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彼岸 釋 妙 峰


彼 岸 風 光 難 比 倫
繁 花 似 錦 美 如 春
菩 提 悲 歌 相 應 日
般 若 導 行 可 出 塵


作 者 簡 介:
上妙下峰法師八歲於廣東上林寺出家,民國三十八年來台,為慈航大師法子,禪門曹洞法統四十八代傳人,並親近印順導師。民國五十一年旅美弘化;目前為紐約中華佛教會會長及紐約法王寺、松林寺住持。近年應聘返台講學,八十五年春,於新竹成立慈航佛學社。
法師精於教法禪理,尤擅禪詩書法,已彙冊流通,名曰「慈風文集」,所作禪詩也已流通以化世。

到 彼 岸

「到彼岸」的到字,有完成和到達之意。彼岸是對此岸說。彼此兩岸,中間必然是隔一個海峽,或者是一個大海。到彼岸就要超越這個海峽,度過這個大海,才有到達彼岸的可能。
但那裡是此岸?那裡是彼岸?凡界即是此岸。此岸就是凡夫所居住的世界,佛經稱為「六凡法界」。此岸也可以稱無五濁惡世,可說是罪惡感招的世界,那兒充滿了缺陷,充滿了災變,苦難重重。濁即混濁,有各種災變,混亂不堪!彌陀經形容這個世界,至少有劫、見、煩惱、眾生、命等五種惡濁不堪,混亂不堪的現象,沉淪在五濁惡世的眾生,就永受煎熬,無力超脫。
三界是此岸。妙法蓮華經說:「三界無安,猶如火宅」。失火大宅,烈火燃燒,風勢猛烈,火舌吞噬,黑煙沖天,紅光如晝,全宅陷入火海,故稱「火宅」。
經云:「無常之火,燒諸世間」,火宅中人,誰能倖免?誰不被燒成焦炭、死亡?為了安全、活命、福樂,火宅不可久留,須及早逃離。
火宅主人,大富長者,見到大宅失火燃燒,宅內諸子年少無知,屋內嬉耍、貪玩,不知失火,不知危險,爭逐嬉戲。長老心急如焚,欲救諸子,屋外備有羊車、鹿車及大的牛車,引誘諸子,要令他們盡速離開火宅到清涼地。
「彼岸」是聖界,是聖者所居住的世界。佛經稱四聖法界--聲聞、緣覺(獨覺)、菩薩、佛。彼岸是個很幽美、很福樂的地方,那兒「但受諸樂,無有眾苦」--無有生、老、病、死苦,無有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等八苦及無有無量諸苦。
一個是多災多難的世界;一個是福樂無窮的世界。這個福樂無窮的世界,也即佛國淨土,其中可分:
一、凡聖同居土;二、方便有餘土;三、實報莊嚴土;四、常寂光淨土。
這些都是淨土,如西方極樂世界那麼豪華、高貴,是上文所舉的四種聖人所居住的地方,為隔了一條苦海的或沉溺在苦海中的凡界眾生所嚮往的地方。人人追求,人人希望高登彼岸。但怎樣才能到達彼岸呢?什麼步驟才可以到達呢?依現代的交通工具,海陸空都可以通行。陸路可以架橋樑,開隧道、坐汽車、坐火車,海陸可以坐船,「人間添福澤,苦海有慈航」。空中可以搭飛機。這些現成的方法和步驟,可以登上捷徑,縮短距離。
修行的情況大致也是這樣,從此岸通向彼岸的步驟,也可分為近程的、中程的和遠程的。
一、通向近程的彼岸:
是屬於人天乘的法門。是下求增上生者,只要求保佑人天福報,只希望永遠過著人間天上的幸福生活。此類根性的眾生,其所用的交通工具,很簡單。
第一步,先皈依三寶:
做個正知正見的佛弟子,過著正常的生活。在社會上是一個標準的君子,過著正常的生活。在社會上是一個標準的君子,在家庭是一個佛化幸福的家庭,自己則是屬於一個正信士-居家修行者,習慣被稱為居士。
第二步,受持五戒、菩薩戒、修十善:
有了正確人生觀,修行有素了,三業純熟了,更上一層樓,打算建築一條更堅強的軌道,使自己於進德修業上,更能提升;更能循規蹈矩,向前邁進,更發心受持「五戒」,實踐十善道的基本德行,進而更受持「菩薩戒」,使自己不論是身業、口業、意業等,都上了正常軌道,近於所謂「守口攝意身莫犯,如是行者得度世」的境界。到此境界,在修行路上,縱然遇到什麼再大的風浪,也有力量抵抗和消受,而不再犯戒或再造惡業了。
那麼這個近程的「究竟」「到」達天人福樂「彼岸」的工具-「寶筏或慈航」,便是受「三皈依」、持「五戒」,加行增益戒的「菩薩戒」和修「十善」行的根本法門了。
二、中程的彼岸:
要求到達中程彼岸的群眾,其根性有厭世傾向,對於多煩多惱,災變頻繁,苦痛多,快樂少的人生,極端反感,視為是非之地,不願久留。佛經說,他們「視生死如牢獄,視煩惱如冤家」,悲觀到了極點!
