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12/23 03:43:04

中有教授聽聞解脫密法(藏名巴多脫卓) 目錄 序

 

中有教授聽聞解脫密法

孫景風敬譯

目  錄


流傳本法蓮華生大士應化事略
程宅安大阿闍黎序
心豐居士序
翻譯緣起
例言
卷頭語

正編上卷 死位中有與法性中有
  前導和正述
  第一章 命終時變化狀態
  第二章 法性中有業力幻象
  概說

正編下卷 輪回中有教授
  第一章 死後之境界
  第二章 轉生方式

附編
表解與咒輪



中有教授聽聞解脫密法(藏名巴多脫卓)

  西藏密教初祖蓮華生大士心傳寶典
  取庫藏者持明羯磨大師自黃金河畔堪波達山請出流通
  諾門金剛乘弟子壽固金剛孫景風敬譯


流傳本法蓮華生大士應化事略

南無金剛不生不滅蓮華生大士

 

  流傳本密法蓮華生大士,為西藏密教初祖,康藏一帶,幾於婦孺皆知。惟在漢地,知者甚少,由於藏密內傳、為時甚晚之故。今介其應化事略如下:

  觀音、文殊、金剛手三菩薩共同化度之地,即蓮華生大士應化之區域。蓋由往昔康藏地方,多有類似修羅之麻昌及魔鬼等眾,凶狡難調,舍密教究竟方便,莫由度化。釋迦佛在世時,傳顯教外三乘』(九乘次第中,聲聞、緣覺、菩薩三乘,謂之顯教外三乘)及密教外密四部』(內三乘之作部,亦稱事部,合外三乘、故稱外密四部。請參閱後段寧瑪派教法九乘次第說明。)其最深密之無上瑜伽秘密三乘,遂秘而未宣,蓋緣深秘中降魔忿怒相與雙身相、不適於當時聲聞等眾機所宜之故。其實無上密乘,在釋迦佛應化以前,即已流布於世矣。

  蓮華生大士未出世以前,如《釋迦妥覺察爾授記經》雲:佛涅槃後八年,地名陀曩俱舍海中,大蓮華上,化生一佛,名貝馬炯列蓮華生處。一切密乘,由彼擔荷。又如《那密斷宗經》雲:我涅槃後八年,我再出應世,名貝馬炯列,世間第一,莫能敵比,最上密乘,由是傳佈。又《甘杜渣威舉經》雲:佛說與我同來教主,名海生金剛,傳九乘教法(即外三乘、內三乘、密三乘。)。又《涅槃經》雲:雙林示寂時,摩訶迦葉他往,惟噶達雅那、准達、滾高三人在側,佛累囑曰:我涅槃時至,爾勿焦心,亦勿號泣,即住多劫,此身終當變滅,將來當有勝我者,出生海中。諸經記載,信而可徵,釋迦所說,側重顯教,密教金剛喇嘛蓮華生,其應化神變,不可盡述,而非凡情所能測其高深也。

  大士於佛涅槃後八年,降生於西印度陀曩俱舍海大蓮苞中,時維申年申月,海中蓮花,粗可合抱,放五色虹光,中出小兒,相好光明,端身趺坐,國王因陀羅菩提抱回宮中,以為太子。成年後,擇振渣果國王女文羌瑪妻之,而禪以王位。大士在位,具有輪王七寶之瑞,其後佯作瘋狂,令國人易其王位,遜位出家,師事阿難尊者,受學釋迦牟尼佛預囑傳付之法,嗣往菩提道場之東南屍陀林中,修法成佛,示現種種神通,降伏魔外,化度眾生,事蹟甚多,具載史乘。

  西藏地方,古來笨教盛行(俗稱黑教),本無佛法。于千年前,藏王松贊干布,始創造二小廟,各供一釋迦佛像,一為大昭寺像,由唐文成公主帶來,一為畢班寺像,由尼泊爾公主帶來,此二公主,皆為藏王之後。至其子赤松得贊,大弘佛法,迎印度大德菩提薩埵入藏,傳四皈依等法。爾時,藏魔甚盛,出而作祟,修寺不成,菩提薩埵以為非蓮華生大士不能降伏,勸王往迎,王派七人入印,禮請大士至,以次降伏諸魔,於是菩提薩埵傳小乘法,大士傳金剛乘無上大法,譯經布教,正法昌隆,極一時之盛事,並又迎請印度大密宗喇嘛五百人來藏,以相印證,故後世無間言者。

