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佛源(七)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300 【和尚】古印度稱師長為Upadhyaya,音譯為鄔波陀耶或鄔波遮耶,省音為烏社、和尚等。意為親教師、博士等。古又意譯為近誦、力生。其義為弟子受業于師,經常近隨于師受經誦經,仗師之力而生法身、智慧功德。和尚有兩種:一是出家的受業和尚,俗稱剃度和尚;二是受比丘戒的壇上和尚,俗稱戒和尚或得戒和尚。若接某和尚衣缽法流者亦可稱他為法和尚或得法和尚。對女性和尚的稱呼與男性和尚相同,只在前冠一“尼“(梵語陰性詞綴-ni)稱作尼和尚以表女性。現在有稱尼僧、尼和尚為尼姑。依據律制,和尚之尊稱原本限於僧,到西晉懷帝永嘉四年(310),西域佛圖澄來洛陽,深受石勒、石虎敬重,號曰大和尚,這是國王公卿稱僧人為和尚之始。唐代有鑒真大和尚、不空大和尚的尊稱,是指傳戒和傳法和尚。漢地佛教叢林(僧團)裏的職稱有嚴格規定,全寺僧人稱這個大僧團的住持一人為和尚,其餘僧人則不能稱和尚。和尚任期已滿,則稱退居和尚,俗稱老和尚。由於佛教在中國歷史悠久,和尚一詞深入民間,一般俗人不知佛教內部的稱呼,凡見僧人都一律稱作和尚,按其年齡大小稱小和尚、大和尚和老和尚。有些鄉村地方知其俗姓者,甚至冠以俗姓稱某和尚等,這是極不妥當的。(無名氏)

  301 【和尚在缽盂在】“缽”是梵語缽多羅patra的省音譯,意譯為“盂”,合稱“缽盂”。缽盂用泥、鐵等製作,扁圓形,口略小,是和尚用來化緣的食器,也是和尚隨身攜帶的“六物”之一。因此,俗語說“和尚在缽盂在”。或比喻一事物的存在要依賴另一事物的存在。如元·馬致遠《黃粱夢》第二折:“恁時節和尚在缽盂在,今日個福氣衰,看何時冤業解。”或比喻不知是誰。如元·朱凱《昊天塔》第三折:“知道是和尚在缽盂在,知道是他受苦也俺受苦。”(李明權)

  302 【供養】敬獻奉養佛、法、僧三寶,謂之“供養”。如晉《法顯傳》:“諸國王競興供養,今故現在。”又如宋·蘇軾《答寶月禪師書》:“軾有吳道子絹畫釋迦佛一軸,雖破爛,妙跡如生,欲送院中供養。”修行供養是為了成就“佈施”。如《莊嚴經》卷十二指出:“一者必應供養,此為成就檀度。”檀,檀那,即佈施。大致分為兩種供養,一是供財物,即有形之物;二是法供養,即修行弘法等。供養多有一定的儀軌。也指供養“三寶”的供具。如晉《法顯傳》:“阿育王出世,欲破此塔,龍便現身,持王入其宮中,觀諸供養具。”供具主要有香、花、燈、果、纓珞、幢幡等。後亦用供養泛指供奉神靈、亡靈等。如《水滸傳》第一回:“前迎後引,接至三清殿上,請將詔書,居中供養著。”又如《水滸傳》第六十回:“把那枝誓箭,就供養在靈前。”又指供給生活用度,如《京本通俗小說·菩薩蠻》:“先前他許供養你一家,有甚表記為證!”(李明權)

  303 【舍利】梵語sarira,亦稱舍利子,意為骨身、遺骨。原來,“所遺骨分,通名舍利”。(《翻譯名義集》卷五)實際上,舍利專指佛、高僧的遺骨。舍利可分為骨舍利、發舍利和肉舍利,通常所說是都屬於骨舍利。佛家傳說,舍利是由修行功德煉就的,多作堅硬珠狀,五彩耀目。《魏書·釋老志》說:釋迦牟尼涅槃後,弟子用“香木焚屍,靈骨分碎,擊之不壞,焚亦不焦,或有光明神驗,胡言謂之舍利”。經中載有八國國王分取捨利,建塔供養之事。佛的舍利也叫做“佛骨”。唐代朝廷多次迎請鳳翔法門寺佛骨舍利入大內供養。其中唐憲宗元和年間迎佛骨時,遭到韓愈的激烈反對,歷史上很有名。佛的牙舍利稱為“佛牙”,相傳帝釋曾取佛牙在天上建塔供養,故佛牙備受青睞。法顯、玄奘西游時,都見到過佛牙。釋迦牟尼留下四枚佛牙,其中一枚在唐代被道宣律師獲得,受到歷代帝王的供養,今藏北京西山舍利塔中。後來也用舍利泛指僧人火化後的遺骨。入《古今小說·明悟禪師趕五戒》:“荼毗(火化)之次,見火中一道青煙,直透雲端……少焉,舍利如雨。”(李明權)

  304 【捨身】佛教認為,身體不過是地、水、火、風“四大”假合而有的,無常、不淨,是眾苦之本。佛教徒為了行菩薩道,捨己為人、普渡眾生,不惜犧牲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捨身是釋迦牟尼“本身”故事之一。過去世中,釋迦牟尼曾是薩陲王子。一日,王子人山,見一母虎生下七子,饑餓將死。王子生大悲心,走進竹林,脫衣臥地,餓虎驚呆不動。王子再從高山跳下,以竹尖刺頸出血。餓虎見狀,遂舐血啖肉。當時,諸天雨花,大地震動。(見《金光明經·捨身品》等。)禪宗也有為法捨身的傳說:《五燈會元》卷一載:慧可為了向達摩祖師求法,徹夜立於雪地之中,斬斷左臂,表示義無反顧。入寺院服勞役、作苦行,也稱為捨身。六朝時盛行此風,如梁武帝曾三度捨身入同泰寺。又如宋·陶穀《清異錄·圓通居士》:“比丘海光住廬山石虎庵,夜夢長人清瘦而斑衣,言捨身為庵中供養具。”佛教所說的捨身,是為了“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是一種大無畏的菩薩精神。佛教並不贊同無義苦行。後世有些人誤解了捨身的意義,而僅在形式上摹仿,從而產生了許多流弊。如泰山有捨身崖,舊時常有人投身崖下,以為可得解脫。還有人燃肉身燈,以為可以消除罪業。這些都是無義苦行,是愚昧無知的表現。後亦用捨身泛指獻身、犧牲自己。如明·葉憲祖《鸞鎞記·秉操》:“我魚惠蘭,只為姊妹情深,捨身相代。“(李明權)

