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0/01/21 01:44:32
學習次第 : 進階

喇嘛網 日期:2010/01/21 01:41:45   編輯部 報導 

佛性《究竟一乘寶性論》十講·功德 

創古仁波切

功 德 
 

  自利圓滿的法身和利他圓滿的報身與化身,是證悟功德生起的基礎。報身和化身都是有形的色身(梵文rupakaya)。就二諦而論,自利圓滿的法身是由勝義諦決定的勝義身,利他圓滿的色身則是由世俗諦所決定的世俗身。


  一般而言,法身及色身都各賦有三十二項功德,共計六十四項功德。


  自在的功德法身賦有多種自在的功德,這些功德並不是在達到證悟時才得到的,它是證悟本質原有的特質,但是,當證悟本質為二障遮止時,它們無法顯現;然而,當二障淨除時,這些功德會立即顯現。


  圓熟的功德色身——報身及化身——賦有圓熟或全然成熟的功德。當果實尚未成熟時,它的味道並不是很好,形狀也不夠完美;但是,隨著時光的流轉,它不斷地成熟,直到它的顏色、形狀及味道終於臻至完美。同樣的,色身的功德是已臻至成熟的特質。


  自在的功德是藉由直接了知真相(法性)——或如同先前解釋過的,圓滿離棄及圓滿證知的功德——而生起。圓熟的功德則是藉由實踐六波羅蜜多(六度)等善行的功德累積而生起。
  自在的功德共有三十二項,包括十種圓滿智慧的力量(十力)、四種無畏(四無畏),及十八種不共的功德(十八不共法)。
  

圓滿智慧的十力


  知道真實與虛構的分別、知道行為將如何成熟、知道眾生的根器、知道眾生的性情、知道眾生的意向、知道各道的導向、知道各種定境、知道過去、具天眼的卓見、知道染汙的滅絕。
  前兩種力量往往被比喻為金剛,因為此二力剷除一切猶豫、懷疑、不定、無明及邪見。
  十力中的第一力稱為知道真相與虛構之分別的力量(知處非處智力)。真相是合理、真實的,虛構的事物既不合理也不真實。一切錯誤都起自無法分辯什麼是真相、什麼是虛構;但是,達到完全證悟時,我們將徹底瞭解真與不真的差別。


  第二力稱為知道行為將如何成熟的力量知業異熟智力)。當一項行為發生時,證悟者直接知道此行為將於未來如何成熟,例如,他知道某一特定的惡行將會導致何種特定的苦,某一善行終將造成某種快樂。


  第三力稱為知道眾生根器的力量知諸根器智力、知根勝劣智力)。這指能明確瞭解眾生根器不同的圓滿智慧。眾生的能力有各種微妙的差異,有些人具有極大的信心,但是才智不高;有些人非常聰明,但是缺乏虔信及精進力;有些人至為精進,但信心及才智都不足。有些眾生具有上上的根器,擁有極大的信心、才智、慈悲心、精進力……等,因此,全然證悟的佛能依據此特性,給予他們廣博和深奧的法教,他們也能充分瞭解這些法教,並確實付諸實修;但是,有些眾生的根器比較差,他們的信心、精進力、才智及慈悲心都不足,所以如來沒有必要給予他們深廣的修持方法。


  由於全然證悟者具有如實瞭解眾生根器的能力,故他傳予眾生的法教永遠都是最適合的;而眾生的根器各有不同,佛陀的教法也因而有所不同,並在不同的時期轉動法輪。了義與不了義的法教是傳授給根器不同眾生的法教,然而,這兩種法教都是非常深奧、有意義及有益的。
  第四種力量是知道眾生性情的力量知種種界智力)。在此,性情一詞亦指某一眾生的特殊心態。有些人喜歡非常廣博與深奧的法教,有些人則偏愛比較簡單的法教,因此,佛陀的法教由非常深奧到非常簡單,涵蓋極廣。