  大士在印度應化九百餘年,應聘入藏時,為西元七四七年,離藏時為八○○年。西藏佛教新舊派之分,是在西元九七一年以後。九七一年以前之舊派,即寧瑪派,俗稱紅教,又名前弘期;九七一年以後是新派,又名後弘期。寧瑪派之教義,依本淨見(亦名自然智見,又名大圓滿見),謂一切眾生本來是佛,無須向外馳求,法爾如是,無有生死涅槃取捨垢染等,任運而住,諸法起時,刹那圓滿故。

  寧瑪派教法、分為九乘次第,以外、內、密三科分攝之。(甲)外三乘,內分聲聞緣覺菩薩,此為普賢王如來遍滿一切世間之應化身釋迦佛所說四諦”“十二因緣”“六波羅密之法,名具相三乘,屬顯教。(乙)內三乘,分尖雅作部、烏巴行部、約嘎瑜伽部,此為普賢王如來之報身金剛薩埵在奧明天所說難行苦行修持之法,屬下三部密法,其中作部,亦通顯教。(丙)密三乘,分嘛哈約嗄大瑜伽、阿努約嗄隨瑜伽、阿的約嗄極瑜伽,此為普賢王如來之法身佛所說,五毒即五智,不淨即淨,煩惱即菩提,名自在轉變法門。九乘判教次第,為寧瑪派所獨有,亦為各派所公認。條分九乘,而能概括顯密無遺,則大士之教法,自非執一經一論者可比焉。眾生機感不同,法門各異,九乘次第,雖為諸法之會歸,然不可執其總以廢其別。要知一切諸法,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

  以上所述,略舉其要,大士事蹟,散見藏中未曾翻來之經甚多,據藏經記載,大小廣略種類典籍,都萬有九百,皆為接引未來有緣之用,後世供奉大士者,所有息增懷誅四法,如治病求權求財降魔等,皆能滿願。一切地水火風空諸多災難,皆得免除,猶如摩尼寶珠,所求如意云云。

  凡學佛者,信心真實,念誦真言聖號,隨時隨地,得見大士,特於農曆每月初十日,為其殊勝日期,是日必乘願而來視諸弟子。大士為海中蓮華化生,不生不滅,金剛體性身,永久住世度生。據藏中傳述,大士並未入滅,尚在世間。行者于時虔誠供養禮誦修法,即在面前,不離自身,隨願祈求,無不成就,如本經中不二啟請頌(見附編)雲:當茲惡世惟依尊無他,敬請讀者深切長思三致意焉。


翻譯緣起


  人生在世,一死一生,是何等重大的事!愚者碌碌一生,轉眼混過,既不知生從何來,更不知死從何去,這一類人,實占多數。智者覺悟到此問題重要,但又沒法解決,就在宗教或哲學上尋找答案。於是佛教所說的因果輪回”“無常迅速種種警策的話,不啻當頭棒喝,才知道人的一生過程,逃不出生、老、病、死四種苦處,特別是死的時候,四大解體,猶如生龜剝殼,苦不堪言。因此有些人,專為怖畏生死而學佛的;又有一類發大心學佛的人,體會到六道眾生,都是我過去的父母,沉淪苦海,頭出頭沒,無有出期,因而要依大乘教義,無我精神,由觀無常,了生死,進一步發四無量心,學六度萬行,行菩薩道,願眾生都成佛,並願眾生先我而成佛,這才合乎佛教的為法為人的精神。凡此種種知見,都是佛教徒所知道的。但是生死問題如何解決?學佛要從何處入手?成佛有什麼把握?提到這些問題,就無人能肯定的解答了。

  佛教自東漢時傳到中國,譯出三藏經典,浩如淵海,古來高僧大德,依教奉行,成就的人確實不少,考諸史冊,信而可徵。降及末法,佛法衰微,即普遍通行的淨土宗念佛法門,也難方便實行,到了壽命終時,求其一心不亂舍報安詳而逝者,更不多見。至於發大心、具悲願、把生死大事放在心上的、而又為利樂一切眾生都成佛的人,當然也有,但對於生死問題如何解決?學佛要從何處入手?成佛有什麼把握?仍然是無法解決的問題。

  此《中有教授聽聞解脫密法》是西藏秘密部中寶經之一,自從西藏密教初祖蓮華生大士心印傳承寫藏在山洞中,無人知道,嗣由大士化身持明羯磨洲大師取出流通。相傳在西藏密部中,有不修而成佛的法門兩種:一為遷識往生的頗哇法;一即本法。但在中國大藏中所未見,並其經名字也無人知。我在三十年前,皈依金剛上師諾那尊者,粗知康藏佛教昌明,密宗殊勝,惟在當時,只知有頗哇法。嗣後聽過蒙古寶堪布上師說:我有一密而又密的寶貝經,凡是聽過七遍的人,即不必修,只要心中常常想著經中的話,死後必定成佛。可是經的名稱,他不肯說出,當然是為尊重這部寶經而守密的。我在當時也有點懷疑,以為對於聽了之後不修成佛,那有如此便宜事呢?