他們對於世人,特別是富貴人家,不是迷戀於飲食男女,吃喝玩樂,過著紙醉金迷,花天酒地的生活,如蒼蠅逐臭十分可鄙;不然,便是爭名奪利,鬥到兩敗俱傷,他們覺得這類人,愚蠢得可憐可愍。因為他們的人生觀就是「人生如夢,富貴如浮雲」,這麼一來,人生已經沒有什麼可以留戀的了。像抱著這種心態的人,如此厭惡人生,怎能安於人生,怎不早求出離!
所謂出離,便是超越生死,出離生死,不再受煩惱的迷惑,不再受業力所束縛,不再是苦海無邊中的俘虜了。出離三界,跳出生死漩渦,超凡入聖,不再是受著生死支配的凡夫了。其階位最低限度,已是三賢四果了。
被形容為異常可怕在燃燒中的「三界火宅」-「無常之火」,對他們來說,已不可怕了。他們已出了火宅,不會波及了。甚至如果他們願意「迴小向大」的話,他們還可以倒駕慈航,回到娑婆,投入救火的行列。像其他大菩薩一樣,願力如大海,悲心無窮極,展開救度眾生的福慧勳業。這是後話。
他們修行的成果,成績單上的標簽:佛學上的術語稱為「聲聞乘」和「緣(獨)覺乘」。
他們所用的「究竟」,「到」達「聲聞」、「緣覺」、「彼岸」而得解脫的工具-「寶筏和慈航」,便是「苦集滅道」等「四聖諦」法門,亦稱四大真理。他們修行的過程,也即是「知苦斷集,慕滅修道」的過程,不論是對世間的因果觀或出世間的因果觀,都從「察果知因」下手,因滅則果滅;因生具果生。先截斷生死狂流,然後從正道而親證涅槃,正是「先得法住智,後得涅槃」。他們依世出世間的因果,對於佛所開示的「苦集滅道」的四諦法門,次第深觀,而悟證四諦真理,使他們脫離煩惱的束縛,走出生死牢獄,超凡入聖,晉升為聖者-「初果須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羅漢」。這是聲聞乘的最高極果。
到此,他們感到無比的自豪!好像歡呼似的向世人宣布:「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我生已盡;不受後有」!梵行即清淨行。梵行已立,即表示淨化的工作已經到家了,身口意三業,不論在什麼偏盛的惡緣之下,再也不受汙染,已是「百花叢裡過,片葉不沾身」了。這是「不入色香味觸法」的境界,所以才敢大言不慚地說:「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意思是說,該學應學的法門也都學了,已是「無學人」,也等於說,規定要學習的課程都學完了,畢業了。我生已盡,這是說,已了生脫死,因為四果聖人,煩惱根治之後,再也不起惑,不造業和不感惡果,也就不再流浪生死了。未斷惑未證果之前,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相續不斷。現在證了聖果,截斷了煩惱根,生死苦果已到了盡頭,再也不流轉輪迴了。所以說:「我生已盡」。不受後有,「後有」就是有業有報,有生有死。後有就是來生的果報。「不受後有」就是修四聖諦法的四果聖人,修行證果,煩惱根斷,不再造惡業而感惡果了。不受後有,就是不用再擔心後續的生死苦果了。這是多麼輝煌的成果,令人欣羨。以上所列,是聲聞乘的境界。
另外,有一類也是有厭世傾向的人,是悲觀主義者。他們也不滿世相的無常及生老病死的壓迫,不獨對於人生,對於宇宙萬有,對於大自然的森羅萬象,也同樣受到無情的迫害和摧殘,尤為不滿,恰如中國先哲所慨嘆那樣:「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而感到無奈。
特別是他們看到:春風化育,春雨綿綿,百花盛開,生機蓬勃的原野,一股向前奔放的生命洪流,令人興奮!後來更看到滿架葡萄映夕紅的盛夏,果實累累,春的胎育,夏的養成。特別是走到林蔭道上,婆婆娑娑,繁蔭如蓋,涼風習習的樹下,多麼爽快!青山綠水,茂林修竹,多麼可愛,但曾經何時,秋風起,北風殘,黃葉落,剩下來的是迎風發抖的滿山枯枝敗葉了,景象蒼涼,怎不令人傷感?
