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1/20 12:23:52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0/01/20 12:18:02   編輯部 報導

  

  的梵文是達(爾)瑪”“達摩dharma)。這個字本身有許多不同的意義,我們應該由多種角度去瞭解它的意義。本論注談到善法不善法不善法,指傷害自己及他人的態度和行為,例如不良的意圖、負面的行為等;善法則正好相反,指真誠、有益及良善的態度和行為。佛法是聖傑、崇高的善法,是佛陀揭顯的修行道。
  佛法可分為兩類:
  ·陳述之法(教法)
  ·證悟之法(證法)
  陳述之法
  陳述之法和佛陀證悟之後所給予的法教有關。他極其精確地敍述得到佛果的方法和途徑,這些陳述——佛陀的言說——被嚴謹地保留下來,並師徒相傳地流傳到今天。陳述之法有兩種:
  ·佛陀親口宣說直接給予的法教
  ·“釋多羅(梵文Shastra——闡明及揭顯佛陀言說之真正意義的論注
  佛陀直接給予的法教,又可依據戒律(梵文shila)、禪定(梵文samadhi)及智慧(梵文prajna)而分為三種:強調戒律的法教稱為毗那耶(梵文Vinaya)或律藏,強調智慧的法教稱為阿毗達摩(梵文Abhidharma)或論藏,強調禪定的法教稱為修多羅(梵文Sutra)或經藏”——這三種類別的法教合稱為三藏(Tripitaka)或三類收藏


  論注也可分為兩種:第一種論注原自於印度的論注大師,尤其是六莊嚴(世尊、聖天、陳那、法稱、德光、釋迦光)及二尊者(龍樹及甦省)。這類典籍也包括八十四大成就者、八大成就上師,及其他許多博學多聞大師的著作。第二種論注則是金剛乘八大傳承的西藏作者所撰寫的論注。


  佛陀法教的諸多主題分散在各種典籍中,當它們被聚集在一起,成為一個單一的主體時,此彙集之作稱為聚散為一的論注。在某些情況下,佛陀的言說含有隱藏的意義。論注於是解釋此種隱藏的意義,使其明顯化——這是第二種論注,稱為顯所隱的論注。此外,有些法教非常深奧,不容易瞭解,因此,第三種論注——“解深密的論注”——揭開其深奧,顯示秘密教法,並闡明其精髓要義。


  證悟之法
  皈依時,我們以佛法為道。首先,我們研學陳述之法,然後開始實際修持證悟之法,如此,皈依成為達到證悟的因。《寶性論》所論及的,涵蓋陳述之法及證悟之法,然而,由於《寶性論》的主要重點是果位皈依而非因位皈依,故證悟之法是此教本的主要論點。


  證悟之法有兩個層面:
  ·滅諦 
  ·道諦
  灰塵落在桌子上時,它附著在桌面,不會再往下掉;同樣的,我們一直無法達到證悟,因為我們被各種束縛困住了。解脫一切束縛的境界稱為滅諦,讓我們解脫束縛的方法則稱為道諦


  在修道及成就的過程,我們都在修持證悟之法。由於這是我們的究竟目標暨其達成方法,故《寶性論》強調果位皈依。證悟之法不離因果法則——因是道諦,果為滅諦。通常我們由解釋因開始,然後審察果。但是,在此處正好相反;我們由滅諦開始,然後問道:我們如何才能達此境界?答案是:遵循法道。
  證悟法具有六種功德:
  ·滅諦的三種功德
  ·道諦的三種功德
  滅諦功德
  滅諦有三種功德:
  ·不可思議
  ·非二元
  ·非概念
  為了達到滅諦,我們必須放棄對觀念或概念的執著:一旦達成這點之後,就證知概念性思惟寂滅的境界。
  這有何特質?由凡夫的觀點而言,滅諦超越尋常的思惟範疇,因此我們說它是不可思議的。滅諦的境界表示行者已經真正了知證悟本質,空性與明性合一的成佛潛能已如實彰顯。
  由於我們是凡夫,佛性及空性的真正意義超越了我們的理解範圍。既然如此,我們如何能瞭解空性指的是什麼?起初,我們相信人、山、房屋、火、水……等只是它們所呈現的:人是人、山是山、房屋是房屋、長是長、短是短、高是高、小是小……。我們認為這些事物是真實的,且真的以我們所覺知的特性存在。