  距今二十餘年前,我見到一本《中陰救度密法》,藏名巴多脫卓英文譯本,名西藏度亡法,是張蓮菩提妙定居士根據英國牛津大學教授伊文思博士和喀齊達瓦桑杜喇嘛、在哲孟雄剛渡地方、由藏文譯成英文,而由妙定居士轉譯漢文的。嗣又見到一本《中有聞教得度密法》,為山陰趙洪鑄居士也是根據以上英本轉譯為四字一句偈文的。按,藏文巴多中有義,脫卓為聽聞解脫義。因此才知道從前寶堪布所說的密而又密的寶貝經,就是指這部密法說的。可是這部密法,早已傳譯到西歐,已無守密之必要了。我感想到這部寶經,何幸先已流傳歐西,而我國素以大乘佛教自命者,竟無所聞,反向異邦輾轉重譯,又何幸假張趙兩居士之手,此經得與中土佛教界人士見面,兩居士弘法的功德,是值得推崇的。惟是歐西學者,翻譯東方高深的佛學,總不免有些隔閡。況且以不同的文字,輾轉重譯,錯文略義,勢必改頭換面,因而推想張趙兩居士譯文,與藏文原本稍有出入,亦所難免,縱使同一原本,然直譯與義譯或采兼譯,即為一人前後重譯,尚難盡同,況經過兩次轉譯呢!

  我既知本寶經之可貴,又因我粗知藏文,乃以覓求藏文原本加以核對為職志。如是耿耿於懷者多年,嗣於寶堪布園寂後,不料在他的經篋中,競發現這本寶經,賞我多年的願望,如獲至寶。全經是手抄本,共有二二九梵頁,內有十四種名目,比較英譯本為多,其中如答卓咒本解業集頌,在張趙兩譯本中,僅有其名,此則全有。又如密部諸佛名號,專門術語,遣辭定名,最感困難,張趙兩居士由英轉譯,自難完善。因此核對以後,決心迻譯。初僅譯出草稿,複經多次修正,藏於篋中。今因行年七十,深恐譯稿將來散落,爰再整理編訂,努力完成。又為便利讀者,加注名詞釋義,並附有兩部曼荼羅表及方點陣圖,於是全經之脈絡貫通,瞭若指掌。

  這部大法,本為秘密部中最高無上寶典,攝為一大法界之自性本覺圓滿智,即阿達爾瑪普賢王如來之心髓,而為蓮華生大士寧瑪派(西藏舊派俗稱紅教)無上密中密的大法,聽聞的人,至少要明白九乘教義,具有瑜伽初步的智解,才能心印相合,融會貫通,事理無礙。例如本經中諸佛雙身和飲血裸體化身的忿怒形貌,或為國中佛徒所懷疑,要知這種種形相,是表法的,也是人們從本以來法爾如是的道理。《園覺經》上說:一切眾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故不可對之稍萌邪見。因此種種形相,在人死後中有時期,必定要出現的。所以在本經上卷末(請參閱上卷末段)僅需不起顛倒妄見即可解脫,就是為防止有人對雙身和忿怒等相發生疑惑而致墮落的原故。

  在顯教經上說: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又在《唯識論》上說:舍染歸淨,轉識成智,與本經中所導示的本來境相,自識變現的話,完全相合。又若世人傳說:人到死後,一定要見閻王鬼卒,而在本經中則導示:閻王鬼卒,都是人們自識變現之境相,此在本經下卷輪回中有冥界裁判一段上,說得最為詳明。由於亡者在生之時,自己作惡多端,死後自識即起現變相,若為罪業深重的人,往往在垂死之時,不待氣絕,自言自語,驚怖呼號,見有閻王鬼卒來臨者,即其為業所纏自識作祟之表現,而非自識以外,另有一閻王鬼卒來臨也。

