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鄴城遺址出土三千佛像

 

北京3月19日(記者楊雪梅)“河北邯鄲鄴城遺址北吳莊佛教造像的考古發現與發掘,是目前所知新中國成立以來出土遺物數量最多的佛教造像埋藏坑,也是中國佛教考古重要的收穫之一。”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鄴城考古隊隊長朱岩石博士在今天下午舉行的發佈會上毫不吝嗇地表達了自己對於此次考古發現的興奮。

  2012龍年春節期間,該所與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聯合組成的鄴城考古隊,在河北省臨漳縣鄴城遺址東部北吳莊搶救發掘了一處佛教造像埋藏坑遺跡,共出土編號佛教造像2895件(塊),未編號造像碎片78個,自封袋達數千件。此次發掘出土的佛教造像數量眾多,僅有題記的就超過百件,絕大多數是漢白玉造像,少數為青石造像。根據造像特徵、題記年代等初步判斷,這批佛教造像時代主要是東魏北齊時期,另有個別北魏時期青石造像,亦見到個別唐代風格造像。

  朱岩石博士說,鄴城遺址是北方的重要考古遺址,是三世紀到六世紀末的北方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此次佛教造像的考古發現與發掘,證明了這裏也曾經是北方的佛教中心。目前已經出土的佛教造像具有重大的學術、藝術和歷史價值。

  “從發掘情況看,這些跨越多個年代的佛像不像是多次累積的,很有可能是一次性埋藏的,因此可能與唐時的滅佛運動有關。”朱岩石說。

  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楊泓說,在此項考古發現之前,也曾有類似的佛教造像埋藏坑,但沒有這樣的規模,而且都遠離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此次在鄴城這樣的中心城市發現如此大規模的佛教造像埋藏坊,有利於梳理彼此的影響關係。

  據悉,由於出土佛教造像表面的色彩保護、金箔裝飾加固、碎塊拼接綴合等工作非常艱巨,中國社科院考古所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正針對這批文物的特性,制訂詳細保護方案。“這是中國佛教考古的重要發現,也是古代中國藝術史的重要發現,是中國南北朝時期歷史文化的重要發現,對研究佛教在中國北方的興廢具有重要價值,對研究佛教的東傳與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長王巍評價說。

-------------------------------------

相關內容

  簡介

  鄴城遺址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都城遺址,位於河北省臨漳縣西南13公里的漳河北岸。1957年後調查發掘。由南北二城構成。北鄴城是建安九年(204)曹操封魏王后營建的國都,曹丕代漢移都洛陽後,以此為北都。後趙、東魏、北齊相繼都鄴,承光元年(577)北齊亡,此城衰落。南鄴城為東魏元象元年(538)依北鄴城南牆而建,毀于隋代。

  結構

  據記載,北鄴城東西7裏,南北5裏,周設6門。實際勘測結果為東西2400米,南北1700米,規模略小於文獻記載。城內由貫穿東西城門的大道分割成南北兩部分。北部中央為宮殿區。西為禁苑銅爵園,內設馬廄、武庫,西城垣上築有壯觀的銅雀、金虎、冰井3台。宮殿東面為貴族聚居區戚裏及衙署。城南部為居民區,被南北向道路分割成長壽、吉陽、永平、思忠四裏。北鄴城規劃整齊,交通便利,對北朝、隋唐都城的建設產生過深刻影響。根據記載,南鄴城東西6裏,南北8裏60步。實測東西2800米,南北3460米,城垣迂曲,牆外有護壕。宮城設在城北部中央,宮北有後苑。居民區分設裏坊。正南門朱明門已經發掘,為三門道,門南側有方形闕樓夯基。
  因漳水氾濫與改道,鄴城遺址遭到嚴重破壞,今地面所存,僅金虎台、銅雀台等部分殘基以及瓦當、石螭首等遺物。鄴城西北,為東魏、北齊陵墓區。

  歷史地位

  鄴城作為魏晉、南北朝的六朝古都,在我國城市建築史上佔有輝煌地位,堪稱中國城市建築的典範。全城強調中軸安排,王宮、街道整齊對稱,結構嚴謹,分區明顯,這種佈局方式承前啟後,影響深遠。特別是它對後來的長安、洛陽、北京城的興建乃至日本的宮廷建築,都有著很大借鑒和參考價值。

 


上一篇(揭秘佛舍利出土:甘露寺鐵) 回目錄 下一篇(近代修行淨土法門成就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