難怪他們感慨系之地說:「春欣百花開,秋傷黃葉落」,蓬蓬勃勃,充滿了生命力的景象,頃刻間竟被摧殘至此!不但傷感難抑,更驚醒其迷懵,掀動其心弦,「無常」的真諦,宿緣的啟發,無師自通,悟道了。佛學術語把他們稱為「獨覺」聖者。
還有一類,是秉佛所開示的「十二因緣」的教法,從如鉤鎖的十二因緣,緣緣相因,從因至果,果復為因,緣緣相扣,相續不斷,構成純大苦聚的苦命兒,生死死生,輪迴不已。
這類根性的修行者,他們的根性相當銳利,資質十分優秀,所以能從逆觀的方向,摧殘了環環相扣,牢牢鉤鎖中的無明主力,劍及履及,瓦解之後,才截斷了生死之流,生死解脫而超凡入聖了。這後者--獨覺與緣覺的兩類根性,比前者--四果聲聞銳利多了。但不論聲聞也好,緣(獨)覺也好,都有厭世、悲觀的傾向,急求自了的發出離心者他們所用的「到彼岸」的工具,是四諦法門;十二因緣法門;及因春山百花開,秋山黃葉落,由世相無常的啟示,證悟了無常苦空、無我的真諦,才超越了苦海無邊的此岸,到達了聖者福樂無窮的彼岸。這可說是中程者。
三、遠程者:
上士道,所謂遠程者,便是志向遠大,目標崇高,悲心懇切,「上求下化」,以成佛為目的,度生者為手段,難行能行,難忍能忍,任重道遠,不怕吃苦。所以遠程者的工具-「寶筏慈航」,是實踐三心-「菩提心相應,慈悲為上首,般若為方便」。
意思是說,這類根性的眾生,既然發的是菩提心,以成佛為目的;以濟度眾生,令一切眾生離苦得樂為弘願,這是既崇高又偉大的福慧事業,要到達的彼岸是佛國淨土。成就無上菩提,所用的工具也自然不同。其思想言行,舉心動念,要與菩提心相應。例如:上求方面,要以成就無上菩提為訴求、為根本。下化方面,則要以一切眾生的安危、苦樂為念,「衽席群生,照朗萬有」。這樣事無鉅細,發什麼心,修什麼行,種什麼善根功德,都要綜合起來,迴向無上菩提,作為成佛的功德,百川歸於大海。
同時,不論修行任何法門,也要發自慈悲心,與慈悲心相應才行。因為若不如此發心,就不能化私心為公益,也就不符合無緣慈、同體悲的精神。同時,如此宏觀福慧事業,般若慧更不可缺少。有般若慧才能見緣起,明性空,也唯有與般若慧相應,從般若慧為前導,才能破執除私,而究竟功德,也因此,才能把一切修行,一切利益眾生的大小功德迴歸於成佛的心海法源。也唯有般若為前導,慈悲心相應,才能真正作到「我會發心不為自求人天福報,聲聞緣覺,乃至權乘諸位菩提,唯於最上乘發菩提心,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由於遠程者,是要把希望放在成佛的大目標上,所以修行度生的效果上,和藹的形相,感人的親和力,加上慈懷悲濟,猶如春風化雨,感人至深!否則,心懷惡意,面布寒霜,加上言語粗獷,行為乖戾,動作荒謬,不可理喻,造成的傷害,那就不可以道里計了。
到彼岸雖說是修行上的最高境界,但也可以隨時把層面降低,接近日常生活,在日常生活中,體驗到彼岸的妙用。例如:日常生活上待人接物時,或讀書或工作中,每一件事都做得很好,圓圓滿滿,沒有一點瑕疵,在感覺上很滿意,很自在,沒有一點遺憾,這不就是最淺的「到彼岸」了嗎?
如果一個人一生都沒有遺憾,一生都心安理得,直接或間接所面對的一切人事,不論大小,都能作到恰到好處!我與事也好,我與物,我與家庭甚至我與社會也好,事無大小都能做得很好,沒有缺失,不須憂悔,心曠神怡,這種心境不就是等於高登彼岸了嗎?