  又如本經說:中有身時,漂泊無依,終見三大懸崖絕壁,一白、一黑、一紅,深不見底,此即其人生前貪、嗔、癡、三毒所感。如是種種導示,蓋亦自識所現,足以破除世俗之迷信。何幸此法在此末法時代,先已譯傳於西歐,今再放光於中土,也是因緣成熟,蓮華生大士的威力加持,預示將來密教盛行的徵兆。大金剛持佛雲:日殺婆羅門,積造五無間,若遇此教授,俱解脫無疑。鄔全大師(即蓮師亦雲:修而成佛眾皆有,無修之法我獨有。此即指此法及頗哇法兩者而言也。

  凡人無論智愚,莫不貪生惡死,佛教東來以後,修行人為求解脫者,以禪淨兩宗最為普遍,早已深入人心,不修斷惑證真,即修往生淨土。斷惑證真的臨終成就,此即本法所指授的上根人不落中陰,無需此法;往生淨土的,佛來授手接引往生,亦不會有中陰顯現。所以有一部分人,以為真正修行的,對此中有教授,好像不一定要熟知薰習,其實不然。因為法身成就,非是中下根器的人之所能,何況末法障重的人,而直生淨土,也不是盡人所能,能夠具足一心不亂的條件,也非易事。萬一到了中陰顯現,惟有手忙足亂,隨業升沉,若不知本法教授,豈不仍有沉淪的危險麼?譬如我們乘舟遠涉重洋大海,當然是要登彼岸,船上備有許多救命圈及救生艇,為防止萬一出事,則藉此仍可免致沉沒。此經教授,不但是船上的救命圈、救生艇,而且是裝有推進機之救生艇,最穩最妥了。為修行的人誕登彼岸保險法門。如本經說:此法為不需修習禪觀見法即得解脫之甚深教授,有緣見者,對此深妙之法,縱有七犬吠逐,於此文句,當勿忘失。臨命終時,諸佛言教,三世佛力,亦無有勝於此者。云云(請參閱下卷最末段)。如是種種的導示,可謂悲痛已極,所以見聞本法者,斷不可執一己之見而生疑謗。

  蓮華生大士威力神通,不可思議,流傳此法,本為末法眾生難施救度,而有此悲心之流露。有此寶經在手,對於生死大事成佛法門,完全迎刃而解。特別是生存時期,聽過七遍,或平時熟諳於胸中,到了死後中陰顯現,自能了悟實相,不致誤入迷途。所謂在生之時修未成佛,中陰身成佛者,即指此法而言也。有緣遇此,可謂慶倖萬分!佛所言說,皆為佛所親證,不容懷疑。孔子雲:朝聞道,夕死可矣。此語正可為本法的寫照。昔張趙兩居士及屈文六老師兄(即現在法賢大師)均願有人取藏文原本譯成巨帙,以資普利(見張譯本中屈映光居士序文)。我因此不揣譾陋,勉力譯成,以競前人未了之願。惟自慚年邁力衰,學力修持,均感匱乏,懼難勝任,疏漏之咎,在所難免,敬希十方賢達,大德通家,審閱匡正;並望讀者悉心研習,兼圖利他,廣布流通。如本經說:對於世人,廣為詳說,諸病人前,或亡者耳旁,高聲朗誦。以此功德,回施有情。編譯既成,爰綴數語,志其緣起,以告來茲。

  佛曆二五三年秋日諾門金剛乘弟子壽固金剛孫景風寫于密嚴室


例 言

  一、本經西藏文手抄寫本,共有二二九梵頁,內容計十四種:(1)法行習氣自解脫法(此即張本所稱之解業集頌)二六頁;(2)法性中有教授聽聞解脫法(即今所據譯之上卷正文)六五頁;(3)寂怒兩部曼荼羅髮露懺悔自然解脫法二八頁;(4)輪回中有之指示(此即今所據譯之下卷正文)三九頁;(5)指示屍林誡示無常文六頁;(6)指示本體明光之補充六頁;(7)啟請諸佛菩薩加被偈六頁;(8)法身普賢雙尊暨傳承諸師救怖頌三頁;(以上(7)(8)兩種均見附編。)(9)輪回中有指示之補充六頁;(10)大圓滿三身直指四頁;(11)救脫中有怖畏險峽偈一一頁;(12)中有六綱二頁;(13)中有救怖願偈一三頁;(以上(11)(12)(13)三種,均見附編)(14)假名解脫如意妙寶一二頁;(此即張本所稱之答卓咒本,又名無為刹那證智經。)以上十四種中,除(3)(5)(9)三種尚待補譯外,今譯出者十一種。為便利讀者以醒眉目起見,系變更上列次序,分為正續兩編。正編上下兩卷,皆為度亡正法,下卷之末,系以附編,均載有關度亡所需之各種經咒,及與正法上所必需念誦之各種偈文,故在附編中,除將(7)(8)11)(12)(13)五種收入外,尚有采自他經者,亦編在其內,至於正附兩編中未能編入者,均納入續編之中以完成之。

