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劉克襄】

「這是哪來的?」在香港北角菜市,我指著眼前一堆綠竹筍,探問菜販。

「當然是台灣來的。」菜販毫不遲疑地回答,那口氣明確告知,因為產地的關係,絕對是好貨。

我點點頭,心裡估忖著,台灣運到此,恐怕都老了,應該是福建或廣東運來的較有可能。但這「台灣來的」聽了真是窩心。

香港是國際都會,街墟總會集聚世界各地的南北雜貨,只是並非每一地出產的都讓人放心。我走在街上,比比皆是大陸客。好些人都拖個空行李箱,準備買東西回家。他們普遍有一共識,直覺大陸賣假貨的多,香港的比較可靠。辛苦出來,當然不宜空手而回。

香港如此吸引著大陸客,相對地,台灣對港人也逐漸有此魅力,好像我們對日本的情結。我們的許多物產、出版書籍和科技產品,甚至我們的社造、NGO形成的力量都讓他們欽羨。港人正在學習認識政治以外的台灣。台灣這兩個字,似乎是某一種品牌美好的象徵。

真的,這幾年,就算我們再怎麼看衰自己,抱怨物價愈來愈高漲,國家競爭力落後。但從外面的華人圈觀看,台灣真的已經被品牌化。那是軟實力,一堆來自民間力量的長年積累,自然孕育而出。

後來,我去逛水果攤,有些也特別放大「台灣」的出產頭銜。更誇張的是超市,香港跟台灣類似,排列大抵以食品分區。但有的卻專門設立一區,標示著「台灣精選」或「嚴選台灣」。連單賣日本貨的食品店,都意外堆放著不少台灣食品。

其實台灣能以集團打進香港的並不多,除了貢茶之外,街頭甚少看到連鎖商店。只因對「台灣」這兩個字充滿迷思,任何產品的文字跟它有些微連結都是好事。於是重要旅遊景點,我們也看到了「九份手信」、「阿里山茶葉」等字體放大。

港人對台灣真有一種微妙情感,從九七之後愈加濃厚。上個年代到香港買東西,以普通話詢問,港人如法國人態度惡劣,甚少理你。但現在不一樣了,幾回在鄉間走訪,友人介紹,強調我來自台灣時,總會感覺對方會有一種微揚的驚喜臉色,或者略微振奮一下。

但你說大陸來的,多數時候,表情就複雜了,冷漠著恐怕不少。我知道,港人會有這種詭譎表情的背後心理,尤其孔慶東罵「港人是狗」事件後,那種糾葛一直在發酵。這種化學變化,讓港人對台灣的好感也莫名地持續增溫。

香港人近年也很愛到台灣,自助旅行的年輕背包客更多,寒暑假日一到,北台灣諸多小鎮和觀光風景區都是港客。我們到底哪裡吸引人?綜合原因,文化語言相近、生活物價便宜,以及人們和善客氣、文化產業精緻,都是勝出的條件。

我們的島似乎有一個美好的吸引力,讓華文圈的年輕人萌生願望,至少要去台灣見見世面,認識這是什麼樣的島嶼。何以每個小地方都有吸引人的故事,正在創造奇麗的產能。這又是什麼樣的社會,讓它形成這種自信,積極地在尋找各種想要的價值,而不只是活著。

台灣到底有何魅力,說穿了,是一種真實,來自民間的真實。下層老百姓的力量集結,還擁有清楚的能力和機會,可以 改變現狀。香港年輕人多認為,大陸缺乏的便是這種透過真實的認識,獲得安全感。沒人相信胡錦濤、溫家寶講的。

當然,現在百廢不興,加上林益世事件,我們還繼續被外面稱讚,恐怕會受寵若驚,甚至有些感傷。但相對於大陸和香港,台灣真的比較真實一點。

(作者為自然生態作家)

 

【2012/07/21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