  305 【捨身求法】典出釋迦牟尼的本生故事。相傳釋迦牟尼過去世曾在雪山修苦行,稱“雪山大士”。天地釋見大士苦修,化作羅刹,試探其心,讀了過去諸佛所說的半偈:“諸行無常,是生滅法。”大士聞半偈而心喜,為求後半偈(“生滅滅已,寂滅為樂”),毅然捨身投崖。如《心地觀經·序品》偈謂:“時佛往昔在凡夫,入於雪山求佛道;攝身勇猛勤精進,為求半偈舍全身。”又《五燈會元》卷一載,慧可為向禪宗初祖達摩求法,徹夜立在雪地中,並砍去左臂以示至誠。這也是捨身求法著名的一例。後用捨身求法泛指奮不顧身地追求真理。如魯迅《且介亭雜文·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李明權)

  306 【金口】佛為“金身”,故佛口稱為“金口”。如《華嚴經》說:“何況如來金口所說。”金口表示為佛親口所說,真實可信。如明·張守約《擬寒山寺·因果》:“此是金口宣,普為諸人告。”又如明·楊慎《佛書四六》:“鷲頭峰下,演金口之微言;雞足山中,舒玉毫之瑞色。”指釋迦牟尼佛在靈鷲山下說法。金口又作金剛口,如《纓珞本業經》卷上:“爾時,釋迦牟尼佛以金剛口告敬首菩薩。”金剛口,謂佛之口舌堅固不壞,猶如金剛。後俗語中,謂發一言而舉足輕重者為金口。如:承先生金口允諾,學生才得以進入貴公司服務。有謂不輕易開口者為“金口難開”。(李明權)

  307 【金剛不壞身】“金剛”即金剛石,是一種極為堅固的礦物,佛經上或用來比喻佛的“法身”。如《大寶積經》卷五二:“如來身者,即是法身,金剛之身,不可壞身,堅固之身,超於三界最勝之身。”又如《涅槃經》卷三:“雲何得長壽,金剛不壞身。”後亦用為典故。如南朝梁·沈約《謝示華嚴纓珞啟》:“法身與金剛齊固,常住與至理俱存。”又如唐·廣宣《安國寺隨駕幸興唐觀應制》詩:“初傳寶訣長生術,已證金剛不壞身。”(李明權)

  308 【金剛怒目】形容面目威嚴,令人生畏。如魯迅《且介亭雜文末編·我的第一個師父》:“不料他竟一點不窘,立刻用‘金剛怒目’式,向我大喝一聲。”金剛是佛寺山門的守護神,左右各一。金剛頭戴寶冠,裸上身,作憤怒相。左金剛張口,高舉金剛杵;右金剛閉口,平托金剛杵。金剛又稱“密跡金剛”。相傳密跡金剛原為勇郡王的法意太子,後歸屬托塔天王之下,成為護法神。(見《大寶積經》卷八。)關於金剛怒目的意義,見宋·龐世英《談藪·薛道衡》:“隋吏部侍郎薛道衡嘗游鐘山開善寺,謂小僧曰:‘金剛何為努(怒)目?菩薩何為低眉?’小僧答曰:‘金剛努(怒)目,所以降服四魔;菩薩低眉,所以慈悲六道。’道衡憮然,不能對。”(李明權)

  309 【命根】佛教認為從生到死的一期生命有三個要素:壽、暖、識。“壽”就是壽命,維持壽命的功能謂之“命根”,從梵語jivta而來。命根是由過去世的業力所生的。唐·窺基《成唯識論述記》卷二說:“命謂色心不斷,是命之根也。”色心不斷的意思是一期生命的身心活動延續不斷。《俱舍論》卷五指出:“命根體即壽,能持暖及識。”“暖”是以體溫為標誌的生理活動,“識”是以認識為標誌的心理活動。命根能維持暖和識,並以暖和識為其存在的依據。死去或被殺,稱為斷命根。如《敦煌變文匯錄·頻婆娑王變文》:“羅睺大臣近生要惡逆,謀奪國位。殺父王竟,尋起四兵,伺捕二兄,已斷命根。”後來,俗語中稱及其重視的人或物為命根子。如《紅樓夢》第二回:“政老爺便大怒了,說:‘將來酒色之徒耳!’因此便大不喜悅。獨那史老太君還是命根一樣。”此命根指賈寶玉,是史老太君(賈母)最疼愛的小輩。又如秦牧《花城·土地》:“呵,這寶貴的土地……而親自在上面播種五穀的勞動者才真正對它具有強烈的感情,把它當作命根子。”此指勞動者珍視的土地。(李明權)

  310 【念經】念誦或背誦佛經。一般用特殊的音調吟誦,稱為“海潮音”、“唄經”,有時也用木魚等控制音節。僧眾舉行法會或做早晚課時集體“念經”,信徒個別修持時亦可單獨“念經”。“念經”可以高聲念,也可以低聲念,可以出聲念,也可以默念。中國佛教徒常念的經有《阿彌陀經》、《金剛經》、《法華經》、《地藏經》等。唐·慧能禪師指出,念經重在“心念”,“得其經意……一念心開,是為開佛知見”。《壇經·機緣品》載,有僧名法達,常誦《法華經》,未解經義。慧能批評他;“汝名法達,何曾達法?”並說:“口誦心行,即是轉經;口誦心不行,即是被經轉。”法達於言下大悟。慧能說:“汝今後方可名念經僧也。”俗語中運用之例,如《水滸傳》第四回:“老僧自慢慢地教他念經誦咒,辦道參禪。”又如張天翼《兒女們》:“走過佛堂的時候他瞟了那邊一眼,瞥見五姨太太在敲著木魚念經。”(李明權)

  311 【念佛】念佛吃齋,是佛教信徒的基本特徵和較普遍的修行方法。《觀佛三昧經·十觀佛密行品》謂:“佛告阿難:住於念佛者,心印不壞,亦複如是。”念佛就是一心專注地觀想佛(也指菩薩)的相好光明,或者一心念誦佛的名號。據說,念佛可以消除煩惱、業障。原始佛教一般專念釋迦牟尼佛,後起的大乘佛教則主張念十方世界諸佛。其中,淨土宗又主張念西方淨土教主阿彌陀佛(包括阿彌陀佛的脅侍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如著名的淨土經《觀無量壽經》雲:“若念佛者,當知此人是人中分陀利華。”淨土宗的念佛法門包括持名念佛、觀像念佛、觀想念佛和實相念佛。其中,最流行的是持名念佛。這也是淨土宗的主要特色。行住坐臥皆可念佛,有時默念,有時出聲。強調佛號要從心起,從口出,從耳入,念得歷歷分明,一心不亂。著名的唐代詩人白居易晚年好念佛,“朝也阿彌陀,暮也阿彌陀”。念佛的歸俗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如清·省庵《觀修淨土詩》雲:“勸君念佛歸西去,利比娑婆萬信贏。”又如老舍《茶館》第二幕:“可是呀,這兵荒馬亂的年月,能有個事兒作,也就得念佛!”(李明權)