  僅知眾生的根器和性情,仍不足以真正利益他們,證悟者必須瞭解他們的喜好及興趣,因此,第五種力量是知道眾生意向的力量(知種種信解智力、知種種勝解智力)。有些人認為實修必較重要,而不想花時間研讀經典或哲學典籍;有些人則認為研讀典籍及開展知識性瞭解至為重要,遠甚于實修;有些人則認為他們必須為自己達到某種成就,其他眾生並不是很重要。眾生有許多不同的意向,如果不瞭解他們的意向,佛可能會給予某人他不感興趣的法教,如此一來,他就無法受益了。所以,全然證悟的佛能辯明不同眾生的興趣,並依此給予他們最受用的法教。


  第六種力量稱為知道各道導向的力量知一切至處道智、知遍趣行智力)。

一般而言,法道可分為小乘、大乘及金剛乘等三種修持道。金剛乘修持道則有作(Kriya)、行(Charya)、瑜伽(Yoga)及無上(Anuttara)等四瑜伽密續的分別。無上密續又可分為父續、母續及無二續。全然證悟的佛知道一切修持方法、各種不同的修持法的導向及成果、應該如何傳授何種法……等;藉由佛法的傳授,佛為眾生指出解脫之道。


  我們也應該瞭解不同法道的導向。如果我們只知道一條道路,例如,由這裏到加德滿都,可由這條道路抵達目的地;可是,如果糊裏糊塗地走到另外一條路,可就遇到麻煩了。粗淺地來說,佛陀可說像是計程車司機,他必須知道附近的每一條路。如果計程車司機只知道一條路,他就必須告訴他的乘客:我只能載你到某某地方,如果你想到其他地方,我就愛莫能助了。專業的司機必須知道所有的道路,因為有些乘客喜歡在狹窄的巷弄中穿梭,有些則寧可走平坦、寬敞的道路。


  第七種力量稱為知道各種定境的力量(知諸禪定智力、知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染淨智力)。定境或禪定境界通常稱為迪雅那(梵文dhyana)及三摩地,每一種定境都有不同的層次及類別。例如,某些禪定境界可能參差著概念,但具有辯識作用;某些定境雖然不具概念,但亦不具辯識;某些定境則不具概念也不具辯識。由於全然證悟者全然瞭解各種層次及類別的定境,所以他能教示圓滿的解脫道。


  第八種力量稱為知道過去的力量(知宿命智力、知宿住隨念智力)。知道眾生的根器、性情、意向及瞭解各種修持道的導向,仍不足以真正利益眾生,全然證悟的佛也必須知道過去與未來,他應該全然了知過去——眾生在過去每一世的事物及活動,何時出生于何地、造作了何種行為……等。


  第九種力量和未來有關,稱為具有天眼的卓見(天眼無礙和生死智、知生死智力)。由於具有這種知識,佛可看見或預知某一眾生將于何時死于何地、將於何時轉世於何處,及轉世之後將享有何種快樂及遭受何種痛苦。


  第十種力量稱為知道染汙滅絕的力量(知漏盡智力)。染汙指二障——煩惱障及二元知識障。全然證悟是全然的自由,因為一切染汙都已滅絕。在達到證悟之前,即使佛陀也為此二障所束縛;但是,達到證悟之後,他完全自二障解脫,因為他已如實證知無染汙的境界,知道成就佛果的各種方法。


  四種無畏


  在此,無畏的象徵是強壯勇猛、不須畏懼其他野獸的獅子,它的心非常篤定,永遠都不害怕老虎或大象會攻擊它,它具有絕對的自信與無畏。同樣的,全然證悟的佛不畏懼攻擊。
  第一種無畏稱為宣稱離棄圓滿無畏(漏永盡無畏)。由於佛已經完全離棄一切必須離棄的,故他不畏懼作此聲明。假設某人宣稱自己已達到圓滿離棄的成就,即使沒有人表示懷疑,但如果這不是真的,作此宣稱時,他自己必然缺乏絕對的信心。但是,就佛的情形而言,沒有人能懷疑他說:這不是真的!你仍然必須淨除這項或那項染汙。他毫不畏懼這種懷疑或有關的抗議與挑戰。