  (仁波切拿起兩根竹簽,其中一根比另一根長)例如,我們可以看到這根竹簽比另一根長。我們可以問所遇見的每一個人:哪一根竹簽比較長?他們都可輕而易舉地作出正確的選擇,絕對不會說比較長的那一根比較短,或比較短的那一根比較長。(仁波切把較短的那一根竹簽放下來,然後拿起一根比起較長的那根更長的竹簽)現在,我們剛才標示為較長的突然變成較短的
  一切諸如長、短的標籤,都只是我們自己的創作,這種標示的真確性取決於特定的比較物件。和無名指比較起來,小指是短的;然而,和中指相較時,無名指是短的。一切概念都只是概念思維的心所創造的標籤系統,現象本身並不實際具有任何這類特質:如此,一切事物都不具有特質,無大無小、無長無短。


  (仁波切將手伸出來)如果我說:這是我的手。你們看一看之後會想說:沒錯!這是他的手。手可以用來做許多事,例如,我可以用手把放在桌子左邊的東西搬到右邊。我們習慣於這個物體只是的觀念。可是,拇指是手嗎?不!不是,拇指只是由兩、三個關節及指甲組成而已。食指是手嗎?不!不是,任何一根手指都不是手。皮膚是手嗎?不!不是,皮膚是皮膚——手是由骨骼、肌肉、血液等構成的。如果我們把這些成分全部去除,然後問說:我的手在哪里?此時,沒有任何存留物可供我們指認說:這是我的手。當心看到所有的這些成分都在一起時,心將之歸納為這是我的手的觀念。依照這種邏輯,一切事物都可還原為空性。


  這時候,我們也許會問:這是否表示一切都不存在,或如虛空一般空無一物?不!空性的意思並不是這樣。雖然手是空性的,但我們仍然看得見它,而且它具有手的功能,我們可以稱這個物體為手,轉動它、利用它。


  傳統上,佛學理論以兔角的比喻來說明。兔子顯然沒有角,所以,如果我們問:一切事物是否都如同兔子的角一般不存在?我們必須回答:不!不是這樣,因為我們的五種感官可覺知到物體的存在。雖然一切事物的真相是空性,但它們並非僅是空無的;由於本性之故,它們也是光明的。就此而言,明性明覺是現象顯現及被覺知的潛能;由於事物是空與明的融合,是空性的,但能自行生起,這種融合因此被敍述為不可思議。基於這個理由,此教本說佛法是不可思議的


  佛法的第二種功德是非二元。眾生通常堅守二元對立的觀念,例如覺知的內心及被覺知的外物。由於這種習慣性的思考模式,在思維法教時,我們決定有某種東西為空性,另外有一種東西稱為明性;然而,這兩種特質不可能是兩種分別存在的特質,因此,證悟本質是這兩種特質的合一不二。基於這個理由,此教本說佛法是非二元的


  佛法的第三種功德是非概念無念,屬於滅諦。有時候,我們具有許多不同的念頭——傲慢的念頭、貪婪的念頭、善良的念頭、邪惡的念頭……等。概念形成的方式非常多,但是,這些念頭並不依存於空性。即使是在目前的開展階段,我們已經能瞭解無念或非概念的功德。
  例如,我們可能對某人很生氣,一種極為強烈的感覺讓我們以為憤怒的物件是真實的:我真的很討厭那個人,我一定得讓他嘗一點兒苦頭。也許,我應該上法庭告他。我們覺得這種情形非常真實,確切地事件真的發生了。然而,如果不把注意力朝向憤怒的物件,而往內觀察:是我的哪一個部分在生氣?這個怒氣的本質是什麼?它從何處生起?它來自我的心臟或我的頭?……如果我們試圖尋找這個憤怒的念頭存在何處,必定到處都找不到它;其他一切幻化的念頭,諸如喜歡和不喜歡、嫉妒、傲慢……也不真正存在任何地方。只要我們繼續將焦點放在外在的物件,這些煩惱就似乎真正存在並實際運作著;但是,當我們往內觀時,思惟者就變成如同在虛空中流動的微風,雖然某種東西似乎在流動、在發生,但它的存在之處卻是遍尋不著。