  312 【念念】指極短的時間,起滅連續不斷。在佛教中,“念”是梵語“刹那”的意譯,指一動心念的短暫時間,念念,猶言刹那、刹那。佛典中有“念念不住”、“念念生滅”、“念念相續”、“念念無常”等說法;俗語中則有“念念不忘”等。《維摩詰經·方便品》:“是身如電,念念不住。”《無量義經》:“諸法本來空寂,代謝不住,念念生滅。”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歸心》:“若有天眼,鑒其念念隨滅,生生不斷,豈可不怖畏耶?”明·王世貞《鳴鳳記·忠佞異議》:“你念念不忘嚴府,恐被他人笑駡。”又如劉觀德《我的財富在澳洲》:“加薪是我蓄謀已久的計畫,自從當上打工仔的第一天開始,便一直夢寐以求,念念不忘。”(張文良)

  313 【念珠】是佛教的法器,又叫做“數珠”,梵語Pasakamala。一般用香木製作,也有用玉石、瑪瑙、菩提子等製作的。用繩索把小圓珠貫穿成串,隨身攜帶,以便念佛、誦咒時計數,調伏身心。一串念珠的數目,以一百零八顆為常見,其象徵意義是破“百八煩惱”,證“百八三昧”。也有多至一千零八十顆或少至十四顆的。《舊唐書·李輔國傳》載:“輔國不茹葷血,常為僧行,視事之暇,手持念珠。”淨土宗強調持名念佛,常用念珠計數。唐代飛錫和尚以出入息計數念佛,他說:“吾則以出入息為念珠焉,稱佛名號,隨之於息。”(《念佛三昧寶王論》)此外,在印度古代,貫穿三十顆黑白相間的珠子,用來計算日期。這可能是念珠的來源。在小說中引用如:魯迅《彷徨·離婚》:“兩個老女人也低聲哼起佛號來,她們擷著念珠,又都看愛姑,而且互視,努嘴,點頭。”(李明權)

  314 【脅不沾席】脅,指身體兩邊從腋下至腰上的部分。“脅不沾席”即不躺下睡覺,形容勤勉刻苦,廢寢忘食。例如明·宋濂《桐江大師行業碑銘》:“師益加奮勵,脅不沾席者數載。朝叩夕咨,所以悟疑辨惑者,無一發遺憾。”此例形容僧人晝夜精進修持。從特定意義來說,僧人定力好的,可以趺坐過夜而“不倒單(床單)”。脅不沾席一語出自脅尊者(梵語波奢)。據說,脅尊者居母胎六十餘年才出生,誕生時便鬚髮皓白。他清淨寡欲,將近八十歲時出家學佛法。有年青僧人嘲笑他年老昏庸。脅尊者遂發憤自誓:“我若不通三藏理,不斷三界欲,得六神通,具八解脫,終不以脅而至於席!”從此,他白天誦經,晚上入定,經三年,實現了自己的誓言。時人敬稱他為“脅尊者”。中國禪宗把脅尊者列為“西天二十八祖”中的第十祖。(可參見唐·玄奘《大唐西域記·建馱羅國》、《付法藏傳》卷五)。(李明權)

  315 【放下】語出《五燈會元》卷一:“佛招仙人,梵志應諾。佛曰:‘放下著。’梵志遂放下左手一株花。佛又招仙人:‘放下著。’梵志曰:‘我今兩手空空,更教放下個甚麼?’佛曰:‘吾非教汝放舍其花,汝當放舍外六塵,內六根,中六識。’”佛教指離棄一切雜念、妄執,達到解脫自在、了無牽掛的境界,稱放下。後亦常指把握著、提著或負載著的物件從高處放到低處。如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八回:“只見刑房書吏拿了一宗案卷進來。繼之叫且放下,那書吏便放下,退了出去。”也指擱置,停止進行。如巴金《真話集·悼念茅盾同志》:“一直到死,他始終沒有放下手中的筆。”(文賢)

  316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佛教語,謂停止作惡,立成正果。後成為一句勸人改惡從善的俗諺。如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夫佛法廣大,容人懺悔,一切惡業,應念皆消。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汝不聞之乎?”原來,在宋代的禪宗“燈錄”中,已經廣泛引用這句俗諺了。最初,《景德傳燈錄》卷二五謂“拋下操刀,便證阿羅漢果。”到了《續傳燈錄》和《五燈會元》中,改成了“颺下屠刀,立地成佛。”意義升格了。其實,“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源頭可以追溯到北涼譯出的《涅槃經·梵行品》:“波羅倷國有屠兒名曰廣額,于日日中殺無量羊。見舍利弗,即受八戒,經一日一夜。以是因緣,命終得為北方天王毗沙門之子。”“八戒”中的第一戒為“不殺生”。佛教認為殺生屬於應受地獄報應的最大惡業之一。放下屠刀就是不殺生,亦泛指不造一切惡業。不造一切惡業,就能得到種種福報,進而擺脫輪回,直至成佛。禪宗好談立地成佛,同慧能所傳頓悟之法有關。“立地”是唐宋時的口語,猶言立刻,當下。現代也有運用于文章的,如魯迅《准風月談》:“古時候雖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人,但因為也有‘放下官印,立地念佛’而終於又‘放下念珠,立地做官’的人,這一種玩意兒,實在已不足以昭大信於天下。”(李明權)