  第二種無畏為宣稱證知圓滿無畏(正等覺無畏)。同樣的,由於佛已圓滿證知一切,因此沒有人會抗議:你尚未證知某法。雖然你已有許多證知,但你仍然有待修學某法。圓滿證悟者已百分之百地證知一切必須證知的。


  前兩種無畏指證悟者對自己的無畏,而後兩者無畏則是關於他人的。


  第三種無畏稱為示道無畏(說出道無畏)。對應于何時及如何為眾生指示法道,證悟者從不具任何懷疑,他對自己引導眾生的能力沒有絲毫的懷疑。


  第四種無畏稱為揭顯道上障礙無畏(說障法無畏)。佛從不猶豫:此人的修持障礙是否真是如此?我給予他的法教是否真的能淨除此障礙?是否會反而增加他的困惑並成為一種障礙?……佛從不畏懼揭顯障礙,從不須懷疑自己指出修持障礙的能力。


  十八種不共功德


  在此,不共意指唯有全然證悟者具有的獨特功德,菩薩及獨覺者(亦稱緣覺者或辟支佛)皆尚未具有此等功德。這些功德如同虛空,虛空之空可與土、水、火、風任一元素相混共存,但是,其中任一元素皆不具有空的開放與廣闊。同樣的,全然證悟的功德是連十地菩薩都尚未具有的,因此是不共的。


  這十八種不共功德可分為四類別:第一類和證悟者的身、語、意行為有關,第二類和證知圓滿智慧有關,第三類和事業有關,第四類和智慧有關。總而言之,十八種不共功德可分成行為、證知、事業及智慧四種。


  像我們這樣的眾生時常犯下身體行為方面的錯誤,即使是阿羅漢也可能會有無心之過,例如踩到蛇;但是,佛的身行絕不會有任何錯誤或閃失,全然證悟的佛連一絲身行的錯誤都絕對不可能犯取(身無失)。此外,佛的身行絕對不會是無義的,且永遠都是有益的。我們凡夫會東張西望,這種行為並沒有真正的意義,也不會帶來任何利益;但是,當佛把頭轉向某個方向時,這個簡單的行為必定有特定的目的,且必會產生一定的利益。這是第一種不共功德。


  第二,佛語全無任何無義及無益之談(語無失)。有時我們會說一此完全沒有意義及利益的話,事實上,我們的無心之談可能直接傷害他人,因為提及的事物也可能會引起他人的貪念、怒意或迷惑;但是,當佛開口說話,即使只是一個字,也必然有特定的理由,且必定會帶來極大的利益。


  第三,佛心永遠都是無礙的(念無失)。有時我們會說:啊,我忘了!但是,全然證悟的佛絕對不可能說:我忘了利益眾生!他利益眾生的時機及方法圓滿無瑕。且與佛心永遠不分。


  第四,佛心永遠都是全然平和的,永遠都安住於無分別的定境(無不定心)。我們凡夫的心不斷被念頭所渙散,一刻也無法安住。菩薩的經驗仍然有禪定中與禪定後兩個時期的分別;菩薩在禪定期間無法利益眾生,在禪定後則無法安住於定境。但是,全然證悟的佛已完全融合禪定與禪定後的境界,不論他在宣說佛法或走在街上,他的心都完全安住於法性,都是完全平和的,他的心無所不在、無時不在。


  第五,佛已超越種種意想。此處所謂的意想,是指不同的考慮,例如,當某種情況發生時,通常我們的心識會不斷地轉動,忙著考慮各種可能的行動或對策。但是,佛已經超越這種現象,因為佛具有掌握任何情況的無上理解力,他的行動或對策永遠都恰到好處,他不須要考慮或斟酌應該怎麼辦(無種種想)。


  第六,佛具有免於疏忽或不關切的自由(無不擇舍)。有時我們花很長的時間和朋友談論許多事物,雖然原本打算說一些有益的事,並引導對方步入佛法,但大部分時間都在談論不相干的瑣事;事後,我們心想:我應該告訴他這個或那個,但是我忘記了,我沒想到要這麼做。或者我們打算造訪某人,因為這對他多少都有益,但是卻因為某種理由而沒去成——我們也許只是在拖延,或變得漠不關心。然而,佛絕對不會受到疏忽或不關心的影響,他的行動從不會有所拖延,且永遠都如同海洋一般精確、可靠、——海水漲潮及退潮的時間永遠都是固定的、規則的,從不拖延。


