眾須知等書,但這些已不是百丈舊時的原式。不過,我們尚可從《寶王三味論》與《百丈大智禪師叢林要則二十條》中一睹百丈清規的遺範。《寶王三昧論》雲:“一念身不求無病,身無病則貪欲易生。二、處世不求無難,世無難則驕奢必起。三、究心不求無障,心無障則所學躐等。四、立行不求無魔,行無魔則誓願不堅。五、謀事不求易成,事易成則心輕慢。六、交情不求益吾,交益吾則虧損道義。七、於人不求順適,人順適則心必自矜。八、施德不求望報,德望報則意有所圖。九、見利不求沽分,得沽分則癡心易動。十、被抑不求申明,抑申明則怨恨滋生。是故聖人設化,以病苦為良藥,以患難為逍遙,以遮障為解脫,以群林為法侶,以留難為成就,以敝交為資糧,以逆人為圓林,以布德為棄履,以疏利為富貴,以屈抑為行門。如是居礙反通,求通反礙。是以如來於障礙中,得菩提道。至若央崛摩羅之輩提婆達多之徒,皆來作道,而我佛悉與記別,化令成佛豈非逆彼,乃吾之順也,彼壞乃我這成也。而今時,世俗學道之人,若不先居於礙,則障礙至時,不能排遣,便法王大寶由茲而失,可不惜哉!可不惜哉!”又百丈大智禪師叢林要則二十條雲:“叢林以無事為興盛,修行以念佛為穩當,精進以持戒為第一,疾病以減食為良藥,煩惱以忍辱為菩提,是非以不辯為解脫,留眾以老成為真情,執事以盡力為有功,語言以減少為直截,長幼以慈和為進德,學門以勤習為入門,因果以明白為無過,老死以無常為警策,佛事以精嚴為切實,待客以至誠為供養,山門以耆舊為莊嚴,凡事以預立為不勞,處眾以謙恭為有禮,遇險以不亂為定力,濟物以慈悲為根本”。從上面引述的內容中,我們不難發現,百丈禪師創建叢林之苦心。更可看出一代宗匠的豁達的胸懷與嚴謹的修持。中國佛教的叢林制度對中國佛教的發展與影響,實在是深遠而廣大的。今天,我們能在如法如律的叢林中修學,百丈禪師是我們不能忘懷的一人。
    
    
作者小注:本文為九七年中國佛教協會暨莆田廣化寺規範傳戒講稿。

 

 





備註 :
上一篇(國家寶藏 慈悲 智慧 心) 回目錄 下一篇(中國佛教主要節日)

全球慈智部落格
企美噶察林分寺 卡卓瑪佛學研究會- udn部落格
藥師佛灌頂
菩提道次第安樂道論
煙消火滅-白銀帝國〈Empire of Silver 〉
原夢青年計劃--至善社會福利基金會

贊助網站
台灣會議中心
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
西藏敏竹梅芭藏香
維基百科-藏傳佛教
FPMT護持大乘法派聯合會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