  317 【放生】“不殺生”居佛教戒律之首。殺生的人,當墜落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中,受無窮苦;僥倖為人,亦受短命等惡報。戒分“止持”與“作持”。就止持而言,殺生為最大的惡業;從作持而言,則放生為最大的功德。放生典出《金光明經·流水長者子品》。謂釋伽佛過去世為流水長者子。一次,長者子經一空澤,見池水涸竭,萬魚被曝曬將死。長者子先取樹葉遮住陽光。後來發現,惡人為了捕魚,在源頭處截斷了水流。長者子即向國王借了象隊,到上流用皮囊盛水,運到空澤,傾瀉池中,救活了萬魚。中國行放生,當始于隋代天臺大師智顗。《佛祖統記》卷二三載,智顗“買斷蔰梁,悉罷江上採捕”,讓漁人放生在天臺山海隅。唐肅宗乾元二年,昭令天下置放生池八十一所,顏真卿作《天下放生池碑銘》。宋·周煇《清波雜誌》載:宋哲宗“與輔臣言及放生,雲‘天地大德曰生’,後苑故事有釣魚荷苞會,比令罷之”。放生成為朝野的風氣。且舉杭州為例: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紀勝·社會》載,“西湖每歲四月放生會,其餘諸寺經會各有方所日分。”清·趙翼《陔余叢考》卷三三記載,四月八日佛誕日,杭州數萬人會集西湖放生,縱魚鳥以百萬計。可見放生曆久不衰。後來俗語亦稱把人放掉為放生。如《海上花列傳》第三八回:“耐膽倒大哚,放生仔俚轉來哉!”(李明權)

  318 【放逸】梵語Pramada的意譯。心所(心的作用)之名,略稱“逸”。即放縱欲望而不精勤修習諸善的精神狀態,亦謂不守佛門規矩。如唐·白居易《東都聖善寺缽塔院主智如和尚荼毗幢記》:“大師自出家至即世……施法行化者五十五載,而身相長大,面相端嚴,心不放逸,口無戲論。”後指豪放不羈。如元·辛文房《唐才子傳·于鵠》:“有詩甚工,長短間作,時出度外,縱橫放逸,而不陷於疏遠,且多警策。”又如清·嚴有禧《漱華隨筆·文三橋》:“意氣放逸,旁若無人。”(文賢)

  319 【盲人摸象】這是《涅槃經》卷三十二所載的一則故事:“有王告一大臣;‘汝牽一象來示盲者’。大臣受王敕,多集眾盲,以象示之,時眾盲各以手觸。大王及喚眾盲各各問言:‘汝見象否?’眾盲各言:‘我已見’。王言:‘象類何物’?觸其牙者即言:‘象形如蘿菔根’。觸其耳者言:‘象如箕’。觸其頭者言:‘象如石’。觸其腳者言:‘象如臼’。觸其脊者言:‘象如床’。觸其腹者言:‘象如甕’。觸其尾者言:‘象如繩’。善男子:如彼眾盲不說象體,亦非不說,是眾相若悉非象者,離是外更無別象。”盲人摸象比喻各人對事物只有片面的瞭解,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後用以指無知之徒妄下結論。亦寫作“盲人說象”。如元·黃溍《書袁通甫詩後》:“吾齊碌碌,從俗浮沉,與先生相去遠甚,而欲強加品評,正如盲人說象。”(無名氏)

  320 【法力無邊】“法力”,原指佛法的威力,可以伏異端,降魔道,除煩惱,度眾生。如《維摩詰經·佛國品》:“法王法力超群生,常以法則施一切。”又如宋·蘇軾《答圓通禪師書》:“所幸聖恩寬大,不即誅殛,想亦大善知識法力冥助也。”後因以法力指神通。如宋·朱松《書永和壁》詩:“道人法力真無礙,解遣龍孫吐浪花。”俗語中又以“法力無邊”指神奇的力量,了無障礙。如《三俠五義》第四回:“方才遇見相公的親隨,說相公神通廣大,法力無邊,望祈搭救我家小姐才好。”(李明權)

  321 【法門】《華嚴經·方便品》謂:佛“以種種法門,宣示佛道”。佛的教化方式和內容,稱為法門。唐·黃蘖《傳心要法》說,佛用“八萬四千法門對八萬四千煩惱”,以便使不同根機的眾生從適合自己的法門而入,除煩惱,了生死。“八萬四千”極言其多,可作無盡無量解釋。如大乘、小乘、頓悟、漸悟、理門、事門等等,都是種種“法門”。又如《維摩詰經》高唱“不二法門”。禪宗五祖弘忍闡揚“東山法門”。法門一詞又可隨文生訓。如《舊唐書·蕭瑀傳》:“梁武帝窮心於釋氏,銳意於法門。”此指佛法。八指頭陀《十二疊韻呈笠雲本師》詩:“法門望重比昆侖,法海波瀾滿腹吞。”此指佛門。又如唐·楊炯《和旻上人傷果禪師》詩:“法門摧棟宇,覺海破舟船。”此指寺門,佛寺。亦有專用法門為寺名者,如陝西省扶風縣法門寺。後亦泛指某家某派的獨傳之秘。明·高攀龍《困學記》:“嚴立規程,以半日靜坐、半日讀書,靜坐中不帖處,只將程朱所示法門參求。”在小說中運用如茅盾《子夜》八:“我得了一個翻本的法門,特地來和你商量。”此指方法、訣竅。(李明權)

  322 【法師】指精通佛教教義,又能如法修行,並善於為他人演說教法的僧尼。比如精通經律論三藏的,稱三藏法師。就廣義講,佛在世時,許多外道分別論師都在宣講他們的教義,也被稱為法師。佛“十號”中有天人師一號,也就是說,佛是為天人等說法的大法師。佛教經論中,對於法師的資格有其特定的含義,其運用也非常廣泛。如《法華經·法師品》說:受持、讀、誦、解說、書寫共五種法師。《辯中邊論》說十種法師。法師又是菩薩的異名,如《瑜伽師地論》和《大乘莊嚴經論》說:法師(說法者)即菩薩十六種異名之一。在中國佛教史上,一般只對出家僧人尊稱為法師。道教受了佛教的影響,道士善於苻籙祈禳諸法術者,亦稱為法師,如《唐六典》:“道士修行有三號,其一曰法師,其二曰威儀師,其三曰律師。”(無名氏)

