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含(梵文和巴厘文:āgama),也作阿鋡、阿含暮、阿笈摩。阿含是小乘佛教基本經典,有南傳與北傳之分。北傳的漢譯《阿含經》是在紀元二世紀左右,由梵語翻譯而來,分為四部。南傳則稱為「尼柯耶(Nikaya)」,以巴厘語記載,分為五部。
梵語Agama是由彼而此,「來」或「去」的意思,因此古譯阿含為「趣」與「歸」,是「展轉傳來」,有傳授傳承的意思,如《瑜伽師地論》卷85 :「如是四種,師弟展轉傳來於今;由此道理,是故說名阿笈摩 。」僧肇《長阿含經》序說:「秦言法歸。……譬彼巨海,百川所歸,故以法歸為名。」《善見律毘婆沙》卷一:「容受聚集義名阿含。如修多羅說:佛告諸比丘:我於三界中,不見一阿含,如畜生阿含,純是眾生聚集處也。」[1]
《長阿含經》序認為,阿含經乃“萬善之淵府,總持之林苑”。《翻譯名義集》把「阿含」譯為「無比法」或“教”,意思是「法之最上者也」。
據載,佛入滅(涅槃)後,大弟子摩訶迦葉(Mahā-kāśyapa)在葉波國聞佛滅而返回,由於佛陀入滅前沒有留下任何著作,三個月後,在摩竭陀國阿闍世王支持下,6月27日大迦葉遴選五百名碩學僧人在王舍城七葉窟結集三藏,史稱「五百結集」,又稱「第一結集」。釋迦牟尼所說的“經”(又稱修多羅)由弟子阿難(Ānanda)誦出,優婆離(Upali)誦出律,有五大部阿含,過程極其複雜,各家言殊,以摩訶迦葉為上首。第一次結集時已確定了阿含經的基本內容,其中優婆離結集《律藏》,阿難結集《經藏》。
近現代學者認為阿含經的內容最早出者在佛滅後數月間,最晚出者在佛滅五百年以後,而《雜阿含經》在第一次集結時基本完成[2]。《中阿含經》、《長阿含經》、《增一阿含經》四部阿含經的正式集成,不晚於佛滅百年後的阿育王時期在毘舍離(吠舍離)進行的「第二次結集」[3][4],此後四阿含陸續系統地經過整理,進入了部派分化的「部派佛教」時期。約西元前一世紀寫成文字。
中國自隋唐以來,學佛者只宗大乘佛教,視小乘(Hīnayāna)為低下,不受重視,使《阿含經》束之高閣千年之久。十八世紀末《阿含經》才在歐美學者的提倡中,重獲地位,日本學者對《阿含經》甚為重視。四部阿含 - 阿含經 - 维基百科,
延伸閱讀:【
數位佛學院】【
利美知識】【
利美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