  一、本經在康藏地方,為通行之度亡法,據雲:紅教本有七種,白教本有五種,黃教本有六種,各種版本不同,勢難悉數羅列,一一校對。今所據譯之抄本,確為紅教寧瑪派最古之本,為大士化身羯摩洲大師所發掘。在十四種中,亦多記載為大士所撰。西藏紅白兩宗派,本屬一體。紅教最高成就為大圓滿,白教最高成就為大手印,在本經中,均有修大圓滿大手印句(見本經上卷概說段中。張譯之本,譯為修得圓滿之度,即大圓滿法也。)。其他各種版本,雖未及見,亦可證明張趙所據之英文本,與此所據之藏文抄本,均為紅白兩教派之古本,而非他宗派所增減之略本。

  一、抄本之經,易生錯誤,此所據譯之抄本,核以張趙兩本,多數均同。然亦有少異之處,譯者無法判定,則以張趙兩本為准。因張趙所據英譯本之藏文木刻本,自較手抄寫本可資徽信之故。

  一、本經為佛經體裁,譯者系沿用古代譯師體例,文言直譯。有難解處,則於其文句下、用雙行小字注釋,若非片言所能解者,則添加附注。

  一、梵藏文佛菩薩名號、及專門名詞術語,均以古譯現成名相為准。若系密宗專有名詞,而非他宗所習見者,則存音譯,或添加小注。音義兩譯者,亦加小注,以便考證。

  一、本密法中,各部聖眾部位及曼荼羅,為全經脈絡整個形象之總集體,最關重要。茲為對於本密法易於瞭解、從事薰習、印入識田起見,譯者將全經要義重點,製成圖表五種,列在卷後,俾能熟諳胸中,生起作用。敬請讀者互相對照,既可為壽命終時之資糧,庶免已入寶山空乎而回之悔歎;其為人度亡時,亦不致臨渴掘井,而發生手忙足亂之流弊。

  一、流傳本法蓮華生大士像、藏密所傳四臂觀音像、藏密所傳紅色阿彌陀佛像在本密法中,為法、報、化三身一體之尊。為一般未曾修過密法者奉為本尊,以便觀想念誦;並敬繪三尊聖像,刊印在本經卷首,為行者瞻仰禮拜之需。

  一、本經經過多次整理,歷時甚久,方始完成。譯者年邁力衰,精神難以貫注,乃承大善知識,草成正文,商榷字句;或于稿成之後,詳加厘訂,潤飾文詞,或悉心校對,或抄寫複繕;或繪製佛像圖表,或佈施紙張用品,或對本經隨喜讚歎,發心設法流通,或因未能多印,預定借抄以資研習普利;均為不可思議難得之因緣。雖諸仁者,資助本經,不肯顯露姓名,但其功不唐捐,可以斷定,書此以誌謝忱。


卷頭語

  一、中有種類時期及成就

  中有教授聽聞解脫密法,是西藏寧瑪派一部無上的寶經。即使亡者在中有期間,聽聞到本密法而獲解脫,不須修持亦得成佛,為殊勝中最殊勝的法門。原來密部成佛法門有三種:一、即身成佛成法身佛;二、中有身成佛成報身佛;三、轉胎成佛成化身佛。又密部中所言中有有六種,六種之中,分前三後三,前三者:一、生處中有(亦名處胎中有),二、夢境中有,三、靜慮中有(亦名禪定中有)。後三者:一、死位中有,二、法性中有,三、輪回中有(詳見上卷法性中有指授及六句要偈段中,並見附編中有六綱。)。在上根瑜伽士大修行人,平時曾修習大法如大圓滿”“大手印等,本不需要此聽聞解脫密法。因在命終死位中有時,即已證得法身最高成就(參閱上卷概說),所謂化虹光而去,身心俱融於法界,遺體僅留爪發(身中僅留頭髮及手足指甲不能消融。),即身成佛是也。此法是為中根人及諸凡夫或有大罪者而設,而他人為之念誦,使其神識聽聞,在法性中有期間獲得解脫。所謂死位中有,亦稱識悶絕位,在人死後三日半或四日間,此時神識作昏厥狀態,有兩次明光起現,若經導示認取,即得度而成法身佛。此後法性中有起現時,連前死位中有時間,共為十八天,導示方法有二十一次之多。其中若有一次得度,即成報身佛,所謂中有身成佛者,成報身佛也。迨至法性中有期間已過,降入輪回中有期中,亦有諸多導示方法至二十四次之多。其中如不解脫,最後尚有閉胎”“選胎等方法,令其生往勝地,于後生中有成佛機緣,此謂轉胎成佛成化身佛也。