  323 【法寶】是佛、法、僧三寶之一。“法”指引導眾生如實了知事物的本質,解脫生死煩惱的佛法、教法。佛法無垢清淨、稀有難得、不可思議,故稱為法寶。《曾一阿含經》說佛“三阿僧祗集法寶”,即佛經過三個大劫才證知此“法”。釋迦牟尼成道後,經大梵天王勸請,才前往鹿野苑為五位苦行侍者說“苦、集、滅、道”,三轉法輪,這就是最初的“法寶”。佛為人乘說“五戒”,為天乘說“十善”,為聲聞乘說“四諦”,為獨覺乘說“十二因緣”,為菩薩乘說“六度”。眾生有“八萬四千煩惱”,佛便說“八萬四千法門”,正如《維摩詰經·佛國品》所說,佛“集眾法寶,如海導師”。釋迦牟尼佛涅槃後,佛的教法都保存在經過數次集結的經、律、論“三藏”中。因此,佛經也稱法寶。如唐·張說《龍興寺碑》:“法寶如山、普聞獅子之吼。”謂佛教的三藏卷軼浩繁,猶如蘊藏無數財富的寶山。禪宗六祖慧能大師的語錄被稱為《法寶壇經》,也是此意。此外,僧人的用物如衣缽、錫杖之類,亦稱法寶。俗語中,法寶一詞運用廣泛。在神話小說中,稱降妖伏魔的寶物為法寶。如清·李漁《蜃中樓·試術》:“蒙玉皇授我三件法寶,一來成就好事,二來降服火龍。”亦指珍寶,寶貝。如清·曹寅《題銅宮秋色圖》:“《富春山圖》、《待渡圖》、《洛神女》、《孝經圖》,皆前代法寶。”今多比喻有特殊效果的方法、經驗。如茅盾《色盲》三:“浪漫主義把戀愛當作神秘的聖殿,頹廢主義又以為是消憂遣愁的法寶。”毛澤東《<共產黨人>發刊詞》:“十八年的經驗,已使我們懂得:統一戰線,武裝鬥爭,党的建設,是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中戰勝敵人的三大法寶,三個主要的法寶。”(李明權)

  324 【宗旨】指經典與論書等的主要旨趣,與宗、宗趣、宗要、宗體、要旨、旨歸等語之意義相同。佛教一般于解釋經論時,多稱旨趣為宗旨或宗趣。如嘉祥之《法華玄論·辨經宗旨》所載,關於法華宗旨,有十三家之說。於禪宗,則稱禪之要旨為宗旨,亦稱宗風、宗趣、宗乘。《引事抄》卷上:“尋討者不識宗旨。”又如《神僧轉》“佛圖澄何解深經,旁通世論,講說之日,正標宗旨,使始末文言,昭然可了。”後多指主要的目的和意圖。如南唐劉崇遠《<金華子雜編>序》:“凡為文章,略知宗旨,最嗜吟詠,而所得亦不出流輩。”又如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們服務。(文賢)

  325 【沿門托缽】缽,是梵語缽多羅patya的省略,是出家比丘應蓄六物(大衣、中衣、下衣、鐵缽、坐具、漉水囊)之一,即飯器,有泥質和鐵質等。托缽乞食,是印度佛教為比丘所制的乞食制度。作用是不以資生事務亂心,省事修道。比丘每天早晨托著缽盂沿家挨戶地去接受施主們的供養,來解決自己的衣食問題。這項乞食制,南傳上座部佛教國家一直沿襲至今。到了唐代,由於禪宗的馬祖道一創叢林、百丈懷海立清規,實行邊生產邊修行的農禪規制,從而改革了印度佛教傳入的這一乞食制度。後來,沿門托缽一詞比喻到處乞求叫化。如《兒女英雄傳》說:“不問交誼,一概的沿門托缽、搖尾乞憐起來。”(寬忍)

  326 【泥多佛大】原為禪宗之語,見《景德傳燈錄·曇華禪師》:“水漲船高,泥多佛大。”俗語用泥多佛大比喻用力多、附益眾,則造就也大。如宋·王安石《重遊草堂次韻》詩雲:“僧殘尚食少,佛古但泥多。”宋代李璧注:“泥多佛大,俚語。”(李明權)

  327 【泥牛入海】泥牛,即泥土所作之牛,俗稱“春牛”。我國封建社會時期,立春前一日,官府用泥土做的春牛置於府前,至立春日絕早,用紅綠鞭擊之以迎春,並預示春耕之早晚。如唐·盧肇在謫連州時書《春牛榜子書》說:“不得職田饑欲死,兒儂何用達春牛!”劉蒙又有詩句雲:“村婦祈蠶分面繭,老農占歲說泥牛”,這是以迎春牛乞豐年的一種風俗。但泥牛入海一詞,乃源于《景德傳燈錄》卷八:“洞山(良介)又問:‘和尚見個什麼道理便住此山’?師雲:‘我見兩個泥牛鬥入海,直至如今無消息。’”《五燈會元·元日禪師》說:“三腳驢兒跳上天,泥牛入海無消息。”後來用泥牛入海一詞比喻一去不返、杳無音信。(無名氏)

  328 【泥菩薩落水,自身難保】泥菩薩,泥塑的菩薩像,民間多泛指泥塑的神像等。“泥菩薩落水自身難保”比喻連自己也保不住,怎麼顧得上別人。如《警世通言·旌陽宮鐵樹鎮妖》:“我想江西不沉卻好,若沉了時節,正是‘泥菩薩落水,自身難保’,還保得別人?”這句俗語還有幾種變式。如于逢《金沙洲》三部十七:“郭有輝病了,看來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又如李六如《六十年的變遷》十三章四:“他們心裏很躊躇,答應帶路嗎?在這兵荒時候,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李明權)

  329 【單刀直入】禪宗高僧啟發學者須直截痛快,斬盡“葛藤”(分別雜念),故以單刀直入為喻。《景德傳燈錄》:“靈佑曰:‘單刀直入,則凡聖盡露真諦。’旻德曰:‘若是作家戰將,便須單刀直入,更莫如何如何。’”以後常用來比喻說話、辦事直截了當,不兜圈子。如茅盾《腐蝕》:“事情是已經十分明白了,我也沒有多大功夫和她再兜圈子,單刀直入,我就用話冒她一冒。”(無名氏)

  330 【單傳】原指禪家宗旨,不依經論文句,單傳心印。如《碧岩錄》:“達摩遙觀此土(中國)有大乘根機,遂泛海得得而來,單傳心印。”又《祖庭事苑》:“傳法諸祖,初以三乘教乘兼行,後達摩祖師單傳心印破執顯宗,所謂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後指一師所傳授,不雜別派。如清·佘懷《板橋雜記·雅遊》:“教坊梨園單傳法部,乃威武南巡所遺也。”亦指唯有一子傳代。如魯迅《呐喊·藥》:“他的精神,現在只在一個包上,仿佛抱著一個十世單傳的嬰兒。”(文賢)

  331 【單位】指禪林僧堂中,僧人坐禪的座位。在座位上方貼有各人的名字,故稱單位。如《敕修百丈清規·日用軌範》謂:“昏鐘鳴,須先歸單位坐禪。”此詞以後用於計算事物數量的標準。如“米”為計量長度的單位,“時”為計算時間的單位,“克”為計算重量的單位,等。機關、團體或其所屬的某一部門稱為工作單位。如柳青《銅牆鐵壁》第十八章:“晚霞映紅的平鄢裏,儘是一片各單位交上來的俘虜。”何為《最初的帶路人》:“我想這大概就是老喬的工作單位。”(文賢)

