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窟中最早的年代題記
  

我國早期石窟大多沒有明確的時間記載,判定其時代,只能依靠觀察其風格和特點,並同時代確定的作品進行比較。最可靠的比較標準當然是附有建造當時年代題記的作品。石窟中最早的年代題記保存在甘肅永靖縣炳靈寺。
  炳靈寺石窟在明代以後逐漸湮沒,1951年被重新發現。1963年進行第二次調查時,在第169窟北壁第6龕發現西秦“建弘元年(420年)歲在玄枵三月廿四日造”的墨書題記,這是現知國內最早的石窟紀年,為研究十六國時期的佛教遺跡提供了重要的尺規。
  

169窟為利用不規則天然岩洞開鑿而成。窟內除西秦遺存外,還有個別北魏和隋代的作品。有題記的第6龕內塑一坐佛和二立菩薩,墨書題名為無量壽佛、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龕內周壁繪出了釋迦牟尼佛、藥師佛、彌勒菩薩和十方諸佛,像旁亦有榜題。窟中壁畫題材還有說法圖、釋迦像,多為國內同類題材出現的最早實例。
  169窟西秦塑像的特點是佛面相方圓,細眉大目,直鼻厚唇,體態粗壯,兩肩齊挺;衣紋輕薄貼體;菩薩頭不戴冠,面露笑容,安詳端莊。窟內壁畫造型樸拙,線描有力。畫面以土紅為底色,設色以土紅、青綠、黃色為主、色調質樸豪放。在畫法上吸收了龜茲壁畫表現明暗效果的凹凸法。繼西秦開窟後,北魏、北周、隋、唐各代續有建造。
  北魏時期的窟龕有33處,多開鑿於北魏中晚期。窟內設低壇,在壇上塑造佛和菩薩像。造像題材有釋迦多寶二佛並坐、彌勒、七佛、千佛和涅盤像等,造型面相清瘦,形體修長。北周時期開窟2個,造像題材為三世佛,風格平實,造像面相方圓,身體粗壯。唐代窟龕現存134處,占炳靈寺石窟窟龕總數的三分之二以上,其中多是摩崖小龕,洞窟數量不多。唐代造像多為石雕,外敷泥施彩繪。主要造像有阿彌陀佛、、彌勒佛和觀世音菩薩等。初唐造像人物身材較長,盛唐體態豐滿,中晚唐時期則人物體形過於豐腴而近臃腫。

 


上一篇(大雄寶殿內三尊佛) 回目錄 下一篇(什麼是七佛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