  二、本密法的殊勝功德

  本法為無修而成佛的密法,為一切法中續部心要。中有教授要訣,僅賴聽聞,即得解脫,若獲目見,亦得解脫。只須一度聽聞,縱具五無間罪,亦得消滅,而且刹那之間,即證等覺。理極深奧,得未曾有,非僅為度亡之用,直可作為人世間生死常識之指南,永恆壽險之保單,幽冥界中之燈塔。凡有聞者,極宜珍重慶倖,斷不可生顛倒妄見,致失大利,更罹謗法之咎!

  此殊勝的密法,平時宜虔心閱讀,于其文字句義,涵詠玩味,通達瞭解;於兩部”“曼荼羅百尊海會,熟記觀察,凡對於雙身佛相,知為無上密義,不作邪想。如是之人,命終之時,由於生前薰習之故,加以自內證智,豁然開朗,記憶力強,較諸生前增加九倍,自然對於經偈文字、記誦如流;寂怒諸相、不驚不怖;雙身佛相、生起正信;即可無二交融而證佛位。

  中根以上密乘真言瑜伽士,曾修”“兩次第,具有持誦心咒等諸種修持者,不必待到法性中有期間,即為持明勇士空行等眾迎歸淨土。縱為下下根器,但於真言乘法,能具修持,不生疑慮邪見,一經聽聞本法,亦得解脫。據本經開示,學習顯乘諸法師,雖戒行如何精嚴,說法如何善巧,由於秘密真言,未嘗用心,真言聖眾,未結因緣,甚至譭謗侮慢,迨至中有境界,懵然罔覺,或觀忿怒諸相及雙身相、如遇怨敵,立起嗔心,以此之故,墮惡趣澗。故於本密法,生前預習,必不可少。

  中有之身,六根具足,且有業通(因業力所感之神通),聰明靈利,九倍於生前,特別是耳根最敏,生前重聽之人,此時雖在遠地,亦能應呼而至,一切無阻。經中所謂六根覺能齊賦有,行動無礙任遊行者,即其已經脫離血肉質礙之軀而成為意生之幻身也。此時獨自漂泊,恐怖驚疑,莫知所適,一經施法救度,無不欣從。有能瞭解經文一句一偈,即可恍然大悟,何況多次導示。縱使蠢如畜生,亦可令其皈依三寶,于後生中不失人身,直至成佛。故在經中說:若不得此教授,雖諸賢者,亦複於此退墮流轉生死大海而已(見第十二日誦法末句,及下卷導示十九及最後結歸文中)。本法之殊勝功德,於此可見。

  三、度亡時期注意事項十四條

  (一)、本法為西藏喪儀度亡所通用。經中所述中有時期與行法後亡者得度之情況,據藏中傳述:曾有已證最高成就達于生死一如之喇嘛,從死後實際體驗,確與經文完全相符。故無論讀者及行法者,皆應具充分信心與至誠心,則存亡俱獲大利。亡者固然因此得度,而存者只須虔讀七遍後,由其深印于八識田中,臨命終時,縱無他人為之行法,亦可自度矣。

  (二)、佛經義理高深,未曾研習之人,對之不免望洋興嘆,何況此經為密部大法,其中義理與專門名詞,多為顯教經中所罕見,則行法度亡者,可能對亡者領悟與否,發生疑慮。為此正告讀者:如為自己研習,自當對於經文義理通達瞭解為上;若為人行法,只須依照本經宣讀,高聲朗誦,務須字句分明,心念專一,則亡者必可得度。何以故?一因此法有大威力加持,其功效與念真言密咒相等故;二因中有期間,亡者六根明利,雖生前愚鈍一字不識之人,一經入耳聽聞,即得解脫故(請參閱本經下卷閉塞胎門第五步後段)。