  以上這六種功德是佛的行為寫照。他的證知也具有六種功德,前三種和度化眾生的願心、精進及覺念有關,後三種和了知一切智慧有關;度化眾生的願心永遠厭足(欲無減)、度化眾生的方便行恒常不息(精進無滅)、度化眾生的覺性及意念永不退轉(念無減);具一切智慧且三世智慧無礙(慧無減)、一切執著與煩惱之習性悉皆解脫無盡(解脫無減)、了知解脫之相(解脫知見無減)。


  接下來,我們要討論佛的三種事業功德。第一種功德是,佛的身行永遠都基於智慧,且必定有相繼的智慧(一切身業隨智慧行)。例如,當我們凡夫從桌上拿起某樣東西時,我們不會細加考慮,只是把東西拿起來;由於我們有許多行動都是在心思不細密的情形下進行,這經常造成未來的問題。但是,佛永遠都不可能犯這種錯誤,他的一切行動都基於智慧,這表示在行動之前,他已經審察行動的理由及將產生的利益,因此,當他執行這項行動時,他知道結果是什麼;同樣的,他的行為必定有智慧相繼,因為他知道他做了什麼、目的及利益為何。


  第二種事業功德是關於語。證悟者的語也是基於智慧、以智慧為繼(一切語業隨智慧行)。有時我們事後會後悔先前所說的話,我們會想:我不應該說那些話,現在麻煩來了。佛語則絕對不會有這種過失。


  第三種事業功德是關於意。不論任何念頭在心中生起,佛都全然覺知,且在生起的當下就知道它的緣起(一切意業隨智慧行)。這和我們起落無章的念頭迥然不同。
  接下來是構成智慧功德的三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如實了知過去的智慧(智慧知見過去無閡無障),第二是如實了知現在的智慧(智慧知見現在無閡無障),第三是如實了知未來的智慧(智慧知見未來無閡無障)。


  以上是三十二項自在的功德。這三十二項自在的功德如同空中的月亮,三十二項圓熟的功德則如同投映在水面的月影——存在空中的正是投映在水中的。報身或化身三十二種主要的優美完好外相(大士相),是三十二項自在功德的投射影像,是自在功德的自然形相。三十二大士相相當容易瞭解,我們可以直接參照譯文:


  1、足下平滿相
  2、千幅輪相
  3、手指纖長相
  4、手足柔軟相
  5、手足縵綱相
  6、足跟滿足相
  7、足趺高好相
  8、[左月右上山右下而]如鹿王相
  9、手過膝相
  10、馬陰藏相
  11、身縱廣相
  12、毛孔生青色相
  13、身毛上靡相
  14、身金色相
  15、常光一丈相
  16、皮膚細滑相
  17、七處平滿相(七處:二足底、二手掌、二肩及頂門)
  18、兩腋滿相
  19、身如獅子相
  20、身端直相
  21、肩圓滿相
  22、四十齒相
  23、齒白齊密相
  24、四牙白淨相
  25、頰車如獅子相
  26、咽中津液得上味相
  27、廣長舌相
  28、梵音深遠相
  29、眼色如紺青相
  30、眼睫如牛王相
  31、眉間白毫相
  32、頂成肉髻相
  

問答
  學員:我不瞭解涅盤的意思。


  仁波切:佛學名詞涅盤(梵文nirvana)有三種涵義;根據小乘,涅盤是阿羅漢的境界;根據緣覺乘,涅盤是緣覺的境界;根據菩薩道或大乘,涅盤是全然且真正開悟的境界


  學員:仁波切是否能解釋大乘的五道、金剛乘的五道及大手印的四瑜伽之間的對應關係?它們是不一樣的嗎?