  332 【單槍匹馬】原作“匹馬單槍”。《五燈會元》卷十二:“慧覺謂浩泰曰:埋兵掉鬥,未是作家(英雄),匹馬單槍,便請相見。”禪宗提倡頓悟成佛,勸人不要依傍他人或拖泥帶水,須直接把握自心,迴光返照,便可見性成佛,就像勇士單騎上陣,須見分曉一樣。以後遂引申為形容果敢無畏之詞或因無人幫助而單獨行動之意。五代·汪遵《烏江》詩:“兵散弓殘挫虎威,單槍匹馬突重圍。”茅盾《腐蝕》:“儘管惡勢力是那麼大而我是單槍匹馬,然而也未必永久是單槍匹馬。”(無名氏)

  333 【淨土】“土”即國土、世界。佛教認為,“土”是由“心”而現的,心穢則現“穢土”,心淨則現“淨土”。一類業報相類似的眾生共同感現一個國土,稱為“依報”。眾生的心識和業報千差萬別,因此,國土、世界也是形形色色,無窮無盡。淨土相對於穢土而言,其間沒有生死煩惱、污濁痛苦。也稱為佛土、清淨世界。經上說到的淨土很多,如西方淨土、彌勒淨土、靈山淨土、密嚴淨土、琉璃淨土等。影響最大的是西方淨土,也就是西方極樂世界。一般所說的淨土,即特指阿彌陀佛依其“四十八願”所建立的西方淨土。《阿彌陀經》說:“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經中還描繪了西方淨土的勝妙景像。唐·白居易《畫西方幀記》也說:“有世界號極樂,以無八苦四惡道故也;其國號淨土,以無三毒五濁業故也。”淨土思想從漢末即傳入中國。東晉慧遠在廬山創建蓮社,弘揚淨土法門。後形成淨土宗,專以念佛求得往生西方淨土,是流行最廣的宗派。俗語中或把未受到生態破壞、環境污染的美好之地稱為淨土。如說:這真是一片人間的淨土!青翠的山峰下,流淌著潺潺的澗水;茂密的原始森林中,盛開著奇異的花卉。(李明權)

  334 【淨財】指來路正當,用於供養佛、法、僧這三寶的錢財。如修寺、建殿、造像、印經、齋僧等。舉兩個例子,唐·白居易《繡西方幀贊序》:“(弘農郡君)舍淨財,繡西方阿彌陀佛像及本國土眷屬一部,奉為故李氏長姊楊夫人滅宿殃,追冥祐也。”此系為造像而舍淨財。又如清·龔自珍《助刊圓覺經略疏願文》:“佛弟子仁和龔自珍同妻山陰何氏敬舍淨財,助刊《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疏》成。”此系為印經而舍淨財。佛教徒為供養三寶而施捨淨財,是修習佈施的重要內容之一,屬於“功德行”。然而,正信的佛教徒不可自恃功德而希冀“人天福報”,而應將此功德回向一切眾生。回向“西方極樂世界”。(李明權)

  335 【寶塔】佛塔俗稱“寶塔”,又稱“浮屠”、“浮圖”。如清·顧張思《土風錄》卷四:“本是眾寶裝飾,故稱寶塔,今則磚瓦所成動稱寶塔矣。”又如陳毅《延安寶塔歌》:“延安有寶塔,巍巍高山上。”寶塔起源于古印度,本有兩類:一類是窣堵波(Stupa,或稱浮圖Buddhastupa),“塔”是省音譯,意為方墳、靈廟等,是收藏佛舍利和高僧遺骨的建築。《說文解字》中沒有“塔”字,最早見於晉·葛洪的《字苑》。一類是支提(Chaitya),不放舍利、遺骨,而放佛像、經卷等。相傳釋迦牟尼佛涅槃後,八國國王分取其舍利,造塔供奉。後阿育王立佛教為國教,據說造了“八萬四千”寶塔。印度的窣堵波一般為複缽狀的半圓塚,傳入中國後,同中國故有的建築形式相結合,形成習見的樓閣式、密簷式等,用木、磚、石等建造,亭亭玉立,千姿百態。寶塔的平面以八角或四方形居多。層次通常為單數,五、七、九級居多。寶塔分為塔刹、塔身和地宮三大部分。藏傳佛教的塔,如北京北海的白塔,與印度窣堵波的形制比較接近。一說,寶塔為“七寶塔”的省稱,指用“七寶”(眾寶)裝飾之塔。典出《法華經·見寶塔品》:“多寶佛于寶塔中分半座與釋迦牟尼佛,而作是言:釋迦牟尼佛,可就此座。即時釋迦牟尼佛入其塔中,坐其半座,結跏趺坐。爾時大眾見二如來在七寶塔中獅子座上結跏趺坐。”佛教認為造塔功德很大,故佛教徒廣建佛塔,使佛塔星羅棋佈,為大好河山生色不少。在語詞中,塔亦泛指高聳細長的塔形建築物,如燈塔、鐘塔等。(李明權)

  336 【定力】定,梵語三摩地(samadhi)的意譯,意為注心一境,不散亂。修“定”能產生伏除煩惱妄想之力,故稱“定力”。如《無量壽經》卷下:“定力、慧力、多聞之力。”坐禪便是修“定”的主要形式。如唐·錢起《題延州聖僧穴》詩:“定力無涯不可稱,未知何代坐禪僧。”後用“定力”指處變不驚、自我控制的意志。如《兒女英雄轉》第二一回:“一個鄉里的媽媽兒,他可曉得甚麼叫作恒心,又可曉得甚麼叫做定力?”又如冰心《超人》:“何彬看完了,捧著花兒,回到床前,什麼定力都盡了,不禁嗚嗚咽咽的痛哭起來。”(李明權)

  337 【定性】佛教謂在聲聞、緣覺、菩薩這三乘,只具唯一種子的眾生叫定性;具二種或三種的眾生叫不定性。不具三乘之無漏種子,但有人無有漏種子者,稱無種姓。定性之中有三性,加以不定性、無種姓,則為“五性”,為法相宗所立的教義。後謂安定心神。如《初刻拍案驚奇》卷六:“隨手關了門,悶悶坐著,定性了一回。”又如《三俠五義》第四回:“等我家相公定性養神,二鼓上壇便了。”也指事物故有的特性。如清·王夫之《張子正蒙注·參兩》:“陰陽有定性而無質也,故獨言陰而不言陽。”亦指確定事物的成分或性質。如郭沫若《<奴隸制時代>改版書後》:“我國自來是以農業生產為主的國家,故奴隸社會與封建社會的劃分除依據生產奴隸的定性研究之作,土地所有制的形態也應該是一個值得依據的很好標準。”化學上也分有“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文賢)