  佛法的三種功德是證悟事物本質的敍述,與證悟現實狀況的真正本性——真相——有關。果即由此證悟生起。
  此外,雖然我們已經具有滅諦,但尚未將它彰顯出來,為了使之彰顯,我們必須具有道諦。
  道諦功德
  道諦有三種功德:
  ·清淨
  ·明性
  ·對治力
  道諦是剷除兩種主要障礙(二障)的對治力。其中,煩惱障是負面情緒所造成的障礙,知識障(所知障)則是二元性知識——與真相直接衝突的概念——所造成的障礙。就此觀點而言,法道是對治力或矯正力。我們將由解釋第三種功德入手。


  煩惱障俗稱為三毒(貪、嗔、癡)或五毒(貪、嗔、癡、慢、疑或嫉)。它們之所以被稱為,是因為它們的作用如同毒藥——如果我們服用毒藥,將中毒而死;只要我們的心識之流蘊藏著這些毒蘊,便永遠也找不到快樂,別人也不喜歡與我們為伴。


  知識障起源於二元對立的觀念。以手為例,看著手時,我們心想:這是一隻手。這種二元性的思考方式本身並沒有害處,但是,它會障蔽我們對真相的覺知。道諦可矯正或對治這兩種障礙,此矯治之方具有兩種功德;清淨,因為它不受任何力量或因素的染汙;明性,因為它蘊涵信心及信任。


  簡而言之,道諦的功德——清淨、明性及對治力——如同太陽,太陽是清淨及光明的,因為它製造陽光,而陽光是黑暗的對治;同理,道諦是清淨、光明的,也是煩惱的最佳對治。
  問答:
  學員:我想知道五毒之一的無明和知識障有何差異?
  仁波切:就無知或誤解的方面而言,它們完全一樣;但是,它們之間仍然有些許差異。知識障不一定是輪回的因,只是缺乏看清真相的能力,知識障礙從未被定義為在輪回中繼續流轉的因。但是,無明有兩個層面: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突然感到強烈的貪執或嗔怒,並認為貪執或嗔怒的物件是真實的。因此,從無始以來,無明就一直與嗔怒之類的煩惱及進一步的輪回共存。
  學員:我們可不可能只經驗到無明而不伴有任何五毒?
  仁波切:無明有兩種:混合的及未混合的。簡單地說,混合的無明(又稱為共無明、相應無明、俱行無明)和負面的情緒混合在一起。但是,無明的顯現也可能不伴隨任何負面的情緒——“未混合的無明(又稱為不共無明、不相應無明、獨頭無明——,是缺乏對真相的直接知識。
  學員:我不明白為什麼知識障本身不是輪回的因?
  仁波切:二障之中的煩惱淨除時,修行者達到阿羅漢(梵文arhat)的果位,也就是解脫了輪回。然而,阿羅漢的知識障尚未淨除,某種程度的執著仍然存在,由於這個緣故,阿羅漢尚未達到完全的證悟。
  學員:一切發生於何處?是身、心或哪里?
  仁波切:雖然一切都是空性的,現象並非和兔子的角一樣不存在,因為明性或顯現的能力存在,一切都可能發生,時時都有事件展開。因為這個緣故,我們開始執著、執取錯誤的觀念,而這也正是無明的開端。
  學員:那麼,它是從哪里來的?
  仁波切:它來自法界(梵文dharmadhatu——現象之界。由於空性與明性合一不二,事物發生的潛能因而存在;正因為這個緣故,無明及誤解才會生起。


  學員:非二元和明性有什麼關係?
  仁波切:在根本狀態下,事物的本質是空性,其本性是明性,這兩者並不是分離的特質。本質與本性是無二無別的,因此稱為非二元。

 


備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