  仁波切:五道本身,不論是大乘或金剛乘,都沒有太大的不同,都是逐漸進步的原則:但是,由於大手印只是安住于自然本性。因此實際上並沒有道或層次的類別,可是,這三個系統仍然互有關係。


  四瑜伽中的每一瑜伽都有下、中、上三個漸進階段。四瑜伽中的第一瑜伽是專一瑜伽。專一瑜伽的下、中階段,相對於五道中的資糧道;其上等階段,相對于加行道。第二瑜伽離戲瑜伽,相對於見道。第三瑜伽一味瑜伽的三個階段及第四瑜伽無修瑜伽的前兩個階段,相對于修道。無修瑜伽的最高階段,相對於五道的無修道或無學道——全然證悟。


  學員:能不能請仁波切就無明是五毒之一的角度來定義什麼是無明?


  仁波切:無明本身並非五毒之中的任何一個,但它是五毒生起的基礎。無明的意思是不知道(不知、不覺)——不瞭解真正的本性;由於不知道緣故,五毒才可能生起。


  學員:無明不是根本的三毒之一嗎?


  仁波切:這種迷惑是因翻譯而起的,因為英文翻譯往往使用同一字——ignorance——表達兩個不同的藏文字。在藏文中,瑪瑞(格)巴marigpa)指不瞭解真正本性的無明,提木(格)( timug)指愚癡或愚鈍、愚昧。


  學員:提木(格)產生難道不需要心有某種昏鈍或黑暗的狀態嗎?


  仁波切:五毒當中的提木(格)的字義是完全停頓木(格)的意思是被遮蔽昏鈍不清。由於這種昏鈍,我們無法瞭解事物的如實本性。這和瑪瑞(格)巴頗為類似,但意思比較接近愚癡


  學員:為什麼會有無明?
  仁波切:因為證悟本質的本質與本性是空性及明性,它是化顯的自然能力,任何現象都可自其化現。當顯相升起時,我們經驗到它們的存在,但並不瞭解它們是自心本性的顯現——一切都是自心本性的顯現。由於這種迷惑,我們誤解自己的經驗,無明於是應運而生。


  例如,電影院裏有一個空白的銀幕,放映室裏有一個非常強烈的燈泡,其光線透過影片投射而出;由於這兩種條件——放映機燈泡的明光及影片的影像——的聚合,各種影像投射在空白的銀幕上。環顧四周時,我們看到電影劇場裏只有一片空白的銀幕、一架放映機,而且知道我們只是在看一場電影;但是,當沉迷在電影的情節中時,我們完全忘記真正的周圍環境,誤以為在銀幕上晃動的影像是真人及真事——我們的根本無明就如同這種以假為真的混淆與迷惑。
  學員:您能否解釋各種不同的煩惱?


  仁波切:煩惱可分為兩種:明顯的及潛在的。明顯的嗔恚是我們實際經驗到的怒氣,潛在的嗔恚指變憤怒的潛在狀態。


  潛在的藏文是巴(格)恰(克)bagchak)。巴(格)恰(克)的狀態如同被漿得很硬的哈達或藏式禮巾,它含有使其漿硬化的物質,但我們看不到這個物質到底是什麼。
  現在,我並沒有生氣,此時此刻,我非常放鬆,沒有任何憤怒或激動的感覺;然而,如果有人對我說一些很難聽的話,我將會被激怒,變得很生氣,這就是潛在的嗔恚,是嗔恚生起的潛能明顯的嗔恚則是實際升起或彰顯時的嗔恚。


  學員:在菩薩的階段,煩惱的淨化是否有一定的順序?
  仁波切:淨化是行於法道的一種過程。當我們達到初地菩薩的果位時,粗略的明顯煩惱將已完全淨除,因此,微細的潛在煩惱將比較容易淨除。雖然微細的潛在煩惱實際上相當濃密,但是,一旦我們契入菩薩地、開展甚深的三摩地之後,它們並不難淨除。


  學員:先前您提到習性,並以殘留的麝香氣味為比喻;今天您談到本具或俱生的煩惱,則習性和俱生的煩惱是否一樣?