  338 【空門】佛教以觀察諸法“空性”為入道的法門,故稱“空門”。一切事物從因緣相待而產生,沒有固定不變的自性,虛幻不實,謂之“空”。如《大智度論》卷二十所說,進入“涅槃(不生不死)城”有三個門:空門、無相門和無作門。“空門”的內容很多,有我空、法空、有為空和無為空等。《大般若經》說“十六空”,《大智度論》說“十八空”,天臺宗把“空門”列為“四門教法”之一,即有門、空門、亦有亦空門和非有非空門。在佛學上,本質上的“空”和現象上的“有”是統一的。“空門”在佛教中舉足輕重,因以指稱佛法。如唐·王維《歎白髮》詩:“一生幾許傷心事,不向空門何處銷。”亦指佛寺。如郁達夫《西遊日錄·遊西天目》:“我們都有點未樂而忘返,想學學這天目山傳說中最古的那位昭明太子的父親,預備著把身體舍給了空門。”昭明太子的父親梁武帝,曾三次捨身同泰寺為僧。佛寺稱為“空門”,佛寺中的僧人也就稱為“空門子”了。如《釋氏要賢》卷上說:“出家人由此門(空門)入涅槃宅,故號空門子。”詩中亦以“空門”指冷落的門庭。如唐·陶翰《燕歌行》詩:“雄劍委塵匣,空門唯羅雀。”(李明權)

  339 【空中樓閣】出於《百喻經·三重樓喻》:謂昔有富翁,欲造三重樓。木匠依吩咐,開始在地面上砌磚。富翁驚問何故?木匠答道:“作三重樓呀!”富翁急忙說:“我不要下面二重,只要最上一層!”木匠不勝驚異,說明不造下二重就不能造最上一層的道理。但是,富翁還是執迷不悟,引來了眾人的嘲笑。佛教用這個比喻說明修行者應築好根基,循序漸進的道理。今多用以比喻虛幻的東西或空想。如《孽海花》第二一回:“但在這部《孽海花》,卻不同別的小說,空中樓閣,可以隨意起滅。”又如梁啟超《駁某報之土地國有論》:“其空中樓閣的理想,誠足以自慰。”(李明權)

  340 【空想】謂觀想“諸法皆空”的義理。如唐·慧海《頓悟入道要門論》卷上指出:“但作空想,即無有著處。”“空”為“入道要門”。常作“空想”,便無執著;沒有執著,便除煩惱。然而,佛家又認為,但知“空”而不知“不空”的“性德”、“妙用”,便是執“空”而不化的“頑空”,如隋·智顗《摩訶止觀》卷五所說:“著此空想,諸佛不化。”執著“頑空”之想的人,甚至連“因果”也否定了,諸佛難以度化。後用“空想”指幻想,不切實際的想法。如唐·包佶《祀雨師樂章·送神》:“跪拜臨壇結空想,年年應節候油雲。”又如曹禺《雷雨》第一幕:“他有著一切孩子的空想,他的臉色通紅,眼睛欣喜地閃動著。”也指徒勞的想念,如《二刻拍案驚奇》十七:“既然舍人已有了親事,老身去回復了小娘子,省得他牽腸掛肚,空想壞了。”(李明權)

  341 【實體】唐代實叉難陀(652-710)譯的《起信論》中說:“以法身是色實體,故能現種種色。謂從本以來,色心無二。”明代智旭(1599-1655)著的《裂網疏》中對此作過解釋:“法身即是真如,真如即是一切法之實體,故即是色實體。既即是色實體,何難現種種色?”佛教哲學把物質稱為色法,精神稱為心法。真如是一切法的實體,也就是色法和心法的共同實體,所以說“色心無二”。真如能出現種種色法,也能出現種種心法。清·王夫之在所著《張子正蒙注·太和篇》中,認為一切“對立之象”,“皆取給於太和絪縕之實體”,也就是太和之氣出生一切萬物。近代學者把實體用作希臘文Ousia和拉丁文Substantia的意譯。現代廣泛用於其他方面,如“經濟實體”等。(禹振聲)

  342 【實際】在佛教中,“實際”一詞與法性、真如、實相、法界、涅槃等含義基本相同,指唯一絕對,常住不變的本體。實際無所不容,無處不在,一切現象都是實際的顯現,故亦名“實際海”。《大智度論》卷三二謂:“實際者,如先說,法性名為實,入處名為際。”隋·慧遠《大乘義章》卷一解釋:“實際者,理體不虛,目之為實;實之畔齊,故稱為際。”“際”猶邊際,在實際中指特定的範疇而言,用法與法界之“界”相同。北魏《中嶽嵩陽寺碑》雲:“化息雙林,終歸實際。”此處實際當指涅槃而言。後來,實際成了俗語中一個常用的多義詞。有時指事實,即客觀存在的事物,如丁玲《一九三零年春上海》:“她只耽於一些幻想的美夢裏,她不願接觸實際。”有時指具體的,事實的,如魯迅《致內山嘉吉》:“在中國,版畫雖有實際應用,但所謂創作版畫尚無所知。”有時也指實踐,如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李明權)

  343 【實相】指宇宙事物的真相或本然狀態。佛家還指出,實相也就是無相、空相,如《金剛經》所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法華經·方便品》:“惟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如《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二:“話說人間榮華富貴,眼前的多是空花,不可認為實相。”又如清·龔自珍《妙法蓮華經四十二問》:“佛不壞假名而說實相。”後指真實情形,如章炳麟《駁康有為論革命書》:“此正滿洲行政之實相也。”(文賢)

  344 【祗樹有緣】祗樹,即祗樹園,簡稱祗園,在古印度舍衛城,與王舍城的竹園同為釋迦牟尼時代的兩大精舍之一。釋迦牟尼在祗園住了二十五年左右,宣講了許多經典。可參見《大唐西域記》卷六。此外,“祗園”在詩文中又往往泛稱佛寺。如唐·白居易《題東武丘寺六韻》詩:“香刹看未遠,祗園入漸深。”又如清·姚鼎《鷲峰寺》詩:“寂寂清溪水,蕭蕭祗樹園。”後俗語中用“祗樹有緣”指與佛法有緣份,多指入寺為僧。如明·陳汝元《金蓮記·郊遇》:“自家叫做佛印,生來有些靈性,只為了悟一心,因此削光兩鬢。漫言祗樹有緣,落得浮萍無定。”(李明權)