  (三)、漢地度亡,常有延僧放焰口之習俗。瑜伽焰口施食,本為密部之一法,固亦有利於亡者,惟焰口系主宰餓鬼道之佛(請參閱本經上卷法性中有第六日作法之文),而餓鬼道為六道之一,亡者在中有時期,不一定墮入餓鬼道,不如以本法代替焰口,則利亡功德更大。在我國內地,喇嘛及阿闍黎金剛上師均難得遇,普通有工作之人,亦無暇從事念誦,最好由曾學密宗、或具有戒行之高僧、或居士嫻習頗哇法及本法者,專門為人教授念誦,執以為業,如是既可資助於亡者,兼可為自己往生之資糧,一舉而兩利焉。

  (四)、全部密法,施行時,可分為四個階段:

  甲、瀕死之人,應有死相出現:一、為五根敗壞:眼根壞則視覺不明眼珠不動;耳根壞則耳不聞聲;鼻根壞則鼻柱歪斜;舌根壞則語言澀滯;身根壞則身難轉動。二、為四大消融:骨骸屬地大,壞則僵硬;血液屬水大,壞則凝止;體溫屬火大,壞則身冷;氣息屬風大,壞則出氣多入氣少,喉中作響,終於斷絕。此種死相,當亡者病危之際,行法者及其家屬,即宜充分注意。在其死相初現一二種時,應為之修頗哇法。如亡者生前已能自修,並有習者,此時所作之念誦如下:(一)指示明光尋求大道文。(二)四大融入指示,(三)發心證認死位明光文,(四)明光直指教授(俱載本經上卷前段,可在目次中尋閱。)。應不計遍數,輪次誦之。此為第一階段,在死亡以前時行法。

  乙、當亡者死相全現,氣息已斷時,約經過二十分鐘,再加誦以下之經偈,即:(五)本尊道場觀,(六)法性中有指授及六句要偈,(七)令其認識本來面目教授。此與前四種輪次念誦,不計遍數。念誦時間為三日半至四日,其時死者在死位中有,故作此第二階段之行法。

  丙、迄至第五日死位中有時期已過,入於法性中有時期,即當依照本法所規定,每日各誦經偈一種,順次為之,不得紊亂。如是念誦十四日(與第二階段並計共為十八日),此為第三階段行法。

  丁、法性中有期滿後,入於輪回中有時期,仍依本法所規定,每日各誦本經下卷全文,連誦三十五日(與前並計共為五十三日),至七七期滿為止,順次為之,不得紊亂。此為第四階段之行法。在此階段中,如嫌太長,則可分作三日念一卷:即第一日念至導示第十二為止;第二日從導示十二念至導示第十九;第三日從導示第十九念至卷末。第四日起再從頭順次每三日念一全卷,至七七期滿為止。又下卷全文,雖為亡者死後第十九日上念起,但為亡者安全起見,可在死亡時加入以上各階段中念誦,更為圓滿。

  (五)在行法時期中,亡者何日得度,無從獲悉,只可依次念完為止。惟有特殊困難者,似可按照死者生前之情形,酌予減少。至於如何減少,經文並無規定。茲譯者由本法所涵意義中,擬定一減少之辦法如左:

  甲、生前曾修密法或曾讀本法具有戒行者,可誦至第二階段為止,為期三日有半或四日。
  乙、生前曾修顯教具有戒行者,可誦至第三階段為止,為期十八日。
  丙、生前毫無修持,亦未具有善行者,則宜全部誦完,為期五十三日,並須在死亡後,即可添加下卷全經同時念誦為要。

  以上僅示其大概,至於或增或減,全在死者家屬及行法者斟酌情況而決定之。又行法時有佛力加持,如於每一中有期完畢後,以拈鬮方法,向佛菩薩前冥心精禱,請示亡者得度與否,然後拈鬮以定行止,亦甚適用。昔延壽大師以修禪定淨土二事、向佛前請示,七拈鬮皆得淨土鬮,於是決修淨土。只要至誠深信,無不感應如響也。

  (六)在異鄉死亡之人,家中事後得訊者,則當按照經中規定之日期,從死亡日起,計其在某種中有中,則依該日之經偈,為之行法,其已經念過之中有各經偈,則不必補誦。

  (七)、行法時一切佈置、除依經中規定外,無論在病人前或仃屍處,務須保持清靜,不得人多語雜,使病者死者神識不甯,尤忌家屬號哭及宰殺生命。

  (八)、經中所示,在死者外氣未斷之前,家屬應預移其體作獅子臥式,即所謂吉祥臥。按顯教飭終各書所述,在人瀕死之際,四大分離,不宜觸動其體,致增其痛苦而生嗔,以致不得往生。即為之著衣,亦當在死亡後至少經過八小時,方得為之。故移動其體一層,可以斟酌行事。