中國有一句大家熟識的成語:「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這句話,向來是用來譏諷一個自私自利的人。其實,依我看來,如果每個人都能把自家的門前雪打掃得乾乾淨淨,這種自私並不壞!因為人人盡責,家家乾淨,沒有一個懶惰的人,沒有一家不乾淨,這麼一來,整條街的雪都打掃乾淨了,更擴而大之,整個城市的人都動員起來,大家都把自家的門前雪,甚至店舖的門前雪也處理乾淨了,那麼整個城市都沒積雪了。偌大一個城市,若全體市民,都能自愛,都能把自家的積雪清理,由於人人盡責,大家動員的結果,整座城市便是一個清潔整齊的城市了。這樣,有什麼不好呢?整個市民,人人自覺自愛,自尊自重,衛生問題處理得這麼好,這麼良好的民風,讚嘆還來不及,何故譏諷?只怕有些人不但管不了別人的,連自家的也管不了,結果是少數人打掃,多數人不打掃,那就不但不整齊,而且髒亂不堪,這才令人側目。
一個有秩序、有規律,重法治的社會,必定是一個民風純樸的一個福樂的社會,也必然是一個人人守法的社會。否則,如果有人守法,有人不守法,或者少數人守法,多數人不守法,這樣的社會,還能安定嗎?還像個社會嗎?
可見若是「人人」都能以「自掃門前雪」的心態來處理一切事務,還是值得肯定。因為人人都能管好自己,把本分事,都認真去辦,求真、求善、求美,求圓滿,求沒有過失,你如此,他如此,人人如此,人人都達到盡善盡美的境地,雖然社會之大,人數之眾,由於人人完美,人人守法,沒有不完美不守法的人。如此一來,每個家庭都是一個健康的家庭,每個社區都是一個安寧的社區,警察不用勞力了;法官不用費神了。警察清閒地逛街,法院門庭可羅雀,這樣的社會,不是一個很可愛的社會嗎?
心經的「般若(智慧)到彼岸,或「般若事究竟」,「到彼岸」也好,「一切事究竟」也好,就是要求每個人,或每個家庭,或每個社團,對其本身或與人有關的一切事務(包括人事、家事、國事),都能求真、求善、求美,圓圓滿滿,無欠無缺,有這麼高級的成果,才統稱到彼岸或事究竟!可見「到彼岸」或「事究竟」,是功成果就的讚詞,也是成功的喜悅!
可見到彼岸和事究竟,固然是讚嘆了生脫死,成佛作祖的大問題,其實一切事功,一切善行,有輝煌的成果,都可以稱作一切事究竟,到彼岸!經裡有「無量波羅蜜」的祝福。波羅蜜的梵文義譯就是「究竟」「到彼岸」。無量波羅蜜,就不是指某一事功究竟到彼岸,而是說無量無邊的事功善行,都能究竟到彼岸。
這其中也暗示,不只是成佛事究竟到彼岸,一切事都要究竟到彼岸。也正因為一切事都能究竟到彼岸,就更能促成成佛事究竟到彼岸。
《六祖壇經》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求菩提,猶如覓兔角」。
太虛大師也說:「人成即佛成」。從這些教義看,成佛的大事,成佛的大功大德,都以完滿的「世間真實」、人乘德性為基礎。世間的德行完滿,安穩快樂,成佛的功德也奠基了。
佛弟子,不論出家、在家的佛弟子,信佛學佛的共同目標都是希望成佛。但成佛的資糧要福慧圓滿。福滿慧不滿不行,慧滿福不滿也不行。福慧都是修來的,而且是從少成多,點滴積累而成。因此,修行過程,得從自身做起,踏實修行,一步一腳印,身口意三業,清淨無染。行止坐臥,四威儀中,無有過咎,日常生活,待人接物務求合情合理,不論大小事務,務求究竟如法如律,圓圓滿滿,沒有過失,無憂無悔,心安理得,法樂無窮,人乘道成功了,究竟到彼岸了。
立足於人行道的基礎上,進軍究竟大乘道,邁向無上的佛乘,把所修所行的,務求與菩提心相應,發自慈悲胸懷,且以般若(智慧)作前導,步步高升,精進修來,究竟大乘,無上佛果,究竟到彼岸,就不會有問題了。
由此可見,般若波羅蜜--究竟到彼岸,不是專指成佛的大問題,不是成佛的專利品,是要從因地開始,從凡至聖,從因到果,步步行來,要事事求究竟,處處到彼岸,如此修,如此行,其間才不致紆曲而直通大道。

講於紐約慈航精舍-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錄自美國紐約中華佛教會發行慈航月刊





主持人
釋妙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