  345 【參禪】禪,梵語dhyana,意譯為“靜慮”、“思維修”等。謂心專著一境,正審思慮。一般把“禪”和“定”連在一起,稱為“禪定”,或把“參禪”理解為“坐禪入定”。如老舍《二馬》第五段四:“李子榮紋絲不動的在那裏坐著,好像老和尚參禪那麼穩當。”後來,禪學之禪的含義又由禪定擴大為定慧,進而引申為禪宗之禪。禪宗之禪,強調明心見性,重視智慧。六祖慧能有偈雲:“生來坐不臥,死去臥不坐;一具臭骨頭,何以立功課!”(《壇經》)可見慧能為代表的南宗並不強調傳統的坐禪。在禪宗那裏,參禪就是參悟,通過參破公案、話頭、玄關等,而頓悟真理。唐·玄覺《永嘉證道歌》謂:“游江海,涉山川,尋師訪道為參禪。”表明參禪者必須由明師指點,多方請教,不可盲參瞎修,以免誤入邪途,成為“野狐禪”。又宋·蘇軾《夜直玉堂攜李之儀端書詩至夜半書其後》詩:“暫借好詩消永夜,每逢佳處輒參禪。”意謂領悟微妙的詩意。(李明權)

  346 【現在】《俱舍論》卷二十指出:“有作用時,名為現在。”意謂事物正在發生作用的刹那間,謂之“現在”。《維摩詰經·弟子品》謂:“若現在生,現在生無住。”又《金剛經》謂:“現在心不可得。”無住、不可得,均指出“現在”的特點是刹那變遷,不可滯留。佛教還有“三世”之說,即過去世、現在世和未來世。如《百喻經·煮黑石蜜漿喻》:“受苦現在,殃流來劫。”今常用“現在”一詞,泛指目前、此刻。如郭沫若《地球,我的母親》詩:“地球,我的母親……我現在正在你的背上匍行。”(李明權)

  347 【現行】佛教唯識宗謂八識中阿賴耶識有生一切法之功能,謂之種子,自此種子生現前的色心之法謂之現行,也指所生之法而謂之現行。現實生活中把現在施行的,現在有效的均稱為現行,把正在進行和不久前曾進行的活動稱為現行活動。如鄒韜奮《經歷》十:“即偶有微細失檢之處,亦可按現有的出版法及其關於言論出版的現行法規,在出版後加以糾正或禁止。”(李明權)

  348 【現世報】原稱“現報”,為佛家所謂三業報之一。晉·慧遠《三報論》說得很明白:“經說業有三報。一曰現報,二曰生報,三曰後報。現報者,善惡始於此身,即此身受。”後俗語用現世報為詈詞,意為今生乃至當下就遭到惡報。如《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二:“再沒有一個身子上,先前做了貴人,以後流為下賤,現世現報,做人笑柄的。”還特指不肖子孫。如清·顧張思《土風錄》卷十一:“罵人曰現世報,見李翊《戒庵漫筆》。張桂當國,有帖‘十可笑’於門。八可笑,駙馬招個現世報。”又如《醒世恒言·李道人獨步雲門》:“自他死後,家事都就零落,況又遭著兵火,遂把我閣族子孫,都滅盡了。單留得我一個現世報,還在這裏。”(李明權)

  349 【現身說法】佛菩薩均有法身、報身和化身。化身是法身的妙用,能夠自在變現,度化眾生。化身能夠根據眾生的機緣,隨時隨地應現於世,所謂“千百億化身”。佛菩薩出於大悲心,不住於涅槃寂靜中,出生入死,方便宣教,普渡眾生,稱為“現身說法”。釋迦佛昔在兜率天為菩薩時,“于十方界,現身說法”(見《五燈會元》卷一)。觀世音菩薩自稱:“我與彼(眾生)前,皆現其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楞嚴經》卷六)所現之身,包括人、天、龍、鬼乃至禽、鳥,花、樹;所說之法,多至“八萬四千法門”。後來,人們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和行為去勸說別人,也叫做“現身說法”。例如《桃花扇·聽稗》:“敬亭才出阮家,不肯別投主人,故此現身說法。”茅盾《清明前後》:“這算是開場白。以後,就讓登場的人物自己來現身說法。”(李明權)

  350 【苦行】古印度有不少宗教徒風行禁欲苦行。如佛經上提到的“六師外道”中的尼乾子外道亦稱“苦行外道”。當時實施苦行的內容有:裸體、拔發、塗灰、自餓、投淵、赴火、自墜、寂默、雞犬戒、臥塚間等,佛教斥為“無義苦行”。佛教既反對縱欲,也反對無意義的苦行,而提倡不偏不倚的“中道”。釋迦牟尼成道前,曾在著名的苦行林中作了六年苦行,結果形體枯瘦,並未獲得覺悟和解脫,最後毅然放棄了苦行生涯。《釋氏西域記》謂:“尼連水南注,恒水,水西有佛樹,佛與此苦行,日食糜六年。”即指此事。當然,適當的“苦行”,包括生活儉約、勤於勞作等,可以抑止放逸、貪欲和名利心等,也是值得贊許的。南傳佛教提倡的“頭陀行”,即僧人行腳乞食,便是一例。又如《高僧傳·曇無竭》載:“幼為沙彌,便修苦行,持戒誦經。”勤苦或捨身為人的僧人稱為“苦行僧”或“苦行頭陀”。宋·洪邁《夷間乙志·法慧燃目》記載:“紹興五年大旱……苦行頭陀潘法慧者,默禱於佛,乞焚右目以施。即取鐵彈投諸火,煆令通紅,置眼中,燃香其上。香焰才起,行雲滿空,大雨傾注,闔境沾足。”此外,佛寺專事勞作的淨人(未出家者)也稱“苦行”。如《景德傳燈錄·豐幹》:“本寺廚中,有二苦行,曰寒山子、拾得。”今亦以“苦行僧”比喻生活及其清苦的人。如:他為了事業,四十多歲還不成家,放棄了一切娛樂,足不出戶,過著苦行僧式的生活。(李明權)

 

相關文章:
俗語佛源(十一)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緣氣:(4663)
俗語佛源(十)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緣氣:(7078)
俗語佛源(九)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緣氣:(3972)
俗語佛源(八)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緣氣:(3710)
俗語佛源(六 )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緣氣:(4488)
俗語佛源(五)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編 緣氣:(4633)
俗語佛源(四)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緣氣:(3557)
俗語佛源(三)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緣氣:(3854)
俗語佛源(二)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緣氣:(3514)
俗語佛源(一)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緣氣:(5397)

上一篇(俗語佛源(八)) 回目錄 下一篇(俗語佛源(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