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桑‧麻迪班钦 〈薩桑‧瑪德班欽〉著
尊貴洛桑滇增堪布 譯與講解﹝Mar-18-2006﹞

特別講解本論,作者是具德聖無著阿闍黎,因為他很善巧注釋於圓滿佛陀的一切經典,所以對於佛教和眾生奉獻了極大的利益,而且是得到授記成就菩提的大士。如《文殊根本續》曰:『無著比丘現,善巧論之義,了不了經義,分辨多種相,明示世間學,其性造論者。彼所成就明,云「芸香女僕」,由彼咒功能,將生賢智慧。

爲法常住故,攝略契經義,住世一百五,身滅生天界。雖然轉輪迴,但是長受樂,然後彼尊者,漸證正菩提。』在證悟真諦來講,已得住於第三發光地的功德,如寂護或香帝巴《莊嚴中觀》曰:『慈氏無著說,龍樹亦承許,具有聖教量,於此二諦說。』196而且彼注釋中云:『勝者慈氏住於第十地,聖無著住於第三地,龍樹阿闍黎住於第一歡喜地。』彼造論的方式為何?如《現觀莊嚴論釋》云:『聖無著怙主,從彌勒聞法』及《地讚釋》云:『利諸世間故稱為無著,法流三昧力引甘露水,不敗聖者寶瓶口流注,頂禮以間捧法享用者。』此指從聖者繼承人彌勒怙主聽聞許多法門,雖然以前阿毗達磨很興盛,但其間因為沒有人護持,所以暫時隱沒。爲了想再廣宏阿毗達磨,而聽聞《百千阿毗達磨經》等而了知其內容。顯示《百千阿毗達磨經》等之密意的論,有《五部地論》或《瑜伽師地論》,也就是《本地分》、《攝抉擇分》、《攝事分》、《攝異門分》、《攝釋分》即《攝大乘論》。以及二攝頌,即不共《大乘攝論》和共《阿毗達磨集論》。這些論當中在此所講的是《阿毗達磨集論》,此論因為善語故容易執持,因為說明無量的經典之密意,所以具有很大的功德。名為阿毗達磨集論,
此論隨順佛子和聖者們的密意而宣說,有四項、一、順義的書名。二、行大事之一般禮敬。三、具妙義的本論。四、善譯義的方法。一、述說書名又分為五。第一翻譯,雖然是梵文,但為了能說明此論是從印度翻譯而來,故於下面本論標題上標示梵文名稱。開啟的連接詞,之後,"阿毗"指使現前之義,近譯來名為“現前”,"達摩"是“法”,"薩母柵"是“集”。所以本論漢語的譯名是“現前法集”論。第二、真正的阿毗達磨,是無漏智慧具隨行的五蘊,也是攝於見道等的無漏意識、無煩惱的受、無相的想、作思等,以及無漏的戒色。如《具舍論》曰:『浄慧隨行名對法。』假設的阿毗達磨是資糧道和加行道的智慧和諸隨行,這是真實阿毗達磨的因,所以以「果」名來稱阿毗達磨。198《百千經》等彼亦能詮,所以從所詮來立名為阿毗達磨,如《具舍論》曰:『能得彼及能詮論。』此事由所詮名立於能詮。集論的意義是善巧內容而攝經的精華,而故為最高之處故,詳細說明本論中將會說。第三立名的方法。從譬喻、論量、問者、處所、時間和所詮等多種的方式中分別解釋,這裡阿毗是以所詮,集論是以論的實際狀況和作用來立名的。第四、需要。一般而言經論立名,是因為依其名稱易於了解意義,《定論》曰:『記號是為了了解義而立。』及《八愣伽經》曰:『如果不立名,世間皆成痴,所以爲除痴,怙主立名稱。』由能詮和所詮來取名,聽到名字就能理解論的類別。一開始即宣說經論名稱,以及印度和西藏的名字都要說的原因,是爲了容易了知、種下梵語的習氣、憶念翻譯者的恩德、及大部分是為了了知出處來源的清淨性等故。第五卷量、卷量是為了知道論的量有多少,每一個卷為一千的三分之一,或三百個偈頌,在這裡五個卷當中第一個卷或按噴趟項目來說則作為六個卷當中的第一卷來宣說。



〈原著199頁〉第二、頂禮。正士們行正事之前,為了圓滿此事而敬禮正境。由指造論者、翻譯者、書寫者、宣揚者和聽聞者等入經論的諸士夫,首先為了完成主要的目的,而頂禮於無上境的文殊室利菩薩或蔣巴玄努舉巴,“沒有能所二取之戲論故名為蔣,具有圓滿福慧二資糧故名為巴,往上具不動地、或持童子身而利益眾生,故名為玄努舉巴。禮拜而皈依文殊菩薩,願永遠被祂隨順執持。”這裡有人說:『頂禮一切智者、佛和菩薩及文殊室利菩薩三個次序,是表示律、經和阿毗達磨。』雖然以前有按這種規定而行,但是現在則不一定,因為有時候譯者會頂禮自己較信的本尊、或續和儀軌等,但大部分則按照經論內容來頂禮。
妙法阿毗達摩集論明釋顯現所知之燈〈1〉

上一篇(1168~藏傳佛教格魯派) 回目錄 下一篇(○1166~轉經輪之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