  (九)、本尊兩字,系指自己平時信奉修習之某一尊佛或某一尊菩薩、作為依止之尊而言。西藏習俗,通行念六字大明神咒,猶如漢地人,不拘老少婦孺,俱能念南無阿彌陀佛。在本法中,一再導示亡者:如無一定本尊,則以大悲怙主為本尊。即為易於印入亡者心識起見,而以觀自在菩薩為本尊之故。若在漢地,一般人無不知有阿彌陀佛,則行法時,於本尊大悲怙主之後,添加或以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為本尊怙主字樣,使亡者易於領悟而得度。此在行法人靈活應用,只要不背經旨即可。

  (十)、亡者七七期間已過,若未能得度,亦未淪轉他道。據本經下卷防護追命鬼卒法門段中所說:中有意生之身,變易心念,均有幻現餓鬼之可能。凡上下空間所住羅刹邪魅之身,能現種種神變,皆屬中有意生之身,變易心念,遂具此體云云。新亡之人,既過行法時期,惟其得度及投生與否,不可測度。設若亡者已現為空間之鬼魅,即俗所說孤魂野鬼,無人超拔,最堪痛苦。故在藏俗中,每逢亡者百日之內,或亡者生死紀念日,或逢年節,均有修作功德佛事之必要。漢地古來風俗亦同。此中關於追薦過去父母或六親眷屬、以及無依無怙孤魂等眾,或見人殺生無法施救者應行念誦之經咒,均載本經下卷末附編中,可以參酌採用。

  (十一)、附編中所列各種真言密咒,威力極大,念法簡單。其中如聽聞解脫咒,即本經所說出聲念誦、入耳一聞即得解脫之咒,此咒只有五字,已與念誦全部之經功德相等;又若本覺大密咒,即普賢王如來心咒,此咒只有七字;寂怒百尊海會聖眾咒,即本經寂怒兩部曼荼羅之總持,念誦一遍,亦等於讀誦全部之經文;能斷金剛經陀羅尼,念一遍等於九千萬卷金剛經;六道金剛咒,只有六字,其功德俱見附編,均為度亡不可少之咒。東方不動佛往生咒西方阿彌陀佛往生咒釋迦牟尼佛滅一切惡趣王咒,功德威力,亦見附編。惟在信心不疑,自能感應相通。

  (十二)、此法雖為無上密法,卻可公開宣演。如經中說:為垂死之人,但能於此文句字義、瞭解明白、口齒靈利者,即可照本宣誦。可知行法者,不必拘定其人曾否受過密法。又雲:在大眾中,廣為朗誦,廣為詳說。可知非如其他密法非器莫傳而守秘者可比。讀者如有懷疑此系密法不宜公開流通者,自可釋然。

  (十三)、密教首重師承,故度亡時,當以敦請曾得此法之金剛阿闍黎上師傳授,方為合法。若一時因緣不湊,則於每讀誦時,至誠恭敬觀想流傳此法之蓮華生大士、或觀想大悲觀自在菩薩即我上師,現住我頂上或面前空中為說此法,我隨之念誦,亦可獲蒙加被,如是則存亡俱利。因此法純系大悲心之所流露,大士為傳本法之主,大悲聖者廣大靈感,無時無刹不現身,恒能尋聲應念而至,但以後遇緣,仍應補請師授,更為如法。

  (十四)、按我國風俗,人死後三日小殮,七日大殮,大殮日蓋棺封釘。蓋亦以為死者在三四日內,其神識尚未完全離開屍體,兼防其復蘇也。佛制僧人坐缸火化,亦必經過三七以後舉行。依照本經指示,人在死後,外氣雖斷,內息未絕,為識悶絕位(俗稱昏厥),其中停留時間,常人為三日半(見本經上卷四大融入指示文前段中),若有定力之人,亦有為期四日或一七之後,神識方能完全脫體者。今日各地多行火葬,本為節省財力物力與時間,法良意美,特點甚多,亦合佛制,惟為死者安全起見,決不可朝死而夕即焚,似宜仍從舊俗:在都市,死後輦入殯儀館冷氣間,停至三日後再殮;在內地若無冷氣設備,或權以薄棺暫殮,經過一七再焚;或用布裹起,以盒盛之,臨葬時將盒底抽去入土,如是既可利死者之安全,亦可節省物力財力,而不妨礙家屬工作。特附一言,治喪者其注意焉。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