  仁波切:不!這兩者相當不同,主要的差異在於明顯及潛在的習性。在藏文中,潛在習性的意思是一樣的。造作本具或俱生的染汙都屬於明顯的類別。造作的層面是我們在成長中學得的,例如,相信我們所信仰的宗教是對的,其他宗教是錯的,我們被約制相信某些特定的觀念是真實的。俱生的層面指幼兒的自然行為,是幼兒原本就具有的。兩者都屬於有顯的類別。


  學員:因為它們是暫時的,所以造作的粗重障礙實際上並不是證悟本持本具的。仁波切能否說明它們到底是什麼?


  仁波切:這種障礙屬於幻惑或迷亂。根據經典系統,證悟本質如同被泥土或破布覆蓋的珠寶。根據金剛乘系統,得受直指心性的法教時,我們能當下認知自己的本質,在那一刹那,障礙暫時不復存在;然而,當我們忘卻自己的本質,再度將注意力轉向外物時,我們的心再度變得渙散,障礙也隨即回復。


  學員:障礙本身是否是證悟本質的一部分,但被錯誤地覺知?


  仁波切:是的!你可以這麼說。但是,未正確地覺知證悟本質,是迷惑及障礙生起的原因。
  學員:是否所有的眾生都具有障礙,或是取決於業力?


  仁波切:所有的眾生都有這些障礙,並非取決於業力;障礙是俱生的,因為這是眾生與生俱來的,且會自動升起。在微細的障礙被離棄之前,業力就已被離棄了,因此,微細的障礙不可能取決於業力。以玉蜀黍為例:玉蜀黍被數層外葉包住,剝去層層的外葉之後,就可以看到裏面的玉蜀黍;但是,裏面的玉蜀黍一直都在那裏。


  學員:在見道之前,障礙尚未被離棄、淨除,是嗎?在此之前,我們做的是什麼?如果粗重的障礙在見道之前並未淨除,那麼,初機者做的是什麼?


  譯者:九地所淨除的是潛在的障礙。


  仁波切:當我們提及五道時,前兩道指資糧道和加行道,這兩道並不包括於菩薩地。
  初地起於第三道——見道;第二地起於第四道——修道,第二地至第十地都包括在修道中;第五道已經不是菩薩地,菩薩地已經圓滿了,故第五道稱為無修道,亦即行者已達到完全圓滿的證悟。菩薩地的十地全都包括於第三及第四道——見道及修道。

  學員:我們以天空中的雲為例,說明障礙無本具的存在性嗎?


  仁波切:障礙的確是暫時的,如同空中的雲,除非其他某種狀況發生,例如刮大風,否則雲不會消散。同樣的,障礙雖然是暫時的,除非我們運用某種對治法,否則障礙並不會自行消失。本具的障礙是再生於輪回的主要引發因素,但是,這並不足夠,僅有本俱的障礙並不表示我們會立即再度受生於輪回。再生是由於業力,業力決定我們如何受生、生於何處、何道、是貧或富、聰明惑愚昧……。然而,繼續輪回的主要基礎是微細的本具障礙。


  學員:仁波切能否給我們一些微細障礙的例子?


  仁波切:先前提到的例子是瓶子的麝香:拿出麝香並用肥皂清洗瓶子之後,仍然有一些麝香的氣味殘留在瓶中。同樣的,達到相當高的菩薩地之後,雖然粗重的煩惱障已被剷除,可是一些習性的微妙痕跡仍會再度重現。在我們目前的狀態,它們一點兒也不明顯,非常細微,只是潛伏著。


  契入菩薩地之後,行者先由清淨粗重的障礙開始,使其逐漸淡薄、消失;行者先使用溫和的對治法,然後慢慢改用愈來愈強烈的方法,相對的,障礙升起的頻率將愈來愈低。搓揉、清洗一大塊布料是很容易的事,但清洗一小塊布則比較困難,需要更多的時間及較多的專注。同樣的,至為微細的障礙需要極為堅定有力的修持——極為強烈的對治法——才能淨除;最後的知識障須要對治力至為強大的金剛三摩地才能淨除,唯有此境界的三摩地才能淨除最後一絲至為微細的本具障礙。

 

 

 


備註 :